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河秘闻录:长江诡话-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回想了一下,之前由于应对各种危机,命悬一线,哪有功夫细细研究。而刚才他只是专心修炼戚家军格斗剑诀,心无旁骛,竟然进入了“心剑”状态。

    这“心剑”,即是剑手的心境与剑境合二为一,心随剑动,剑随心动,为一种极其罕见的入神状态。

    心剑状态,在我爷爷身上并非是首次感悟。在之前十几年的修炼历练中,心剑状态也出现过好几次。但那都是性命垂危之际的一种灵感爆发,持续一瞬,便像泡沫一般破灭,哪像这次,不仅持续良久,甚至在他结束后,还隐隐在握。

    我爷爷并没有入高门大派的门墙,比起那些一身法宝武装到牙齿的顶级道门传人,无疑是寒酸许多,从江湖底层开始,一拳一脚拼打上来,甚至连个称手的神兵都没有,仅凭一对肉掌,一双铁腿。仅有的那几次心剑状态,不是借了他人的刀兵,就是随手挑起一杆武器,哪里像此刻,巫王柳叶短剑在手,心剑激发。

    我爷爷放开手拈着剑尖,那作为短剑剑柄的一虎一人,仍是散发着微光。

    这巫王短剑,实在是远远超过了我爷爷的预料。不仅与剑主的感应程度颇深,而且还能感觉到心剑状态中,从剑上传导而来的一股莫名感觉。

    这种感觉无相无形,亦幻亦真,只是让我爷爷觉得力量又充盈了几分,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

    力量增幅之法,一是靠功法,二是靠法宝,三是靠外物辅助,如大阵、丹药、符箓。上好的功法已颇为不易,法宝则是物主借其凶威,并不能提升物主本身的力量,而那大阵布置无比复杂,丹药不仅难练,而且许多丹药中具有颇多副作用,弄不好反噬来得比它本身的功效还厉害,符箓又是要高人绘制,颇为难得。

    只是这巫王短剑,与以上三种都有不同,是靠的那一种“心剑”状态中的冥冥感应加强主人的力量,我爷爷之前从未见过,只是在某些古书中看到有所记载。

    这样的宝贝若是落入江湖之中,必然引起众人争抢,只是阴差阳错的巧合之下,居然落入了自己手中。

    不过这也是机缘巧合,想他和程克武在那巫王洞穴内生死攸关,他自己都差点肚破肠流,弄不好就像那个白云观的长老般,被那巫王夺舍的黑毛傲因王弄死当场,这类收获,也是实打实的用命换来的。而程克武一时谦让,才让这把巫王短剑到了他手中。

    这就是机缘,气运,还有实力的结合。缺一不可,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条,都是失之交臂。

    我爷爷低头看去,那巫王短剑剑柄上的一虎一人仍是闪着金红两色光芒,似是不肯罢休,死斗到底。拙稚的青铜雕刻,有了这两点光芒,好像是画龙点睛,栩栩如生,好像要活过来一般。

    心剑的状态,竟然还在持续。

    我爷爷的心底也兴奋起来,紧握剑柄,在这空无一人的仓库中,又是狂舞了一阵剑器。

    剑风阵阵,激得地上的烟尘扬起,一束阳光照下,点点光斑轻盈飞舞。而我爷爷在这点点光斑其中或砍,或刺,或撩,或点,心中升起一股股别样的快慰。

    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名剑配英雄,自古以来莫不如此。我爷爷身为祝融官掌印,常年行走于生死边缘,有一件法宝傍身,有如多了一个实力卓著的老友。况且这把巫王短剑,还不是一般的法宝。

    老友也可能会背叛,而法宝却永远不会。加上我爷爷独来独往惯了,与人协同作战并不是他的首要选择。

    当然,程克武是一个例外。

    我爷爷催动气力,运行剑诀。剑诀是最不复杂的军中格斗术,但这并不妨碍他展现威力。

    之前挥向大木桩的那一剑,看似失控,实则是我爷爷进入了“心剑”状态,力量已由这巫王短剑所增强,但他却并不知道,所以才会出乎意料。而经他演练一番,已然能熟悉掌握,那二尺短剑,四尺剑风,如臂使指,收放自如,让他好不畅快。

