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妙手神龙-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诉职立刻点头说道:“这事是得好好想一想!”
送诊金的话,太俗,柳超也不一定会收;送普通的东西,显不出自己的诚意,柳超也未必能看入眼;但要是送太贵重的东西,又很容易惹来麻烦,再说了,对方连那么珍贵的酒都拿来随便喝,岂是贪财好物之人?
这夫妻俩个,竟然大半夜坐在沙发上,郑重其事地琢磨起了这个问题,必须送得与众不同,既要体现出自己的诚意,又不能太高调了。
高诉职的父亲高升,年龄就要到点了,又明显没有再往上升的希望,等待他的,肯定是退居二线,或者是彻底退休。这次把将药社安排到丰顺县当县长,高升费了很大的力气,也算是在自己下位之前,最后扶自己的姑爷一程,至于以后的仕途顺不顺畅,就全看将药社自己的造化了。
官场上最基本的形态,就是人走茶凉。如果高升继续在位的话,将药社或许还有升迁的希望,而高升一旦下台,将药社如果没有另外很强势的靠山,怕是这辈子都要止步于县长了,甚至连县长都保不住。
所以,摆在将药社面前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就是寻找新的靠山。
高诉职没想到丈夫去给汤王若送一趟土产,竟然就能搭上这种重要的关系,这实在是意外的收获啊,必须要好好地经营。
柳超从李玉梅的办公室走出来,他汇报了专家委员会这几天的工作情况,就迈步往楼下走。
即便是专家委员的正牌主任章进水,也很难有向李玉梅汇报工作的机会,柳超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时候一天都能过来好几趟,很是让专家委员会的人艳羡嫉妒。
路过八楼的时候,柳超觉得楼道里有个人影很眼熟,一看之下,就走了过去,道:“将县长,没想到在这里能碰到你,你来卫生厅公干?”
第一百一十三章 故意刁难()
将药社也是大为意外,“是柳老弟啊!”他神色有些疑惑,道:“你在这里上班?”
“是啊,楼下的保健局。”柳超笑着,“来了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走,到我办公室坐会。”
将药社指了指旁边办公室的门,“过一会吧,我怕吴处长忙完手头上的事,出来找不到我。”
柳超看了一下,门上挂的是疾病预防控制处的牌子,这个处室,一般是和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是一套班子,负责一些重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比如血吸虫病、小儿脑膜炎、艾滋病。
柳超跟疾控处处长吴博文见过几次,但关系不怎么熟,他看将药社站在吴博文的办公室门外,就知道了是吃了闭门羹,道:“我进去看看。”
说完,他敲了敲办公室的门,然后推门进去。
吴博文正坐在办公椅里,手捧一份《北江日报》,看的专心致志,听到敲门声,就道了一句:“什么事?”头也没抬起一下。
柳超一看,吴博文这是在故意刁难将药社呢,这也是省上一些机关的臭毛病,但凡下面的人来办事,他们不管忙不忙,总要把人晾一晾,好像不折腾你几回,就显不出省上机关的优越性。
“吴处长,忙着学习呢!”柳超笑到。
吴博文眉头一皱,谁这么大胆,敢这么跟自己讲话,我跟你很熟吗?他放下报纸,就要摆脸色,谁知一搭眼,他看到了柳超,那脸上立刻是由阴转晴,露出一副极度灿烂的笑容,一扶桌子,他站身起来,笑道:“是柳主任啊,你可是大忙人,还是头一次到我这里来吧!快,快请坐,我这里有好茶,你坐下歇歇脚,喝杯茶吧!”
说着话,吴博文就从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很热情地招呼柳超。柳超是李玉梅面前的大红人,整个厅里的人,哪个不知,谁个不晓,吴博文可是一点都不敢怠慢啊。
“吴处长太客气了!”柳超急忙道谢。
“应该的嘛,你可是平时请都请不来的贵客!”吴博文脸上笑着,心里却在纳闷,柳超是保健局的人,突然到自己这里来,不知道是有什么事,他笑道:“柳主任,以后可要常来常往啊。”
“吴处长批评得对,我以后一定多到这里来,向你汇报工作。”
吴博文板起个脸,“我有那么官僚吗,难道不汇报工作,就不兴来这里喝杯茶了吗?”
