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女穿贾迎春-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迎春一啐:“越说越不像话,我亲脚底板作甚,小心关进小黑屋?”

    小混蛋忙着捂住嘴巴,可怜兮兮看着太后娘娘:“皇祖母您别信我,我人小眼花看错了”

    太后娘娘顿时笑起来:“哎哟好可怜的乖孙子,估计是芝麻吃少了,等下祖母就吩咐给你做黑芝麻糊,吃了啊,你就眼睛明亮了。”

    小混蛋对上迎春想要揍人的眼神,忙着哧溜下地跑了:“皇祖母,妈妈,我去瞧瞧皇帝舅舅,她一个人在太医院怪可怜的,我去陪陪他。”

    迎春笑着向太后解释:“小混子胡说的,您别相信。”

    太后娘娘笑的嘴巴合不拢,伸手握住迎春的手:“在母后面前不用害羞,女人再能干,终究要有个归宿,你九王兄是个可怜人,幼失怙恃,不过他很聪明,也十分感恩戴德,这些年对本宫比本宫的两个亲生儿子还要好,只可惜夫妻缘分浅薄,其余啊,不是本宫开口,小九真是这天底下最好的男子了。你别听他们胡说八道什么靖王克妻,不过是一些人心生嫉妒,肆意毁谤,因为小九瞧不起他们家的丫头罢了。哼,那些京都闺秀眼神不好,有他们后悔的日子。“

    迎春羞怯一笑:“靖王兄当人是天底下最好的人,没有靖王兄当初的古道热肠,就没有今日我们母子了。”

    太后颔首:“是啊,只可怜了莊哥儿”

    迎春笑道:“他才不可怜,有您这样的祖母还有靖王兄那样的师傅,处处护着他,认识那个可谓圆满了,还想怎的呢!”

    太后就是十分喜欢在迎春这份知情识趣,不贪不求,笑道:“安心,你的事情我记在心上,今日就留在宫里用膳,等下你父皇来了我们一起跟他商议。”

    这时候厨子送了菜单,太后娘娘递给迎春。迎春笑着推辞了:“这大冬天的吃炒菜容易冷,炖菜又没滋味,不如咱们吃锅子吧?”

    太后颔首:“好啊,今日兜听你的安排。”

    迎春笑道:“孩儿平日吃的精细,却是滋味足,但是,若是按照宫廷规矩没种菜只吃三箸,可是没法子了,孩儿想到的也只有高汤锅子,酸菜干锅鱼,干锅鸡丁,再有五花肉干锅配茶树菇花生芽,牛肉也可以做干锅,不过,高汤可以涮各种青菜,干菜,再配上香油蒜泥,那么沾一沾,真是神仙滋味,再炒上几个下饭菜,有萝卜干、榨菜干、酸笋儿、香菇丁丁,肉末丁丁,合起来一炒,还有酱豆豆干合着青椒丁丁豇豆丁丁那么用油煎炒,扑鼻生香,每次我嫂子炒了这几个菜,我都会多吃一碗饭”

    太后娘娘砸嘴唇儿:“说的本宫肚子都饿了。”

    迎春笑道:“不过呢,这些都是御厨房都没有的山野农家菜,就不知道您与父皇吃不吃得惯。”

    太后笑道:“就按照你的菜谱,御膳房的菜啊,说是名菜,可是天天吃也觉得寡淡,说实话啊,我都腻味了,看看都饱了,都不用吃了。”

    迎春笑道:“哪孩儿就回去准备食材,再把我五嫂子带进宫来,打个下手,干锅子我做得好,下饭菜啊,我始终做的不及五嫂子做得好。”

    太后惊讶:“你家里不是只有贾琏一个哥哥,怎么还有个五嫂子?”

