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合纵连横-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将风急火燎地赶到帐中时,苏秦已然穿戴整齐,他头上戴着紫金高冠,身上披挂着深蓝色战甲,外罩着锦黄色的锦袍,端坐在主将的几案后。

    众将入帐后,分坐在大帐的南、北两侧,大家眼睛齐齐地望着苏秦,等待苏秦的将命。

    苏秦扫视众人一眼,干脆利索地说道:“今日仓促召集诸位,是因为我们盼望的赵国援军马上就要抵达临云城。战局也可能再生变化,诸位将军随时就有新的任务。”

    陈需听闻赵国援军要到,高兴地说道:“这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给等到了援军。恭喜苏丞相,贺喜苏丞相!”

    宁钧也显出坚毅的神色,他表态说:“苏丞相放心,我们随时等待着主将的号令,投入新的战斗。”

    苏秦冲着陈需一笑,又冲着宁钧点了点头,露出嘉许的笑容。颜遂、申严等将也不甘落后,附和着宁钧的话语,纷纷表了求战态度和决心。

    苏秦注意到魏军原临云城的守将申严,此人原本十分害怕秦军,但经过了前日的一场胜仗,现在反而信心爆了棚,请战之心最切。他说道:“末将不才,如果再次与那秦军交锋,末将仍愿做前锋,势杀秦贼。”

    苏秦尽管也向着申严点头嘉许,但心中其实另有想法:“申严所领的临云魏军在一战致胜后,有些低估秦军的战斗实力,岂能仍按照上次的布置来使用魏军。否则,要吃大亏。”

    “但是申严和魏军的士气还是值得夸奖的,不似先前那般畏敌如鼠,可堪一用。”苏秦因此也对申严格外多夸赞一句:“申严将军之心,我十分明白,勇气可嘉!”

    告诉了诸将当前的形势,苏秦即刻传令诸将,带兵队列,出临云城东门,迎接赵国的援军,让赵国的援军看一看齐、魏联军的气势。

    苏秦如此大张旗鼓地迎接赵军,其实也是有深层的考虑:赵军才刚开赴到安邑战场,当然需要一个热烈的场面来提振他们的士气。故而,苏秦才有此安排。

    苏秦刚传下主将号令,话音刚落,他身侧坐着的陈需又连忙补充了一句。他毕竟是魏国的丞相,与苏秦地位本身相当,有权参与意见。

    只不过现在把指挥权全盘交予苏秦。从前日一战后,陈需甘当绿叶,以配苏秦这朵红花之心更坚定。

    陈需强调说:“众位将军一心一意,我们的联军才能无往不胜。如今我魏国大王也已将安邑军事托付苏丞相,万望众将悉心听从苏丞相号令,三军协调一致,如手之使臂。”

    陈需说着,拱手抱拳,向着诸位将军致礼。然而,他的眼睛却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张仪,因他是一个细心和周到的人,他惟恐张仪与苏秦同出师门,但此刻张仪却要听命于苏秦,心中有不快的情绪。

    然而,陈需看到张仪也拱手还礼,神色十分平静,并无半点风浪起于脸颊。

    众将领命,分头准备,苏秦自己也整一整衣冠,出了大帐,乘坐着自己的高大马车,率先来到了临云小城的东门。

    稍等片刻,诸将到齐。苏秦在前,众将紧随其后,出了东门,在城外恭候。

    他们一行人在东门外等候了半个时辰,远远地望见了东门外的官道上有轻尘飞扬起,赵军看来已经到了不足一里之外。苏秦命令车夫驱车向前,又往前多迎接出了一里多路。

    靠近时,苏秦才看到赵国的援军浩浩荡荡的,在官道上绵延有二里多长,他们排着整齐的列队,骑兵在前,步兵随后,有条不紊地行进着。在队伍的前列,行驶着五、六辆兵车,兵车的前面是前驱导引的几十名赵国骑士。

    苏秦见此情景,心中更是安慰:看来赵侯赵语并没有退缩逃避,此番赵国援军奔赴安邑战场的士卒,估摸着也足有三万之众。

    这真是雪中送炭,赵国如果所派出的援军很少,苏秦又以什么军力对抗十万的秦军。即便秦军仍留下部分兵力围困安邑,不出动全部兵力奔袭临云城,但是以齐、魏联军的不足三万军力,仍然无法匹敌。

