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枪魂-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必惧之。本教已养足精神,即便敌军在诱我上当,也不必惧之,就当回来冲杀一会,杀些敌兵也好。但是,二位前辈提醒本教主了。这样吧,我单枪匹马出城,二位命骑兵在城下接应,一旦发现敌军是在诱我上当,尔等指挥骑兵冲锋接应,城楼上将士们以箭阻击敌军追入城中。嗯,就这么定了。”高仁很是镇定,意已决,朝卢水亭和洪铁达二人摆摆手,定下计策,便转身下楼,尚未走远台阶,便一跃而下,飘在“风影”宝马上。

    他驰骋至城门下,喝令守门将士打开城门。

    城楼上的卢水亭无奈,只好命令将士放下吊桥。

    高仁持枪策马,单人独骑,冲出城门,跃过吊桥,便冲向敌阵。

    卢水亭见状,命洪铁达坚守城楼,自己亲自挑选强壮骑兵一千。为了配合高仁,卢水亭挑选的这一千骑兵,全是使枪的士兵。

    他们冲出城外,尾随高仁,冲向敌营。

    “得得得得…”

    千余精骑,蹄声极其响亮,也极具震憾力。

    东门外十余里许的官兵军营,霍文接报霍建起兵败,急忙披挂而出,刚走中军帐,便见霍武、黄光、韩邦、曹明、郭宁五将来报:敌军骑兵驰骋而来,即将闯营,如何是好?

    “他娘的,来将是谁?少爷先宰了他,然后再去接应父亲。”霍文闻报,心头火起,破口大骂,持枪策马,便奔往西门,应战高仁。

    “咚咚咚……”

    霍武赶紧喝令亲兵擂鼓,也持枪策马,率部奔出西门。

    黄光见状,便对韩邦说道:“韩兄弟,你和曹兄弟率部去接应霍老贼,免得呆会又被老贼生疑责骂。黄某和郭兄弟率本部兵马,出营寨观战掠阵,以表示关心霍家二位小屁孩,以防不测。”

    韩邦和曹明闻言,均朝黄光抱拳拱手,躬身一辑,当即率本部兵马,冲向紫云山方向,接应霍建起。

    霍文、霍武、黄光、郭宁四将,先后各率本部兵马,奔出西门外,恰好高仁策马赶到。

    高仁骑的是宝马,奇快无比。

    后面的卢水亭及千余骑兵,距离霍文营寨尚远。

    “小子,汝是何人?为何独自前来送死?快快报上姓名,以便少爷斩你首级,在功劳薄上记下你的狗头。”霍文见高仁单人独骑,虽然后面尘埃迭起,但是,敌人骑兵距此尚远,便策马上前,扬枪质问高仁,甚是骄横。

    “高宠?高将军?”黄光透过如林火把的光芒,看到高仁身形修长,头戴金盔,身穿金甲,手提一杆“錾金虎头枪”,坐下雪白“风影”宝马,宛如高宠再生一般,不由一怔,喃喃自语,甚是激动。

    “啊?真是高将军?真像!此子肯定便是高明义了。”郭宁定眼一看高仁,也是喃喃自语,明白眼前的敌将便是高仁了。

    “我靠!你长得人不人,鬼不鬼,也配问少爷姓名?受死吧!”高仁冷言相向,斥骂霍文,双腿一夹,轻拍马脖,策马持枪,剌向霍文心窝。

    宝马如风,宝枪如电。

    霍文闻言,怒气冲天,正欲反骂,蓦见高仁策马持枪剌来,急忙双手握枪,斜举一拨,双顺势下劈,一招二式,既挡还劈,不愧为御林军前总教头的大公子,果然武艺高强,难怪他挺骄横的。

    “当……”

    两枝枪杆相碰,火星溅发,甚是响亮。

    高仁一枪剌去,是单手握枪的,虽然被霍文一枪格开,但是,他动作奇快,不待霍文握枪斜劈而下,便顺宝马奔跑之势,探臂抓向霍文咽喉一捏。

    “咔嚓……”霍文喉管即断,歪头惨死。

    高仁松手,又抓住他的枪杆,双手各执一枪,策马掠过。

    霍文“砰”的一声,歪倒马下,已无气出。

    “哎呀,我的老娘……”黄光见状,吓得急急双手捂胸,颤叫了一声。他身旁的将士俱是步步后退,神情惶恐。

    “好功夫!好厉害!高明义这小子师从何门何派?”郭宁低声赞叹,急掉转马头,回奔至身后的将士们身边去,这样才感觉安全些。

    但是,他对高仁这种将马上马下的功夫混合运用的方式,尚属平生首见,感觉大开眼界,视野顿宽。

    “大哥……你死得好惨啊!呜呜呜……少爷杀了你这畜生!”霍武见状,骤然落泪,惨然而喊,泣声怒骂,策马端枪,剌向高仁咽喉,欲一招置高仁于死地。

    高仁冷笑一声,骂道:“原来你和死贼是兄弟俩?嘿嘿,来吧,你会死得比你死鬼大哥更惨。”他右枪一拨,左枪斜划。

    “当……”

