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纵连横-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不料喊声惊动了庞会,庞会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败露,于是转身跳上了公主的座驾,赶着马车向前狂奔而去。
苏秦听完了事情的原委,长长地慨叹一声,不说半句话。苏秦心想:“魏卬之失,仍在过度信任他人,很少对人产生怀疑。所以才上了庞会的大当。又吃一大亏。”
不过,他转而又想:“魏卬的弱点或许也正是他的优点,不是因为信任,魏卬怎会在曲沃城下解救自己?毕竟当时自己与魏卬从未谋面。魏卬就凭着直觉和所了解的鬼谷先生的名声,就坚信自己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看来,不管是弱点,还是优点,都是魏卬必然要面对的一场劫难。本来按着计划能躲得过去,但是因为庞会背叛这个插曲,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天命茫茫,人事曲折,谁又能百算百中,百战百胜!不过是尽心与力,奔赴一场未知胜算的豪赌罢了!
第128章 逆冲箭阵()
苏秦一路上不发一言,魏卬心中一个劲儿地后悔,他一再请求苏秦原谅自己,苏秦苦笑几声。
一行人紧赶慢赶地来到了渡口,已是接近下午申时。张仪在那里等得心焦,看到大家赶到了,刚才开心起来,可是他发现少了一辆马车,嬴怡也不在队伍中,于是向苏秦询问情况。
苏秦哪有心思细说,他简要地说明了一下,就指挥大家上船,张仪心里想:“没有了嬴怡,苏师兄还省去了很多麻烦,岂不也是好事一桩。”
张仪的心思与魏佳正相同。魏佳看见苏秦闷闷不乐,自己的老父亲一再向他赔礼道歉,他也振作不起来,对苏秦有些气恼。她心说:“你苏秦可真是一个大情种,到处留情,没有了屠夫,还怕吃不到猪肉不成!”
苏代和高妍两人毫发无损,他们为自己的幸运感到欣慰。但是苏代看到苏秦无精打采的样子,也为哥哥担着心。
众人刚将第一辆马车赶上渡船,正往岸上来,要牵引第二辆马车登船之时,只见从西边黑压压地飞来一片东西。
苏秦这时正在第二辆马车边上,他发现不对劲儿,向着大家大喊一声:“赶快躲到马车后面去,是秦国的箭雨阵,大家快快躲起来啊!”
此时,岸上只有苏秦和宁钧二人,其余人员正在登船,大家听到苏秦的喊声,抓紧时间躲避起来。秦军的羽箭就像暴雨一般向他们袭来。顷刻之间,四匹拉车的马儿都已被羽箭射成了刺猬,倒地而死。
因为苏秦喊得比较及时,大家躲得较快,所以尽管有人受到箭伤,但并没有大碍,可是再看马车的车厢,一个在船上,一个尚在河岸,却已经成了两个巨大的蜂窝,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羽箭。
魏卬在船上高喊:“苏先生赶快登船,不要管马车啦!”
苏秦再往天空看,羽箭一时竟然毫无停止的迹象,他和宁钧如果冒着羽箭登船,无疑是行走于箭雨之中,哪里还会有命在。
苏秦在仓惶之间做出了决定,他回头喊道:“魏将军,你们别管我俩了,赶快将船驶离岸边,速速往对岸去吧。”
魏卬却回道:“苏先生,我魏卬不能弃你们而去,那样我还是个人吗,要走我们一起走,要不走我们都不走。”
苏秦明白魏卬也是下定决心要带着所有的人一起走。他见劝说不动魏卬,转念又想:大家就这样耗着,终究也不是个办法。
苏秦对宁钧说道:“宁钧将军,我想去会会秦国的箭阵,你有没有勇气随我走一趟?”
