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诡眼王妃:夫君是只猫-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身子颤了颤,好悬被身后的丫头扶住,“你不是往日里总觉得侧妃有多高贵,攀上贤妃娘娘有多风光,大家都奈何你不得。觉得黎儿不如你吗?怎么她一个无官无职的民女倒可以把你的侧妃之位给撸下来了。”
这话说的便有些讽刺了。苏蘅一愣,哭道:“祖母,你到底怎么了。你怎么老是帮苏黎说话!我我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侧妃没了,王爷甩脸子给我看,王妃和木侧妃一个个看我不顺眼,王府里的人都是跟红顶白的。我祖母”
苏蘅失声大哭起来,越哭越厉害。
老太太终究心软了,弯腰抱着苏蘅,“不怪你,不怪你的!都是我的错!若是我不那么偏心,便不会养得你父母心大了。若是我你自小跟着我,我只当你是府里唯一的姑娘家,宠着你,惯着你,凡事不论对错都帮着你。”
“是我错了!我若早年能好好教导你,你也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模样!黎儿当年有句话说的不错,溺爱不是爱,而是害。是我害了你。”
六婶面露不满,张嘴几次想要反驳,却想到如今还要靠着老太太终究没说出来。苏蘅正哭得伤心,这话大约也没怎么听进去,更有些听不明白。
“祖母,你说什么呢!祖母,你帮帮我!她不是有本事让皇上下旨除掉我的侧妃之位吗?你去和她说,你是老太太,你说的话,她一定要听的。你和她说,让她去和皇上说说,把这侧妃的位子还给我!”
“祖母,祖母,你帮帮我!帮帮我!不然,我真的没办法在王府里头立足了!今日圣旨一下,王爷就找我闹了一顿。府里的人冷嘲热讽的。我还是用钱买通了门房这才能出来。祖母,你不能不管我啊!”
老太太皱眉,“你当皇上的圣旨是什么?能朝令夕改吗?”
苏蘅大是慌乱,“那怎么办!祖母!”
老太太瞧她这个六神无主的样子,将她拉起来,“你别急。如今这事刚出不免会难熬一些。你回王府去,关上门来只安心过自己的日子。这些日子也不要去想什么争宠。更别去惹什么人。等过段时间,这事淡了,总会好的。”
侧妃之位是被皇上褫夺的,若非皇上重新下旨,燕王不会再为苏蘅请封。这点苏蘅一时想不到,可不代表六婶想不到。
老太太这话明显是为了安抚苏蘅。六婶有些不高兴,“母亲,那这侧妃之位怎么办?”
老太太眼刀一横,“事情到这个地步,你不关心蘅儿要怎么在那吃人的王府里活下来,心里还只想着侧妃之位吗?”
这话狠厉地让苏蘅和六婶心中一跳,面色端得白了下来,这才想通此中关键。
苏蘅曾受过皇上责罚,名声本就不好,后来有贤妃娘娘帮着,时间又久了才慢慢让人淡忘。如今皇上再次下旨以德行有亏来剥夺了侧妃之位。苏蘅再留在府里,便等于是燕王的一个耻辱。
苏蘅身子一抖,握紧了老太太的手,“祖母,祖母,我我”
我低下头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韩昭可不是个有情之人。但凡会妨碍到他的人和事,都会永绝后患。如今事情刚出,他还不至于在这个时候下手让别人抓到把柄。可往后就不一定了。
况且,王府里的女人又有几个干净的,别人我不了解,单说木梓婷,看她当年想着对付我,利用我的手段便知一二。
苏蘅与我闹翻,没了我这未来安王妃和父亲的帮助。她一个被皇上申斥过的人,下起手来也再无顾忌了。即便韩昭知晓,怕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不定心里还要感谢她呢!
“别怕!有祖母在呢!祖母总会帮你。”
老太太搂着苏蘅又说了些什么,声音不大,我没有听到。但见苏蘅连连点头,也不再闹了,哭着在六婶的陪同下离去。
第103章 七舅舅的心上人()
老太太拄着拐杖一步一晃的走进来。熙春忙扶了我去床上重新躺好。
“老太太!”
