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六八去寻宝-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嗨!别提了,之前我姑给我介绍对象,家里就有一对,我给了见面礼,没成想不一会儿又来从我要,后来才知道那个大的装成弟弟拿了两份。”
廖军满心苦涩的听着村民们七嘴八舌,就连他自己见到对方的时候都有点愣神,先前在心里责怪这些同僚不谨慎,见了真人才知道错怪大家了。
“我早年在上海做帮工,曾经认识一个走江湖卖艺的,他能由一个年迈的老者变成强壮年的汉子,又能化作妙龄的少女,还能变成稚龄的儿童,凭借的全是一双巧手和一身缩骨的功夫,他曾经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真真儿的,他说世间没有一模一样的石头,但是只要善于观察,凭着双手就能做出千百块一样的石头来,这个人能将你仿的惟妙惟俏,除了面相上做功夫,想必也没少观察你。”
三舅爷点到即止,可在场的聪明人也都懂了,敢情儿这贼出在内,而不是外。
第四十一章 诱人的奖励()
“何建国!苗然!村长叫你们去一趟,说有人找~”花大婶抱着去年刚得的小孙子站在知青点门口喊了一嗓子,喊完也不等人出来就直接进了门。
“哎~花婶你进来坐,我跟何建国先去一趟~”苗然听到声,开着门迎出来,招呼了一句,便跟着刚刚洗完头发,还满头湿气的何建国一同出了大门。
“这俩小人还挺配,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花大婶抱着孙子回头瞅瞅一高一低两个身影,笑着调侃了一句,惹得张清芳和路红都忍不住捂嘴乐。
“我听说你们要养猪,村里的猪仔有数的,估计你们也轮不着,倒是我娘家那边的生产队,今年三头母猪都生了崽,一共三十来只,我来问问你们要不要。”花大婶的话叫路红几乎两眼放光,村里今年就只有一头母猪,上个月倒是下了崽,结果十只猪崽刚落地就被分了个精光,其他人只能各自想办法。
县城里的畜牧站倒是有牲畜的幼崽卖,可是价钱贵不让挑不说,还不一定健康,就李民他们村,之前刚买了两个小猪崽,回去两天就死了,村里人的穷户可惜,不想就地掩埋,就假装说是意外死的,准备吃了,结果一刀下去,白花花的“米粒”夹杂在痩骨如柴的皮肉当中,竟然是个米猪崽,这让不少人打怵。
家家都不富裕,一分钱都恨不能掰成几瓣花,要是买个病猪回去,养到半路死了,可是又伤财又劳民。
“花婶你可真是个大好人,那猪靠谱吧?”路红拽着花婶的胳膊摇了摇,急忙只会张清芳去把过年时候她收起来的糖块那几颗出来,递给花婶的孙子,小声的问了一句。
“放心吧,我家也是从那买,我去看过了,三头母猪都壮得很,回头能出栏了,我带你们去挑,那我回去就跟那边带个话,叫他们给留两只啦?”花婶摆摆手,笑眯眯的看着吃得满下颌口水的小孙子,给了路红一颗定心丸。
路红喜得手舞足蹈的时候,苗然和何建国慢悠悠的往村长那边去,小声的说着只有两个人能听清的话。
从山里回来已经一个礼拜了,他们当时也跟着廖军回去把事情前前后后的说了一遍,除却苗然打狼时候放的两枪之外,一切都照实说的,他们身份特殊,跟这件事也确实毫无关系,又有村里作保,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怀疑,反而得到不少胆大心细,果敢勇为的夸奖。
“我估计是给我们的奖励到了,现在这世道能给的东西不多,无非就是名利,名应该就是某些名额,利就是钱票之类的,你好好想想该怎么选。”何建国小声的跟苗然商量,他知道苗然的身世上大概有些问题,就从那两颗银色的子弹上,何建国就敢断定,她的家庭也不简单,但是现在为了自保,鸟枪换炮的人家多了,所以他也没拆穿。
“还是利更合适些。”苗然隐晦的表明自己的立场,某些名额无非就是入党,参军、推荐招工、工农兵大学这些项目,前两项要政审,她不敢冒险,后两项对她来说鸡肋的要命,而且不十分保险,当初爷爷送她来,自然就是希望这个村子能够保护她,所以苗然肯定不会选那些。
“嗯,我也是这么觉得。”何建国点头,侧过头看着一脸明媚的小姑娘轻轻微笑。
到了村里,果不其然,廖军带着张龙赵虎正跟村长和几个老爷子拉家常,陈强正站在门口的墙壁边发呆,一见到他们两个来了,廖军连忙起身,将桌上的两份文件夹递了过去。
