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豪门崛起-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几千号员工就是他们最大的筹码,在京城要是闹起事来,绝对会让所有人头疼的。罗丰公司几经转手,未尝没有这些管理层处处刁难和抵抗的。
而在这几次转手的过程中,资产却在持续减少,这里面没有点隐蔽的东西,谁都不会相信。
杜嘉逸看了张赫然一眼。
张赫然点了点头。
毕竟上千人的企业,政策扶持、资源整合,远远要比民营企业更加完善。现在却要通过贴牌来获利,和三国时候的阿斗都什么区别。
“那么……罗丰现在还剩下多少资产?”杜嘉逸问。
总经理示意一旁的财务主管。
“固定资产大概在一亿多。”
“一亿多少?我需要具体数字。”杜嘉逸追问道。
财务主管直接愣在了那里。企业资产本身就是一个进进出出动态变化的过程,想要一个具体的数字其实是很难的。
“大概是一亿六千六百多万。”财务主管摸了把额头上面的汗珠。
“一亿六千六百多万?”杜嘉逸重复了一遍,“那么就按照这个数字吧,要是少了,就是你有贪污嫌疑了!”
“这……”
财务主管一脸的不可置信,这也才随便了吧。
旁边一脸谄媚的总经理知道,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并不是随随便便过来的。
总经理拦住想要辩驳几句的财务。
“我们还是看看厂区吧!”
杜嘉逸暂时也不想动手,点了点头。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分()
罗丰的厂区真的是挺大,过去遗留下来的财富。不过,现在整个厂区显得有点空旷,除了几个必要的厂房还在叮当叮当地有机器声音,剩下的地方都没有什么人影。
“这里是家属区,比较乱。”总经理对着一片老式住房说道。
当初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罗丰的产品卖的出去,给员工添置了不少福利,这一块家属区也是方面建设起来的。后来厂子效益一直不好,也就没有钱维护整修了。家属们填填补补,规划整齐的住宅楼变得混乱。后续的管理层忙着其他事情,也没有心情管理这片区域。
说实在话,罗丰通讯实在是太差了,差到让人不忍直视。光有这么大的厂区,却没能够扭转整体亏损的情况。这些个管理层,一个个脑袋里面都装满了油腻。
在京城三环以内,这里的地价都是按亿来算的,只要出售其中一部分土地,都足够罗丰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可是现状告诉杜嘉逸,他们什么都没有做。抱着座金山哭穷。
第一代手机是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江、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
第一代手机的技术含量比较小,国内仿制相对容易,而且当时还没有进入世贸组织,抄袭仿冒没有什么压力。这也是罗丰当时显赫的原因。
第二代手机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第一代国产手机厂商还局限于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攻的经营误区。手机产品缺乏创新,局限于“来料加工,仿制生产”的作坊式生产经营理念,在面对新的手机行业规则挑战时,既无法被动的通过超低价占领市场的状态,又无力通过自主创新,重新赢回市场的主动。
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都靠贴牌韩国产品,然后在国内销售,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核心技术匮乏的问题也显得非常突出。当时从整机到配件都是“拿来主义”,手机坏了售后服务部门根本无法维修,只能换新的。如此一来,库存问题严重,质量问题集体爆发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可是第二代手机也不过是几个专利技术,因为世贸规则不能抄袭,那就抓紧时间购买相关专利或者自主研发。
出让土地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可是这帮肥猪一点都没有意识到。或许有人想到了,可是大环境让少数人选择了沉默。
参观厂区,看的杜嘉逸和张赫然直摇头。
一无是处,杜嘉逸还真不想接手,这就是个烂摊子,还得处理它的后续问题。土地倒是一个让人眼红的地方,可是逸嘉集团本职又不是地产业,没有那么急切的愿望。
杜嘉逸看了张赫然一眼,得找个时间向他提一下,这个烂摊子谁愿意接,就让谁去接吧。智能手机的项目大不了另起炉灶,相关的牌照花钱收购其他公司的就行了。
相比较而言,消化罗丰公司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周围好像开始变得乱哄哄的,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让杜嘉逸不由地皱了皱眉头。
“打到黑心开发商,不准动我们的厂子!”
“给我们发工资,我要养家,孩子要吃饭!”
“滚出我们的厂子!”
“……”
声音越来越大。杜嘉逸和张赫然对视了一眼,这个矛头似乎是指向他们的。
杜嘉逸看向罗丰的管理层,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讶。
“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总经理慌张地说道。
可惜演技太差,隔着老远就能看到他一脸掩盖不住的得意。
杜嘉逸和张赫然的到来只通知了管理层,而且时间很紧,基本没有时间让普通工人知道消息。那些围过来的工人,绝对是有人刻意发动的,这个幕后黑手也是非常明显。
装,接着装!