我作势要起身,老太太按住我,“你身上有伤,躺着就好。”
我也不便坚持。老太太又问了几句伤势情况,我一一答了。两人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三年前,老太太对我成见颇深,也是有父亲的因素在内。三年后,我与老太太几乎就处于无话可说的地步。更准确地讲,应该是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如何相处。
过了半晌,老太太悠悠看着窗外道:“老六一家”
说了这四个字又断了。我也不知该如何接话。老太太想了想又道:“我让人选了个日子,这个月二十三,便让老六搬出去。分家是三年前早定了的。你同蘅儿闹成这样也是满京城都知道的。两家不和之事人人皆知,往后若是有什么事,也不会受牵累。”
我低眉转动着眼珠子,我之所以坚持去府门口瞧热闹,坚持装晕也要让皇上处置贤妃,除了之前说的那些想法外,这也是原因之一。只有如此,人们才会相信,两房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日后也更有利于撇清关系。
老太太心中还是清明的。如此一想,从前不管不顾的偏袒六房,恐怕只是想着六叔或许是她唯一的儿子,父亲终究不可靠,这才
我轻轻一声叹息,言道:“老太太做主就好。”
老太太微微点了点头,“蘅儿是我看着长大的。如今变成这样,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想着”
老太太看着我,欲言又止,几次启唇,却终究没有开口。最后,化为一声叹息,“罢了。个人自有个人的缘法。等你伤好些,进宫谢恩,记得问问昭阳公主的情况,道个谢。”
我点头,不论昭阳是什么心思,她帮了我是事实,礼不可废。
“宫里来下赏赐的李公公说,皇上嘱咐不必特意进宫去谢恩。母亲已经给淑妃的娘家送了份礼,淑妃晋封召娘家人进宫会面的时候,会代为转达谢意。”
“那就好!你们做事,我放心的。我便先走了。”
“熙春,我腿脚不便,代我送老太太!”
“不必了,让这丫头好好伺候你吧。你好好休息。”
老太太刚出院门,七舅舅便过来了,面色不善,“听说六房那边来闹了?”
我将方才的事说了,七舅舅感叹,“你们家这位老太太要早这么清楚,也不至于出那么多事了。”
我并不接话,舅舅是外姓人,他说的,我身为孙女却说不得。
“七舅舅,我让你打听的事怎么样了?”
说到正事,七舅舅严肃起来,“你猜的不错,那日送进宫的确实是渝城的消息。”
“那是战事不利吗?还是”我心脏碰碰直跳,紧张的厉害。
“你别急,渝城大捷!看来是安王殿下利用粮草和水源之事迷惑南越,诱敌深入的计策得逞了。不过”
“不过什么?”
“这种计策只能用一次。南越不会再上当,而且有了这次的教训,南越只会越发谨慎。南越不断增兵,显然是铁了心即便耗上举国之力也要誓死一战。若只是一个南越,大不了耗上几个月,只要渝城内部没有问题,这场仗就能赢。如今怕的只是”
怕的是有人挑拨甄赵两军的关系。军心不齐,如何抗敌。
我道:“我们内部有问题,不代表他们内部就太平。”
七舅舅眉毛一挑,“你的意思是?”
“南越大祭司!”
七舅舅眼光一闪,聪明人只需一提便能知其中利害关系。
“如今只希望我们的动作比南越要快。”
七舅舅摇头,笑着说,“不说这些,这种伤脑筋的事情,你爹那老狐狸和他带出来的那两只小狐狸比我们厉害。好侄女啊,你说舅舅对你好不好?”
我眼睛一眯,戒备起来,“七舅舅,你想干什么就直说了吧!能帮的我肯定帮。但若是让我瞒着母亲帮你逃跑,我可不干。到时候你是拍拍屁股逃之夭夭了。我可就惨了。”
七舅舅摸了摸鼻子,“哎呀呀,你这小娃娃怎么说话呢!我又不是犯人,逃什么逃!”
我心神一松,“不是最好!我听王妈妈说,母亲这两日遣人去收集了不少京中大户人家女子的消息。”
七舅舅背脊一僵,挠着脑袋头痛不已。悄悄将我拉到一边,“侄女,这个忙你一定得帮。七舅舅的终身幸福可就落在你身上了!”
我翻了翻白眼,一点都不上道,“你先说什么事吧!”
七舅舅清了清嗓子,“我听说安王与长宁公主要好,以前痴傻的时候便多得长宁公主照料和教养。听闻,长宁公主给过他不少故事话本,还有一册所谓的论成功追到女孩的一百零八计?”
