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歌荀令-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匆黄鹕烫帧
他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如此而已。
笑眯眯的摸了两把蓄起来的小胡子;贾文和找了个角落叫了一壶茶,也不嫌弃外面的粗糙茶沫就这么小口小口抿的开心。
暂且将要拐来。。。。。。不对。。。。。。要招揽来的名单放下;荀彧摇了摇头,转身也跟着贾诩进了茶馆。
那些人才还不急一时,刘景升之前不肯重用;没道理现在忽然醒悟了,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处置袁公路。
再有一会儿;吕奉先的大军便要回来了。
原本想着直接派人将袁术送至许昌;有什么事情直接让朝廷那些闲的没事儿干的大臣们去解决,但是可惜,袁术病的不轻;若是再接着颠簸下去,只怕到不了许昌便一命呜呼了。
说着不在乎袁公路的生死,但是总不能让人死在军中,即便郭奉孝嫌弃的不行,也不得不因为一个袁术而拖慢了行程。
所以原本昨日便能到的大军,到如今才堪堪走到城外。
茶水还没有凉,外面便传来了喧嚣声,荀彧和贾诩一同起身,站在听闻消息前来迎接的百姓们后面等候大军进城。
原本他们不用出来挤在百姓中间,戏志才已经去了城外,无需他们再走一趟,但是这么长时间没有见着郭嘉,荀彧心里到底有些想念,于是便拉着在一旁优哉游哉的贾诩一同出来了。
宛城一行,奉孝和奉先配合之下可是将张绣收拾的服服帖帖,如此不见生疏的模样,倒是让他有些出乎意料。
荆州的门户已经被他们打下来了,那么接下来,主公若有意对荆州下手,刘表就真的没有半分抵抗之力了。
避开行人转头到了茶馆二楼,好歹在昌邑城中待了那么长时间,城中见过他的人不在少数,在楼下时大家都在等着大军进城没有注意到他们,到了楼上就是再小心也要被人认出来了。
好在看到他们的百姓们也知道这时候荀彧没有心思和他们寒暄,自发的让出了观看的位子便眼睛发亮的站到了旁边。
他们平日里可没有机会见到这仙人化身的荀先生,更何况如此近距离的站在一起,别说让个位子了,就是现在让他们直接从楼上跳下去他们也照做无疑。
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好在马上下面城门便打开了来将这些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如若不然,荀彧还要微笑着应对对他异常热情的百姓。
高头大马率先进城的吕奉先一身煞气未消,在外人面前,吕大将军永远都是这么一副生人勿进的形象。
在战场上一骑当千的模样深入人心,看着板着一张俊脸的吕奉先,原本想赞叹出声的百姓们声音都堵在了口中,想要抛出去的瓜果也都讪讪又收了回去。
吕大将军身上的气势太过骇人,平日里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气势全开的吕奉先,全城百姓没有一人能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笑出来。
好不容易等吕奉先走的远了些,城门处的百姓才缓过来劲,气氛渐渐缓和过来这才真正出现了迎大军入城的欢畅。
听着身后传来的声响,吕大将军抿了抿嘴唇莫名感到一丝委屈,眉头皱的死紧一时间身上的气势更是骇人。
不知道哪儿惹到了这一军主将,正好被吕大将军扫过的百姓们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有胆小的甚至直接躲在了旁人身后。
心情更加不爽的吕大将军冷哼一声,拍了下身下的赤兔迅速穿过了人群,他不想待在这块伤心地了。
气呼呼的吕奉先加快了速度,后面没有跟上的士兵们接着不知道从哪儿飘过来的手绢,总感觉情况有点不对劲。
从头到尾看着吕奉先表情的变化,对这人异常了解的荀彧自然之道这看上去非常不好惹的武将心里究竟想的什么。
这性子,也幸好他们都了解这人,不然,这么直接的将情绪表现出来,还指不定要得罪多少人呢。
眸中笑意掩饰不住的泄露了出来,荀彧摇了摇头,拍了拍旁边的贾诩示意他们可以下去了,不然待会儿要赶不上庆功宴了。
看了看朝着城中而去的马车,以及掀开帘子朝这边咧嘴笑的开心的郭奉孝,荀彧无奈转身,和一脸惊奇的贾诩一同离开了这里。
他们俩出现在这儿可完全是即兴之举,这郭奉孝怎么会知道他们在这儿?
