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少夫人-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夏摆摆手,“寒姨哪里的话,”程夏说着看了眼酒楼一楼厨房的方向,闻着香味源源不断的到了跟前,程夏有些迫不及待了,“既然厨师在做菜,我也想尝尝。”
看程夏有些不好意思的说,王寒箫了然的笑了,“小夏是不是还没吃东西?正好,我们等着吃现成的去。”
说着就拉着程夏回了酒楼,商良忠看自己的夫人依旧风风火火的性子不由得摇头失笑,二十几年了,一点也没变。
刚进酒楼,就看到两个厨师一人端了一道菜出来放在临近厨房的桌子上,程夏走进一看,一道是虫草杜仲炖海虾,一道是打碗花雪里藏珠,香气扑鼻而来,看着就有让人大快朵颐的心情。
旁边还放着已经用过了的几道菜,分别是薇菜鱼片、玉竹炖肉和冰糖猪蹄,看几道菜剩余的情况,不难想象刚刚商掌柜和寒姨吃了不少。
王寒箫看程夏的目光从几道用过的菜上扫过,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良忠找的这几个厨子还挺厉害,做出来的东西好吃极了。”
程夏侧了侧身朝厨房看了几眼,有四个厨师在忙着,高矮胖瘦应有尽有,此刻都无暇他顾专心的对付着眼前的大锅,一边忙着加调料一边看一眼面前放着的药膳方子,急的大汗淋漓,一点也没有镇定自若的感觉。
程夏心里暗忖,刚上手做药膳,肯定应接不暇的,等过段日子做顺手做熟练了,就能应付自如了。
王寒箫顾不得别的,一直招呼程夏,“小夏快过来尝尝,这道雪里藏珠还真是好看,你过来试试味道如何。”
“好,”程夏应着拿过寒姨递过来的筷子,夹了一块金黄色泽的小丸子递入口中,外酥里嫩鲜甜爽口,别有风味。王寒箫尝了一个也啧啧称奇,“还真挺好吃的,我第一次尝这个什么雪里藏珠,小夏,这道菜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程夏坐在凳子上对着好奇不已的王寒箫解释,“寒姨你仔细尝,这个类似小珠子的丸子里裹着枣泥,又精巧的跟宝石一样,所以就叫雪里藏珠了,其实做起来不难。将打碗花的根茎蒸熟,然后捣烂成泥,在里面加入猪油和粉芡和成软块,揪成一个个小枣一样大小的圆球,然后将圆球压扁包包子一样的包入枣泥,再用粉芡团圆成珠,这样你看到的雪里藏珠就做好了。”
程夏一口气说了太多,赶紧喝口茶润润喉,看王寒箫津津有味的听着,笑笑继续说,“这时候呢,就在锅里放油,等到油五成熟的时候把这些小丸子放入炸到金黄色,到时候捞出沥油再撒入白糖就可以啦。”程夏说完看向王寒箫,“寒姨你觉得难吗?”
王寒箫仔细回忆了一遍步骤,然后摇摇头,“还真不难,但是巧就巧在没人这么做过,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打碗花还能做成雪里藏珠的,好看又好吃。”
“寒姨喜欢就好,”程夏又夹了一块海虾品了品,味道不是特别正宗,炖的时间太少所有的食材还不是很入味,程夏过去跟厨师简单说了几句,看厨师忙点头应下又坐回桌子旁,“寒姨,这些厨师都懂一些药材知识是吗?”
王寒箫放下夹菜的筷子擦拭了下嘴角才说,“厨房本来能容纳八个厨师一同做菜,但是懂药理又懂厨艺的太少,到现在总共就找了四个,这四个人颇通医术,做菜方面可能有点欠缺。”
程夏笑笑,“寒姨,他们已经做的很好了,手艺还不熟练没关系,慢慢练就行,就怕不懂医术到时候让客人不满意,只要通医理,做菜生疏不是大问题。”
王寒箫舒了口气笑了,“那就好,我就是怕他们用太长时间熟悉做菜,药膳坊开业的时间会耽搁。”
“没事没事,”程夏不在意的摆摆手,“只要寒姨和商掌柜不着急,我这里没问题的。”
这样王寒箫就彻底放心下来,看了眼不断装饰的酒楼,这才说,“小夏你上次提过药膳坊开业的时候可以做什么活动,具体是指什么?”
