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重生之商女宝钗-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宝玉见自己手上没有玉,慌忙去找,林黛玉阻止他说:“别找了,那玉又跑了!”
贾宝玉呆呆的说:“又跑了?这以后上哪找?”
林黛玉没好气地说:“当初你不是要摔要扔的吗?那东西我看还是不要的好,省得以后离了它还要有病有灾,幸好这次你没事,下次哪个再来还玉。你只管扔了就是。”
贾宝玉点了点头,对林黛玉的话,可谓是言听计从。
薛宝钗却没有林黛玉那么乐观,这次等于打草惊蛇,也不知道那块石头究竟想如何?
百里于安赶到时,三人正在吃饭,只是各怀心思食不知味。
百里于安纳闷道:“你们这不是好端端的吗?叫我来有何事?不是为了那块石头?”
薛宝钗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碗筷,问他可曾用饭,百里于安摇头。
薛宝钗又吩咐下人给百里于安贴了副碗筷,挥退下人拉着她坐下道:“今天发生了奇事,林妹妹问宝玉要那块石头,那块石头竟长在宝玉的手上,怎么弄都弄不下来,我只是碰了一下,竟然听到厉鬼一样的惨叫声,连林妹妹都听到了,只是不知为何,宝玉竟没有听到。”
百里于安目光扫过贾宝玉的双手,不知为何贾宝玉有点怕他,急忙放下筷子给他瞧。
百里于安疑惑道:“那块石头呢?你们弄下来了?”
薛宝钗郁闷地摇了摇头:“没,弄下来倒是好了,也不用急着叫你来。奇的还在后面,我用信鸽通知你,它竟像逃命似的自己化作金光飞走了,宝玉当时就晕了,幸好林妹妹在你说这事奇不奇?”
百里于安面色凝重:“这样的话,就说明你之前的推断没有错。我之前并没有把这块石头放在心上。想当初,我和你在他面前相遇,纯属巧合,”
薛宝钗点头道:“灵石倒是真,就是心思脏了些。”
“这事先搁置,夏家那边的结果出来了,封了他们的桂花林,转到夏氏族里其它人手上,那人是皇上的人。再者夏家母女因为欺上瞒下,贿赂官员,已经下了狱,你觉得此事可还有不妥?”
百里于安随便吃了几口菜,就放下筷子不紧不慢地说道。
薛宝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总算是摆脱了夏金桂的阴影,不然她还真的要杀人灭口了,这是她最不愿意做的事。
她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说道:“我想去牢里瞧瞧她们。”
百里于安皱眉:“那地方一团乱,你去做什么?”
林黛玉也拭了拭嘴角,柔声劝道:“宝姐姐,既然坏人已经被关了起来,你又何必去瞧,平白脏了自己的眼睛。”
薛宝钗看向不知名的远方,眼里的恨意毫不掩饰:“不去看看,我怎能安心?”
百里于安自知拗不过她,只得应了,就是提了条件他陪她一起去。
吃罢饭,百里于安把林黛玉和贾宝玉送回了林府,因为林黛玉怕贾宝玉在荣国府出了事,没人送信自己赶不及去救,贾宝玉欢喜地应了。
贾政收到林如海递回来的消息,心里松泛了许多,只是想到赵姨娘心情又糟糕透顶,之前贾宝玉向他透露了赵姨娘给老太太喂了虎狼之药,他去兴师问罪,赵姨娘竟说老太太是为了二房,而且振振有词,这让贾政痛苦不已。
此时比贾政更痛苦的还有夏金桂,原本锦衣玉食、飞扬跋扈的她此时狼狈不堪,身上的衣服只留下中衣,要不是她娘死死地护着她,说不定此时她身上就只余下肚兜了。
犹是到了如此地步,她还不肯相信自己成了阶下囚的事实,拉着鼻青脸肿的夏母问:“母亲,是不是圣上弄错了,该进来的是九皇爷啊,母亲,你快给那些御史送信,让他们帮我们说好话,把九皇爷拉下马。”
“女儿,你糊涂啊,若不是你信了宝蟾那个丫头的教唆,我们娘俩又怎么会走到这种地步,那个薛蟠有什么好,族里给你挑的几门亲你不要,非要得罪薛家,和九皇爷做对,就算是要算计,暗里有多少招使不了,非要闹到宫里去!”
