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病媳-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都是从新媳妇过来的,林氏自然知道成亲这天的苦楚。

    她的性格本来十分好相处,不会像是别人家婆婆一样,看着女儿和儿子对媳妇好,就觉得自己家孩子被抢走了,所以李春妮说给她嫂子送点吃的,她还指点了一番拿什么点心,以免把新娘子的妆容弄花。

    媳妇已经进了家门,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比什么都好。

    潘大朵听到李春妮这么说,知道不是假意,也不再犹豫,毕竟她是真的饿了一天。

    待潘大朵吃个差不多,李春妮收拾好,将之清理干净,一会儿说不得还有闹洞房的,可不能让他们看到新娘子已经吃上了。

    这不,外面喝酒的汉子们兴头上来了,兴冲冲地往新房来了。

    “春山,我们兄弟感情这么好,你总不会藏着媳妇不给我们见吧。”李春山的兄弟们嚷嚷道。

    “要见嫂子。”

    “对对对,我还没见多弟妹呢。。。。。。”

    一众小子在新房门口嚷嚷了起来。

    李春山自然是不敢放他们进去,大朵性子腼腆,这群人闹起来又没个轻重,万一吓到了大朵那怎么办。

    “兄弟,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啊,怎么新房都不让我们进。。。。。。”

    听着吵吵闹闹的声音,李春妮凑了过来,“谁要闹洞房啊?”

    众人楞了一下,随即喊道:“我们啊。。。。。。

    “对对对,怎么着我们也得闹上一闹,喜事!”这些人一同开口道。

    “想要闹洞房啊?”李春妮揉了揉手腕,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说道:“好呀,来掰手腕,谁赢了谁就可以闹洞房。”

    听到她这话,众人面面相觑,就李春妮的武力值,他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去和她掰手腕,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找死么。

    虽然心里十分不甘,但李春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还是让这些人灰溜溜地离开了。

    李春妮轻笑一声,对李春山挤眉弄眼的留下话,就走了。

    “哥,春宵一刻值千金,好好把握昂”

    李春山笑着摇了摇头,满脸宠溺“这妮子。

    李春妮的大忙且记在心里,看着新房,想着里边坐着他的大朵,就像春妮说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他不能磨蹭

    潘家

    “大朵她娘,你不是不相信富裕村的田地没有被毁吗,闺女出嫁也不说哭两声,笑那么大声,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巴不得让闺女嫁走呢”入夜后,潘掌柜好奇地问潘大娘。

    潘大娘一笑:“我不相信,那不是因为没有证据嘛。”

    “按照你这么说,那今天你发现证据了?不可能啊,难不成你还使人去富裕村看了不成?”潘掌柜好奇的问着。

    若不是亲眼见了,她怎么可能会相信别人的说辞,这找谁看的呢?

    看着潘掌柜越来越好奇的眼光,潘大娘忍不住又一笑,这傻子!

    今天李春山来迎亲的可是八抬大轿,这代表了什么还用说吗?

    一般也只有家境稍可的人家在成亲的时候才真正的能用的到八抬大轿,一边的小富之家也都差不多用四到六台就很不错了。

    在她要了那么多彩礼之后,还能有今天这迎亲的阵仗,她是真的相信李家确实把女儿看的很重要。

    虽然说她之前嫌弃李家是农户,但不管对方身份怎么样,只要对女儿好,她就肯定不会太苛刻。

    很显然,今天李家迎亲的阵仗,确确实实是取悦了她。

    至于为什么相信富裕村没有遭受虫灾,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

    要是富裕村真的一样遭受了虫灾,他们绝对没有心情这么干的。

    但她的心里还是免不疑惑,这富裕村的庄稼,到底是为什么没有遭受虫灾?

    难不成这虫子还真的看地界?