宁钧坚定地看着苏秦,回答道:“我宁钧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害怕箭阵不成。我当然愿意随苏先生前往。”
苏秦听罢宁钧的回答,打心里觉得他是条铁骨铮铮的硬汉。宁钧从已经破烂不堪的马车中的抽出两柄佩剑,一柄自己拿着,一柄递给了苏秦。两个人对了一下眼风,齐刷刷地一起冲杀了出去。
这时,秦军的箭雨已经是强弩之末,渐渐缓了下来。但是大队的人马正向渡口赶来。
苏秦和宁钧挥动手中的佩剑,在乱箭中拨打着来箭,护住了头部和胸部,腿部已经管不了了那么多。两人大腿上各中了两箭,但是也逆向冲出了箭阵。
他们朝反方向奔去,羽箭反而是越稀稀拉拉的。也难怪,箭雨总是有一定范围的,那些稀稀拉拉的箭定是些力气较弱的兵士射出的,绝大部分的箭都集中在了渡口一处。
秦国军队正发力向渡口赶来,冷不防从箭阵中冲出了苏秦和宁钧,前面的秦国兵士和将官根本没有料到,被苏秦和宁钧打了个措手不及,片刻之间,苏秦和宁钧各刺到二、三十个人。
他俩各自抢过了一匹战马,苏秦仍然使佩剑格杀秦军,宁钧却夺过了一把大戟,只见他施展起大戟来,很是得心应手,又挑又刺,又砍又扯,如入无人之境。
苏秦大喊道:“宁将军真是好功夫,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宁钧也大喊着给两人提气,言道:“苏先生也是功夫了得,矫健如游龙,痛快痛快!”
苏秦平生第一次遇到这种杀阵,因为形势实在紧急,他已顾不得珍惜对手的性命,豁出去与对方搏斗。苏秦佩剑所击之处都是对手所必防,招招不离秦国军士的咽喉、心口等要害部位,因此,尽管使着杀伤力较弱的佩剑,所击倒的人不到半个时辰已经上百。
苏秦和宁钧的首要目标正是秦军放箭的部队,他俩骑着战马,冲开一条血路,终于在二里外发现三百多个弓箭手,有的手持弓箭,有的卧倒在地,脚踏着蹶张弩,他们正在一个将官的指挥下,向渡口放箭。
苏秦奔向那个指挥的将官,一剑封喉,将他击杀,那边宁钧手舞大戟,冲入弓箭手的队列中。
可怜那些弓箭手,平时专门练习放箭,武功较弱,哪能敌得过身经百战,骁勇异常的宁钧,被他三下五除二地冲了个七零八落,那些跑得快的,速速逃离,跑得慢的,顷刻被宁钧击杀几十个,剩余人员纷纷作鸟兽散去。
箭阵之中已空无一人,苏秦喊着宁钧,让他多带些弓箭出来。苏秦自己也从地上抄起几个皮口袋,里面盛放着弓和箭,将袋子背在自己身上。
他俩杀破了弓箭阵,调转马头,又往渡口赶来。可是,此时秦国的军队已经层层叠叠,如浪潮一般向渡口涌来了。苏秦和宁钧再想要杀回到渡口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他们向渡口处冲回了一里多路,眼睛已经能望见了渡口,却陷入到秦军的重重围困之中,纵使苏秦和宁钧武功再高强,可是架不住秦军人马相继而上,源源不断。二人身上都挂了彩,鲜血都将袍服染成了红色。
苏秦骑乘的第一匹战马早已被砍杀而死,他仗着自己剑法飘逸灵动,又击倒一位秦军的将官,抢夺过第二匹战马,继续搏斗。
第129章 问君几多良心()
宁钧却比苏秦还要凶悍,他根本不待自己骑乘的战马倒地,只要是看到秦军的好战马,立刻挥动大戟将来人砍杀,夺过他的战马,痛快砍杀一番,过一会儿再如法炮制。所以到底换了几匹,他自己也数不清了。
二人就这样砍砍杀杀地向渡口冲过去,又前行了半里,苏秦瞟了一眼渡口处,发现张仪和苏代已经加入战团,他俩手持佩剑,极力阻击秦国兵士踏上渡口的石板。
就连魏卬老将军也抄着一柄佩剑,帮助张仪和苏代退敌。
苏秦正在奋力往前冲,忽然发现包围着自己的秦军有些骚动,他趁机往前冲了几十丈,却发现在自己的右侧,一辆华丽而高大的马车来到河岸旁,近前围着十几个威风凛凛的战将。
一个人站在马车的车厢前面,苏秦稍一留意,发现那人正是秦君嬴驷。他心中一凛,心想:“怪不得秦军作战如此勇猛,原来是国君亲自前来督战。”
苏秦一边继续与面前的敌人作战,一边想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如果就这样硬拼下去,即便他们不被秦军杀死,也最终会精疲力尽而亡。
当下秦君嬴驷自己送上门来了,就会有好的机会出现。
嬴驷站在高高的辇车上向渡口处的魏卬等人喊话,他说道:“魏卬,我秦国待你不薄,我都请你随我一起走咸阳宫的正门,与寡人平起平坐,可谓十分尊崇,没想到你竟然吃里爬外,伙同魏国人坏我秦国大计。你可知罪!”