“上面对这次的事件和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表扬,托你们的福,我也升了。”廖军一脸笑意的看着何建国和苗然,话里带着喜意,可却没有针对这件事多做说明。
何建国连忙恭维了几句,苗然也跟着应和,随手打开文件夹,果不其然,文件夹中夹杂着对他们三个人的表彰信,以及上面下发的奖励条件,三个参军、工农兵大学二选一名额,另有六百块现金和几张票据,其中一张竟然是自行车票,显然前者是给他们三个年轻人准备的,后者是给村里这些人准备的。
“我们是自愿到农村来支援广阔天地的,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放弃了,所以这个奖励我们不能要,或者干脆分给其他人吧。”何建国合上文件夹,看了苗然一眼,见她微微颔首,直截了当的跟廖军和村长说了他们的意思。
“上面已经下发了,肯定不会收回去的,不过你们可以自己调配奖励。”廖军别有深意的看了看何建国,直接摆手不接这套词。
“建国,你们真不要?”村长牛大叔听着何建国的话,脸上的表情一愣,看看左右,见三舅爷和五爷爷他们都垂着眼睛装哑巴,心里突突的就跟一辆崭新的东风牌拖拉机似得,急急忙忙的停了手头卷烟的动作,认真又欣喜的确定着。
“嗯,村长叔,实话跟您说,我跟我哥分工了,他去保卫祖国,我守家在业,我们哥俩父母去得早,总得留一个顾着家里点。”何建国对牛大叔说的话就朴实多了,话里的意思也很隐晦简单,他哥已经去保卫祖国了,他得留家传宗接代。
村里人对这话秒懂,牛大叔点点头,又看向苗然。
“我胆小,体格也不好,上学的话总是被欺负,前一段在县里无意间见着高中同学还差点被扣大帽子,参军的话,我怕身体挨不过去……”苗然小声又惭愧的低下头,喏喏的揪着衣襟,顺便黑了一把之前在县里见到的两个同学,免得她们来找麻烦,毕竟她们的态度可不怎么友好。
没看到何建国和陈强眼中那丝笑意,你一个给狼王开膛破肚,刺了长虫精一刀的人,也好意思说体格不好,就连在场的村里人也抽了抽嘴角。
“好,廖公安,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自己串换着商量完再报上去。”牛大叔点点头,脸上几乎要笑出一朵花来,参军、工农兵大学,这样的名额对于多少农家子来说,就是鱼跃农门的机会,要是能从何建国和苗然的手里换下来就太好了,就算不便宜自家人,也能照顾照顾村里人。
廖军无异议的点了头,一应人皆大欢喜,拉着他开始探听起事情的真相和山里的石洞的后续来,廖军挑着能说的都给大家讲了一遍。
说起来这个假廖军跟他还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是廖军一个堂表姑妈的儿子,小时候还跟廖军一起玩过,不过后来堂表姑妈丈夫去世,带着他再嫁,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这也是他扮着廖军却没被家人发觉的原因之一,亲属关系门清,而工作上,廖军退伍也才半年,同事之间对他了解透彻的人不多,大致了解了就足以应付。
“他之前隐藏在县公安局的食堂,观察了我一个来月,又跟局里人打听,这才能把我的语气表情什么的学的像。”廖军摇了摇头,确实有如三舅爷所说,这是出自内鬼。
“那他就真跟你长得那么像?”一个后来跟着去接应的村里人好奇的问了一句,简直就跟双胞胎似得了。
“啊,不是,那个人脸上带着妆,贴着一层层的皮呢,卸下来之后跟廖副队也就三分像吧!”张龙接了一句,当时他们看着检验科的人把那人的妆一层一层卸下来的时候,都惊呆了,竟然还能那么做。
“那之前我看到的那个,跟死人长得一样的也是啊?”苗然想到被扔下去的时候,还心有余悸,不禁对那张脸有了深刻的怨恨和印象。
“那不是,那俩真是双胞胎。”赵虎见着张龙说话了,也跟着接了一句,审问过程中,他们了解的事情还不少。
“……”苗然无语,这么巧的事儿叫她给碰上,不过廖军接下来的话却让苗然精神一震。
“这对双胞胎不是纯正的中国人,而是当时小鬼子留下的血脉,所以这次的行为也可以定义为敌特行动。”廖军犹豫了又犹豫,还是看着在场的人隐晦的说了一句,被定义为敌特行动,事情的严重性就会上升到国家,所以最好别让他们趟这趟浑水,别指望山里那处山洞,以免伤己害人。
而苗然这会才反应过来,那堆毛笔字为什么会有一些狗屁不通的字眼,或许,那些是日语的汉化字?
