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灵玄变-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他们三位非常期待方程的到来,只因为同是来自凡世的修行者,血脉非常难得。

    财门之内,修行如此执着的人类,已经绝迹数载。

    这在三位财门师尊心中,一直是难言之隐,挂心遗憾。

    此时,方程到来,正好弥补遗憾,免除挂心。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唯利是图,唯财至尊的时空里,如果错过方程这位奇葩,还会有进入财门清修的魂灵吗?

    百分之百的凡世人类都泼命求财,弃福逐利。

    方程算是百分之百外的异类!

    金殿中,戴着高大官帽,有着官威的一位尊者,笑哈哈地向方程招手,威严中带着温和。

    “小友平身吧,不必多礼。来,到我这边来。”

    那神态,倒有些邻家大叔的作派。

    美髯黑油油的,飘逸得很,养尊处优中透着潇洒。

    男财童子见状,在边上朗声向方程说到:

    “赵师尊,公明元帅招呼你,还不快快前去!”分明为了提醒方程,明确这位师尊的身份。

    方程起身紧行数步,来到赵公明元帅身边,站定身形,并躬身行了弟子礼。

    赵公明元帅笑容满面,仔细地打量着方程,对方程的鼻下人中很感兴趣。

    他犀利的目光,看得方程不由自主地挠了挠鼻下人中。

    难道他眼神里有着强大神识,可以洞穿隐私?

    方程忐忑着,生怕身形中的某位灵宠不小心,得罪了这位财神爷。

    灵宠们的定力不强,别见了财神爷就伸手求财,那就万事大“吉”了。

    要知道它们可都心地纯良得透明,不会遮掩真实想法。

    赵公明元帅用眼眼打量方程数遍,最后温温和和地将嘴巴紧贴了方程耳朵眼上,透露了些玄机。

    “财门之玄,无非舍得。解透舍得,就摸到财路门径。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必先舍。特别是修练途上,必须超越境界,敢对已得和可得的取舍。”

    赵公明元帅言毕,眨眨眼睛,还编了句顺口溜赠予方程。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如若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笑哈哈中,赵公明元帅竟把顺口溜牢牢地契入方程的识海,并顺手捏着方程耳边的拴马赘,推到面相冷峻的关老爷面前。

    正襟危坐,红脸堂堂,丹凤神目,一手捊美髯,一手撑腰,一双细目神光绽放,早把方程看得透明。

    一身郁葱战袍,沾染过多少敌血,却不见踪影。

    难怪凡世医界才学会用郁葱绿色急救手术服,绿色有着遮掩鲜血的奇妙作用。

    “拜见关老爷,敬请关照。”面对面色冷凝、睥睨一切的关武圣人,方程客气话也不敢多说。

    言多必失,少说为妙。

    圣明神通,早知自己来意,多费口舌,不如以拙补巧。

    方程拜见行礼后,谦恭有加地微躬身形,立在关公身前,耳边的拴马赘通红发热。

    关公端坐着俯视,方程躬身侍立,看不到方程脸色,运用神通,看清方程内心,却是手到擒来。

    关公面色上透出探究,开始眉头皱起,接着就舒展开来。

    他看透了方程,才腾出捊胡须的手来,伸作喇叭状,向着方程耳朵眼,低声说话。

    然而,方程耳边,却像滚过炸雷一般,震聋了耳朵,拴马赘被震麻木,里面的血液涌流,鲜艳欲滴。

    “好好珍惜道家法宝,那是无字天书!你要把天书当作功夫来参悟,悟透其义,万宗归一。如同凡世法术与权谋,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着无限奥义和助力。”

    最后了了数语,重捶擂鼓,咚咚响过,嘎然而止。

    了了数语,在方程的耳边余音缭绕,盘旋半天。

    原话是“天书需耕耘,功夫下多深,悟道有几分,珍惜通神通。”

    方程神情专注,一门心思地牢记武圣人的谆谆教诲。

    牢记下来,并略有所悟时,方程正欲转身离开,没有料到一直沉默不语的女财童子大怒,而且向着方程大怒。

    “不得无理,得了天大好处,还不谢过关圣人。”

