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歌荀令-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孟轲称‘五百年而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其荀令君乎!”一朝成为曹操谋主荀文若,荀玉心中波澜不兴,即便不在大唐,他也依然能尽己所能匡扶盛世。历史上的荀彧能以文弱之躯力挽狂澜镇守曹军后方,无论如何他也不能辱没了这个名字。拨了拨琴弦,通体清贵的荀彧弯了弯眉眼,他虽名为文若,但是和文弱二字可不搭边儿啊!PS:1。主受,cp戏志才,跟着曹老板打天下~2。金手指苏苏苏,通篇清水,攻受其实没什么区别啦~3。作者水平有限,接受意见但是拒绝人身攻击,开开心心你好我好
 ://146222

第1章() 
草长莺飞三月天,长安城官道上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衣袂飘扬的清俊青年背着琴慢慢走着,虽然只是普通的一条路,但是硬生生被他走出了鲜花铺路的感觉来。

    青白相间的儒风长衫以及墨发上插着的桃花木簪很容易便让人认出这人出自千岛湖长歌门,毕竟江湖上能培养出这般气质出众之人的地方不多,长歌门正是其中之一。

    来人一路走到城中官驿,然后凭借手中的驿券开了一间上房,长歌门在朝中人数众多,拿到一张驿券易如反掌,更何况他的师父还是当朝宰相张九龄,虽然现在退隐了,但是在朝中的影响力却半分没有减少。

    长歌门的弟子很多,但是他们大多时间不会待在长歌门里面。

    千岛湖太小,看不得人生百态,不管是想成为风雅诗人还是志向高远的官员,只读书都是没有用的,所以在有空闲时间的时候,他们喜欢遍访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亲身体验百姓生活。

    在官驿中好好将自己收拾了一番之后,荀玉看了眼天色便走了出去,他出来历练了一年多,去过扬州走过洛道,顺着心意便走到了长安城。

    今日是上元节,城中处处灯光相映,白昼为市,夜晚燃灯,处处皆是张灯挂彩,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万国来朝歌舞升平的太平气象让荀玉不由自主的勾起了唇角,顺带着脚步也带了几分轻盈。

    大唐盛世的富贵风流,无论看多少遍也是看不够的啊!

    盛装打扮的女子挑着花灯,成双成对出现在桥上路上的情人数不胜数,荀玉摇了摇头,笑着朝着一个较为安静的地方走了过去。

    月明如雪灯如月,护城河上一排排花灯顺着水流飘着,河边更是不少趁此机会出来玩儿的各派弟子招呼着同伴,荀玉慢慢走着,虽是笑着看着这一片歌舞升平,却并没有融入这繁华之中的意思。

    热闹看看就好,他本就喜静,太过闹腾也是一种烦恼。

    仿佛从山水画中走出来的清俊男子在河边站着,不知惹了多少姑娘芳心暗许,在这民风开放的时代,自然有忍不住的姑娘上来搭话,但是不过片刻,脸色微红的姑娘便低着头退走了。

    哭笑不得的看着不知什么时候围了一圈的人,好声好气将上前的姑娘打发走,荀玉捂唇咳了两声,而后果断转身离开这儿,这满城的火树银花到底是不太适合他。

    游历了这么长时间,天下是个什么样子他大致也都知晓了,这次回了长歌门,下一回再出来便是正式入仕了。

    江湖门派众多,长歌门中虽然也逍遥快活,但是依旧不乏想要报效国家之人,如此太平盛世,谁人忍心破坏了去?

    孤身一人到底不适合过这种热闹的节日,荀玉停了一会儿便想直接回官驿休息,可是没走两步后面便有一个声音将他喊住。

    “那个长歌,长的挺标致的那个,等等等等。”

    扫了一眼四周,荀玉可以确定周边只有他一个长歌弟子,看着一路挤过人群冲过来的丐帮弟子,温润如玉的青年嘴角抽了抽,最终还是停下了脚步。

    “阁下有何要事?”清凌凌的声音带着些许疑惑,荀玉记性极好,他可以确定这个丐帮以前没有见过。

    上下打量了一下荀玉,追过来的丐帮松了一口气,然后小心翼翼的问道,“你是一个人在长安吗?”

