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种田:撩撩夫,生生崽-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秘密,等会儿娘就知道了。”孟小满笑嘻嘻道。

    “淘气,箱子里整块的布料别动,都有用。”梁添香叮嘱道。

    “放心吧,娘,我知道。”孟小满眨了眨眼睛。

    “子念,你进来一下,”孟小满朝着屋外喊了一声。

    孟子念正在堂屋跟着孟子岸学写字,听到二姐的声音,放下毛笔,迈着结实的小短腿儿就进来了。

    孟小满把一块深蓝色的粗布块放在孟子念胸前比划了一下,又拿起一根线绕着孟子念的脖子量好打结标记。

    “二姐,你是要给我做衣裳吗?”孟子念看到孟小满往他身上比划,奶声奶气的问道。

    听到孟子念的话,孟雪冬忍俊不禁。

    “不是,等做好了,二姐给你瞅瞅。”孟小满朝着孟子念眨了眨眼睛,笑道。

    “我要好看一点的,不要丑兮兮的。”孟子念小大人似的摇了摇头说道。

    “好好好,二姐知道了,做好了喊你,你接着去写字吧。”孟小满轻轻拍了一下孟子念的头说道。

    “嗯,我今天已经写了二十五个大字了,大哥刚刚夸赞我呢。”孟子念得意的说完,蹦蹦跳跳出了屋子。

    孟小满拿起剪刀按照刚才比划的位置,裁剪起来。

    剪刀过去,参差不齐……

    但是好歹性状是有了,边不齐,一会儿锁个边就好了嘛……

    孟小满边裁剪边安慰自己。

    做手工真的很考验能力和经验。

    嗯……

    裁剪完毕,孟小满拿起深蓝色的线,两股合成一股之后,穿针引线,开始锁边缝制。

    小半个时辰后,终于缝制完毕了。

    虽说刺绣不会,但是简单的锁个边,孟小满还是会的,而且做的还说得过去吧……

    孟小满拿起来前后赚着翻看了几下,还是有点满意的。

    嗯,比想象中的好。

    哈哈哈。

    “子念,你再进来一下,”孟小满喊道,语气中藏不住的欢乐。

    孟子念再次迈着小短腿儿丢丢丢跑了进来,看着二姐手中的物件儿皱了皱眉眉头。

    一点都不好看……

    “来,给你戴上试试,”孟小满说着把吃饭围脖系到了孟子念的脖子上。

    好像有一点点的歪?但是不仔细看的话,看不大出来的。

第34章 认可() 
孟雪冬放下手中的针线,看着孟子念脖子里的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

    “吃饭围脖,吃饭的时候给孟子念系上,防止饭菜滴落在衣裳上,不好洗。”孟小满解释道。

    听到孟小满的话,梁添香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扭头看着孟子念脖子上挂着的深蓝色的碎布块。

    “二姐,丑丑……丑……”孟子念瞪着圆滚滚的眼睛,可怜兮兮的接着道:“我不要戴出去,丑。”

    “哈哈,傻弟弟,不让你戴出去,就是吃饭的时候围在脖子上。你有时候吃饭会滴落在衣服上,阿嬷还要给你洗。阿嬷年纪大了,每天干好多事情,是不是会很累?”孟小满说着戳了一下孟子念的小脸儿,温声解释道。

    “嗯,好像是的。”孟子念应了一声,但是心里对这个蓝色粗布块还是有些排斥。

    “刚才啊,姐姐帮宋阿嬷晾晒衣物,外面好多衣物都是你的,把宋阿嬷累的气喘吁吁的。”孟小满说着故作夸张大喘气,逗的孟子念哈哈大笑。

    “你要是吃饭的时候戴上这个围脖,宋阿嬷能轻松不少呢。”孟小满看着孟子念,顿了一下接着道:“而且,一会儿姐姐会在上面绣上你的名字,这样就是你的专属,好不好?”

