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纵连横-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秦暗忖道:“嬴驷果然够狠心,竟然将自己的亲妹妹许配给了义渠王子,难道他就不怕嬴怡重蹈她的姑姑嬴琪的覆辙吗?魏卬曾说过,生于宗室贵胄之家,未必是好事,看来还真有些道理。”
苏秦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机械地随着殿中的大臣起立,行礼,参拜秦君。秦君挥手让群臣坐下,之后,他很亲热地让冒都坐到了自己的身旁,在他们的两侧,分别安排了芈八子和嬴怡就坐。
嬴怡正坐在冒顿王子的身边,然而她的脸拼命扭向一旁,连冒都一眼都不敲。苏秦见此情景,更是觉察到她是极不愿意结这门亲事的。
秦君首先带领着群臣举杯欢迎冒都,冒都豪爽地端起几案上的酒,一饮而尽。他也举杯给秦君祝福,礼毕后,宴会就此开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渐入高潮之际,秦君拍了拍手,示意所有的人安静,大臣们连忙停下了言语,静听国君的昭告。
秦君朗声说道:“众位卿家,寡人有一个特大喜讯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秦国已经正式答应了义渠国的请求,决定将寡人的亲妹妹嬴怡公主许配给冒都王子。两国再续姻亲,世代友好。”
台下一班大臣听到秦君宣布的消息,都山呼“万岁”,表示祝贺。秦君再次举杯,与冒都共饮。苏秦悄悄地点了点头,心说:“果然不出所料,秦君竟是把亲妹妹嫁到了义渠。”
他定睛一看嬴怡公主,发现她满脸沮丧,都快哭出来了;再看另一侧的芈八子,却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表情像是得了万金珠宝似的,随着众人举杯庆祝,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苏秦对嬴怡公主与芈妃的矛盾并不十分了解,然后,旁观者清,细心观察,自会看得分明。在一场宫廷内斗中,胜利者与失败者判然有别。
秦君宣布完喜讯后,乐舞表演正式开始了。苏秦见他一手组建的乐舞班的人员都走上殿来,衣着光鲜,妆容甚丽,袅袅婷婷,风情万种。
乐舞班在轻歌曼舞地表演着,一众大臣们看得眼睛都直了,这支乐舞班在苏秦和孟婷的精心打造下,成为秦国最有魅力的演出团体。
秦国位处西陲,乐舞多是敲饭盆、打瓦罐的花样偏少的表演。大臣们很少见到如此高水平的乐舞,所以才欣赏得津津有味。苏秦看着大臣们一副口水直流的模样,不住地哂笑。
不仅大臣们看得入了迷,和秦君坐在一起的义渠王子冒都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眼睛连眨都不眨地观看乐舞表演,嬴怡冷眼看到他垂涎三尺的表情,心中更是不爽,赌气把眼睛望向了屋顶,摆出冷傲无比的姿态。
参加宴会的人们陶醉在乐舞之中,不停吃酒助兴,不知不觉地很多人都有醉意。苏秦因为孟婷的离去,今日在大殿中又见到她,但心理距离已远隔万里,所以郁郁寡欢。他不甚饮酒,而是不时地望着殿外,意兴阑珊。
乐舞表演进行到后半程的时候,领舞的孟婷忽然向嬴怡频使眼色,示意嬴怡到台下来。嬴怡眼睛大多时候朝上,很长时间之内竟然都没发现孟婷在使眼色。
孟婷终于忍耐不住,利用领舞者处在队列前面的机会,一直把舞跳到了嬴怡的近前,这才惊醒了嬴怡。嬴怡看见孟婷的表情,知道她有话要对自己说,所以就站起身,直接来到孟婷的身边,孟婷将嘴唇凑到她的耳旁,低语了几句。
嬴怡点了点头,返身回去走到秦君嬴驷身边,她向着哥哥嬴驷耳语了几句,嬴驷先是错愕一番。嬴怡气呼呼地又再次耳语起来,嬴驷思忖了一会儿,表情难看地向妹妹点了点头。