    霍武剌来一枪,被高仁右枪格开,脖子被高仁左枪划中,即时折断,头颅摔落。

    他兀脖溅血,无头之尸,“砰”然而倒,摔落马下。

    “嘶哑……”霍武的战骑受惊,长鸣一声,狂奔而去。

    霍斌被杨继周用刀捅死,霍都被董得兴用箭头剌死,霍文、霍武均被高仁一招所杀。

    至此,霍建起四子皆亡。

胜利会师() 
“撤……快撤……”黄光眼见霍家二位公子武功不弱,但都瞬间被高仁所杀。高仁格斗之技超卓,杀敌不过一招一式,如此悍将,岂敢与之争锋?

    他吓得魂飞魄散,颤声大喊,掉转马头,绕营寨而奔。

    郭宁早有准备,连喊也不喊,便瞬间尾随黄光而跑。

    二将不敢率部回军营,生怕回归营寨,一旦高仁冲锋,他们二将将会死的更快。所以,黄光、郭宁策马绕着营寨栅栏而跑,毫无目的,只顾逃命。

    至于后果,往后再说。

    他们两部兵马,共约六千余人,毫无头绪,分散而逃。逃出距军营十里许时,黄光和郭宁才发现,原来自己二人,已经成杆将军了,没有一兵一卒追来。

    “黄兄,咱俩跑得太快了,走,回去吧。想那高明义,已经离部越过我等军营,此时你我回营,肯定不会遇敌,收拢兵马,再去找霍老贼。否则,此后你我将会无家可归啊!一旦霍老贼奏明朝廷,说咱俩兵败而逃,恐怕还会有灭门之灾。”郭宁自私,考虑自己的问题,是很周全的,当即向黄光提出建议,以保性命及家人安全。

    黄光胆小,闻言之后,不住点头,便又掉转马头,回奔军营,聚拢散兵去了。

    高仁杀了霍家二位骄横公子,吓散官兵之后,卢水亭堪堪率部赶到。

    卢水亭看到高仁瞬间杀了霍建起的两个儿子,心头也是一阵震憾。

    他心里暗道:霍建起是御林军前总教头,武功绝世,其子虽然不如霍建起,但是,毕竟出身武术世家,又自幼受皇营侍卫熏陶,武学博杂,武力非一般将帅可比啊!但是,就这样被高明义一枪一个剌死了,可见高家枪法更胜一筹啊!确实是举世无比。难怪郡主当年无论如何也要追杀高明义,想尽千方百计谋夺高家枪谱。唉,可惜,郡主始终没能如意夺得高家枪谱。唉,如果郡主将来降服不了高明义,那么,这个高明义便是我大金国的头号劲敌,太可怕了。幸好,我家郡主聪慧无匹,早早策反高明义,让宋室江山少了一员无敌悍将。

    高仁回头看卢水亭率精骑赶到,便放声大喊:“冲!”

    他将从霍文手中夺来的钢枪一扔,双手握着自己的“錾金虎头枪”,冲入官兵营寨。

    此营已是空营。

    高仁奔驰而过,接应杨继周所部兵马。

    卢水亭率部冲入空营,便勒马停下,喝令将士放火,烧毁官兵空营,以免官兵再度在此安营扎寨,围攻汝州。他统兵多军,军旅经验远比高仁丰富,便尽做高仁没想到之事。

    百余人下马点火。

    不一会,空营便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恰巧,高仁刚率部奔出官兵空营,迎头而来的却是兵败紫云山的霍建起和刚刚迎接他的韩邦、曹明,共约两万余兵马。杨继周率部追杀而来,但是,尚在霍建起大军之后。

    看到高仁策马而来,金盔金甲染血,身后除了卢水亭率千余甲兵精骑,并无官兵围堵追杀,霍建起不由一怔。

    他勒马而停,扬手示意,让两万余官兵停了下来。然后,他扬枪一指卢水亭,喝道:“卢水亭,你这狗贼,食君禄,却做叛君之事,霍某他日回朝,定斩汝全家。哼!”

