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重生之商女宝钗-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是谁?”贾政头还是蒙的,双眼无焦距顺口问道。
史氏目光闪了闪道:“左不过是除掉了我人痛得利益的那些人。”
被她一句话点醒的贾政痛心疾首道:“一母同胞,他们何至于心狠如斯,不如分家了事。”
史氏眼里的鄙夷一闪而过,她的目的可不是分家,如今王熙凤身份高贵,贾琏又进学补缺,离了大房他们什么都不是,总要搅混了水拿点好处再分家才行。
她没有劝贾政,因为她知道贾政是个什么的人,这个府里最虚伪的莫过于眼前躺着的贾府二老爷了。
一心督促贾兰学业的李纨两耳不闻窗外事,是最后得知消息的,当场急火攻心吐了口血,顾不得许多直奔贾政的住处来,也不让丫头通传,直接就闯了进来。
贾政和继夫人看到形容狼狈的李纨面露惊讶,都不知这位平时循规蹈距的儿媳为何今日失了方寸。
李纨连礼都没行,劈头就问:“婆婆可是有了身孕?”
史氏下意识地抚向小腹,李纨哪还不懂这其中的意思,只觉晴天霹雳眼前直发黑,声音发颤道:“没出孝期,婆婆怎么能做出这种事?还宣扬的人尽皆知,我已经求过宝姑娘,兰儿明年能下场,你们怎么能这样?”
李纨的声音说到最后拔高了许多,贾政听了满脸懊悔,不敢去看自己的儿媳,捂脸身子扭到里面。
“如今怎么办,兰儿的前程怎么办?公公婆婆你们倒是出个主意啊!”
李纨眼中的怨恨流露,看得史氏心惊胆颤,她觉得如果李纨手里有把刀,李纨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朝她和贾政捅过来。
第九十八回 薛宝钗智策李宫裁 林黛玉坦叙贾珠死()
史氏被李纨疯狂的目光骇到,身子忍不住往后缩了缩,可利益相关,她自然不想背毁灭继孙子前程的罪名。
李纨不甘心地对着装死的贾政叫了声:“公公!”
贾政却不敢转身面对,只听李纨又说道:“公公既然不顾兰儿的前程,不如把我们分出去吧,放兰儿一条生路。”
贾政一听,立刻怒火中烧,顾不得装了,直接坐起身双目圆瞪,面容严肃道:“李氏,兰儿是我的嫡孙,你让我把人分哪里去?”
贾兰现在是二房崛起的希望,史氏肚里的那个想要成才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不拘是哪,只要不挂在公公名字即可。”
李纨目光坚定,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神情,看得贾政神情一窒,今日的大儿媳太颠覆她以往给人的印象了。
贾政知道此事错在自己,但好面子的他哪肯承认,想到史氏说的话,故意说道:“好啊,你不是求了别人吗?分家是不可能的,你求的人有本事,你还去求他吧。”
李纨不相信贾政居然说出和史氏一样的混帐话,愣愣地看了贾政片刻,直接起身转身就走。
“老爷你看看,不是我多嘴,她说不定就等着您这句话呢。”史氏想到刚才自己居然被老实的李纨吓到,觉得分外没面子,故意煽风点火。
贾政心里恼火,冷笑道:“真把薛家人当救星了,我看看姓薛的怎么管我们贾家的闲事。”
只是他眼底的忧虑和恐慌出卖了他,史氏只装作没看见,反正只要没人和她争二房的家产,她怎么样都行。
次日,薛宝钗刚交待完商行的事,李纨便来了,薛宝钗不是言而无信之人,自知躲不开就没把人拒之门外。
见李纨进门便要跪下,薛宝钗只能赶紧扶住她:“嫂嫂这是做什么,我知道你的来意,也知道如今要向圣上提兰儿童生试的事,那是千难万难的。只是我已经应了你,自当尽力去做,你莫要如此。”
李纨双目含泪,嘴唇张张合合欲言又止,到底是家丑,贾政又是她的公公,依她循规蹈距的性子,实在是说不出贾政的坏话。
薛宝钗拉她坐到软榻上,又给她砌了杯茶,缓缓说道:“我后日使起程前往塞北,在此之前定会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帮兰儿。”
李纨却摇了摇头,神色黯然道:“你不用宽慰我,公公和兰儿的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你又能想出什么办法,我只是不甘心就如此了。明明我的兰儿那么用心,为什么要受整个家族和亲人的牵累?”
