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国女相:陛下,请矜持-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这闲王殿下不肯离开华家宅子,是因为他要名正言顺的体现自己的纨绔好色和之前”追求“华家小姐的誓言,那么现在雪山神医总归是没有留在华家的必要性了吧?

    于是这天华盈琅在处理完账本子之后,就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穆浅时:

    “浅时阿姐,你为什么不回师门去呢?”

    这就是穆浅时并不是章元老先生黎本培了,不然铁定得让他的女儿黎潇湘当真做了华盈琅身边的侍女。

    实话讲,并没有几个宅院主人会直接问住在院里的客人什么时候离开的。

    但是穆浅时也并不在意这些俗礼。

    于是就听到清凌凌如同春天泉水溪面结了冰层被水流冲开的声音:

    “我回师门去干什么?师父让我下山解毒救人寻知己,这解毒救人我都做了,寻知己也已经寻到你了,难道我要回去再听训,和那些小师弟师妹师侄徒孙们辩药吗?”

    华盈琅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敢问贵师门是?”

    心想别告诉我是雪山派,那可就不好玩了。

    穆浅时一看就能看出来她在想些什么,不禁轻笑:“我是被江湖人称什么雪山女神医不假,师门也确实是建在雪山上呢。可是我师门毕竟不叫雪山啊。难道说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师门就当叫做悬崖派了么?”

    华盈琅笑的十分晴朗:“确实如此。”心里却不禁开始回想应该是在哪个雪山处。

    依然是那般的浅笑盈盈,穆浅时的声音如名字一般清浅:“我乃韶光门中人。我曾经问过师父自己名字的来历,师父只说他起定时便是因我的名字浅时与师门之名颇有渊源。”

    华盈琅颇惊,眼睛睁大如同流转水波光华:“那是说,你的名字并非父母而是你的师父所起?”

    穆浅时将手放在琴弦上,一阵一阵流淌波荡开来的音韵携着清茶的芬芳氤氲整间屋子。

    “幼时我是被师父在山下救人归来途中捡到的,因是当初在怀中有一令牌,上刻穆字,故就姓了穆。那时我才仅仅三个月大。也是因此我的生辰八字始终是不太清楚,也只有师父能为我推算命格。”

    华盈琅闻君语不禁沉思许久。随后她又抬起头来。

    “你可曾尝试着找过你的生身父母?”

    穆氏是哪一个穆氏,竟然会在新生儿的襁褓当中放令牌以示身份?

    华盈琅浅浅蹙眉,她怎么不知这大陆上有穆氏的大家族?

    而既然是有穆氏的令牌在,为何一个能够戴的起令牌的小姐会失踪莫名?

    华盈琅很怀疑这件事情。她不禁握住穆浅时的双手:“如果有消息且跟我说一声,毕竟我也算是你的朋友,——也许我们该算得上知己了,这两日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啊。”

    掌中的双手仍然如同玉肌冰骨一般寒凉,却是不再寒冷令人只觉砭骨。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如今得一知己,那必是全力相助。

第108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对于雪山之巅下来的穆浅时为什么会仅仅因为几个自己制作的小物什就接受自己为至交知己,华盈琅始终十分疑惑。但她也不会将心思放在这些问题上。或者说能够成为朋友就是一种幸运了,谁还有心思考虑为什么呢?

    相见就是一种缘分,能够得以相识相知就更加不容易。还有心思考量为什么能够算知己,那都是闲人才会做的事。

    华盈琅很忙。文雅来说叫做忙的不可开交,直白讲叫做忙得脚不沾地,通俗说就是忙到飞起。

    穆浅时说的颇有道理,所以华盈琅接受了。

    转眼中秋过去了也有一段时间,各个产业逐渐的步入正轨。华盈琅意识到这不同于过去的时代,过年过节并不会带来巨大的收益波动。每年真正赚钱的时间,便是这么一段收获时节过去和来年春种前后的区间了。

    春种前后正是传说中的“青黄不接”。

    而华盈琅联合选择投身商业的三个姐妹——醉桥、醉梦、醉蝶,都是对产业本身有极大兴趣却没有什么实际的处理经验的。

    她想了一想,就让三房嫡出的这三个姐妹直接去跟司空司寇司徒三个兄弟慢慢熟习打理的技巧吧。

    说白了,打理这些商铺只要在大方向上没有问题,那不论是小小的一家主母所管理的中馈,还是大型的家族产业,都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错误。

