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科技制造系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掉什么大?你当那些叉车司机个个都是吃屎的?人家是训练后,通过了考试,拿到资格证书的,不怕,出了问题,都是车间的。”
张小泉看着赵晋离开的背影,他觉得,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以前,他修设备的时候,叫车间的人帮他什么忙,每个人都会用一些非常冠冕堂皇,让人无可反驳的理由来推脱。
后来,他就慢慢总结出一个道理,公司的岗位职责所限,自己岗位上的事,自己努力去做,不要去打搅别人。
但现在,赵晋这种掏心掏费般的鼎力相助,又是怎么回事?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车间里的人之前瞧不起他,哪怕他是在帮车间修理设备,但别人也认为那是他的本职工作,爱帮不帮的。现在,赵晋认可了他,才愿意尽一切努力来帮他,古道热肠,有着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情怀。
张小泉一时间思绪翻滚,他却对赵晋这些人的前倨后恭并不反感,相反,他还很喜欢。如此简单的爱憎,仅以实力来判别,张小泉想要得到他们的好感,实在是太容易了。这也激发了他的热情,他要尽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去帮他们解决问题,获得他们的拥护。
叉车师傅开着叉车来了,张小泉拿了一个做标准样件的方向盘跟在叉车,前往维修班。赵晋的声音还在他身后追随着他,“没事,这件事交给小泉,你完全可以放心!”
这种被人信任的感觉,简直比鸡血都还有效,张小泉热血上涌,连他自己都感到羞耻,却根本就无法抑制。
黄大壮没有回来,雷国忠带着人又去清洗车间去了。叉车司机按照张小泉的要求把夹具放在钳工台上之后,就回去干活去了。
这个夹具想要修好其实很简单,卡爪的底座和花键的定位销都是用铆钉铆接的,因为用的时间太长了,有些磨损而导致了松动。铆钉还能够用,但想要紧固,就很不容易了,需要用很大的冲击力让铆钉的端面进一步变形而达到紧固的作用。
如果换了以前,张小泉会直接提议,坚持到高温假之后,将夹具返回厂家进行修理。因为整个公司,没有工具来让这种特殊材质的铆钉变形。
能够用在夹具上,起紧固作用的铆钉,经过了特殊的处理,硬度很高,强度也很大,没有特殊工具根本不能实现其变形。
但现在,张小泉想试一下他才拿到的那把锤子。
他把维修班的门关了,把方向盘骨架的标准样件放在了夹具上,把夹具的位置调整好了,又用油漆笔做好了记号,才把锤子拿了出来。
这种时候,张小泉能够保证,黄大壮和雷国忠不会回来。而且,他修好夹具,也就几锤子的事情。
张小泉把锤子的档位调到了自动档,然后抡起了锤子,朝着松动而凸起的铆钉狠狠地砸了下去。
哐当!
锤子施力在铆钉之上,铆钉按照张小泉设想的模样变形,最后紧紧地固定住了花键不说,甚至嵌入到了底座之上。张小泉很是满意,这不是他第一次使用锤子的自动档,但这是他第一次体会到自动档的厉害之处。
张小泉连着三锤子,他很是自豪地看到,三处松动的地方,被他用锤子三两下就全部都修好了。他收好了锤子,用起子稍微拨动了一下,铆钉深深地嵌入到了底座之上,紧固得不能再紧了。
而就在这时,维修班的门被拍得山响,张小泉忙丢下手套,跑过去开门。门被打开了,门口站着车间主任黄海和刘晓波,还有维修班的几个同事,黄大壮在列,问张小泉,“刚才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啊?”张小泉愣了一下,两手一摊,朝身后一指,“我什么都没做啊,我在修方向盘的焊接夹具。”
钳工台上,放着一个夹具,旁边还放着一把锤子。不过,这锤子不是张小泉的那把,而是维修班的一柄大铁锤。
黄海问道,“你刚才就是用锤子在修夹具?你用了多大的力?你知不知道,整个车间都被震动了,大家都吓死了,以为地震了。”
张小泉有些无辜,他摸了摸鼻子,一句话都不说。他只体会到了黑金锤子的威力,还真是没有体会到那种地震的感觉。他总觉得黄海有些夸张,看他不顺眼,就挑各种毛病。他不过就在车间里抡了一下锤子,有必要这么大张旗鼓,拉这么多人来兴师问罪吗?