薛宝钗知道她说的事实,血浓于水,贾兰如何都绕不过去贾政这个假正经的祖父,除非是过继或者贾兰跟着李纨改嫁。
过继改嫁有点难办,贾政如今大儿子亡故,二儿子贾宝玉又出家当了和尚,史氏肚里的还不知是男是女,算来算去,贾兰竟是荣国府唯一的血脉了。
怎么好向族里提过继这样的事?
改嫁,国子监前祭酒大人是个迂腐之人,肯定想给女儿立贞洁牌坊,到时外孙再金榜题名,他女儿就功德圆满了,到时李家和贾家的声望肯定很高。所以,前祭酒大人绝不会允许李纨改嫁。
只是本朝没有女子必须守寡不能改嫁的律法,所以薛宝钗觉得此法可行,还有一点,孝期订亲这项恐怕也要避免掉,想要找个好点的男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说到底,关键还要看李纨自己愿不愿意了?
薛宝钗觉得这事无法委婉提醒,不妨直言相告,于是便问:“嫂子可曾想过改嫁?”
不等李纨回答,薛宝钗抬手止住她说道:“嫂嫂先别急着回答,先听我说,如果是为了名声,你大可不必担心,如今贾府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你为了兰儿的前程委屈求全改嫁,待兰儿榜上有名,自然由我们分说。”
李纨面露犹豫:“你说的是个办法,只是我身在孝期,怎能嫁人,更何况是改嫁,就算我嫁,也得有人娶啊?若是从一个火坑再跳进另一个火坑,那不是更没挽回的余地了吗?”
“规矩是三个月不能放订,三年内不能成婚。如今你守我姨母的孝已经快满了,你是老太太的孙媳,没规定孙媳要守三年,只不过为了显示孝道,一般都是三年。只要你回祖籍和贾氏族老商量,他们巴不得你在贾氏族中再选一人嫁了,在明年县试前把亲先订下,在祖籍考试,兰儿童生稳过。”
薛宝钗细细地分析,让李纨心里不免有些动摇,咬了咬下唇起身施礼答谢:“多谢姑娘提点,我回去会好好考虑这件事。”
薛宝钗伸手扶住她道:“人选方面你若是担心,到时可把贾氏族老拟定的人选交给我,我可命人去暗中察探,定不会让你入火坑!在贾氏族中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兰儿身上毕竟流着贾家的血,入了别人的族到时怕受了委屈。”
“宝姑娘说的我都明白,这已是万全之策了!”
李纨面容姜苦地说道,她守寡数年,苦苦经营的坚贞名声怕是没有了。
李纨走后,薛宝钗想到了前世贾宝玉出家后,她过的孤苦日子,等待意味着煎熬,李纨此次若是选择重新开始,倒比自己的前世好点。
自从没再吃冷香丸,警幻死后,她的身体好像恢复了,具体地还得林黛玉来了用仙术查探下。
“香菱,香菱——”
薛宝钗起身朝门外呼喊道,却没有人应声,她无奈地坐下,怕是又拿着诗坐门口等着林妹妹了。
临走前若是能把香菱的母亲找到,也算又了件心事。
前日与薛蟠说起此事,薛蟠还说什么她的表现像此去塞外就不回了,事无巨细的安排,像是在交待后事。
薛蟠的口无遮拦惹得薛母满屋子追着他要打,直言要不是薛蟠太不靠谱,薛宝钗哪用着这么劳心劳力。
只是薛宝钗知道自己这是性格使然,虽然总说要为自己活,但是总抵不过心里的羁绊,这从上天偷来的安乐,她定是要努力坚持维护下去。
正想着这些,林黛玉由香菱陪着走进了房间。
林黛玉惯常打趣道:“宝姐姐发什么呆,莫不是想姐夫了?”
薛宝钗没有起身迎她,抬眼看向她道:“我在想哪个人有好福气做我的好妹夫呢?”
林黛玉自觉没趣,坐下径直寻了干净的杯子倒了杯茶,佯装不悦埋怨道:“刚刚在大门处碰到了珠大嫂子,我说宝姐姐为何不亲自迎我,原来是接待了贵客。”
“我怎么闻到了一股酸味。”薛宝钗颇为无语道,“你又不是不知那边府里如今是什么情况,她来做什么你也能猜出几分,何必拿这个说事儿。”
林黛玉收敛神色道:“我知道又如何,也无能为力,我见她神色犹疑心不在焉,想必宝姐姐已经帮她出了极好的主意。”
薛宝钗对林黛玉自然是坦承相告,林黛玉听完秀眉微蹙道:“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只是最关键的并不是其他人,是兰儿啊。他能不能接受母亲改嫁才是最重要的。你,我,兰儿都是同命相怜之人,宝姐姐怎么忽略了他的感受?”