第四十二章 高中的校草()
苗然跟何建国一人背着一个面袋子,跟背着大壳子的蜗牛似得,慢悠悠的往知青点走,廖军他们走了之后,牛大叔就跟他们商量,叫村里人拿钱拿东西换他们的奖励名额,何建国和苗然哪里有不应的,点了头,只等着村长去寻摸人回来给他们报价。
至于那六百块钱不管先前还是后来进山的都给平分了,票则给了前面进山的五个,其中自行车票,何建国和苗然商量后决定给生产队,由集体出钱买了,往后大家轮流公用,他们身后背着的是狼皮,狼肉拿去换了钱粮,狼皮对于缺棉少衣的农村人来说太重要了,于是他们都留下了。
“你匀我一条,我回去给她们俩,算是纪念品吧~”走到半路苗然忽然站下,跟何建国商量了一下,她自己打了两只,狼皮就分了两张,何建国他们打死十二只,张龙赵虎没要,余下的四个人平分,何建国分了三张,加上他之前的两张,手里足有四张狼皮。
“好~正好我也是想着把这两条给张长庆和刘爱民,大家互利互助,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何建国点点头,从自己面袋子里抽出一张狼皮塞到苗然的袋子里,顺手把她的袋子也背到了身上。
苗然笑着点头,是啊,日子还长着呢,七六年才恢复高考,那之前,回城的机会,她都不考虑。
要说人真不禁念叨,那边苗然刚黑完高中同学,回到知青点就收到了一封信,看着信封上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苗然纠结着要不要直接扔灶坑里假装没收到,最后还是按捺住心里的烦躁,拆开看了一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很多细节,苗然自己也不曾注意过。
写信的人叫曹明宇,苗然的高中同学,也是学校有名的才子,吟诗作画写歌弹手风琴样样精通,人长得也帅气,家里父母又都是革委会的干事,应该说是标准的校草配备了,还是个颇为风流的校草。
心中曹明宇问候了许久不见的老同学,又说了自己的现状,他爹妈不知道给他走了什么门路,让他上了工农兵大学,所以没下乡,然后就解释起了苗然跟尖下巴说的那句“琼楼玉宇,蕙质兰心”来。
这句酸话,其实是曹明宇写的一首情诗里的,以琼楼玉宇来比拟自己,蕙质兰心来指他暗恋思慕的女生,而之前在县里骂苗然的尖下巴刚好就叫田慧芳,所以她就自作多情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苗然的事儿,她那会儿除了学习基本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偏偏学校活动上曹明宇捧着一束鲜花,大庭广众之下送给了她,还深情的唱了一首俄语情歌。
要不是在校活动之前,苗然无意间听到并看到了曹明宇的秘密,没准她还真同意了,毕竟那会儿的她思想还是有些奶奶的保守向,觉得高中毕业也差不多该结婚了,与其嫁给一个家里人介绍的,不如找个自己熟悉的,只要人差不离就行,至于生活条件,她从来不愁。
可谁能想得到呢?风靡全高中的校草曹明宇,风流倜傥的大才子,竟然喜欢一个男人,一个名叫兰俊辉的男人,建国前济南最大的戏院狮子楼当家花旦兰玉生的儿子。
说实话,苗然不歧视曹明宇和兰俊辉的事,苗家是大户人家,接触的人也都是五花八门的富贵主,玩小生包戏子一大把,即便苗然再被保护的好,从堂哥堂姐们的嘴里也多少龌龊事儿,可是曹明宇这招暗度陈仓也忒损了点。
饶是再厚道,她也是山东首富苗晗捧在手心里的娇小姐,讽起人来毫不留情,不过最后到底忍着没攀扯出兰俊辉来,没想到曹明宇非但不死心,还当场表露时间会证明真心,明月为证之类的酸话,这一下倒是把苗然气得说不出话,也让暗恋校草的几个姑娘更加嫉恨上了苗然。
田慧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谁叫她当初自作多情的认为她自己是“蕙质兰心”呢。
“真膈应!”苗然囫囵的看了一遍,见没什么重点,皱着眉头嘟囔了一句,就准备连手上的信封一起扔到灶坑,眼看着就要送进去,忽然手一抖,急急忙忙的把信抽回来,来来回回的又看了两遍,心中字字句句的品了一番,忍不住咬住一口银牙前后磨了磨,她还说怎么那么风光的工农兵大学生竟然还会惦记着她一个落魄的挡箭牌,原来典故在这呢。
“而今路过苗家老宅,却已物是人非……昔日雕楼画栋曲榭回廊尽付断壁残垣,望妹择空归乡,修整旧物以念心安……”苗然冷笑着把这几句看了又看,联想起前前后后,这才明白过来,合着这个风流才子不止是想要个貌美端庄的挡箭牌,还想要一个富丽堂皇呢!
