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陪嫁嫡妃-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掌柜的远房亲戚唤林杨氏的,在院子里陪她们吃中饭,她让连翘拿出给林杨氏的打发,二匹细布,一篮子各色的点心干果蜜饯,一个一两的银锭子,让林杨氏吃过中饭就回自己的家。
那林杨氏遇到好主顾,心里十分地感激,走之前又把能用的事儿都做起了,说是过了初三就回。她想林杨氏在外帮佣,一年在家呆不了几日,让林杨氏回家多玩些时日,过了初七再来。
年里她和李思同连翘商议,开春三月间他们就去了扬州,让李思同正月过完就准备行程,再买一匹驴子,此前扬州路程远,随身带得包袱行李又多,多买个驴子路上方便一些。
连翘听闻要去扬州,喜不自禁,她早就听说扬州是个好地方,比长安好吃好玩好看地还多,早盼着早些去扬州。
就这样正月过完,李思同开始准备去扬州事宜,另购买了一辆大车,又买了一匹好驴子,盘算着去扬州的线路,路上要带得物件。
如今租住的宅院还未到到期,到时让林掌柜看着,先让铺子的伙计住上,等房东回了,再退于房主。
庆春号梨膏糖名号打了出去,几个月就在长安城和老字号一样家喻户晓,即便有旁的铺子也学着他们的模样做着梨膏糖,但顾客如今只认准了庆春号,说是庆春诚信实在,不管生意多么地旺,品质始终如一,药材好,旺头又足,不缺斤少两,只有多的份。
这般好生意舍了去,李思同很有些不舍,连翘数着这几个月吃穿用度后结余的银子,有近二百两。
她喝着碧螺春,安慰她俩:“思同,你们俩个莫舍不得这身外之物,我们有这些银两到扬州先置办一处宅院,扬州极是富饶,做买**长安还好做了去。”
她二人一听,也就罢了,有五小姐在,自是能过上好日子。
林掌柜听闻李思同要把这铺子送于他,恍惚地疑听错了话儿,只是睁大了眼儿直愣愣地瞧李思同。
李思同一时地怕林掌柜被这意外之喜唬得迷了心窍,掐着林掌柜的虎口道:“林掌柜,你只管接了罢,好生待这些个伙计,不亏了他们就好。”
林掌柜这才回转神,感激地不停给他打躬。
临行前,赵大夫给她瞧病,余大夫配的丸子药已吃完,想到此去扬州路程遥远,他让赵大夫也配些丸子药,路程好吃。
赵大夫这些日子和他们处久了,觉得这户人家为人极好,当即就应允,李思同和连翘送他出府时,他在院门口停了脚步道:“东家,如今春日里,正是容易犯病的时节,从长安到扬州,少说也要一月,你们小姐身子弱,长途跋涉的,难免会加重病情,听闻百草堂新得了一支百年的野山参,说是巡抚大人定了,你们若是银钱够,看能不能让给你们。”
连翘心里活动着,上回从西夏遇险,若是不有野山参,五小姐怕是早死了一回子罢,如今野山参早也吃完,这路上光靠着赵大夫配的丸子药,怕不济事儿。
李思同有些犹豫,怕不妥当,他寻了一个机会去了百草堂看了那支百年野山参后,心里也活络起来,找了掌柜,想买这这野山参。
掌柜的不肯卖,说是有客人已定了,再则李思同听闻这支参要银子五百两,灰了心回家。
连翘见李思同灰头土脸的,让他别垂头丧气,她有小姐的金牌,见金牌如见相爷,别说拿了这支参,就是要了整个百草堂的药都不成问题。
两人一合计,出发前一日,连翘让林杨氏在家照顾小姐午睡,他两人偷偷去了百草堂,连翘扮了她拿了金牌取了参,那掌柜猛然见到金牌,顿时惊怔,当即就给了他们野山参。
第131章 一腔子愤慨悲痛()
李思同和连翘前脚刚走,从夏州回汴梁的余雨生后脚到了百草堂,自他被张全杖责,在夏州养到身子大好,方寻了由头回汴梁。
潘润雪听闻他要回汴梁,极是挽留他多住些日子,等靖王爷凯旋,随大军一同回。他知道潘润雪心里打得小算盘,潘润雪不外乎是想生下靖王爷的男丁。自他被打后,心里恨透了潘润雪,不管潘润雪如何挽留,他都寻了由头坚持地离开了夏州。
从夏州回汴梁,他沿路都在百草堂分号歇脚。他有百草堂的月牌,又是名震大宣的杏林高手,所到之处都受到隆重的接待,有些消息极为灵通病人闻讯前来问诊,连当地一些个名医也前来拜见。