    目标仍是刚才那木桩,一剑斩去,只是凌空挥舞,那剑气已深深没入木桩。

    我爷爷欣喜之下,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特制小瓶。

    这小瓶为火山底部寒岩核心制成,那岩石自身寒冷无比,在火山底部经受上千度高温,不熔不化,极为耐火。而在这个小石瓶中,装的便是取自朱雀暗门的南明离火。

    我之前经受祝融官掌印考验时,是进入了朱雀暗门下的地下室中,调用祝融印中的力量,用那南明离火拳将袭击我的马腹教训得不成人形,之前还以为是自己大发神威,或者天赋异禀,但我爷爷却告诉我,不是这样。

    我之所以能将南明离火凝聚于拳,那只是因为朱雀暗门附近,离火之气十分充裕,而借用我爷爷的力量,又能将它们凝聚于拳掌之上。

    也就是说,那南明离火并非是我所造出,而是借助了地利之势,暂时将离火凝聚于身而已。别说我了,就连我爷爷也无法凭空而造出那一堆南明离火,只有某些上古神兽与洪荒大妖,天生就身具异秉,譬如那朱雀离火、妖狐幽火,以及其他林林种种的异火,人身上本是不可能有的。

    但也有一些方法,比如制造生成火种的法宝,或是炼制火气充裕的丹药,通过一些方法激发出来。

    最冒险的方法,是在人身上植入某种火种,使用之时用真气催发,就像风助火势,瞬间将火种催化成烈火。但人是血肉之躯,能承受那火种淬炼,并将它存在身上的万中无一,就像那天降神雷,一个不小心,就是身死魂消,灰飞烟灭,比在火葬场火化才彻底。

    而我爷爷出门在外,自然是无法调用那朱雀暗门之中的南明离火。不过修炼之人总有变通之法,我爷爷的方法则是花了大代价,找人炼制了那个寒岩石瓶。

    这寒岩石瓶天生就对火类有一种抑制之力,将南明离火装入其中,只要不超过限度,石瓶连发热都不太明显,更别说熔化。而只要将里面的南明离火调用出来,又是气息灼人,狂烈无比。

    寒岩石瓶,其实也算是一件法宝,只是功用特殊。这还是一位炼器大师欠下我爷爷的人情,与他一起花费功夫寻找原料制造出来的。

    我爷爷拔开寒岩石瓶上的小石塞,立刻感到其中南明离火的郁郁火气。这南明离火不死不灭,与那寒岩石瓶是你奈何不了我,我解决不了你的关系,而经我爷爷气力引导,一律火气泄出石瓶,焦躁扩散,连周围的空气都上升了好几度。

    我爷爷额头深处点点细汗,连忙将石瓶封闭,接着左手捏剑指,右手握短剑,尽数收敛剑气,护在短剑外保护剑身,又将那一丝南明离火引导到剑尖上,再使用气力压缩成一个针尖大的小点。

    别看它小,其中蕴含的毁灭力量,可是一点都不逊色。何况被气力压缩到极致,那便像压紧了的炸药一般,随时准备爆炸。

    我爷爷对准那大木桩中心,将剑尖向前一递!

    那一点南明离火,以一种慢悠悠的速度脱离了剑尖。但那种慢只是一种观感上的错觉,因为在它周围,空气已被这热度熏烤得扭曲失真。

    针尖大的火星,与大木桩撞到了一起,瞬间隐没其中。

    接着是一声沉闷的爆响,那足有两人多粗的大木桩,竟是炸出一个可以供人爬进爬出的大洞!

    我爷爷被那余威炸得一脸焦黑,若不是早有防备,提起真气护身,早就被炸得破了相。但他心中不仅不郁闷,反倒是一阵狂喜。

    这南明离火剑,是我爷爷头脑中萦绕已久的一个设想,只是之前没有条件实施。

    其一是他那时实力还未到巅峰,有所欠缺,离完全掌控南明离火,还有一小点距离。但那巫王短剑却能在“心剑”状态下,让他的实力提升那么一小点。虽然只是一小点,但已是基本到达可以掌握之境。

    其二便是做到这一切,还需要一把并非凡品的好剑。倘若是佩剑极限较低,抵抗不住那压缩的南明离火,即使是他灌注真气保护,那剑身也承受不住,迟早炸裂。就像是玩枪,枪膛的质量不好,不仅不能将子弹打出去,还会直接炸膛。