“是我失言了!”柳超笑着,“刚才我路过门外,遇到个熟人,他怕打搅吴处长工作,没敢进来呢。”
“有这回事?”吴博文就知道柳超的来意了,原来是为了那个县长的事啊,他朝门口走了过去,一边责备道:“这些从下面来的同志,就是太知趣了,总是这么客气,倒搞得我们好像很官僚似的。我们厅里的办事作风,难道柳主任还不知道吗,可从来都是大门敞开的。”
柳超心道这吴博文倒把一耙的本事可真不小,明明是他把人晾在外面,这么一说,反倒成将药社的不是了。
“那个……,将县长是吧!”吴博文看着将药社,“你说你,大老远来一趟,多不容易,客气什么啊,有什么事,你尽管敲门进来就是了,我这里又不是阎罗殿,你怕什么。”
“是是是,我这是怕打搅到吴处长的重要工作,倒是没考虑到影响。”将药社一肚子委屈,却不得不作出一副自责状,“我早就听县里卫生战线上的同志讲了,说吴处长是出了名的平易近人,对待基层来的同志非常热情,一点架子都没有。”
吴博文理了理自己脑门上的几缕秃发,笑得非常开心,“基层同志对我的评价实在太高了,其实我们这些部门,本来就是要为基层服务的嘛。来,将县长快请进,坐!”
刚才吴博文和柳超的对话,将药社全都听到了,他更加确认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这个柳超一定大有来头,否则一个老机关的处长,怎么会对一个年轻人如此客气热情呢,如果细细品味,这话里甚至还有点巴结的意味呢。
等将药社坐下了,吴博文就问道:“将县长,是不是下面的工作遇到什么困难了?有困难你就讲,我们想方设法,也要为你们解决的。”
他这是做给柳超看的,将药社为何而来,他早都知道了,是为了给丰顺县申请一笔疾控资金,另外,还需要调拨一批急需的疾控药品。其实这些资金和药品,都是专项专用,吴博文也装不到自己的口袋里去,但他还是要卡一卡,因为僧多粥少,给谁不给谁,给多给少,这些很难调配,有时候上面一个招呼打下来,你却已经把资金放完了,那就会很被动的。另外呢,你卡一卡,说不定还会有意外收获呢。
“太感谢吴处长了。”将药社急忙起身感谢,“有你这句话,我这心里暖烘烘的,工作起来也更有斗志了。”
他过去把一份申请材料,递到吴博文的手里,道:“吴处长,咱们丰顺县四面环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所以要想把疾控工作做扎实,就需要比别的县多投入上一笔资金。另外,县里还急需一笔疾控药品,如果没有这些药品,今年的疾控局面,怕是很不乐观啊。”
“我看看!”
吴博文找出眼镜戴上,然后一本正经地看起了申请书,大约过了十来分钟,他放下材料,道:“有数据,有事实,你们的这份申请材料,写得非常详细,看来平时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嘛。”
将药社就道:“其实还有很大的不足,但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卫生工作非常重要,我们会不打折扣地完成厅里交代的每一项任务。”
“你们有这个工作态度,厅里就放心了!”吴博文摘下眼镜,笑道:“将县长,你的这份材料有理有据,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看来我不答应你们的申请都不行啊。”
说完,吴博文站起来,坐回到自己的办公椅里,拿出笔,在申请书上签下“同意”两个字,又然后拿出大红的公章,盖在了上面。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十分感激()
将药社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就办成了,过去接过申请书,连连感激道:“太感谢您了,感谢吴处长对我们丰顺县卫生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代表丰顺县七十万父老乡亲谢谢您。”
“厅里的各项工作,还不得靠你们这些基层领导去落实推行吗,何必要分出个彼此呢!”吴博文摆了摆手,道:“申请的八十万资金够不够?我看材料上的数据,你们一个七十万人口的大县,竟然只有一台药敏检测设备,这怕是难以应付检测的需要吧。”
将药社没想到吴博文会主动提起这事,立刻就哭起穷来了,“说实话,一台设备确实有些紧张了,但我们丰顺县是个经济落后县,财力非常紧张……”
吴博文就打断道:“疾控事业,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大事,怎能儿戏。你们不能光把资金用于搞经济建设,健康问题也很重要嘛!”