    这几天孟子念正在学习写自己的名字,对这个正感兴趣呢,听到孟小满的话,瞬间来了兴致,连声道:“好,孟子念,孟子念,我要我的名字在上面。”

    梁添香听到姐弟二人的对话,唇边的笑意藏也藏不住。

    孟雪冬接过孟小满做的围脖看了一下,笑道:“挺好的,有了这个,以后再也不怕子念吃饭掉饭了。”

    孟雪冬说着把围脖给了孟小满,“娘,你发现没,小满的脑子灵光多了,以前只顾着玩儿,这两天倒是长进了不少。”

    梁添香点了点头,欣慰的看着儿女们。

    “那当然,我都二……”差点露馅了,孟小满赶紧改了口,“我都十二了。”

    “略略略,好意思说,二姐吃个白面馍馍都能噎住。”孟子念做了个鬼脸,转身往外跑去。

    “子念!”孟小满咬着牙喊了一声,看着包子弟弟迈着小短腿儿跑得倒快,忍不住笑了。

    原身也是个倒霉孩子啊……

    玩乐了一会儿,梁添香和孟雪冬接着做手头的活计。

    孟小满也拿起黑色的线,准备绣孟子念的名字。

    刺绣小针脚一针一阵的扎太慢了,而且依照她的水平很定歪歪扭扭,不好看。

    孟小满准备用现代缎带绣的手法绣字,线穿的粗一点,针脚做的大大的,这样绣起来也快。

    就跟拿着黑色的丝线在布上写字一样,方便又达到目的。

    盏茶的功夫,孟小满就把孟子念的名字绣在了围脖的右下端,双手举着放在远处看了看,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娘,姐姐,看,这样是不是很方便。”孟小满笑嘻嘻的喊娘和大姐看手里的围脖。

    “嗯,想法挺好的,以后子念吃饭有了这个,省事不少。”梁添香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对围脖的认可。

第35章 上心() 
原本这个围脖就是做了让孟子念在家吃饭的时候戴的,因此梁添香并没有做过多的要求。

    而且这也是二女儿主动提到要做的,梁添香觉得不应该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上面的字虽然针脚粗苯,但是无伤大雅。

    孟雪冬倒是被孟小满绣的字吸引了,拿过围脖仔细看了看,发现绣法很简单,甚至说没有任何技巧,但是快速便捷,又能起到装饰的作用,如果能加以改良,用起来倒是挺好的,也算是新颖。

    “小满这仨字的绣法虽然偷工减料,略显粗糙,但是挺便捷的。”孟雪冬笑着说道。

    孟小满嘿嘿笑了两声算是应对,原本自己的女红就上不了台面,实用为主,实用为主。

    孟小满没想到是的,孟雪冬对她的这一绣法留了意,在心里生根发芽。

    后来这一简洁的绣法,还在京城风靡过一段时间,让孟家狠赚了一小笔。

    午饭,宋阿嬷采取了孟小满的意见,去墙角土里挖了一根大葱出来,切成小葱花,做了玉米面葱油饼,这次是名副其实,有葱的葱油饼。

    咸咸香香的,葱花带来了别样的味道,一家人吃的很是开心。

    饭后休息了小半个时辰,梁添香带着孟雪冬又开始做女红,赶制绣品了。

    孟小满则坐在旁边帮着二人整理丝线。

    整个屋子安静温馨,只有外屋孟子念奶声奶气的声音偶尔传来。

    这样温馨平凡的日常,对孟小满来说很满足。

    在现代,她父母早亡,是奶奶把她带大的,奶奶也在她读研的时候去了。

    她很久很久没有享受过来自家庭的温馨和淡淡的幸福了。

    这样简单平凡的一天,也让她很珍惜。

    “子念开始练字了啊?嗯,写的挺好的,假以时日,肯定比你哥哥写的好。”

    “那……那是当然,我肯定要比哥哥厉害!”

    听到屋外的对话,孟小满放下手中的丝线,望向屋外:“月儿姐来了啊。”

    孟小满话音刚落,沈月儿已经进到了屋子里。

    “嗯,爹娘吃罢午饭去休息了,我闲着也是闲着就过来了。”沈月儿笑着过来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孟小满的身边,瞅了一眼孟雪冬手手中绣品需要用到的丝线,拿起框子里的丝线开始整理。

    “前两天在地头看到你们家小麦,长势很是不错,伏天好收成。”梁添香放下手中的绣件,笑道。

    “可不是,今年的长势尤其的喜人,爹娘看的紧,时不时去地里锄草打理,估计今年能多产一些小麦。”沈月儿说着唇边的笑意漾开来。

    “嗯,冬天几场雪下的好,春来雨水也足,估摸着问题不大。”梁添香点了点头。

    “希望吧。去年天气太悍了,暑天收成不好,交完租没剩多少粮食了。还好哥哥时不时拿回来一些银钱补贴家用,要不单靠地里的收成,只怕要饿死。”沈月儿捂唇笑道。

    孟小满听着沈月儿和梁添香随意的聊家常,时不时的留意沈月儿的言谈举止性格和品质。

    自从她发现了自家哥哥对沈月儿的感情不太一般,她对沈月儿就开始上心了。

第36章 百子纳福被() 
考虑到沈月儿的绣工不够好,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绣品,不偷工减料,梁添香把百子纳福被拿了出来,在地上铺好席子,把需要用到的东西准备齐全,笑着说道:“月儿,还有一床百子纳福被没有缝制,背面和里子都绣好了,新棉花也都是整理好的,只用缝制一下就好了,交给你,怎么样?”