“怎么了?”何建国抱着去仓房偷食的小猫进来,就见到苗然脸色极其难看的盯着手上的信,心里惊讶又好奇,从见到苗然到现在,还真没见过她这般气愤的时候。
“没什么,有人痴心妄想罢了。”苗然将手里的信撕巴撕巴就想扔到灶坑,哪想到何建国怀里的小猫听到这种声音忍不住了,直接从何建国怀里就往她怀里蹦,唬得苗然连忙接住它。
半年了,这猫就像长不大似得,依旧那么瘦小的模样,让苗然时常担忧它的身体状况,直到某天在空间里,眼睁睁的看着它连挠带咬,三两下就干掉了一只比它还大出一倍有余的兔子,这才放下心来。
何建国低头假装往灶坑里塞柴火,一眼就瞄到断断续续的两个词“物是人非……望妹择空归乡”,眯了眯眼睛,面不改色的把纸片凑到灶坑里。
时间飞快,整个三月就在轰轰烈烈的大展神威对战狼群,和敌特分子作斗争,最终人民群众取得了最后胜利的故事中过去了。
大壮叔的儿子和陈强一起报名去当了兵,福伯家今年刚毕业的小闺女也被举荐到了工农兵大学,何建国和苗然一人得了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细粮,一跃成为村里有名的富户。
第四十三章 家长里短忙()
四月初,路红小心翼翼的从牛二嫂家抱了十二只小鸡回来,院子的西边挨着仓房的角落已经起了猪圈,两只黑乎乎的小猪正在铺着厚厚的玉米杆和干草的棚子里睡得香,鸡窝挨着猪圈垒好了,但是小鸡现在太小,暂时只能养在屋里,苗然屋里的菜架子上,也已经密密麻麻的育出不少蔬菜的秧苗。
开春之后活多,几个人又重新分配了工作,苗然负责育苗,张清芳负责看养十二只小鸡和一只之前牛大叔送过来的下蛋母鸡,路红负责喂猪喂鸡。
生活方面,做饭还是路红的活,洗碗也还是张清芳的活,苗然会负责收拾公共区域的卫生。
男的那边,三个人一起开荒,院子中打扫猪圈、掏粪、劈材等重活还是张长庆和刘爱民分工做,何建国负责轻巧点的活,苗然何建国张清芳三个人会额外多出一份钱粮出来补助另外三个人。
“吃饭啦~”苗然走到屋后,对着山坡上喊了一嗓子,穿透力简直杠杠的,自打她到了大东北,嗓门和身高都得到了极大的拔升。
刚来的时候一米五六,现在已经长到了一米六五,夜里苗然都能听到自己骨头滋滋生长的声音,吓得她急忙给自己补钙,海带虾米没少吃,还时不时的借着去镇上夹带点私活给大伙一起补,连带着余下几个人的身板也更结实了。
他们的自留地选在了知青点后山的山坡上,六个人齐心协力的把那一片山坡给剃秃了,然后就留下三个男人勤勤恳恳的当老农,开荒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活,要除草挖石培土,要垦地划垄肥田。
年后牛大哥就提醒过他们要沤粪,几个人还是第一次听说粪还要沤,忍着臭气熏天将杂草和苞米杆切的碎碎的掺到大粪和土里发酵,迎风飘香十里的味道让六个人两天都没怎么吃下饭。
当然效果也是喜人的,东北的土地本就肥沃,加上他们深耕挖埋,这块地最起码能坚持个三五年的都不用再施肥,虽然辛苦,可几个人看到半亩多的地还是一派欣喜,干累了休息的时候,就会计划着这两根垄种什么,那边一片种什么,每每想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六个人眼底都充满憧憬。
农村没有不喜欢勤快的人,尤其是有对比的情况下,相比隔壁村的懒蛋子,娇气包,还有隔壁的隔壁村的刺儿头,青山沟村基本没有对六个知青不满的,对于他们将三分自留地开成半亩的事儿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的过去了。