“这个啊,”程夏笑笑,不问反答,“寒姨,通常咱城里开了一家新的酒楼,都是怎么开的呢?”
所谓开业促销活动,程夏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当然看到过很多,就是古代的促销,程夏也知道不少。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就曾在天问中写过:“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讲的就是姜子牙在铺子里卖猪肉的时候,有意把刀剁的当当响,这样就能很好的招徕顾客了。春秋战国时期还有用旗帜招徕顾客的,战国后期韩非子在外储说右上也曾描述:“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说的就是商家已经通过悬挂旗帜来为自己的店铺打招牌了。
说到古人的宣传手段,名人效应早就应用的得心应手了。像饱腹盛名的伯乐看马,水浒传武松的“三碗不过冈”就是最好的说明。
到了宋代,因为印刷术的发展,还有了纸质印刷的广告招牌,广为传发让人知道,这些都是古人所能想到的宣传手段。
王寒箫以为程夏不太了解崇安县的情况,于是想了想说,“以前天佑酒楼开业的时候,我记得他们光是放鞭炮就放了三天,整个县城里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程夏一听,觉得自己耳朵开始嗡嗡作响,三天的鞭炮,还不得把耳朵震聋了啊。
“寒姨,你们酒楼开业的时候做过什么吗?”程夏接着问。
王寒箫看了眼站在酒楼门口不知道打量什么的商良忠,难得羞涩的摇摇头,“当时主要是我父亲生病,我也忙不过来,所以也没时间照看这酒楼的开业,至于良忠,他更是什么都不懂了,加上菜也没特色,酒楼生意就一直很惨淡,根本没开起来,光赔本了。”
程夏这就了解了,于是将自己心里的打算说给王寒箫听,“寒姨,等我们酒楼开业的时候,还是像上次我们提到的那样,第一天免费吃,所有客人都可以来,每个人限量点两道菜,任意两道。可能您会觉得我们光做亏本的买卖,但是实际上,我们正是对自己的药膳坊放心,才敢这样做。人们都有贪便宜的心理,不要钱肯定都来了,这样比放十天的鞭炮还有用。”
程夏顿了顿,“到时候他们觉得饭菜好吃,又觉得价格能接受,以后肯定还会来,这样我们能留下一部分的潜在客户了。”
王寒箫没有迟疑的应了下来,“都听你的,还有吗?”
程夏笑笑,“寒姨,除开第一天免费,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可以将所有的菜品打折,六折或者八折由着商掌柜和寒姨你们定,觉得哪个合适用哪个,到时候跟来往的客人说清楚,过了这几天,我们定价是多少就卖多少,不会再便宜了,要让客人觉得他们现在吃了才是最划算的。”
程夏嘿嘿笑笑,“还有一点,我们可以在药膳坊门口写个标识,说的明明白白的,每日来药膳坊吃饭的人我们都记下标号,以一个桌为一个单位发一个牌子,等到第二日清晨的时候,我们就将所有标号的牌子拿出来放到一个大盒子里,随机抽取一个牌子,抽到的那桌客人的费用全免,将昨日他花费的钱全数还给他。我们每日天都这样,被抽到的客人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了,没抽到的觉得下次还有机会,所以也会试试。只要我们做的东西好吃,就不愁他们不来。”
王寒箫高兴的一拍桌子,“小夏你也太聪明了,这样的法子都想的到。”
程夏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寒姨,其实还有一个法子,能更快的让我们药膳坊的名声响起来。”
第72章 似曾相识的口脂()
王寒箫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问出口的声音都染上了几许激动,“小夏你说,还有什么方法?”
