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将神-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目张胆的训练部属了。

    次日,霍弋同原武陵郡守交接了印绶,正式上任,署理分内事了。

    再一次摊开自己依照此世的已有地图,还有后世自己的一些记忆绘制而出的荆州各郡地形图。狠狠的一拳砸在了武陵郡,署理武陵郡,最重要的怕是就要跟这些个蛮夷打交道了。

    而要说话有底气,首要的事,便是整肃武陵郡郡兵,再扩充部分,毕竟,跟这些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蛮族汉子打交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武陵郡各县郡兵加起来足有三千余人,多数是不曾训练的农夫,少数是有些底子的兵油子,战斗力低下。

    自己麾下的四百余军士到底是有了勇武之地,霍弋挑出200人,将郡兵中各级军官悉数免职,由这200人安插其中,分任各级军官,对郡兵进行洗髓式的回炉再造。

    自领了武陵郡,霍弋便着人去了枝江,把家中的一大家子都接来了武陵郡,月儿有了惜儿作伴,邓母能天天得见自己的儿子也是开心的紧。

    最重要的少主刘禅以及董允和费祎,霍弋把他们叫来可不是玩的,武陵郡虽多蛮夷,属地不小,携十二城,但经赤壁之战,继而刘备征伐各郡,蛮夷暴动,武陵郡人口损失大半,仅仅剩下人口万余户,人口6万多。

    但实则乱世一起,土地兼并加重,其中隐藏人口较多,以士族豢养的家奴及依附之种地为生的宾客为主,这些都是不上报不上计纳税的口数。

第61章 苦思量入山寻人 困顿境财力维艰() 
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荐!

    但是霍弋知道这部分人口不是现在自己能够轻动的,虽说自己目前很是受主公刘备之器重,甚至将自己未来的继承人也安排到他的身边,跟随他历练成长。

    但是霍弋知道,刘备真正掌控荆益二州,靠的不是别的,

    霍弋是忐忑的,主理一郡事宜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虽然武陵人口稀少,但是成分很复杂,大量的南蛮让自己很是头疼,武陵郡汉人在籍百姓不过万余户,六万多口。但从自己上次与南蛮接触来看,最大的武溪一族,能够轻松调动三万余能战之士,保守估计,武溪族一族人口便在十万以上。

    此时武溪又吞灭了酉溪,实力更是大增,除此两支,与武溪实力相当的还有雄溪、樠溪、辰溪。如此看来,武陵郡人口还是有的,只不过大部为蛮族,少部分为汉族,是以武陵郡的发展还相当落后。

    难道自己一上任,就得拿各蛮族开刀吗?

    武陵武陵,人口如此稀少,怎么让自己大展拳脚?蛮夷事复杂,其中各族恩怨纠缠,自己若一上任便以五溪蛮开刀,势必会引发大乱!

    霍弋自上任始,每日除了选连郡兵,几无所事事,各县城上报的人口所产出的粮食税赋,怕是仅仅够维持霍弋现下招募的郡兵使用的,又哪来的钱粮来运转庞大的一郡机制?

    武陵!霍弋绞尽脑汁的思考着自己前世关于武陵的一切记忆。似乎是上天在眷顾霍弋的苦思,感受到了他的无奈,一记灵光闪现在霍弋的脑袋里。这还是霍弋上中学时熟记的一篇课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是了,这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讲的是一个渔夫迷路后到了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此地与世隔绝,内里生活的民众是为了躲避战乱而进入山林隐居的。

    躲避战乱,这虽是东晋时期的事情,却给霍弋敲开了一扇门,自己在山谷中扎营时,也是在一处山谷内发现了满谷的尸体,当地的百姓只是以此山谷为藏身之所,那难道就没有百姓为了永久躲避战乱而迁居绝境山谷吗?

