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夙命为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万万不能让锦荣有失!

    缓缓擦干眼泪,眼底毅然如初,理一理发梢上的东珠,沉声道:“来人——”

第76章 请辞() 
菊青和汤嬷嬷进来的时候正见锦绣端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茶盅,桌上放了一摞厚厚的白纸。

    她们还未请安,就听锦绣说道:“去账房看看。”

    汤嬷嬷有些疑惑:“刚才派人去请账房管事的时候,管事身子不舒服。咱们现在去未必有人啊。”

    锦绣目光一狠:“没人就带人将账房的大门砸了,他年老体衰时而发病,还占着账房管事的位置做什么。”

    汤嬷嬷一惊,见锦绣已经恢复如常,忙连连躬身,“老奴这就去传话。”

    账房管事还是来了,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袄,一副神色恹恹的样子。

    锦绣就不由得冷笑,扫了眼账房管事额头上不断冒出的冷汗,突然语气柔软下来:“管事身子不适,我还强让你过来,实在是”

    管事立刻作揖行礼,慌乱道:“福晋折煞奴才,奴才掌管账房,事无巨细本就该对您汇报的。只是奴才伤寒,恐过了病气给您。”

    锦绣点头,让菊青给管事端了绣墩。

    管事战战兢兢坐了。

    屁股刚落到绣墩上,锦绣就一脸关切地发了话:“管事风寒,受不得凉气。去,让灶上送两炉子火来。”

    账房管事面上一变,急急摇手:“不,不用了,奴才只是寻常的感冒。”

    锦绣笑的可亲:“管事劳苦费心,又染了风疾。我可不敢再让您病重,还是烧些火炉稳妥。”

    菊青立刻笑着下去。

    炉子是程峰和木婂搬进来的,木婂一见管事顿时明白过来,热心地又去灶上弄了两筐木炭,将炉子添的满满当当。

    一边用扇子扇着炉火,一边紧张地对管事说:“风寒了就是怕冷,我爹爹风寒的时候六伏天要盖整整三床棉被呢!炉火不够您尽管说,灶上还有两个空炉子,我一并去搬来。”

    管事真的都要哭了。

    早些福晋传话的时候,他懒得来。想着福晋又无恩宠,更无管家之权杖,来了也不过发通疯,不如称病给推了。

    再说,还有杨管事撑着呢。她嫡福晋再厉害,难道还能跟杨管事过不去。

    却没想到,手下的很快带来消息,杨管事被撵出了王府。

    刚听到这消息的时候他还不相信,以为是底下的人胡诌,杨管事什么身份背景啊,她嫡福晋就敢?

    直到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一众下人俱是杯弓蛇影,他才反应过来,杨管事的确是被端了。

    杨管事被端了,他这账房管事呢?

    还听手下颤抖着声音告诉他:“福晋还说要来账房看账册。”

    他就慌了,一来不就全都露馅了!

    等到汤嬷嬷派人来传话的时候,手下的干脆给他出了主意:“杨管事身后有大人物撑着,事情未必没有转机。您不若干脆称病,装的可怜一点,福晋一个女娃娃,看了定然心软。只要拖个十天半月,等到杨管事回来,这账房还不是您说了算!”

    他也算病急乱投医了,眼下也确实是没法子了。

    既然是风寒之症,那自然是装的像一些。

    他翻箱倒柜找了冬季的棉袄,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面上也是做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一路上那些下人瞧了,不免都关心问他。

    他就想,福晋应该不会过于为难吧。

    哪知——

    炉火鼎盛,一左一右架在他旁边,木婂还在边上卖力地扇着,生怕他冷了似的。

    天知道,他早已汗如雨下,亵衣满满当当被汗水浸透。

    他热得心中一阵阵发闷,头也晕乎乎的,难受极了。

    锦绣她们却视若无睹,还笑着问他:“可好些了?”

    他愣愣点头。

    锦绣就满意地点了点下颌,问:“账房管事今年五十有余了吧?”