“到底什么情况?”张赫然问。
“我也不太清楚啊!”总经理答到。
“滚出厂子!”
“流氓无耻败类,不要打土地的主意!”
“这里是我们的地盘,滚出去!”
“……”
围过来的人很多,加上地方比较空旷,几乎是一瞬间就是黑压压地一群人。
张赫然的保镖和李为民感觉压力很大,距离太近了,加上群情激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怕招惹到他们。一个小火星,都能够把气氛引爆。
幸好这些人还有克制,只是把杜嘉逸他们围了起来,并没有动手的意思。可是喊叫声就好像是浪潮,一波一波地砸过来,让人喘不过去。
几百人,排排队,看起来也不多,也是乱哄哄地七嘴八舌,这气势可就大了。
“胡闹什么!你们想干嘛!”总经理大声地呵斥道。
总经理算是有点权威的,声音顿时就小了下去。
“王八蛋,你们把厂卖了,我们就都得下岗,谁还能够接受这么多人?何况地给卖了,我们住哪?到街头流浪吗?”
人群里面,一个年轻人大声地问到。
工作,住房,尖锐的问题让人群顿时好像是水进了油锅,迸溅出来了。
总经理的脸色阴沉了下去,这个发展趋势可有点不太对啊。
第三百三十四章 冷静一点()
谁都清楚,罗丰最值钱的地方就是土地。
谁最愿意出售土地——股东。
谁最不想出售土地——工人。
握有股权的管理层,想要从高昂的卖地款当中拿下一份,所以极力想要把厂房给卖出去可以说,这些人早就没有好好做产品的意识,都紧紧地盯着哪位买主有这个意愿。
而在一无所有的普通员工自然是不希望有人把厂子买去搞地产开发,这样他们就会失去工作,没有安身之所。那些家属区的住宅,产权都是公司的,他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接手的地产商自然是不可能安置这些普通员工的,这会是很大一笔开支。
一方面,总经理想要把公司卖出去,另外一方面,管理层也想在出手地皮的时候咬下更多的利润。所以总经理非常抗拒强势的东主,常常利用容易暴怒的工人来让收购方知难而退。谁都想要一个容易妥协、易为操控的东主,显然不管是张赫然还是杜嘉逸,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可是工人的情绪却始终被挑动,直到再也忍受不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单纯的市场行为,公司只需要按照合同补偿工人就可以。一次性地清退,是最符合资本的追求的。可是真正实施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政府方面的影响,一切稳定的大环境下,多少来几千人的下岗职工,肯定是会引起政府方面的强烈反弹的。
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本身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是政府也不愿意见到的。
而对普通员工来说,虽然工资发不出,也没有什么福利,可是至少有一个稳定的职业,让大家有些盼头。下岗,在很多人看来,是无法接受的。
“滚出我们厂子,你们这些下三滥!”
“无耻败类,都钻到钱眼里了!”
“……”
周围并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连个可以躲避的地方都没有。几百人直接面对面,给人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最外围的罗丰通讯公司的小领导被群情激奋地工人碰碰撞撞,难免身上会挨上一两拳。
“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张赫然看着这么多人,心里面难免有点胆怯,小声地和杜嘉逸说道。
杜嘉逸无奈地看着围得水泄不通:“这么多人,除非我们会飞。”
“杜少,我们可以联系外面的车辆,强行冲进来,这样我们就能够离开这里了。”
李为民建议到。
杜嘉逸摇了摇头。
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可是也得看情况。工人的情绪本身就在爆发的边缘,要是再这么刺激一下,难保不会出什么闹剧。
“静观其变,看看他们怎么应对。”杜嘉逸看到总经理他们蠢蠢欲动,不如让他们先来好了。
张赫然也点了点头。
保镖们逐渐缩小了圈子,把张赫然和杜嘉逸两个人圈在里面,防止突然地伤害。
总经理也察觉到这帮泥腿子把目标放到了自己的身上。
多次的反复,毫无信用,总经理这帮人在工人眼中已经失去了信用。他们已经不再相信所谓的承诺和花言巧语,他们就要一个最终结果。
“给我们一个答复,到底怎么办?”
“就是,说什么还需要考虑,都考虑了好几年了,你们到底考虑出了什么东西。”
满满的怨气,让总经理有一点心惊胆战。
“我们都在积极地为公司找出路,这位就是我们公司新的董事长,他会带领我们走出困境!”
“玛德,又换董事长了,到底想换几个?”
“这么年轻,毛还没长齐呢把?董事长,是来搞笑的吗?”
