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纵连横-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公孙延已没能力自己爬出陷阱,众兵士只好垂下绳索拉他,公孙延的亲随跳下了陷阱坑,上面的人往上拉,下面的人托举着,好不容易才将公孙延救了出来。
公孙延被两个亲随架扶着,一瘸一拐地回到中军大帐。他刚一进帐,魏卬忍住笑意,装作被他血糊糊的样子给吓得酒醒,吃惊地问道:“公孙将军如厕一遭,为何搞成这般模样?”
第14章 够直接更有利()
公孙延气急败坏地回答魏卬说:“苏秦小儿一直想要逃跑,我派人跟踪他好几天,他今晚要从军营逃脱,幸好被我发现。”
“竟有这等事?”魏卬眉头一竖,表情惊诧。
“千真万确。我在追逐这个小儿过程中,误落入自家陷阱,被咱们的兵士当作偷袭者刺伤。”公孙延一脸的委屈。
“来人,快到苏秦营帐中看看他是否还在那里。”魏卬大声向身边的警卫下达指令。
手下警卫听命,转身前去查看,不一会儿,警卫回转到大帐中,禀报道:“苏秦尚在营帐中,正在灯下读书。”
公孙延一听,一个劲儿地摇头,说道:“这怎么可能,我明明看到他鬼鬼祟祟地跑到了军营的西北角。苏秦小儿究竟耍的是什么诡计。”
也难怪,因为公孙延一直单向思维,只想着苏秦要逃跑,他根本没料到苏秦竟然没有走。
苏秦诱使公孙延落入陷阱后,趁众人搭救公孙延的混乱状况,回到自己营帐中,装作一直诵读。
公孙延想亲自去查看,无奈大腿受伤,行走不便,他的亲随见此情景,劝他暂歇一下,他代劳一回。
不一会儿,亲随回来了,他向公孙延汇报的情况与刚才如出一辙:苏秦果然还在营帐中。
魏卬听罢,脸上怒气升腾,不悦地说道:“公孙将军连我都不相信吗?我看那苏秦一个文弱书生,纵使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逃跑。”
他又瞪着公孙延,斩钉截铁说道:“况且,我魏卬布置的军营,岂是随便出入的!如有那不听号令之人到处乱闯,就一定会吃到苦头。”
魏卬话中暗指公孙延未遵军纪,所以是咎由自取。公孙延心中有十二分委屈,但无处可说。
想想自己又话里话外的得罪了魏卬,真是自讨没趣。一时间,公孙延不知说什么好,呆呆坐席位上生气。
高胜见魏卬和公孙延生了嫌隙,自己是个局外人,向着哪方都不太好。于是干脆做了个和事佬。劝两人道:“原来是一场误会,两位将军都消消气。好在苏秦未逃脱,也算是一件幸事。”
魏卬装作不痛快的样子,不再饮酒了;公孙延觉得自己没必要再争执下去,不如自认倒霉算了。于是,他说道:“末将并非有意忤逆魏主将,我也是为了大家着想,莫教走脱了苏秦。”
魏卬听后,脸色缓和许多,回道:“公孙将军为了秦国,忠心可鉴。今日你误受重伤,我也十分心痛。”
接着,魏卬发布命令:第一道令,是马上请军医给公孙延疗伤;第二道令是将苏秦严加看管起来。
当着公孙延和高胜的面,魏卬又宣令由二十四名兵士专门负责看管苏秦,十二人一组,两组人员轮流执勤,不许苏秦远离营帐,也不许外人靠近。
一场晚宴也就此散去。公孙延经过这回折腾,身负重伤,有苦难言。他看到魏卬亲自部署人马看管起苏秦,自己也不便再多管此事。
可是就在魏卬和公孙延较劲儿的时候,苏秦开始收拾行装,他在自己的床榻的被子里放入一个长条的包袱,做成有人躺在其中睡觉的形状。
然后,熄灭了帐中的灯火,一个人悄悄地溜出了营帐,向着军营的东南角去了。他前半夜故意在军营的西北处活动,其实是在蒙骗公孙延,真正的目标地原来反而是东南方向。
魏卬早已给苏秦详细地介绍了军营中的布防,特别是设置的障碍和陷阱的方位,又告知了他夜间与守卫兵士通话的口令。所以,苏秦按图索骥,不费什么力气就来到大营的东南角。
他单脚点地,向上一纵,窜上了营墙,双手再搭着营墙的上沿,轻轻一按,身体一跃,就已越过营墙,来到了营外。