    如今赵国的这些人马的到来,才能缓解兵力的不足。因此,苏秦望见赵国援军的队列,不由得心头一松,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他吩咐车夫将马车停下,跳下了车来,站在官道旁、马车边,等候着赵国领兵的将军。与苏秦随行的众将,见主将下车,他们也纷纷靠近过来,下马列队,整齐地肃立。

    还有那临云城中带出来的近三万齐、魏联军的将士,也正立在官道的两侧,身穿战甲,手执兵刃,精神抖擞。他们也得到了消息,知道赵国援军即将到来,欢呼雀跃了一番。

    人多方才能势众,对于合纵国的联军,这是个巨大的利好讯息,对于士气的提振,无疑作用颇大。

    苏秦派出身边的传令兵与赵国援军接洽,不久他就看到赵国援军中的那几辆马车迅速向前方开拔过来。

    马车接近苏秦前方十丈,缓缓停下,从车上下来了六、七个人,他们疾步向苏秦所在地赶了过来。

    苏秦定睛瞧着赵国援军中的领头之人,一见之下,心头不由得一惊。原来带头之人正是赵国宗室贵族赵希,那个曾经在当日封赵国丞相典礼上为难过自己的人。

    后来,两个人在孟氏姐妹的斡旋下,才得和解。不过,赵希对于合纵策略,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是主张先内政、后外务的。

    苏秦一见到赵希,心内有些异常的情绪涌现,是一丝不快,夹杂着一丝旷达,总之并不能如同未见赵国援军前那般兴奋。

    苏秦再看看随着赵希前来的人,看到了都尉周绍和孟婷等人,却不见了原本从临淄城派回去求援的孟娣,心想:“孟娣怎么没有一同前来,她可是说服赵侯赵语派出援军的正主儿。”

    容不得苏秦多想,赵希领着赵国的将军们已经来到了身前。赵希身上也披挂上了战甲,他本是一个文臣,能有这身打扮确属不易。他穿着战甲,行动明显不便,但赵希努力地控制着,不显出笨拙和慌张。

    苏秦上前一步,要拉住赵希的手时,却见赵希抱拳躬身,向苏秦行礼,口中说道:“苏丞相在上,请受赵希一拜。甲胄在身,不能行跪拜大礼,恳请丞相宽宥。”

    赵希说出了这番话,苏秦又是一惊,心说:“这赵希平日里文绉绉的,竟然也懂得军队里的规矩,看来是行前做过充足准备的。”

    赵希毕竟还是赵国的一位臣子,他此番举动,让苏秦释然不少,见赵国丞相,应行跪拜大礼,他赵希并没有因故推脱。苏秦觉得赵希应该是能顾全大局的。

    苏秦连忙上前搀扶,并同时回道:“赵大夫何必多礼,军中相见,那些繁琐的礼节尽可去掉。快快免礼。”

    苏秦一手扶住了赵希的胳膊,一手又向着周绍等将领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免去行礼,然后再望向了自己感激的心上人——孟婷姑娘。

第308章 事有曲折() 
苏秦看见孟婷脸上微微渗出了香汗,面色苍白,显得憔悴困倦。他冲着孟婷充满柔情蜜意地笑着,反观孟婷却十分地平静,她也随同其他赵国将领一起,向苏秦行参见之礼。

    苏秦冲着孟婷轻轻点了一下头,关切的眼神扫过孟婷的脸,目光相对时,苏秦特意多驻留了一刻,孟婷却以目光示意他多和赵希说一说话。

    苏秦于是就邀请赵希,与自己同乘着丞相的马车,一起回了临云城。赵希起初连声谦让:“岂敢僭越丞相之尊。”但后来拗不过苏秦的强邀,还是被请上了车。

    两人在车上时,苏秦先问起了赵国国内的政事,因为他担当着赵国的实位丞相,尽管将政事托付于肥义,但也时时关心,不敢轻忽。

    赵希答道:“君上好像有意要革新朝政,最近一段时间屡次找宗室子弟和老臣们征询意见,心中酝酿着变革的步骤和措施。”

    苏秦悉心倾听,他也关注赵侯赵语的动向,就问道:“那以赵大夫的观察,你觉得君上的革新能否顺利地推行呢?”