    闻听此语,方程重新躬身一揖到地,深深的表达谢意。

    再抬头看关老爷时,他早闭目养神,不理会虚套,孤傲独坐,显得女财童子有些多此举。

    好在礼多人不怪,师尊们本来就是从凡世人类修成正果的,习惯享受香火供奉,不会怪罪礼节多的。

    礼仪,是接近的途径,也是沟通的仪轨。

    在方程看来,更可以近距离探知互相的心思和态度。

    一举一动,都暗含玄机。

    他可以从中感受到温度,冷暖相交,细分着外热内冷、外冷内热,不冷不热,诸多情形。

    个中妙用,方程自有体会,他人岂能体察。

    最后一位,端坐在宝座上的师尊,自然就是比干丞相。

    他峨冠博带,面色清瘦,一付忧国忧民的思虑神情。

    他对方程没打招呼,标准的外冷内热型尊者!

    方程依旧照例施礼躬身侍立,等候比干的点化。

    比干丞相胡须虽短,也喜欢用手时不时地捊捊,一派古道雅士风范。

    眯眼打量过方程,比干微微颔首。

    他发觉方程此子与自己有些相似,更愿意多点拔一些。好为人师,是对自己心仪弟子才有的一种心境。

    方程端正如常地侍立,鼻下人中处有着汗水流出。

    紧接着,他通体汗湿,五脏六腑全部通透。

    难道“七窍玲珑心”的神通也会传导?

    比干丞相前世,幼年聪慧,勤奋好学。年方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

    当然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名震朝野。

    从政40余年,他曾经主张减轻赋税徭股,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但是,他忠心辅佐侄儿纣王时,却因忠直劝谏,被剖心,仍不屈挠。

    他忠于职守,勤勤恳恳,执着坚定,不轻言放弃。

    面对财富权位、功名利禄不动心,爱国忘身,以身殉国。

    以民为本,民大于天。挽狂澜于既倒,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诸种大义,与方程朴素认识,血脉融洽相通。

    只需瞬间,比干丞相就将方程识海深处的意念,一一沟通引导而出,继而条分缕析,与自己思想合拍共振。

    真是逆天节奏。

    方程与比干丞相投缘巧合,无需费劲。

    对于有缘心仪弟子,比干丞相自然有重要嘱托。

    会不会有礼物呢?

    方程感受到亲切融洽,自然而然地滋生出调皮想法。

    方程识海被比干丞相激发得高速运转,神识沉浸在比干丞相深海般的识海里。

    比干丞相捊过短须,便习惯性地把手捂在胸口。

    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方程暗自感叹,任是圣人也难免俗。

    比干丞相比划着捂心脏的习惯动作,也就从自己无心讲了起来。

    “遇到危急,总要有人站出来,哪怕是死,也要争取,至少让后来人有所感悟。虽死犹荣,身死神在。”

    方程脑海里冒出凡世现代名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用在比干丞相身上,再恰切不过了。

    比干丞相识海捕捉到方程神识想法,跟着点点头,继续说到。

    “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因此,凡世人类修心最为重要,只有把心修正修透,一切应刃而解。悟道才能仁者无敌。”

    尽管扯得有些远,但是财门之内,比干丞相谈参悟,自然启发方程明白至理,一通百通。

    比干丞相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物件,紫玉笏板?

    紫光闪闪的,上面纹饰隐隐,十分漂亮和神秘。

    方程一见,喜出望外,礼物不是主要的,这不是贪财,而是喜欢这紫玉笏板中的灵妙用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须参悟透无字天书,就可掌控摄取所需之道,道中有窍门。必须自行参悟。”

    比干丞相叮嘱着,把紫玉笏板递到方程手中。

    “这紫玉笏板,原是我用来护持七窍玲珑心的,可帮你参悟无字天书。”

    紫玉笏板一入手中,方程就感到脑袋一炸,无字天书在识海里自动翻页,显示起来。

    这就要参透道家法宝?

第141章 仁者无敌() 
第149章仁者无敌

    无字天书翻动之间,上面的动物活灵活现起来,以类相聚,进行着组合排列。

    排列组合,竟然有着隐约的规律。这规律,难道就是天书的门径?

