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纵连横-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侯也正想听听苏秦的意见,他就直言道:
“先父在世时,特别喜欢寡人的弟弟宣阳君赵运,屡次动了将君位传给他的念头,可是最后还是为了江山社稷,将君位传与寡人。”
赵侯无奈说:“先父临终之际,使劲儿握着我的手,眼睛盯着宣阳君,仍然心有挂念。寡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来,每次都泪流满面。”
他感慨道:“我又何爱乎君位,将君位传给宣阳君才能心安哪。”
苏秦听到赵侯终于将心事和盘托出,知道事情的转机也就来了。
他说道:“我听说赵国出产一种名贵匕首,名叫徐夫人剑,不过天下还有与之相比毫不逊色的一把匕首,甚至名气更大,不知你是否听说过?”
赵侯听苏秦未直接回答自己的疑问,而是说起了宝剑的事情,有些诧异。
他想了一下苏秦的问题,试探着回答说:“如果寡人没有猜错的话,先生所指的应该是吴国的鱼肠剑吧。那可是鼎鼎大名的宝物。”
苏秦点了点头,说道:“君侯博闻多识,令人佩服。不过,这鱼肠剑后藏着一个凄惨的故事,想必君侯也应该是听说过的。”
第187章 前事之鉴()
苏秦向赵侯提起的鱼肠剑故事,当时已尽人皆知,赵侯赵语何尝不知这段曲折往事:
当年吴王寿梦喜欢小儿子季札,临终嘱咐大儿子诸樊:君位兄弟相传,一定要到季札为止。
可是传到了三弟余昧那里,却传不下去了。余昧死后,他的儿子吴王僚即了位。
此举引起了诸樊儿子阖闾的不满,最后阖闾引来刺客专诸,藏刃于鱼腹,一举击杀吴王僚,酿成惨剧。
鱼肠剑的名号也是由此而来。
赵侯是个明白人,知道苏秦以鱼肠剑的故事作事例,正想说明现在赵国的情形,这个故事妇孺皆能议,只是今天苏秦嘴里说出来,其中触目惊心的情景,更令人惊骇。
赵侯像是请教苏秦,又像是说给自己听,言道:“苏先生的意思:寡人如果传位于小弟,极有可能再次酿成惨剧,结果对谁都不利?”
苏秦十分肯定地回答:“不是可能,而是必定发生!”
“因为既然宣阳君可以继位,可继位的人选太多了,君侯的儿子和其他兄弟哪个不摩拳擦掌,那时宣阳君还有安稳日子过吗?”
“这正所谓‘欲利之反而害之’,万望君侯三思。”
赵侯此时哪里还敢再三思,他已经打定主意,君位绝不兄弟相传。毕竟,没有一个君王愿意死后为害兄弟和子孙的。
赵侯又接着倾吐其他方面的顾虑,他说道:“寡人有五个儿子,可是至今未立太子,他们之中选择一个人也难决断。”
他为难地说:“如果依据年长顺序,当然是大儿子继位为好,可是当今乱世,赵国非得有一个能力极强的君主才行,否则,难免风雨飘摇。”
苏秦知道下一步任务,说服赵侯立赵雍为储君,又摆在了面前。
他一步一步来,慢慢地渗透,说服赵侯传位给赵雍。苏秦建议道:“既然君侯未立太子,是不利因素,也是有利因素。”
赵侯闻听有利因素,变害为利,岂不是大好事一桩,不禁竖起了耳朵来听。
苏秦接着说:“不利之处在于难以避免钩心斗角,有利之处在于您还有机会选择更合适的人选。”
他侃侃而谈:“选择储君,当然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是君侯刚才所提到的特殊情况,也不能不考虑,因此,我倒觉得,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如果君侯以他们的个人能力作为标准,又当如何?”
赵侯所思所想何尝不是如此,他听到苏秦说出的依据个人能力选择储君,眼前为之一亮。
但赵侯也是有顾虑的,他说道:“苏先生所言的确有道理,也符合赵国的实际需要,然而,如果废长立幼,岂不是又要乱了规矩,惹出大的祸乱吗?”
