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山村当老板-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校长室出来,刘青山刚巧遇到来找自己的曹明。
“山子,咱们早上为什么不摆摊呢?”
早上也有四十分钟的功夫,而且他们清泉岭村的几个人早上的时候还不用吃饭,好像早上摆摊对他们来说也是可行的。不过,刘青山却摆了摆手。
“现在这会儿早晨还比较冷,再过几天天暖和了再考虑早上,咱们现在就把中午喝下午放了学做好就行了。”
曹明点了点头,觉得刘青山说得还是有道理的。
第79章 学校门口小摊开张啦()
上午八点十分上第一节课,八点四十下课;九点半上第二节课,十点下课;然后是一个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全校在一块做二十分钟的广播操,接下来一个小时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自由活动时间学校大门是关着的,没有人能出去;十一点半上午最后一节课,然后十二点放学。
记忆里,刘青山的小学上的是非常轻松的,整个记忆一直就是在玩儿,根本就没记得上过几节课。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很轻,反正作业用不着带回家去,在学校里面就做完了。
唯独让刘青山觉得不解的是,为什么学校把吃饭的时间规定的这么短,而在校园里面的时间这么宽松?
不过,现在刘青山也很容易理解这件事情了。
学校里面师资紧张,要是把课程排的紧,老师连备课的时间都没有,怎么会上好课呢?学校的课时安排这么松,就是为了让老师们有充足的备课时间。
刘青山手头还有那本武侠,打发大把的自由时间还是很容易的。下一步门口地摊生意上了正轨,完了之后算算账,数数钱,也是个不错的打发时间的办法。
反正,刘青山是不会去跳房子、分地图、玩斗兽棋的。
上午十二点的下课铃声一响,刘青山就以百米冲刺得速度,向大门口跑去。
因为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都是自习,老师这会儿也不在,所以下课铃声一响,这课也就下了。
刘青山一马当先,后面曹明、曹喜才、曹华紧随其后,然后曹玲玲摆动着手臂,很有节奏感得跟在后面跑着。
开仓库门,刘青山扛着凉席,曹明、曹华和曹喜才他们一人提着一个大黑色塑料袋,跟着刘青山就出了仓库。
仓库门不用锁,搁他们摆摊的地儿就看得一清二楚。
刘青山将凉席铺在了早就看好的地址,然后接着曹明、曹华和曹喜才他们便一样样得将他们四个从泰南城小商品批发中心采购来的货物摆到了凉席上面。
“这边,这边放文具,这边放零食,这边放玩具。”
刘青山指挥着,然后曹明、曹华和曹喜才三个人听话得按照刘青山的指挥行事。
这会儿,曹玲玲终于来了。
“山子我干什么?”
“你吆喝吧,就喊昨天我教你的那些话。”
曹玲玲胆子大,听刘青山这么一说,便扯直了嗓门大声喊道:“上好的铅笔哎,写字好看不断芯儿;上好的本子哎,皮子漂亮纸还厚啊;上好的瓜子来哎,还有粘牙糖等着你来买哎;上好的小手枪哎,还能打出小子弹来!”
说句实在话,曹玲玲的嗓子真厉害,声音很有穿透力,这一嗓子,整个操场的人都能听得到。
小孩子们爱凑热闹,然后看到这边有人摆地摊,便围上来了不少。
“哎,这不是五年级的曹明么?”
“那个是四年级的曹喜才啊!”
“三年级的曹华也在这里呢!”
“二年级的曹玲玲在干吗?刚才是她喊的!”
“那个一年级的小娃娃叫啥?”
“他叫刘青山,我们隔壁班的。”
大家围上来是因为好奇,等到商品都摆开了,大家便因为好奇心问起来。
“这个本子多少钱?”
“八分钱。”
“这么便宜,比小卖部里面还便宜一分钱呢。”
“这个手枪多少钱?”