    “婶子,没问题,交给我,”沈月儿说着脱掉鞋子上了席,翻看了一下旁边小箱子的东西,笑道:“来,小满,帮我一起先把被里铺平,然后放棉花。”

    孟小满放下手中的丝线,帮着沈月儿做准备工作。

    百子纳福被是婚房行礼的时候,披在新娘身上,讨采头用的,因此和常规的被子规格不一样,只有常规被子的三分之一大小。

    二人整理起来倒也快。

    铺好被里之后,二人把准备好的棉花铺在被里上,尽量摊平,厚薄均匀。

    铺好棉花之后,剩余的背面,沈月儿一个人就可以了,因此检查了一边棉花无误之后,沈月儿直起腰,笑道:“小满,我这里暂时不用帮忙了,你还去帮着整理丝线吧。”

    “行,”孟小满穿上鞋子,伸了伸懒腰,活动了下筋骨,重新坐在小凳子上帮着整理丝线。

    孟子念知道这两天娘亲和姐姐们都很忙,也不来打扰,只管跟着哥哥练习写字,写烦了纠缠着哥哥陪他玩儿棋,有时候再去宋阿嬷那里缠闹一会儿,倒是也安省。

    孟子岸这几天得空就在誊抄舅舅带来的书,边誊抄边默记,记忆也更深刻一点,再有一小半儿也就誊抄完毕了。

    父亲三周年那天,舅舅说的话,这几天一直在他脑子里转悠,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如果能去乐伯书院读书就好了。

    现在的他犹如井底之蛙,看到的天,不过是井底那样的大小。

    俗语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心里很清楚,他的这点子学问,在真正的大儒面前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微乎其微,学海无涯。

    祖上是做官的,虽然官职不大,但无一不是饱读诗书之士。

    作为孟家的长子,他有责任带着母亲和弟妹过上更好的生活。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更要对自己负责,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实现人生抱负,不枉十几年苦读,不枉生而为人。

    约莫一个时辰,沈月儿缝制好了百子纳福被。

    沈月儿做事仔细,认真检查了两遍之后,穿好鞋子整理了一下袄裙,“婶子,缝制完毕了,你再查验一遍。”

    听到沈月儿的话,梁添香放下手中的针线,接过被子,一点点仔细查看。

    沈月儿的针脚细细密密,笔直均匀,活计做的十分漂亮。

    梁添香边看边忍不住的点头,“月儿这床百子纳福被缝制的很好,王家肯定满意,就是东家也挑不出毛病来。”

    “还不是婶子花样绣的好,我不过是缝制一下。”沈月儿笑着打趣道。

第37章 同意() 
孟雪冬也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动活动筋骨,跟着打趣了两句。

    “月儿,不早了,你先回去吧,还得给你爹娘做饭,再晚就有些紧张了。”梁添香把百子纳福被叠整齐放在了箱笼里。

    沈月儿看了看天色渐晚,点了点头,“那我就回去了,赶明儿再来。”

    “走,月儿姐,我送你出去。”孟小满说着站起来,顺道准备走几步活动一下筋骨,坐太久了浑身不舒服。

    孟小满把沈月儿送出去之后,在院子里走了几圈,活动一下筋骨。

    做完几组拉伸动作,孟小满拐去厨房到了几杯开水放在托盘上端进屋子给大家喝。

    孟小满递了一杯水给梁添香,笑盈盈道:“娘,喝口水休息一会儿再忙。”

    梁添香坐直身子动了几下,这才发觉浑身困困的,索性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接过开水慢慢小酌。

    “姐,你也歇一会儿吧。”孟小满把水递到了孟雪冬的手里。

    直直忙了一个多时辰,放下针线,才发觉腰有些困困的。

    孟雪冬拿起茶水在屋子内转悠,“娘,余下的活计,明后两天也就赶完了,时间绰绰有余。”