苏秦见最棘手的难题摆在面前,不由得长吸了一口气,缓缓地、然而又语气坚定地说道:
“废长立幼,确实是传位之大忌,可是,既然君侯都未立太子,何来废长一说,君侯所做,不过是立储君而已。”
他一点一滴地渗透说:“我所知道的,即便在赵国,也是有以能力为标准选择储君的先例的啊。”
“先君赵简子遭遇晋国世家智氏所迫,领土难保,多亏他选择了最为贤明而身份最低的赵襄子继位,才转败为胜。”
“赵襄子一举击败智伯,瓜分智氏领地,又北拓代地,才有了今天的赵国。今日的赵国时局与当初何等相似,难道君侯还要过多犹豫吗?”
赵侯一字不落地听罢了苏秦的一席话语,感到豁然开朗。
他激动对一拍大腿,说道:“寡人谨受教诲!寡人现在才算是完全明白了,立储之事不再犹豫。”
“寡人的五个儿子中,三子赵雍最贤明,又有魄力,储君非他莫属,寡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就这么决定了!”
苏秦听到赵侯的话里,连说了两次“不犹豫了”,知道他主意已拿定,赵雍继位几乎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这时,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苏秦帮助赵侯确定了储君人选,赵侯当然是感激万分,他当即就决定厚赏苏秦。
他说道:“苏先生一席话,令寡人茅塞顿开,寡人受益匪浅。寡人暂且赏赐你百金,其他封赏容日后再补上。
赵侯说完后,就向屋子外面喝令道:“来人。”
王室侍卫和宦官听到了喝令声,忙着进到屋子里听命。孟氏姐妹不知事情进展如何,也跟着进屋察看情况。
当她们听说要赏赐苏秦五百金,知道事情进展顺利,姐妹们望着苏秦,用眼神问询苏秦成功与否。
苏秦也目光坚定地对看着她们,用力点了点头,孟氏姐妹心中大喜过望。
她们之前对此哪里有十足的胜算?不过是在苏秦的引导和促逼之下,带着疑惑一步步地走来的。
今日竟然见到成功的曙光,哪能不激动和欢喜。
苏秦见孟氏的事情有了结果,又连忙说起了自己的合纵大计。
他劝说赵侯道:“君侯是当世难得的有为之君,意欲在强盛国家上做些大事。”
“依我看来,赵国若想得到安定的发展,就一定要与东方的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野心勃勃的秦国,这是赵国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请君侯认真考虑一下合纵的策略。”
赵侯尽管又认真地继续倾听苏秦的话语,但此时他的心思全在何时封立储君,以及如何告知赵国臣民等迫在眉睫的事情上,哪里还能分心去关心苏秦的合纵之策。
赵侯虚与应付地说道:“苏先生所言合纵之策,确实有些道理,且容我日后仔细想想。想清楚了,我自会与你商议。”
苏秦发觉赵侯竟然有些心不在焉,他想:“今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目前已经让赵侯信任了自己,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合纵的事情日后再慢慢渗透吧。”
“相信有了赵侯对自己的良好印象,说服赵国采纳合纵策略,应该是水到渠成。”
苏秦想到这里,就停口不言合纵之策,转而与赵侯聊了一些历史掌故等其他方面的事情。
第188章 为他人做嫁衣()
赵侯由于心里着急,赶着回到宫中布置立储的事情,所以很快就下令起驾回宫。
孟氏姐妹与家人一起,将赵侯送出到门外一里多远。
两姐妹快速赶回到桃花园中,此时,看到苏秦已经不在刚才欣赏歌舞的厅堂中。
二人又急急忙忙往苏秦的住处寻来,果然在那里找着了苏秦。苏秦此时正斜倚在床榻上,闭目养神。
孟氏姐妹急切地想知道事情的过程,但是又怀着不安,于是,在门外试探着轻轻地问:“苏公子可否来厅堂一叙?”