张小泉的态度,黄海也看出来了,他呵呵一笑,朝刘晓波递了个眼色,意思是,你看看,不过是个新进公司的人,鬼本事都没有,还这么拽。
刘晓波不动声色,焊接夹具是他车间里用的,他走到钳工台前,问张小泉,“是哪里出了问题?”
张小泉指了他修的三个地方,又把方向盘骨架的标准样件放在上面对比了一下,“这三处都是用铆钉铆的,很容易松动,好在松了也容易修。我把铆钉往下紧了紧,暂时应该没问题了。”
“不过,以后,夹具还是要定期检查,一旦出现松动,及时处理,免得导致不合格品的产生,造成生产浪费。”张小泉建议道。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刘晓波这么问,就有些考究张小泉的意思了。
他也明白,认真地想了想,“建议在开班做生产准备的时候,在检查项目里增加对夹具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报修。”
而不是等产品出现了问题,还浪费时间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又生产出了很多不合格产品。正确的做法是,把问题发现在萌芽阶段。
“行,就这么办!”刘晓波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油污,他对张小泉修的夹具很满意,张小泉到底用了多大的劲,才把这铆钉捶得这么紧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小伙子做事很实在。
第26章 技术科科长找你()
刘晓波带着黄海走了,夹具在维修班,前者会喊人过来拉,这一点,张小泉不用担心。经过这些事之后,他似乎已经摸清楚了工厂里的一些规则。
黄大壮等人进来后,都上下打量张小泉,文勇更是夸张地喊,“小泉,有没有搞错,看你跟弱鸡一样,你力气怎么就这么大?”
“我做了什么?”张小泉还是一脸懵逼,但心里已经有了一点疑惑,莫非那个锤子施加了很大的力,惟独他没有感觉得到?
“你不知道啊,刚才整个工厂里的震感有多么强烈,我们都吓死了,以为是地震了。”文勇拍拍自己的胸口,“你都不知道,我们刚才差点往外面跑了,好在只震动了一下,我们就觉得不对,地震应该是地在摇晃啊,怎么是震动呢?”
黄大壮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了一下张小泉修的夹具,又朝他看看,“你这力气,是不是太大了一点?平常也看不出来啊!”
张小泉心里叫了一声糟糕,他一心只想到要修好夹具,试一试锤子,哪里想到会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呢?张小泉呐呐两声,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雷国忠在旁边道,“是不是引起了共振?”
唯有共振才能解释,一个普通的人,怎么能够弄出那么大的动静。
共振,是针对相同固有频率的物体来说的,如果说整个工厂作为一个整体,那么其固有频率谁又知道呢?这种未知,更加让人相信这么大的动静,只能是共振造成的。
在这样一种和平时期,又是朝夕与共的人,没有谁觉得,谁有什么特异功能,如果有的话,张小泉也不会被磷化线的清洗槽差点给弄死了。
随便讨论了两句,维修班更关心的还是磷化线的改造。今天雷国忠等人去修磷化线的时候,那条线又抽风了,电机也坏了,才换了一台电机。虽然不知道一台电机到底多少钱,但三五个月换一台电机,这种耗损,财力再雄厚的公司也受不住啊。