    而南明离火在这剑身之中爆炸,结局可想而知。就像不被炸成碎屑,那剑身定是会崩裂熔化成无数金属碎片,比那大口径榴弹炮的高温破片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持剑者结局,可想而知。

    我爷爷想出这个法子,并且用于实施,也是在冒险,不过这一次他却赌对了。

    虽然必须进入“心剑”状态,且需要用尽全身气力,但那毕竟是杀招。杀招就是在一记绝杀,以命相搏的时候用的。

    擦了擦脸,收起巫王短剑,我爷爷已是有些脱力。

    但他内心又隐隐雀跃。

    因为他又多了一张底牌。

第52章 长江上来了一艘潜水艇() 
虽然我爷爷研究那巫王短剑是临时抱佛脚,但事到临头,抱抱佛脚总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好。

    何况修炼之人,实力为尊,多一张底牌,好过千千万万。

    我爷爷之前只知道巫王短剑是件宝物,却没想到,它厉害到了这个地步。

    要是前段时间围攻鳇爷时就能发现巫王短剑的秘密,而且能进入“心剑”状态,那他没准有信心将鳇爷留下。

    虽然留下未必能做些什么,但至少主动权在他们手上。

    而鳇爷已经带走了鱼骨庙的古代遗骨,倘若他的猜测是真的,那鳇爷一定会抓紧这个机会,加紧进化。

    这段日子,平静的长江便是明证。而所有人都不知道,下次再见它是,它又会是什么样子。

    进化到什么程度,远未可知。

    只是你在进化,我也在进步。我爷爷琢磨出来的那套南明离火剑法,便是他的新杀手锏。

    南明离火刚烈无匹,不死不灭,用来对付水族,是最好不过。鳇爷虽然鳞甲坚固,但那是对寻常刀剑。我爷爷与程克武剑气激发,还能砍下几片鳞片,这南明离火能发挥的效应,应该不止于此。

    我爷爷是练了一个上午,先是那戚帅剑诀,后是那南明离火剑,换成是普通修炼者,早给累趴下不知多少回,得亏我爷爷气海浑厚,这才没有累垮。饶是如此,也是真元耗尽,亟待休养。

    他也不讲究,干脆坐在地上盘腿打坐。过了一会儿略略恢复,又觉得肚子饿得咕咕叫。

    打坐终究只能恢复气力,总不可能把肚子都给打饱了。我爷爷站起来,拍拍裤子上的灰尘,将巫王短剑收好,打开了仓库大门。

    程克武在外面,靠着墙等他。

    “程克武见我爷爷出来,将刚才还在手中抛玩的小刺剑收了起来。

    他这把刺剑,随便往身上一藏,便能隐匿踪迹,之前也很少拿出来,弄得我爷爷还以为他也跟自己一样,靠一双拳脚行走江湖。不过这刺剑,乃是和峨眉刺有些相似,在水战中应该表现不错。

    这是好事——他们与鳇爷定是还有一场交锋,是在地上还是在水里,只有老天知道。有个熟悉水性的同伴,无疑是好了很多。

    “有个人来找你了,说是有事的样子,我让他在宿舍等,”程克武直截了当,“你先回去,等会我再回宿舍。”

    他也是个干脆人,说完便将我爷爷扔下,进入我爷爷刚才练剑的仓库了。

    看来大战在即,这个家伙也是打算突击一下了。

    我爷爷笑了笑,不仅是因为他喜欢这种良性竞争的氛围,还有程克武说来找他的那个人。

    应该是老彭吧!他托方副局交给上面的文书,可是指名道姓要老彭的。

    我爷爷回到宿舍,推开虚掩的门,看到里面有一个人正在看着窗外,将背影留给他。

    那人听到动静,也转过身来。

    我爷爷顿时感到有些失望,来的人不是老彭。

    那人从怀中抽出一张文书,交给我爷爷。我爷爷一看,就是他之前托方副局送上去的第一封文书,原封不动,他便知道了这人的来历,虽然不是老彭,但也是那“九羲和”派来的人无疑。

    那人将文书递给我爷爷后,十分自然地转身关门,然后对我爷爷伸出右手。

    “阎励。阎王的阎,激励的励。”

    他是个军人,开门见山,不用介绍自己的来历,因为他的来历,早就被那一纸文书证明了。

    与他名字的谐音一般,阎励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但我爷爷看到他的肩章,就猜到了了事态的严重性,以及老彭不能来的原因。