    他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眼前已有重影叠叠,全然凭着意志答了:“奴才今天五十四了。”

    “那应该有孙儿了吧?”眼前一团氤氲水汽,他看不清锦绣的样子,只能通过她的声音揣测出有些愉悦。

    “两个孙儿,一个孙女儿。”

    “有儿有女,那是福气。管事这个年纪也该含孙弄女,颐养天年了”

    再往后,他就听不见,只觉得一阵“嗡嗡嗡”的响。

    最后能听见木婂的尖叫,以及菊青冷冷的声音:“福晋,他晕过去了。”

    “解了棉袄,让人抬出去”

    当天夜里账房管事就让小儿子来墨竹小筑送了账房的钥匙,并递上辞呈。

    锦绣有些纳罕地看着他:“怎么好端端的突然要请辞呢?”说着将辞呈递还给他:“你回去告诉管事,病了不打紧,等他好了还是回来任职。”

    小儿子就想起在家的时候,爹爹醒来第一句话就是让他来王府,让他无论如何一定要将辞呈给福晋。

    说这些的时候,管事眼底满是恐惧,就如同王府是刀山火海般,再也不敢踏足半步。

    小儿子就苦着脸,可怜道:“爹爹年事已高,这些年精神头也不如往年,实在是有心无力,还请福晋另选良才。”

    锦绣深深看他两眼,有些为难和不舍的样子,好半天才将辞呈收下,并让菊青取了十两银子给他。

    小儿子哪里敢收,跪了安就马不停蹄走了。

    当天夜里,账房管事便催促着举家搬离。

    婆…娘赖在门口,说什么也不肯走,还壮着胆子与他顶嘴:“你怕什么,都递了辞呈,以后咱们与王府是井水不犯河水。”

    管事气得一阵咳嗽,一众儿女见了赶紧上前给他顺气。一顿人仰马翻,他才瞪着眼睛望着自家婆…娘:“你这蠢婆…娘,懂什么!咱们这些年又是买宅子,又是置产业,你以为,王府不会查下来!”

    婆…娘眼皮跳了跳,还是不肯松口:“怕什么,你不是说杨管事和宫里”

    “闭嘴!”账房管事一顿暴喝,婆…娘才意识到自己失言,讪讪撇了撇嘴。

    管事闷哼:“你们不走,老头子我走!若是丧了命,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婆…娘一听这话,便知事情严重,不敢再唱反调。

    木婂在房里替锦绣梳头,屋里只有她们主仆二人。

    木婂悄声问她:“福晋怎么能这么轻易放过杨管事和账房管事呢?”

    至少也得把被贪墨的产业追回来才行啊。

    锦绣叹了口气:“你以为他们二人背后没有人撑着,敢如此明目张胆?”

    木婂张大眼睛,呼了口气。

    锦绣则点了点头发上的东珠,淡淡道:“取了吧,戴着累得慌。”

    说着闲闲说了一句:“破财消灾,现在的王府还没有力量去与那些庞然大物较量。”

    木婂认真听着,态度益发恭敬。

第77章 烂账() 
晚上锦绣细细翻阅了从账房拿来的账册,越看越是动怒。

    王府原是有十个铺子,十二个庄子的,这些年要么廉价发卖,要么被宋煜做人情送了,现如今只剩两个铺子两个庄子。

    且两个铺子都在城南极僻静的地方,月月入不敷出,还要王府拿钱发月例!

    一个铺子是卖茶叶的,另一个卖干果。就最开始的两年有盈利,再往后就没见往府里送一分银子。

    再说王府历年来的账册,全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要么当了皇室赏的贵胄货,要么变卖一两样宝贝,卖来的银子却没写清去哪儿了。显然泰半被宋煜挥霍了,另一部分就进了杨管事和账房管事的口袋里。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令她恼火的是,王府库房只有一千两现银,却欠了砖瓦坊一万两的银子。

    每年王府修缮都要不少的材料,修缮师傅也是从砖瓦坊请来的,零零碎碎加起来银子就多了。欠条上清清楚楚写了宋煜的名字,底下有最晚还款的日期——正月初。

    这都四月中旬了,也就是说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必须凑齐这一万两银子。

    她沉沉叹了口气,叫程峰来。

    程峰第二天寻了个空隙前来回话:“福晋,奴才都打听清楚了,茶叶铺和干果铺子都是一个掌柜打点,生意不温不火的。奴才守了一上午,大概有十来个人前去采买。”

    一上午有十来个人采买,若是逢年过节兴许人更多。生意算不上好,但也不至于入不敷出,显然的这里面一定有掌柜捣鬼!

    程峰见锦绣面有沉色,又说道:“奴才还打听到一件事,那掌柜姓杨,原与杨管事是同村老乡,祖上还有几分血缘关系。”

    锦绣沉沉的面上突然一晃,旋即坐直了身子,转开话题:“那安府的事呢?”