    “嗯,全部做完之后仔细检查一下,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可能要重新返工,所以时间才预留的多一些,宁可多费费心,也不能拿次品抵数。”梁添香放下手中的茶碗说道,随手整理了一下散落下来的碎头发。

    “放心吧娘,我一直留着心呢。”孟雪冬笑道。

    孟小满在旁边听着,不住的点头,她很同意梁添香的做法。

    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坑蒙拐骗,想要生意做的好做的大,真材实料和诚信才是最最基础的东西。

    虽然现在梁添香和孟雪冬是靠着在京城绸缎铺子做长工的沈旺财介绍活计,赚些小钱贴补家用,但是以后的路谁能说的准呢,没准孟家可以开自己的绸缎铺子呢?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她相信,孟家会越来越好的。

    看到梁添香放下了手中的茶碗,孟小满走过去依偎在梁添香的身边,笑嘻嘻道:“娘,明天集市,我能跟着宋阿嬷一起去吗?”

    “怪不得献殷勤积极的端茶水,原来是憋着坏主意呢。我就说,这两天你怎么这么安省,也不撺掇子念调皮了。”孟雪冬看着孟小满狡黠的眼神,摇头笑道。

    孟小满耷拉着眼角,可怜无辜的娇嗔道:“没有,姐,怎么是憋着坏主意呢?明天可是大集,宋阿嬷要采买多,我帮着拿一下嘛。阿嬷年纪大了,整日操劳的。”

    “越来越皮了,嘴里的道理是一堆一堆的。”孟雪冬笑着戳了一下孟小满的额头,顿了一下,故意调侃道:“拿东西的话,让哥哥跟着去岂不是比你力气大,比你好拿?你一个小丫头片子。”

    “哎呀,娘,你看大姐!”孟小满咬了咬嘴唇,眯着眼睛,可怜兮兮的接着道:“娘,就让我去吧。”

    绕不过小女儿的痴缠,梁添香松了口,“明天跟着宋阿嬷去可别调皮,好好帮着阿嬷拿东西。采买食物的银钱是有限的,我另给你三十文买零嘴,只一点,别乱买东西。”

    “哈哈,还是娘最好了!”孟小满激动的搂住梁添香的手臂摇了几下。

第38章 赶集() 
第二日一大早,孟小满就起床洗漱,坐在镜子前把头发扎成了双丸子头,捡了浅蓝色的绢花戴在头上。

    虽然只是去逛市集,但是好歹是去逛街啊,怎么能不好好打扮收拾一下呢。

    女孩子呵,提到逛街,不要太兴奋~

    况且,孟小满还没亲身见识过古代的集市,怎么能不兴奋呢。

    简单的吃了一些早饭,宋阿嬷和孟小满就提着篮子准备出门。

    临走前,梁添香另掏了三十文钱放到了孟小满的荷包里,并叮嘱宋阿嬷好生看着,让她别乱买东西。

    走出孟家大门,孟小满深深的吸了几口气,终于出来了啊!

    莫名其妙的,孟小满有一种说不出的爽感。

    虽然这几天在家里挺舒服的的,但是走到外面来,孟小满觉得呼吸的空气都新鲜了,整个人都自由了。

    一大早,不少农家都去地里料理庄稼了,村子东头有三四个老人带着一群孩童在一处玩闹,吵吵嚷嚷,好不欢乐。

    顺着田间的大路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路上行人多了起来,三三两两的结伴,大多是去集市采买的。

    又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前面越发的热闹,远远望去,熙熙攘攘,行人众多,各色物品摆放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孟小满紧紧的跟着宋阿嬷,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走到了集市入口。

    虽然是整月的大集,但是和现代的集市庙会比起来,还是差远了,但是别有一番新鲜体验。

    宋阿嬷早就在心里列好要买的清单了,有条不紊的先把小件一件一件的买齐全了。

    孟小满只管跟着宋阿嬷,帮她提篮子,时不时别有趣味的听着摊贩们和客人交谈。

    小件买齐全之后,宋阿嬷清点了一下篮子里的物品,确保都买到了,用篮子底的蓝布裹好递给了孟小满,叮嘱道:“小件儿都买齐全了,你拿好这个篮子就行了。咱们去前面徐屠夫的摊子上买些肉。”