这回他刚到长安百草堂,掌柜的不待他坐定,急急地说了方才五小姐来过。他正吃着茶,听闻这码事,手里的茶杯险些掉了去,五小姐不是在西夏坠崖而亡么?为此他还暗自抹了好几回眼泪,五小姐他数次救了回转,没想不是因病而亡,而是被西夏人所害死。
待他过了初始的惊怔过后,忙细问端详,那掌柜一一细细地说了,他听闻这两人特征,隐隐感觉是李思同和连翘,顿时心里有了几分欢喜,只要连翘和李思同没有死,五小姐怕是还活着。
他又问掌柜是否打探到来人住在何处?掌柜当即就回,这么大的事已派了两个机灵的伙计跟踪,正说话间,盯梢的人回来禀了方才的两人住在大皮院胡同里,他让掌柜先不声张,待他去瞧个究竟。
当他悄悄来了大皮院的胡同,看到鲜活的肖芷曦,一下子恍惚地辨不清方位,好一会子方回过神。但他不敢擅自主张,连夜飞鸽传书太子府,在长安看到了五小姐,五小姐一切安好。
次日余雨生就收到回信,让他呆在长安,太子府立刻派了人接五小姐回汴梁。
他接了密信,正准备去大皮院的胡同,同安堂赵大夫求见。他想着赵大夫也是医术极为高明的大夫,遂接了赵大夫的帖子,让伙计带到了厅堂。
两人寒暄过后,赵大夫请教着医咳喘的法子,说是有个落草就带了病根的小姐,病症极是难医,问他有没有根治的药方?
他本没往心里去,但听到是落草带得病根,立马地问得十分仔细。赵大夫见名满大宣的余雨生这么地平易近人,且解答不厌其烦,当即把肖芷曦病情详细道出。他听完赵大夫所叙,几乎断定此病人就是五小姐,他告知赵大夫,这病断不了根子,若想常日身子无恙,一则靠医,二则靠养,方能无碍。
赵大夫见余雨生答复断不了根子,心里暗暗叹息,当日他还想让那户人家去汴梁寻了余雨生瞧病,看来只能保,根治无甚希望。
两人续着话,赵大夫又拿出给肖芷曦开得药方给余雨生瞧,说着这位小姐这两日要远行。余雨生当下不免焦急,他拿了赵大夫开得药方,加了几位药,让赵大夫重新让药工熬了这几味药,和之前的丸子药合在一起,虽然让那户人家缓上二三天,但更有疗效。
赵大夫有了余雨生指导,当即就回同安堂让药工重新熬药。余雨生亲自送他出了厅堂,让赵大夫别对那户人家说,他指点了药方,赵大夫满口答应。
送走赵大夫,余雨生不停思量去不去大皮院的小胡同?看五小姐隐名埋姓这几个月,怕是不想再回汴梁。想到五小姐在太子爷和靖王之间的为难,他不免有些懊悔,昨日一时心急给太子府报告了五小姐行踪,若是五小姐过得快活,远离了汴梁也不是坏事。可昨天听闻五小姐还活着,兴头头地就报了太子府,若是太子爷得知五小姐离了长安,他没有想法拦住,回头太子不定会怒到什么地步!太子是个暴虐之人,虽然待他和旁人不同,待他还是礼遇三分,但若是五小姐又没了踪影,戾气上来,怕是也没有好日子让他过。
一时地又是悔,又是急,怕去了大皮院见了五小姐,几日后太子找到五小姐,五小姐怪他多事。左右一想,也未去大皮院的胡同,辞别了百草堂掌柜,另悄悄寻了一处住处。当宫里皇后娘娘身边的心腹太监魏公公第三日飞马来了长安后,他告知魏公公五小姐的住址,当即就离开了长安,魏公公也不阻拦,由着他启程。
原本早几日去扬州,因赵大夫药丸晚了时间,肖芷曦也就晚了行程。
这日赵大夫送了药丸,夜里连翘和李思同把准备好的行李往车里装,准备次日一早就启程去扬州。林杨氏在屋里收拾着,猛然想起三原县老家托人送了些特产蓼花糖,放林掌柜家,她去拿来让东家带着路上零吃着玩。
她里里外外看着这房子,不由地升起不舍之情,长安的日子虽然没有以往在汴梁的富贵,却是最心安自在的日子。
林余氏给她说着去林掌柜家拿蓼花糖,她寻思林掌柜儿媳妇新添了小子,遂和她一起去了相邻胡同的余掌柜家。
李思同见她换了西北女人穿得长袍子,又围了遮脸的大围巾,想着就在附近,叮嘱侍候的林余氏早些回转。
林掌柜见她过来,极是热情,一家子人感谢李思同送了他们好生意,各个地拉了她不停叙话。她进了林掌柜长媳妇的屋里,刚刚满月的小宝宝正在他母亲怀里吃奶,听到声响,眼神转了过来,她解了围巾,那宝宝瞧着她,奶也不吃了,冲她笑。
林家媳妇稀罕地道:“东家小姐,您长得一副菩萨像,我这孩子还从未这样笑过。”
她欢喜地从林家媳妇怀了接了孩子,那孩子一点也不认生,直往她怀里钻,她一时地有了别样的感情,可惜她是生不出孩子了。