苏秦摸着黑,按着魏卬的嘱咐,快速沿着一条小道行进,一路来到了曲沃城的西门外。
他先躲在护城河边的一片树林里,向着城头张望。只见曲沃城墙高峻,巍然耸立,在夜色中黑乎乎的,象一头睡卧的雄狮。城头上不见人影,阒寂无声。
苏秦在暗处盘算着该如何进入到城中,他想了几个的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干脆挑明自己的身份去唤门,此举最为安全,然而这样做需要守城兵士向守将通禀,来来回回地,得花费很多时间,弄不好还会惊动秦军。
第二个办法是,他可以假装投诚的兵士,然而即便是投诚,魏国人也未必随便相信他,依然会费很多周折。
苏秦考虑了一会儿,觉得这两个办法都不够直截了当,他突然灵机一动,一条妙计涌上心间。他想好了以后,就冒险直接现身出来,径直向曲沃城的西门走去。
苏秦来到西门外护城河边的吊桥下,他深吸一口气,退后几步,双脚快速助跑,身形向前跃起,在空中抓住悬挂吊桥的绳索,然后顺着绳索快速滑向吊桥的另外一面。
可是,还未等他的双脚落地,城头上已有人断喝一声:“大胆贼兵,竟敢半夜前来偷袭。当我们真的没发现你么!”随着喊声,一阵羽箭射了过来。
苏秦心中叫苦。他暗忖:“原来城头寂静是装出来的,暗中其实埋伏着许多人,他们把自己当成了活靶子。”
苏秦连忙伏低身子,使劲向前奔去,同时抽出了身上的佩剑,拨打身前的羽箭。
苏秦双脚快如奔马,迅速奔向了城门。然后,他一溜烟似的躲在门洞下。城楼上的魏军看着来人在门洞下躲蔽起来,发觉箭攻已经无效。于是,守城的将领发出号令:停止放箭,观察片刻。
过了很久,守将见下面没有动静,接着又命令一部分魏军盯紧吊桥,如再有人攀援,即刻放箭射杀。另一部分人和自己一起警惕着城门下躲着的人。
再过半个时辰,吊桥上也没有异动,城下的来人也没了声息。守将满腹狐疑,猜不透来人的用意,他觉得干等着也不是办法,决定下城一探究竟。
于是,守将布置好弓箭手在城头戒备,自己带着十多个精通武艺的士卒,从城上援着吊绳下了城。
城下的苏秦借着夜间微弱的星光,发觉城上有人下来,他故意动了动身形,好让来人发现自己。果然,守城将军率人扑了过来,他们手中的刀剑向苏秦劈刺过来。
苏秦手持宝剑,心中念着捭阖武经“守字诀”的“见招拆分,应力瓦解,严防密守,无懈可击”。剑取守势,左格右挡,拨开攻击自己的兵刃。
微光中,众人厮杀在一起,刀剑寒芒闪动。苏秦并不想耽误太多的时间,他瞅准了一个时机,跳出了包围圈,故意失手将剑掉落地上,身体倒地。口中大叫:“不好!我输了。”
守将乘势将手中剑架到苏秦的脖子上,厉声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深夜一个人跑到我们曲沃城来?”
苏秦双手摊开,一副缴械投降的样子,回道:“我并非秦国人,深夜来此,只因有重要情报禀报魏国主将陈需先生。”
“凭你几句话我就相信你了吗?我看你就是秦国的奸细,要来打探我国军情。不想反被我们擒住。”守将冷笑一声,驳斥了苏秦。
苏秦也不再搭话,装得十分害怕,静等着守城人的处置。果然,守将又开言道:“你还想打探我们的军情,哼,这回我反倒要审一审你个秦国的奸细。来人,将他绑起来,即刻去见陈需将军。”
手下的兵士结结实实地将苏秦捆绑起来,里面接应的守军打开城门,一伙人押解着苏秦,连夜奔着城中魏军主将驻地而来。
苏秦成为魏军俘虏,但却心中暗喜:对方果然入套。他本来就是要让魏军俘虏自己,第一时间去邀功请赏,自己反而以最快方式见到魏军的主将。
这样做当然很冒险,却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第15章 另有隐情()
魏军主将的驻地在曲沃城中心一处宽大的院落。来到院门前,已是接近凌晨时分。
守将拍醒了睡眼惺忪的驻地警卫,大声说道:“陈稹将军有要事求见,你快向主将陈需将军通禀。”
警卫十分不乐意,低语着:“什么紧急军情,不能天亮再说吗?”