    赵希低着头,思索了一小会儿,他可能在犹豫是否应该以实相告于苏秦,后来才回答道:“我不想隐瞒苏丞相,我个人觉得君上的革新意愿尽管强烈,但又过分受制于赵文、赵造、赵俊等宗室和老臣们的反对意见,恐怕一时难下决断。”

    苏秦听到赵希的看法,也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赵大夫能直率说出见解,我感动于心,我也与你有同样的观感。此次革新关系重大,涉及面广,恐怕任何国君都要犹豫再三的。”

    赵希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一朝难以推行,但总得有推行的那一天,否则赵国积重难返,复兴无望。”

    苏秦也深知赵希是个赞同革新赵国朝政的宗室子弟,在权臣和宗室势力当道的赵国是难得的有一定见识的人。

    苏秦安慰赵希,说道:“赵大夫所虑,我岂能不知,但是我们不妨眼光再放长远一些,将来新君即位,或许新人新气象,那时面貌会焕然一新吧。”

    苏秦所说的“新君”,就是指当今赵国的太子赵雍,孟氏姐妹的外甥,孟氏家族的希望。此人年轻有为,性格果断刚毅,见识非同一般,苏秦对他十分看好,故而也提示赵希要注意到这一点。

    赵希果然眼睛一亮,他目露一些宽慰之色。说道:“有苏丞相的一席话,我赵希也就放心了。”

    他打开心扉言道:“说实话,我还担心苏丞相对太子赵雍有看法,不愿支持于他。看来是我多虑了,原来苏丞相早有主见,甚慰,甚慰!”

    苏秦一听,心说:“我怎么会为难太子赵雍呢,当初拥立他为储君,还是我亲自旁敲侧击地向赵侯进谏的呢!”

    不过,苏秦转而想到:“那孟氏家族够守口如瓶的,至今未向旁人提及这段隐情,所以连与孟氏家族关系密切的赵希也不知情。看来孟氏家族为了甥男赵雍,下了好大的工夫。”

    苏秦回答赵希道:“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拥护太子赵雍的,况且我也寄希望于这个敢作敢当的年轻储君,期望他将来能有一番大作为。”

    苏秦与赵希的谈话之中,颇多试探的意味,他们二人都是赵国的当权派,所以都不仅关注当前的赵国朝政,也关心未来的发展走向。一番试探之后,他们才发现:彼此对于未来赵国朝政的见解竟然是大同小异的。

    赵希十分欣慰,他说道:“如此说来,我这趟辛苦算是没有白费,得到苏丞相的这个承诺,我愿意全力支持丞相在安邑一战。我虽然只是一个文臣,但如果丞相有用得着的地方,赵希绝不推辞。”

    苏秦也回道:“得赵大夫之助,幸甚!幸甚!”与此同时,他心中也升起了疑团:“难道赵希之前是不愿意率领援军来安邑的吗?否则,怎么会有如此说法?”

    他决心晚上与孟婷独处时,再向她仔细了解一下这次赵国派出援军的前后过程。他迟迟未见赵军,苦苦等待终于盼来救兵,心知其中一定有曲折。

    苏秦也劝慰赵希道:“赵大夫过谦了,文臣怎么就不会打仗呢。我原来对此也一窍不通,但是经过了几番历练,其中的道理自然就明白过来。现在也像模像样地指挥千军万马作战。”

    赵希拱手向苏秦回道:“那我就偏劳苏丞相,多多指教于我,令我开窍于军事作战吧。”

    苏秦与赵希攀谈了半个时辰,赵军就全部开进了临云城内。苏秦又一通忙活,和陈需联手,指挥军中后勤杂役,将赵军安置了下来。

    直到晚上,苏秦才回归到大帐之中,此时,孟婷已经安排好了酒菜,等着他的到来。苏秦入帐中,孟婷迎了上来,为他解去了甲衣,二人相携着坐了下来。

    苏秦一边吃饭,一边提起了孟婷回邯郸的情况。苏秦感激地说道:“婷儿真是辛苦,能得到你的帮助,我苏秦真是有福气。”

    孟婷为苏秦倒着酒,回道:“什么福气不福气的,都是小女子应该做的事,有什么辛苦处,何必与我客气。”

    苏秦说道:“我这根本不是客气,是打心里的感谢。快说说你这一路的见闻吧。”

    孟婷回道:“我那日从临云城出发,一路没敢耽搁,一天一夜之间就回到了邯郸城。”

    苏秦拱手谢孟婷,道:“还说你不辛苦,邯郸城离此地足有五百多里,不休息就赶了回去,劳顿奔波的。怪不得我初见你时,发觉你有点打不起精神来。”

    孟婷冲着苏秦笑了笑,有了情郎的这番体贴的话语,她心里无法抑制涌起欢悦的情感,回道:“没想到季子还观察得这么细致,怪不得在东门外,你盯着人家看个没完,人家都不好意思了。”

    孟婷回说起东门外的情景,顿时脸上一片羞红泛起,而那时她却表现得十分镇静。苏秦看她脸儿晕红,柔情似水,都忍不住亲了亲她的香腮。

第309章 情归何处() 
苏秦与孟婷亲密一回,之后,他接着问道:“你到邯郸见到孟娣了吗?她现在如何?怎么没有一同前来?”