见薛宝钗若有所思,林黛玉再次提醒她道:“若是姨母改嫁,宝姐姐你有何想法?”
薛宝钗第一反应是反对,这才明白林黛玉的意思,不由有些气馁:“这事怕是不成了。不过我母亲是年岁大了,珠大嫂子还年轻实在是不应该孤苦一生。”
林黛玉却想到了林如海道:“男子比女子好点,我爹爹还有姨娘相陪。”
忽然林黛玉好像想起了什么事,凑近薛宝钗说道:“宝姐姐,我想起来当时荣国府盛传的一件事,和珠大哥的死有关,如果这件传闻得到证实,兰儿也许会理解珠大嫂子。”
一旁沉迷于诗中的香菱听到林黛玉的话,惊讶地看向她,似乎不敢相信眼前之人是林黛玉。
林黛玉感觉到香菱的视线,红着脸说:“呆瓜,回你房子好好作诗!”
只因林黛玉向来不屑于背后说人闲话的,现在让自己的学生碰到了,自然觉得面子过不去,要不是为了李纨她也不会如此心急。
哄走了香菱,林黛玉这才自在了些,便小声把荣国府之前的传闻复述给薛宝钗听。
原来贾珠是因为王夫人赐的一个丫环,宠妾灭妻被贾政失手打死。
丫环名叫可人,曾是王夫人的大丫环,眼看李纨生了荣国府的嫡长孙,王夫人怕震不住李纨,就把贾珠乳母的女儿可人给了贾珠,贾珠与可人从小一起长大,情谊自然深重,再加上王夫人的暗中推波助澜,贾珠宠妾灭妻的传言便在国子监传开了。李纨的父亲当时仍为国子监祭酒,便直接问询贾政。
贾政调查后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沉迷于女色,因为身体不好还默使可人使用助兴之物,身子早已被掏空,一怒之下动了家法,贾珠因身体不好,再加上棍棒伤,没过多久便一命呜呼了。
王夫人和贾政都自觉内疚,老太太知道后下令不能再提及此事,对外说是病死的。
所以王夫人才那么厌恶丫环勾引宝玉,在王夫人眼里她自己和她的宝贝儿子自然没有错,错的都是别人。
薛宝钗听完后义愤填膺:“怪不得姨母虽然对珠大嫂子生活上没有亏待,但却不与兰儿和珠大嫂子亲近。一家人净做些狗屁倒灶的事。”
林黛玉没想到薛宝钗竟然说出了这般粗鲁的话,只能劝道:“这事还不知是真是假,到时问过珠大嫂子才知道,珠大嫂子若是为兰儿,一定要维护珠大哥的形象,你的打算怕是不成了。”
薛宝钗却不以为意道:“不成也是她自个选的,怨不得我。”
两人对坐无言,房间里陷入了寂静中,只有微风吹动珠帘的声音。
“昨日圣上微服私访来我们府上了,召见了我,问我非同去出使不可吗。”
林黛玉打破了这难捱的寂静,说出的话却让薛宝钗的心提了起来,难道圣上对林妹妹仍不死心吗?
第九十九回 薛家慈母谆谆叮咛 闺中密友亲热顽闹()
圣上突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拜访林府,而且专门召见了林黛玉,由不得薛宝钗不担心。
毕竟皇上是万人之上,有些事根本容不得别人忤逆,他们知道这个世上有仙凡之分,可是如今禁制未开,所谓仙凡之分,并没有什么区别,若是圣上知道百里于安已经不能用术法,那他还会是现在的态度吗?
在圣上眼里,林如海只是他的臣子,林黛玉只是臣子之女,他想要那臣子之女为妃,却受到万般阻隔,心里未免不甘心,而且会觉得有碍皇家的颜面。
谁也不知道他现在会不会突然改主意,如果他反悔,百里于安不散,谁还能压制住他?
于是薛宝钗急急的问林黛玉:“圣上是不是又要你入宫?”