“是,吴处长批评得对,我这个当县长的,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将药社苦着脸。
吴博文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道:“这样吧,我给你两百万。”
“太谢谢您了!吴处长,我都不知道该感谢您了。要不,我代表丰顺县的百姓给你鞠个躬吧。”将药社说着,还真的朝吴博文鞠了一躬。
现在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地方上的各种职业病、传染病频繁爆发,更因为食品安全的问题,时不时还会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将药社作为县长,对于这种现象,他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要想从制度上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有一套先进的检测仪器,在源头和环节上给予监控,但以现在丰顺县目前的财政能力,很难做到啊。如果有了这笔钱,那丰顺县的公共卫生局面,将会取得很大的突破。
“你先不要急着感谢,我给你这笔资金,可是有要求的。”吴博文看着将药社,眯起了眼睛,道:“年底全省疾控工作评比,我希望你们丰顺县能够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将药社站得笔直,道:“吴处长,我这里向您做个保证,年底的时候,我们丰顺县的疾控工作一定让您满意。”
吴博文的脸上这才有了笑意,道:“希望你不是在讲大话空话,否则我可要追究你们丰顺县的责任。”
“吴处长,您就等着看我们的成绩吧,丰顺县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将药社真是喜从心来,原本以为争取八十万都有点难度呢,没想到吴博文开口就给自己两百万,这笔资金来得如此容易,将药社非常清楚,这都是柳超的面子,他更加不敢小觑柳超的实力了。
有柳超陪着,卫生厅的人都表现得相当痛快,到审计处走过流程之后,两百万的疾控款就划拨到了丰顺县的财政上。
“柳老弟,太感谢你了!”将药社握着柳超的手,感激道:“我替丰顺县的百姓谢谢你了,这笔款子对于我们丰顺县的疾控事业非常重要,今天要不是你,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呢。”
柳超摆着手,“说这话太见外了!”
他今天之所以帮将药社的忙,是他觉得将药社这个人还不错,为了争取这笔关乎民生的疾控款,竟然亲自在吴博文的门外站起了岗。平时也能见到下面的县长,甚至是市长来省上机关站门口,不过那都是站在财政厅、发改委、交通厅的门口,所争取的资金,大多都是为了搞政绩工程,或者是提高gdp。很少有官员,会为了这么一笔很小的疾控款,站在跟自己级别一样高的小处长、甚至是小科长的门外。
从这点讲,将药社很不错,他申请材料写的数额只有八十万,区区八十万,他完全可以交给县里卫生局的人来争取,而拿到这八十万,也不会增加他的任何政绩。考核政绩看的提高了多少gdp,引入了多大规模的投资,谁会在乎给县里添置的这几台疾控检测设备呢。
柳超把将药社送到了卫生厅楼下,笑着问道:“孩子的病怎么样了,有好转没?”
“好了,彻底好了!”将药社提起这事,不禁还是佩服柳超的神奇医术,“自从找到那件玩具后,他的吃睡就正常了,人也恢复了精神。”
“回头我抽个空,再过去复诊一次。”
将药社急忙道谢:“柳老弟公务繁忙,还要为犬子的事操心,真不知道让我该怎么感激啊。”
柳超摆了摆手,“我就是个大夫,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
“柳老弟请留步吧!”将药社客客气气,“不用送了,等回头你有空了,我请你喝酒。”
“好!”柳超笑着颔首,“下次再来厅里,一定要提前通知我,我好给你准备上好的茶叶。”
出门的时候,门口的保安全都站直了敬礼。
看到这个场景,将药社心里又是一番感慨,上午来的时候,自己这个县长的车子,愣是被保安拦下来,像审贼似地盘查好一顿,才得以放行。这一会保安看到柳超把自己送到楼下,又变了个模样,那恭敬的样子,像是在恭送卫生厅厅长。
今天这一趟事办下来,将药社切实领教到了柳超在卫生厅的能量。他以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就当上了一县之长,也算是英年得志,平时他觉得自己在体制中混得还是很不错的,可跟柳超一比,立刻就差出了一大截,只因为柳超一句“碰到了熟人”,整个卫生厅的人,全都大开绿灯,这是何等的威风啊,就算是卫生厅的厅长陈高峰亲临,也不过如此了吧!