    宋国将帅出征,不能携带家眷:一是皇帝怕将帅叛敌,必要是可扣押将帅家眷;二是将帅出征,生死难料,也不便携带家眷。

    卢水亭的“家眷”自然也在临安,只是霍建起没有料到卢水亭便是金国大将哈哈里,是潜伏而来的奸细,其家眷是假的,都是武功高强的女婢男丁,平时在临安剌探宋廷情况。

    此时,卢水亭闻霍建起一言,便握着大砍刀,拄柄于地,冷冷地道:“霍老贼,休要口出狂言,你没看到我身后的那座大营是空的吗?快替你两个蠢材儿子收尸去吧,你还在此废什么话?哼!你快绝后了!咦,你另外两外死鬼儿子呢?”

    他不知道霍建起的另外两个儿也死了,所以,问起霍建起的另外两个儿子来。这既是有意剌激霍建起,也是说给高仁听的,意思是让高仁将霍建起的另外两个儿子也杀了。如此来,高仁与霍建起便是深仇大恨,不共戴天了。以霍建起曾任职御林军总教头的经历,霍建起即便兵败,也不会受到朝廷处分,相反,很有可能,朝廷会增派兵马,再由霍建起统率,再度围剿高仁,宋国也更会乱一锅粥,完颜金铃挥军南下,时日更近,自己回归祖国怀抱之期更短了。

    “你……什么?文儿?武儿?呜呜呜……”霍建起闻言,骇然惊问,喃喃自语,目视高仁和卢水亭身后,冲天火光之中,感觉到了那是一座空营,心底不详之感涌上心头,骤然哀号,一阵头晕,双手无力,钢枪离手。

    “砰……”他的枪摔落在地上。

    他的身子剧烈地摇晃,摇摇欲堕。

    “总兵大人,我们走!”韩邦见状不妙,急策马上前,探手抓过霍建起,抱在身前,大喝一声,率部沿黄光跑的那个方向奔去。

    “撤……快撤!”曹明听到霍建起两个儿子都惨死了,料想黄光和郭宁也已战死,不由胆战心惊,颤声大喊,策马就跑。文官贪财,武将怕死,是宋国的一大特色。

    官兵徒步相随,跑得飞快。

    “教主,要不要追杀一阵?”卢水亭急请示高仁。

    “不必了。他们人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合算。咦,你看,招财副教主来了!”高仁摇了摇头,制止卢水亭率兵追杀霍建起,忽然眼前火光闪亮,他看到招财策马如飞而来,便扬枪指给卢水亭看。

    “禀教主,杨继周少侠、董得兴坛主夜潜敌营,杀了敌将张鸿及霍老贼的两个儿子霍斌、霍都,我等则由南营杀向西营,双锤寨的何元庆将军率部前来增援,杀乱敌军北营又杀向西营,合兵一处,打乱了霍老贼的大军……”招财快马驰到,看到高仁头戴金盔,身披金甲,手执錾金虎头枪,甚是帅气威风,便不敢再象以往那般恃老卖老,一跃下马,抱拳拱手,躬身向高仁禀报牛魔寨将士闯营而来的情况。

    “很好!招老前辈,此战感谢投靠我军的官兵大将,也就是这位卢水亭将军,还有洪老前辈策划的内应,所以,本教顺利占据汝州。哦,现在,洪老前辈晋任副教主,武思源晋任左护法,卢将军晋任坛主。唉,既然张奎伯父和鲁汉生离职,那就由郑蓉接任右护法吧。”高仁闻言,心头欢喜,便也简单介绍了卢水亭及百义教内部高层职位变动情况。

    “教主英明!”招财想到高仁便是真高仁,而且,杨继周即将赶到,与高仁合兵一处,自己在教中的老一辈已无法抗议也无法抗衡高仁了,再者,自己的爱徒武思源也晋升了,便做顺水人情,大声恭维高仁。

    “那本教之事,就这么定了。咦,我那杨兄呢?”高仁见招财无异议,便定下百义教人事之事,又关问起杨继周来。

    “驾……驾……”

    “得得得得得得……”

    高仁话音刚落,招财身后,便是烟尘滚滚,杨继周手握双韩,威风凛凛地率部策马而来。

    “大哥……杨大哥……小弟高明义,恭迎大哥到来!”高仁登时激动万分,将手中枪横递与卢水亭,一跃下马,泣声大喊,奔向杨继周。

    两军终于胜利会师了。

风度气度() 
“明义贤弟……贤弟……哈哈哈……终于见到你了!”杨继周策马飞奔而来,远远高呼,近高仁数丈远时,便跳跃下马,张开双臂,拥抱高仁。

    之前,他听董得兴、招财等人描绘过高仁相貌的变化了,此时不再惊奇,心头满是激动。

    抱住高仁的刹那间,杨继周又哽咽地道:“兄弟,知道吗?这三年来,哥哥多次寻你下落,皆无所获,一直内疚,而今,竟然少许白发了。”

