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庭筠-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冷青依然板着脸,冷冷说道:“不必了,陛下已经赐过一次了,此时平君的墓就在我冷家祖坟。”
皇帝明白了冷青是要背叛自己了,他为了一个女人效忠自己,现在又要为了这个女人背叛自己。
第167章 皇帝的挣扎()
皇帝向冷青厉色道:“你忘了吗?先太子和靖王的死你都脱不了干系,他日方平君会放过你吗?你现在帮朕,朕就为你和她赐婚,保证你们能好好活着。”
冷青看看皇帝,又看看苏小姐,似乎是在深思熟虑。终于,他点点头,骑着马到了皇帝身边。
皇帝大喜,哈哈笑道:“冷青,朕就知道没有看错人。”
欣喜之时,迎面却被冷青泼了一壶血。
皇帝有点懵,可下一秒他就明白了。刚刚不知何去的杨承从树林里缓缓走出,他手中牵着的是一头成年的老虎。
皇帝被吓得魂飞魄散,疯狂地喊到:“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弑君吗?谁给你的勇气?”
冷青骑马到他身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喂给他一个药丸。
杨承见此,松开了手中的绳索,老虎直直地便向皇帝冲过去。
马儿大惊,但皇帝保持着最后一丝理智,迅速催马离开。猛虎怎能甘心,嘶吼着向皇帝扑过去。
皇帝惊恐万分地快速催马,甚至不得不拔下头上的玉钗往马屁股上扎去。
杨承见此,给了周围禁军一个眼色,禁军便纷纷追着老虎去。一边追一边咻咻地射着羽箭,只是那箭射得准的,也只是擦着老虎的毛皮过去。
打猎的其余人听见这边的动静,纷纷往来赶。
见猛虎追着皇帝,皆是大惊,忙张弓搭箭。
就在这时,杨承悄无声息地打出一粒石子,皇帝的马本就受了惊,此时直接人仰马翻。
皇帝摔落在地上,还没等皇亲的箭射到老虎身上,老虎便撕咬住了皇帝,拦腰便是一口,肩膀又是一口。
这时一个皇亲的羽箭才射到老虎身上,老虎朝天大叫一声,缓缓地倒在皇帝身边。
皇帝此时也倒在血泊之中。一众官员侍卫,皇亲国戚忙下马手忙脚乱地查看皇帝的情况。
这时皇帝还未断气,吊着最后一口气半睁着眼,他想指杨承,但是杨承却始终站在人群边上。
随行的太医忙就地诊治,一番折腾之后总算保住了皇帝的一条命。
奕王的大婚之日,皇帝险些丧命,所以不等洞房花烛,奕王便携着奕王妃苏小姐进宫探病去了。
皇帝躺在病榻之上,皇后坐在他身边不敢有一丝怠慢,太医们跪了一地皆是束手无策。
一直听到苏小姐和奕王进了内殿,皇帝的脸色有了变化,他的眼珠拼命往边上转着着,试图找到苏小姐的身影,但是失望了。
外间的大臣们则是在猜测谁将会继承大统,最可能的便是皇帝的嫡子宣王,只是宣王才不过十四岁,日后皇后刘氏怕是要垂帘听政了。
在众人吵吵嚷嚷时,内间的太监出来说:“皇上写下‘正大光明’四字,许是有什么问题,请诸位大人一同前往乾清宫查个究竟。”
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跟着太监往乾清宫去。
到了正大光明牌匾之下,太监总管命几个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摘了匾额。一个盒子从缝中“叮当”落在地上。
总管忙去捡了盒子,打开一看,其中有圣旨一道。
众人皆不敢打开,最后还是由德高望重的孟元德打开来。
只看了一眼,孟元德便惊得手抖,之后更是读得哆哆嗦嗦:“宣王年幼,不堪重任。奕王系朕亲弟……特传位与奕王。”
圣旨读完,整个大殿陷入沉寂。这实在是太猝不及防了,比皇帝受伤还要让人防不胜防。大臣们都一脸懵逼,怎么这皇位就能传给奕王了。
“因为奕王是先皇嫡子啊。”一个年轻官员似乎再给另一个解释。他是放低了声音,可大殿太过于安静,于是他的话便显得格外突兀。
这时不少大臣都才想过来,奕王是先皇的嫡子啊,也是先皇后的二子。先帝有两个嫡子,一个是先太子,一个就是奕王。先太子本该继位的,可是他战死沙场,一切都没了,连带着先帝器重的靖王也仅仅活了二十出头。先太子一死,当初有大臣便猜测会立奕王为太子,可皇帝临死时的诏书却将大统传与八皇子。
起初,也有大臣不满,认为皇帝名不正言不顺,可是后来说这些话的人都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这世间了。世人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
现在皇帝留下这一份诏书,让大臣们都想起了过往被杀的同僚。
右相压下心中的慌乱,咳了几声说:“既然这是皇上的旨意,我们也只能照办。”
有年轻官员立马提出了反驳:“奕王是出了名的纨绔王爷,把这大秦交到他手上岂不是要完。”
“大秦交到本王手上为何会完?”