    苏秦一连三问,对孟娣的关切之意溢于言表。孟婷听后,心中难免有些醋意,不过她很快就更多地涌现出悲伤之情,回道:“我姐姐恐怕是再也不能追随季子了。”

    孟婷的回答令苏秦错愕,不解地又问:“那又是为何呢?难道她遭到了什么祸难不成。”

    孟婷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哀婉,手中举着盛着酒的耳杯,若有所思地回道:“她哪里有什么祸难,人还好好的。但现在是身不由己。”

    苏秦侧耳倾听,更是蒙在了鼓里,他不好继续追问,目光注视着孟婷,等着孟婷进一步的讲明。

    孟婷过了一会儿,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姐姐其实也是为了季子的求援之事,做出了牺牲。不得已嫁作了他人妇。”

    苏秦“哦”了一声,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心中五味杂陈,问道:“我猜是为了赵国援军的事吧,孟娣嫁给了什么人了呢?”

    孟婷点了点头,回答:“正是如此。我前日回到邯郸,发觉赵侯仍未下定决心要派援军。朝中反对派兵的大臣甚众,尤其是宗室贵胄。姐姐听说安邑前线吃紧,所以当即去见赵希,恳求他入宫去劝赵侯,才促使赵侯下定了决心。”

    听了孟婷的陈述,苏秦心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喃喃说道:“怪不得赵侯派赵希领兵前来邯郸,原来是他最终向赵侯请命的啊。”

    苏秦又说道:“如果我所猜的没错,那么,你姐姐孟娣答应赵希,嫁给赵希为妇吧。这是赵希提出的入宫进谏的条件。”

    孟婷目光呆呆地看着苏秦的脸,她未加否认,心里既有一丝悲哀,又有一丝释然,心想:“姐姐总算有了一个归宿,尽管她也并非完全甘心情愿。”

    苏秦见孟婷的表情,坚定了自己的猜测,他也心情复杂。既为孟娣惋惜:因为以孟娣的容貌和才情,岂能甘心嫁给一个不懂情趣的赵希;也为孟娣欣慰:她结姻于宗室子弟赵希,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孟婷见苏秦长久地不说话,担心他为孟娣的事伤怀,就又转换话题,她举起杯中酒,邀请苏秦共饮,说道:“我们一起为我姐姐的幸福干一杯吧,她能决心下嫁于人,也十分不易。”

    让孟娣做出了牺牲,苏秦心中愧疚不已,他连忙端起了几案上的酒杯,与孟婷碰了一杯,一饮而尽。

    他说道:“你们姐妹有恩于我,我也当报恩于你们。前几天魏王魏嗣赏赐我三千金,我分文不取,全部送给你们。再赠一些黄金、珠宝和玉器,等我回到邯郸后,一并再送入孟府。”

    孟婷客套地推辞道:“季子多礼了,我们孟家岂是为了回报才这么做的。于我本人而言,可是纯为季子之情才这么做的。”

    孟婷有意强调自己对苏秦之情意,一是因自己固然钟情于苏秦,而且也想让苏秦感到宽慰,毕竟姐姐离开了他,还有自己陪在身边的,这一点苏秦又岂能不念。

    苏秦用心听罢,心中感念于孟婷的柔情,他伸手将孟婷揽住,温馨地说道:“我赠送的那些钱财,多半也是为了你。以你我现在的情份,你又何必推辞。我改日就让吴景将三千金送回到邯郸的孟府之中。”

    孟婷依偎着苏秦,静听着苏秦的话语,陶醉在欢喜又温馨的气氛之中。

    苏秦轻轻再说道“我知道孟府入不敷出,已经很久了,这些钱你们随便使用,如若不足处,婷儿尽管与我言明,我会再度相送的。”

    孟婷更加感动,以小脸偎靠着苏秦的脸颊,吹气如兰地回道:“这么多的钱眼下当然足够了,季子不必多虑这些了。我自会有所安排,你让吴景回邯郸前先来找我一下吧。”