魏卬望着喊话的方向,也看到秦君嬴驷的身影。他听罢嬴驷的责骂,心中极度不平,愤怒地大声回道:
“我魏卬在你秦国立下的战功还少吗?就拿近前的来说,在岸门之战中斩首魏军五万多人,擒杀魏国大将军龙且。在刚刚结束的义渠之战中,彻底剿灭了义渠国,报了你秦国上百年的血海深仇。”
“你不念旧情也罢,却连发生在眼前的事情都视而不见,今日倒来责怪起我魏卬来了。可笑可笑!”
嬴驷没料到魏卬仍有气力如此大声回话,他还以为自己可以在众人面前责骂叛徒魏卬,杀鸡给猴看,惩一儆百,令以后别的秦国将官不敢再犯魏卬的错误。听罢魏卬的回骂声,嬴驷气得脸色铁青。
他随即反击道:“你立下大功,我秦国也给你相当的爵位,供给你优厚的俸禄,你却仍不满足,欺上瞒下,暗自在曲沃之战中为你自己谋私利,这是何道理。难道当臣子的都要像你这样不忠不敬吗?”
魏卬停下了手中的剑,他拄着佩剑,望着嬴驷,冷笑了一声后,高声说道:
“你嬴驷给臣子一点点赏赐,就挂在嘴边念叨个没完没了,那些赏赐那个是白来的,都是将士们的鲜血换来的。”
“你再看看你嬴驷如何对待有功之人的,商君卫鞅不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没有商君卫鞅能有你秦国今天的大好局面吗?可是他的结局是什么,车裂而死,身受极刑。这就是你嬴驷对待有功之人的手段吗?”
魏卬的话言之凿凿,掷地有声,羞臊得嬴驷无地自容,一时竟然无话可答。那些本来奋勇争先的将官和士卒,听到魏卬那些诤诤话语,也不由得琢磨起了其中的道理,攻击的力量有所减弱。
嬴驷显得气急败坏,他还想再挽回颜面,厉声喊道:“商君之死,是他罪有应得,他发动叛乱,我只能将他处死,这也是为了秦国人的利益。寡人对待秦国人恩慈有加,谁人不知,减免赋税,减少劳役,都是寡人执政期间常见的事情。试问,寡人难道还不是仁君!”
魏卬索性不参加战斗了,既然嬴驷愿意标榜自己,他正好专门与嬴驷论个高下。魏卬说道:
“我看你这个所谓的仁君是表面一套,暗地里又来另一套。看起来仁慈,其实内心却十分歹毒。我且问你,那几千名义渠战俘哪里去了,他们被你派司马错将军坑杀在陇关的深谷中而来吧。”
“你的心肠可真够歹毒的,利用我魏卬灭掉义渠,又赶尽杀绝,不留一个活口。多亏我魏卬有点仁心,放走一部分,要不恐怕都要遭你的毒手。”
魏卬说到这里,又冲着秦军阵营中大声喊话,说道:“司马错将军,你在哪里,你敢站出来与老夫对质吗?”
司马错其实此刻就在秦军的阵营中,他于心有愧,哪里好意思现身出来。
魏卬抬起手中剑,指着围攻的秦国军队,说道:“我魏卬为了你们秦国,夙兴夜寐,不顾年迈,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地帮助你们秦国人打天下。试问你们中间,有几个人没在我魏卬手下出征过?”
“你们今天围攻起我魏卬来,个个狠毒思虎狼,你们扪心自问,难道不愧于心乎!”
魏卬这番肺腑之语,令正在围攻着他的秦国人无不为之动容,他们人人几乎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兵刃,此时战场上突然平静下来,仿佛一阵大风吹过,卷走了所有的仇恨。秦国的那些将官和兵士们都回忆起了与魏卬南征北战的情景,他们羞愧地低下了头。
此时此刻,惟有嬴驷身边的公孙延跳了出来,他大声喊道:“你魏卬已是秦国的臣子,当然要听从于君上的号令,然而你却自作主张,……。”
公孙延的话还未讲完,他身边的樗里疾就狠狠地瞪着他,眼睛里布满了蔑视和不屑,他低沉地喊道:“你算什么东西,也配在这里放肆,快给我住口!”