和孩子投缘,林掌柜家又热情,她多玩了一会子,到了亥时方回转,林掌柜和林杨氏一同送了她回。
刚折转胡同,见她住得小院燃起了泼天的大火,又见街坊四邻的纷纷拿了水桶往她院子奔,她心里一沉,忙跑了过去。
熊熊火势照亮了这一方的天空,院外的人无法进到屋里,她想着以李思同的武功,即便走了火,定是能带连翘出来。而林掌柜家就在附近,一定能寻了去,可是这般火势,未见李思同和连翘两个人,蓦然她的心一跳,李思同和连翘怕是已经没了。
指尖剧烈的颤抖,一腔子愤慨悲痛从心窝子直往喉管涌,当日她在西夏遇难有蹊跷,今日之事也绝不会这般简单。
林掌柜见这般变故,又见她白着脸,眼里的泪水一串串往下掉,忙让林余氏扶住她。她强自压下心头的悲愤,让林掌柜等火势小了,进去查看,若是看到李思同和连翘,务必仔细检查他们两个身上有无旁的物件。
回了林掌柜家,她让林掌柜长子去钟楼寻了卖艺老板的住处,速速带了来。
林掌柜一家听闻走火,不停安慰她,说是吉人天相,东家会没事的。
她心里是明白的,李思同和连翘定是没了,她如今也处在万般危险之中,若是她也神不知鬼不觉没了,连个为李思同和连翘伸冤的人都没了。
大半夜里,林掌柜眼睛红红地回转,说是东家和连翘姑娘已烧得面目全非,递给她一个物件,说是东家手里死死地攥着,她接了过来细瞧,是姨母宫里的令牌。
她死死攥住这令牌,眼里一片空洞。林掌柜媳妇怕她一时承受不住噩耗,不停给她顺气,林余氏忙端了红糖茶水喂给她喝,她喝了几口让屋里人都退下,单留了林掌柜。
林掌柜知她定有事吩咐,遂关了房门,她攥住令牌一字字缓缓道:“林掌柜,劳你给我二十两银子,然后给我包二十斤梨膏糖来,东家和连翘的丧事劳你隆重些,等它日我若还能活着,定是会报答于你。”
林掌柜正不知怎么报答他们的大恩,这会子东家罹难,极是悲痛,见她如此说,哪有不答应的,忙去张罗。
林掌柜长子寻了卖艺班主来,那班主见深夜有人寻上门,说有急事,心里七上八下疑惑地去了大皮院的胡同。
她请了周班主到里屋,商量着和他们一同去扬州,她付十五俩的报酬,那周班主见是她,略略想了会子后应承。
等林掌柜回,她当即就和周班主去了杂技班子。那小姑娘见到她十分的惊奇,她只说着家里有事,要急赶回扬州,那小姑娘是个伶俐人儿,次日天麻麻亮,城门刚开,他们一行就出了城。
一行相处几天下来,她也知道周家班的大概。这个杂技班子来自吴桥,除了班主夫妇,周小花兄妹,还有两个杂技艺人。这几人她一路观察,十分地仗义,见她身子不好,都细心地照顾于她。
杂技班子并非有名号的,只得一个驴子拉了家什,班主瞧着她弱不禁风的身子骨,从驴车上了卸了一些个行头,让她坐在了车上。他们一行遇晴天赶路,街头卖几场艺,雨天就寻了小客栈,或是庙里歇脚。
出了陕西地界,她让班主不往南边去,去汴梁,周班主虽然疑惑,但还是往汴梁行。
一路的风餐露宿,一路的百般艰辛,每每撑不住时,就回想和李思同连翘在一起的日日夜夜。
这生除了父母兄弟外,李思同和连翘如她手足一般,因她而没了,每每想到这里,咬着牙坚持不让自己倒下。
途中听闻大军凯旋,西夏李元台被大宣盟军车师王子用弩机射死,李可思做了新西夏王,已对大宣称臣,靖王爷带了潘妃凯旋回朝。
她默默地听着,不发一言,只盼着早些到汴梁。
一个多月后,他们来到了京都汴梁,靖王爷比他们早几日回了京城,汴梁城里到处张灯结彩,一片欢腾。
周班主寻了一个小客栈安顿好,她取了脖子上母亲满月替她到护国寺请得菩萨,用帕子包了,让周班主去肖相府里,见肖夫人。
第132章 瘦骨嶙峋的小猫()
她躺在小客栈的床上,思绪纷纷杂杂,皇后为什么非得灭了她?思来想去无非是靖王如今霸气渐露,皇后怕父亲和舅舅站在靖王这一边。她随靖王西征,若是她没了,父亲和舅舅定会和靖王生嫌隙,这样就抑制住靖王的势力扩充。
她若出现,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若她说出是皇后和太子想置她于死地,父亲先就会义无反顾和皇后决裂,父亲本就隐隐不待见皇后,再一个靖王必定抓住这机会,拉太子下位,她的气是出了,可王家该怎么办?