相比青山沟生产队,另一个生产队却已经是一片剑拔弩张,尤其是之前在知青表彰会后面大声发牢骚的那些知青。
自打年前发完工分,红旗村们的知青便憋着一股火,等到过年的时候发现粮没粮,菜没菜,回家的还好,不回家的越想越气愤,大年初一也没去给村里人拜年,让自誉为百年大族的几个老族人非常不满,觉得这些“知青崽子”蠢懒不说还不讲礼貌,见着人就忍不住说几嘴,小年轻的本来就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哪里肯听这个,于是双方的矛盾越发激化。
等到开春,红旗村生产队长以他们是集体户口不算真正的落户,不给他们分自留地,这下知青们爆了,先一步来的加上后来的,足有八个,轰轰烈烈的扛着棒子拎着砖头就把生产队长家给围了。
“这简直是……”强盗啊!被牛大叔叫过来接受“再教育”的六个人面面相窥,一句话说半了半截咽下去半截,红旗村的生产队是有问题,可这些知青不但武力威胁,甚至还动手抢,这就是犯罪了。
“十里八村的现在都受了这事儿的影响,闹得人心惶惶,你们都是好孩子,可别跟他们牵扯,这次搞不好那几个知青都要进去的!(坐牢)”牛大叔表情严肃的警告六个人,眼神在张清芳的脸上转悠了两下又看了看张长庆。
六个知青当中,张清芳最爱联络人,尤其是跟隔壁村的知青关系好,春节期间没少邀请他们来做客,直到苗然烦了李民的不停刺探,直言跟张清芳说了,她才不再带人回来,而是选择去别的村窜门。
张长庆原本跟刘爱民一样也不太爱出门,直到年后他的几个同学到不远的另一个生产队下乡,他出门的次数就勤多了,据刘爱民跟何建国的打趣来看,他应该是喜欢并在追求一个女同学。
再不识人眼色,张清芳也听懂这话了,撅了噘嘴有些不乐意自己被点,斜眼看看苗然,再看看路红,不得不承认就她活跃,只得认下的点点头。
“你们说他们不会真的被抓起来吧?大家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的,为什么红旗村的人那么坏呢?!他们这是反,反那什么!”出了村委会,张清芳就气愤填膺的嘟囔起来。
从立场上来看,他们知青确实应该站知青,可从智商和情商上,苗然绝对是站中立,明明很好解决的事儿,为什么就不能用用脑子?现在全国下乡大热潮,随随便便找几顶帽子给红旗村生产队长一扣,就算对方不下台也得忌惮三分。
“你可闭嘴吧,村长就是说你呢,人家张长庆出去都是固定点,就你,跟大串联似得四处奔走。”路红有些不耐烦的翻了张清芳一眼,看看苗然和何建国,心里暗自叹气。
刚到青山沟的时候,路红对苗然好感多一些,觉得她比张清芳更勤快懂事,对什么都不会还没脑子的张清芳颇有些看不上,所以才在一开始的时候跟苗然联手怼了张清芳。
渐渐地,看着苗然刷足了村里从青年到老年人的好感之后,又拉拢了最能干的何建国,路红心里就不平衡了,一个人总不能把好事儿都占尽了不是?所以她开始倾向张清芳。
无奈张清芳实在是有些扶不上墙,又总是有意无意的显摆和施舍的模样,没少让路红那颗敏感自卑的心添堵,廖军刚出现那会儿,张清芳觉得压了苗然一头,简直膨胀到了极致,路红又烦又恨,于是再次转回中立。
渐渐的,路红感受到了何建国和苗然对大家无形的鼓励和照顾,心里慢慢的开始接受并融入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