二人很快回了议事厅,因为今日大军归来,基本上所有人都聚在了一起,得胜归来的大军自然要办上一场像模像样的庆功宴。
因为荀彧和贾诩不声不响的离开了,知道他们很快就会回来,戏志才也没有等,直接派人将酒水什么带了上来。
行军途中不能饮酒,说起来这些武将们可有好几个月没有尝过酒味了,除了不沾酒水的高顺之外,其他人早就馋的不行了。
荀彧和贾诩悄悄的离开,回来之后又悄悄回到属于自己的席位之上,虽然知道并没有什么掩饰的作用,他们也依旧想着尽量不打扰到别人。
一手持杯来到荀彧旁边坐下,戏志才微微扭头朝着郭嘉努了努嘴,“早说了不必担心,以奉孝的性子,除了他自己没人能欺负的了他。”
眯着眼睛享用着和别人不同的美酒的郭奉孝感觉到有人在背后说他,揉了揉脸便晃晃悠悠的走了过来,“听说文若对嘉甚是想念,连片刻都等不得也要去城门处。”
朝着戏志才挑了挑眉,郭奉孝一点儿都不知道分寸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白了这越活越过去的家伙一眼,戏志才和荀彧对视了一眼,然后起身去了不远处的武将们旁边。
没有任何自觉的郭嘉看着戏志才离开,又看了看坐在荀彧旁边的吕奉先,二话不说直接将吕大将军推开自己挤了进去。
在外面受了排挤回来还要受欺负,吕大将军眨了眨眼睛,浑身都笼罩在失意的气息之中,丝毫没有得胜归来的意思。
瞪了郭嘉一眼,就知道吕布绝对不是这人的对手,荀彧将郭嘉身边的美酒拿了过来递到吕大将军跟前,“奉先试试?”
低头嗅了嗅樽中味道,吕奉先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果然,还是荀先生待他最好了!
属于自己的东西被拿去给了别人,郭嘉撇了撇嘴,大人有大量不和这几人一般见识。
看上去迷迷糊糊的郭嘉趴在荀彧肩膀上,对不远处来自戏志才眼刀子视而不见,“袁公路那边就算医治也撑不了几天了,就这么让他留在昌邑?”
“放心,总能让他撑到许昌。”淡定的将人推开,荀彧瞥了一眼没个正行的郭奉孝,“主公如今还在许昌,奉孝这是想过去?”
和一群顽固迂腐的老学究打交道,想来这人应该会很“欢喜”。
然而,知道如今曹操对朝廷的态度,明显想歪了的郭嘉眼睛一亮,撑起身子惊叹了一句,“嘉与奉先将军率万数兵马直接攻向许昌?”
想想就刺激!
还在疑惑着郭奉孝这回为什么不按常理出牌的荀彧:。。。。。。
第110章 第110章()
直接一巴掌拍在了郭嘉头上;荀彧面无表情的看着这口无遮拦的家伙,莫名感到心累。
这么个性子;到底是他们给惯出来的。
看了看荀彧的脸色;再看看旁边的郭嘉;吕布摸了摸下巴,果断带着刚到手的美酒闪到了一边儿。
反正荀先生说正事儿的时候他也听不大懂,还不如去炫耀刚得来的美酒。
那些家伙在外面得了那么多瓜果和手帕;合该拿不到荀先生亲自酿造的美酒。
小心眼的吕大将军喜滋滋的跑到一群武将中间,看的荀彧忍不住再次摇了摇头。
还好这人只在自己人面前展现出这么一副样子;在外面依旧是杀神形象;如若不然;他们还真不敢就这么将人放出去。
早习惯了吕奉先时不时的傻不愣登;郭嘉浑然不在意的在荀彧旁边坐下,然后依旧双眼明亮的问道;“主公如今是何想法?”
不打就不打,反正他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只不过万人的兵马直接去攻打皇帝所在的地方;想想就觉得很刺激。
他郭奉孝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干过这么大的事情呢!
只想想也行啊!
转头瞥了这人一眼;荀彧不紧不慢的抿着茶水;“想知道主公怎么想的直接去许昌即可;彧身在昌邑,如何知道主公的意思?”