公孙延本想讲几句,听到了樗里疾的训斥,再抬眼一看,周围都是怒目而视的仇视目光,他只好识趣地闭上了嘴。
嬴驷也拟再反击魏卬几句,但是环视周遭,发觉战场已经陷入了死寂之中,秦国军队中弥漫着的对魏卬的深深的敬意,令嬴驷感到了吃惊,他也隐隐地感受到秦国军人的心思,他们实在不愿亲手屠戮一个自己曾经无比尊敬的大将军。
所以,嬴驷自己也识趣地闭上了嘴,不愿得罪大多数的军人。
第130章 英雄泪祭()
魏卬望着密密麻麻的的秦军,老泪纵横而下,他慨叹道:“想我魏卬自结发以来,身经大小战役不下千次,早年身为魏国的宗室而被迫叛离祖国,晚年身为秦国功臣而遭此待遇,这岂不是杀戮太多的罪过吗?”
“如果不是因为杀戮太多,那又为何遭遇如此命数。我自认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人人皆知我魏卬善战。我纵有盖世才华,又能奈何命数。老天啊,你为何对我魏卬如此不公平!”
苏秦听了魏卬真心的告白,眼泪也夺眶而出,再看看周围刚才还在争先恐后进攻的秦国士卒,他们都手握兵刃,但没有丝毫动作,人人眼眶湿润起来,有的人甚至忍不住泪流满面。
魏卬的遭遇天下人皆知,故而大家十分同情于他。
魏卬抹了抹眼中的泪水,手指着面前的秦国士卒,接着再说道:“你们都曾经是我的部下,今天我怎忍心与你们兵戎相见,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我于心何忍。”
“我魏卬杀死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难道不会愧疚一生。你们中的任何一人亲手杀死我魏卬,你就能心安理得吗?”
魏卬面前的士卒们都低垂着脑袋,不敢注视魏卬,想着魏卬的话。他们此刻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的欲念。张仪和苏代也停着没动,只是在魏卬身前戒备而已。
魏卬转过脸来,朝着嬴驷,大声喊道:“你嬴驷不是自夸你是个仁君吗?我今天就再考验你一回。秦国军队都是因我魏卬而来到这黄河岸边,现在他们攻也不是,退也不是,我当然能理解他们的处境。”
“我不愿意再让任何人为难,现在就给你一个了断。我今日拿命来换一个和平,你若果是个仁君,我死后,秦国大军退回,不要再为难任何人。大家好聚好散,我来生再与我手下将士们、朋友们、亲人们再见!”
魏卬话刚一落地,手中的佩剑干脆利落地一举,自刎于黄河边的一个小渡口。
苏秦在人群中听到魏卬话的后半段,知道魏卬有意自裁。他口中大喊:“魏将军不要!”他向前奔去,可惜没走几步,魏卬早已做了了断。
宁钧也听出了自己老主人的决心,他丢下手中的大戟,扒拉开人群,不顾一切地向着渡口狂奔过去。可是也为时已晚。
魏卬的自决来得如此突然,就连守在魏卬身边的张仪和苏代也反应不及,等到他俩回头要夺魏卬佩剑时,剑已划过了脖子,魏卬身体直直地倒在了地上。
船上的魏佳姐弟奔跑出船舱,上岸来伏在父亲的身上,恸哭不已。他们明白:“父亲之死,实质上也是为了保护他们姐弟两人。因为今天的事情必须有个结果,最坏的结局就是他们一行人都被杀死。现在父亲做了了断,秦国士卒也深深被他打动,才可能出现一线生机。”
宁钧奔回到渡口与魏佳姐弟俩一起,伏在魏卬身上悲伤万分。当年他因为英勇果敢而被魏卬提拔为近身侍卫,从魏国一直跟随魏卬到了秦国,已经由一个十八岁的少年长成三十来岁的青壮年。他与魏卬的感情至深,魏卬待他如同父子,因而宁钧焉能不悲。
苏秦往回奔了半路,却突然想起了庞会,如果不是此人的出卖,魏卬怎会落得个自刎黄河岸边的结局,枉费魏卬对他的栽培和厚爱。此仇不报,苏秦怎么甘心,况且庞会还将嬴怡劫走,至今下落不明。
苏秦进而也猜测嬴驷下一步的动作,他对嬴驷很不信任,觉得以他的性格不会就此罢手,可能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
苏秦想到这些,哪敢再往回奔,纵使心中有对魏卬之死有万般悲情,他也只能强行忍住。趁着秦国士卒无不沉浸在对魏卬深深怀念,人人泪流满面之际,苏秦四处观瞧庞会的下落。
他仔细地辨认着嬴驷身边的随从,从人缝中看到了庞会的身影,他正躲在嬴驷的辇车后面,大概也是被刚才的一幕感动,在那里抹眼泪。