    方程驱动神识,把排列组合的动物分类认真对照琢磨。

    动物的分类,他在凡世里学过,有着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主要等级。

    他把这七个等级依次安排进天书动物的排列组合之中,相互吻合。

    演化之下,纵横排列,斜向相关,形成条分缕析的纲目,呈现图表形式,列排之中的动物就有了各自归宿。

    每有一列种属的动物动作,就会牵动着科目的变化,继而纲、门、界都有着相应的变化。

    生生不息的变化,从种属起始,不断地排列组合出新的规律。

    种变属则变,越向上层,变化得越缓慢。

    方程联想到了钟表的转动。秒针转动一圈,分针才动一格,分针转动一圈,时针才动一格。

    如此往复,循环不息。

    动物们的排列阵势,有着强大的震撼力隐在其中。

    有时,它们还会有着逆向不同的变数。

    个体的变化,在整个阵势中微不可察。

    量变在不断地发生,质变却是在量变到一定限度时,才会瓜熟蒂落地瞬间发生。

    质变发生之时,带动量变的几何倍增,整个动物阵势全部焕然一新,呈现出全新的面目。

    几何倍增,产生玄变。

    方程感到浑身无法控制地兴奋至颤抖,一种难以言语的顿悟,在识海里滋长。

    灵宠们,竟也跟着有所反应。

    这是它们跟进修练以来,反应最敏感的第一次!

    以往吸纳灵能,各自为战,此时顿悟,却同有所获。

    在莫名的玄变里,方程感受到九灵玄变的排列组合,超过天书上所列动物排列组合,阵势更强大,也有着本质的不同。

    龙气在身边更加浓郁起来,龙魂的低吟,激发着灵宠们的心智,完全没有了财门禁制下的萎缩与困顿。

    突然,龙吟变得嘹亮起来,裂破长空。

    天书迅速自动合上,紫玉笏板也被夹在其中。

    电闪雷鸣,伴着龙吟声,从天际苍穹崩发。

    天地间,一片混沌。

    此间,已是财门九重天。

    大蛟龙总领显露庞大体形,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龙吟震天,龙威森然,分明在压制金龙龙魂的长吟。

    财门九重天,是大蛟龙总领的地盘,他说了算。

    大蛟龙与金龙龙魂此消彼长地呈强争胜,不料在九重天引发天地玄变。

    他们搅动起的接天连地狂风暴雨,把此间一座大山冲垮,山洪瞬间汹涌在大山之间。

    大山之间,有着村庄,居住着凡世的人类!

    突然超越时空的神识发现,让方程既兴奋不已,又大吃一惊。

    是法眼开通?还是天眼开通?

    悟道后的良知,驱使着他飞速前往,神识之念全是“救人,尽快救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山洪淹没村庄,生灵涂炭!

    救人自度,居然有着天性的敏感。

    危机在前,心急如焚,灵宠们也纷纷现身,协助主人。

    白羽飞船,犀牛角,三灵印,全部化做极大的船体,载着方程与灵宠们从洪中搜救落入山洪中的人类。

    大山之间,天地洪荒,苍茫一片。

    善良的山里人,正开展着自救,先救老人和妇女儿童,青壮劳力们勇敢地与洪水抗击,把最先获救的希望,让给老弱病残。

    洪水滔滔,村庄里洪水奔流不息。

    尽管方程有着强大神识识别力,开动着法眼,准确在捕捉着落水者,不使一人被冲走。

    灵宠们配合着方程,各展神通,努力搜救。

    青壮人类奋力拼搏,但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山洪来得太突然,山中居住的人类丝毫没有准备,也毫无应对山洪的经验。