虽然身边养了几个酒鬼,但是荀彧自己却并不经常饮酒;比起酒水,他还是更喜欢喝茶来修身养性。
贾诩来昌邑之后这么快和他关系亲密起来,绝大部分原因就是二人的爱好一致。
遗憾的摸了摸脸,自知这个话题没有接着说下去的机会,郭嘉顿了顿,然后坐正了身子,
“文若大人有大量,原谅嘉一时失言可好?”极其熟练的开口认错,郭嘉托着脸看着荀彧,半点儿也不提让吕布带兵打许昌的事情。
那许昌本来就在他们的管辖之下,如今不过是皇帝带着朝中大臣迁移了过来,说到底,他们要是想派兵过去还用不到“攻打”这个词儿。
“许昌那边暂时不用担心,主公自有分寸。”
郭嘉沾了酒,荀彧也没打算在庆功宴上说太多,他们还不急这一时。
有程仲德在许昌,该担心的应该是王司徒才对。
虽说朝中都是老狐狸,但是到底在洛阳待久了,大都只有那一点儿格局,整个朝廷尚且不是一块铁板,内斗还来不及,这不四处是漏洞让人下手吗?
对待自己人尚且狠的让人心惊,王允要是敢在许昌闹出什么幺蛾子,最后倒霉的还指不定是谁呢。
再说了,卢植等死守着皇帝的老臣们也不是吃素的,带兵打仗他们或许不行,磨嘴皮子可都是练了几十年的本事。
挥挥手示意郭嘉自己喝酒去,荀彧说了一句有事明日再说,然后也起身去了一众武将那边。
不在意的撇了撇嘴,眯着眼睛的郭奉孝看着自己身边不过一会儿就全空了起来,抱着酒坛子倒也是自得其乐。
庆功宴一直持续到了傍晚,让一直没有沾酒的高顺将七倒八歪的武将们各自送回去,荀彧看着旁边已经趴在桌子上不动弹的郭嘉,无奈过去就要将人抱起来带走。
难得没有喝多少的戏志才眼角抽搐拦下荀彧,一巴掌拍到郭嘉身上,“郭奉孝!”
这么多年了,即便深爱樽中之物,郭奉孝也从来不会放任自己醉到不省人事。
这会儿趴那儿不动弹,八成是装的。
果不其然,在戏志才冷了声音喊了一声之后,醉酒的郭奉孝趴在那儿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晃晃悠悠的站起来了。
“晓得了晓得了,自己回去,真小气。。。。。。”
一边嘟囔一边瞪了戏志才一眼,郭嘉委屈的看着荀彧,一双眼睛此时雾气蒙蒙倒真有几分让人于心不忍的意思。
“志才先回府,待彧将奉孝送走便回去。”直接一句话定下了,荀彧将背在生后的琴交给戏志才,然后过去扶着郭嘉就要离开。
“速去速回。”将琴抱在怀里,戏志才唇角微微勾起,文若将琴放在他这儿,就说明待会儿还有其他打算。
奉孝这小子一回来就想缠着人,殊不知这一回去可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是的,虽然荀彧的府邸离这儿最近,但是他却并没有直接将郭嘉带过去的打算。
几个月不着家,这家伙也该让他那府邸有点儿人气了。
然而,只是因为进来戏志才已经和他住在了一起,好歹是两个人一起,把郭嘉扔过去总归是有些不方便。
很快将郭嘉安排好,荀彧回去就看到了在府邸门外等着的戏志才。
将琴接了回来,荀彧笑了笑率先迈开了步子,“索性今日不曾沾酒,便直接送袁公路去许昌吧。”
让人起死回生荀彧做不到,但是让人多撑几天他还是做得到的。
在荀彧将琴递给他的时候便猜到的接下来可能要做的事情,戏志才整理了一下衣袖三两步便跟了上去。
不管是死是活,袁术都不能就在昌邑,就算他袁公路功败垂成,袁氏一族几代人攒下来的名声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消失的。
万一哪个袁氏门生因为这个心生不满在这个关头捅出乱子,接下家不管是冀州还是荆州,绝对都是只有落井下石的可能。
但是将人送到许昌他们就完全没有这点儿顾忌了,皇帝处置意图造反之人还要对谁说什么不成?