奕王斜斜的影子落在金黄的地面上。
不少人都在庆幸自己没开口,不然之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之前开口的大臣立马跪下磕头:“臣失言,请殿下恕罪。”
奕王点点头:“起来吧,本王知道你的忧虑。当务之急,还是要治好皇兄,再说传位之事。”
大臣难得见奕王正经起来,突然发现,这样一看,他身上还是有天子之气的。
为了稳定朝局,皇帝被虎咬杀之事并不敢外传,圣旨也被放到了皇帝枕边。
次日傍晚,皇帝悠悠醒来,身上火辣辣的疼痛让他恨不得此时死去,可是却还是强撑一口气,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继位。
可是就在他看到一丝光亮时,旁边的女子也映入眼帘。
与以前的她不同,此时她挽上了妇人的发髻,穿着命妇的朝服。
“姨丈,你醒来了。”她笑盈盈地说。
可是这笑容落在皇帝眼中,便觉得万分惊恐,他拼命地睁大了自己的眼睛。
苏小姐的脸上的笑容淡淡消失,她咳了几声,手帕上沾染了鲜血。
“姨丈,你可觉得疼痛?哎呀,我忘了,你不能说话了。想必一定很疼吧,不然你也不会瞪这么大的眼看着我。你说,靖王哥哥死之前是否也是这种感觉呢?”
皇帝挣扎着“嗯嗯嗯”了几声。
苏小姐并不理会他的反抗,继续道:“那个老虎扑过来时,他也一定很害怕,可是害怕也没有用,该来的总会来,一个也跑不了。”
第168章 弑君()
苏小姐的泪水从眼角滑落,她以极其缓和平静的口吻继续说:“当初您也是尽心尽力地救了靖王哥哥,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现在这种感受你了解了吗?是不是很痛苦。而且不止是身体的疼痛,还有心中的噩梦。午夜梦回之际,那只老虎是不是还在追着你呢?”
“你现在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那个时候你就糊里糊涂地进了林子?当初,解决林氏案子的时候,有一件事我没有告诉任何官员,连叶深也没有。商队的人为什么总会去陷阱呢?当然不是去祭奠谁,而是受了药物的作用。陛下,你说你现在是不是就是自食其果。”
“还有,你还记得之前那场大火吧,我想你也一定不会忘记让你重修皇宫的道人。在我离宫的这些年,就是他带着我周游大秦,搜寻你杀害先太子的证据。而他帮你修建皇城时,故意制作了机关。只要你对奕王府采用火攻,那么最后殃及的就是整个皇宫。”
“当然,可惜的是,他多年前就去世了,看不到此时的你。”
“姨丈,你还记得吗?小的时候,我没有娘,寄住在太子府中,除了太子和太子妃,最亲近的人就是你和姨母了。你喜欢孩子,带着我、靖王哥哥、奕王还有太子府的其他孩子一起去骑马,放风筝。你总是笑着,太子伯伯说你娇惯我们,而你总是一笑置之。”
苏小姐有些泣不成声:“没有想到的是,温润如你,居然弑君杀兄,未免太善于伪装了。”
皇帝的眼角也滑下泪珠,他本来就是一个极其虚伪的人,从记事时,太妃便教他要收敛锋芒,遇人遇事都要极尽忍耐。久而久之,装的时候长了,他都忘记自己本该是什么样的人。直到遇见皇后,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一个让他恢复本性的女人。他本来就是一个野心家,所以轻而易举地便被皇后说服,要去争一争那帝位。
苏小姐看着他恍惚的眼神,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她说:“姨丈,你还不知道呢吧,现在钦天监的大臣正在定日子,过不了几日,小叔叔就要即位了。你知道我口中的小叔叔是谁吗?”