    金龙龙魂停住了长吟,在方程体内扭动腾跃着。

    方程顺势而为,金龙龙魂不再与大蛟龙总领争强逞勇,这让天地间止息了狂风暴雨。

    泄洪无雨,强度马上减少。

    尽管水火无情,互不相容,但是水势凶猛与火势凶猛同样道理。

    风雨停,山洪崩。正如火无风,自燃止。

    山洪未泄,仍在村庄里涌流不停,还有很多人在水深激流中挣扎着。

    金龙龙魂,毕竟是金龙的血脉与灵性。

    他猛然控制住方程的身体,冲向山洪被阻滞的一处堰塞。

    若隐若现的龙爪从空中抓摄数下,堰塞瞬间不见踪影,山洪一泄千里。

    村庄渐渐露出本来面貌。那些在山洪中拼搏得精疲力竭人类青壮年,一个个松开抱住树干的手,瘫坐在泥泞、裸岩或冲倒的屋基、树干上。

    总算是获救了!家园依旧在。

    那些被救至安全地带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也纷纷沿着山洪冲刷干净的山岩,一步步回到被洪水冲泡过的家中。

    雨过天晴,人们把被洪水浸泡过的物品,一一晒在岩石上。

    他们族长,一位有着超人智慧的老者,忙着与他的助手,翻看数辈族长留下的书简。

    他想破解这次山洪突袭的原因,也想把家园建设得远离危险。

    方程与灵宠们回到山巅,身处九重天,把此间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有些坐山观景,不过方程的超强神识,此时对老族长的心思却看得清晰。

    他毕竟有着超人智慧,更有着无上权威与丰富经验。这样经历丰富的人瑞,已经接近人类修行者的最高境界。

    老族长在山洪来临的第一时间,就被身边的助手抬到了更高处,那是接近其中一座小山山巅的地方。

    他本来居住的就高,每天都需要站得高,看得远。

    之所以选择高处居住,是族长们的传承,既可以远离群居,避开喧嚣吵闹,静幽中透着神秘,便于思索世事,也增强无法言说的权威。

    更重要的是,智商超群的族长们都喜欢观察天象气候,研究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候鸟们的迁栖规律,一年四季的变化,各种突发天气情形下的原由。

    观察需要一一记录在案,发现的规律更要代代相传。

    天书里动物们的排列组合,按照着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着演变。

    发轫之初,就是他们一代代发现,传承,整理集成。

    老族长实在是太老了,他知道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也知道离群索居的寂苦,更知道长年累月的殚精竭虑,对自己是多么大的损伤。

    然而,人类总要有做出牺牲者,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他更懂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道理,只不过他不会挂在嘴上说,只实践在行动上。

    这会儿,老族长正翻看着书简,把炯炯目光盯向那些筋疲力尽的青壮年与被山洪冲得七雾八落的猎物上面。

    青壮年身上披的全是动物的毛皮,越是庞大凶猛的兽皮,就越发的漂亮。

    猎物,是青壮着从山中猎获回来的战果。

    即便此时山洪袭过,他们在山中布设的那些陷阱与机关,也会猎获更多遇到山洪惊慌失措的兽类。

    战果,想想都肯定是丰厚的。

    青壮年中,就有带头人休息得差不多了,正与手下们谋划着去把陷阱猎获的猎物取回来,让妇女们加工成食物和衣物,裹腹保暖。

    族长把双手高高举起,向苍天祷告了一番,然后独自跪坐在山巅上,口中喃喃念着咒语。

    这是与上苍通灵?

    凡世人类就这样认识,至高处,接近上苍,能够沟通。

    也能与自然通灵,方程对老族长的认识还是认同的。

    如此纯朴善良的凡世人类,居住山中,本来是躲避战争与强盗的无奈选择。

    这样循规蹈矩,依然被自然灾害惩罚,真是无处可藏?

    猎杀生灵,破坏自然生态平衡,自然要领受这方总领的教训。

    生灵,与人类一样,都是大蛟龙总领掌管的子民,需要的是和平相处。

    仅仅是教训,还来得及补救。

    大蛟龙的发怒发威,也是借机警示金龙龙魂,不要以为总领是摆设!

    看清老族长破解了自然生存法则,方程就心生轻松。

    人类需要经验,更需要教训。

    金龙龙魂方才的泄洪之举,让方程明白了个透彻,遇堵则要疏导有方。

    天气突变,晴天丽日下,天降倾盆大雨。

    方程起身时,发现变化了场景。

    置身之处,已经不是财门九重天。

    身置何处?