    苏秦抚摸着孟婷的柔软腰身,轻轻点头。孟婷情动,也以温柔至极的抚摸回应着苏秦的动作,她使出了柔怀女子所有的行动,为自己的情郎奉献上最温情款款的唇吻,欲令他从紧张或怅然若失之中完全解脱,投入到眼下的温馨之中。

    苏秦体味着孟婷的柔软,身上衣服在她的纤手的层层解套下,渐渐松开,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感受了聪慧可人的恋人的体贴,连同自己最为隐秘的地方也向孟婷的唇红齿白的美好打开了通道。

    两人还吃得下什么酒,早已沉醉在无边的浩瀚温存之乡,只在这一刻,才能忘却世间的纷扰,尽享生命的美丽,如同鲜花的自然开放,浩淼的大海掀起了永不停歇的波涛,万顷风浪荡涤着明净的心底。

    有了这样身段娉婷,曲线优美动人,风情万种的女子倾心相伴相随,苏秦此刻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的欲念。

    而孟婷也深深为苏秦的才情折服,从当年的曲沃城中偶然相遇,到今日的临云城内蜜意相投,这个男子是她所有欲念的归宿,令她在潮水般涌动的生命节律之中,攀上了欢乐的顶峰。

    只不过当年在曲沃,她尚不能完全打开自己的心扉,而如今却可以将所有的顾念全部抛诸于脑后,进入在恋人带动的不断高升的浪尖。

    孟婷情到深处,喘息连连,娇吁声声,又不由得喃喃说道:“我要一生都在你身边,你答应不答应我呀。”

    苏秦心想:“如此不可方物的天生丽人,情意绵绵地愿追随自己,为什么不答应呢?”不过,他醉心于激烈而火热的热浪之中,含混地回道:“我愿意,高兴,当然答应啊。”

    这一刻他是极为幸福的,就如同自己追求的理想得到了实现一般。二者尽管不同路径,但是对于男人而言,均是生命难以忘怀的愿望和美好。

    苏秦与孟婷紧紧相拥,相伴而眠,一觉睡到了第二天的日上三竿时分。他们先后醒来,看看彼此的体态,不禁失笑起来,由于顾及不到,竟然毫不在意彼此身上遮体几近无物。

    但是,苏秦却在彻底地放松一场之后,感到了近些日子少有的无比神清气爽,他大口地吸了几口气,感到身上又充满了力量。

    这一日,苏秦将孟婷送到特意为她安排的住所,然后立即就开始谋划下一场的军事行动。上午,他到了赵国援军的驻地,找到了周绍,命他点齐了赵军的所有人马,亲自指挥赵军操练了一番。

    下午,苏秦又命传令兵找来陈需和张仪二人,计议军情。二人也都记挂着军务,正想与苏秦谈谈,闻听苏秦有请,忙推开手头事务,直奔中军大帐而来。

    三人坐定后,苏秦首先问张仪道:“张师弟如何看待当前联军与秦军的形势,能透露一点你的想法吗?”

    张仪略一思忖,慢条斯理地说道:“想必苏师兄已有成熟的计划了吧,我又怎敢干扰师兄的思考。”

    陈需见张仪吞吞吐吐,生怕他们二人之间有所保留,就插话道:“我们今日难得三人在一起,各位就敞开了谈,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便有瑕疵,又有何妨,谁的主意好就虚心采纳呗。”

    苏秦颔首赞同,目光也注视着张仪,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张仪于是就说道:“请恕我直言,既然上次苏师兄以八卦中的乾象演绎阵法,这第二仗我料想苏师兄也可能从八卦的卦象入手布阵吧。”

    陈需一听,也觉得张仪所讲的有一定的道理,设想常人可不都是这么个思维模式嘛,都从自己较为成型的路数中来的。

    苏秦悉心饶有兴趣地听着张仪的话语,心头暗暗吃了一惊,所惊者正是张师弟对自己的了解,他可不是正从八卦中的卦象来演绎新的阵法的吗?苏秦一声不吭,但是对张仪还是有了新的认识。

    他以前没有特别留意,原来张师弟的心思十分缜密,思路清晰,也是堪当大用之才。就冲着他对于自己布阵思路的猜度,如果张仪师弟是自己的对手,那岂不是极度难缠的敌手。

    苏秦想到了这里,惊出了一身冷汗,但随即他又暗骂自己多心。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无意识地冒出了这样的念头,苏秦赶快对自己的念头加以抑制。

    他想:“自己与张仪师弟师出同门,志同道合,都有意要以合纵之策,稳定当下时局。张师弟有什么理由成为自己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