皇帝不能说话,只能瞪大了眼看着苏小姐,几乎要把眼眶眦裂。
“当年,你不也是这样吗?偷了先帝爷爷的玉玺,写了假圣旨。你猜是谁写得圣旨呢?”
皇帝几乎要疯了,然而只能哼哼两声。
“是叶深,你最宠信的大臣叶尚书。你一定很委屈吧,你让他步步高升,最后给你致命一击的居然是他。你明明知道福建总督欺压百姓,百姓无奈之下才会暴乱,他说他们是水匪,残忍杀害一万余众。而你,却姑息了他。永平府官员贪污腐败、鱼肉百姓,叶深要严惩,而你又姑息了。他又怎么会跟着你这样一个昏君。你以为奕王是不学无术的纨绔王爷?我告诉你,奕王之才不亚于先太子,不亚于靖王,他会让大秦国运昌盛,长治久安。”
“奕王登帝之时,就是我执掌凤印之时,大秦后位终究还是我方平君的。”
皇帝喘着粗气,但他还心存最后一丝希望。
感觉时辰差不多了,苏小姐起身告辞,临走时,她说:“姨丈,这大概是我见你的最后一面了。放心吧,为了皇家颜面,我不会把你做的事公之于众。你也不要再抱什么希望了,麟儿的兵力全部驻扎在京城之外,禁军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听从我镖师指挥,皇后掀不起什么浪来。”
闻此言,皇帝最后一口气也撑不住了。在苏小姐出了养心殿走至汉白玉桥时,远远听到太监高声喊到:“皇上驾崩了,皇上驾崩了。”
皇宫内的所有人,不管在做何事,都纷纷跪下叩拜。
苏小姐也不例外,只是俯下身时,她的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泪水却从脸上滑落。
匆匆赶到养心殿的皇后跪倒在皇帝床前,亲手为皇帝合上了眼。她的身体颤抖着,可是心中却开始了理智的筹谋。
杨承靠不住了,可是皇后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便是吕希。
在皇帝刚刚驾崩之后,吕希便组织禁军,决心兵变。禁军中虽然不少人是镖师,可到底地位不是很高,一些禁军头领听了吕希的召集,当下便决定要跟着兵变。这样的机会这一辈子很难遇到,若是成功,加官进爵,若是失败,那也只能认命了。
当晚,吕希秘密召集起一半多的禁军,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他喊到:“圣上虽未立太子,可也不能乱了大秦的纲纪。此时就是我们禁军大展宏图之时了,今晚我们就誓要护二皇子继承帝位。”
本来有禁军想跟着呼喊,可是吕希却伸手压了压。
因为是兵变,不敢有太大声响,所以众人连酒都未喝。直接拿着武器便悄无声息地包围奕王府。
不料第一批翻上墙头的禁军一上去,便感到腿下刺骨的疼痛,一看,鲜血正在汩汩流出。
一群人哼哼唧唧地跳下墙头,却已经站不起来了。
无奈下,吕希决定强攻,直接撞门。那大门倒是很容易就撞开了,但是大门一开,便见到杨承带着禁军守在金桥之后。
熊熊火把燃烧照亮了河面,也照亮了一张张刚毅的脸面。
吕希自以为包围了奕王府,实际上却是被麟儿带兵包围了。
杨承手中拿着一封圣旨举过头顶,高声喊到:“将士们,你们看见了吗,这是圣旨。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传位奕王,盖着皇帝陛下的金印。你们为陛下尽忠了一辈子,今日就要做大逆不道之事了吗?现在府内是你们原来的兄弟,府外是麟将军带的兵。你们真想自己的家人跟着你们丧命吗?”