“罗丰肯定是药丸,赶紧想办法安置我们吧。”
“……”
总经理成功地转移了工人们的注意力,声讨的对象转移到了杜嘉逸他们这里。
“嘿,喊你呢,董事长,你打算怎么解决啊?”杂七杂八的声音综合在一起,长时间也能够适应了,张赫然的状态变得平稳多了,还有心情来看杜嘉逸的笑话。
杜嘉逸白了张赫然一眼。
“要是我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你就等着我们一起被人潮给淹没吧!”
“有没有能够说得上话的,站出来!”杜嘉逸大声地喊道。
可是混乱的人群根本就搭理杜嘉逸。
“真是麻烦!”杜嘉逸扫视了一下,看到边上有一个中控的通风口。
“砰——”
“砰——”
“砰——”
杜嘉逸抄起一个石块,重重地砸了几下。
巨大的声音让整个场面迅速地安静了下来。
“有病啊?”
不少人揉了揉发麻的耳朵。
“如果你们还想要谈的话,就派一个人出来和我谈!”杜嘉逸大声地喊道。
场面沉默了一下。
一个三十多岁的眼镜男站了出来。
“你想谈什么?”
杜嘉逸扫了他一眼:“你能够代表这些人和我谈吗?”
眼镜男沉默了一下:“我叫吴伟,是罗丰工程技术部的负责人,一定程度上我可以代表他们。”
吴伟说完推了推眼镜。
吴伟是高材生,大学毕业之后就被到了罗丰通讯,在最初研发传呼机和移动电话的时候,吴伟提供了最好的创意和原型机。
也因为他的能力,让罗丰通讯在一段时间里面能够叱咤风云。可是好景不长,没有投入,简陋的科研室根本就无法进行更加复杂的研究活动。
而且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和技术的升级换代,罗丰通讯的产品适应不了市场,而被市场淘汰。
吴伟不止一次要求将之前的盈利用于产品的升级研发,可惜那些利润不是被用来增加产量,就是在多次出国考察和招待上面消耗殆尽。看着自己的产品被市场所淘汰,吴伟内心的热情也像是被冰水给当头浇下去,曾经在大学里面的那些憧憬完全被现实给击毁了。
很快,吴伟明白,罗丰不把整个领导层换掉,是绝对没有希望的。可是换了一个又一个董事长,他们根本无心用在研发产品上面,罗丰还是这幅样子,丝毫没有转机。
第三百三十五章 动之以情()
吴伟来罗丰也快有十年了。
十年,从电子产品行业的领跑羊,到现在依靠着贴牌才能够勉强保证罗丰通讯的生存。不得不说,一群只想着为自己谋利、只想着买地皮的管理层,吴伟真的是不抱任何希望了。
“找个地方吧,这里也不是可以好好聊天的场所。”杜嘉逸示意了一下围聚的人群。
吴伟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科学技术部负责人和光辉的过去,让吴伟有足够的威慑力将领头的几个工人给劝说回去。
几百个人的聚集,主要还是依靠着几个领头的人。吴伟把这几个人给劝说住了,没有了领头,那么整个队伍也就失去了核心,各自散去。
“如果你们没有和人建设性的东西的话,我还是别浪费时间了!”吴伟推了推眼镜说道。
将近十年的磨练,吴伟早就脱离了单纯的学生时代。
没有几百人的气势,杜嘉逸总算是找回了点气场。
“你必须搞清楚一件事情,我们拥有罗丰通讯百分之九十的股份,我们才是主动的一方!”
“这就是不谈了?”吴伟起身想要离开。
“你都不想看看我们对于罗丰公司的规划?”杜嘉逸说道。
在很短的时间,杜嘉逸就拿到了吴伟的资料。毕竟张赫然手眼通天,到达安全地域的时候,人脉就发挥了作用。张赫然负责背后策应,整个谈话就交给杜嘉逸了。
吴伟对于罗丰公司和自己的发展是存有希望的,尤其是包袱方面。一个名校毕业生,加上多年的从业经验,换一家公司担任技术方面的负责人也是没问题的。可是吴伟始终没有离开,那么他目的显而易见。
在经历领域有一个叫做止损的东西。意思就是在股市里面如果遇到亏损,那么及时平仓是可以减少损失。这个概念后来被沿用到情感领域。
毫无以为,吴伟为罗丰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倾注了太多的东西。吴伟无法就此结束自己的投入,那么只能够消极地看着整个公司的变化。
谁是罗丰公司的掌控人,这是吴伟控制不了的,可是吴伟真的很想听听这位年轻的新掌控着有什么高见。
“罗丰到现在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传统企业领域都算是时间很长了,在电子科技领域里面就能够算是老太爷了!”杜嘉逸调侃道,想要缓和缓和气氛。
“时间很长,也到了它走向坟墓的时候了!”杜嘉逸淡淡地说道。
这并没有引起吴伟的异常,既然选择坐下来把杜嘉逸的话听完,那么吴伟就不会胡乱动怒。
“第一件事,罗丰通讯会改个名字。罗丰这个好牌子虽然会得到不小的市场认可,可是这部分人群已经老了,不太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而且罗丰的产品质量也被人诟病。更换品牌是势在必行的!”
