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荒村鬼事-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爷爷这也才意识到,原来李德福误以为真的是自己不小心让月光照到了尸体之上,那两具尸体才会诈尸。
“哦……没事的……我已经解决了这事……没受伤就好!”二爷爷急忙安慰道。
而钱团长此时站在旁边看着地上那两具原本躺在炕上的尸体,也是傻了眼,以前多多少少听过这些迷信的事情,没想到今日是开了眼界。
二爷爷见李德福没有受伤,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但是立马又再次提起,因为二爷爷知道,月光照在尸体上诈尸的说法是自己随口乱编的,这样一来的话,这两具尸体又是怎么突然间就诈尸了的呢?
二爷爷慢慢走到那两具尸体前蹲下了身子,借着月光打量了一下尸体,两个尸体都早已全身僵硬,但是看不出一点其它异常,这让二爷爷百思不得其解,就在二爷爷疑惑之际,一边的钱团长突然又开口说道,“司令……门外……好像站着一个人……”
二爷爷和李德福闻言,急忙将目光从两具尸体上移开,抬头朝黑黢黢的院门外看去,果然,隐约中好像有一个白色的身影站在门口,一动不动,似乎那人正站在那里看着院子里的他们几人。
二爷爷觉得有些异常,这大半的夜的,会是什么人来到村委会。
“我这里……有手电筒……”李德福已经意识到了情况有些不妙,颤抖着双手举起了手电筒,随着手电筒的打开,一束灯光照向门外,但也就是灯光照亮的一瞬间,那白影竟然消失不见了!!
“你俩在这等着,哪都不要去,我出去看看!”见情况有些诡异,二爷爷交代完之后便夺门而出追了出去,然而,等二爷爷追到门口一看,却发现巷子里空荡荡的啥都没有,根本看不到什么白色的影子,二爷爷便起了疑惑,这会是什么人,能有如此敏捷的伸手。
而此时还在院子里的李德福却吓傻了,因为他想他大概知道自己刚才看到的那个白影是什么东西了。
二爷爷没有追到那白影,便只好又撤了回来。
“怎么样……江司令……”钱团长急忙问道。
“没追到,跑了!”二爷爷说道。
“这会是谁?难道是咱们刚才惊动了村民?”钱团长自语道。
“不知道,不过这人的身手着实不平凡!”二爷爷说道。
“对了,李村长,你看刚才那人可是你们村子的?”二爷爷又问道。
“不……不是……哦……没……没有……我刚才没有看清那人的样子!”李德福精神恍惚的说道。
见李德福拿着手电筒站在那里颤抖,有点魂不守舍,二爷爷和钱团长面面相觑。
“好了,李村长,今日时日不早了,让你受惊吓了,我让钱团长送你回去早点休息吧!”二爷爷说道,说完就给钱团长使了个颜色。
钱团长领了命,便扶着颤抖的李德福出了院子,而李德福压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如何走出村委会院子的,因为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就是江叔临死前明明说的那东西不是已经被封在墓穴里了吗,百年之内应该不会再出来祸害人,可是,刚才自己看的那个白影又是什么呢?
第698章 爷爷最后的日记120()
钱团长将李德福送回家后又返回了村委会,这时二爷爷正在院子里收拾那两具尸体,钱团长见状急忙过去帮忙将两具尸体重新抬放到了炕上。
二爷爷神秘的对钱团长说道,“将门关上!”
钱团长闻言急忙将屋门关紧。
二爷爷举起柜子上的煤油灯,借着煤油灯的灯光细细将两具尸体看了一遍。
“江司令……你在看啥呢?”钱团长小心的问道。
“我在看这尸体为何会诈尸!”二爷爷答道。
二爷爷仔细的审视了一遍两具尸体,却没有发现丝毫异常,二爷爷额头渐渐皱了起来。
“咋样……江司令……是啥原因!”钱团长问道。
二爷爷收了煤油灯,叹了一口气,皱眉说道,“奇了怪了!诈尸我年轻时也遇到过几回,可是通常诈尸身上的四肢关节处都有明显的淤血,那是因为诈尸是死尸在瞬间运动导致血管里本来就已经停止流动的血液急剧压缩,而死尸的皮肤又没有弹性,所以才会在尸体瞬间蹦起的同时,在四肢可以活动的关节处形成了淤血块,但是你看这两具尸体,四肢关节并无淤血,他们两个是昨晚死的,距离现在已经超过24小时,按理来说其四肢,血液都应该早已凝聚,可是为何这二人丝毫没有一般诈尸的特征?这着实令人费解!”