先前这些士兵并不了解当下的形势,如今杨承一说,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难道真要因为一时的意气,而让全家丧命吗?麟儿也支持奕王,那么此次兵变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第169章 登基()
吕希知道自己此次是失算了,他也应该早就认清形势的。苏小姐苦心经营将近十年,已经控制了大秦的主要军力。现如今除非西南、东南派兵来增援,不然这京城就是她苏庭筠一人说了算。
他想像其他士兵一样放下武器直接投降,可是他是将领,万没有回头之路。
他做出一个自己都惊讶的举动,他冲天喊到:“奕王弑君夺位,吕希今日无法为陛下讨回公道了。”然后自刎在奕王府门前。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这是个什么操作谁都没反应过来。
不过很快就有人明白了,韩尚高声道:“吕希畏罪自杀,来人将他的尸首拖下去。其余一杆人等,念在并非主谋,赶紧回去各自管辖区内。”
话一说完,禁军不敢再多逗留,立马做鸟兽散。
不少人出门时都看见了骑在马上威风凛凛的麟儿。
心中暗叹:还好没有和这家伙硬碰硬,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外面禁军是稳定了,可朝内的大臣又不安了。
养心殿内,众大臣与奕王商议新帝登基之事。
右相孟元德听说了吕希之事,意味深长道:“先帝驾崩此事确有蹊跷啊。”
其他官员心中也不是没有疑惑,但都不敢言语,此时孟元德一开口不少人大着胆子也点头称是。
奕王阴沉着脸,似是悲痛,似是生气,他说:“当日正是本王娶亲之日,皇兄发生这样的事,本王也很惋惜。若是那时本王能陪伴皇兄身侧,也不至于……”他哭丧着脸,再也说不下去。
这话就等于告诉这些官员不是他做的。
叶深道:“此时先帝赫然驾崩,莪国与鞑靼皆是虎视眈眈,应当让新帝抓紧即位,稳定朝局。”
梁常亦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请奕王殿下早些即位。”
孟元德看着一唱一和的两人,心中说不清的复杂,直觉告诉他,先帝驾崩绝对有阴谋在其中。
他决心坚定自己的立场:“我大秦建朝以来,从没有传位于兄弟之先例。我想这圣旨理当好好查验。”
户部尚书道:“除了陛下亲自派人将圣旨放上去,谁还能有本事放圣旨。且不说放圣旨,这玉玺又是从哪里偷得。”
右相却是冷眼看着奕王:“谁知道陛下写圣旨时是在什么情况下?此时应该查证到底,方不负先帝之灵。”
奕王也不恼这右相,虽然为人迂腐,可他辅佐了两代帝王而不倒,是有大智慧的人,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蒙骗的。他现在这副脸色在皇帝未即位时也是如此。
奕王道:“那就查,查到真相大白。”
大臣们都以为奕王会胡搅蛮缠,没想到竟如此干脆利索,一改往日花花公子的作风,大臣们都表示刮目相看。
皇帝的葬礼一边举办着,关于皇帝被虎攻击的事情也在调查。
这件事交由断案如神的叶深查证,这事他本来就是参与者,又怎么会查到自己身上。所以最后还是做了一份意外的报告给了右相,孟元德这才讪讪地做罢。
皇帝下葬之后,便迎来了新帝登基,而苏小姐便从一个普通的官家小姐变成了皇后,完美实现从家雀到凤凰的逆袭。
她坐在坤宁宫的高位之上,接受命妇、宗女的拜见,丝毫没有慌乱。一言一行,皆不失礼。她们不会忘记,就在两年前,她在觐见时还丑态百出,甚至还发生了惊险的皇帝遇刺事件。
然而,那个傻乎乎的女子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让京城的小姐们嫉妒得红了眼。本来此次觐见,不少命妇、宗女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思来的。结果,那高位上的人气度不凡,丝毫不逊于之前大秦的任何一个皇后。
苏小姐悠悠开口,表达了对先帝的缅怀,引得众人都忍不住抹眼泪。当然可不是渲染先帝的丰功伟绩,而是诉说一番先帝如何不幸,情真意切让人涕淋。
之后她说:“皇帝陛下府中时,侧妃仅三人,如今这后宫寂寥,也该添些女子进来。按照高祖礼制,明年的春季便为陛下选贤良纯善之女子入宫。望夫人们回去好生教导小姐。”
妇人们皆是大喜,按照这一百年来的礼制,先帝驾崩,新皇三年内不纳后宫,这苦的便是宗女,官家小姐。而现在苏小姐却要恢复一百多年前的大秦旧制,新皇第二年便可纳后宫,这对整个大秦的适龄小姐都是值得大肆庆贺之事。
所以当晚各个夫人回府之后,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迅速地把家中适龄女儿叫了出来。好生劝慰一番之后,又添了教导嬷嬷好生教养。
而此时皇宫中,登基第一天的皇帝一下朝,没有去养心殿看奏折,而是去坤宁宫看皇后。
苏小姐正在书房写着奏折,她需要把后宫中重要的事情禀告给皇帝。
皇帝悄无声息地站到苏小姐身后企图吓她一跳,没想到苏小姐突然站起身倒是把他吓了一跳。
皇帝后退了几步,苏小姐看了掩嘴轻笑。
皇帝讪讪道:“笑什么?你现在是皇后,不能再这么没大没小。”
苏小姐拉着他坐下,拖长了声音道:“知道了,小叔叔。你今日怎么这么早过来。”
皇帝拉过她的手,皱着眉问:“我听说你要给我广纳后宫了,吓得我赶紧来看看。”
苏小姐莞尔:“不许说我了,你现在是皇帝,要自称为那个字。”
皇帝并不领情,摆起一副委屈的模样,一如年幼时的撒娇:“在你面前,我想叫什么便叫什么,那些俗套的礼仪通通滚一边去。”
苏小姐叹口气,语重心长道:“陛下,你也该收收性子了,好歹是我的叔叔,能别老和孩子似的吗?”