    武陵郡多山多水,道路崎岖,山域面积极大,若有难民进入其中,却是难以统计人口。

    霍弋召集了千余郡兵,皆是武陵郡中山区子弟,惯以跋山涉水为常,对武陵地区的一些山区十分熟悉。

    又着邓艾领着这一千郡兵,重点巡视武陵郡汉民活动区域的山区,寻访是否有汉民进入山区隐居。实则找到一个隐居者往往便能牵扯出很多人,汉代人重氏族,同属一个氏族的人往往喜欢群居,甚至行动迁移也以氏族为单位。

    比如邓艾所在宗族,便是一例。

    邓艾知道人口对于一个政权或者一个割据势力的重要性,武陵郡地广人稀,多年未经耕种的土地十分肥沃,若能寻得人迁至这些人口稀疏的地域,往往能在短期内使一地迅速繁华起来。

    第二日,邓艾便带着这一千郡兵往临沅城西五十里的山区进发了,这个山区是武陵郡占地面积最大的山区之一,许多郡兵便曾经以在此山中渔猎来讨生活,是以选择这片山区,一则熟悉地形,二则离着临沅城较近,补给上却又十分之方便。

    霍弋看着邓艾的人马进了这群山,自己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这么干的,尽管后世众多学者专家研究三国人口时提出了对现有史籍记载的人口保持质疑,也提出了一些关于人口隐匿的说法。

    但是虽然说,士族隐匿私人部曲及宾客徒附的事实已然是自己看见的事实,但是藏于深山大泽中隐居,这一项,却是霍弋所不能肯定的,他也只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不知是否是杜撰的文章来猜测。

    武陵郡兵的训练十分辛苦,不同于霍弋当时训练的那五百精锐,这些个郡兵几乎毫无军事素养,且多山民村夫,号令难以齐整,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

    前日,刚刚从枝江到临沅的董允与费祎已经投入到武陵郡各项政事上的管理和整顿。二人惊愕的发现,武陵郡的财政状况已然是到了油尽灯枯的状态。

    霍弋头疼了,自己前世主修的便是三国经济史,这下看来,果然是理论高于实践,典型的眼高手低,自己虽说在理论上有着较高的造诣,但是真正到了这个时代才发现,自己所学,有许多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而且,最关键的武陵郡,人口太少了,无论是哪一项经济生产,都需要人来完成。

    这一刻,霍弋真正是有心无力,能做的便似乎只有一条:减赋减税,无为而治。

    当人民因为战争消耗极巨,死伤枕籍的时候,怕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但是霍弋知道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他需要在短时间内整合武陵郡所有力量,让自己手中的实力更为充实。不然战争一起,谁又会给你时间安稳生产?

    穷兵黩武是自己必走的一条道!

    诚然,这条路并不好走,他需要剥削民众,税赋甚重。

    一切只能邓艾在西边山区的搜寻结果,自己现在做的只有将手中已经掌握的这支郡兵,慢慢的练好。可是三千人,在日后那场激斗中,又能济的了什么事呢?

    平心而论,霍弋十分欣赏关公的气度,但是其人刚愎自用,称其为“独夫”亦未尝不可,这也奠定了他的军队的风格,勇胜而不能耐久,北边的曹仁就是用耐心拖垮了高傲的关羽统领的荆州精锐。

    加之其军闻听荆州被吴军占领一时士卒无心作战,方才溃败,而关云长一世英豪,也陨落在这场令后人扼腕的战争中。

    有人说他该死,有人说他可惜,在霍弋看来,关羽对于自己这方势力,无疑是一面旗帜,他的倒下,本就是对本势力的士气上的打压。

    霍弋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的关羽,这一世自己能否改变他的命运,翻转蜀国后期的颓势?照着现在的情形,自己做到这些,真正是千难万难。

第62章 郡事务一筹莫展 巧预料江东来犯() 
迟来的第二更,本来准备五更的,没想到意外的卡文了,明天会加油的!

    新人上路,求推荐,求收藏,这本书倾注了我好多心血!作为一个有节操的人,承诺诸位书友,绝对不进宫!只会更精彩!