只见嬴怡径直走到了乐舞班中,和着节奏,一起跳起舞来。大臣们看着嬴怡公主亲自表演,都极不自在起来,不知是该喝彩还是保持肃静,秦君嬴驷则不住地摇头叹气。
嬴怡却根本不管不顾,很是怡然自得,她自己玩自己的,谁的眼色都不在乎。
这一切都被苏秦看在眼里,其中内情被他猜到了个十之八九,嬴驷大概强迫妹妹嫁到她不愿去的义渠,嬴怡心里有气,所以今日宴会上,故意不拘礼节胡闹吧。
嬴驷让着妹妹,顺着她的心思,任她当众舞蹈,引起了苏秦的猜想。秦君嬴驷使用了什么手段才能让公主就范,况且还有他们的母后,竟然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把亲妹妹嫁到义渠,那不等同于发配边疆吗?这又是何苦呢?”苏秦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94章 微服夜访()
苏秦向魏卬凑了凑身子,把自己的猜测悄悄地告诉了魏卬,魏卬也连连点头。其实,魏卬本人对乐舞兴趣不大,如果是一般的聚会,他早起身告辞了,只因这是国宴,不便轻言退席,所以才强打着精神坐在那里,却也不断地打着哈欠。
苏秦看到嬴怡公主加入乐舞中,演出竟然惊现意想不到的插曲,他心中觉得可乐,反倒来了精神。
可是,就在他抿着嘴,乐呵呵地看热闹的时候,嬴怡公主却渐渐地舞到苏秦的近前,只见她眉毛一扬,冲着苏秦使了个眼色,伸手做出邀请入舞的手势。
苏秦愣住了,心想:“嬴怡公主这是要干什么,居然直接邀请宾客加入乐舞表演,他自己再加入进去,岂不是更乱成一锅粥了吗?”
苏秦想到这里,使劲摇了摇头,不敢答应。再看嬴怡,她嘴角露出一丝蔑笑,眼睛里满是轻视的眼色,再次向苏秦勾了勾手,请他一起来表演。
苏秦感觉到这是嬴怡对他的挑衅。她大概是从孟婷那里听说自己酒后率性而舞的故事吧,今日竟然屡次三番地邀请入舞。苏秦一再拒绝,嬴怡就一再蔑视地冷笑,好像是说:“在曲沃城中,你苏秦敢不拘于常礼,今日在这咸阳宫中,你还有胆量那么做吗?”
苏秦身体里的男儿气概被激发了起来,他热血上涌,竟然答应了嬴怡的邀请,从坐席上起身,随着嬴怡公主加入到乐舞表演之中。
大臣们都惊讶地“啊”了一声,主席位上的嬴驷不由得直起了身体,手扶着几案,怒目而视。他再侧目瞧了瞧冒都王子,见他反而是心平气和,嬴驷这才稍稍缓解了紧张情绪,心想:“义渠国不似秦国,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礼数吧。”
嬴驷见冒都都没有什么反应,他自己也强压住怒火,不敢当众制止,那样反而挑明了,让冒顿起疑。但是大臣们的骚动和议论仍然让他十分难堪,所以脸色一直阴沉着。
公孙延看到苏秦竟敢擅自加入乐舞表演中,愤愤不平,他圆睁双目,像是一只饿狼,随时准备要扑出去撕碎苏秦似的。高胜就在公孙延身旁,他此时也高度戒备起来,如果秦君有令,拿下苏秦,他高胜一定也是第一时间就动手的。
苏秦加入乐舞班中,对身边所发生的人们的反应置若罔闻,他既然已经做了,就不再考虑后果,嬴怡公主、孟婷和苏秦三人在殿中相互顾盼、相互响应地舞蹈起来。他们一直舞罢三曲,方才各自散去。
秦君见好就收,乘着舞蹈的间歇,他赶紧宣布宴会结束。嬴怡公主带着未尽意兴,无可奈何地归席;苏秦则随着魏卬走出殿外;孟婷也去招呼乐舞班人员撤场。
到了殿门之外,高胜带着恨意赶上了魏卬和苏秦,他正色说道:“半个月前魏将军曾为苏代小儿向高某人求亲,当日不便即刻忤逆将军好意,今日我正式给将军一个回话:小女不能嫁给苏代,请将军宽恕高胜无礼。”
高胜的话与其是说给魏卬听的,还不如说是给苏秦听的。他想要打击一下苏秦的嚣张气焰。况且他也不愿意惟一的女儿随苏代到洛阳那么远的地方。