见二爷爷面对这两具尸体都一筹莫展,,钱团长也不禁担心起来,“江司令……这么说……一点眉目也没有?”
“也不是一点眉目也没有,诈尸能够这样,还有一种可能,但是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要不断然是不可能是那种情况的!”二爷爷说道。
“哪种可能?”钱团长急忙问道。
“就是他们诈尸的时候复活了!”二爷爷凝重的说道。
“复活?诈尸不就是死人复活了吗?”钱团长惊道。
“我说的复活是指真的复活,一般的诈尸虽然看起来是死人变得能够活动了,好像是复活了,但是那只是简单的肢体运动,是人死后大脑中储存的静电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得以释放,使得尸体诈尸,但是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这二人不像是普通的诈尸‘复活’,而是他们刚才真的复活过,最起码是大脑有过意识和知觉!导致他们全身的器官再次运作,所以他们才会在四肢的关节处看不到任何淤血!”二爷爷说道。
“什么……江司令……你是说……这二人刚才真的活了?”钱团长惊道。
“目前来看可能是这样……但是……那有人会休克一整天的,再说了,就算他二人真的复活了,为何要发疯了般攻击李村长,这一切都太匪夷所思了!”二爷爷说道。
“那……那咱们现在怎么办……凶手没找到……李德福又没招什么出来!”钱团长说道。
二爷爷思量了一会说道,“对了,你可曾记得刚才那个白影人,我觉得这人十分可疑,我从院子里冲到门口也就十几秒的时间,那人竟然能消失的无影无踪,落凤村这样的地方难道有高人隐匿?还有,我断定李德福肯定认得那白影人!”
“李德福认识白影人?为什么这么说?”钱团长问道。
“你没看到他刚才拿着手电筒的表情,简直是僵硬了,整个身体都在发抖,要不是你搀扶他出门,估计他脚步都迈不开,所以我猜他应该是在手电筒打开的一瞬间看清了那人模样,而且,他应该和那白影人相识……很明显,他十分惧怕那人……这背后肯定有什么故事……”二爷爷推断道。
“那咱们现在去问李德福不就得了吗?问他个水落石出!”钱团长说道。
“不要去了,他现在完全崩溃了,估计大脑都是乱的,现在去问能出个啥来,让他先休息休息,明天早上等他恢复了咱们再去!哎……真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二爷爷遗憾道。
“那……那怎么现在怎么办呢?”钱团长问道。
二爷爷思量了一会儿,看了看天色,说道,“你困吗?”
钱团长被今晚这惊心动魄的事情这么一整,早就睡意全无,摇了摇头,说道,“不困!”
“不困那咱俩给这两个小伙子守守夜吧!也不枉两个小伙子跟了你我这几年!,二爷爷说道。
“江司令……要不你回去休息吧,这里我一个人看就行了!”钱团长赶忙说道,因为钱团长还从没听说过有一个军区的司令员为一个小班长和小士兵守夜的先例。
二爷爷摆了摆手,说道,“不了不了,再没几个小时天也就亮了,再说人命大于天,这两个小伙子都是跟着我出来才出了这事,每个人都是人生父母养,我有责任和义务留在这里!”
钱团长闻言,见江司令这般说,便点了点头,再没有异议。
于是,二人便重新坐在炕边,这次是实打实的为两位小战士守起了夜。
二人保持了一个多小时的无言状态,耐不住寂寞的钱团长见二爷爷也没有闭眼休息,便起了话茬,问道,“江司令……有个问题……我能问吗?”
“问吧!除了军事机密,没有啥事不能说的!”二爷爷淡定的说道。
“那……那我问了……您可别见怪!”钱团长还是有些犹豫。
二爷爷没有说话,斜睨了一眼钱团长,像是嫌弃钱团长有些婆婆妈妈了。
钱团长见状,也便不再闪烁其词,便直接问道,“江司令……听人说……您年轻时候倒过斗……可是真的?”