林黛玉点了点头:“是,不过我拒绝了。圣上也没有说其他的,只是让我出门在外万事小心,还说如果我和朱师兄两情相悦,他也会为我赐婚。只是我若是对宝玉念念不忘,他是不会成全我的。他说,爹爹毕竟是他的心腹臣子,他不容许爹爹和荣国府联姻。”
薛宝钗不由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强逼你入宫就行,圣上急着收拢权利,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什么三朝元老四王八公,都是阻碍他收拢权力的绊脚石,而林姑父深得皇上信任,自然不会让他和这些人有所牵扯。不然的话林办事就会束手束脚,皇上可能也要看在林姑父的面子上,对荣国府轻拿轻放。如果别人有样学样,都用联姻来解决事情,那他收拢权力的事情恐怕会功亏于溃。”
“原来如此。”林黛玉恍然道,“其实我已经猜出几分,只是我并不想父亲做一个愚忠之臣。近几日我将你默写的红楼一书仔细详读,父亲前世死在任上,他就是为了报效朝廷,忠君爱国,所以不顾自己的身体。不知宝姐姐可有什么办法,能让父亲退隐致仕,又不得罪皇上?”
薛宝钗疑惑道:“如今圣上对林姑父信任有加,以圣上的性情,绝不会亏待林姑父,林姑父现在的身体不也很好吗?有你在他身边,还怕他得什么小病小痛,妹妹为何如此担心?而且林姑父也不会同意你这么做。”
林黛玉摇了摇头,面带忧色:“宝姐姐,我觉得你未看透官场的黑暗,皇上是对爹爹信任有加,但从另一方面说,他也是皇上祭出的一把剑,与皇上站在对立面的人,首先想要除掉的肯定是爹爹,爹爹才是最危险的人。他就像是皇上的挡箭牌。爹爹一介文臣,为人正直不够圆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身在官场实在是太危险了。”
薛宝钗岂能不知这些事情,只是官场就是这样,她更惊叹林黛玉对政治的敏感性,叹气道:“既然身为朝廷的官员,就免不了这些事情,我觉得我们不能替林姑父做决定。还有就是如果你真的想林姑父辞官归隐,这次出使塞外,天高皇帝远就是最好的机会,到时我们再做商量。”
林黛玉得到薛宝钗的支持,心里顿时安稳了许多,两人又谈及,去塞外要准备的东西,然后在薛宝钗这里用了饭,就急忙旁敲侧击地探林如海的口风了。
离开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逼近,薛母都要唠叨,然后让薛攀准备东西,最后,薛宝钗算了算,他们准备的东西就要十辆马车才能拉走。
然后,薛宝钗就对薛母说:“母亲,我又不是了不回来了,你准备那么多东西,到时候都是累赘,若是出了什么事,那不是送给那些强盗刺客的吗?”
薛母连忙说:“你赶紧去给我拍木头,呸两下,什么强盗刺客?不是有皇上派的御前侍卫,还有卫小将军在吗?怎么就是送给别人的啦,那塞外是蛮荒之地,你从小未出过远门,我肯定是是样样都要替你考虑到,那些东西都是你平时能用到的,要是你去了水土不服,或者是用的东西不合手,那又怎么办?到时你找都找不到,你以为那些北面的强盗,为什么要抢我们的东西?不就是我们的东西好用吗?”
薛宝钗无奈道:“那也不用那么多呀,皇上派人送给北戎的那些礼品,还没有你给我准备的东西多呢,到时候人家以为这是我们送给那边的礼品,给拉走了怎么办?我不是照样用不到。”
薛母一拍大腿说道:“你这就提醒了我,东西还是准备少了,你要不和皇上说说,什么北戎的礼品呀,我们薛家出。我们薛家现在不是皇商吗?只当是给朝廷做了贡献,到时你去了北戎,皇上还不看在我们薛家的面子上,多给你派几个侍卫。”
薛宝钗有些哭笑不得,心里又有些感慨,母亲确实是个疼儿女的,前世若不是她对薛蟠的纵容和娇惯,薛蟠也不会长成呆霸王的性子,惹出那么多祸事,偏偏她还护着宠着。
“还有件事,你一定要记得。”薛母拍着薛宝钗的手背语重心长地说道,“儿啊,你和九皇爷一定要发乎情,止乎礼,不能有任何逾越。俗话说,聘者为妻,奔者为妾,他连聘礼都没下呢,没有我看着你可不能做傻事,一切等到回来,按照咱们的规矩走。”
薛宝钗红着脸点了点头。
薛母见她如此乖巧,眼眶突然红了,拉着她的手:“你这丫头,从你父去了以后,明明是个丫头,却抵得上别人家两个小子。如今,你都到了这般年岁还未成家,还要远走塞外,我的心里实在是难受。有什么难事你从未对母亲说过,藏着掖着唯恐我知道了。当母亲的,哪有不心疼儿女的,你要好好的回来,母亲想看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也算是了了件心事。”
一席话说得薛宝钗眼眶也有些湿润,这时薛蟠走了进来,看着两人都红着眼睛,忍不住问道:“母亲和妹妹这是怎么了?吵嘴了?你们两个有什么说不开的?”