魏卬没料到高胜会来这一出,一时尴尬,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苏秦马上听明白了高胜话里的意思,他冷冷地回道:“高先生不必为我们多想,你不答应这门婚事,好像先要费些力气说通你家高妍才行吧。”
高胜本来趾高气扬,没想到苏秦拿高妍来噎他,气得脸色发紫,手指着苏秦,说不出话来。他狠狠地甩了甩衣袖,扬长而去。苏秦看到高胜反被激得气急败坏,笑得都弯下了腰。
当夜魏卬和苏秦回家后,没有再多说什么,就各自去睡了。第二天,苏秦刚刚醒来,魏卬就排家丁来请他到书房议事。苏秦心说:“什么事这么紧急,看来是单等我一旦起了床,就要商议的样子。”
他匆匆忙忙地洗漱了一下,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赶到了魏卬的书房。魏卬将苏秦让到客席入座,然后亲自去把书房的门关上。苏秦看魏卬如此神秘,也顿时紧张了起来。
魏卬坐到主人的席上,压低了声音说道:“苏先生,你知道昨天宴会结束之后,又发生过什么吗?”苏秦摇了摇头,他实在猜不到。
魏卬往苏秦跟前侧了一下身体,说道:“昨夜我回到府中,不料深夜竟然有人来访,来访之人正是微服出宫的当今秦君。”
苏秦不由自主地“哦”了一声,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怪不得魏卬如此神秘,如此紧张!原来是国君深夜到了他的府上,那一定是有万分紧急和绝密的事情。这样的事,魏卬也没向自己隐瞒,也能看出他对自己的信任。
苏秦深深知道:自己一贯率性而为,得罪公孙延和高胜自不必说,得罪秦君也不止一次两次,要不是魏卬回护,自己哪能每次都全身而退?
魏卬听到苏秦的惊呼声,轻轻摆手,示意他不要声张。他接着说道:“秦君来深夜来访,所议之事正是要利用这次和亲的机会,突然发动对义渠的进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苏秦听到这里,才明白秦君嬴驷真是个能藏得住的人,他一直隐忍不发,一旦发作,就要置对方于死地,这种人实在是可怕。
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实结合,是致胜的不二法门,秦君看来是深谙其中的玄机,虚为大张旗鼓地和亲,实则十几万大军严阵以待。秦君嬴驷正等着机会,义渠竟主动提出和亲,这个时机选择得实在巧妙。
苏秦也朦朦胧胧意识到:秦君嬴驷显然是布下一盘巨大的棋局,想要干脆利落地解决纷扰几百年的秦国西北安全问题。此举如获成功,秦国再也无需西顾,彻底放开手脚与东方诸侯一决雌雄。
百年安危,在此一举。怪不得嬴驷甘心将自己的亲妹妹嬴怡推到火坑里去,还不是要表明“诚意”,更增加虚招的迷惑性。此前,苏秦还以为嬴怡与芈妃的矛盾促成和亲呢,看来那也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难怪连他们的母后也点头同意了呢,因为这个可观的前景实在是太诱人了,诱人到只要懂点政治就无法拒绝的地步。
还有秦君嬴驷处处抬举和追捧着魏卬老将军,只因他的作战经验和沉稳坚毅,确实是他必须倚重的不二人选,其他将领与之相比,要不经验上有欠缺,要不是全局观不足。
“魏卬此时即便是向秦君要十万金,想必秦君都会连眼皮都不眨就痛快地给他。”苏秦心里暗笑。
“今后如果和他打交道,一定要万分小心才是。”苏秦想想之前自己没少得罪过嬴驷,冷汗都下来了。“将来他一旦报复怎么办,说不定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魏卬见苏秦一直在想心事,就问道:“苏先生对此事有什么看法,能否告诉老夫呢?”
苏秦这时才从思虑中出来,他一字一顿地问魏卬道:“这次讨伐义渠,魏将军您一定要亲率秦军去作战吗?”
魏卬觉得苏秦的问题有些奇怪,他从心里没有过多考虑自己是否拒绝执行秦君的命令。苏秦为什么冷不丁地问起这个话题呢?