二爷爷听到钱团长这个问题先是一愣,随后又平淡下来,说道,“没错,年轻时我的确干过这个行当,江山是我哥哥,当时我们兄弟俩经常搭档,后来我爷爷在茂陵中殒命,我们兄弟便退隐江湖,后来迫不得已再次出山……哎……因为年轻时干过这些,前几年wenge闹得最厉害时候我差点被批倒,要不是许大年将军极力保我,恐怕我也早就被抓着游街去了!”
第699章 爷爷最后的日记121()
“原来还真有这事!我听我祖上说过,在我祖爷爷的那一辈好像也是干倒斗的,当时还有个名号,叫‘管饱’还是什么的!”钱团长说道。
二爷爷闻言,笑了笑,说道,“是观山太保!”
钱团长闻言,拍了拍脑袋喊道,“对对对,就是观山太保,我祖爷爷就叫观山太保!”
二爷爷继续说道,“观山太保不是人名,而是业内门派的一种!”
“业内门派的一种?”钱团长闻言不解的说道。
“不错,倒斗行业内其实分了很多门派,比如说摸金校尉,搬山道士,卸岭力士,淘沙司马,观山太保,倒斗能成为一个行业,最早起源于三国曹操时,曹操当年军饷匮乏,苦思冥想多日之后,灵机一动,遂创立摸金校尉一职。专司盗掘古墓,以墓明器充为军饷。用以维系军供给。这才得以保证大军南征战,四方征讨。
其后是扩充,另设丘郎将一职,籍以和摸金校尉相配合。大肆盗挖古墓。
岁月迭,流年变换,这摸金校尉和丘郎将也于乱世之传承下来。后来经过唐宋元明几代的演化,又分流出淘沙司马和观山太保几类。每一类都有自己的擅长,各有专精,技艺不同,在业内我们称之为‘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淘沙有决,观山有镜’,我和我哥哥江山都属摸金一派,而你祖爷爷所属的是观山太保一派!虽然门派有别,但论起入行辈分来说,你祖爷爷也算是我的前辈了!”二爷爷说道。
“原来是这样,我有点明白了,我一直只知道我祖爷爷干倒斗是因为当时穷的没办法了才去倒斗,我以为做这一行是为了能吃饱饭所以才叫什么管饱,原来全名是观山太保,江司令……按照你的意思,倒斗这一行是曹操成立了你们摸金一派,然后又慢慢的演化出什么管饱,死马之类的呢?”钱团长问道。
二爷爷笑了笑点了点头,“没错!”
“那为什么摸金门派会分流出管饱呢,是因为派内斗争吗?”钱团长的好奇心彻底被逗起,继续追问道。
二爷爷摇了摇头,否定道,“不对,不对,之所以门号不同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而并非派内矛盾的关系,就比如拿你祖爷爷所属的观山太保一行来说,最初起源于明朝初期朱元璋时代。这其中还有一段渊源,今日夜里倒也空闲,我不妨说给你听听,也便你多了解下你的祖爷爷。
相传在元末,朱元璋还未“面南背北”之时,刘伯温就觉得此主是“真龙天子”,将来必有“九五之尊”,于是投到他帐下效力,由于刘伯温谈吐不凡料事如神,十分被朱元璋器重,大事小情悉以问之,刘伯温一向对答如流,屡献良策奇谋。?
有一天朱元璋率部与元兵交战,军中粮草接济不上,陷入苦战,恰好刘伯温求见,便以仅有的几个烧饼款待,随后二人说起当前局势。?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眼下我军虽然处境艰难,只因天时未到,等时机来临,主公必定能成就一方大业。?
朱元璋隐隐听出刘伯温的话里话外,似乎在暗示自己将来能当“皇上”,再加追问,果然如此,便说:“当年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亲自在河边连拽了姜子牙八百单八步。结果周王朝一脉,得享了八百单八年的天下。倘若真如军师说言,我朱元璋这辈子能有开国定基的福份,不敢奢求江山永保万年,也不敢比周文王那等圣君明主,能有四百年的国运就很知足了。”说罢,便请刘伯温演卦推算,看看朱家龙兴的气运能有多少年。?
刘伯温见帐中正好有几个烧饼,于是当即以此为“机数”,占验得出“卦象”。但最后所获的结果,却遮遮掩掩地不肯对朱元璋明说。?