    这也是华盈琅十分放心的缘故。

    不过是自从那一日各位姐妹选定了自己应当专攻的术业之后,大家各自也都忙起来了。毕竟,在家破人亡的时候,能够支持一家孤女活下去的信念,大概除了报仇,就是生存的意义了吧。

    华盈琅对于这些事情倒是不怎么感冒,她仍然尽职尽责的尽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家主。而她的任务,大概就像是当初来西疆写在公告上的内容差不多,即尽可能为西疆民众谋得最大的利益。

    相比之下,与华家有所合作的各方首先就掌握了各种风吹草动。

    各方势力的探子十分清楚的明白了那一天在七十二管事会上,新任小家主姑娘的发言。

    各方现在最大的押宝,正如在股市上某公司换任总裁会引起的种种猜测与试探。

    还应该和华家合作吗?华家这般如此被南越打压的不成样子,他们在西疆的产业不会发生变动吗?华家的嫡系以外,各个分支呢?会不会出手接过来?

    华家最大的特点就是产业遍三国门生及四海,现在门生及四海是真的,但是南越境内的门生估计是不敢说出与华家的关系也是真的;至于产业,会不会被各方皇室收归国家呢?南越抄家的时候会不会将华氏在南越的产业抄了个差不多?其他国家的皇室是不是也在收拢这些不吃白不吃的产业?

    管事会上的华家新任家主,虽然是个姑娘却是实实在在是个狠的,并没有直接伸手打杀了,却是借着为民请命的名义对付了几个蛀虫。这样的魄力也是可以的。但是她的胆识和眼光怎么样呢?

第109章 千树万树梨花开() 
也许就有人说了,那直接进了恭州城,一天不到就拿下了总督段丞扬,唬得全恭州起码有三分之二的百姓回到了对老华相疯狂崇拜的时代,对他们一家孤女都颇有照顾。要说担心名节什么的受损,那人家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拉了一个皇子来撑腰。

    那还是现今东魏帝最宠爱的皇子啊,虽然是并不怎么好品格,但是总归也是个皇子,溺爱那也是一种爱啊。要说有人敢觊觎这几个,东魏帝首先就该不干了吧,那是欺负他儿子的人。

    这样一来诸位就颇要出些冷汗了。

    倘若是自从华家的几个小姑娘到了恭州以来,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意而为,那可就太可怕了。不管真的是传言中的章元先生坐镇,还是就是那位新上任的小家主姑娘出头,那都是值得考虑考虑的。

    但这毕竟仅仅只是一个猜想,华盈琅的能力并没有被很好地证实,所以如今,华家的生意是必然会愈发的难做的。

    毕竟,八方前来搅局,并不是一件容易处理的事情。这时候的动荡并非是落井下石,而仅仅是一等试探。

    若是水平足够,自然是可以摆平这些,那么华家的势力就初步得到了证实。若是这么一点动荡都经受不起,就别谈什么合作之类了。商场是个连父子都无的地方,谈何至交呢?

    所以一时间,真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下子华家遇到的种种闭门羹、种种委屈麻烦,就如鹅毛大雪般飘飘洒洒,雪片似的堆到了华盈琅案头。

    这其中,当属与西蜀联系密切的种种产业尤甚。

    所有的西蜀十大世家,无一例外以老华相已故为理由,邀请新一任的华家主进行商讨,来讨论当年老华相提出的“西疆十守则”的延期问题。

    妥妥的商业谈判。

    而这一谈判的地点,就被十巨头直接定在了蜀都锦官城。

    一个前世今生加起来记忆有四十多年的华盈琅从未去过的地方,一个华家势力全大陆三个国家当中最弱的地方,一个有着天然天险、被李白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方,一个与西疆恭州十分相近且相似,却成为一国之都的地方。

    锦官城,毕竟是西蜀十大世家的真正本源。

    “这一次铁定是我亲自去了。不管是华家西疆的产业必须有西蜀作为经济腹地才能发展起来这一点,还是说只有打通了西蜀的十大世家我们才有某种程度上的权力支持,这一趟我都必须要去。”

    华盈琅的话十分干脆。

    众人点点头,叹一口气。这才过了多久,妹妹(三姐)竟然又要离开了。实在是

    但是这也实在是没什么办法的事情。

    华盈琅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刺杀问题。谁知道这个三国交界势力互相渗透的西疆会有多少五皇子的人呢?虽然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在这里哪一个国家的皇权也不会面上直接对付华家,但是毕竟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这一回去锦官城又何尝不是西蜀皇室的刺探呢?