黄大壮眼神有些复杂地朝张小泉看了一眼,说道,“小泉,郭科长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郭科长?张小泉对这个称呼好陌生,他足足呆了数秒,才想起来,这个人是每年找他做一次考评谈话,每年都给他敷衍地打个C的人,也是他正儿八经的领导。
整个长风旗下,人事考评制度都是统一的,A属于优秀,B属于良好,C属于胜任,D属于待提高。上至集团总经理,下至一个操作工均是如此。如果连续两年都是D,那就完蛋了,将面临着被解雇的局面。每年都打C,也是大多数人的命运,没有被打D,张小泉还很感激这个领导的。
技术科在办公楼的一楼,维修班是清洗线车间里面隔了一间房子出来了,总而言之是在车间里。张小泉出了厂区,靠近办公楼后,他看了自己一身油腻的工作服,总觉得刚才应该换一身干净点的出来。
但现在回去换,时间上来不及了,让领导等着,总归是不太好。
他是二类本科毕业,当初父母送他上大学,为的就是毕业之后能够在社会上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当一个白领。但现在,他似乎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他连本该属于他的办公室都不知道在哪里。
每年来两次,每次都是有人带他过来,他第一次自己找,还真是有些忐忑。
沿路,在办公室人的白眼之下,张小泉总算在走廊倒数第二个办公室的门上看到了“技术科”三个字,他在门口站定,看着办公室里的摆设,就跟教室一样,偌大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张独立的办公桌摆在正对着门口,办公室最中间的位置,而其他的办公桌整整齐齐地,与这张办公桌面对面摆着。
技术科主要为车间服务,分设备、工艺两大类,所有工程师都坐在自己位置上,感觉到门口有人,纷纷投过来目光,很淡漠,轻轻一瞥,就都埋头做自己的事去了。
张小泉嗫嚅了一下唇瓣,他有些局促地走到了当讲桌一般的办公桌前,像小学生一样,两脚并立,喊道,“郭科长,您找我?”
郭学良还很年轻,约莫二十八九的年纪,在国企里,一个同样二本,毕业才五六年的人,根本不可能混到一个企业的中层。但这个人却做到了,张小泉对他根本不了解,只听车间里的人说过,这人是娶了一个好老婆,抱住了一条大腿。
“哦,你来了,坐吧!”郭学良这才抬起头来,伸手朝旁边一挥,示意张小泉坐。
张小泉四下里看了看,并没有看到有凳子,难道说,要让他坐在地上?连讲台也没有啊!他很谦虚地摇摇头,笑道,“郭科长,您说,我就站着吧!”
张小泉很少与领导打交道,说实话,真的要他坐着的话,他或许还会很不习惯。在如今的他的眼里,领导和长辈差不多,他是极想在领导的眼里留下一个好印象。和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他期望这个社会能够给他留一条升迁之途,唯有如此,他才能够给将来的老婆孩子一个较为宽松的生活环境。
所以,他才会牢记进厂时,别人赠送给他的一句话,这工厂里头,连一条狗都别得罪。
他父母双亡,这几年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照他,他独自一人在社会上打拼,才被女朋友劈腿,真的是没有半点可以依仗的。
站着就站着吧,郭学良一向也很享受他坐着,别人站着的那种感觉。所以说,太年轻,情商又不高的人最好不要当领导,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穷怕了,一夜暴富,有些沉不住气的轻浮,极容易让人瞧不起。
“听说,你做了份技术任务书?是对磷化线进行改造的?怎么没拿过来给我们看看?宋工和薛工也可以帮你指点指点,这项目做好了,也是你对公司做出的贡献!”