    与潘大娘抱有同样疑问的人很多,毕竟今天李家迎亲的阵势实在不小,众人就算不想知道也不成。

    之前潘大朵和李春山订婚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李春山家是标准的农户,虽然上次聘礼摆的那么阔气,但谁都想着弄不好是女方自己做面。

    但今天的八抬大轿是真正的让众人震惊了,婚都定了,怎么迎亲这件事情,潘家肯定不会管。

    李春山家不过是个小小的农户,难道他的心就那么大,庄稼受灾,眼看着要没有吃的,还能这么声势浩大的娶亲。

    都是在土里刨食的,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打听李春山到底有什么底气的人自然就多了,在这样的年景,还敢奢侈娶媳妇,败家玩意。

    一打听,其他各个村子的人,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

    富裕村居然真的在这场虫灾中,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在他们这些村子损失过半,担心今年该怎么过的时候,他们村里的日子,倒是真像过年一样

第181章 开始农忙()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富裕村之所以差不多毫发无损,和之前娶潘大朵的李春山,居然还有很大关系。

    据说解决这件事情的,是富裕村名声很不错的郝郎中。

    郝郎中又是潘大朵男人李春山的师傅,在知道这件事情后,所有人心里都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当初潘大朵和李春山订婚时,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是幸灾乐祸。

    潘大娘心气再高又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嫁给了一个农户,对于这场婚事,几乎所有人抱着一种看好戏的心情。

    然,好戏不好看。

    据说富裕村是自己研究出一种,类似于官府发的那种药水。

    而研究人,就是李春山的师傅郝郎中。

    他们的药水的量太少,只能给自己村子用,怕传开了被抢,所以保密措施倒是很到位。

    经过很久的询问,大家都觉得自己心里的嫉妒,简直再也掩盖不住。

    富裕村的药水,不止是李春山师傅郝郎中研究出来这么简单,就是药水研制的原料,都和李春山脱不开关系。

    出研究药水原材料的人是富裕村的姑爷,就是李春山的亲妹夫。

    这一打听,众人对这潘家的婚事,更是不敢调笑。

    李春山的亲妹夫竟然是白村的秀才郎刘青白,据说是县太爷都看好的苗子。

    这下那些各种说潘家的酸话的人,总算闭上了嘴。

    无论这李春山本身什么样子,只要他有刘青白这个妹夫,那他的生活肯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要是刘青白真的成了官老爷,那潘家还愁没有好处可以拿?

    怪不得潘大娘那么势利的一个人,最后松口让潘大朵嫁给一个穷小子,可真是深谋远虑。

    不得不说八卦的力量,实在是太伟大,迫于女儿要求无奈同意的潘大娘,瞬间就变成了众人口中老奸巨猾的代表。

    不过围观人可不会管什么事实真相,他们永远相信真相就是他们所想的样子。

    所以每天看到别人对她类似于敬佩的眼神,潘大娘心里是实在摸不到头脑。

    潘大娘的事情暂且不提,刘青白因为这次的事情,也算在这十里八乡出了一次名。

    据说这种药也有白村的一份,原因还不是这秀才郎出资买了药材。

    听到这个传言之后,众人简直是不可置信。

    本以为秀才郎能拿出来药材,有可能是秀才郎家里恰好有,或者是之前积累,但谁知道事情的真相,居然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根据富裕村和白村的说法,这药竟然是那刘秀才自己出钱买的。

    一个人出资买两个村子人用的药材,不计报酬,脑子绝对的有问题。

    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人傻钱了、

    听说为了买那些药材,那刘秀才可是花了差不多有百十两银子,掏干了家底,实在买不上所有,不然两个村子连次品田地都能用上药水。

    “这刘秀才可真是有钱。。啧啧啧”一个听完这句话的人坐在村口磕着烟袋说道。

    “谁说不是呢,一辈子也挣不了一百两,就这么给扔出去,哎”

    大家差不多都是这么想,这刘青白心大啊。

    要是他家是地主,田地多,不治虫子损失惨重也就罢了,可明显不是,刘清白一个秀才,听说是白村的外来户,也就一两亩地。

    也有人想着,大概是李春妮家的地多。

    但刚说出来就被一伙子人嘲笑,娘家地多管娘家的不就拉倒,两个村子都是娘家啦?