程夏挑眉一笑,“寒姨,我们既然是做药膳坊,自然就该点明一下药膳的作用,这可是我们和其他的酒楼之类不同的地方,药膳的作用自然是帮客人调理身体,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增强体魄,所以啊,”程夏笑着勾勾手让王寒箫凑过来咬耳朵,“我们前几天可以找个人来宣扬下药膳的作用,让他在药膳坊门口宣扬下,说这几天吃了我们的药膳身体也有力气了,也不腰酸背痛了。。。。。。”
程夏还未说完王寒箫就大笑出声,她哭笑不得的拍着程夏的肩膀,“你说你脑子里到底放了多少东西,这也能想到。”
程夏抿了抿唇,不好意思的鼓着腮帮子,“寒姨我也没说错啊,我们药膳坊的食材都挑极好的,做出来的味道也好吃,关键真的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只要吃的合适,对客人的身体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程夏说着自己挠了挠头,“虽说有点夸大吧,但是也没伤天害理啊,实事求是嘛。”
“哈哈,好,”王寒箫爽快的点头,“这件事就交给我,刚刚我只是说你脑子灵活,别说我想不到,我那一直被称为‘京城才女’的侄女也想不出来,小夏你生在一个小村子里,真是委屈你了。”
程夏赶紧摇头,“寒姨客气了,”程夏看寒姨一直夸赞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转移了话题,“寒姨,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活动,我们药膳坊里的药膳是分为两个等级的,一个是面向普罗大众的,另一个则是档次有些高的,你像有钱人肯定不在意是不是可以免费或者便宜,他们在意的是有没有档次,所以我们可以将药膳坊定位高一些。”
王寒箫明显也有此意,听昭寒说到她心坎里连忙应道,“我也有这个打算,昨日我和良忠商量的时候,还有心将药膳坊开到明朝各地呢,所以肯定是要想长远的发展。”
程夏点点头,“文人雅客素来喜欢诗词作对,我听小武说,商掌柜以前可是进士一甲头名,学问肯定没问题,若是商掌柜愿意,可以每日出一些对子悬挂在大堂之中,声明但凡能对出下联的给予免费品尝店内美食的权利。或者是对子,或者是诗词,亦或是作画,只要有自己所长,都可以尽情展现。”程夏有些不确定的看向门口商掌柜的背影,小声的问王寒箫,“我听说商掌柜就是不想做官才远离了京城,不知道这法子商掌柜愿不愿意配合?”
王寒箫爽朗的笑笑,“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我有办法让他做。小夏这主意不错,其实你说文人雅客素爱诗词作对是含蓄了,要我说,他们最喜欢附庸风雅,只要让这些文人看得上我们药膳坊,就不愁天下的人慕名而来了,虽说需要花些时间,但是早晚的事情不是,我有信心。”
看王寒箫如此信誓旦旦,程夏知道两个人的合作是对了,寒姨也是一个不辞辛苦想要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这样就省了她很是时间,毕竟她现在在清献村,根本无法抽出大量的时间来关注药膳坊的事。
左右药膳坊以后都是要交给商掌柜和寒姨负责的,她只要做好前期的三个月工作,拿到三个月一半的利润就行了。
具体的开业活动计划,程夏和王寒箫仔细讨论了一番,这次没用小武,王寒箫亲自提笔将条条框框的规则说明记了下来,需要补充的又在旁边添了点小字详细说清楚。
程夏眼巴巴的看着写字如行云流水般的王寒箫,羡慕的想流口水了,这娟秀的小楷写的太漂亮了,比她小时候老爸拿来给她临摹的字帖都精致。
王寒箫看程夏盯着自己的视线太过火热,抬头笑了笑,握着毛笔在昭寒眼前晃了晃,“要试试?”
程夏一愣,赶紧摆手朝后跳了两步,如临大敌一般。
开玩笑,就她那被浸淫了二十几年的简体字怎么拿得出手啊,一写字就全都露馅了。
等寒姨将所有活动明细写完,天色就不早了,瞧着正中的日头,感觉快中午了。
昨日她才和杨猎头说要和杨大郎单独做饭,如今自己来了崇安县,杨大郎去了邻村抄书,倒是不用操心中午饭,但是他们自己没有锅碗瓢盆可以用,得买一些回去,接下来几天程夏不打算做冬瓜蜜饯也不打算中途来县城,她要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好好准备下玫瑰酱的事,所以要买的东西更多。
到了药铺,商掌柜早就让小武将冬瓜蜜饯称重了,这次商掌柜足足拿出一两银子过来,程夏一愣,“掌柜的怎么给这么多?”
平时不是八百文就足够了吗?