我面色一红,低着头支支吾吾,“舅舅,你你问这个做什么!”
这书我知道。当年在渝城,韩续总有许多新花样,哄得我心花怒放。久而久之,我便发现有些不对劲。从韩续房里搜出来这本书。韩续坦白说,是他离京前,长宁公主交给他的。长宁公主苦口婆心和他讲解了一夜,还扬言说,若是这样他还不能把我追到手,那就是一个废物。
“你直接说,有是没有?你可看过吗?还记得多少?”
“舅舅,我一个女孩子家,看那玩意儿干嘛!”
七舅舅急了,“你就想想,想想呗!”
我抬头盯着七舅舅,见他面色有异,许是被我盯得久了,有些不好意思,撇过头去东张西望。
我福灵心至,惊叫道:“七舅舅,你不会是看中哪家的姑娘了吧?”
七舅舅支支吾吾,嗫嚅不清。我拍手笑道:“这是好事!若是我娘知道,肯定高兴地要烧香拜佛去!”
七舅舅赶紧捂上我的嘴,“你叫嚷什么,想全世界都知道啊!真把你娘引过来,她能直接上门提亲去!”
见我不叫唤了,七舅舅这才松开口,还不忘扫了身后的熙春一眼,“你也不许说!”
熙春憋着笑应道:“知道了,七舅老爷!”
其实那书我不仅看过,如今就在我手里。我翻箱倒柜将书找出来,犹豫着递给七舅舅,“舅舅,你真不打算告诉母亲吗?你若有喜欢的女子,让母亲上门提亲才是正经。”
七舅舅横了我一眼,“若是当初你连安王是谁都不知道,便被直接定了婚事要嫁去给他,你心里可甘愿?”
我一愣,只听七舅舅又道:“若她不是真心喜欢我,心甘情愿嫁给我,那娶回来又有什么意思。”
这话也对。只是
“七舅舅,这书里有些说的不太合适。这世上女子都注重名节,做得过了,有私相授受之嫌。我和观海不一样。我们是有父母和皇上默许的。舅舅,你总得为人家女子的名声着想。”
七舅舅将书接了过去,“这点你大可放心,我知道轻重。而且以她的性情,应当不会太过在意这些。”
我眨了眨眼睛,“舅舅和她怎么认识的?”
“我不是嘱咐人将之前从海外得来的新鲜玩意儿都陆陆续续运过来了吗?便想着把京里的铺子改一改,用这些新奇东西打头阵也能吸引些顾客。谁知,昨日才开业,便来了位女客。这许多东西,她竟然都认识,而且一一会用。更难得的是,她居然还会海外之国的语言。
我前些年四海云游,无意中到了一处金发碧眼的异国。在那里住了几个月,学了些她们的东西。可也不过会简单的几句。没想到,她竟能说得那么流利。尤其她谈吐之间,并不见一丝一毫对蛮夷之国的鄙薄。我们聊得甚是投机。”
七舅舅是走南闯北,游历天下之人,所闻所见比之常人多了何止一倍。眼见之宽非普通人可比。也因此造就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能与他聊得如此投机,还被他赠与这样赞许的人并不多。我对这位女子有些好奇了。
“七舅舅,那人是谁?”
七舅舅眸色一暗,“不知道。不过她穿着不凡,上的马车虽然看起来质朴,却极为讲究。我已经派人去打听了。这样的奇女子不多见,想来打听并不难。这两日便能有结果。”
好吧。
“那舅舅可知道她多大年纪,是否成亲,有无婚配?”
七舅舅一愣,皱眉道:“我看她头饰打扮并非寻常妇人髻。当时夫丧寡居之人。”
大周女子发饰是有讲究的,未出阁的姑娘家的装扮和已婚妇人的装扮不一样。而丧夫寡居之人的装扮又有不同。虽说大周并不禁止女子改嫁。这些年改嫁的也不少。舅舅心性豁达,全然不会在意这些。可母亲呢?
舅舅虽已年有三十二,但终究是新婚,从未曾娶妻。而且以顾家在士林中的地位,七舅舅自身的才能,以及顾家上头几位舅舅以及苏家的姻亲关系,想要嫁进来的年轻貌美的姑娘比比皆是,何愁娶不到妻子?