“三块钱。”
“可是我钱不够,我攒够了钱就买这个手枪。”
不同的货品,刘青山加的利润不一样。像本子、铅笔、橡皮、瓜子、麦芽糖等的热销商品,加利润就很低,然后主要是以量取胜。而像大件的玩具,平时很少卖出去,然后加的利润就比较大了。要是能卖出一把三块钱的手枪,他们能赚两块五毛钱呢。
问清价格,一对比,这边的铅笔本子这么便宜,于是打算到供销社和小卖部里面买铅笔本子的,就立刻改变了主意,打算从这里买了。
本来一个本子一毛钱,现在八分钱就能买到,然后质量也差不了多少,完了还能买两根麦芽糖吃呢,何乐不为呢?
刘青山一看买卖上来了,然后立刻安排曹明和曹华负责卖铅笔本子,让曹喜才和曹玲玲卖零食什么的,而自己则负责玩具的买卖。玩具因为价格都比较贵,所以问价的多,能买得起的少。
不过,刘青山知道,许多喜欢自己摆出来的那些玩具的,下一步回家肯定会跟家里要钱买的。甚至于,有的小孩回家之后会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到这边来买玩具。
中午吃饭的时间只有四十分钟,然后刘青山他们这个小摊子的交易高峰就是刚放学前的十分钟,完了之后,买卖就冷淡多了。
这一阵儿忙完了,刘青山忙说道:“明子哥、喜才哥,你们先回去吃饭吧,我和玲玲还有曹华在这边先看着。”
曹明和曹喜才几乎异口同声得说道:“我上自习课的时候就吃完了。”
说完,两个人相互看着笑了笑。
然后曹玲玲和曹华也有些不好意思得说道:“我也上课吃了。”
刘青山一听,摇起头来:“什么?你们都吃了?”
“都吃了。”
“那行,那你们在这边看着摊子,我可得回去吃东西去了。”
四个人相互监督着,然后刘青山也不会担心说有谁一时财迷心窍把钱给黑起来。
回到教室里面,教室里面留下来吃饭的几个同学可就炸开锅了。
“咱们老大在门口卖东西呢!”
“咱们老大可真牛气,这么小就当老板了,我听说那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都听他指挥嗯!”
“咱们老大可真是真人不露相啊,这么久了,我怎么这几天才看出老大厉害呢?”
大家对于刘青山的崇拜,已经如同滔滔江水一样连绵不绝了。
“老大回来了!”
“老大,您可回来了,老大您现在是大老板了么?”
刘青山面对大家山呼万岁般的待遇,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笑着说道:“吃饭,吃饭,大家都过来吃饭,我今天带了咸菜炒肉了。”
这年头,只要带肉,他就是好东西,大家一听,呼啦一下都围了过来。
第80章 供销社里的皱眉者()
庙子村小学,大多数学生中午都是回家吃饭的,然后每个班里面还剩下六七个人在学校里面中午带便当。这样,中午的时候,在学校里面吃饭的应该有四十来人。
小孩子东西吃得少,没一会儿,也就十来分钟,就都吃完饭了。
吃完饭,往常的时候,大家便在校园里,操场上疯跑着玩儿。
可是,今天不一样。今天周一,学校门口忽然摆了一个文具玩具零食的摊子,而摆摊子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同学。这样的事情,可就厉害了。
刘青山回到教室里面吃饭的空儿,全校留下来吃饭的那伙人已经吃完了饭,然后便都凑到大门口刘青山的摊子前面凑热闹。
这个多少钱,那个怎么卖什么什么的,大家问这问那的,这摊子就重新又热闹起来了。
今天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元宵节了,不过这会儿元宵节可不放假,学校是该怎么上课怎么上课。所以明天刘青山的买卖还是可以继续做的。
刘青山的五人地摊小组获得了成功,头一天的成交额就达到了三十五块钱。
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庙子村小学总共也就只有不到三百人,人均一天的零花钱不会超过两毛钱。也就是说,因为刘青山的小地毯,然后导致小学生生意圈里大多数的贸易额,都被刘青山占领了。
蛋糕就那么大,别人吃一口,原先一直吃这块蛋糕的肯定就不高兴了。
总成交额三十五块钱,纯利润超过二十块钱,按照事先约定,这二十块钱大家平分,一人就能分到四块钱了。
刘青山很仗义,当天晚上就每人给了他们四块钱。这下,大家搞这个地摊的积极性更加大了,信心也更加足了。
不过,刘青山心里有数,好事多磨,校门口地摊这件事,绝对不会说是一帆风顺的。
就在刘青山他们收拾完了摊子,将东西放到林木匠的仓库里面,锁好了仓库门,往回家走的时候,庙子村供销社门口,一个不怀好意的眼神看向他们这边。