苏秦应了一声,倒并无拒绝之意,他随即来到了厅上。
不等孟氏姐妹发问,苏秦就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说服赵语的过程,孟氏姐妹仔仔细细听罢,不由自主地拍起手来,神情很是激动。
她们孟氏家族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两姐妹情绪难平,又是欢呼雀跃起来,又是击掌相庆。
欢笑了好大功夫,她们再看看苏秦,只见他好像无精打采的样子。
苏秦一方面是给累的,因为说服赵侯是一个高度紧张的过程,其强度之大不亚于在战场上厮杀一番;另一方面,苏秦自己的合纵之策反而给耽误了,他难免有些失望。
孟婷问苏秦道:“苏先生看起来状态不是太好,一定是刚才的事情令你劳累了吧。”
苏秦点了点头,答道:“此事看似轻松,可实际上却太伤神,如若不是按照我的步骤一步步推进,恐怕很难有今天的效果。”
他向孟氏姐妹祝贺:“现在你们也可以放松一下了,此事大局已定,你们就静等着好消息吧。”
孟氏姐妹其实还有很多的疑问:比如为何要将赵侯请到桃花园,为何要中途才引荐苏秦,等等,但她们担心苏秦再次发脾气,所以,强压住了疑惑。
两个人都以倾慕的眼光看着苏秦,打心里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秦已然向姐妹俩说明了事情的经过,转身告辞,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孟氏姐妹也不敢再惊扰他,所以苏秦踏踏实实地睡到了天光大亮。
第二天,苏秦已不必再像从前那样隐居起来,随性在园子里漫步,他将桃花园的风景完整地欣赏了一遍,对此地爱不释怀,真想就此买下来,成为桃花园的新主人。
然而孟氏家族是邯郸城的豪族,岂是轻易出让的。一直逛到午饭时分,苏秦正在小径上徘徊着,此时见到孟婷从远处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苏秦以为事情有了变故,望着从远处前来的孟婷,心中难免有些紧张。
谁知孟婷到了近前,笑逐颜开地说道:“苏公子,立储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姐夫上午颁布了诏令,三日后,在宫里举行封立赵雍为太子的大典!”
苏秦尽管早知此事铁板钉钉,但听说正式下诏的消息,还是特别高兴。
他对孟婷说:“我昨夜就确定赵侯不会再犹豫,反而会急不可耐地推进,果然如此。”
孟婷兴奋异常,言道:“我很好奇,苏先生给我姐夫说了些什么话,竟然将他顽固的想法给改变了,而且还确定三子赵雍为储君,真是太神奇了!”
苏秦微微一笑,答道:“这就是我的秘密了,你要想知道,就去问你的姐夫去吧。”
孟婷见苏秦保密,就拉着苏秦的胳膊撒娇,一定要让他告诉自己。苏秦却颇为神秘地只是笑,不言语。
到了晚饭的时候,孟娣也赶来了,她也和孟婷一样兴高采烈,三个人一边饮酒,一边畅谈,欢天喜地地过了一夜。
赵侯宣布封立赵雍为太子,可气坏了奉阳君赵成,原本的拥立弟弟为储君的计划全部泡了汤,事情几乎在一夜之间完全变了样。
正如苏秦所说的,突然颁布的诏令打碎了很多宗室子弟的幻梦,彻底消除了他们的觊觎君位之心。
奉阳君打探赵侯前几日的行踪,得知他到过桃花园,知道仍是孟氏家族背后搞鬼。
故而,奉阳君就带着气头,来到桃花园,要见孟氏姐妹。孟氏姐妹这时已经是太子的姨母,对奉阳君也毫不客气,她们连面都不见,装作不在园中。
奉阳君没见到孟氏姐妹,就在园子里要了一个房间,以欣赏歌舞为名,向歌舞伎和侍女等人打听前日里赵侯光顾桃花园时的情景。
他一问之下,立刻就明白发挥关键作用的人物正是洛阳人氏苏秦。
奉阳君当然也知道很多苏秦的底细,包括他在洛阳城的名声、他的合纵主张等。
奉阳君心想:“你坏我的好事,我也让你在赵国立不了足。”
于是,奉阳君就向赵侯上了一道长长的奏章,历数苏秦的种种“劣迹”,以及他的主张的荒谬。
赵侯本想再召见苏秦,可是看到这道奏章,只得作罢。因为他刚刚打破了身为国相的弟弟赵成的如意算盘,不能再接着重用他最讨厌的人啊。
苏秦在客栈里左等右等都不见赵侯的召见,心急如焚,他就让孟氏姐妹想办法打听内情。
消息很快就传来,苏秦当时就愣住了,这个变化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他没料到赵侯竟然对合纵之策兴趣索然,也没想到会激起奉阳君如此强烈的报复心。
苏秦后来仍然不死心,又让孟氏姐妹亲自到宫中见赵侯,问起他对合纵之策的真实想法。
孟氏姐妹回来后,告诉苏秦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有奉阳君在,此事难办!”