我张了张嘴,本想说一说,可瞧见七舅舅那高兴劲儿,终究没开口。
第104章 刘老太与白凤()
时光流逝,转眼便到了五月二十三。我身上的伤对外而言也该好了。
一大早便听到府里呯呯碰碰的声音。六房搬家了。
六婶本就有些不愿,如今苏蘅侧妃之位没有了,她失了一大靠山。又爆出我与父亲同安王非比寻常的关系。他们哪里还愿意搬走?六婶闹过几回,又让六叔和堂兄苏平到老太太身边劝说了几回,不论是软的硬的,都用过了。可老太太这次仿佛是铁了心,半点不为所动。
六婶也想过来找我和母亲。我们直接将院门关上,将六婶堵在门外,面都没见。
即便如此,六婶也想着,她们不动,谁也不能将他们扔出去。谁知,老太太一大早便遣了许多婆子去给六房收拾行李,根本不需六婶开口,便将一个个箱笼抬过去同仁坊的大宅子。
老太太难得如此雷厉风行了一次,倒是叫我刮目相看。
七舅舅这些日子经常不见人影,那日之后没过两天,便又向我索要了许多从韩续那里搜刮来的长宁公主的传奇话本。问他缘由,不说。问他与那女子的进展,也不答。神神秘秘地,还再三嘱咐我不许告诉母亲。
我直翻白眼,用得着我说吗?你这么反常,母亲又不瞎,怎么会看不出端倪。
又过了几日,渝城来信,一切安好,若无意外,一月内可归。具体战事倒是没说哦,却说了另外一件。便是皇上先前送密信去渝城想为我和韩续赐婚,父亲答应了。
果然六月初,便有圣旨下来。为我与韩续指婚,内务府提前准备,只等韩续回京后完婚。
一时间,我们家门庭若市,炙手可热。
母亲干脆决定办一场宴会。一来免得一一应对那些个夫人,干脆一次解决。也算是庆祝我的这门好婚事。二来,我们离京久了,总该借此机会重新回到权贵的圈子里去。
傍晚,母亲与我一道整理给各家的帖子,我存了份心。给刘璋府上也送了一帖。
本来如果按刘璋一个小小翰林院编修的品级,是收不到苏家的帖子的。可一来有甄婵蕊的嘱托,二来因杨若培之事,我也要先见见刘家的人,也好试探试探。
派去杨若培老家的人已经回来了。从街坊邻居的谈论中,杨若培确实与刘璋是夫妻,而且杨家在当地口碑不错,乃是乐善好施之家。百姓都不相信杨家会出一个水性杨花,未婚先孕的女儿,也不信杨家长辈会因此威胁逼迫刘璋娶妻。
可是,百姓的意愿算不得证据。关键性的证据并没有找到。当年的稳婆不知所踪,为杨若培孕期看诊过的大夫也一个个离开。县老爷对此事讳莫如深。
未免打草惊蛇,我只能让人暗地里去搜寻证人。
我在帖子上写着,请的是刘璋的母亲孔氏和嫡妻李婉筠。一来是想会会这个媳妇照顾了好几年,最终却反咬媳妇一口的婆婆究竟是何面目。二来是想见见李婉筠,瞧瞧杨若培之事,她是否知晓。
六月十一,苏府大宴。
我见到了孔氏。很平常的老太太。即使身着锦衣华服,却也没有当家官太太的架势。似乎是初来苏家这样的门第,有些紧张,一直拉着她身边的女人。
那女人大约和杨若培差不多的年纪,瓜子脸,远山眉,大杏眼。十分貌美。一双眸子东瞧西瞧,透着满满地窃喜。
这应该不是李婉筠。一来年纪对不上。李婉筠不到十八岁,这位瞧起来已有二十多。除了少女的娇媚,还带了一股成熟女人的独特魅力。
二来便是性格。甄婵蕊口中所言,李婉筠性格胆小懦弱,比较畏缩。而这位眼里全是算计,面上全是得意,即便是老太太行事做事总要先看她一眼。
我微微皱眉,上前打招呼,“刘老太太!”