再想想自己在柳超这么年轻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整天就在科室里擦擦桌子洒洒水,见谁都要低一头。没法比,真是没法比啊!
柳超一边往楼上走,一边想着刚才汇报工作时李玉梅的吩咐。过两天,黄天耀要启程前往京城,参加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学习,李玉梅决定一同前往,正好去看看在京城上大学的女儿。
李玉梅要柳超在这段时间内,配合舒书福,做好专家委员会的工作,保证保健基地的建设工作,正常有序地往下进行。
第一百一十五章 风起云涌()
柳超有点纳闷,这本来就是自己现在的工作,好像不用专门再吩咐吧。
楼梯间传来窃窃私语的声音,内容似乎是关于黄天耀的,柳超就停下脚步,凝神听了起来。
卫生厅总共也没有多少人,大楼却装了五部电梯,平时除了在一楼工作的人以外,其他人都是电梯上下,很少会有人走安全通道的楼梯,这里是整栋大楼最安静的地方,有时候楼道里的安全灯坏了,也要等好久才能被人发现。大概只有柳超是个例外,他喜欢走楼梯锻炼腿脚。
不知道是谁在楼上讲电话,声音压得很低,时断时续,好在柳超听觉惊人,才听了个七七八八。那人讲话的大概意思,是说黄天耀要被调入中央党校学习,李玉梅也要跟着去,说话的时候神神秘秘,一副了然内幕的口吻,虽然没有明说,但却暗指这件事不同寻常,很有可能黄天耀出了某方面的问题。
柳超这才明白李玉梅为什么要专门对自己吩咐那几句了,这是要让自己安心啊。
看似平静如水的官场,其实最不平静,水面之下暗流涌动,一颗小石子扔进去,都可能会翻出千层浪。
黄天耀是北江省的一把手,属于是公众人物,他的一举一动,必然会引来所有人的关注和猜测,这种事很正常。尤其在体制内,大家都喜欢揣摩上意,有时候上面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让下面的人琢磨到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更不要提省委书记进京进修这样的大事了。
柳超笑了笑,心说这些人可真无聊,黄天耀那个层次上的人和事,岂是你们这些人能操心,该操心的?小心言多必失啊!
他使劲咳了一嗓子,楼上的声音顿时就消失了,然后听到很急的脚步声,有人匆匆出了安全通道。
两天后,黄天耀夫妇正式离开北江,起身前往京城,省里的一班常委全都到机场送行,柳超作为保健医生,也参加了送行活动。
从机场出来后,柳超直接回了诊所。
老九还是白背心大裤衩,手拿着一把扇子站在诊所门口,看到柳超,他急忙迎上来几步,道:“柳大夫,您可回来了。”
柳超瞧着自己的这位房东,笑道:“九哥,找我有事?”
“有事,还是大事!”老九显得有些焦急。
柳超就抬手开了店门,道:“里面坐下讲吧。”
老九进了门,顾不上坐下,就道:“柳大夫,实在是对不住,这个门面,您怕是不能再租了。”
柳超一抬眉,“什么意思?你是觉得租金太低了呢,还是不满意我这个人?”
老九急忙伸出手,“别别别,您千万别误会!不是我不愿意租给您,是租不成了,这一片都要拆迁改造。”
“拆迁?”柳超有些意外,“什么时候的事,怎么这么突然啊!”