    迎春笑道:“五嫂子是同族的嫂子,说起她儿子您最熟了,就是贾芸。”

    太后娘娘闻言顿时高兴了,能生出贾芸那样俊秀的儿子,母亲肯定干净秀气。太后娘娘宫里的厨子,那也要挑长相,后宫吃菜可是要报菜名儿,吃得好还要赏赐,歪瓜裂枣影响食欲不说,还会吓到娇滴滴的后宫娘娘。“

    自古来男人都觉得女人不能进军营,上皇可是天下最大的大男子主义。迎春想要达成心愿,先得把上皇为喂养舒服了,这样心情才会好,这样也才好说话。

    迎春回去荣府一说,要给上皇太后做美食,好家伙,全府上下一起动员起来。

    当然,各种青菜还的从稻香村的暖棚里取,闻听迎春要进贡炒五香,凤姐忙着把荣府最得意的素菜茄鲞贡献出来一小坛子:“这是南方菜,只怕太后娘娘爱吃。”

    五嫂子更是激动得很,只觉得无处安放,迎春便让人叫了青竹前来给五嫂子打下手。五嫂子见了青竹一高兴,这才平静了心情,婆媳两个商量着准备去了。

    映出你这里去了大棚,把各色青菜都采了一把,绿油油的菠菜,碧翠的白菜芽,水灵灵的生菜砍了一篮子,山东黑白菜秧子。青碧嫩生还带着花儿的豌豆荚子。嫩绿的南瓜尖儿,都支采集三寸长的一截儿,吃起来肉头厚又软糯。

    再有路豆芽儿,豌豆芽儿,黄豆芽儿,花生芽儿,一样一包。迎春看了看,又去紫菱洲挖了几根嫩藕节,可以炒个酸辣藕带,再捉了两尾红鲤做剁椒干锅子。

    最后,迎春看着才一寸的香椿,忙着询问五嫂子:“香椿苗儿还有吧?这可是您的拿手凉拌菜呢?”

    五嫂子笑道:“有有有,常年给姑奶奶备着呢,哦哦。我总是忘记,是公主殿下。”

    迎春一笑:“别听芸儿胡说。”

    五嫂子摆手:“礼数还是要讲的,不然进宫去了说漏嘴就不好了,哦,我还腌制了一些鸡蛋鸭蛋,养在芦雪庵芦苇荡的鹌鹑也吓了不蛋,都攒着呢,都听公主殿下,不超过半月,超过半月的都让崽子们吃了。”

    这话提醒了迎春:“芦笋出了吧?”

    五嫂子颔首:“出了,不过忒小,才冒头,最高的不过三寸。”

    迎春笑道:“这正好炒鸡蛋。”

    五嫂子摆手:“炒鸡蛋我泡了木耳,都是一水的铜钱大小,有营养又标致。”

    迎春笑道:“这没事儿,木耳凉拌吧。”

    这般时候,五嫂子已经把一杆杠一斤的小鸡仔杀了两只。再把公主府所有作料都收起来,足足收拾了一大篮子。

    迎春笑道:“主要是高汤熬好,要有滋味又不能油腻,不然就落了御膳房的俗套了,太后娘娘就是不喜欢御膳房大油大肉,想吃得营养又清爽。”

    五嫂子忽然一拍手:“快快快,去豆腐作坊买几块嫩豆腐,吃火锅子不放豆腐垫底,容易上火。”

    这时候苏青递上准备的菜谱,竟然四十八种。

    迎春愕然:“这么多?我方才还给太后说,不过三四个菜肴,只吃三箸吃不饱呢,这可是打嘴了。”

    青竹笑道:“多才好呢,太后娘娘平日三十六个菜,二十四个菜,其实大多数吃不了,叫了来不过是为了赏赐奴婢们。宁寿宫得脸的奴婢都是吃赏菜,自己的份例很少吃的。您若是准备太少了,太后娘娘自己不够吃,如何打赏呢!”