薛母瞪了他一眼说:“呸,我们好着呢,净胡说!”
薛蟠这才明白过来:“哦,母亲是舍不得妹妹,妹妹也舍不得母亲。哎呀,妹妹此去也不过是两三个月的光景,母亲不用担心。”
然后,他把手里的帖子递给薛宝钗说:“妹妹,这是珠大嫂子的帖子,刚递到门房,我就把它拿过来给你了。”
薛宝钗打开一看是首藏头诗,原来李纨已经下定决心,收拾行装回贾家祖籍了。
她送来这个帖子的意思,估计是想让薛宝钗帮他查一下贾府那边哪个人可以嫁,省得回去两眼一抹黑。
薛宝钗和薛母薛蟠说了声,拿着帖子回到房里,提笔给王熙凤写了封信,把个中情由都讲了清楚,然后让贾琏回去调查族里的情景,把那些被备选的人,送到她这里。
王熙凤自然乐见其成二房分裂,李纨若是改嫁那就不是二房的人了。
如今贾琏也当着贾家的族长,这种事肯定要有贾琏出面,凤姐向来做事风风火火,本来薛宝钗以为,在出发之前是收不到王熙凤送来的这些人选了,不由有些心急,谁知道在出发的前一天,王熙凤居然把这些人的资料送了过来。
正巧林黛玉和史湘云都聚在这里,几人正在商量,出发时怎么布置马车舒服,带哪些书还有东西打发时间,更多的是因为心情激动,看着路线图议论个不停,讨论那些所经之地的景色和风土人情。
王熙凤命人把这些名单送过来的时候,史湘云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林黛玉瞥了一眼上面的人名,心下了然,问道:“可是珠大嫂子那边的事已经有了些眉目?”
薛宝钗点了点头,招呼他们两个过来看,林黛玉简单的和史湘云说了情况,史湘云瞪大眼睛看着他们两个,好像不认识他们一般:“你们两个竟然做起了媒婆和红娘的生意?”
林黛玉拿扇子拍了下她的头道:“许你成亲后甜甜蜜蜜,就不许我们这些还没成亲的人,给别人牵红搭线?”
史湘云却大大咧咧的说:“你们要是羡慕,就应该快点成亲啊,给别人牵红搭线算什么事情,那不还是看着别人甜甜蜜蜜吗?”
惹得林黛玉去拉薛宝钗的袖子告状:“宝姐姐,你看她成个亲就了不起了,还瞧不起我们这些没成亲的,以后再也不与她一处玩了,明日让她自己和妹夫坐一个马车。”
史湘云咯咯笑了起来:“你不与我坐在一处,我自然和相公一起骑马,林姐姐天生体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骑马呢?”
“哎呦,你这人,怎么今天尽欺负我呢?”
林黛玉边说边四下寻找东西:“宝姐姐,你屋里怎么连件趁手的东西都没有,看我不把这个得意洋洋的人打出去?”
薛宝钗已经把名单看完,任由他们笑闹完,这才拉住林黛玉的手臂将名单递给她说道:“我看这名单好像有些问题,你也来瞧瞧。既然云丫头瞧不起我们这些牵红搭线的人,这就不给他看了,我们来商量下,不带他玩儿。”
林黛玉笑嘻嘻的接过名单,朝史湘云晃了晃说:“不带你玩儿。”
逗过史湘云,林黛玉也没有忘了正事,认真的看起了名单,眉头轻蹙喃喃道:“好像确实有点问题,从来没有听说过贾氏族里出过什么举人啊?二十岁的监生,不会是琏表哥一样的吧,还有一个正五品武官?”
史湘云被他说的心里也升起了几分好奇,也凑过去看名单,才看几个就看出了问题,直言不讳道:“凤姐这个名单整理的,也太不靠谱了,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拿来有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