    “哈哈哈”

    “怎么了,我说的不对的吗?”杨二虎纳闷的说道。

    难道是因为他们村离白村和富裕村太远了,所以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看他呆头呆脑的样子,周围几个心情还不是很好的,也都笑了。

    凤凰镇周围所有村子,都在讨论这个话题。

    在这镇子上更是传出,刘青白人傻钱多,无论是谁反驳,他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怼回去。

    “啧啧啧,富裕村和白村可真的是运气好。”

    “就是就是,谁说不是,那么多银子”

    “对啊,反正我觉得除了地主家,谁家也不能有这个实力,真舍得。”

    这不,这些三姑八婆又一次开始说闲话了。

    在她们的心中,这刘青白就是个傻的,据说是听媳妇的话,就要给师傅筹备草药,啧,十里八乡疼媳妇的人,随便提溜出一个,谁也拍马赶不上这位置百两不为己的。

    肯定是掏空了家底的,要说那刘家媳妇也是个傻的,自家银子说花就花,孝敬师傅真是愚孝。

    这些节俭过了大半辈子的大娘们,觉得很不值当。

    这些人一边在羡慕着白村和富裕村的好运,又十分看不起刘青白这种瞎掏银子的行为。

    也许并不是看不起,只是因为眼红等各个原因,具体是啥,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这药水也真的不是我们这些村子能买得起的,那可是百两银子呢,我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银子。”

    “这刘青白是真的傻吧,就算是再疼媳妇,也不能把家底子花干去帮两个村子。还研制什么药水,要是真的有那么多银子,直接一家一户一两银子多好。”

    不过即便这样,这些人还是不甘寂寞地说着酸话,似乎只有这样,自己心里才会好过一点。

    不过虽说她们是这么想的,但是总还是有那么些明白的人的,听着他们这么以自我为中心也免不得会出来插句嘴。

    “要不怎么说,你们这些人就只能一辈子在土里刨食,人家就能成为秀才郎呢。”总还是有明白人看不惯这种行为。

    说话的人是镇子上一个秀才娘子,正正经经的文化人。偶尔聊天都端着一个架子,嗯,说不出有什么气质,反正刚才还义愤填膺的众人,瞬间住了嘴。

    “你们只看人家花了一百两银子,未免眼皮子太浅了。”

    见众人不明所以,秀才娘子端着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道,“人家的药水可不是买的现成的,那是人家研制的。说不得啊,配方已经落在人刘秀才的手里。这药方可比一百两银子要值钱,往后人家是再也不会害怕虫灾,这是长久之法,稳赚不赔!”

    这些都是他家那口子跟她说的,她听在耳朵记在心声,就等着找个时间出来显摆显摆,果不其然,一番话出去,大家伙如同她当初一样,恍然大悟,顿时带着傲然:“要我说啊,以后谁家的姑娘若是能嫁到这俩个村子去,那可且等着享福吧,有刘秀才和他娘子,往后出了事儿,还能不管咋的,哎,潘家倒是结了门好亲。”

    说到最后,这位秀才娘子忍不住感叹,他家那口子说了,刘清白此次乡试保准中彩,李家潘家,且等着沾光吧,这也是命啊。

    巧了,说这话时,潘大朵的爹正在门口帮着客人抗米,这番话,从头到尾听在耳里,心里美滋滋的,深觉潘大朵嫁给李春山这个决定,真是太正确了。

    潘掌柜脸上的笑简直止也止不住,心中十分满意,无论怎样,看来大朵一定不会受苦挨饿。

    至于刘青白是不是怕媳妇,他心里不置可否,李春山的妹子听说天生神力,就是怕也没啥,他娘子没天生神力,他不一样怕得很么。

    如此想着,潘掌柜笑得一脸猥琐,让过往的客人差点惊呆了脸。

    其实,潘掌柜是听到些消息的。

    毕竟是个生意人,各种消息总要比旁人灵通一些。

    据说李春妮和刘清白曾找过仁善医馆,而李春妮和仁善医馆的少东家相熟,京城研制出农药的御医又姓杨,其中若是没有点子猫腻,潘掌柜敢把自己多年经营的经验吐出来当放屁。

    但他心里明白,知道不能摆在明面上说。

    现在传开的消息多是在说刘清白,李春妮这么关键一个人物被传出了愚孝的蠢妇,想必里边肯定有别的意思,若是被人捅破这层窗户纸,倒是不美。

    刘青白的才能镇上几个秀才都肯定过,乡试必定中彩,他日绝非池中物。

    大朵的婚事她娘还嫌弃,真是妇人之见,这能说是订的不对?