夏母一脸的后悔,后悔把夏金桂养成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这才给夏家遭了祸,如今两人都被下了狱,她们这一支是要被灭门了。
夏金桂却听不得夏母这番埋怨,瞪着夏母满脸的恨意:“明明是你不中用,我们夏家家大业大,为圣上做了那么多事,九皇爷算什么,都怪你,都怪你没本事!”
夏母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娇宠大的女儿,也不舍得骂她,想起自己为了生意委身那些老板的事,更觉得对不起夏金桂。
于是老泪纵横地认错道:“是我,是我没用,害了女儿。”
这时,牢门前传来一声幽幽的叹息,夏母抬起头看到了身穿黑色斗篷的薛宝钗。
第八十七回 无止无尽楚歌四起 有始有终一往情深()
狱神庙本是朝廷关犯官及家眷之地,比大理寺的监牢条件要好上一些,只是夏金桂犹不知悔改,令同牢的人瞠目结舌,还扯什么仙姑道长,其它人都以为她疯了,就连夏母也觉得自己的女儿怕是脑子不清楚了。
夏母虽然也恨薛家人,但经商数十年,以一个寡居身份维持夏家这么大的家业,诚府极深,她心里未免没有东山再起的念头,生怕惹恼了薛宝钗和百里于安,到时失去了翻身的可能。
夏母艰难的爬起身,上前拉住疯狂的夏金桂,对薛宝钗道歉道:“这位是薛大姑娘吧,小女被我娇惯坏了,受身边的丫头挑唆,才犯下错事,谁让她对薛大少一往情深,以至于用处了方法。”
薛宝钗不是第一次见识夏母的能耐,几番话就把夏金桂说成了为了情义无心做错事,如果她没有重活一世,还真的要被她说的话骗了。
夏金桂被夏母惯得什么不敢做,杀人的事她也做过不少,若不是生性恶毒怎么会受宝蟾挑唆,对兄长一往情深,那就更不可能了,前世哥哥流放,她和宝蟾就看上了薛蝌堂兄,想尽办法勾引。
薛宝钗转过头问站在不远处的百里于安:“她们出不来了吧?”
百里于安嘴角微勾:“你说了算!”
“你们竟敢这样对我,我夏氏是皇上钦点的皇商,比你薛家更家大业大,满朝的官儿哪个没和我们夏家扯上过关系,你们竟敢如此,圣上会把你们全砍头!薛宝钗,你勾引了九皇爷,还想引得皇上也偏了你们薛家”
夏金桂慌了神,口无遮拦地吼叫,吓坏了夏母,急忙捂住她的嘴,却被夏金桂推倒在地上爬不起身了。
薛宝钗顿觉无趣,前世夏金桂心思并没现在这么浅,不过也没好上多少,庆幸的是这一世夏家早早的倒台了。
薛宝钗和百里于安一前一后走出了狱神庙,薛宝钗转头看向铁筑的大门,心道:“宁国府的珍大爷和贾蓉也回不去族里了吧,流放三千里,花天酒地的爷俩怕是受不住那个苦,走不到流放地。”
“在想什么?”百里于安替她拢紧斗蓬问道。
薛宝钗身子往他那边靠了靠说道:“一切离结束不远了。不知为何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百里于安表情认真地看着她迷茫的脸说道:“因为你总是站在大局观考虑事情,从来没仔细想过你自己。所以即使你挽救了很多不可逆的事,你还是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主子,出事了。”冥夜又在关键时刻打断百里于安的循循善诱。
百里于安一个眼刀过去,冷声道:“说不出什么重要的事,仔细你的皮。”
冥夜面无表情地说道:“又有人告了薛府,说是强占了他们的祖地,一处皇家别苑,是皇室的一位宗亲告的。是义忠亲王千岁按耐不住,动手了。”
百里于安看向薛宝钗,薛宝钗猛然想到薛采薇占据她的身体时,收了一张皇家别苑的地契,不由有些头疼地看着百里于安,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隐而不发,如今是有备而来!”百里于安冷笑道:“蛇已经出洞了,只是不知后面藏头露尾的出不出现?”
薛宝钗有点担心:“还是没找到她们吗,会不会回到离恨天之上了?之前梦中领宝玉去了太虚仙境,也许她们是在梦中指引?”
百里于安自负道:“我没挣脱禁制的枷锁,她们却能?”