王家老老小小几百口人,皇后和太子倒了,靖王主政,必定会清算王家。这些年来,王家权倾朝野,明里暗里打压无数朝中臣工,若是王家倒了,就算靖王手下留情,这些个臣工也定是不依的,靖王靠这些个臣工上位,不可能刚刚登基就独断专行,为王家和支持他的臣工分裂。
如今已是四月间,她和靖王爷的婚约亦以到期,她回了相府,等众人知她还活着,她并未因西征而亡,之后她不想留在汴梁,让人取了思同和连翘的骨灰,一并带去扬州。
正反复地思量,反复地权衡,母亲和海云姨娘带了一众的人等急奔了进来,母亲如老了十岁,满头乌黑竟添了根根银丝,顿时让她模糊了视线。
王元珊见廋得皮包骨头的女儿,泪水涟涟抱了她痛哭。顿时一屋子里全是哭声,她用手擦着母亲成串成串的泪珠儿,勉强笑道:“母亲,我这不是还好好的么?”
海云姨娘擦着眼泪亦劝道:“太太,曦儿回来了就好,您该高兴才是,还不赶紧把曦儿接回府里,给相爷报个平安信。”
王元珊这才回过神,见到女儿只顾着哭了,看女儿瘦得奄奄一息的模样,顿时心痛无比,忙扶了女儿,回府。
立在屋角的周班主见此光景,又是惊惶又是惊喜,原来这些时日和他们风餐露宿的竟是相府五千金,靖王的正妃。难怪周小花老是说日日蒙着脸的肖五是贵气之人,是天上璀璨的星星。
王元珊和海云扶了肖芷曦,见战战兢兢地周班主,停了下来,走到周班主跟前福了一福道:“周班主,多谢你助了我的女儿回家,你有什么要求,我定当答谢于你。”
周班主即便长期跑江湖,也未见这等阵仗,慌得不停地摆手,周小花怯生生站在屋角,见她要走,轻声叫着:“姐姐。”
她扶了海云姨娘朝周小花招招手,周小花愣了一愣,马上跑了过来,她抚摸着周小花的发丝,轻轻说道:“小花,多谢你这些时日照顾姐姐,往后你若是想我,只管到相府来找我。”
她刚说罢,福伯女人有眼力见地给了周小花一块相府的月牌,周小花一时地不敢相信,福伯女人把月牌放到周小花手里,周小花这才使劲擦擦手,小心拿了月牌。
王元珊刚把女儿扶出小客栈,准备上轿,一骑枣红的骏马飞驰而来,她远远地见是靖王,遂低了头进轿子。
梁靖恒快马挡在轿子跟前,她暗暗叹口气,他下得马来,在轿外声音发颤道:“曦儿,是你么?真是你么?”
她垂了眼睑咬住唇,王元珊冷着脸道:“靖王爷,劳您让开,曦儿已经只剩一口气了,西夏侥幸没有死成,难道您还想她死在汴梁家门口?”