    被丐帮的话弄的有些摸不着头脑,荀玉站在那里看着这个比他还高点的丐帮,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答话。

    这是什么情况?

    看荀玉不答话,丐帮懊恼了捶了捶脑袋,然后接着说道,“如果一个人的话,可否。。。。。。可否一同赏花灯?”

    期待的看着面前清俊非凡的青年,丐帮的心跳都快了几分,不愧是长歌门出来的人,只是一眼看去便有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若是在这上元佳节求得这么一人同游。。。。。。

    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到底是出来历练许久,不过片刻荀玉便调整好了表情,恰好这时天边飞来一只白鸽停在肩上,细细看来鸽子腿上还帮着什么东西。

    “不巧,在下还有事要办,若有机会来日再把酒言欢,可好?”将鸽子捧在手中,荀玉转头看着丐帮,略带歉意拒绝了这人的“好意”。

    赏花灯?

    孤男寡男在上元节这么个时候共赏花灯,这个丐帮莫不是将他当成了傻子?

    丐帮也不是什么纠缠不清的人,看荀玉确实有事情要做,说了两句话后便一步三回头的朝着远处而去。

    总算知道师兄弟们为什么争着抢着让家里的小孩子去千岛湖了,便是有这人千分之一的风雅,他们丐帮出去也不至于让人说没文化了。

    经过几番打岔,荀玉也没有在外面游玩的心思了,幸好这儿离官驿不远,不过一会儿便回到了清静的院子中。

    将绑在白鸽腿上的小木筒取下来,荀玉站在院中,看着纸上短短的几行字,难得的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低声叹了一口气,寻来烛火将纸条烧了,荀玉抬头看了一眼天上闪烁的星子,而后摇头在院中石凳上坐下。

    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不好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贪官污吏祸害百姓,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信是韩先生传来的,上面只有短短几行字,但是只这几行字就不知代表了多少条性命。

    ——清河县令王寅不顾律令受财枉法死不足惜,且上元之日停于长安官驿,此人与朝中联系颇深,遂报于天道轩。

    荀玉跟着张九龄学习为官之道,官场中的各种不正当行为自然是一清二楚,二十岁那年跟着韩非池处理了几起祸害苍生的官员之后,便被韩先生便抓住了这个劳力不放了。

    如果不是师父拦着,估计韩先生真的会把他拉进天道轩了。

    能被韩先生特意传信也要解决掉的贪官,手下定然不只一两条性命。

    眼低闪过一抹暗芒,荀玉解下背上的琴,指尖在琴弦上缓缓拨动,清亮的琴音从院中扩散出去,不多时,隔壁院中便传来了惊恐的喊叫声。

    韩非池通过音律操纵人心的圣手,荀玉跟着也学了不少,虽然达不到杀人不出剑的程度,但是处理这些人也是足够了。

    通过音律窥探人心,对于那些心中藏着肮脏东西的贪官们再适合不过了,被自己想象出来的种种可怕景象吓疯乃至死亡,虽然便宜了他们,但是到底对那些被迫害的百姓有了交待。

    一曲结束,隔壁也隐隐传来哭喊声,荀玉面色如常收了琴,然后缓步走回房间。

    一个被梦魇缠身而亡的官员,一个清高傲然的长歌门弟子,怎么看两者都没有任何关联。

    听着外面隐隐传来的声音,荀玉闭眼静了会儿心,然后转身关上了门,岂料再一回头便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再次有了意识之后,荀玉眨了眨眼,看着眼前陌生的一切直接愣在了当场。

    什么情况?!

第2章() 
淡淡的檀木香充斥的身旁,阳光透过镂空的花窗在房间内投下一片阴影,精致不凡的装饰怎么看都不是官驿中简单至极的样子。

    心下骇然,荀玉勉强稳下心绪,大脑已经开始高速转动了起来。

    在不知不觉时将他弄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来人定然比韩先生还要强上几分,毕竟从他十六岁开始,韩先生想要赢他就要费上一番功夫了,而江湖上比韩先生厉害的人物屈指可数。

    单看困住的这间房便可以看出此处主人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至少不会缺钱,荀玉将脑海中出现的那些人物一个个排除在外,最后反而被自己绕的有些迷糊了。

    外面只有一些轻微的脚步来回走动,应该是离的不远,虽然房间中没有人,但是荀玉知道外面看管的人不会少。

    因为没有在牢房中醒来,所以荀玉知道自己现在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若是想要自己性命那就不会有醒来的机会了。

    现在看来,估计是要拿他当筹码来换什么东西了。

    但是。。。。。。是谁出的手呢?