    “白七公子。”华盈琅这几天来第一次这般,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称呼白苍澜。

    “相信白七公子知道我此番前去蜀都的意义何在。未来白七公子手下亲兵的粮草应当也是在此一举了。白公子既然选定我华家作为合作伙伴,当是没有其他更突出的选择了才是。至于我华家的成败,兵法说千里之战,胜于国中而非军中。还望白七公子出手相助,护我姐妹兄弟一时。”

    白苍澜自然明白围魏救赵的道理。若是华家诸位真的出了事,面前这个小虎崽可是有爪子的。

    他唇角轻扬,“华家主不必担心,白某说到做到。”

第110章 七窍玲珑心比干() 
很久之后。

    在大盛已经定都永安城十余年的时候,在华盈琅已经将手中权力与爱人白苍澜一道交予太子白冥和继任丞相的时候,在他们已经决意离开永安向四海而游的时候。

    三十多岁近四十的华盈琅回头,看到的是和苍澜陪自己的时间一样久的“大宫女”,她的首席侍女,安玲珑。

    华家分出去了,朝堂分出去了,世家分出去了,空谷虚堂也分出去了。

    二十余年的时光过去,人各有命,天行有常。沧桑的分分合合,却竟就留了一个女子在她的身边,仍只是那个心思玲珑七窍通灵的姑娘。

    安玲珑依然没有离开。

    华盈琅叹一口气:“你为什么不离开呢?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你不是也有你自己的他吗?”

    安玲珑也学着叹一口气,语调悠然一似当年初见:“既然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那么即便是戏剧,不可避免的,也会有悲剧的出现吧。”

    也许,他和她,就是那个悲剧了。又或许是,她已经不是她。

    ——题记

    西行是一件苦差事,华盈琅心想。

    当初在行进到西疆的时候,只是短短七日的马车路程。这七日当中,经历了种种不信任、种种风险刺激,心中始终绷着个弦;待到如今心思安落下来,一路西行向蜀地而去,就不单单是蜀道之难了。

    现代众人吐槽说古代的马车颠簸不已,并不是假的。只是相对直接坐在马背上,那当然还是马车更加不颠簸一些。

    可是马背上的生活并不同于马车。马车的颠簸程度异于马背,毕竟是由马身的起伏和地面的崎岖结合而成的产物。而这车上的减震系统虽非没有,却也十分简陋。

    至于马本身,那确实是更加颠簸了,可是马的颠簸是有节奏的!路上的石子坑洼却不见得按照乐谱分布。

    华盈琅在乘车的第二日就决定,将所有行李拉在一辆车厢当中,与穆浅时现学骑马。

    没错,鉴于雪山韶光门离蜀都锦官城并不远,穆浅时此番是准备同新交的知己一道赴锦官城的。

    同行赶车的自然依旧是刘狗剩。而离开之前自然也是借了白七的几只信鸽以和家中联系的。

    就在入蜀国不久,在江阳处,见到了一个奇女子。

    这个奇女子带着自家的弟弟,一身衣衫尽管是已经浆洗发白却仍旧十分整齐,身边没有别人跟着却梳着精致的少女髻,脸上未施脂粉却是干净明媚,看起来像是逃难却不改一身突出的风仪姿态。

    这应该就是贵族或者起码是大家的女儿了。

    进了城就不能再以女子身份待在外面了,只能是卖掉一匹马,两个人坐进车厢。

    华盈琅转过头去看了看身旁的穆浅时,轻舒一口气。

    “怎么了?”明明是关心,穆浅时的声音依然是清冷无匹。

    华盈琅眼睛闭起来,好一会儿睁开:“这个人,让我想起我们姐妹十一个从老林里逃进青云谱花影楼的那三天。”

    穆浅时大略知道这个典故,她也明白这都是那时吃尽的苦。现在安定下来了,自然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那个女子所以是奇女子,就在于一众难民当中,她尽管只是一个带着“拖油瓶”弟弟的女孩子,却是唯一一个站出来维护队伍秩序的女子。

第111章 风骨气韵自天成() 
若干人的长龙队里,有两道声音从嘈杂的鼎沸人声中被过滤进了华盈琅的双耳。

    “你说,今年巫人明明说天气风调雨顺挺正常的,怎么这是这么多流民?”