苏秦悄悄地向着嬴驷的辇车靠近,秦国士卒由于太过专注于惊人一刻,没人多注意苏秦的移动。苏秦慢慢地接近了秦君的辇车,越靠近越清楚地看到了庞会的脸庞。
等到他转到辇车的另一侧时,发觉庞会正偷偷地从辇车后注视着渡口的情形,腰间挎着的正是史昌送给苏秦的青霜宝剑。
苏秦打心里涌出了无限的怒火,他决心亲自动手,解决掉庞会。
苏秦想着怎样对庞会下手的时候,秦君嬴驷开始说话了。嬴驷见秦国三军皆为魏卬之死而哭泣,心头大为光火。他觉得魏卬死后的荣光,简直自己都不能相比:国君死了,百姓哭丧,又有几人是真心而哭,可是魏卬却让那么多人由衷地垂泪。
嬴驷想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好事,他应该及时制止。因此,嬴驷等三军痛哭了一会儿,待大家情绪有所平复之际,他开始下达命令。
嬴驷说道:“三军将士听命,魏卬将军自寻短见,寡人也不愿意看到。寡人原想将他带回到咸阳,把情况弄明白后,就放他一马,谁知他竟然如此刚烈,一时想不开而走上了绝路。”
秦君嬴驷一开口说话,辇车周围的将官和士卒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过去,苏秦趁机钻到了辇车下面,从车底下更接近了庞会的战马。
辇车周围的人都目光平视,哪还有人注意地下的动静。苏秦冷不丁地出击,他身形跃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锁住了庞会的咽喉,将他从马上擒拿下来,趁势又躲进了嬴驷的辇车的下面。
由于苏秦出击的时机准确,整个过程在转瞬之间就完成,再加上庞会本来就做了亏心事,偷偷摸摸地躲在辇车后面,伏在马背上,唯恐别人瞧见他。因此,苏秦将庞会锁拿到辇车之下,那些秦国的士卒都没什么反应。
到底是大国国君的驾乘,辇车下面很是宽阔,苏秦低低地质问庞会道:“你害死了你家主将,于心何忍!你对得起魏卬将军对你的信任和厚爱吗?”
第131章 赶尽杀绝()
庞会此时被苏秦锁住了要害,命悬一线,他可并不想死,所以哀求道:“我一家老小都在咸阳城内,跟随你们去了,家人岂不是要受连累。君上交给我任务,让我监视魏卬将军,我也是不得已为之,你要算账去找国君好了,我也是被逼无奈。”
苏秦不想和庞会过多地废话,以免浪费时间。他又问道:“你把嬴怡公主怎么样了,为什么不见她的踪影。她又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却害她。”
庞会这次觉得自己理亏了,他说道:“我也无心劫走公主,只不过是凑巧而已。她已经被君上看管起来,送回到咸阳城去了。”
苏秦听后,心中一悲,他恨死庞会这个叛徒了,但此时心里仍在犹豫是否要杀掉他。
可是当他再次想起魏卬自刎的一幕,伤痛难抑,泪珠又滚落下来,他向庞会说道:“我有心饶你性命,可是你这次犯的错误太大,实在难以弥补。你在黄泉路上给魏卬将军做个伴,下辈子再也别干那卖主求荣的事情。”
苏秦说着,锁扣庞会的手指加力,庞会听到苏秦最后一句话,已知苏秦要痛下杀手,他手脚乱动,想要反抗,但已没有了机会。
苏秦击杀庞会之后,取下青霜宝剑,系在腰间,他想:“这个庞会还替自己辩解,他要是不贪婪,为何不将青霜剑上交,还特意将宝剑据为己有?”
苏秦躲在辇车下,并没有立即出去,他一边向辇车的前部靠近,一边听着嬴驷的话语。
嬴驷为自己辩解一番,安抚了一通军心。反正他是国君,大权在握,好听话尽管说,道理仿佛又都到了他的那一边。此时魏卬已死,再没有一个秦国人出来驳斥于他。
嬴驷是一个能言善辩、强悍有为的君主,经他这么一讲,魏卬仿佛变成了死有余辜,一时糊涂。苏秦在车下听着,暗中不知骂了他多少遍无耻。
嬴驷见三军将士在自己话语的感召力之下,渐渐收住了悲声,认为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收拾残局了。
嬴驷说道:“魏卬将军也是受人挑唆,才胆敢与我们秦国作对。现在,那些挑唆之人正在渡口之上。我们要抓住他们,为魏将军报仇,你们说应该不应该!”
尽管魏卬临死前交代三军将士不要为难渡口上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