在1992年的时候,老百姓还没有穿西装的习惯,但是一些讲究的人却穿起了西装,跟农村汉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站在庙子村供销社门口,穿着西装,带着墨镜的中年男子名叫韩克,是庙子村供销社的经理。别看庙子村供销社不大,但是养活的人可不少。
经理一个,司机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个,仓库保管员三个,售货员六个,总共十三个员工。
三间屋的营业厅,一间屋的仓库,一间值班室,建筑总面积不到一百五十平米,这就是庙子村供销社的全部。
实际上庙子村供销社一个月的营业额到不了五千块钱,可是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支出就已经有两千三百多了,勉强能够收支平衡。
现在已经五点半了,供销社打烊了。不过,每天晚上,供销社都需要留一人值班,今天晚上轮到韩克值班了。
庙子村供销社职工里面,除了经理韩克和司机小赵是男的以外,其余的人都是女的,而让女人值班的话,万一遇到点麻烦根本处理不了,然后供销社值班的工作,基本上就全落到经理韩克和司机小赵身上去了。
靠在门上,韩克皱着眉头,心里琢磨:“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好的学不上,怎么还卖东西呢?”
供销社的门已经关好了,门玻璃也挡上了门板,外面插销锁好,韩克转向后门,然后准备从后门进到供销社里面,再把里面插好。
整个供销社实际上就在一座五间屋子的住宅里面,南边挨着路边盖了一排房子,三间当营业厅,一间当仓库,一间是值班室。这五间房子北边是个小院,小院西边盖了两间房子是职工宿舍,有四个家远的售货员住在里面;东边两间平房是伙房,仓库保管员平时没事干,炒菜做饭烧水的工作他们也干;院子的东北角有一两间厕所,上面写着男女。
院子的大门在西北角上,挺简陋的大门,没有门楼子,只是刷了红漆的铁皮大门。
进了大门,韩克转身,把大门也锁了。
经理的眉头始终紧锁着,这两天,供销社的营业额一天不如一天,让他很着急。要是再这样下去,那今年调入县城的计划,肯定又要落空了。
虽然说供销社在当时是个让人羡慕的单位,有身份有地位工资也高,但是整天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任谁也高兴不起来。
韩克没有什么后台,能够被提拔成一处供销社的经理,已经算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而现在,对韩克来说,别说提拔回县城了,就是平级调进县城里面,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庙子村供销社的营业额在全县十六个供销社营业点里面排在前十名。
这,真的很难。
现在的情况,谁要是抢了供销社的客源,那可就是韩克天大的敌人了。
自打供销社隔壁开了那家小卖部,然后供销社的营业额就一天不如一天了,现在又来了几个小朋友摆地摊,对他们供销社的冲击也是很明显的。
韩克很着急,他在想办法。
路过职工宿舍的时候,他听到宿舍里面传来咯咯笑的声音,自己摇了摇头,叹气说道:“哎,真是一伙不知死活的家伙。”
“韩经理,菜炒好了,给你端哪儿去?”
“端柜台上吧,我一会也查查今天的账目。”
仓库保管员是个挺胖的中年女人,叫宋姐,四十几岁,没孩子,离过婚,经常对韩克献殷勤,可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们根本一点都不配。再说了,韩克人家早结婚了,孩子都已经上一年级了。
供销社里面女的多,而且美女多,尤其是那些售货员,可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美女。整天看这些美女,再看宋姐那头母猪,不吐就不错了。
韩克外形不错,供销社里面惦记他的女人可不止宋姐一个,尤其是那些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小姑娘,看着韩克这样的高富帅,诱惑力直接爆表。
不过好在韩克一门心思放在提高销售额上面,别的事情根本呢不上心。
对着账目,韩克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第81章 萝卜炖野兔()
“咱们家一百个干活的都招聘齐了?”刘青山惊讶得说道。
他回家之后,听到父亲告诉他家里一百个干活的都招聘完了,然后明天就可以开始工作了,感到有些吃惊。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家给出这么高的工资,比供销社经理的工资都不差,大家怎么不会趋之若鹜呢?