    她昨夜叫程峰来吩咐的时候,除了提到铺子,还特别让他去打探安府。

    程峰有些疑惑,安府家主安阳良,不过是小小的从七品光禄寺主薄,近来有些升迁,可也还是在四署之间打转,且与王府向来没有来往。这种人,打听来作甚?

    虽不解,却也还是实打实的问清楚了。

    细细说给锦绣听:“安大人职位虽不高,可近来府中人来人往,宾客满座,原因是其有一女,名安希肴,是圣上极宠爱的嫔妃,封了安美人。各府邸之间就借着这缘由,特亲厚安大人。”

    “旁的倒没什么,安大人有一嫡妻,两位姨娘,安希肴是嫡女。听说安大人的嫡妻来自江南,熟通音律,对安美人教导甚严。所以安美人于音律书画颇有见地,是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奇女子这话有些夸大,不过能让圣上宠爱万分,可见这安希肴是有几分手段的。锦绣默然不作声,想了想,才问。

    “安美人进宫之前可有心仪之人?”

    程峰想了想,摇头:“这个没打听到。不过依稀听人讲,几年前安阳良十分得意,一直对外宣称自己的女人要嫁入皇家,不知道是不是说的这位安美人。”说着哂哂而笑:“这不就嫁入了皇室吗,还成了最得宠的嫔妃,安家恐怕要走大运咯!”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安家自然会因为安美人的关系而越发显赫。只是兴许安阳良也是知道的,自己女儿与辽东王的关系。

    当年大肆炫耀的恐怕是辽东王这位贤婿,只是没想到最后阴差阳错,安希肴竟然进了宫。

    她自顾想着,又有几分想不通。

    既然当年安希肴与辽东王情投意合,那又为何不比翼双飞?

    是这其中出了什么变故,还是因为王语嫣的突然插足?

    不管是什么原因,只怕王语嫣都是辽东王心头的一根刺,他能敬她为福晋,却无法给她一丝半点的爱意。

    锦绣想了好一会儿,才收回心思,吩咐程峰:“我让你查的,切莫透露半个字。”

    程峰看锦绣的表情就知事情的严重性,重重点头。

    锦绣又说:“花铺的事你要盯紧了,等装点完立刻来禀了我。”

    还欠砖瓦坊一万两银子呢,可要早生开了铺子赚银子才成!

    锦绣只觉得头都大了,接下了王府这烂摊子,也不知是福是祸。

    程峰一一记下,这才退出去。

    晌午的时候锦绣对汤嬷嬷说:“嬷嬷派人去请铺子的掌柜和庄子的庄头来,我有话要问。”

    汤嬷嬷知道锦绣看过账册了,心知她这是要敲打他们,于是很快派了人去。

    当天下午,掌柜和庄头就心急火燎地赶了来。

    掌柜穿一件墨色袈纱罄思伽克左右交衽长袍,脚蹬一双锦绸暗纹云靴,拇指之上有一颗碧绿的玉扳指,整个人眼睛亮堂堂的,很是精明历练的样子。

    庄头有两个,气势与掌柜相比就落了一大截。

    一个穿的麻布衣裳,洗的有些泛白,通身却收拾的干净整洁。

    另一个衣裳裤子俱是皱巴巴的,其中一只裤腿上还沾了大大小小的泥点,一副穷苦可怜样。

    锦绣不动声色,等到他们三人请了安,才笑着赐坐。

    掌柜和那个衣衫褴褛的庄头俱是大大捏捏坐下,反倒是那位衣裳浆洗的泛白的庄头有几分局促不安,坐下去都将腰杆挺得笔笔直直,生怕坏了半分规矩。

    这些锦绣都暗自看在眼里,让菊青和木婂给他们上茶。

    吃了茶,锦绣又问了些,才算弄清楚。

    掌柜姓杨,名倪健。衣衫褴褛的那个姓蒙,另一个姓余。

    杨掌柜和蒙庄头一直不徐不慢地吃着茶,余庄头则一直都是战战兢兢的样子,伸手想要去端茶盅,又突兀看见自己指甲盖里厚厚的泥土,于是红着脸飞快将手缩了回去,一副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样子。