    -----------------------------------------------------------------------

    绞尽脑汁的霍弋是可悲的,可悲的他知道离第一次孙刘交锋的时间已然是不足一年,最终的结果也是主公让步,以湘水为界,割让桂阳、长沙与孙权,以回报孙权在刘备取益州前,资助南郡于自己主公。

    这本是无可厚非,有借有还而已。但是霍弋知道那碧眼儿的狼子野心。本是助主公刘备取益州的援军没见着踪影,只见到江水上妄图接回孙夫人(即孙尚香)甚至绑架幼子阿斗的野谋。

    以霍弋当下的实力,阻止割二郡已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两家盟友的关系也不允许自己去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但是这却意味着霍弋在之后不大可能安稳的发展,积蓄力量,比邻的盟友实则比面对面的敌人更为可怕,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盟友会在何时在背后捅你一刀。

    可幸的是绞尽脑汁的霍弋到底是想起了一些关于武陵郡的东西。武陵郡为西汉时设置,前身是秦时的黔中郡。前世记得一次重大考古发现还挖掘了此处一座古城,后来经考证,正是秦时所置黔中郡,有学者还专门对武陵郡在当时的经济地位做了研究。

    记得一位学者的论文中,细细的介绍了武陵郡的地位,位于现贵州丽水的黄金、楚地的竹木、油茶、苞茅、生漆,尤其是辰溪的丹砂和麻阳等县丰富的铜、锡、铅等矿产,都是一个国家发展中亟需的重要物资资源。自己掌理的武陵郡倒算得上是矿产丰富,但是,这些个矿产在此时的什么地方,自己完全不清楚。

    摊开武陵郡府藏着的武陵郡全图,粗劣的线条,不明意味的标志,霍弋摸了摸脑门:“大爷的,要是我带了一份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老子也不会这么无助了。”

    临沅城地势平坦,西临平山,南有沅水,处于沅水中下游,东北方向是前郡治汉寿,但自刘表将州治前往襄阳,汉寿的实际地位便开始下降了,唯一的影响,便是汉寿临沅一带,荆州豪族遍地。

    临沅正北三百里开外,便是现今的荆州水军大营所在地,公安。再往北便是现在的州治江陵城了。

    如今时建安十九年,建安二十年湘水之盟,建安二十四年孙吕蒙权大将趁关羽北伐曹操之机,用白衣计偷袭关羽镇守的荆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江陵守将糜芳和公安守将士仁不战而降,荆州三郡被东吴占领,关羽丢失大本营后,军队迅速土崩瓦解,关羽也被东吴军擒获,遭到杀害。

    霍弋再一次想起前世自己读此段史书亦或者小说情节时,无数次扼腕不已,恨不能以身代之,亲至当时情景,挽狂澜于即倒。

    这一生,自己当真来到了这里,可笑的是,自己距着这个时期的到来,已然是不远了。自己积蓄的力量,还远远不能做到自己所想的这些。

    正当霍弋还想着这些个事情的时候,刘循自堂外急匆匆的进了大堂,行了一礼:“将军,大事不好了!”

    霍弋心中“咯噔”一下,右眼皮随机跳了起来,缓缓站起身:“子规不忙说,让我猜一猜!可是江东碧眼儿挥师西进了?”

    刘循大骇:“将军真神人也!关将军信使刚到,我也只是从其口中得知信息,但关将军传来的信还未拆阅。将军如何得知?”

    堂下端坐两侧,正帮着霍弋署理郡中杂务的费祎董允刘禅同时抬起了头,惊愕的看着霍弋。

    霍弋缓缓坐回案后,仰着头靠在自己特制的太师椅背上,心中想道:“何以来的这么早,自己的到来,到底还是改变了很多,是了,主公已然得了益州,这碧眼儿猴急的很,又怎会放过这样扩充版图的机会?”

    半晌,霍弋才看到属下及刘禅都在惊愕的看着自己,忙面色一缓:“江东虽为盟友,但孙权非常人,且其人野心不小,大有吞灭天下的气度,如今坐拥扩大版图之机,岂能轻易放过?”

    刘禅年纪虽小,但近日跟随霍弋等一干人,常听自己几个师兄谈及天下局势,稚嫩的童音恨声道:“那碧眼儿未发一兵一卒协助父亲取益州,更兼还要拐带我继母与我去东吴,现在却又后期脸皮,来讨要我地盘,实在可恶!”