郭学良靠在椅子上,晃啊晃的,他脸上挂着笑,朝坐在窗户边,设备组的两个人看了一眼,那两人就连忙过来了,纷纷附和,“是啊,薛工不知道,还单独又做了一份呢。”
第27章 为了技术任务书()
设备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宋城,本科毕业,不过是什么矿山机械学院,张小泉没有听说过,但这人对设备管理的制度很熟悉。而被提名的薛工,正是从维修班被提拔起来的,中专毕业,据说因为在维修班干过,动手能力很强的,对公司的设备了如指掌。
一文一武,都是技术科设备组的顶梁柱,颇得技术科科长的信赖。
“我那技术任务书算得了什么?没听郑总说的吗?连维修班做的技术任务书都比不上呢!”薛永生人长得很瘦,一身工作服撑不起来,唇上两撇小胡子,应该是剃须刀有问题,总是刮不干净,留出一茬来,但又不厚密,稀拉拉几根,显得很滑稽。
张小泉被问得满头大汗,郭学良的目光有些不善,这让张小泉有些紧张,他呐呐两句,“这,我也不知道,技术任务书,我不是很清楚。”
张小泉就是个傻子,此时也明白了,郭学良找他的目的何在。他要是承认,维修班那份技术任务书是他做的,只怕他今天吃不了兜着走。他一直跟在维修班干活,给人的感觉,他是维修班的一分子。但他的编制是在技术科的。
他每年的考评也是郭学良给他打分,他的去留也是由郭学良说了算的。
他只是想解决问题,却没有想到,在做事之前,首先要学的就是自保。一时间,张小泉心里有些烦,一烦之后,他就不再紧张,他心里想的是,麻痹,大不了老子不干了,好歹还有人给他留了一张名片,一个月的工资可是要翻好几番的呢。
“不知道?”宋城似笑非笑,“我看过维修班那份技术任务书,他们班上几个人有几斤几两,我心里还是有数的,他们做得出那种技术任务书来,还那么专业,打死我都不信。”
宋城个子不高,都说矮子矮一肚子拐,这话落在宋城身上,简直是半点不虚。他也颇会看人下菜,他比郭学良年纪稍微小一点,但在公司领导面前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几个大领导,都很看好他,是被培养的对象。
甚至有人说,若不是郭学良找了个好丈母娘,这技术科科长的位置,未必轮得到他,八成会是宋城的。
郭学良不是很喜欢宋城,却不得不忌惮他。这也是一种本事,张小泉觉得,他祖上就没有这种基因,他下辈子也学不来这些招术。
“照你这么说,那都是维修班的人自己做的?图画得那么好,精度算得那么精确,一些设计思路也很成熟,都是维修班的人做的话,你的意思,我做得没有维修班的人好?”薛永生将他自己做的一份技术任务书拿过来,扔在了郭学良的桌上,张小泉的面前。
郭学良目光没有离开电脑屏幕,他也偶尔会点两下鼠标,好像把张小泉叫来的人不是他。张小泉就很尴尬,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好在,郭学良此时抬起了头,“维修班的那份技术任务书,我看过了,也不见得有多好,薛工做的那一份我也看过了,还是要实在一些,预算也没有那么多,三万块钱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花五万?”
张小泉心里有些不甘,他没有见过薛永生的技术任务书,但他自己做的那一份,花了他多少心血?他没有亲自比较之前,别人说他做的不如薛永生,他真的很难接受。
不过,他也明白,一个下属,学会沉默,有多么重要。公司若不是为了巴结郭学良的丈母娘,也不会力排众议地把他安置在这个位置。
“今天叫你来,只是随便问一下技术任务书的事,既然不是你做的,就算了。你本来是技术科的人,你要记住了,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来找我们。还有,从下个星期,你就回办公室上班吧。”
郭学良朝办公室最角落处指了一下,“去找张桌子,你就坐那儿吧,你们三个一个班组,以后有什么事,你要多向薛工和宋工请教!”
张小泉都不知道怎么从办公楼出来的。来之前,他真的很羡慕能够在办公楼里上班的人,他们不必穿工作服,可以打扮得非常光鲜。女的穿七寸高跟鞋,男的皮鞋光可鉴人。可等到他要被分配到办公楼了,他突然很喜欢这身油腻的工作服,很喜欢车间里一整天哐当哐当嘈杂的环境。
看到张小泉去了一趟办公楼,回来好像很不高兴,维修班的人面面相觑,想问,又不知道该从何问起。而黄大壮,似乎很了然,只不过,他也没有说。这令张小泉有点心寒,有种陷入维修班容不下他,也不被技术科待见的尴尬局面。
中午吃饭的时候,黄大壮拿了饭盒,喊张小泉,“小泉,走跟我一起去吃饭!”
“哦,好!”张小泉拿了自己的饭盒,跟在黄大壮的后面,他们去打了饭,黄大壮没有带他回维修班,而是去了焊接车间。
车间里也有办公室,从车间里隔出来的隔断,隔音效果还不错。车间主任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黄大壮敲了敲门,里面传来声音,他便推开门,带着张小泉进了办公室。
刘晓波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正在打开饭盒,他对黄大壮二人的到来,好似一点都不惊讶,而是朝二人点点头,让他们坐在靠墙的破沙发上,“坐吧,边吃边说。”
刘晓波已经埋头吃起来了,黄大壮揭了饭盒的盖子,笑道,“上午,技术科找小泉了,估计是要叫小泉回技术科。呵呵,不要人的时候,往我们车间扔,需要了,招呼都不打就要人走?这算什么?”