他站在轿外,紧紧抓住轿门,慢慢但坚决掀开帘子,她垂了头看身上还是长安穿出来的厚棉袍子。他不顾王元珊的阻拦,拉开帘子,蓦然他身子剧烈颤抖,红了眼圈,她已经瘦得跟一只瘦骨嶙峋的小猫一样,她那么爱干净的人,身上的长袍子已经沾满了灰尘,脚上的鞋子也裂开了一道大大的口子。
他伸出不住发抖的手想去抱住她,王元珊拦在轿门道:“靖王爷,您什么时间给世子补办酒席,通知肖府一声,我随一份贺礼,肖府五小姐随一份贺礼,恭贺靖王爷百子千孙,荣禄富贵万年长。”
他不住咽着嗓子眼往上涌的梗塞,躬身低语:“母亲,是我的错,恳请您让我接了曦儿回府,恳请您让我好好照顾曦儿。”
王元珊冷笑道:“靖王爷,曦儿没有这样的福分,曦儿从生下来到如今,就算我这做母亲的都没有动过曦儿一根寒毛,曦儿如今已经奄奄一息,禁不住您一巴掌了,你如果想让曦儿早点死在靖王府,您就接了去吧,我也只当我这个五女儿生下来就没了,也不赚我这些年的眼泪了。”
他一时地进退维谷,她拂了拂褶皱的袍子,暗暗咳道:“母亲,我同靖王爷说几句话儿。”
王元珊犹豫过后,侧了半边身子,她略略抬眼看他,他清减不少,以前他脸上还带着温润,如今有了风霜的沧桑,眼角眉梢有着浓浓地黯然,她清了声音缓缓说:“王爷,我没事,我还活着,曦儿西征遇险和王爷无关,是突遇西夏游兵,曦儿随王爷西征,并非王爷一味让曦儿去,而是曦儿作为大宣子民,保家卫国是曦儿应尽的责任。如今已是四月间,曦儿也因身子弱不能为王爷诞下麟儿,犯了七出之罪,王爷休书一封,于情于理都合。王爷,曦儿身子不好,劳您过个过,让曦儿回了家歇息可否?”
他闭了眼,侧身让开,张全在旁哀哀地唤着:“王妃,王妃,王爷心口的箭伤一直未愈,只有您回了王府,王爷这病才会好。”
她眼里有了一抹关心,捂着唇咳道:“张全,潘妃的药膏甚为有效,每日里让王爷按时抹了那药膏,请了御医好生瞧瞧,在府里将息养着,定会好起来。”
王元珊瞧了女儿这末牵挂,放下轿帘,沉声吩咐:“起轿,回相府。”
他立在街头,瞧着渐渐远去的轿子,一脸的不舍神伤。
王元珊在轿子里搂着皮包骨头的女儿道:“曦儿,思同和连翘了?”
她靠在母亲怀里,泪珠儿一滴滴往眼角落,哀哀哭道:“母亲,思同和连翘已经殁了。”
王元珊惊问道:“曦儿,是怎么殁的?”
她忍住心酸道:“是走火给殁了。”
王元珊疑惑道:“曦儿,思同功夫是了得的,怎么会走火就给殁了?”
第133章 自是生分冷淡了()
她紧紧握了手,悲凉道:“母亲,是意外走火,怕是屋里的大梁凑巧砸到他们两个。”
王元珊一把搂过她,百般心痛道:“曦儿,我的儿,我可怜的儿啊,这些日子我以为你去了,日日夜夜不得安生,当日你即便是嫁给太子也不会到如此地步!你父亲也是暗中追悔,虽然他没有说什么,但天天去你以前住的小院子,一去就是几个时辰。”
慢慢地,她的眼泪漫了出来,心痛了一下又一下。父亲、母亲在上,她太不孝了,只顾着自己的贪念,没有顾忌父母的心境,早知如此,她从西夏逃回来,直接回了汴梁,连翘和思同也不至于殁了。
若是母亲知道是她的堂姐和侄儿想取她的性命,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王家定是会弄得支离破碎。她不想因此事弄得朝廷动荡,社稷生变故,亲人反目。
回家的路上王元珊不停地问她西征所发生种种事,靖王爷待她可好?为何又纳了潘润雪?是不是拿了她做采阴补阳的药引子?这么的病着为何带了她去前线沙场?她是怎么从西夏逃出大宣?为何回了大宣不回汴梁?
她捡着不重要的轻描淡写说给母亲听,母亲是个刚烈性子,定是对靖王爷极其愤恨,如今她和靖王爷缘分已了,过去的事就算过去,恩也好,怨也好,自此一笔勾销。
说到为何不回汴梁,她靠在王元珊怀里道:“母亲,曦儿当日不想回汴梁,就是不想面临种种的是是非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