“论法力而言不能,可这方世界为她们所用,因势利导,天时是站在他们那边的,所以我才担心。”
薛宝钗忧心忡忡,总觉得事情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乐观。
四月梅雨天,天空又飘起了细雨,天色昏暗了下来,仿佛薛宝钗此刻的心境,兴许是到了最后关头,她心有戚戚焉,生怕稍有不甚,便重蹈复辙,一切付诸东流。
百里于安宽大的手掌包裹住她的手,将她送上马车,站在马车前眉目含情,似有千言万语要对她说。
薛宝钗忍不住说道:“你不必多说,我心里知道你,我想你心里也是知道我的。”
百里于安展颜一笑,薛宝钗突然觉得四周亮了许多,心里的阴霾也被驱散不少。
“你在家里等消息,宫里人多眼杂,我不放心你。”百里于安柔声叮嘱。
薛宝钗点了点头说:“回去我把地契找出来,再问问薛采薇是怎么回事?”
百里于安笑了笑,转身大步离开,薛宝钗看着他修长挺拔的背影心里安稳了不少。
回到薛家,薛宝钗便把香菱打发了出去,哄她是林黛玉给她布置了诗题,香菱本来就痴迷于作诗,所以赶紧回房想诗去了。
薛宝钗拿出金锁唤了几声薛采薇,薛采薇便现形从金锁里飘了出来,第一句就是:“哎呀妈呀,还好老子机智。”
薛宝钗懒得理会她的疯言疯语,直接问道:“你当初为什么要收下皇家别院的地契?”
薛采薇不以为意地说道:“是那个警幻让我收的啊。她每次都是突然给我下令。我也不知道她是为了什么。”
“你如今能不能联系上她?”薛宝钗眼里闪过探究,试探地问道。
薛采薇急忙摇了摇头:“你可别咒我啊,要是能联系,知道我反水了,恐怕早就让我灰飞烟灭了。”
薛宝钗有些失望,还是把真实情况和薛采薇说了。
“我去,仙女都这么阴险的啊,这不是随便陷害人吗?”薛采薇不敢相信地睁大眼睛,她是因为警幻是仙,所以才信任,如今看来,还是她太天真。
薛宝钗并没有心情去同情薛采薇,毕竟现在弄不好薛家就会陷入危难境地,原以为御史台就已经是大手笔了,没想到她们竟然还请动了宗室施压。
敲一次登闻鼓可以,总不能总告御状吧,再者地契确实收了,这是铁证,不像是夏家污蔑,薛宝钗有点头疼,只能等着百里于安的消息。
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次日,薛蟠来寻她,直言要娶晴雯为贵妾。
薛宝钗知道他俩的事已经水道渠成,只是薛蟠还未定亲就娶贵妾,传出去不是现成的把柄往人家手上送吗?
估计宗室告薛家的事,京都有头有脸的人差不多都知晓了,如今都持观望态度,谁敢和薛家结亲?
薛宝钗把这事和薛蟠一说,谁知薛蟠竟说道:“我只娶妾,不娶妻,晴雯的身份当不了正房,我如今又不想娶了别人,若是为了要和晴雯在一起,就要娶别人,这事怎么想怎么膈应的慌。”
薛宝钗没料到薛蟠竟是这等想法,这与前世差别也太大了,难不成他还准备守着晴雯一个人过不成。
于是,她皱眉问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晴雯一人了?母亲知道吗?”
“反正我现在只要晴雯一人,我想到那个赵姨娘,心里就直打颤,又是正房又是姨娘的,家里太乱了,我脑子本来就不够使,回来她们再来一窝蜂的烦我,我还能做生意吗?咱家之前不也有些,娘亲不知哭了多少回了?怎么到别人她就愿意让别人哭了?”
薛蟠梗着脖子,条理分明地分辩道,竟说的薛宝钗哑口无言。
可是,薛宝钗知道即使她不介意薛蟠只和晴雯一人过,薛母哪里说破天也不会同意。
林妹妹那样的好颜色好人品,薛母还因身子弱顾虑多多,更别说晴雯一个出身低下的丫头了,再说晴雯的卖身契还在荣国府,当初报了丧,平白活过来了,到时也是说不清的事。
薛宝钗事无巨细地把这些事和薛蟠说了,薛蟠却信心十足道:“这有何难,让凤表姐把卖身契一撕,晴雯改个名字嫁进来不就成了?”
薛蟠竟是有备而来,薛宝钗又好气又好笑道:“你既什么都考虑好了,还来问我作甚,就想看我为你操心?”