    抓了他又是想换什么呢?

    身体有些不受控制,荀玉勉强歪了歪头,将身上的异样归之于药效没有过去,他自认为在外历练的时候没有得罪过什么人,也想不出来谁能有这么大手笔冒着被长歌门追杀的风险来抓他,所以究竟是什么人将他弄到这里来的?

    脑海中将近来发生的事情回顾了一遍,仿佛哪儿都没有问题,又好像哪儿都有问题,洛道上忽然退走的劫匪,枫华谷中神神秘秘的黑衣人,甚至先前的丐帮弟子都好像有些怪异。

    忽然,外面有些杂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荀玉闭上了眼睛装作还没有醒来,只要有人来他就可以推测出来究竟是谁出的手,现在还是稍安勿躁忍耐一会儿为好。

    房门外,两个六七岁的孩童拉着少年的手,左右看了看,只有照看幼弟的婢女侍从在这儿,父亲母亲都不在。

    两个小娃仰头眼巴巴的看着少年,眸中的渴望都快要溢出来了,“大兄,就看一眼。”

    少年尚未及冠,长发直接披在身后,虽然年少容貌已是不俗,看着两个弟弟亮晶晶的眼睛,荀悦无法,只得点头答应,“小声些,莫要吵醒小弟。”

    到底是年少,荀悦心中的好奇比之弟弟们少不了哪儿去,只是少年人知道遮掩罢了。

    身为兄长,照看幼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荀悦轻轻推开门,然后再次叮嘱了两个弟弟一番才放人进去。

    荀氏新添一子,家中老少皆是面露喜色,小孩子没有那么多想法,只是急于见到新出生的弟弟而已。

    周围的婢女侍从笑着看着几兄弟,因为先前主子的吩咐也没有拦着,兄弟和睦族中和顺,这才是世家大族的风貌。

    看着床上闭着眼睛还没有长开的小娃娃,年仅五岁的荀谌轻手轻脚的凑了上去,眼中毫不掩饰的欢喜。

    恋恋不舍的移开视线,荀谌挺直腰板看着两位兄长,一本正经的说道,“大兄,三兄,现在谌也是兄长了!”

    荀氏乃颍川大族,族中人数众多,只祖父荀淑便有八子,到了他们这一辈人数更是众多,但是留在颍川的却并没有多少。

    在外为官者皆带着家眷,见面的机会也并没有多少,荀谌知道六叔父家有两个年龄尚小的弟弟,但是到底没有见过,比不得眼前这个同父同母的小团子。

    小小的一团软软的看上去脆弱极了,乖乖巧巧的样子让人忍不住伸手去碰,但是想到大兄之前的叮嘱,荀谌小朋友忍住了蠢蠢欲动的双手,只是一脸正经的宣布从今天起他也是有弟弟的人了。

    然而,被围观的荀玉心中已经不止震惊这么简单了,兄长?他难道是。。。。。。难道是变成一个孩子了?

    先前只当身体不受控制是被下了药,无论如何荀玉都没想到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身边的人还没有离开,荀玉不敢轻易睁开眼睛,但是神色已经有了些许不安稳。

    将荀谌抱在怀中,带着两个弟弟过来的荀悦看着床上神色不安稳的小娃娃赶紧带着另一边还在看的荀衍离开。

    七岁之龄的荀衍顺从的跟着兄长走出去,待荀悦将门关好之后才仰头问道,“大兄,小弟有名字了吗?”

    让一旁候着的婢女好生看着,荀悦将荀谌放下,想了想然后答道,“彧,文也,叔父先前提了一句,小弟名为彧。”

    虽然听不懂荀悦说的是什么,但是看大兄的神情,小弟的名字定然很好,这么想着,两个小家伙儿低头说了些什么,然后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摇头笑了笑,荀悦回头看了一眼闭上了的房门,然后也离开了这里,希望小弟没有被他们闹醒。

    彧,文也,彧彧其文,馥馥其芳,文采美盛貌,他们荀家又多了一位男丁啊!