皇帝哪里会收性子,他一脸深情地看着苏小姐,他说:“平儿,你穿着这凤袍的样子真好看。”
苏小姐明白这神情不是男女之爱,而是一种纯粹的情,就像是亲情。
她无奈道:“陛下,你穿龙袍也很好看,我很喜欢。”
第170章 废后的控诉()
奕王成为皇帝之后,大臣们都不抱有太大希望。但他一上台,立马召了六部尚书,左相,右相等朝廷要员针对前朝的弊政提出了改革开放方案。一条条政令被迅速下达,甚至出现一日之内下达一百零八条政令的事情。当然他根基极其不稳,别说是地方官员,连中央官员也倒行逆施。
这时叶深献上一份大秦官员表,上到丞相,下到知县,每一个人都记录地清清楚楚。对于贪官污吏,无能之辈自然更为着重记录。皇帝迅速将一批官员革职查办以起杀鸡儆猴的作用,又将一批有能力而不得重用的官员提拔上来。叶深此前专注于断案,之后去永平府任官时,在吏制方面颇有长进。所以此次改革吏制,他当居首功。
财政方面,皇帝发现国库很是充盈,原因是自先皇帝登基之后便加大了税收力度,尤其是商人。在永兴年,不计其数的商铺都因为赋税过重而倒闭。在朝廷的威逼之下,不少商户都以高价买一个空的官位,这也是财政收入的一大部分。当下,皇帝便和户部尚书商量要减免赋税,恢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这些政令下达之后,也立马做了备份送到苏小姐手里。
“皇帝这是要累死本宫吗?”苏小姐看着面前摞起来的几叠奏折抱怨说。
大太监李顺才笑道:“陛下这是怕皇后娘娘无聊,送来给您解闷的,您要是闲了就随便翻翻。”
苏小姐摇着羽扇,依然没有要动这些奏折的意思。她悠悠说道:“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就算到本宫这里也不能例外,这些折子都带走吧。来的时候静悄悄地来了,走的时候也悄咪咪地带走,辛苦你们了。”
养心殿的皇帝看见奏折尽数被搬了回来,心中很是疑惑,他认为这天下是苏小姐帮他夺来的,所以自己要如何治理大秦也该让她知道,即使明知后宫不能干政。
“罢了,她不想看便也不强求了。”
李顺才却也没立马离开,他说:“老奴瞧见皇后娘娘的脸色不好,您忙了这么多日也累了。”
皇帝本就是心思聪慧之人,大太监一说便知道自己该去看看苏小姐了。只是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他走不动路了。
夜里,苏小姐穿上一件黑色的斗篷,一个人秘密往长春宫去。
废皇后一个人躺在长春宫冰冷的凉席之上,睁着明亮的眼睛无法入眠。她始终难以相信自己运筹帷幄一辈子,居然败在了一个小丫头手中。
大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一个长长的黑影出现在宫殿之内。
废皇后猛地从床上坐起,环抱着身子,警惕地看着来人。
苏小姐脱下身上的斗篷,挂在衣架之上,斗篷之下是大红色的朝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