现在看来,只怕袁公路并不想多活这几天,好歹是曾经作用大片疆土的一方诸侯,如今去如丧家之犬一般被人带回去认罪,任谁也受不了这落差。
好在荀彧也懒得再刺激袁术,和戏志才二人悄悄来到安置袁术的房租附近便停下了脚步。
“怎么,文若不过去看看?”
“并无必要。”
他要给人续命靠的又不是药材,作甚还要进去?
将琴横放在身前,荀彧微微歪了歪头,“劳烦志才去安排人,稍后便可直接将人带走。”
戏志才点了点头,等荀彧的琴声起来之后便转身喊来门外的士兵,低头说了些什么很快又回到荀彧身边。
即便文若已经强调了很多次治病救人对他自身并无危害,他也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琴音只片刻便停了下来,荀彧没有让袁术狠受磋磨的意思,只够这人多撑几天到许昌就够了,至于朝廷那些人会想出什么法子来处置这人,估计也都没这个机会了。
幽州,被贾诩只言片语掀起来的风雨也即将开始,刘虞耳根子软,向来主张与人为善,对公孙瓒动不动就直接带兵打仗的做法更是看不惯很久了。
为政宽仁为先,安抚百姓方为上上之策,动兵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怎能得人心?
连对待游牧民族尚且是怀柔为主,更何况是同为大汉子民的冀州袁绍,从最开始,他就不赞成和袁绍开战。
他们与袁绍打了这么多年,至今也没有什么结果,双方都损兵耗粮,倒不如直接将兵马调回幽州。
总归袁本初不敢打过来。
然而,刘伯安这般打算,公孙伯圭却不肯就这么收手。
第111章 第111章()
在贾诩的插手之下;辛毗没来得及从公孙瓒身上下手来让袁绍打消那愚蠢的念头,幽州便已经开始了内讧。
幽州内讧不可怕;刘虞人气虽高;但是却不是会带兵打仗的存在;手下也没有能撑得起台面的将领。
他和公孙瓒的分工一向很明确,公孙伯圭征战在外,他便在幽州治理内政;二人合作了这么多年,也算是在这乱世之中站稳了脚跟。
当然;是在他们俩没有起冲突的前提之下。
关系尚好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一旦有了嫌隙;刘伯安的劣势便显现了出来。
到底是个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的时代;就算他在百姓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公孙瓒的铁蹄之下也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
更何况;公孙瓒这么多年征战四方,为的也是保卫幽州,所以;他刘虞人气虽然更好,但是不代表公孙瓒在百姓心里就完全没有地位。
觉得公孙瓒现在已经有拥兵自重之意;南边已经出了个大逆不道的袁公路;若是公孙伯圭在这个时候也起了僭越之心;那就不好收拾了。
在带兵一事上没什么经验,身边也尽是些作惯了文职的官员,一群文人合计之下;竟然主动对公孙瓒发起了攻势。
他决定先发制人的刘伯安紧接着便向各州下达了讨贼檄文,他乃汉室宗亲,加上幽州州牧的身份,想来迎合的人不在少数。
几年前对付董卓的时候就是这一招,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到底聚起了几十万的人马。
以他的身份,这次起檄文之后定然能压制住公孙伯圭。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和刘虞想的有些不同。
响应的人多是多,但是他想到的那些人却都置若罔闻没有一点动静,不过即便这样,他也集结了近十万的兵马。
其他不说,攻打公孙瓒应该是够了。
至于中原那些人,他也不抱什么希望了,不横插一脚就够了。
刚想动手的辛毗田丰收到刘虞的檄文时就觉得不好,之后看他们主公的脸色,也不敢再提这事儿了。
皇帝登基之时,刘伯安丝毫不留情面拒绝回京的事情他们主公可还记得清清楚楚。
好在事情没有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虽然袁绍直接将檄文扔到一边,但是好歹将之前要称帝的想法暂时放到了一边儿。
估计是想起来了之前刘虞拒绝众人推举他为皇帝时说的话。
有时候,旁人说一万句都比不上主公自己想的一句话,现在可不就是这样吗?