第95章 惊天谋略()
魏卬本无此心,既然苏秦问起,他就认认真真地想了想,他推心置腹说道:
“老夫还能有其他选择吗?大半年前我已参与其事,又是出使义渠,又是训练军队,只待今日一战,我突然不去,秦君岂能容我?况且,秦君已经答应,只要我打完这一仗,他就准我回家养老。这也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战了。”
苏秦听罢魏卬一席话,知道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了退缩的余地。嬴驷正是利用魏卬的刚直和真诚,慢慢将他装入套中,或者说是罩在一张大网里。
苏秦不禁长叹一声。魏卬见他忧心忡忡,心中越发惶急,他忙问苏秦为缘由,苏秦看了看魏卬,欲言又止,神色颇为犹豫。
魏卬见他忍着不说,不愿强人所难,没有继续追问,但是他却提出一个要求:苏秦随他出征一趟,帮助他打好这对义渠的最后一战。
魏卬满心以为凭他与苏秦的深交,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然而未料苏秦听后,却深思起来,并没有即刻应允。
魏卬愁肠百结,瘫坐在席位上,难过地说道:“如果苏先生不帮我,老夫恐怕一辈子的英名就栽在了这次讨伐义渠之战上了,想想秦国多少前辈,在东方战场所向无敌,何等威风,最后都在对付义渠国上一筹莫展,一败涂地。”
他一边敞开心扉说着,一边偷眼瞧了一下苏秦,发现苏秦面露少许同情之色,觉得有戏可唱,于是再说道:“秦君已经信誓旦旦地允诺,战争一结束,老夫就可卸甲告老,我戎马一生,终于看到脱离疆场的希望,真希望能走好这最后的一步啊。”
苏秦越是往下听,神情越是不忍,他嘴唇动了动,想要开口答应下来,但是仍有少许顾虑。
魏卬趁势又开言道:“苏先生随老夫到过义渠国,对义渠国的情况比之于秦国其他将领不知要熟悉多少倍,况且关键时刻你总能想出惊天之谋,非寻常人可比拟的啊。”
苏秦听着,感觉魏卬真可谓苦口婆心,披肝露胆,仿佛如果自己再不同意,简直就是一个丝毫不念交情的忘恩负义之徒。
魏卬身为秦国的大将军,连秦君嬴驷都要敬他三分,如今屈尊就卑,好言相劝,也真难为他了。苏秦回想起两人之间的往事,多少温暖的情谊存留心间。
“请魏将军别在说下去了,苏秦岂能不念旧情,我再随将军征战一回便是!”他终于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魏卬见苏秦终于同意帮忙,很是欣慰,顿觉轻松了很多。以苏秦对义渠国的了解,还有他的谋划能力,确实是不可替代的人选。
苏秦将心中隐忧暂且放下,考虑着将来与义渠作战的计划。他与魏卬详细地分析秦国与义渠的各自优势与劣势,以及可能面对的战争形势,苏秦认为,纯粹的军事手段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最后他给魏卬想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谋略。
魏卬听了苏秦的谋划,惊为天人,频频点头称是,赞不绝口。他说道:“苏先生屡次赐教于我,令我受益匪浅,魏卬对先生的感激,真是难以言表。日后一定舍身图报。”
苏秦却看起来一点都不高兴的样子,尤其是魏卬所说的“舍身图报”,令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魏卬以为他担心计划的失败,信心满满地说道:“先生所谋已是非常完备,这等奇计,纵使不成,也是老天不给秦国机会,与先生没有半点关系。先生尽管放心好了,即便不能成功,我也不会怪罪于你。”
苏秦见魏卬完全理解错了自己的想法,本来想说的一些话,又勉强收了回去,他决定首先还是全力以赴地帮助魏卬打好这一仗,以后再和他详说吧。
苏秦于是回道:“将军能如此宽宏大量,苏秦很是感动,那我也就放开手脚去干了。”
两人计议已定,魏卬赶紧穿上朝服,去见秦君汇报自己的行动计划。苏秦也回到自己的屋里,他找来了张仪和苏代,向他俩说明自己可能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与魏卬出去一趟,请他俩安心在魏府等候,完事之后,三人即刻离开秦国,回到东方。
张仪和苏代不知道苏秦所为何事,见苏秦吞吞吐吐地不说明具体情况,他们也不便多问。只是张仪有不同想法,他说道:“若非紧要事情,我看苏兄是否考虑让别人陪魏将军去办?毕竟此地不宜久留呀!”
苏秦苦笑了一下,回道:“张师弟就再原谅师兄一回吧,绝不是我拖延着不离开,只是因为我身陷其中,难以痛痛快快地走人,这件事完成之后,我就不欠魏将军什么,那时脱身方才安心。”
苏秦说着,眼中已有泪花泛起,张仪看苏秦实在是有难处,也就不再强行劝说于他。
魏卬上朝去了大半日,直到晚饭后才回来。他到府后,立即差遣家丁将苏秦请到书房。苏秦进到屋中,见魏卬脸上有笑意,已猜到秦君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然而秦君在他们的计划中也做了一些手脚,苏秦一听,也觉得在意料之中,因为秦君本来就是一个多疑的人,他一贯喜欢在已做好的计划中,安排一些小细节,以牵制大臣。上次魏卬出使义渠时不正是如此嘛!