刘老太太疾步上前,一见面便要行礼,“见过安王妃。”
我微微皱眉,侧开身去,“老太太,你是长辈,晚辈可受不得你的礼。我虽受皇上赐婚却还未过门,这句安王妃当不起的。”
刘老太太面上讪讪地,转头看了身边的女人一眼。那女人将刘老太太拉过来,笑着说:“苏姑娘莫怪,我母亲出身寒微不太懂规矩。”
我淡淡看着她,“听闻刘府只有三位女主子,除老太太外,刘大人还有一位妹子。不过似乎还未曾嫁人,这位姑娘倒是梳着妇人髻,年纪也对不上。莫非是刘夫人?”
那女子莞尔一笑,言道:“见过苏姑娘。”
这便是默认了。我心中不快,又问:“我与李家姐姐没有深交,可三年前也曾见过一面,你似乎不太像?”
我何曾见过李婉筠,此话不过是诈她。显然此计非常有效。那女子面色一僵,尴尬道:“苏姑娘误会了?在下姓白,单名一个凤字。”
“若我没记错,刘大人娶的应当是李侍郎家的千金?不知这个白姑娘怎么自认是刘夫人?”
白凤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在下,在下乃是”白凤自己恐是不好说,悄悄推了刘老太太一把。
刘老太太接过话头,“苏姑娘,这位是我家璋儿的平妻!”
我倏忽变色,“刘老太太,话可不能乱说。”
刘老太太急了,“这位确实是我们家璋儿的平妻!我们家璋儿”
“刘老太太!”我打断她的话,“平妻乃是前朝所流传。我大周自太祖开国以来,虽未曾明文废除平妻,但妻妾嫡庶制度分明。妻便是妻,妾便是妾。
从未听闻朝中大臣有娶平妻之说。凡有平妻者,未免会视为宠妾灭妻之事。为官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身不修,一家不平,如何治国平天下?怎堪为国之栋梁?”
刘老太太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靠着和老伴儿土地里头刨食养活儿子女儿,没什么文化。
我说的这些道理她未必听得懂,却也能听得出来我不高兴,并且也大致似乎若是承认了平妻,儿子前途会受影响。连连摆手,“不!不!苏姑娘,我说错了,说错了!她就是我儿子的一个妾!不是什么平妻!”
白凤面色一沉,捅了捅刘老太太,刘老太太尴尬地闭了嘴。
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并不戳破,笑着道:“我就说嘛。即使是要娶平妻,也需得正室妻子点头,并且还需要岳家同意出面去衙门置办文书。李侍郎家也算是有名望的,如何忍得了平妻的事出现。这不是在妥妥地打李家的脸吗!”
我每说一句,白凤的面色便黑上一分,刘老太太反倒有些迷糊,似是从来不知还有这等规矩。
“苏姑娘,不会吧。就算是我们家娶个平妻,也是我们家的事儿。关李家什么事。这嫁进门来就是我们的人了,他们李家还能管得着我们刘家的事吗?”
我眯了眯眼睛,朝熙春使了个眼色,熙春离开一小会儿,回来时手上捧着一本大周律法。
“刘老太太若是不明白不要紧,我送你一本律法,你可让刘大人或是找个识字的丫头也行,念给你听。你便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
熙春将册子交过去,好心的说:“老太太,我已经将大周关于妻妾法度的地方都挑出来了,帮你用签子夹着呢。”
刘老太太双手颤颤巍巍接过去。白凤的脸色已经有些狰狞。
虽不知刘家究竟是怎么回事,可心里多少已经有了数,竟有些懊恼。挥手招了清莲过来,“我乏了,去后头歇歇。母亲若问起来,你便实话实说。至于这两位刘老太太好生招呼着,引去老太太那里。她们那边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能有话说。这位叫什么”
熙春提醒道:“白凤!”
我恍然大悟状,“对,这位叫什么白凤的,给我撵出去吧!”
白凤有些回不过神来。刘老太太愣住,有些慌乱,紧抓着白凤,“苏姑娘,你这娃娃怎么这样,好好的请人家过来做客,哪有将客人赶走的!何况,我没有她在我身边,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白凤见刘老太太如此说,心中定了定,言道:“苏姑娘勿怪,我们家老太太没见过什么世面,没我在跟着,她就手足无措了。按理说,苏姑娘身份高贵,有些话我不该说,可”
“知道不该说便不要说!”
白凤一噎,却仍旧道:“苏姑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