苏秦心想:“原来眼前这个守城将军名叫陈稹,他姓陈,不知和陈需是什么关系?”
只见陈稹瞪圆了眼,怒道:“什么军情能和你说吗?快去通禀,否则耽误了军机由你负责。”
警卫见陈稹急了眼,心中发怵,于是揉着眼进到院子里禀报。没过多久,他就快跑着出来,后面跟出来一位中年人,身材中等,偏瘦,行色匆匆,身上衣衫还未扣上。
警卫来到门口,向陈稹报告:“主将有请陈稹将军,他已亲自出来迎接您啦。”这回他的神情毕恭毕敬的。
陈稹押着苏秦进到院子里,穿长衫的中年人跨步上前,握住他的手,嘘寒问暖道:“二弟辛苦了,快快请到堂中。”
说着,拉着陈稹的手来到一个宽敞的厅堂上,堂上两侧摆着刀、剑、矛、戟等兵刃,几案上放着令牌等物什,显然,这里就是魏军的中军大堂。
陈稹向陈需报告说:“我昨夜巡城,抓住了秦军的一个奸细,军情紧急,所以连夜将他带到兄长这里审讯。”
陈需拍了拍陈稹的肩头,欣慰地赞道:“二弟智勇双全,不辞劳苦,愚兄谢谢你了。”
陈稹颇为得意自己的“战果”,神色显得极其得意,口中却仍然谦虚道:“哪里哪里,运气好而已。”他命令兵士将苏秦押解进来。
苏秦来到堂上,首先看到的是陈稹得意的表情,心里暗笑。他抓紧时机,大声说道:“我不是什么秦军的奸细,我连秦国人都不是,今夜冒险来此,是有重要事情与陈需将军商议。”
陈稹瞥了一眼苏秦,不屑地喝道:“你能有什么重要事情,不过是一个偷偷摸摸的贼子。到现在还在装神弄鬼。”
苏秦却根本不顾陈稹呼喝,继续向陈需说道:
“我之所以装成秦兵的样子,就是要他们带着我来见陈将军,请将军勿疑。您可以将周围人撤去,我单独和您说几句话。”
陈需看着苏秦,一脸疑问。陈稹却按捺不住了,拔剑指向苏秦,叫道:“你还要耍什么花样,让我们撤去人马,你要暗算主将吗!”
苏秦面对陈稹的宝剑,毫无惧色。分辩说:“我现在都被捆绑得结结实实的,陈需将军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之所以要单独讲给将军听,只是因为此事特别重大,非得与将军独语不可。”
他从容不迫地再言道:“况且,我只与将军说三句话,之后任杀任刮,悉听尊便。”
陈需瞧瞧陈稹,再看看苏秦,思忖片刻,他想:“谅他全身被缚,也奈何不得我。”
陈需决定给苏秦一个机会。不过,他特地让陈稹留下来,以防不测。其他人员一律退堂。
苏秦见陈需留下陈稹,有些不快,但想他们二人是兄弟,应也不会有大碍。因此,他安之若素地讲道:“将军难道不想魏军不费一兵一卒,秦军就放弃围城吗?我这里有一个绝妙的计策,可使将军从容退去秦军。”
陈需听到苏秦此言,显然不敢相信,惊讶地瞪着双眼。自从秦军围城的几个月来,他一直寝食难安,幸赖曲沃城墙坚固才未被秦军攻破。自己日思夜想的不正是秦军坚持不住,先行撤退吗。可是,它会到来得如苏秦所言那般轻松吗?
陈需摇摇头。然而,苏秦所言也太有诱惑力了,不由得陈需想知道苏秦到底有什么计谋。
因此,他努力显得轻描淡写,回道:“我日夜所想的正是逼退秦军,先生能有什么计谋,但说无妨。”
苏秦看到自己的话把陈需的胃口给吊起来了,满意地笑了笑,这正是说服别人的关键第一步,得提起对方兴趣才有得搞。
他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受秦军主将魏卬之请来到这里。魏卬对祖籍之国有很深的感情,不愿再攻取曲沃。”
陈需闻听魏卬有意放弃攻城,惊讶地“啊”了一声,精神为之一振。
苏秦却语气又凝重起来,紧接着说道:“魏卬但恐副将公孙延不答应撤兵,公孙延其人贪敛成性,因此,如果魏国肯花重金收买于他,秦军主将和副将都同意撤兵,曲沃之围不就解除了吗?”