    锦绣也在喝茶,她轻轻吹动茶叶,看着茶泡子都没有一点的碧绿云茶,清香氤氲,沁人心脾。

    这可是宫里才喝得起的贡品啊,那位杨掌柜和蒙庄头却一副经常饮用的样子,眼底甚至连一丝惊羡之意都不曾掠过。

    锦绣拧了拧眉,才笑看着他们,开口道。

    “今日请几位过来,是想问问铺子和庄子的事。”

    杨掌柜和蒙庄头才将茶盅放下,一副恭谨认真倾听的模样,余庄头则攥了攥衣袖,有些无措紧张。

第78章 问话() 
“茶叶铺和干果铺怎么生意都不大好?”锦绣直接问了,语气中有几分埋怨的意思。

    杨掌柜面上一凛,眼珠子转了转,才缓缓道:“福晋您不是不知道,府里的两个铺子都在极僻静的地方,那一带多半是些穷人,哪里有闲钱吃茶买干果啊。”

    锦绣露出恍然之色,仍有几分抑郁地问:“既然铺子周边都是一些穷苦人家,掌柜为何不换一种生意,做穷人买得起的生意?”

    锦绣心中冷笑不已,堂堂帝京城,纵然是再穷苦的人也不至于买不起茶叶,吃不起干果。

    杨掌柜没料到锦绣会如此问,当下心中一惊,抬眸惶惶往锦绣面上觑了几眼。

    只见她面色平和,眉目温婉,一派善良好说话的样子。

    他却不敢托大。

    不由得想起今儿一早去找杨管事时的情形,想起杨管事一脸铁青,面有愤愤不甘的模样,心情更加紧张沉重了,全然没有先前进来的洒脱。

    这位年轻的嫡福晋,果然是不好糊弄的!能将杨管事不动声色扳倒,这样的女子,岂会没几分本事?

    心里打了个转儿,有些不安和怯懦的开口:“这卖什么东西,做什么生意,那可是王爷当年亲自定下的。我一个小小的掌柜,岂敢自作主张,惹恼了王爷,奴才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王爷泄愤啊!”

    一脸对宋煜忌惮无比的样子。

    蒙庄头暗暗低着头,不知想什么。余庄头则一直是那副憨厚的样子。

    锦绣却没有因为杨掌柜这番话而生出同情和理解,反而拉下了脸,目光锐利地看向他。

    “本福晋倒是想问问你,铺子为何要请了掌柜来坐镇?”

    杨掌柜惶然抬头,又飞快低下去,声音有了几分抑制不住的哆嗦。

    “自然自然是为了铺子的营生。”

    锦绣就笑了,“既然是为了铺子的营生,两个铺子这些年皆是亏损,每年还要王府补贴几百两银子的月例。你且说说,这样糟心的铺子还开着作甚,不如租出去,吃租子还省得费心。”

    杨掌柜长大嘴巴,哑口无言。

    蒙庄头面色一紧,更多了几分谦卑恭谨之色。

    唯有余庄头面色不变,一副置身事外没有听进去的样子。

    锦绣目光一转,深深从掌柜身上掠过。

    掌柜就吓得有些气息不稳,背后一阵发凉,好办天才颤抖着说道:“这前几年是亏损的厉害,今年今年生意有些起色了。”

    “噢?”

    锦绣声音打了个转儿,示意菊青将账册拿来,细细翻着,越往后翻神情越难看。最后,干脆直接一把将账册甩了出去,准确无误地打在掌柜脸上。

    喝道:“掌柜是觉得本福晋好糊弄吗?今年的盈利还不足去年的一半,你还敢诓骗本福晋生意有起色!”

    随着锦绣这么一吼,掌柜直接吓傻了,噗通一下子跪倒在地。面色惨白一片,看上去狼狈极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铺子的账写的七零八碎的,没有几分本事怎么可能看得出。再说了,这账不过做出来忽悠宋煜的,宋煜那蠢货哪里看得懂!届时只要再孝敬账房管事百来两银子,王府还要倒贴了给铺子!

    福晋不过及笄之年,怎么可能看得懂这么深奥隐晦的账册!

    心中想着,面上更加惨白。不由得想起今儿早上杨管事的敲打,他还有几分侥幸,以为福晋年轻一定什么都不懂,就算懂,又能比宋煜强几分呢?

    他没想到,福晋就这么几眼便看出问题来。

    公然做假账,糊弄主家,中饱私囊,随便一样,都足够王府寻了由头将他抓进司府衙门!

    一旦入狱,这辈子就算完了!