薛蟠面色尴尬,露出几分讨好的笑道:“这不是母亲那边不好说吗?我已经给晴雯找了合适的身份,到时还要你出面和母亲说说好话。”
薛宝钗皱眉道:“这可不是说说好话的事,你对外是称晴雯贵妾还是夫人呢?要是贵妾少不了那些无事生非的人给你扣大帽子,若是夫人,母亲那边是绝对说不通的。”
薛宝钗又想到了也到了婚嫁年纪的香菱,前世薛蟠对香菱还算有点情意,不知如今他是何想法?
她这么想也就这么问了,哪知薛蟠如避蛇蝎:“妹妹,你可饶了我吧,晴雯这几日不知从哪里听来,说香菱是我的贴身丫头,把我骂的狗血淋头。”
“此话怎讲,晴雯看上去不是善妒之人。若真如此,她因香菱骂你之事你万万不能和母亲提起。”薛宝钗沉声叮嘱道。
薛蟠却摇了摇头说:“不是,她不是捻酸吃醋,她是替香菱不值,说我和宝玉是一样的人,占了人家的便宜,到头来还要舍了人家,她说的是宝玉把袭人打发出去嫁人的事,袭人早就伺候宝玉了,最后还被舍弃了。”
“其实这事也和九皇爷有点关系。”薛蟠又道。
薛宝钗愣了,怎么这事他也掺合一脚,什么时候他竟有了做红娘的兴致?
第八十八回 落井下石王家明清算 岿然不动薛府暗留手()
听了薛蟠的话,薛宝钗久久不能回神。
妻妾不合,家宅不宁这些话竟然从百里于安嘴里说出来,怪不得薛宝钗不信。
薛蟠接下来的话,更让薛宝钗心神大震,只因为百里于安说,终身只娶一妻足矣,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没看见薛宝钗呆滞的神色,薛蟠又接着滔滔不绝道:“百里兄既然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他一个皇亲国戚,只娶一妻,我一个商户之子还要三妻四妾,感觉失了面子。”
薛宝钗不能把他的话当真,挑眉问道:“哥哥当真如此想?你和她比面子,那失的面子可多了去了。”
薛蟠为人不够圆滑,在薛宝钗面前更是不善说谎,讪讪地说道:“其实我是怕我三妻四妾到时他也学我,你怎么办?本来人家要娶一妻,如果因为我托了妹妹的后腿,我心里过意不去。再者,他给我举了那么多的例子,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薛宝钗哭笑不得,又有点感动,薛蟠竟是为了她,才想着只娶一人。
他有这个想法很好,只是薛母那里恐怕是不行的。
薛家就他一根独苗,若是晴雯好生养一些,那还好说,若是一年半载没有动静,恐怕薛母就急了。
再说薛蟠不娶妻,只娶妾,说到底,还是晴雯的身份不够,就算给晴雯安了一个假身份,但是在薛母眼里,晴雯就是一个丫头,更别说,晴雯之前是在赖嬷嬷那里,那简直就是奴才养的奴才了。
薛宝钗颇为头痛,这事太过难办了。
然而她没有想到,更难办的事还在后面。
被皇室宗亲告霸占皇家别院的事还没有弄清,这边薛宝钗又收到了百里于安传来的消息,王子腾终于按捺不住,动手了。
王家大义灭亲,向都察院告薛母与王夫人姐妹相残,薛母毒杀了王夫人。薛家那些族人更是联名上告薛宝钗不孝不敬宗族,仗着百里于安的势力侵占族中财产。
这一桩桩一件件颇有墙倒众人推的情势,之前皇室宗亲上告的事,薛蟠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如今连王子腾都下场了,还有那些以前恶毒的族人竟然捅刀子,这下可急坏了呆霸王。领着家里的一群普种就要去王家讨个说法。
薛宝钗悄悄拉住他说了会儿话,他才瓮声瓮气地带着仆从去王家了。
薛母更是被王家的态度气的头晕脑胀,抓着薛宝钗的手泪流不住:“我哪里敢毒杀姐姐?她捅了我一刀,我都没有敢对他怎么样,还护着关心着他儿子,如今自己的兄长竟然这样对我,要置我于死地,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薛宝钗沉着脸,语气尽量温和的劝道:“母亲,这事不是一天两天的,这是长期积累的,舅舅他坐上位者做习惯了。以前都是看在九皇爷,还有我们简在帝心的份儿上,忍着呢,如今我们、九皇爷和皇室宗亲对上了,他能不爆发吗?肯定正等着我们去低头呢。”
薛母抬起头,泪眼汪汪的看着薛宝钗,迟疑道:“那我去劝劝你舅舅给他认个错,让他们放我一马。”
母亲也太天真了些,如今不是赔礼道歉能解决的事。
薛宝钗摇了摇头,直言道:“到时只怕人家会狮子大开口,你以为你是人家的亲戚,人家可不把你当正经亲戚。把你当成肥肉,想狠狠咬一口。”
就这话,薛宝钗还是考虑薛母的心理承受能力往轻了说的。王子腾能坐上高位,单凭他审时度势隐忍不发,这心计就深的可怕。
唉,还是她太低调,薛家太低调了些,否则王子腾哪敢跳出来当出头鸟。
薛母却仍抱有侥幸之心:“他要是要些银两,要几个铺子,都给他也使得。反正是自家亲戚,只要能保住咱们薛家的基业,都不妨事。”
薛宝钗无奈扶额,刚劝住薛潘,这边薛母又是本糊涂账,只能摊开来说:“如果是几间铺子,一些银两也就算了,你觉得舅舅会为了这些个东西就敢把你告上去,别到时候咱们赔了夫人又折兵。母亲,这事你先别管,有我和哥哥在,还有九皇爷在,他们就翻不出天来,不过是被别人利用了,还真以为自己能耐呢!”