“山子,那么明天咱们要配多少饵料?”
刘振远一边用铲子搅拌着自己儿子刚才配好的饵料,一边问道。
刘青山伸出三个指头,说道:“还是三百斤!哦对了,爸,塑料布你得多弄一点,别到时候咯坏了,然后咱们的饵料就漏到地上去了。”
然后刘青山转念又一想,接着对自己父亲说道:“爸,要不这样,你赶明儿找几个人,把打麦场圈出二分地,然后用水泥硬化一下,咱们下一步踩料就在那上边。”
刘振远一听,点头说道:“行,你说的也有道理,山子,你娘今天煮了兔子肉,快回家吃兔子肉去吧。”
“真的?哪里来的兔子肉呢?”
“有个来咱们家应聘干活的人送给我们的。”
刘青山笑了,心说这人还真比较会来事呢。
从打麦场那边回到家里,刘青山丢下书包之后,便嚷嚷着饿了。院子外面,浓浓的萝卜炖野兔的味道,四处飘荡着,严重地刺激了刘青山的食欲。
“你爸呢?你爸怎么还不回来?”
刘青山是五点五十回到清泉岭村的,回了清泉岭村之后,他便直接到了打麦场那边自家的鱼饵店,然后接着就配好料,让父亲他们开始拌料。现在回到家里,已经是六点二十了。
刘青山的家位于清泉岭村东岭坡边,实际上他们家已经快出村子了,属于最边缘的一户人家。然后他们村的打麦场就位于他们家的东北方向,距离他们家有一百五十米的路程。
“我爸还在拌料,妈,我饿坏了。”
林士菊听到自己儿子说饿坏了,忙慌着说道:“好,儿子,娘这就给你盛一碗兔子肉,你先吃。”
胡萝卜炖野兔,这可是刘青山记忆里面最好吃的美味了。
刘青山看了一眼挂在自家厨房小棚子口的新鲜兔子皮,就知道这是一只最少四斤重的大野兔。山村里面有养兔子的传统,不过农户家里养的兔子一般都是用来剪兔毛卖兔毛的,没有说是养专门吃肉的兔子的。
兔肉比不上猪肉和鸡肉,猪肉和鸡肉是农村地区消耗量最大的肉类商品,来个客人什么的,要是没个肉肯定不像样了。而每逢重大的事情,比如说结婚宴席啊、定亲宴系啊、有年纪的老人生日啊等等,这样的酒桌上,是必须要有鸡肉的,大家都图个吉利。
鲁中地区,肉类商品里,猪肉销量绝对第一,然后第二就是鸡肉了,第三呢,就是羊肉了。
羊汤鲜美,单看“鲜”这个词,一半是“鱼”,另一半是“羊”,就知道羊肉有多么好吃了。不过羊肉有很重的膻味,喜欢的爱不释手,不喜欢的呢却又避之不及。喜欢吃羊肉喝羊汤的人,在鲁中地区很多。
然后再往下数,鱼肉、牛肉等的销量,也远远超过兔子肉。1992年的时候,鲁中地区老百姓吃鱼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不过有刘青山带动起来的钓鱼产业,下一步老百姓吃鱼的习惯肯定会提前培养起来。将来鱼肉的销量,会直逼猪肉,甚至会超过猪肉的。
兔子肉的味道也很美,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兔子肉的销量,在鲁中地区却并不高。
鲁中地区有个歇后语,叫“过年的兔子——有它没它一个样”,由此可见兔子肉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不过,兔子肉在刘青山心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时候到山上套个兔子,回家来让母亲给炖一下,全家美美得吃一顿,那种成就感真是太棒了。
自己的付出能让全家开心,真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了,如果有,那就是让更多的人开心了。
一大碗兔子肉,刘青山吃了一个馒头,觉得实在吃不下了,方才放下了筷子。齐鲁大汉饭量都很惊人,刘青山小小年纪就能吃下一个自家蒸的大馒头,自己都有些惊讶了。
前世里面刘青山曾经听到过别人讲的一个真事,说是一群齐鲁的老师到南方去旅游,在一个饭店里面吃饭。然后饭店里面米饭是免费供应的,结果这伙齐鲁的老师愣是把人家店里的米饭给吃光了,完了之后还没吃饱。
吃太饱了,刘青山便决定到东坡去溜达溜达去了。