苏秦见大的方案已经确定,也就放下心来。两人又想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并作出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直到深夜,苏秦才带着倦意回去休息。
第二天,苏秦到咸阳城的集市中去采买一些随行衣物,回到魏府所在的街巷时,突然看到了公孙延的身影闪过,好像是故意躲闪着不让苏秦看见。
苏秦不禁起了疑,此后两天,他装作上街办事,特意留心魏府周边的动静,发现总是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青壮男子在周边游荡,这些人难道不用去干活吗?整日里在这里溜达什么?
当苏秦把这件事与先前所见到的公孙延联系起来想想时,他顿时心里警觉了起来,这两件事看似没有关联,实质上如果合并来想,不正是暗示着有一伙儿人正严密地监视着魏府吗?
第96章 吹吹打打()
苏秦已然意识到魏府周边并不太平,有心要告诉魏卬,又颇为踌躇,担心此举纯属节外生枝,反而影响了整个的行动计划。
然而,他还是留了一手,特地嘱咐张仪和苏代加强对府邸的戒备,切不可轻心大意。至于他自己,则承担了一项更为紧要的任务,那就是作为秦国的特使,送亲到义渠国。
这个主张是魏卬向秦君提出的,秦君嬴驷当时并没有即刻答应,说要再考虑考虑。第二天嬴驷特命中书令李文,带着自己亲自签发的册令,到魏府向魏卬和苏秦宣读了对于苏秦的任命。
魏卬如释重负,终于放心下来,因为这项任命关系到整个行动的成败,是必要的一个关键棋子。
苏秦则冷淡地笑了笑,不喜也不忧。“这项任命可真够为难秦君的,他一定是彻夜难眠吧?”
苏秦十分明白秦君的所忧,对于嬴驷而言,这活脱脱像是在进行一场豪赌,他一定是既看到扫灭义渠的巨大诱惑,又担忧东方人士苏秦怀有二心,误了大事。
秦君嬴驷最终还是选择了信任,大概是不得不顾及魏卬的意愿吧,可另一方面确实也显示出他过人的胆魄,令人刮目相看。成大事者莫不要敢于涉险,既想捞现成的,又一点风险都不愿担当,哪有那样的美事!
可是最终也不出苏秦所料,秦君岂能彻底放手给他!临行前他得知:那个忠诚的高胜再次被任命为送亲副使,相随而行。苏秦很郁闷,但木已成舟,只好顺水行舟。
五天之后,义渠王子冒都携秦国公主嬴怡回国,苏秦和高胜作为送亲的使臣,带着整整一百名秦国军士随行,这百名军士都是魏卬将军亲自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壮士卒,武艺和骑术都很了得,到了紧急的关头,无不以一当十。
嬴怡公主将自己的乐舞班也作为陪嫁一起带往义渠国,秦君嬴驷特别爽快地答应,而且给所有的乐舞班成员赐赏五十金。
苏秦看到孟婷带领华婉等人登上了远赴义渠的送亲马车,心想:“幸亏此前魏佳姐弟已经脱离乐舞班,否则君命难违,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他不由得又想到了留在咸阳城的魏佳姐弟。“她们可能处于严密监控中,但想必有张仪和苏代留守保护,应该暂时不会有安全问题。”苏秦宽慰着自己,劝诫自己不再忧愁此事,而是专心于眼下的任务。
魏卬在送亲队伍出发之前,已然悄悄离开了咸阳,赶到了秦国军中,正指挥调动十五万秦国大军,准备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秦国送亲队伍一路上浩浩荡荡进发,沿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沿途的郡县的百姓都纷纷出来观看。不仅是本地人来看热闹,连百八十里的外地人也赶来了,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送亲的队伍经常因为道路被看热闹的人堵塞而不得不停下来,当地郡县的吏卒维持好了秩序,方才又向前行进。
如同过年一般热闹的场景,日复一日,不仅义渠国的冒都王子火冒三丈,就连嬴怡公主也很不耐烦,屡次催促苏秦减少喧闹。但苏秦总是以执行秦君诏令为名,加以拒绝。
苏秦见到这种情形,心里反而十分高兴,因为这正是计划的一部分。秦国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场大型的和亲热闹上,魏卬那边调集军队,悄悄向陇关行进的事就很少有人关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