    迎春进屋去换了件衣衫出来,却发觉贾的妹妹喜鸾,贾琼的妹妹四姐儿都来了。见了迎春面红耳赤的行礼问安。

    迎春一边叫起心中狐疑。

    五嫂子悄悄言道:“他两个都是芸儿小子无意间牵线成就姻缘,说给了宫中的侍卫,那两个侍卫,一个是镇国公府的侧枝,一个是护国公府的侧枝。都是极为上进的孩子,父母都乐意了,只是本家家主还在犹豫,故而,他们父母想让公主殿下带她们两个进宫,在宁寿宫露露脸,沾沾福气。我没敢答应,只是让她们等着,成不成,还是公主殿下定夺。”

    迎春闻言笑了,着些许小事儿,只要人可靠,今日置办西面,正需要人手,顺便玉成有情人,自己也能得了善因,何乐不为!

    且喜鸾与四姐儿都在迎春胭脂坊帮忙,是在稻香村帮忙的心腹干将。

    迎春招手:“喜鸾,四姐儿过来姐姐这里,胭脂坊的事情多亏你们帮衬,姐姐还没有好好谢谢你们呢。”

    原本迎春说过,大宴宾客的时候让喜鸾四姐儿两个来见见世面,只可惜,贾政捣乱,气死了贾母。因为贾母孝期,迎春并未有大宴宾客。举办过几次小型的宴会,不过是接待金大奶奶李玉洁姑嫂,喜鸾四姐儿并不曾有机会结识贵妇人。

    五嫂子笑道:“她们到了许婚的年龄了,喜鸾四姐儿都是乳名儿,不能叫了,请了学里的六太爷取了大名,喜鸾叫贾琥,四姐儿叫贾珊。”

    迎春颔首:“琥珀,珊瑚,好名字啊。你们多大岁数?”

    喜鸾道:“回二姐姐,我十七岁了。”

    四姐儿道:“我十八岁了。”

    五嫂子叹息:“她们本来订了亲,前年大老爷出事被退了婚事,故而耽搁了。”

    迎春颔首,看着都穿着月白衫子,心中顿时了悟,这是想着贾母没出孝期。且料子粗鄙,也不易走到太后跟前去。遂吩咐苏青:“带两位姑奶奶进去梳妆一番,换一身衣服,她们的衣服太素净了,虽然主家还在孝期,但是这是见太后娘娘,朝廷又是多事之秋,不能触犯了太后的忌讳。头面嘛,贾琥用翠玉,贾珊用珊瑚。衣服按照这个配套穿。”

    迎春当姑娘的时候虽然衣服少,但是,太后娘娘赏赐几十箱子的常服,媳妇的也有,姑娘的也有,应有尽有。

    姑娘的那些粉嫩的服饰,她不好意思再穿了。

134() 
少时;喜鸾四姐儿装扮一新;喜鸾一身粉蓝底子五彩花草纹样缎面交领长袄;配着水粉绣梅花马面裙;头上紫色玉钗;紫玉耳坠。

    四姐儿;则是鹅黄綉翠竹叶的梅花圆领袍豆青撒花马面裙。

    她头上戴了点翠花饰;花蕊却是镶嵌的红色珊瑚珠子。搭配了珊瑚珠的耳坠子手链,十分俏皮。

    两人都配上同色系的对襟羽缎斗篷,白狐镶边;看着喜庆又贵气。

    老太太都喜欢漂亮喜庆,太后也不例外,这样的装扮相信能够让太后入眼。

    迎春让喜鸾与四姐儿跟自己同车;五嫂子与清楚则另外坐了当初靖王送的华盖车。后面加上拉食材的车马;再有宫女太监坐的大车,拢共竟用了十二两马车;乌泱泱一队人马进宫。

    外人只道是公主探宫;谁也不知道;这是给太后来送的午膳的。

    太后见了迎春送膳食材料的人马;也是大吃惊已经;却笑得开心极了:“哎哟;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搬家呢!”

    迎春笑着行礼:“母后给了我侧殿,总该有些东西也不空旷啊。”

    太后笑道:“哎哟,这是怪我没把好东西给你啊;得了;等下得空,你自己去库房调几样喜欢玉器玩物吧。”

    有礼物不收白不收,你客气太后还以为你跟她生分呢。

    迎春可不傻,忙着道谢:“多谢母后!“

    太后正要招呼迎春进暖阁说话,却见迎春身边两个伶俐标致的女孩儿,翠眉杏眼,青春洋溢。太后十分喜欢,问道:“这是谁家的女孩儿,怪标致呢!”