吴伟并没有说话,杜嘉逸接着说道。
“第二件事,就是对于整个厂区的改造。京城这里地价太贵了,人力资源也很高,并不适合一家电子产品公司呆着这里。科研部分可以搬到魔都,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引入高校资源。生产车间也需要办理到人力资源更加便宜的中部或者西南部分,以此来节省产品的成本。”
“搬离之后多余出来的厂房,出售给地产企业,获得的资金将全部投入给研发部门用于自主研发和购买技术专利和新生产线的架构。”
杜嘉逸提供的思路非常明晰,而且可实时性非常高。
关键在于,这个方案是否能够得到几千人工人的认可。原厂区的搬离势必让很多工人不愿意离开,研发部门搬到魔都,也不过只有上百人罢了。剩下的人如何安置,这是吴伟非常关心的。
而且杜嘉逸对于新型手机的研发避讳莫深,吴伟可不是那种被简单两句就能够忽悠得热血沸腾的中二青年了。
“我需要具体的过程和计划!”吴伟冷静地问道。
杜嘉逸笑了笑:“那是商业机密,你等到加入新公司的时候,我会详细地告诉你。”
吴伟没有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可是从杜嘉逸那里得到的措施,至少比现在的管理层要明确得多。
“你有几天时间考虑一下,我正好要梳理一下罗丰,在此期间,你们也可以商量商量。如果配合,那么未来的公司会尽量安置现在的老员工,如果不配合的话,自然也有不配合的处理方式。”杜嘉逸隐隐地威胁到。
老奸巨猾。
吴伟很清楚,自己中了缓兵之计。现在的杜嘉逸没有了人身安全问题,自然是不是对吴伟进行妥协。何况杜嘉逸的性格也不是什么容易妥协的性格,这已然是杜嘉逸最大的限度了。
……
“这就是骗我们,明天我们就把厂门口给堵住了!”听完了吴伟的话,有人就忍不住了。
“有用吗?他们的计划根本就没把现有的厂房和收益放在眼里。”吴伟说,“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要不要配合这些行动。”
“哥,你怎么能够保证那个杜总不会再卖了地皮之后,就甩下我们不管?”一个年轻人不满地问道。
“那你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个杜总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对,他有百分之九十的股份,他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吴伟说。
“那我们可以发动同事们闹事啊,闹到他们不敢忽略我们的意见为止!”另外一个年轻人大声地喊道。
数次的行动,让这些年轻人太过于迷信自己的力量。
“这不是长久之计!按照法律来说,我们在这家企业里面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吴伟有点头疼地说道,“只要他们能够付得起足够的遣散费和补偿,那么就不存在任何的问题!从法理来说。”
“那我们就只能够在这里坐等着?”
吴伟觉得心情有点郁闷:“那我们能够怎么办?”
“都等了这么久了,也不着急这么一会!他说这几天我们就能够看到他的行动,也不过几天而已。”
第二百三十六章 晓之以利()
杜嘉逸所谓的整顿很快就出现了。
京城这边是张赫然的主场,而且罗丰通讯也是他入股新公司的资产,自然是得他出马来摆平这件事情。上次几百人可是把张赫然吓了个够呛,不把面子找回来,张赫然就不算是京城大少了。
别的不说,面子可是京城人都很看重的。
总经理这些人先别说其它,就是撺掇这么多人过来闹事,就是张赫然不能够忍的。这些蛀虫手底下可不干净,贴牌也有不少利润,自然是他们的目标。一查一个准,账目极其混乱,顺势就把这些人给打了下去。
张赫然的地面上,不需要给罗丰任何人面子,加上和警方有关系,直接让这群人把手里面的股份给吐了出来。
杜嘉逸和吴伟再次见面的时候,整个罗丰通讯公司的管理层几乎被一扫而空,仅仅有几人幸免,也不影响大局了。
“我说等我两天,现在应该足够说明我们的诚意了吧!”杜嘉逸笑着说道。
吴伟也在惊叹于杜嘉逸背后的势力。
罗丰公司换了这么多的董事长,而管理层却始终是这些人,说到底就是强龙和地头蛇之间的斗争。地头蛇自然是不会考虑手段干不干净、清不清楚,可是强龙毕竟都是公众人物,也得照顾到自己的形象。
强龙等于说是自缚双手在和地头蛇斗,自然会落到下成。谁都知道罗丰通讯现在最值钱的是地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