    他笑了笑,继续招呼客人去了,对于潘大朵的以后,他是一点不担心了。

    距离李春山和潘大朵成亲已经过去很长时日,这段时间倒是再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一切十分平静。

    农家的日子,在闲着的时候总是过的很快,这不,转眼就到了农忙。

    家家户户忙碌起来,几日前那种悠闲生活瞬间消失无踪。

    整个村子里无论哪里,人们忙的热火朝天。

    别说大人,就是幼童也都忙得没有出去玩耍的时间。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都到了这个时候,竟然没有一滴雨,天气的干燥程度可想而知。

    李春妮也在田里忙活。

    虽说刘家不靠田里的东西吃饭,但这两亩地总不好请人帮收,这以后还怎么在村子里混。

    看着汗如雨下的刘妈,李春妮颇有些心疼:“婆婆,这麦子看着要割完了,您休息休息吧。”

第182章 如火抢收() 
刘妈拿手的是手里的针线活,这种出力气的活干的少,自是刚一劳作,就是浑身被汗水湿透。

    “这有什么,咱家总共也就这两亩地,还是一鼓作气给收了吧,我干这点活可以的。”刘妈显然对李春妮的关心很受用,脸上笑得开心。

    若是刘清白真是她的儿子,李春妮真是她的儿媳,她这辈子真的值了。

    “那好,我等会回去再给您带点水。”

    李春妮看刘妈拒绝,便也不再多劝,毕竟她知道刘妈温柔的外表下,隐藏了一颗女汉子的心,自然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青白,等会你快点和婆婆装袋,这一个推车往家里推也实在是太慢了,我先往家里抗两趟。”李春妮说着,就往肩膀上扔了几袋已经装好的粮食,昂首阔步地往家里走去。

    刘家不过只有二亩田地,刘青白和李春妮倒是都算干活的一把好手,收麦子的速度自然算得上很快。

    就像李春妮之前所说,刘妈和刘青白装袋,在这空档,李春妮往家抗几趟或者是干点琐碎的活计,没过多久,这麦子就收完了。

    “有你在,收这麦子真的是快了好多。”看着一个人顶三个的李春妮,刘妈不由地感叹,心里也是觉得当初刘清白要娶李春妮的决定,实在是太对了。

    “那自然,婆婆,要说别的我不行,但出力气的活,你找我就对了。”李春妮神采飞扬地说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她就是天赋神力,除了平日需要多加注意,她还真不觉这有什么不好。

    她可不觉得女子就应该柔柔弱弱的。

    “你呀!”刘妈笑着,人老了也就越来越喜欢,像李春妮这样活得真实不做作的人。

    三个人有说有笑,一趟趟把粮食收到麦场上准备晾晒。

    但不防备,这六月的天,就像是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之前众人还在说这天好久没有下雨,简直热的人受不了,谁知道,在这收麦子收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这天上竟然飘来一朵乌云,立时又是乌云密布。

    于是,像被老天爷涮了一样,每家每户又开始一点也不停息的往这麦场里跑,想把麦子收回。

    麦子已经熟透了,谁知道这变了的天能下多少天雨,要是就这么把麦子留在地里,他们还真怕等下完雨,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说起来今年的天气也真的很奇怪。

    之前也有老话说是春雨贵如油,但也不至于像今年这样,都到五月份了,愣是一滴雨都没有下。

    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景象,让众人的心中止不住的慌乱,有些老人们还说,看情况,说不定真的是要大旱。

    大家心里也都这么觉得,所以一时之间看到这样的天气,竟然不知道该作何感受。

    都大半年一滴雨没有下了,怎么在大家刚好都收着麦子,就乌云密布了呢?