    迎春趁机把两人拉到身边介绍说:“这是我的本家妹妹,日常在豆蔻坊帮衬我,今儿一时忙碌,便拉了他们来帮忙,还望母后勿怪。”

    太后嗔怪:“这是什么话,你一心为了母后,母后岂能责怪呢。”

    太后说着话拉起两个女孩儿的手,手指虽然细长柔软,却不如那么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细嫩,这也说明迎春没说谎,更说明迎春富贵不骄,愿意拉拔族人。

    太后拉着两个女孩儿笑道:“怪的都说贾府钟灵毓秀,这女孩儿一个赛似一个聪慧灵巧。”

    迎春陪伴太后说了一会子话,便起身言道:“五嫂子一个人忙不过来,我们得去帮一下,拼盘摘菜,还有很多的事情啦。”

    太后笑道:“哎哟,我了我的口腹之欲,劳动你们花朵似的姑娘下厨房,真是罪过。”

    喜鸾四姑娘一起起身言道:“能够伺候太后娘娘是民女的福分,且我们在家也是做惯得。”

    太后这才罢了。

    迎春遂带了两人去侧殿厨房帮忙。

    喜鸾四姐儿顿时张大嘴巴,公主府的厨房够宽敞了,没想到迎春太后的小厨房足足占了一个小跨院。不由心里惊叹,富贵人家的日子不是升斗小民可以想象。

    迎春几个忙碌约莫一个时辰,因为高汤熬得时间短,不出味,迎春分出一半的骨头汤合着鱼头一起炖,一刻之后,将鱼头丢弃,撇掉沫子,与厚厚的浮油。五嫂子用嫩豆腐垫底,然后炒香了葱姜蒜,烧汤,撇油,只要味汤,入谈过调味儿。

    鱼块用花椒炸的椒香,再用葱白垫底,铺上椒香鱼块,淋上烧好的剁椒汤,装进银汤锅里,搁在漂亮的兰花陶瓷炉上,隔水放在瓷盘里。又香气扑鼻,十分养眼。

    一时太上皇驾到,太后娘娘吩咐开席。

    整个坐着的只有上皇太后与迎春,周边伺候的人却又几十人。

    太后上皇吃火锅却不用自己涮,有专门的试菜宫女与太监,别人不能插手,尤其今日的菜是从公主府出来,公主府的人就不能试菜了。

    这倒不是上皇太后不相信迎春,这时规矩。

    上皇太后隔得锅子老远,想吃哪个菜只需吩咐一声,自有宫女儿替她夹菜,试吃。

    不出迎春来所料,牛肉的锅子,鸡丁锅子,这些都不是迎春特特喂养,滋味一般,都成了看菜。

    上皇太后觉不出特殊,都只是做个样子,都赏赐给了底下人。轮到椒香剁椒干鱼锅子。上皇与太后各自吃了三块,这才赏赐给下人。

    然后,就是鱼头筒子骨高汤锅子,各色青菜芽菜足足十二盘子,水水汪汪绿油油。上皇太后不停的吩咐涮菜,每样最多两筷子,准备的青菜也去了一半。

    过了两刻,五嫂子又再添上熬好的大骨高汤,上皇太后抵挡不住高汤鲜香,顾不得规矩,又再把各色配菜涮了一波。

    上皇甚至把垫底的嫩豆腐吃了两块,微微点头,从来不知道白豆腐也能这般有滋味。

    上皇还给太后娘娘介绍:“嗯,这个豆腐也进了味儿。”