薛母见薛宝钗说的胸有成竹,便不再说些什么,只是有些伤感,这亲戚不是亲戚,以后薛府是不是成孤家寡人了。
薛宝钗,如果知道薛母的想法,肯定会说,这四王八公,早晚都会败,现在王子腾闹这事就是和义忠亲王站在了一处,那义忠亲王早晚是造反的主,人家都为了泼天的富贵舍了你这亲戚,你还上赶着去送死不成。?
哪知他们的烂招还没完,薛家商行的掌柜的,尤其是那些洋货掌柜,竟然联名上告薛家通敌卖国,还有一些薛家和番邦的书信,可谓是人证物证俱在,薛家逃脱不了。
只是这一连串的动作圣上那里居然没反应,也没说把薛家的人押入大牢,惹得朝上怨气纷纷,觉得皇上已经被百里于安迷惑了,更觉百里于安是个奸佞。
那些不明真相的士子们被鼓动,竟喊出了清君侧的口号,一时间,京城阴云密布,形势紧张,暴风雨,似乎越来越猛烈了。
大雨连下了两日,薛宝钗每天都收到百里于安的消息,心里踏实了许多,薛家的铺子关了不少,她也无动于衷,薛母使人来问,他只是淡淡的回答:“母亲只管等着就好,到时且看哪座山先倒。”
虽然现在薛家的损失不可估计,但是这一切终有一天会讨回来。
“姑娘,林先生来看你了。”香领着身披蓑衣的林黛玉,走了进来。
薛宝钗急忙脱下她身上的蓑衣,倒了杯热茶,塞到她手里说:“你先暖暖,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林黛玉面带忧虑回道:“外面传得沸沸扬扬,我在家里坐不住,就想来看看宝姐姐,你和百里哥哥到底是什么章程?怎么现在还没见你们还手呢,是不是这一次有什么难处,你只管与我说,我再与爹爹说,圣上对爹爹还是有些许信任的。”
虽然林黛玉清楚,百里于安不是凡人的身份,但是这凡人的国度还有这禁制,百里于安如今也不过是个皇室宗室,在她想来,薛家被逼到现在这个地步还不出手,肯定是遇到了大麻烦,所以她就迫不及待的赶过来了。
薛宝钗拉着她坐下,神色淡然道:“哪有你们想的那么严重,不过是几个跳梁小丑,你百里哥哥的意思是放长线钓大鱼,这些人蹦出来有什么用?主要是他们幕后之人,总要先让他们尝点甜头。。
林黛玉听到他这样说,就暂时放心了,然后从袖筒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薛宝钗说:“凤嫂子那边叫我给你递个话,晴雯的卖身契拿好了,那府里有人想借晴雯的事闹腾。”
薛宝钗听了这话眉头轻皱:“如今那府里不是凤表姐在管事吗?谁还能越过她闹腾?”
林黛玉也不好说自己的至亲之人,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坦承相告:“还能有谁,大舅舅。听说有人给他使了银子,让他添一把火,他竟然答应了。”
薛宝钗冷笑,这贾赦的作风和之前的贾琏一样,都长到钱眼儿里了,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