“前几年就说拆迁呢,可一直都没拆,我以为不拆了呢,谁知今天又有人通知我,说是找到了开发商,要在这里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商业广场。”老九有些歉意,“柳大夫,我可不敢欺骗您,说得全是实话,这事您可以去问陈所,他知道的,确实是今天才有的事。”
柳超摆了摆手,“这事又不是你能决定的,我知道了!”
老九搓着手,“这样吧,房租我一分钱不要您的,全部退给您。”
“没事,住多久算多久,多退少补!”柳超看着满屋子的药柜,暗道倒霉,自己这诊所没开成,现在连住的地方都要没了。也罢,既然自己现在已经决定待在绿城了,那就自己买一套房子吧,省得再遇到这种麻烦事。
老九摇着手,“算那么明白干什么,都是老熟人了,这地方就算我借给你住了一段时间。”
“那不行,当初说好了是租的。”
“柳大夫,您说,就我这个地段,还有这房子的面积,真要是一拆迁,得补偿好多钱呢,您就不要跟我客气了。”老九呵呵笑着,一脸喜气,“现在我老九还真不在乎这点租金了,等拿到拆迁款,我就买别墅。”
柳超拱了拱手,笑道:“那得恭喜你了。”
“那啥,晚上要是没有什么安排,我请柳大夫吃饭。您看这事闹的,我都还没跟您处够呢,就要让你搬走,心里很不得劲啊!”老九看着柳超,看样子是真准备请柳超吃饭,他心里挺愧疚的,当初要不是柳超爽快,自己可要被陈所长坑惨了。
“晚上我已经有安排了,等九哥搬进别墅,到时候你不请,我也要上门去讨一杯喜酒的。”柳超笑道。
“那不会!柳大夫可是我请不请不到的贵客呢。”老九连连表示不会,“今晚不行,那就明晚吧。”
老九也算是半个地头蛇,发生在这条街的事,他全都看在眼里,虽然不知道柳超具体是做什么的,但能让陈小圆上赶着去巴结,能让卫生局的科长顶着烈日在门口站岗,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来头不小啊。
闲聊了两句,老九笑呵呵地告辞了,看得出,他现在是非常地高兴。他的这座门面房虽然老了点,但靠着大街,又位于整个绿城最繁忙的地段,升值潜力巨大。就算没有拆迁,单就这套门面,老九也能很轻松就卖个一百多万的。
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大搞建设、棚户区改造,一些原先拥有住房和门面的人,都跟着大大发了一笔财。俗话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拆迁了,那就吃拆迁。
这些事情有些人觉得不公平,其实却最公平不过了,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靠卖石油,各个大发横财,你能因为自己家门口没有油田,就不让别人卖石油发财吗。如果换了是你自家门口有油田,你会是什么想法?这些原先住户们的房子,也不是偷来抢来的,很多也是辛苦攒了一辈子的钱买来的,像老九这样的人,一家人就全靠收房租的这点钱过日子,如果没了门面房,那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就断了。他们的要求也不高,要么将来回迁,要么补偿损失,真正漫天要价的钉子户,其实是非常少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出意外()
柳超对于老九的喜悦能够理解,如果能让这一片的所有居民都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总比只富了一两个官商勾结的硕鼠强吧。
棚户区改造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改善这些原住民的居住环境,可这个政策在有的地方推行的时候,就变成了单纯的卖地政策,嘴上高喊着为了民生,暗底下却官商勾结,强行征地,很多人一夜之间被流离失所,甚至有的人因为抗拒拆迁被抓进了劳教所、精神病院。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要让生活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位居民,都享受到城市发展、经济繁荣所带来的红利。而在很多地方,城市的规划者只是单纯地为了发展而发展,城市的规模一天天在扩大,城市的人口在一天天增加,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非但享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觉得不堪重负,甚至生活水准还大大不如以前了呢。
送走老九,柳超开始发愁自己的事,这些定做的药柜、药材,一天没用就成了摆设,现在又遇到这事,难道都搬走吗。
傍晚的时候,陈小圆跑了过来,进门就笑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