    宫廷豆腐可不是白豆腐,蘑菇、笋丁、莲子、红枣、花生参合进去过油一炸,甜腻香脆,已经吃不吃豆腐的味儿了。

    太后尝了也是说好,倒不是这个豆腐多么金贵,且是民间与宫廷的区别。

    迎春这个时候,已经添了米饭,正小口小口的吃无香菜,茄鲞,五花肉茶树菇花生芽,香椿苗儿,她因为忙了一上午有些饿了,筷子夹菜的频率十分高,刷刷刷的,不要人帮忙,小口小口的,却吃的飞快,且一点声音没有。

    孰料上皇半天没听见迎春做声,特特关照她,却见她躲在一边吃的欢快,顿时不高兴了,自己吃的这般高兴,且不孝敬长辈?

    上皇咳嗽一声;“昌平,你面前那盘芽菜是什么?还有那一钵子五颜六色,我这儿都闻到香味了。”

    迎春赶紧放碗,将两盘被忽视菜肴挪移的距离上皇近一些,然后示意太监试菜。

    上皇看那细细的嫩芽儿已经去了大半,剩下小小半碟儿,心疼得很,都不够三箸了,遂一哼:“我看你吃了好些,无需再试。”

    试菜太监还是抢着尝了一筷子,上皇气得瞪眼,条件搭着眼睛,这是规矩,他是不敢偷懒,并非偷嘴。

    上皇先尝了一根儿,觉得香脆细嫩,满口生香,瞪了迎春一眼。

    迎春忙着讪笑:“父皇,那个您的份例还没上来,这个是我的小菜。”

    五嫂子在外面候着,闻听这话,忙着使了喜鸾四姐儿奉菜上来,这种小菜上皇与太后是分开的,一人一小瓷碟儿。胎白瓷莲叶碟儿,码上翠翠白白的嫩芽儿,让人不自觉口水泛滥。

    迎春最爱这一口,看着就眼馋。

    上皇家了忍不住暗乐,先把迎春剩余的那碟儿一筷子解决了。再把自己的份例吃了半碟,然后,示意太监:“这个不错,你们下去分分。”

    这么一点儿怎么分啊?

    迎春抬眸,正对上上皇戏谑的笑颜。顿时明白,这个老头儿逗趣自己呢!

    迎春灵机一动,故意没发觉上皇的促狭,抿抿嘴吧,坐回去就着五味香与茄鲞佐饭,小口小口吃的香甜。

    老年人最爱看年轻人吃饭,看人吃得香,可以当做下饭菜。

    上皇吩咐道:“给朕来一碗米饭。”

    膳食太监奉上的米饭却只有少半碗:“陛下,后面还有各色糕饼呢。”

    上皇顿时来了兴趣:“都有些什么?”

    迎春忙着起身言道:“嗯,是山药枣切糕,养胃的,很容易克化,还有栗子粉做的小窝头,只有栗子大小,还有碧翠的荷叶糕,茯苓糕,共四品。因为冬日天气冷,糕点要随吃随上。”

    上皇顿时高兴起来,也不责怪伺膳太监了,高高兴兴让太监布菜。蓦地抬头盯着迎春:“糕饼后面还有吗?”

    迎春福身:“是的,最后还有一道甜品,是五嫂子自制的桂花甜酒酿,这个还是金陵的特色小吃。”

    上皇再看伺膳太监就很顺眼了,接连赏了几道菜。

    总之,一顿饭在斗智斗勇汇总结束,上皇吃得,满心愉悦。

    饭后献茶,茶汤漱口,正品则是安神的玫瑰花茶。折玫瑰花茶可不寻常,乃是大观园蘅芜苑的出品,迎春用灵泉浇灌出来。

    品茶的时候,上皇太后与迎春似乎就是一家人,迎春冲茶,孝敬两位长辈。气氛十分温馨。

    太后这时候才提起迎春的心愿:“昌平秘募集了一批皮袄,配制一些红伤膏药,他记挂兄长与小九,她懂得一些医护急救,想要亲自送去北疆,再帮着奉圣军组建一个”

    太后一时忘记了。

    迎春忙着补充:“是前线医疗救护站,专门抢救那些战场上下来的伤兵,第一时间替他们止血敷药!”