    他是个军人,大校。

    在那十年里,军衔也一度撤销,也引起过一些混乱。可一个大校,怎么说地位也不低了。

    我爷爷也简单得介绍了一下自己:“江流。”

    其他的不用说,既然是那个圆桌委员会派来的人,该知道的肯定已经知道了。

    阎励与我爷爷有力而快速地握了一下手,开始以汇报情况的态度,毫不拖泥带水地向我爷爷说明:

    “首先,我要向你说明一下情况。第一,你所要求的彭津同志无法前来。第二,如果彭津同志无法前来,最好的选择是那九位,但他们也无法抽身。”

    我爷爷简单地点了点头,这是明摆在桌面上的事实,倘若他们来了,与他说话的就不是这位军人阎励了。

    “其次,我要说一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情况”

    阎励言简意赅,将最近的形势说了一遍,我爷爷又从其中分析出了不少的东西。

    毕竟这一年多的时间,他都呆在这个大水利工地上,虽然也有看过报纸之类的东西,但那些多是泛泛而谈,又充斥着各种口号,其中真正的信息反而很少。

    那个年代不像网络、电视等媒体极为发达的现在。七十年代,能了解最近信息的渠道也就是报纸与收音机,再就是口耳相传。可对报纸和收音机的管控又十分严格,能流露出来的信息太少太少了。

    据阎励所说,当前的形势比较严峻,而组织严重缺乏人手。

    他没有用祝融官这一名称,看样子应该不是修炼中人,而是一名纯粹的军人。

    祝融官并非没有与军人合作过,虽然祝融官没有什么明显的政治立场倾向,主要的工作也是调查与解决那些不适合公开的各类神秘事件,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组织,许多事情是无法置身于世外的。

    不说远的,就在清朝,祝融官也曾抗争救国,活动最远的甚至加入了在中越边境作战的刘永福的私人武装黑旗军,与他们共同抗击法国大鼻子侵略者。至于后面的中英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祝融官也屡屡出现,对付那些使用黑魔法的堕落神官。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祝融官与军人的合作达到了一个高峰。那日本侵略军中不仅有将领士兵,还有不少被军国主义洗脑、妄图建立大东亚皇国的阴阳师、巫女和邪教团。这些敌人军人靠常规的战斗难以解决,但祝融官却可以针尖对麦芒,在暗潮之下,不知经历过多少较量,承受了多少牺牲。

    这些秘密战线的同仁,即使英勇捐躯,也是没有多少人知晓。华夏大地的土地下埋葬的,是一座又一座无声的丰碑。

    而建国以后,祝融官与军人的合作也并不少见,而且有愈来愈多的趋势。但像是七十年代初的全面合作,就是历史上,也并不算多。

    究其原因,第一是受到运动冲击,许多门派关闭山门,遁世不出,留下来的人又是遇到各种麻烦的调查,如此一来,人数上已是少了许多。然而有些问题却是非要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随着四周国家的不稳定动向而增加了。

    一九六二年自从我们在西南边境收拾完印度阿三后,看似十年没有大战,但周边的国家并不安静。就在三年前,也就是一九六九年,苏联老毛子悍然侵略新疆与东北,分别制造了铁列克提事件与珍宝岛事件,虽然只是冲突,没有上升到战争的层面,但那暗地交锋是没有停歇过。

    那些老毛子中,也是有类似我们修炼者一样的存在,有能用黑魔法杀人无形的黑魔法师,有远东鞑靼国和蒙古国的黑萨满,甚至还有能将人全身血液吸干的妖怪,以及浑身长毛、非人非犬的怪物,这其中不乏高手。

    虽然在军事活动上,苏联老毛子被我们两个大嘴巴子抽了回去,但修炼者的你来我往,却是一直持续,互有伤亡,漫长的国境线将整个北方局的大部分力量拖住了。

    而南方边境的越南,北越也是进入了反攻阶段,当地战争频繁,动荡不安,不少人假装难民涌入国内,其中不乏一些东南亚的降头师、蛊师、巫僧。南方局的同仁为了对付这些家伙,大费脑筋。连我爷爷点名要求的老彭,都被派到了广西边境控制事端。