    “这你还不知道吧?南边云昭没有水啊,都多少天没有下雨了?”

    “就这么来跟我们抢吃的啊?”

    “得了吧,什么叫跟我们抢,咱们也只是逃难出来的而已。安家倒了,大小姐听说都不知所踪了,咱们安家地界的佃农只能出来先讨点吃的,反正以后还是要租人家地的。这你要说流民抢了咱们吃的,难道咱们就不是在跟人家江阳地儿自己的乞丐争口饭吃吗?都是靠人家施粥的,冷静点儿吧。“

    “你看前面那个女娃娃,怎么,她到底是来讨粥的还是来讲道理的啊?看她每天都苦口婆心的劝来劝去,一个女娃娃呦。”

    “是啊,看看就能看出来,那一身的衣服旧的狠了,但也不是什么寻常材料啊。这是谁家的女娃娃竟然要逼得出来指望这个过活,真是惨啊。造孽哦。”

    这一句话,证实了华盈琅心中的疑惑。

    看来,那就是一个大家闺秀出来逃难的了。

    华盈琅抿了抿唇,并不想直接走出去给她帮助。因为这时候出手,只会让人在众人的视线下做一些什么事情,这是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人家有心帮助你,你怎么还这样啊,真是不识好人心。”

    是的,这样的句子,华盈琅可是没少在小时候听过呢。

    但是这样的人,内心深处的倔强深深触动了华盈琅。如果说当初在穿越而来的第一夜,年仅八岁的思冰让她想起自己八岁的血色记忆和为军人的天性,如今面前的姑娘就让她想起了自己在成为孤儿直至进入军队中间那一段时间经历的一切。

    那时的盈琅并不乐意接受这样的帮助或说是施舍,她也相信,面前这个姑娘也不会的。

    然而人常常是自私的。

    这个女子劝说他人安静排队,每个人都各自得了粥,本是为了防止这些粥简简单单抬上来就没有人多管,进而引发不必要的抢夺,甚至是最后在疯狂的争抢中让粥翻倒浪费。

    但这世界上并不是任何人都能理解你的。于是,在两桶粥彻底分完,瓦缸被施粥的家丁抬回去之后,这个女子就变成了排在后面的人发泄的渠道:

    “你说说,你这个小娘们是不是故意的,看见前面的男人年轻力壮的就排队让他们抢前头先打?等到我们你就看不起了?”

    “就是就是,说什么维持秩序,装什么烂好人,这世界上就没几个是好人的。人家沈府施粥,你在这儿多叨叨什么?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想饿死我们啊?”

    “就是”

    总有人时时看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不公平,未曾想到过什么叫做公平,也未曾想到过他人做错过什么。

    最让人唏嘘,是前面排头的那些打到粥的人,也有的趁人多冲着她一并吆喝起来。

第112章 晚泊孤舟古祠下() 
渐渐就升级为推搡和打人。

    那些个没吃过饱饭也没拿到粥的,拼了命的往前挤,就为了到女子前头说一两句,以找到没能抢过他人得到施舍的借口;

    有的抢到了粥,那也是颇不愿意被别人指使,这时候就偷摸地、着急忙慌喝掉了粥免得洒了,随后一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样子,痛骂这种行为就是明面公平、暗地给自己谋私利;

    颇有一些人不知是因为饿的没了力气还是天性内向不愿说话,默默地敏于行而讷于言了;