    方程脑海浮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用于此间景致,十分恰切。

    犹疑间,他全身被淋了个透湿。

    不知从何处冒出一位小童,拉着他的衣袖,领进了一处小茅草房子里。

    诗词描绘的场景,随着倾盆大雨的停歇,太阳落山,渐渐显露出来。

    夜色笼罩在孤独的小茅草房上。

    房内,小童把煮过茶的锅内蒸上饭团,把房子一张久未有人居住过的大床打扫干净。

    借着灶间烛火,小童与方程吃过一些饭团,就各自上床休息。

    夜空,月光皎洁,一如水洗。

    床头,茶水温润,一夜难眠。

    天书在识海里,封面上隐隐有着“仁者无敌,九转玄变”等字样。

    百思不得其解。

第142章 梦入鬼门关() 
第150章梦入鬼门关

    天书翻动,百思不得其解,让方程彻夜难眠。

    如水银泄地的月光,把床前照射得斑驳疏离,如梦如幻。

    茶水温润的热气尚在袅袅浮动,把月光衬得更加迷离。

    这样的夜色,注定整夜无眠。

    小童睡得香甜,侍候方程,煮茶做饭,过度的劳累,让弱小的身躯疲惫不堪,睡眠是他恢复体力最好的方式。

    心意所念,方程不由把一丝丝灵能凝聚成灵力,悄然不显地输入小童的身体之内。

    这对于小童的成长和力量的增强,有着莫大的好处。

    说不定,会成为大力士呢。至少,这弱小身体再做起体力活来,肯定会轻松自在,而且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产生。

    这般回报,似是还不够充足。

    “小童为何独自一人生活呢?”

    疑问一直盘旋在方程的脑海里。

    此时此刻,他看到皎洁月光下小童甜美的睡相,因为有了灵力的输入,小童不时在梦中发出笑意。

    看来,他回忆起过去美好的幸福生活,沉浸其中,不能自抑。

    过去幸福美满的生活,会有着他的父母同在的。

    纯良的童子,独自一人生活,虽为孤儿,却未受丝毫世俗污染,可见他的父母也是良善之辈。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子必有其父母。

    良善之家,不应残缺。纯良之人,不该伶仃。

    念及此处,方程的神识感受到月光照射不到的阴暗角落里,有着弱弱的气场,似有阴魂一直徘徊不去。

    鬼门关,此时需要进入!

    观想着,方程心意一沉,梦魇袭来,居然睡了过去。

    阴魂不散,却是只有一魂未离去。

    于是,方程睡梦里寻见这一魂,摄取住,由它带路,悠悠地沿着其它魂魄的轨迹,去搜寻魂的主人。

    居然就这样进入了鬼门关。

    方程内心很是感慨,想起灵人修曾说过,“鬼门关随处在,却不好找。”

    此时,自己动了恻隐之心,爱惜小童的纯良,回报他的服侍,由良心引导,寻找小童双亲的魂魄。

    进入鬼门关中,找寻魂魄,需要讲情呢?

    还是需要据理力争?强抢巧夺?

    鬼门关里,方程神识跟随引导,耳朵里传进隐约的声音,十分遥远,却很清晰。

    话语间,分明告知提醒方程,鬼门关内小鬼挡道的内幕。

    小鬼挡道,尽管龌龊,却是鬼门关自治的有效方式。

    但凡孤魂野鬼,都有着极大怨气,心有不甘,喜欢窜至凡世四处游荡,借机捣乱,不服鬼门关管理。

    这类魂魄,残缺不全,分崩离析,游荡起来,更无法收拢,管理难度也就很大。

    于是,鬼门关的上层管理者,发明了以邪治邪,以痞治痞,恶人自有恶人磨,鬼也怕小鬼缠的管理招数。

    小鬼,本就难缠。

    它们挡道,自然就会以恶治恶,邪招治邪,互相缠磨。

    方程闻知此间道道,联想到凡世社会里的上访人,很多的地方就这样以邪治邪,确实有奇效。

    上访老户,蛮横不讲理的,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