    “大哥,小弟想死你了。自从你三年前救我、赠我杨家枪谱的时候,我就决意跟定你了。这几年来,小弟除了娘亲,大哥便是小弟最想念的人。所以,你占山为王,我也反了。唉,只是为了营救家母,连累哥哥背上叛贼骂名,小弟从此良心难安啊!但是,事已至此,已无退路,从今往后,咱兄弟俩义旗并举,自立为王,小弟给你当兵马大元帅。”高仁激动万分,泪流满脸,情真意切,抱紧杨继周,泣声起誓。

    “废柴真能变成参天大树!奇哉!”严茹薇靠近观看,发现高仁居然长得和杨继周一样高,一样帅,不由发出感叹。

    “哈哈哈哈……”众英豪大笑起来。

    高仁满脸通红,侧目而视严茹薇,发现她没多少变化,仍是那般漂亮,只是长相成熟了些许。

    “兄弟,大哥给你引见何元庆叔父,那可是岳家军中有名的双锤将。今夜,元庆叔父倾寨而出,率部前来救援牛魔寨。咱兄弟俩也连累元庆叔父了。他虽然是占山为王,此前并无反宋,现在,一样背上骂名了。”杨继周发现了高仁的尴尬,便松开他,牵着他的手,来到何元庆的马前,给高仁引见。他还委宛地告诉高仁:自己和何元庆本无反宋之意,现在,皆被高仁所连累,不得不反宋了。

    “小侄高仁,参见何伯伯。久闻何伯伯英名,今日一见,伯伯果然英雄了得,小侄得伯伯和继周哥哥支援,感激不尽。”高仁听出了杨继周的弦外之意,也为博得天下英雄支持,怀着些许内疚,甚是谦逊,在何元庆马前抱拳拱手,躬身作辑,恭维何元庆。

    “哈哈哈……明义贤侄多礼了。进城吧,天亮了,伯伯到你的城池里歇息一会,伯伯的三百弟兄,一天一夜没歇息没吃饭了,先入城填饱肚皮再说。”何元庆大大咧咧,闻言而笑,并无下马,仅在马上抱抱拳,便提出进城去歇息。

    他的话没有触及反宋之事,看来,他仍然是那副不反宋、仅占山为王的想法。

    “遵命!”高仁心头登时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不敢多言,也不敢有违,也来不及介绍卢水亭,便转身挥手,喝道:“卢坛主,回城!”

    “回城!”卢水亭也听出了何元庆的弦外之意了,这对他执行完颜金铃的旨意是很不便的,不能聚集更多的反宋精英,金兵尽快借宋室之乱而下的计划便会搁置。

    所以,卢水亭心头很是恼怒,但是,不敢表露,掉转马头,挥了挥手中长枪,大喝了一声。

    他所率精骑,纷纷掉转马头,回城开路。

    “贤弟,请上马。”杨继周拍拍高仁的肩膀,自己飞跃上马。高仁点了点头,飘身上马,策马回城。

    杨继周、牛通、董得兴、严茹薇四人策马追上高仁,四人并马齐驱,策马缓行。

    高仁侧头笑道:“小弟见过牛通哥哥、茹薇姐姐。”

    牛通朗声而笑,道:“明义贤弟,你咋变得那么斯文?愚兄很不习惯。呆会进城,可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哦。”

    “你以为大伙都象你呀?我们又不是姓牛的,当然斯文了。”严茹薇当即驳牛通,冷嘲热讽。

    “哈哈哈……”众人大笑起来。

    牛通或许了习惯严茹薇的冷嘲热讽,或许要给杨继周面子,也不以为然,也哈哈大笑。

    “大哥,小弟提议,各路兵马入城之后,请何伯伯代任知州,伯伯虽勇,毕竟上了年纪。由你代任总兵,统领各路兵马。小弟想过了,稍为歇息一会,由小弟率本部兵马,攻打附近的宁州,借此与汝州互成犄角之势,逐渐扩大地盘。我等此番大败官兵,必定引起朝廷恐慌,赵构老儿必派重兵围剿我等。所以,小弟提议,由你和何伯伯坐镇汝州,小弟率本部兵马,不停歇,连续攻城掠地,屯积粮草,壮大队伍,扩大影响,借机将天下匪寨拉拢进来,否则,仅凭我等少量兵马和几名勇将,难抵朝廷围剿大军。此计如何?请大哥审定。”高仁甚是尊重杨继周,笑过之后,便侧目而视杨继周,提出自保及扩张之策。