    霍弋却不多言,接过刘循递来的书信,细细看了起来。

    原来书信中说的不是旁的事,正是上月,鲁肃前来江陵索取荆州南三郡(零陵、桂阳、长沙),关羽以江东未履行盟誓约定之事宜拒绝了鲁肃。只说要霍弋提调武陵、零陵、桂阳、长沙诸郡军务,以防江东军进犯。自己准备统军驻扎益阳,以拒江东军东进。

    霍弋知道这次交锋,在前世的正史中,本方是落了下风的,桂阳、长沙二郡皆闻风而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不降,却被吕蒙所骗,降了孙权。

    桂阳、长沙两郡太守自是不理也罢,如此无气节之辈,便是救了也保不齐日后的反叛。

    这一世,四郡军务到了自己手里,自己便要一改前世荆州的悲剧。是以霍弋回书一封与关羽,尽言自己的观点,认为荆州兵少,要面临孙曹两面压力,不若弃长沙、桂阳二郡,退守零陵、武陵。

    略提了一提敌军可能会在正面以少数军力牵制荆州大军,从而真正进攻南三郡。更是夸赞关羽威武,必然能以少量军队便能守住益阳渡口,让江东军不能西进半步,又极言南三郡的危险境地,希望关将军能够调一支精锐部队至长沙郡临湘城归自己调动。

    霍弋明白凭四郡原有郡兵是难以抵挡吕蒙两万精锐的袭击的。是以请求关羽能够自荆州调一支精军到长沙郡治临湘城等候自己,以便防御可能发生的情况。

    霍弋更知道就算守下了桂阳、长沙二郡,北边的曹操见南方矛盾骤起,必然会不甘寂寞的出手,且前世史实上也的确如此,刘备领军五万回援荆州时,曹操兵犯汉中。那时候自己的主公刘备还是会选择与孙权议和,最终桂阳、长沙二郡还是要归了孙权的。

    自己不会傻到去死命防守两个必然不会属于自己的郡,他突然响起了一条毒计,武陵郡缺什么?那边自桂阳、长沙拿什么好了。

    信一由信使发出,霍弋又着人去平山寻邓艾,让他领军回返。

    江陵城,关羽十分期待武陵郡的那个少年会如何回信,当他从属吏王甫的手中接过那封书信时,看着书信中盛赞自己的语句,不禁大悦,本就对这孝义忠勇的少年将军印象颇好的关羽大手一挥:“让关平领军五千去往临湘,等候裨将军霍弋,调遣诸事悉数听从裨将军调遣!”

第63章 三千将羽辞武陵 一曲流歌送情郎() 
第一更,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主角首次对垒历史名将,孰胜孰败?读者们先推荐了收藏了再说!

    ----------------------------------------------------------------------------

    索性邓艾进山一路都留下了斥候营特有的标记,斥候们进了山,半日便寻到了邓艾,传达了霍弋让其撤军回临沅的命令。

    邓艾对霍弋崇敬的紧,自是没有多言,当日便领军返回了临沅城。

    临沅城郡守府,正堂内济济一堂,左边,董允,费祎,刘循及军中吏员一干文臣,右侧霍布衣,王冲,邓艾等一干武将依着顺序站定。

    霍弋端坐主位,侧边,人虽小,却礼仪端庄的刘禅,端坐一边。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的跪坐着,实则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真正是家教严明,礼仪周全,却是少了几分少年人该有的生气。

    见刘禅如此,霍弋皱了皱眉,但是终归是没说出什么话来,想必前世后主的懦弱贪玩便是因为其童年岁月对其太过约束的关系吧。

    当下霍弋也不多将精力放在刘禅身上,站起身,扫视堂下诸将,朗声道:“天佑我主公,却遭江东小儿疑忌。江东孙权前日发兵数万,进抵益阳附近,扬言要夺我荆州!”

    “关将军身负重责,此刻正统帅荆州大军屯于益阳渡!弋蒙主公不弃,夺情以让吾出仕,实在是荆州局势微妙,不可不小心处置。”

    “今吾奉关将军命,统属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郡兵,关将军另拨五千军马与我,要我务必守住荆南四郡!”