    “哎,好勒,”孟小满接过篮子跨在了手肘处。

    “看到什么想买的没有?”宋阿嬷边走边问道。

    “等等给子念买些糖,上次答应给他买糖的,其他的暂时没有特别想买的。”孟小满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梁添香给了她零用钱买东西,但是她知道这三十文不是个小数目,没打算乱花。

    “前面李老头卖的糖不错,走,买一些去。”宋阿嬷说着紧紧拉着孟小满的手往前走。

    李老头的摊位围了不少小孩子,叽叽喳喳,嬉闹不停,好不容易的,二人才从侧边挤了进去。

    李老头在捏糖人,手巧的很,一会儿的功夫,一只小老虎就捏好了,惟妙惟肖,威风凛凛。

    铜钱大小的脸上,细如发丝的胡须根根分明,细致入微。

    李老头刚捏好,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就被一个小孩儿眼疾手快的抢走了,急冲冲的喊道,“我的,我的,我要了!”

    小孩儿说着丢了三文钱在桌子上,开心的拿着糖老虎,小心翼翼的挤出了人群。

    “阿嬷,咱们也买一个糖人吧,子念肯定很喜欢。”孟小满和宋阿嬷商量道。

    “行,夫人给的钱你可以自由支配的。”宋阿嬷笑着拍了拍孟小满的头。

第39章 糖人() 
孟小满把手里的篮子递给了宋阿嬷,扭头冲着李老头道:“爷爷,我也要一个跟刚才一样的小老虎。”

    听到孟小满的话,李老头这才抬起头来,笑着应了一声,侧目看到宋阿嬷楞了一下,复又点头示意:“来赶集啊。”

    宋阿嬷点了点头,“嗯,来赶集。”

    孟小满看到二人交流,笑道:“阿嬷,你们认识啊。”

    “嗯……经常在集市上碰到,一来二去也就熟了。”宋阿嬷点了点头。

    孟小满看到宋阿嬷不欲多说,没接着问下去。

    李老头手法十分熟练,不过盏茶功夫,有一个小老虎糖人做好了,与上一个不同的是身上的花纹捏得更细致,更仔细。

    孟小满接过糖人,从荷包里拿出三文钱放到了钱匣子里,笑道:“多谢爷爷啦,还有饴糖吗?来十块。”

    “有,有,”李老头说着打开旁边的匣子,用纸盒子装了十块饴糖,另多放了一块进去,“送一块,一共五文钱。”

    “哎,多谢李爷爷了。”孟小满从荷包里掏出五文钱放到了钱匣子里,顺手把装有饴糖的纸盒子放在了宋阿嬷手里的篮子里。

    ……

    “爷爷,我也要一个小老虎,比她手里的还要好看!”

    “爷爷,我也要,我也要!”

    “我要一个大老虎!不要小的!”

    围着摊位的孩子们有一些原本是在凑热闹,犹豫不决要不要买,这会儿看到老虎卖了两只,也都按奈不住了。

    而且李老头的手艺的确很好,引的孩子们馋的不行。

    原本拥挤的摊位就更挤了,孟小满怕挤坏手中的糖人,高高的举起手臂,好不容易才挤了出来。

    “李爷爷的生意可真好。”孟小满小心翼翼的拿着糖人,以免被挤坏,准备等硬了之后,再放进篮子。

    “嗯,他的糖人的确是一绝,就是在京城的工匠面前也不逊色的。”宋阿嬷淡淡道。

    孟小满看着宋阿嬷的神情微微皱了下眉头,虽然宋阿嬷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但是直觉告诉她,宋阿嬷和李老头肯定有故事!

    嘿嘿,回头啊,她准备慢慢的旁敲侧击,打听一下。

    宋阿嬷带着孟小满亦步亦趋的往徐屠夫的摊位走。

    远远的,孟小满就瞅见了挂在架子上新鲜的猪肉,时不时还有血啪嗒啪嗒往下滴,徐屠夫的娘子好干净,拿着抹布眼疾手快的擦。

    “老徐,今天生意不错啊,猪肉只剩这点子了。”宋阿嬷走到摊位前,寒暄道。

    “可不是,一大早的走了几撮大单子。”徐屠夫手上不停,切了一块猪肉给到旁边的客人。

    “早料到有大单子的话,多杀一只猪了。”徐屠夫的娘子红姨满面春风的笑了笑。

    “早卖完早收摊回家,下次再来一样的。”宋阿嬷笑道。

    孟小满站在旁边听着他们交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