    没人注意到房间内他们以为睡着的孩子已经睁开了眼睛,艰难的转头看着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他身上的肉乎乎的小手,荀玉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他从未听过此等骇人听闻之事,什么样的毒蛊才能让人从青年变成婴孩?

    投胎转世?

    那为何没有黑白无常孟婆汤?

    略带茫然的看着头顶精致的雕花,荀玉控制不住的开始胡思乱想了,在官驿的时候四周明明没有人,他他身体也没什么致命的病症,那为何会忽然失去意识?

    想到他家师弟那离奇的遭遇,再看看自己如今的处境,荀玉心中竟然慢慢安定了下来,难不成这是遇到和师弟一样的事情了?

    但是师弟从来没有说过他离开之后变成了一个孩子啊?

    想要叹气,但是现在婴儿的身体做不到那种高难度的动作,最后的结果就是乖巧可爱的婴儿睁开眼睛嘴巴嘟着吐了一个泡泡。

    怔愣了一瞬间,荀玉不敢相信刚才吐泡泡的孩子是自己,脸上不自觉的发烫,脸皮薄的荀师兄转过头将刚才的事情抛之脑后。

    方才三人在这里待的时间太短,只三言两语就是荀玉也没办法从中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倒是外面隐隐约约看到的仆从还能让他有些猜测。

    虽然没怎么看清方才那个被唤作“大兄”的少年,但是这称呼却不像是大唐所有的,而且看那少年的衣物更像是汉制,荀玉心中大概有了点底数,若是像师弟那般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那才是真正的糟糕。

    迷糊的眨了眨眼睛,确定了周围没有危险之后的荀玉打了个哈欠,就当是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历练罢了,就是不知道师父他们会不会担心。

    有师弟的前车之鉴,师父他们应该不会太过于担忧,如此甚好。

    婴儿嗜睡,就是想清醒也抑制不住身体的本能,不一会儿床上的呼吸声便稳定了下来,微风拂过带来阵阵幽香,婢女看了一眼里面并没有哭闹的小郎君,感叹了一声乖巧之后便也悄声退到门外去了。

第3章() 
光和七年,颍川阳翟郊外,三三两两的文士趁着秋日出游,或谈论政事,或探讨文章,甚至还有及笄女子跟着家人出行游玩,端的是一片祥和之景。

    空地上铺着各种席子,文士们说到兴头上便拿起身边备好的酒水,酣饮之下写诗作赋在此时最为平常不过了。

    临溪的一间亭子中,因为四周阴凉所以注意到的人并不多,便是有人想要来这儿,看到亭子中备好的酒器草席也知晓这是被别人占下的地方了。

    此时,亭子旁边站着的男子一袭青衫风流,墨发上并不是常见的玉冠,而是被一枝不合气节的桃花枝挽住,眉眼间带着笑意,只一眼看去便如同春风拂面般沁人心脾。

    此人正是在这汉末生活了二十年的荀玉,或者说——荀彧。

    当年初来之时万事不知,只知晓家里是世家大族,规矩礼仪皆是极好,“玉”与“彧”同音,他也没多想,长歌门本就是注重礼仪之地,只是成年的灵魂被拘束在小孩子的身体之中让他颇为不适应罢了。

    直到后来,偶然间知晓自己名为荀彧,他才终于恍然大悟,知晓那些隐隐的熟悉感是从何而来了。

    荀彧,颍川荀氏,汉末大族,对于一个从小跟随张九龄学习文治的长歌门弟子来说,他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若是被师父知道,怕是要将后汉书三国志等书放在一起抄上十几遍了。

    祖父荀淑,父名绲,如此明显的信息摆在面前,他竟然还一直以为家中只是普通氏族,这实在让他一个以向来以记忆力自豪的长歌门弟子无地自容。

    最初知道身份之时,荀彧的确迷茫了好久,就算他接受能力极强,也无法一下子将自己代入那个史书上惊才艳艳却悄然落场的荀令君。

    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最后却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

    一个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之人,最后却忧郁而亡,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

    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之后,荀彧对周围的关注便多了起来,即便当时还只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在几位兄长念书的时候他也会巴巴的凑上去,只为了确认这到底是不是他熟知的那个东汉年间。