苏秦听后,明白留在赵国难有出路,只能着手谋划到其他诸侯国发展。
他想到:“连赵国都容不下自己,那齐、魏、楚等传统强国就更不必去想,立刻受到重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离赵国最近的更偏远的一些的国家就是燕国了,何不再到那里试试?”
苏秦告诉宁钧和吴景:“三人即日启程,离开邯郸,奔向燕国的蓟都。”
吴景一听,头摇得想拨浪鼓一般,说道:“我们这不是越走越远了吗,成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这可不是个好去处。”
吴景半个多月来一直在归鸿客栈闲呆着,宁钧还有点雅兴,到桃花园中欣赏一下歌舞,或者去邯郸城的热闹之处逛逛。
吴景一方面对歌舞实在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也心疼钱财,所以过得很没滋味。现在让他到一个离老家洛阳几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心里当然老大不愿意。
第189章 小钱难倒好汉()
苏秦见吴景对远赴燕国有意见,劝说他:“看似边缘的地方,却可能有更多的机会。”
他苦口婆心道:“别人不去那里,我们去。如果成功了,有了基础,我们再转回到中心地区,一个一个台阶迈向预期的目标。”
苏秦给大家吃定心丸,讲起往事:“你们别担心,我曾经游历过那里,还见过燕国的国君。那里其实一点都不偏僻,甚至比中原地区的小国更繁荣。”
吴景仍然瞪着一双环眼,眼神中满是疑惑。
宁钧本来就与吴景不和,他不耐烦地对吴景说:“你到现在还三心二意的,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既然你觉得出来是受罪,谁又稀罕你跟着。”
吴景气得眼睛瞪得更大,说道:“你以为我愿意跟着你们啊,要不是我家主人强迫,我宁可在洛阳城里穷死,也不愿随你们,追求什么根本就没影儿的合纵功业!”
苏秦见两个人又争吵了起来,就向宁钧使眼色,示意他别再说下去,宁钧转身去收拾行李去了。
吴景则气呼呼地坐在那里想心事。苏秦又催促他去整理携带的物品,吴景这才慢吞吞地去了。
苏秦等三人收拾好东西后,已经是日过正午,三人用过午饭,即刻动身前往燕国。
到了晚间,三人到达了易水河畔。渡过河去,又前行了大约十里多路,他们找到路边的一家临时客栈,住宿在那里。
用晚饭的时候,吴景和宁钧再次发生了口角。吴景总是唠唠叨叨地抱怨个没完,宁钧忍不住大骂起来,说他鼠目寸光、呆头呆脑、毫无见识等等。
吴景嘴笨,跟不上宁钧的速度,所以在口角中吃了大亏,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苏秦见吴景总是没完没了地发牢骚,对他也非常不满,所以宁钧痛斥吴景,他也懒得再插手,任由事态发展。最后,宁钧骂够了,才停歇了下来。
第二天,苏秦还未起床,宁钧就在外面使劲儿地敲门,苏秦连忙起身去开门,宁钧慌乱地冲到了房间里。
苏秦见他衣服都没穿好,坦胸露腹,很是狼狈。
宁钧着急地对苏秦说:“苏先生不好了,吴景不见了,八成是偷偷溜走了。”
苏秦听后,不敢完全相信,他说道:“没准儿他提早起床去喂马或归置马车去了吧,他怎么会随随便便就跑掉呢?”
宁钧却十分肯定:“我昨天就看那小子不对劲儿,他那么不情愿追随你到燕国,怎么会积极地去喂马?一定是乘机开溜了。”
苏秦连忙穿好衣服,和宁钧一起到停放马车的场地去看。到了那里,两人都傻眼了:哪里还有马车的影子。
他们又到客栈外面,向四周张望了一番,附近也没有吴景和马车的踪迹。
宁钧一拍大腿,后悔说:“都怪我没看管好这小子,昨天已经怀疑他要离开,但是仍然让他顺利跑掉。”
苏秦劝他:“离开就离开吧,让他跟着我们,他受罪,我们也受罪,不跟也好。”
苏秦忽然想到了吴景负责他俩的后勤,钱财都由他来保管,他离开了,东西是否还在?