    眼看着天上的云越来越黑,越来越厚,阴沉沉的好像是真的要下雨,众人的心中止不住的想骂娘。

    这老天爷到底是在开玩笑呢,还是在玩他们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事情和他们关系很大,却也不是他们能左右,虽觉得现在下雨时机真的是一点都不对,但是老天爷要是真的下,你还能阻止咋的。

    农忙中的人手脚不敢停歇,丝毫不放松,嘴上却是忍不住的小声骂着老天爷。

    老人们说了,老天爷长着眼睛和耳朵,说话声大了让他听见,保准一个雷劈了。

    “这老天爷也真是会开玩笑,这要是真的下雨了,可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快点加快一下手下的速度,争取在这雨下来之前,把这麦子都收到家里吧。”

    “快别休息了,干活吧干活吧。”

    这样的对话基本上在每家每户的田地里都上演着。

    早上来田里时天还好好的,谁知道干活干一半,天气就能坏成这样。

    除了抢收他们是没有一点别的办法。

    麦子黄了一刻也等不得,要是让熟透了的麦子再在地里让雨糟蹋,他们可不得心疼死。

    整个白村瞬间陷入紧张的氛围中,哪儿还能找出一个闲人。

    就算那些家里田地上,劳力多已经收完麦子的人家,此时也都没有直接回去。

    庄稼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们家的收完了,但是总不能看着别人家的麦子坏在地里,糟蹋粮食不用老天爷收拾,祖宗都能从地里爬出来骂死一家,谁敢昧着良心回家歇着?

    比起刚才那种热火朝天的忙碌,现在这种无声的忙碌,心里的焦躁,才算的上真正劳累,大家伙儿连句说废话的功夫都挤出不来,和老天爷抢活口,谁敢不认真,就等着没粮食度日吧。

    “青白,这天是要下雨了?”李春妮愣愣地,对忽然就变了的天,色显然还是有点不适应。

    “说不准,乌云这么多,倒是不知道会不会下雨。”刘青白本来以为今年会受南方影响,是一个大旱的年景,没想到居然还会有这样的转折。

    抬头看了看天色,一时之间倒不知道这雨到底是下好,还是不下好。

    毕竟这下雨的时机挑得实在是不好。

    眼看着这天色越来越不好,李春妮心中的担忧更甚。

    刘家地上劳力多,收麦子收的还算及时,就是不知道李家怎么样了。

    “春妮,我们村的人都这么忙活,富裕村估计也差不多。既然我们家麦子收完了,那你和青白赶快去富裕村你家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的。”

    刘妈看出李春妮所想,上前出声,这媳妇人不错,帮着邻里收了不少,愣是没往自家赶,若是她再不开口,这婆婆就不是好的了。

    与其在这里给别人帮忙,还不如让李春妮去李家,亲家过得好,以后才能帮协清白。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就从后山过去了。”李春妮也不矫情,李家的情况她知道,能干活的人少,现在还不知道有多狼狈,她心里实在放心不下。

    李春妮心里倒没如刘妈想那么多,现在帮手,实在是救火救急,眼下乡邻忙不够手,她得帮一把,若是赶往富裕村,说不得半路下起雨来,两方都帮不上。

    这是看着乡邻差得不太多,她才想着往富裕村去看看。

    李春妮动身,刘清白岂有不去之礼,好歹一个女婿半个儿,两个从后山走近道,直奔富裕村而去。

    “春妮,你不要太急,刚才忙活半天还没有缓缓缓,你再这么快赶过去,到时候哪儿还有体力帮忙收麦子。”

    李春妮此刻可真是算的上健步如飞,只可惜她没有轻功,不然她都想一路飞过去。

    这件事情确实很急,但李春妮这样一边汗流不止一边往前跑,让刘青白看的很心疼。

    “救场如救火,我怎么能不急呢,倒是你,你走快点。”李春妮头也不回的吆喝着,恨不得来个闪现,一下就过去。

    李家种马兜铃的那三亩地自然是可以不用管的,但种了麦子的三亩良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要是没有这雨催着,自然不着急,但这天气,眼看着就要下雨,还不知道林氏和李厚怎么着急。

    谁让真正能干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