陈稹觉得苏秦的话有些不着边际,万般艰难的危局怎会如此轻松化解。
他冷笑道:“你是秦国派来迷惑我们的吧,让我们贿赂秦国将军,将来你们仍然不退兵,魏国岂不是赔了钱财又丢城池。秦军一举两得。”
陈需却目光发亮,他显然是另有所思,说道:“先生你是何人,为什么冒险前来帮助我们魏国?”
苏秦对陈稹的固执很是不满,心说:如果人人都像你那样不加深思,那还能成什么事?他对儒雅的陈需倒有几分好感。
苏秦接着说道:“我乃东周洛阳人氏,姓苏名秦,此番前来实属巧合,说来话长,容日后细说。刚才我所言之事千真万确,请陈将军切勿多疑,贻误大好时机。”
他坚定地说道:“此事即便不成功,魏国所失的不过是些许钱财;如果成功,陈将军立奇功一件,魏王还不是要重赏于你?”
陈稹仍然直摇头,他的兄长陈需却仿佛在暗夜中看到希望的火光。他上前扶住苏秦的臂膀,说道:“原来是鬼谷先生的高足苏秦兄,早听人谈起过你们,我真是失礼失礼。”
陈稹仍在质疑,嘴里嗤嗤作响,以示冷嘲热讽。陈需回头向他摆了摆了,示意他别再闹下去了。
苏秦没料到陈需竟然还知道自己的名号,有些惊讶,又喜出望外。陈需亲自解开了苏秦的绑缚,邀请他坐在席上。
苏秦不客气地坐下,陈稹斜眼看着苏秦大大咧咧的样子,很是不满,气狠狠地随即坐下,心说:“你一个阶下囚得意什么,要不我兄长轻信于你,你能活过今天?”
陈需早已看出陈稹的气愤,但此事另有隐情,陈稹尚且不知此刻,他心中已有了主意。他接着和苏秦聊了聊闲话,然后口称苏秦和陈稹二人劳苦一夜,需要尽快休息一下。
陈需安顿苏秦和陈稹在中军大院的两个厢房中歇息,陈稹却不愿在此多留,他告辞回到自己的住处。
苏秦客随主便,心里踏实下来,此时,天色已蒙蒙亮。苏秦到了厢房里,倒头在床榻上便睡,一觉就到了中午。
第16章 那一夜的风情(1)()
到了午饭时分,陈需在内室摆好了酒席,派一个兵士守在苏秦的门口,命他发觉苏秦起床,立刻报告自己。
苏秦醒来后,翻了个身,在床榻上赖一会儿,并未立即起床。那个兵士觉察到苏秦醒来,赶紧去禀报陈需,陈需于是亲自来到苏秦门口。
他见苏秦仍躺床上,并没有立即进屋,而是在门外耐心等候。直到苏秦从床榻上起了身,陈需才在门外清了清嗓子,说道:“苏兄起床啦,我已备好酒菜,请赏光与我一叙。”
苏秦听到屋外陈需的话音,有些不好意思,心想:“陈需真是谦谦君子,明明比自己大很多,仍称呼自己为‘兄’,而且不辞劳苦亲自在门外等候,待人极为有礼。”
他想到陈需的好处,立刻回答道:“多谢陈将军的盛情相邀。我这就过来。”
说着他赶紧穿戴衣衫和方形冠帻,不一会儿就打扮停当,走到门外,随陈需来到中军大堂后的一间内室。
两人分宾主坐好,陈需首先举杯祝寿,苏秦回以寿礼,两人畅饮几杯。陈需向苏秦询问魏卬的情况,苏秦将自己亲眼所见的魏卬思念故乡的情景描述一番。
陈需对魏卬遭遇也很同情,他突然说道:“苏兄您知道吗?魏卬仍有亲人留存于世,而且就在这曲沃城内。”
苏秦听到这个消息,惊在坐席上,一时发愣回不上话来。
陈需继续说道:“当年魏王擒拿魏卬全家,执行这项任务的正是在下,我念魏卬有大功于国家,因卫鞅陷害而遭此大劫,遭遇实在令人同情,就斗胆将其中一对儿女救下,找了两具死尸替代了他们。”
听到这里,苏秦才明白过来,连声叫好,欢天喜地地为魏卬而庆幸。
陈需依然不动声色,平心静气说道:“十年前,我将魏卬一双儿女收留府中,为掩人耳目,编入家里养的乐舞班中。五年前魏王由安邑迁都到八百里外的大梁城,我留下来镇守曲沃,因此又将他们接入曲沃居住。”
陈需神秘地凑近了,低声说道:“此事甚是机密,连我族弟陈稹也不知道。”
苏秦方才醒悟过来,心想:“怪不得刚才陈稹对我疑心很重,陈需却一反常理,原来他自信能以亲情折服魏卬,而我正是他需要找的牵线之人!”