二人又急忙跑回到客栈里,搜寻吴景负责保管的钱财,哪里还在客栈里!大概都被吴景给卷跑了,包括赵语所赏赐的百金。宁钧气得大骂吴景缺德。
吴景携带着钱财溜走了,苏秦和宁钧两人搜遍了衣服,找出了二十多文铜钱,都不够支付客栈的房钱和饭费。
两人都傻了眼,真是几文钱难倒英雄汉,他们纵使再有高强的本领和宏图大志,可是就是应付不了眼下这小小的困局。
苏秦和宁钧两个人就到客栈的账房处,找到了掌柜先生,与他协商,请他网开一面,减免房费,容二人日后再补上房费和饭钱。
掌柜先生见他俩的穿着也不像是付不起房费的人,担心二人使诈,就对二人的请求置若罔闻,轻易不松口。
苏秦和宁钧就这样被困在了客栈的账房处,他俩的行李都收拾停当,随身带在身边,只要掌柜的松口,两人就尽快离开。
然而,掌柜的就是不答应减免。苏秦和宁钧也不愿意强行开溜,那岂是正人君子所为。
苏秦无奈,只能重新打开包袱,拿出了一件锦绣袍子,递给掌柜先生,请他给估个价钱,冲抵所欠客栈费用。
掌柜先生盯着他们观察,发现包袱里还有其他的值钱东西,于是起了贪心,说道:“区区一件袍服恐怕还是不够,还得再添加一些才行。”
宁钧大为光火,厉声骂道:“连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件锦绣袍服少说也得五金,足以付你十天的房费和饭费,你未免也太贪婪了吧。”
掌柜先生将手一摆,说道:“那你们就拿钱来付费用吧,我也没有其它办法。”
他说着,转过脸去,假装整理账目去了。
苏秦和宁钧明白,这家客栈本来就是建在路边,供赶路之人临时歇脚的,周边再也没有其它店铺,他俩即便去卖随身物品,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苏秦长叹一声,弯腰拾起了自己的包袱,解开绳带,准备再掏一件东西出来抵债。
然而,他们也不知那掌柜狮子开大口,要多少东西才满足。
宁钧意欲发作使横,手已经摸到了剑柄,苏秦用眼神制止了他。因为他俩毕竟不是强盗或流氓,住店付钱,天经地义。
如果这一次拔剑相向,难保今后不再次耍横赖账,那他们岂不是连最后的原则都失掉了。
习武目的是强身自卫,绝不能用在道义之外。
因此,苏秦尽可能地隐忍着掌柜先生的不尊,还是要和平了结眼前的麻烦。宁钧则气得直跺脚,但又无计可施。
苏秦和宁钧的窘境被同在账房的一个车夫看在眼里,他本来也是要结算费用,离开客栈,可是苏秦两人与掌柜先生僵持不下,一时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他就等候在他们旁边。
车夫见掌柜先生贪得无厌,也十分生气和不平。
第190章 失而复得()
那个车夫已经上了年纪,风尘仆仆的,但古道心肠。
他开口说道:“这两位先生,你们也不必在拿什么东西出来啦,我这里有些富裕的钱,尽管不多,也刚好够你们结算房费和饭费的。”
说着,老车夫就掏出了一串钱,大约有一百多文,递给了苏秦。苏秦见那个车夫五十来岁,精瘦的身材,脸上皱纹很多,一看就是饱经风霜,吃苦劳累几十年。
苏秦觉得他挣钱也很不容易,心里有些不忍接过,但眼下的困局又非得这一百多文钱才能化解。
因此,苏秦硬着头皮,接过了车夫的赠予,谢道:“老先生真是厚德之人,不知如何称呼。大恩日后一定报答!”
“我也没图你们报答,只是救人之急罢了,不值一提。”老车夫颇为侠义。
苏秦哪能随随便便地白拿人家的钱财,他于是又追问车夫,了解到他名叫陆里,燕国蓟都人氏。
苏秦一一记在心间,想着日后有机会就去报恩。
苏秦和宁钧接受了陆里赠予的百文钱,结算了客栈的花费,两人就沿着马路向蓟都走去。
这回他们都成了穷光蛋,连吃饭的钱都不知道在哪里,更何谈雇用马车,只好用双腿丈量道路了。
两人走了半个时辰,就满头大汗,只好在路边歇一歇再走。
这时从他们的后面,走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