    太后颔首:“对,前线医疗救护站,我觉得吧,孩子一片忠心,可以答应,再者说,我也不放心小九,他上次受伤也是昌平替他调理,这一次又受了挫折,只怕指派太医去,他也爱答不理,他们父子都是性烈如火,我很怕”

    太后怕什么,上皇当然知道。忠靖王府的男人个个都不是善终。水霈家三代单传,水霈如今还么有后代。

    上皇看了迎春一眼,样样不错,却有缺憾。可是眼下的局面,还非得这丫头出面,才能收拾那匹野马。

    如今,靖王日夜练兵,一心报仇雪恨。上皇其实也很怕,刀剑无眼啊。

    上皇叹口气,罢了,这个丫头有本事,对小九又上心,应该可以把小九全须全尾的带回来。

    上皇言道:“可以啊,不过,朕有条件。”

    迎春闻言暗喜,忙道:“父皇您请吩咐!”

    上皇言道:“要求就一个,胜败不论,你得把小九给我好模好样的带回来,否则,你也甭回来了,你可敢答应?”

135() 
这原本就是迎春的心愿;虽然说迎春不至于殉情;但是;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社会;经历了孙绍祖与靖王两个男人之后;估计迎春再提不起对男人的兴趣了。

    迎春一口应承了:“父皇安心;就往由您如此惦记;必定凯旋而归。”

    上皇闻言顿时笑了:“好,等你们凯旋而归之时,朕亲自到德胜门迎接你们!”

    迎春一笑福身:“您就拭目以待吧。”

    随后;上皇的神情就和蔼多了。高兴之下,说了许多靖王小时候的事情。靖王发现上皇对他十分好,在外面被人嫉妒排挤;气势汹汹回来逼问上皇:“你说;小爷是不是你的亲生儿子?”

    太后娘娘笑得花枝乱颤:“因为人家说他没爹没娘的野孩子,哭的稀里哗啦;为了安慰他;我就哄他说;他是我亲生儿子;因为靖王没有亲生儿子过继过去了;如同四皇子过继给皇后一样;他竟然相信了,到处去吹嘘。”

    迎春本来觉得靖王天之骄子,心智坚定如铁。天生異稟;没想到也有这样蠢萌天真的时候。

    迎春这里着急回家准备行装;这一次还是熙郡王押送粮草,因为熙郡王要留在京都作为筹集军需的大臣,只管前线一切军需物资的筹集。

    北静郡王接获熙郡王知会,得知迎春要去北疆劳军,故而,亲自到公主府与迎春接洽,询问寒衣是公主府亲自押送还是让兵部的十足押送。

    迎春跟北静郡王谈妥,由兵部的押送官帮忙运输。迎春自己找人运输那时一堆的麻烦,关键这个时间,镖局都不愿意走镖了。

    这是劳军物资,北静郡王回去一说,熙郡王立马派遣一彪兵马,前来帮着装箱打包,他们都是在兵部服役多年的老手,打包又快又好,捆好了,外面先用麻布包裹,然后用油布在包裹一层,这样就是滚或雪地,也万无一失了。

    迎春没准备带走公主府的人马,因为小混蛋要留在京都,跟随二皇子读书,故而,他虽然聪明,武力至上不会被欺负,但是,一个小孩子在一群人精中生存,没有大人的提点可不成,迎春决定只带走苏青一人,其余人都留给小混蛋。

    如今已经是腊月,迎春这一去,估计赶不腊梅的采集,故而,迎春私下把提炼精油的差事交给小混蛋。

    临行前,迎春召集了自己心腹人马,尤氏、探春、惜春、綉橘、司琪、潘又安、李俊等,详细的安排了各人的差事。其实他们这些人各就各位即可。

    迎春给每人留下一枚公主府的令牌,言道:“一旦遇上了不可解决的事情,小事,可用此令牌求见璞玉街张家张老板,他会帮忙解决,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