商良忠温润的笑笑,“药膳坊的事情你如此操心,寒箫觉得过意不去,八百文和一两也差不多,索性给一个整数。”
呃?有钱人的生活就是好,在他们清献村,差价的二百文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不过程夏没打算仇富一番,谢过商掌柜,又跟着寒姨看了看上次他们给买来的小白瓷坛。
程夏看到药铺后面的一个房间里,整整齐齐的码了几十个小瓷坛子,眼睛顿时亮了,白白圆润的小瓷坛简直精致,颜值很高,而且摸起来手感好极了,用来装小罐的玫瑰酱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程夏拿的背篓有限,不能将所有的瓷坛都装走,最后掂量了下,只能将小瓷坛装了十个放在自己背的背篓里,其他的就暂时放在这里等下次再来拿了。
出了药铺,程夏就看到前面闹哄哄的聚了很多人,远远的看能听见哀嚎声,小心的走进了才发现是衙差在抓人,听了一会隐约听出来是有个中年人长得很像衙差拿的画像上的人,便要将人抓走,那男人的家人自然不让,说根本就不认识什么邵林,也不是画像上的人,他们在崇安县土生土长的,哪里去过京城啊,说衙差抓错人了,这可触犯衙差的威严了,对着这一家人要打要杀的,就变成现在这样的局面了。
邵林?程夏拧眉听着这个名字,心里想着,难道那日画像上的中年人叫邵林吗?
程夏小心的探头看了看被衙差摁在地上的那个男人,瞧着也就四十左右的样子,身边有几个小孩子在哭闹不停,看来应该是男人的孩子。
程夏知道这不是自己能多管的闲事,可是那几个孩子的哭声让她于心不忍,思忖了片刻到底拗不过良心,小心的走上前去站在那个正怒发冲冠的衙差面前,笑的一脸的天真和灿烂,“官爷,我知道几位官爷在办案,我刚路过看了一会,本想一走了之,但是又怕官爷将这男人抓走会被县太爷责骂,所以还是冒险来提醒一声。”
那衙差一听,和旁边的衙差交换了下眼色,见面前的女人很有几分姿色,又听她话里的意思是对他们好,于是一脚踹开男人,凑近程夏问她,“小妞这话怎么说?”
衙差嘴里一股恶臭,程夏强忍着恶心,指了指地上已经遍体鳞伤的男人说,“官爷您看,这两个小孩子还喊这个男人爹,那就证明这男人岁数不大,可是您看这画像上的人,怎么瞧着都比这男人岁数大多了。”
程夏看衙差正色的摊开画像比较了下两个人,颇有些疑惑的点了点头,看来是认可了点,程夏再接再厉继续说,“我上次看到官爷贴的告示,说是上头的万贵妃想要和十几年前的故人叙叙旧,那也就是说这画像怎么也是十几年前的了,那这画像上的人,现在怎么也有六十多了吧,和您抓的这个差的更多了。官爷若是将他抓回去,县太爷看了,还不得责怪官爷乱抓无辜啊。”
衙差啧啧了两声,和旁边的人交头接耳了一番,这才回过头来看着程夏,认真的点点头,“小丫头说的不错,今日就算了,我们走。”
呼啦啦带着一群人都离开了,程夏紧绷的心才稍微放松片刻,比起上次来,今日市集的气氛明显更紧张了一些,看来万贵妃大限将至,所以找人的事情才更迫在眉睫。
虽然跟她没什么关系,但是这几天她还是安心待在清献村别出来了吧。
倒在地上的男人对着程夏磕头谢恩,围观的百姓也都夸赞不已,程夏让大叔赶紧带孩子离开了,世道不太平,大家心有余悸,霎时一哄而散了。
程夏看着整条街都贴着那张寻人的告示,越看那人的画像越觉得和她相公有些相仿,程夏抖抖身上的寒颤,赶紧离开去买日常用品。
卖锅碗瓢盆的在另外一条不太繁华的街,程夏又转移方向去了另外一边,只是在一个卖糕点的小摊贩旁边的一个人吸引了程夏的注意,倒不是说这个卖东西的男人多有特点,而是他卖的口脂让程夏觉得眼熟。
本要抬脚进到铺子的程夏,止住脚步在一旁停了下来,卖口脂的男人一看,赶紧嬉笑着说,“小娘子如此俊俏,买点口红纸用用吧,俺娘说了,女人家用了这个会更漂亮的。”
程夏捏起一张口红纸摸了摸,好奇的看向男人,“小哥,这口红纸都还没有晒透呢,怎么就拿出来卖了呢?”
第73章 碰到个妈宝男()
男人一听,嘿嘿笑了两声,“这不时间有点着急吗,这点是没晒透的,你看这边的,”男人说着将另一边的口红纸递给程夏,“这都是晒透了的,俺娘说了,先卖这边的,这边的好使。”
程夏放下未干透的那张口红纸,笑了笑问,“不知道小老板这口脂怎么卖呢?”