    他是真怕了,匍匐在地上,一个劲儿地磕头:“福晋开恩,奴才奴才猪油蒙了心,奴才一时失言,奴才错了”

    锦绣不看他,对菊青说道:“杨掌柜只怕一时神志不清,你让人来将他带下去,去耳房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来回话。”

    菊青就冷笑让程峰进来,将杨掌柜连拖带拽地弄了下去。

    杨管事一走,蒙庄头就擦了把汗。

    先前还慈和温柔的福晋一下子就变了脸色,三言两语就将杨掌柜骇破了胆。这位福晋啊,可不是一般人!

    他不免多了几分谨慎与防备。

    锦绣还是客客气气的样子,问他们俩:“王府的果蔬都是庄子上供应的,我用着觉得不错,辛苦你们了。”

    余庄头笑了笑,很是腼腆的样子。蒙庄头则站了起来,赶忙躬身道:“庄子本就是王府的,奴才等只是代为打点,福晋这么说,可是折煞了奴才和余老哥。”

    锦绣点点头,又问:“我看了一下,这几年庄子的收成似乎也不大好。”

    蒙庄头立刻露出一副悲悸可怜样来:“这两年要么干旱,要不就是雨水过多,粮食收不起来,我们也焦头烂额的,实在是没法子啊!”

    锦绣安静听他说着,暗地里看了眼余庄头,见余庄头眉头深锁,一副有话要说又不敢开口的样子。

    蒙庄头还在口若悬河,说的悲戚万分:“真是没办法了,下人们如今连肉羹都喝不上。”说着理一理衣裳,深深叹了口气。

    锦绣就转身对菊青吩咐:“你带蒙庄头去绣房,取两件合身的衣裳。”又问蒙庄头庄子上可有小孩子,蒙庄头说有两个婴儿,一个三岁的女娃娃,五个七八岁的男孩儿。

    锦绣便嘱咐菊青:“让绣房赶制几身孩子的小衣裳,若是做不出,就取了布匹给庄头,带回庄子上做。”

    庄头又是欢喜,又是感激地给锦绣磕了头,才跟着菊青走了。

    菊青一走,屋里只剩锦绣、木婂和余庄头。

    就见余庄头更加如坐针毡。

    锦绣笑道:“余庄头可是有话要讲?”

    余庄头一愣,吓得连连摆手,又瑟缩着脑袋,害怕地看锦绣几眼,还是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锦绣柔声安抚他:“你有话直接讲,免你失言之罪。”

    余庄头才想了又想,叹了口气,忽然跪了下去,低沉着说道:“奴才有罪,还请福晋责罚。”

    锦绣不解。

第79章 坦白() 
木婂也纳罕,见锦绣对她使了个眼神,木婂便沉声问道:“有话好好讲,又是磕头又是告饶的,岂不是欺负福晋心善。难道想以此拿捏福晋不成!。”

    余庄头吓得赶紧磕了几个头,口中不断喊道:“不是的,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好好说!”木婂板起脸。

    余庄头才吓得瑟瑟道:“蒙庄头说收成不好是因为天灾,其实也不尽全是。两年前庄子上有个老妈妈六伏天去地里打草,中了暑气。那老妈妈年纪大了,大夫说要以几味珍贵的药材才能医治。庄子上的人个个穷苦,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银子,又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她落气。奴才被逼的没法子了,就就就卖了一千石稻子,凑齐了药钱。”

    说到这里,余庄头面如死灰,很是绝望的样子。

    锦绣深深看着他,思索了一会儿,才问:“庄子上有人病了,你怎么不通禀到王府?反而自作主张贩卖粮食呢?”

    余庄头死灰般的脸浮起一丝无奈,他戚戚摇头,苦笑道:“不是没有通禀。光奴才就来跑了三次,小儿子大晌午的顶着毒日跑了两趟,还有老妈妈的干儿子也来过,连杨管事的影子都没见到。病来如山倒,老妈妈当时情况凶险万分,奴才实在是不敢再耽搁下去了。”

    说着长长叹了口气,面如缟素:“奴才擅自贩卖东家产业,此乃监守自盗,实在罪无可赦!福晋要责罚奴才,亦或者送去司府衙门,奴才都绝无半点怨言。但还请福晋体恤庄子上的下人,他们都是苦命人,肯定福晋给大家伙儿一条活路。”

    锦绣认真看着他,他面容如常,不似作假。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叹,她当年跟着锦荣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曾受尽苦难,深知寻常百姓的日子有多么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