朱元璋说世间的得失成败,都是天意,但讲无妨,没有什么可忌讳的。刘伯温这才说按此卦象来看,胡人虽将败亡,但北龙气数不衰,将来这锦绣河山,还得有胡人的一段天下,我主国运恐怕到不了四百年。甚至三百年都不到。?
朱元璋闻言大惊。他倒不是为国运长短担心,担心什么呢?主要是这些年南征北战,曾经见过许多被盗毁的荒坟野冢,尤其是在南宋诸帝的陵寝附近,如今只剩下几个巨大的土坑,里面杂草丛生,多有狐鬼出没。?
在元灭南宋之后,这些帝陵都被胡人盗空了,南宋皇帝的尸体也惨遭蹂躏。都被与牛马猪狗的骨头混在一处,给埋在了“镇南塔”下。看宋陵遗址,当真是“田竖鞭骷髅,牧童扫精灵;如今荒凉虚无地、昔日君王埋魂处”,其景象之凄惨,足令见者嗟叹,闻者伤怀。?
朱元璋说,要是北方的胡人在几百年后还能占据天下,我即便真当了“皇帝”也高兴不起来,怎么呢?这世上没有不死之人,我如今要是能将胡虏逐回漠北,光复汉家河山,建立这等功业自是快事,可世上从来没有不死仙药,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终,“真命天子”恐怕也难逃驭龙归天地一日。?
天子死后自然要下葬到皇陵之中。可瞧瞧南宋北宋的帝陵如今是什么下场?还不都被胡人所平,我当了皇上,在位的时候有“文臣武将”保驾,死后葬在墓中,就算在陵区布置大军守陵,却早晚要有一日国破山河碎,改朝换代多是天道循环的定数,计较不得,这最要命的是将来要亡在胡人手中,咱们那现在荡平胡虏,其辈子孙一但得势,必要大肆报复今时之恨,那我和我的子孙入葬在皇陵……还不都得被奸贼们一发掘出来鞭尸焚骸??
想起宋室皇家寝陵的荒废景象,再想想自己将来的下场,不免心生寒意,即便当着“皇帝”又有什么滋味?朱元璋知道刘伯温精通南龙风水,就问他世上有没有什么办法,使“皇陵”永远不会被胡人盗毁??
刘伯温说您想得太长远了,现在要琢磨的是怎么夺取天下,皇陵之事等大业已定之时再筹划不迟,此事尽管放心,到时候肯定给主公想个安稳的法子。?
由于当时大战在即,这件事说完就完了,谈论几句之后,也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南征北战始终都没机会再提过,直到朱元璋以大明天子开国太祖的身份坐了龙庭,按古例,各朝天子登基当了皇上先不干别的,立刻就要着手筹备自己的皇陵,从选取龙脉,到陵墓规模格局,一丝半毫也马虎不得,都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
洪武皇帝就召来刘伯温,说起以前那件事来,这建造皇陵的重任,必须得由刘伯温来策划主持,大明王朝的皇陵,绝不能让胡人盗发。?
刘伯温当年许了个空头愿,事到临头也是觉得心里没根,忽然双眉一皱,计上心来,先请皇上宽容十天,十天之后必有良策。?
洪武皇帝就耐着性子等了十天,果然在十天之后,刘伯温上殿来,行了君臣之礼,便取出一幅图画来:“修造大明皇陵之事,非从此图中来不可。”?
洪武皇帝还以为是货真价实的“风水陵谱”,当即龙颜大悦,赶紧听内侍取到驾前御览,谁知展卷翻阅一番,竟是大为诧异,皇上根本看不懂这张画是什么意思,就开金口动玉言问道:“刘爱卿,你这图中所画……却是些什么名堂?”?
刘伯温奏道:“陛下容禀,修造皇室陵寝非同小可,臣才疏学浅,恐有负圣望,其中若有些许差错,实是万死莫赎。”?
随后刘伯温为洪武皇帝保举了一位“奇人”,此人身怀异术,通天晓地,足可担当建造“皇陵”之重任,但他本是深山中的隐逸之辈,恐其找借口推诿,故献画一卷,等将他召至宫中,先明示其意,然后不论他答不答应,只要把这轴图画给他一看,他必不敢再行推托。?
洪武皇帝将信将疑,就立刻遣人将刘伯温保举的“高人”请来,此人的姓名是“封王礼”,他本是在巴蜀之地烧炼铅汞的方外之士,也常做些倒斗的勾当,专门喜欢搜寻一些“丹砂异书”之类的古物。?