男人一听,赶紧说,“三文钱,”说完还一脸你占便宜的样子对程夏解释,“对面那条街的口红纸卖五文一张呢,还没我这个好,我这个便宜的很。俺娘说了,就是要多卖点,才能多赚钱。”
程夏看着眼前将‘俺娘’两字挂在嘴边的男人,浓眉大眼倒是很俊俏,身量也高,不得不说这男人长得还不错,就是怎么看怎么觉得怪怪的。
程夏斟酌了下慢悠悠的说,“小老板,你这同样的东西比人家便宜了快一半,是不是不好用啊?”
“不可能!”男人坚定的摇头,“俺娘说了,这都是用玫瑰花一点点弄的,这两天才刚做出来,东西都干净的很,不比那人卖的差。”
程夏点点头,还没来得及继续问,就看到旁边一个大嫂买了两张口红纸,小哥颠颠的收了铜板,顿时有些嫌弃的看着程夏,“你问这么多到底买不买啊,不买别耽搁我做生意,俺娘说买就给钱,不买就不让多说话。”
程夏看小哥一脸‘俺娘说的话是圣旨’的样子,噗嗤就笑了,看小哥更加不耐烦,赶紧拿出六个铜板递给小哥,“我买两张还不行吗?”
小哥冷脸一收,又眉开眼笑了,“俺娘说了,你这样的客人才是好客人,爽快。”
程夏觉得这男人说话看着就像没长大的样子,可是瞧着也有十八九岁了,还把‘俺娘说了’放在嘴边,活脱脱现代的妈宝男啊。
程夏看到旁边一个跟小哥熟悉的男人过来,熟稔的拍了拍男人的肩膀,“行啊小杜,刚我婆娘说你在这卖口脂我还不信,你啥时会做这营生了?”
小哥嘿嘿笑笑,“俺娘刚学会的,这就来集市上试试了,这不卖的还行。”
“哪天你也教我婆娘做做,哥哥也赚钱来使。”
被叫做小杜的人赶紧摇头,“那不行,俺娘说了,这是她新学会的,不能教给别人的。”
那男人脸色一冷,很是不悦的说,“都是一个村的,我还是你堂哥呢,你家就你跟你娘,以后是不打算让我们帮忙了是吧?”
小杜瘪了瘪嘴,“俺娘说了,以后靠这个赚了钱,我们就谁也不怕也不指望了,我们以后就不住黄墩村了,我们要搬到县里来的,用不到堂哥了。”
黄墩村?程夏捏着口红纸的手一顿,猛地抬头看向小老板,他竟然是黄墩村的,而且还刚刚学会了做口红纸,杨丽华几次出入黄墩村,是巧合吗?
程夏怔愣的片刻,小杜的堂哥嘴里嘀嘀咕咕骂了一声“傻子,痴人说梦”,听着前面一个女人的喊声,骂骂咧咧的就走了。
小杜浑不在意那男人说的,继续乐呵的拿钱递口红纸,猛然抬头一看程夏还在,小杜不由得有些好奇,“你怎么还没走?”
程夏呵呵笑了两声,“小老板黄墩村的啊,那我们离的很近啊。”
“是吗?”小杜一听来了兴致,“你是哪个村的?”
“就你隔壁的清献村啊。”程夏说完牢牢盯着小杜的脸色,就见他稍微怔愣了一下,双手无意识的拿起口红纸张又放下,看他手足无措程夏笑了笑,“小老板可认识我们村东头的杨家,我那天无意中见到杨家的丽华姑娘也能做出这种口红纸呢,跟你现在做的一模一样,不知道你们可认识?”
小杜脸色一慌,一脸不耐烦的挥手驱赶程夏,“不认识不认识,你快点走,别打搅我做生意。”
程夏了然一笑,对着小杜小声的说,一副很是谨慎的样子,“小老板别着急啊,我听那丽华说起过,这东西可不难做,把玫瑰花捣碎了,将花汁煮沸,然后拿着木浆纸浸泡,来回涂抹几次就行了,小老板这个还没晒透,所以还算不得好,我要是做,也不比小老板做的差,小老板你说我说的步骤对不对?”
小杜双眼大睁,眉头紧皱,一脸的不可置信,又仔细打量程夏,来来回回上上下下,好像在琢磨她话里的真假,良久,程夏才听到小杜颤抖的声音,“杨丽华告诉你的?”
程夏瞧着他的样子就明白几分了,只是还不能最终确定,所以还需要最后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