刘晓波抬起头,见张小泉有些愣愣的,他扬了一下下巴,“小泉,吃吧,边吃边说,你怎么想的?是留维修班,还是回技术科?”
黄大壮很不高兴,不等张小泉开口,就继续抱怨,“今天在郑总那里,技术科拿了一份技术任务书,我们也有一份,最后郑总拍板,用我们的技术任务书。郭科长就不乐意了,当着那么多领导的面问我,技术任务书是谁做的,直接问是不是小泉做的,这什么意思?”
第28章 他到底算哪个部门的人?()
张小泉这才明白过来,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甚至想得有点深远,技术科薛永生做的技术任务书被否决了,如果公司一旦实施维修班的技术任务书,这对技术科简直就是很大的挑衅,如此重大的项目,技术科比不过维修班,以后技术科存在的意义何在?
一旦设备组没有了,郭学良的技术科,就去了半壁江山。
技术任务书肯定是张小泉做的,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郭学良想要让张小泉回去的目的非常明了,张小泉是技术科的人,只要维修班还有点脸面,就不应该在张小泉的技术任务书上署名。
至于,张小泉承不承认技术任务书是他做的,郭学良似乎一点都不担心,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除非张小泉不想在公司混了。
“郭科长有些想多了,不管怎样,设备组都会存在,毕竟有些重大的项目引进,还是需要设备组来牵头的。”刘晓波摇摇头,对郭学良的行为有些不认同,他也安抚黄大壮,“不管用的是谁做的技术任务书,这活还不是要维修班来做,你们的功劳是跑不了的。”
“我们在意什么功劳?我们是觉得这种行为让人可耻。小泉来公司后就扔给我们维修班,连技术科的门槛都没有跨过几次,到了这种时候了,来和我们抢人?”黄大壮朝张小泉一扬下巴,“小泉,你自己说,郭学良是不是跟你说,让你回技术科?”
张小泉点了点头,黄大壮的脸就黑了,不过他能够理解黄大壮的心情,他的确在进了公司之后,就跟着维修班混,虽然同事们也的确嫌弃过他一开始是个书呆子,什么都不会。但即便是嫌弃,他们也还是一边不耐烦,一边手把手地教他。
过去的两年,维修班都不愿意去修磷化线,把磷化线扔给他一个人,但每每他搞不定了,维修班的人也是一边抱怨,一边去帮忙。他出事之后,他们也体谅他,没有喊他一起去修磷化线。
这些人,都不是他的亲人,在他进公司前也不是他的朋友,甚至也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指派这些人带他当徒弟,可他们却的的确确带过他,手把手地教过他。
虽然也有被吆来喝去过,刚上班时,他还很不习惯,可两年过去,他早就明白,车间里的人就是这样,大大咧咧,说话大嗓门,动不动就开口骂人,但这些人都有股子血性,至少心是正的。
“你看,主任,郭学良到底想做什么?他新官上任,想做成绩,抢功劳也不要用这种手段吧?”黄大壮是彻底怒了。
刘晓波没有回答,而是看着张小泉,“关键看小泉,你是想留在维修班还是想回到技术科?技术科是坐办公室啊,想清楚了。”
张小泉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关照过,刚刚他还很愁,技术科给他的感觉太复杂了,不像在车间,可以直来直往,只要你不动手打人,没人会记仇,平常你骂我的妈,我日你的娘,很简单粗暴,就是字面意思,不需要多想。
可刚才在技术科,他站了那一会儿,流了一身的汗,一脑门子的汗,他发现自己的思维变得很迟缓,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听懂科长和两位前辈九曲十八弯的话里意思。
黄大壮有些紧张,他眼巴巴地看着张小泉,维修班的人手严重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