封王礼被召至金殿之上,得知是要让他修造“皇陵”,自古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这是极容易掉脑袋的事情,他哪肯答应,忙谎称自己不懂“葬制”和“寻龙”之道,想要推托掉这份“皇差”。?
洪武皇帝一看果不出刘伯温所料,就让人把那卷图画取出来,给封王礼当面观看,封王礼看了图中所绘,当时就惊得魂不附体,跪倒驾前,连称:“皇上恕罪,草民实该万死。”?
原来刘伯温这幅画,画中所绘是一派险峻的悬崖绝壁,壁上挂棺而悬,藏了许多“悬棺”,画中有几个盗墓贼,其中一个贼人抱着松皮粗鳞的棺材盖子正在用力挪动,显然是刚刚揭开棺盖;另有一贼攀在绝险的陡壁上,拿绳索套在棺中古尸颈中,把棺中老者的尸体拽得坐了起来;还有两个盗墓贼蹲在棺材旁边,从棺中抱出一块块“骨甲”,那骨甲上满是“星图”和“蜗虫古篆”。?
画幅旁边注着一行字“观山盗骨图”,封王礼看此图看得心惊肉跳,原来画中所绘的盗墓场面,正是其先祖所为。?
“封氏”为地方上极有名望的豪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峡。那峡中地形险恶剥断,藏有无数“悬棺”,封氏现任就曾经在“棺材峡”中盗取过许多“天书异器”,借此发迹,习得了许多失传已久的巫术,进而痴迷“炉火之术”。?
到了元末明初,传到封王礼这辈,自称“棺山太保”,仗着精通“棺山指迷术”。在各地秘密发掘古冢山陵,实际上封家有得是钱,其辈盗墓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那些藏在墓中的古卷古籍,此刻见了“观山盗骨图”,还以为自家的秘行败露,惊动了天子,肯定逃不开灭门之祸,而且这件事从无外人知道,这说明皇上身边有“高人”。对“棺山盗墓”之事必定是一清二楚。此时只好硬着头皮,按照洪武皇帝的要求设计皇陵。?
刘伯温当时在朝中已萌生退意,但在修建皇陵之事上,被皇帝逼得脱不开身,想起世上还有这么一伙“棺山太保”,最是精通陵谱和遁甲之术,就把这件“皇差”推到了他们头上,他还算留些情面,只把画卷称做“观山盗骨”。并未明言实际是“棺山盗墓”。?
封氏专攻奇门异术,行事手段常人难料,而且从骨甲中掌握了许多风水秘术。对陵墓结构和选址都有独到之处,使洪武皇帝十分满意,御赐封王礼和他的几个弟子纯金腰牌,从此以后称为“观山太保”,留在御前听用,专职为皇家建造陵墓。这便是观山太保最早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历史记载!”二爷爷一口气为钱团长讲了这么多。
而此时,钱团长早已是听的入了迷,因为在他以前的印象中,盗墓不就是掘坟抛尸取宝吗,没想到这里面竟然还分了这么多门派和蕴藏了这么多典故。
“原来我祖爷爷这一派,在明朝的时候还是皇室御用风水师啊!”钱团长有些得以起来。
“哎……所谓风水堪舆,看是什么人掌握在手里,若是给了那有福之人,风水便会好上加好,若是给了那歹人恶人,好的风水便会立马灵气丧失白白葬送了一块好地,要是给了那发丘摸金者,风水堪舆之术变成了坏人祖坟的工具,所以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这世上之物有阴有阳,有利有弊,这也才是造物真谛啊!”二爷爷突然感概道。
钱团长虽然不是很明白爷爷刚才所说这段话的内涵,但是他觉得这肯定是是江司令一生经历才总结出的一段心得。
第700章 爷爷最后的日记122()
二人随后又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不知不觉,天就破晓了,随着落凤村第一声鸡鸣,倾城算是真的到来了。
二爷爷看了看窗外,天麻麻的,还不算大亮。
“好了,咱们走吧!先留他们两个在这,等搞清楚事情再说,本来这次是打算回来吊唁我哥哥的,现在出了这事,而且情况越来越复杂,看来也是一时半会走不了了!”二爷爷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