清泉岭村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从风水学上讲,也是有讲究的。清泉岭村位于莲花山山脉一支,卧牛山的北边,村子的正北边有一条小河,小河的源头就从卧牛山顶上的老泉眼里,然后绕着清泉岭村流下来。清泉岭村的西边有座小山坡,村民俗称叫做西坡,越过小山坡就是庙子村;村子的东边也同样有个小山坡,村民俗称叫做东岭,越过东岭,就看到肖马村。隔着小河,远处看到一座山峰,名叫葫芦山。这个风水布局,完全符合前有望山,后有靠山,左青龙,右白虎,山环水抱必有气的标准。
据说当年看风水的到了清泉岭之后立刻就相中了这个风水宝地,然后偷偷地在地下埋了三个鸡蛋,过了一些时候之后,那三个鸡蛋竟然孵化出小鸡来了。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刘青山也不知道这些传说有没有什么依据。
在东岭转悠了一圈,觉得肚子里的食儿消化得差不多了,刘青山便决定回家继续看了。
这日子,真的是没法再逍遥了,有看着,有那么多小伙伴陪着,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啊。
今天早晨的时候起晚了,然后今天晚上,刘青山特意得早睡了半个小时。明天早起一会儿,到仓库那边还得整理整理货什么的,毕竟今天下午走得太匆忙,货都没怎么整理好。
第82章 无赖()
“明天我们家一下子就多一百个干活的,嘿,这感情好。”
躺在床上,刘青山想着明天家里一下子就多了这么多生力军,顿时就有些激动起来。
第二天刘青山起得很早,不到六点就起床了,正吃着饭,曹明他们就来找自己。
今天是元宵节,按照往常学校是不放假的,不过,刘青山知道,自己上一年级的时候,那个元宵节,他们放了半天假。至于说放假的原因,倒不是因为什么元宵节,而是说好像是有个老师要请客。
1992年,学校里面校长说了算,有些事情还是很随便的。
下午放假,然后上午放了学,就可以多摆一会儿摊了。
上学的路上,大家是群情激昂,仿佛是要去干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不论大人小孩,赚钱绝对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一上午的课,对刘青山来说枯燥无味,他丝毫兴趣也没有。不过,凭着过人的演技,他还是将听课和看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就这么一本五六十万字的,搁前世的时候,刘青山一下午的时间就能读完。可是现在不行,自己不能读得这么快,要不然很快就要闹书荒了。从何太昌那边借来这本书也有好几天了,而刘青山才只看了一半左右。看样子,还得再过一周的时间才能看完。
第二节课快下课的时候,孟宪良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喜讯,下午放假。
然后第三节课快上课的时候,大家得到线报,说是孟宪良跟着校长出去了,这下子可把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们高兴坏了。
作业什么的,不到最后一分钟,没有人会担心这件事情的,大家要做的,就是尽情的玩耍了。女生们开始抓石子儿,而男孩子们,则三三两两得聚在一块弹玻璃球。刘青山呢,则在这喧闹的教室里面,津津有味得看着。
所有人都在玩一些幼稚的东西,只有刘青山看,甚至于那些小朋友连刘青山看的里面一个字儿都不认识,因为上面全是繁体字。这样,可就显得刘青山有些厉害了,小朋友们更加对他佩服不已了。
上午最后一节课还有一分钟才下课,刘青山收拾好了书包,背着,然后径直走到了门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