    何况西南的缠头阿三从来不死心,在边境搞蚕食推进,虽然也是被我们有力回击,但他满的流派众多,有打着印度教旗号的秘法师,有打着佛教旗号的邪僧也牵制了南方局很大的精力。

    而在东南,还有一些地下邪教等,想通过港澳台进行渗透,总之情况就像是一只巨龙,想要一飞冲天,却被束缚了手脚,又被蜂拥上来的蚂蚁和蛆虫啃噬,虽然不会出现多大败象,却也颇为捉襟见肘。

    基本上,我爷爷之前看到的那些良莠不齐的修炼者,就是南方局能调动的全部力量了。这还是“九羲和”中的几个大佬拍桌子争取的结果。

    我爷爷知道情况有些严重,但没想到四周已经成为了祝融官暗地交战的战场。只是别人脑袋上有癞,他这边的肚子上也有疮,总不能说鳇爷这事儿就放着不解决了,这可关系到下游几十上百万人民的生死存亡呢。

    阎励便说:“这就是他们派我来的原因了,杨老虽然无法再给你们调人来,但是也是托我带了份礼物。”

    阎励所说的杨老,便是“九羲和”之中的一位,给我爷爷留下证明文书的是也。他对我爷爷照顾颇多,私下关系也很是相熟。杨老办事一向靠谱,既然是杨老派阎励前来的,还说有件“礼物”,那必然是带了什么紧要的东西来。

    我爷爷也不多做客套,直接单刀直入:“杨老托你带了什么?”

    “你看——”阎励靠近窗户,往那长江边上一指。我爷爷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看到江边上停着一个黑乎乎的大东西,似乎是一艘黑船,但造型又有点古怪。

    阎励罕见地笑了一下:“杨老的礼物,是一艘潜艇。而我,就是那艘潜艇的艇长。”

第53章 古族传闻() 
我爷爷怎么也想不到,杨老给他带来的,居然是一艘潜水艇。

    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派来这里的不是老彭,而是阎励。

    南北二局的人员都捉襟见肘,实力高强的走不开,实力不济的来了也没用。

    何况他们要对付的是鳇爷,一条水中巨怪。寻常的修炼者,即使来了也没有多大作用。

    虽然祝融官这组织主要活动在大河流域,尤以长江为重,但大部分诡异事件,其实并不是发生在水里。

    比如水猴子找替身,那多半是在河边上先找到了人,再拉进水里。祝融官的成员也扬长避短,多选择远离水源进行战斗,水猴子到了岸上,则是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甚至要打个对折。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遭人戏,这是自古以来都颠簸不破的真理。就连那威猛无比的鳇爷,到了岸上也是被程克武小小摆了一道。万一人群里还有几位“九羲和”那般实力的人物坐镇,搞不好是要被轰杀当场,回不回得去还是另说。就是我爷爷早一步掌握了那南明离火剑,都够它喝一壶的。

    但反过来说,这限制对人也一样存在,若是下了水,则就是对人大大的不利了。就像那水猴子,在岸上很是无力,甚至连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爆发起来也能将其推倒在地。到了水中,这怪物却极其厉害,力量源源不绝,连大船都能拉动。

    而修炼之人却正好相反,除了那些个以海岛为山门的门派,如东海蓬莱仙岛、南海洪圣庙,以及那虚无缥缈、也不知道还存不存在的北溟雪老峰,那深谙水性的门派高门大派,是少之又少。

    东海蓬莱仙岛的山门,据说是在东海的一座神秘浮岛上,那浮岛踪迹成谜,旁人寻访不得,偶尔有迷途的船夫误打误撞,无意闯入。那蓬莱仙岛也十分友善,定是备好吃喝,修好航船,找个云淡风轻的好天气送其出岛。海上船夫靠天吃饭,多为性善之人,知恩图报,事后总是百般寻访,企图报答,但从来也没人再度找到过。

    这蓬莱仙岛虽然神秘,但历年都有弟子来到神州大地郊游历练,与中土道门关系密切。

    而那南海洪圣庙,供奉南海之神,他们的弟子来历更为特殊,是一群疍民。

    所谓疍民,便是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人群,他们衣食住行都是在小船上,除非遇到大台风,绝不上岸。疍民的疍字,通“蛋”字,即使描述他们蛋壳一样的小船。

    这群人来历复杂,有南北朝、南宋和南明的遗民,也有一些在内地活不下去,不得不隐姓埋名的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