    严茹薇一怔,呆呆地侧目而视高仁,心里暗道:明义兄弟不是一根废柴吗?怎么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他竟然也会谋思军旅大事了?怪哉!就三年不见,他不仅身材相貌变了,而且还有思想谋略了。

    “贤弟提议甚好。既然我等树起了反旗,便无退路。不过,汝州乃是贤弟所夺,依愚兄所见,以元庆叔父性格,他不会窃据汝州城的。他虽然大大咧咧,但是,为人正直爽朗。攻打宁州之事一旦提出,元庆叔父必然会抢着去。或者,元庆叔父会仍然回他的双锤寨。岳家军将领,非到万不得己时,决不会反宋的。此次牛魔寨被围困,金子寨也倾寨而出,但是,兄弟夺汝州城后,陆佳在途中派来信使,称文龙叔父病毒发作,半路折回金子寨。刚才,元庆叔父也没答兄弟反宋事宜。所以,依愚兄之见,仍然由贤弟据守汝州,愚兄率牛魔寨弟兄及收新降兵攻打宁州。”杨继周了解何元庆的性子,便分析了三路兵马的状况,委宛否决了高仁的部分提议。

    他浩然正气,很有风度气度,不愿占据高仁所得的汝州,并劝高仁不要给何元庆分派任务。但是,杨继周赞同高仁的策略,决定自率本部兵马,在附近州郡攻城掠地。

    “大哥,你和牛魔寨的将士们,连日与官兵作战,疲惫不堪,还是由小弟率本部兵马去攻打附近州县吧?”高仁听出来了,但是,为表态对杨继周的敬意,仍然劝说杨继周据守汝州,而由自己去打其他城池。

    他也想借此赠送汝州城,报答杨继周先后营救自己及娘亲的两次大恩。

    “不不不,兄弟所部也是一样疲惫。愚兄年长,自然应该多担当一些责任。”杨继周仍然委宛拒绝。作为名将之后,他风度气度皆好,并不想高仁报答他什么。

    “那好吧,小弟先行回城,安排犒军事宜。”高仁不敢再提,因为杨继周是他母子的恩人,便提出快马回城,安排相关接待事宜。

    “好!愚兄也须整顿兵马军容,然后进城,以免扰民。”杨继周身为忠臣良将之后,很注意形象,也很注重与民众的关系,同意高仁先行回城。

    高仁向杨继周、牛通、严茹薇抱抱拳,便策马如飞,越过大队兵马,先行回城了。董得兴、招财、进宝、元通和尚、清风道长飞马紧跟。

    他们回城之后,部署得当,整顿军纪军容,列队相迎,鼓乐相伴,隆重迎接杨继周及何元庆两部兵马的到来。

忠贞悍将() 
高仁、杨继周、何元庆三路兵马会合之后,高仁便在原总兵府的练兵场里支起了数十顶帐蓬,在帐蓬下,宴请三路将士,除了少数在城楼上值勤的将士外。

    将士们饿坏了,累坏了,均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其中,高仁、杨继周、何元庆、牛通、严茹薇、招财、进宝、元通和尚、清风道长、董得兴这一桌,设在总兵府的残房内。

    时值上午,艳阳腾空,天气渐热,所以,高仁将这一桌设在阴凉处。为防残瓦碎片下滑,房内一样支起帐蓬。

    郑蓉负责张罗这次盛宴,来来回回于厨房和酒席之中,不能坐到主桌上。

    武思源因为高仁命他征兵并负责城防,不能坐到主桌上。卢水亭和洪铁达及五千轮换下来的将士,歇息去了。

    席间,杨继周和众人谈笑风声。

    而高仁则不时站起身子,举杯向众英豪敬酒,除了劝酒,没有其他言语。因为回城时,他已经与杨继周商议过了,知道劝说何元庆反宋无效,知道让杨继周坐享汝州城也是无效。所以,高仁在酒席上,不提正事,不时起身倒酒,劝酒。

    何元庆虽然大大咧咧,但是,仍然看出高仁心事重重,填饱肚皮,喝了十余杯酒,便笑道:“明义贤侄,三军相聚,本是喜庆,为何贤侄满脸郁郁?是否方便说与伯父听听?伯父能力之内,定当相助。”

    他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便集聚于高仁的脸上。

    因为这张主桌上的人,不是名将,便是江湖老手,大都是观人察事,入木三分。

    何元庆之言,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高仁本就坐在何元庆身旁,居主位,左侧是杨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