陈需盯着苏秦,观察着他的表情变化。苏秦则全然是欣喜表情,他轻击几案叹道:“真是人谋不如天算,有这等机缘,我们正可以巧妙安排,既给魏卬将军一个惊喜,又保全了曲沃成,一举而两得。”
陈需频频点头,深表赞同。苏秦又说道:“在下不才,愿牵线促成魏卬将军一家团聚,不过公孙延那里,仍须陈将军打点。”
陈需回道:“苏兄放心,公孙延曾经与我同朝为官,他的为人我十分清楚。”
“我们会安排一个旧相识去见他,奉上财宝,加以巧言,应该没有问题。只是不知魏卬将军的一双儿女,该如何送到他的身边?”
苏秦想了想,计上心来。他出主意说:“魏卬将军的一双儿女不正在乐舞班中吗?我们何不在秦国撤兵之际,由魏卬将军收买个乐舞班,将他的儿女隐藏在其中,顺便带回到秦国?”
陈需尽管拿不准是否能成,但仍拍掌称妙,而且直夸苏秦聪明。苏秦自是受用,心想:“我这次可是做了件大好事,终于可以回报魏卬的恩情了。”
用过午饭后,苏秦回房歇息。陈需立刻命人招来了陈稹,手书密报一封,派陈稹即刻动身,前往大梁,呈禀魏王。
他在密报中写明:请魏王派公孙延的旧识好友携财宝去见他,买通公孙延,上书秦君撤兵,可解曲沃之围。
至于归还魏卬儿女之事,陈需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并未向魏王提起。他担心魏王如若知道当年的隐情,仍会责罚于他。
陈稹则是一头雾水,不明白陈需为何要对苏秦言听计从。碍于哥哥的情面,陈稹一边摇头,一边也领命而去。
傍晚,苏秦正无聊地坐在屋中,陈需又来相邀,请他到自己的府中去看乐舞表演,正好可以认识一下魏卬的一双儿女。苏秦巴不得早日见到魏卬子女,受到陈需的邀请,心中大喜。
他们二人同乘一车,前往陈需的府邸而来。
陈需府邸并不起眼儿,藏在曲沃城东北的一条小巷中,苏秦进得府门,发现它不过是一个两进的中型院落而已,面南背北。
第二进院子中有东西相对着的两座小楼,西侧的小楼上正是饮宴和表演乐舞的场所。
陈需将苏秦请到楼上,二人落座在栏边,楼中凉风习习。下俯是一处小花园,姹紫嫣红,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令人心旷神怡。
陈需府上姓申的管家见二人落座,于是指挥一帮打扮朴素而整洁的佣人,端上了酒菜,二人又推杯换盏起来。
苏秦欣赏着陈需的府邸妙景,不禁佩服陈需的品味:一切素雅但不失情调。
几杯酒下肚后,陈需轻拍手掌,这时从廊柱后走上了一队薄施淡妆的乐舞伎,有六女二男共八人,她们上前施了一礼,然后其中六个人围成半圆,四人手中各拿着竽、瑟、笙、箫,一人执鼓,一人击掌,还有两位姑娘身穿紧身玫瑰色罗裙,垂地飘逸而修长的淡绿水袖,站定在半圆的中心。随着击鼓者的鼓点,乐舞班开始了正式的演出。
第一个曲目正是欢迎宾客的《小雅?鹿鸣之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曲目的大意是,听到鹿儿呦呦欢叫,它在郊野撒欢吃草。我有尊贵客人来到,鼓瑟吹笙迎宾。贵客用筐盛着礼物赠送,他是真心爱护我,故而展示完美的德行。……
苏秦在宴会上听到过几回《鹿鸣》曲,但都觉得不如今日欢畅。他入神地听着两位少女轻启朱唇,和着袅袅乐音,缓歌慢唱;看着她们轻柔曼妙地舞蹈,长袖绕体飞旋如云丝舒卷,不禁神思出尘,羽化登仙。
陈需本来想要介绍一下舞者,一看苏秦陶醉的神态,没有即刻开口。一曲结束,苏秦缓过神来,陈需这时才开口言道:“苏兄看我府上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