虽然接下来的形势可能会更严峻,但是只要主公不赶着找事儿,他们也不惧其他,看袁绍歇了那危险的心思,辛毗田丰等人也算松了一口气,注意力也都从兖州放到了幽州。
刘伯安到底是宗亲,这一仗下来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准,毕竟公孙瓒的兵力近一半都耗在了冀州这边,此时身边还真没多少能用的人。
公孙瓒离开幽冀两州边界也不过几天,刘伯安选的这个时间倒是好。
两败俱伤虽然是他们想看到的,但是一旦幽州没了兵马,外面那些时刻盯着中原的异族便该有想法了。
没了公孙瓒挡在外面,他们要考虑的威胁就更多了。
幽州,兵马集合了起来,斗志昂扬的刘虞带着兵马,十万大军直接将公孙瓒堵在了家门口。
文臣和武将的思维到底不一样,真正打起来差距便显现了出来,刘虞的兵马不比公孙瓒少,细数下来比被困在城中公孙瓒还多上不少,如此一来,即便单兵作战能力略逊一筹,凭人数也有制胜的可能。
原本应该是这样没有错,但是千不该万不该,那十万大军不该让刘虞一个心软面善的文臣指挥作战。
——无伤余人,杀一伯珪而已。
慷慨激昂在大军之前振奋了士气,刘虞却又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他们是义军,不能和那些蛮夷之人一样满嘴喊打喊杀,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拿下公孙伯圭就够了,不要伤及无辜!
原本看到自家大门被堵了的公孙瓒还有些惊慌,毕竟他人虽然在城里,但是大部分兵马还都在外面,仓促开战之下,连回救都来不及。
在城楼上往下看,一片片全是乌压压的人头,公孙瓒回头看看自己城中不过万人的兵马,皱着眉头心里已经有了退意。
硬碰硬的话,外面是十万大军,他们无论如何也打不过,倒不如先服个软,有什么仇以后再报。
公孙瓒不准备硬抗,他甚至已经做好这回吃个大亏的准备,毕竟谁也没有想到平日里没有半点脾气的刘伯安会在这里摆他一道。
然而,一连过了三天,外面依旧没有任何要攻城的意思,公孙瓒再次登上城楼,想知道他这顶头上司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想把他们困死在这里?
他们虽然人少,但是人少也是有优势的,至少粮草耗费的速度就比外面那乌压压的大军慢上许多。
幽州穷苦,百姓们穷惯了,每家每户有余粮都会好好存着,因此想要用围杀的法子,刘伯安可要失望了。
公孙瓒心里想了好几种可能,但是万万没想到,刘伯安不是想着困死他们,而是打着让他主动投降的主意。
这些文人们,当官都当傻了吧!
听到斥候们传回来的话,公孙瓒气笑了,两军对骂很是正常,刘伯安这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人,在他这个自小带兵打仗的跟前耍心思,这是当他没长脑子吗?
凭借这些年和刘虞共事的了解,公孙瓒很容易便猜出了那人打的什么主意。
在他眼里,一切都要以宽容为上,不管犯了什么罪,这人总能找出借口来从轻发落。
如果没有猜错,这次估计是:百姓生存不易,吾等兴起战争已是大错,万万不能焚毁城池加祸于百姓!
冷冷的勾起唇角,公孙瓒瞥了一眼外面依旧没有散去的大军,伸手招来副将附耳说了些什么。
文人就是可笑,在不该心软的时候心软,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这可不是他们在朝堂之上吵吵架的事情,真打起来,谁还管你是谁,先揍了再说。
打外族远远比打中原袁绍打的多,公孙瓒承认刘虞的治理让幽州的百姓好过了不少,但是也不敢就这么直接让人放开了手脚,虽然刘伯安明面上官职比他大。
他平时是不将这人放在眼里,但是该有的礼节他也没有少,现在这情况,除了有人在里面搞鬼之外,估计州牧大人对自己的不满也是积攒很久了。
中原过来的皇亲宗室,对他们这种粗人自然是看不上眼。
北边那些蛮夷可不管你那些“之乎者也”,打疼了还好,老老实实看着你的脸色不敢动弹,一旦这边放松下来,那些如同疯狗一般的家伙就会再次扑上来。
他们幽州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守不住被抢的了。
这让他怎么能不抓紧兵权?
按照他刘伯安的法子,就算百姓家中富足了些又怎么样,让他去挡着外族的进攻,他挡得住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