    但你一定想不到,很快就会有站出来说这样拖着个小孩子的一定是什么“放荡不知羞耻”,站在前面的都是年轻力壮能抢过食的人,故而是在明目张胆的“大庭广众之下相看男人”了

    玲珑紧紧护着身旁瑟瑟发抖的小孩子,满脸的心疼,抬头看向来“耀武扬威”的“示威群众”,却只能剩下无尽的无奈和一闪而过的痛苦。

    犹记得当年安家还兴盛的时候,有一年天旱,冬天十岁的玲珑去看自家的施粥点时,见到一群疯狂而饥饿的流民亦或是乞丐冲向施粥点,最后因为混乱的秩序生生踩死了两个人。

    那些人没想过,“沈府的施粥凭什么让你揽了功劳”,且不说沈府的名声绝对不会因为这些就出问题,人家施粥只是为了施粥而已。

    真要有心,不会派个护院来看明白了让他们排队吗?多半还是府里的谁急着洗白名声,稀里糊涂的就只能这么临时抱佛脚吧。

    直到车上武功高深的穆浅时隐隐听到孩童痛苦的低呼,华盈琅渐渐发现场面彻底失控。

    对视一眼。

    “再不救,真的不行了。”

    穆浅时踏空飞出,白纱遮面,一声断喝:

    “大胆流民,敢维护我门叛徒!”

    众人惊愣。

    浅时飞身落马,双足虚虚踏在马头顶上,一身轻功绝世。

    “汝等竟敢护我门叛徒!那女子携一孩儿的,便是她偷走了我门至宝,掳去少门主公子!”

    众哗然。

    孩子瑟瑟发抖,仿佛真是吓坏了。女子却看到了穆浅时眼中隐隐的赞许和友善。

    众人瞬间散去。穆浅时直接旋风一般冲过去,一双软袖抛出“趁其不备”牢牢拴住她的腰,随后飞身至圈外边打边退。那女子竟然也十分上道做出一副以命相搏的样子。

    华盈琅像是急坏了,发了疯的冲下来跑到小孩子身边紧紧抱住,一边做出呜咽不止的样子,一边贴在耳边悄声说话,随后直接将孩子带上马车。

    刘狗剩是个可用之人,这不是一句空话。他不需任何吩咐直接驾车回转,像是义愤填膺一般高扬马鞭驱车转向穆浅时与女子离开的方向。

    众人窃窃私语起来,不断地响起“果然”“贱人”“骗子”之声。不久散了,只剩下一地倾洒的稀粥,和几块斑驳的血迹。红绿白黑黄,各有不同。

    夕照之下,看起来就如给地面上了深色的油彩,颇有韵味。

    不久,穆浅时的轻功渐渐缓步停下来了,刘狗剩的马车也逐渐平缓安静下来。

    坐在车里的华盈琅只觉得经历了一段十分崩溃的生死时速,头昏脑涨撞得不知左右前后。

    终于秋风将速度与激情吹散,留下一行人,找到了河边经年无人的古庙祠作歇脚处。

    晚霞兀自鲜红着,波心也荡着,细细碎碎的反光像是亮晶晶的碎片。

    也不知是映着残阳还是血。

第113章 满川风雨看潮生() 
入了夜,仅仅是一处破庙,却也是能参得“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的意境。

    偏偏已时入深秋,露寒风凉,夜风渐渐砭骨。明月夜下,不若是清风度岗,却能带起一片萧瑟。

    秋虫的声音是渐渐弱下去了。那些该清减的已经渐渐消匿,该孕育于来年的也逐步淡出。言及春日的惊蛰,当是有秋伏冬眠做了基底的。

    秋天并不仅仅是收获的时节,也是那些搏击严寒的生命最后的救赎。

    破庙里的几人围坐成一圈,其中那位女子已经换了衣衫,虽然仍旧是洗的板旧发白,却已经没有了血迹和尘土。

    她的怀中仍然紧紧地抱着那名男孩儿。

    年幼的孩子和稍稍年长却依旧是柔弱的少女,彼此相依为命。

    真正称得上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必定是将彼此的生命和安全视作自己最终的希望和生命意义。

    华盈琅深知这一点,因此并没有不由分说让浅时出手救助受伤的男孩儿,免得引起误会。却是先行开了口:

    “姑娘可是某位大家闺秀,因何经落此地?”

    女子微微蹙眉,如同轻描曼扫出的的罥烟蛾眉映衬的双眼间流转的波光如水。

    “奴家西河安氏,闺名玲珑。幼弟安顺城。安家家道中落,子孙不肖,破落罢了。父母不知何处,唯有携幼弟讨些生活而已。”

    华盈琅抿下唇,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