    长歌门弟子心中皆有匡扶天下之心,大唐盛世的繁华看久了,陡然到了这么一个君王色令昏庸的年代,若说心中没有什么打算那是假的。

    读书为了报效国家,习武为了打抱不平,长歌门弟子虽受儒家思想教导,但也不会被儒家教条所拘束,在江湖上待久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也没那么重要了。

    到底是跟在张九龄身边长大的,官场中的汲汲营营荀彧再清楚不过,家中不肯让他过早接触政事,荀彧也不急,该来的总会来,过于急躁反而容易出错。

    男子二十冠而字,荀彧按部就班在长辈兄长的看护之下终于在去年迎来了加冠礼,随之而来的便是与史书记载无异的黄巾之乱。

    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家中长辈大多在朝堂之上,荀彧对这动荡的天下看的清,却也依旧无可奈何。

    现在大乱才刚有些苗头,那些之后崭露头角的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他不过一普通世族子弟而已,现在过于关注反而让人起疑。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已经千疮百孔的天下,岂是一两句口号便能变得大吉?

    眸中笑意散了些,荀彧将脑海中的杂乱念头甩开,只是久等却不见人来,于是摇摇头便回到亭子中去了,石桌上一张碧色长琴,形制与时下大家所制之琴略有不同,但是看上去却别有一番韵味。

    也不知道人都干什么去了,独自倒了杯酒水,荀彧慢慢饮着,心思早已不知飞到了哪儿去。

    他那大侄子可不是喜欢迟到的人,难道出什么事情了不成?

    心下有些担忧,荀彧看着四周备好的酒水茶点,让仆从在这儿看着然后起身准备去看看大侄子如何了。

    荀氏一族人员不少,大兄荀悦因父早亡而在颍川族地成长,荀彧记事不久后大侄子荀攸也到了颍川,虽然荀悦对他们极好,但是到底年岁在那儿放着,课业也远比他们繁忙,因此平日里荀彧也多是和荀衍荀谌荀攸一起。

    荀攸比他年长五岁,虽然差了一辈儿,但是叔侄俩的相处模式更像兄弟。

    刚走了两步,迟迟未到的荀攸终于出现在了视线之中,看到那随之而来的少年身影,荀彧哑然失笑,大侄子不会迟到,但是架不住身边有一个能磨蹭的啊。

    原本对少年硬要跟过来就有些无奈,现在看到荀彧走到了外面,荀攸叹了一口气,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让叔父久等乃攸之错。。。。。。”

    “无妨,快过去吧。”不等荀攸说完荀彧便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大侄子认真起来就是他也不怎么受得了。

    未等荀攸回话,一同过来的少年便熟门熟路的绕过挡在前面的高大身影奔向酒水处,“既然到了,何不痛饮一番?”

    这看见美酒如同看到美女一般的少年,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鬼才郭嘉,不过现在,这也不过是个半大的少年罢了。

    汉末私学盛行,颍川更是其中翘楚,接下来百年大半谋士皆出自这人杰地灵之地,荀彧自小在这儿长大,在求学的时候自然认识了不少好友。

    书院设在阳翟郊外,乃是在荀家的一片地上建起来的,荀氏不少长辈不在官场便在书院教导学生,当然,偌大一个书院不可能全是荀氏把持。

    颍阴荀氏,长社钟氏,许陈氏,舞阳韩氏,颍川四大氏族皆在此投入了不少心力,毕竟家中的小辈都要在这里接受教导,世家大族最重要的就是传承,若是不用心怎么能教导出光耀门楣的后辈?

    郭嘉比荀彧小了许多,现在不过十五六岁,但是一身才气已然不俗,只是性子过于骄傲嘴巴又毒,因此在书院中的风评不是那么好。

    毕竟不是谁都能受得了被讽刺但是偏偏还不了口的感觉,要不是书院中的学子涵养高,郭嘉早被人堵到墙角套麻袋了。

    因着年岁小,荀彧几人在面对郭嘉时难免有些偏爱,但是这并没有让他的毒舌有所改善,在面对几个好友之时言语更是无所顾忌。

    因为郭嘉惯会顺着杆子往上爬,这会儿看见美酒更是忘了旁边都有些什么人,黑着脸看着大口喝着酒的少年,荀攸捏了捏拳头,而后面无表情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