    霍弋喘了口气,冷声道:“诸君需晓得当下的形势!”说完转身解开背后屏风上悬挂的一副硕大的羊皮卷。赫然正是一副荆州形势图,上面分别标注着,曹孙刘三家军事部署。

    众人看着这硕大的地图,一时惊愕不已,唯邓艾处之泰然,实则这幅地图正是邓艾与霍弋,还有张惜儿三人耗费心力绘制的地图,这张图结合了古今地图绘制的手法,十分的精致明确,看上去一目了然,就连大老粗霍布衣也能清楚的分辨何处是我军,何处是敌寇。

    霍弋指着长沙郡内的益阳道:“先前,东吴未及通知我方,私派官吏往南三郡,意图接手南三郡,其人已经悉数为关将军所驱。现在关将军已经屯兵益阳,防备江东军进犯,江东军目前集结于陆口,随时可能南下。主公已然自益州起兵回援,但远水不解近渴。诸位以为,我军当做如何反应?”

    却见邓艾慢慢道:“益阳固然是险要之地,但如固守益阳一地,则南三郡必矢,艾以为,我军当以长沙临湘为界,仔细布放,以防止江东趁三郡空虚,夺取之。”

    霍良又道:“江东军据陆口之军,常年五万余,关将军将兵三万屯据益阳渡绰绰有余,将军请求分兵五千于临湘,若江东军只以万余人于南岸与我军对峙,再以两万以上部众攻略南三郡,到时如之奈何?”

    王冲算了算:“将军,子善所言有理,我军自关将军处求得援兵5000,加上四郡郡兵总数不过一万八千余人,且我郡郡兵今日训练极其频繁,尚有战力,那桂阳长沙零陵三郡郡兵若土鸡瓦狗一般,上了战场不倒戈已然是幸事,我军怎么敌得过江东久战之兵?”

    霍弋笑了笑:“子善、景先多虑了,谁说我要守长沙桂阳了?”

    众将闻言面面相觑,岑云急道:“少主,关将军将令就是要我军固守南四郡,若不守长沙桂阳,如何交代?”

    众将闻言皆以为然,纷纷看向霍弋。

    “桂阳、长沙二郡莫说守不住,便是守住了,又能如何?曹操天下枭雄也,闻听我军与江东军交锋,必然不肯安分,到时若曹操进犯汉中,我军便只有与孙权议和一途,到那时,孙权必寸土不让,我军便只能舍弃长沙桂阳二郡,以息事宁人了。”

    众将闻听霍弋一番解析,纷纷点头称善,费祎董允二人更是对霍弋敬服不已,小小年纪便能够将视野放之于天下,怪道主公会将自己二人与少主送到他身边了。

    霍弋并不让众人细细领会自己话中的意思,只是站起身,朗声下令:“某霍弋秉承主公意愿,于此时执掌南四郡军务,现做如下布置,诸位听令!”

    “喏!”这一声喏字真个是响彻大堂,内中自有信心无数,敬服无比。

    “令!武陵郡留郡兵一千,着董允、岑云、霍布衣及武陵郡原有官吏留守,动员全郡上下,准备接纳大量人口,及物资,此事关系到主公大业,需妥善安排,不得有误!”

    霍布衣等哄然应诺。

    “王冲、霍良各领本郡一千郡兵。轻装而行,带足弓弩器械,自带三日干粮,持本将令符,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桂阳、零陵,传达本将令,着桂阳郡守以下悉数听从你等调遣,迁移桂阳全郡百姓,前往零陵。并发动零陵、桂阳二郡郡兵配合。着零陵太守郝普主理迁移事宜,不得有误!”

    “喏!”三人出班领命而去。

    “费祎、邓艾、王贺等剩余诸位,随我领五百骑兵,立刻赶往长沙临湘,接手援军。半个时辰后,于东城门集结。”

    一众武将悉数站起身,各自领命出门,整顿各自部众而去。

    霍弋走下堂,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刘禅,霍弋笑道:“少主,兵凶战危之事少主不可亲涉险境!”

    刘禅张了张嘴,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颓丧着出了门。

    霍弋并不阻拦,自往后院而去,便是要与月儿及自己的姨娘告个别,毕竟是战争,总得有些个儿女情长的意味,自大夫人走后,月儿便已然是住进了霍弋心里头去了。

    霍弋刚一进门,张惜儿便站到了他面前:“弋少爷,外头那么吵,实在干什么啊?”

    霍弋笑了笑,却没有说话,那张惜儿一跺脚:“你又要去打仗了吗?”

    霍弋却浑似没有听到这句,脚步决绝的走向了月儿的屋子。

    离别终归是要来的,月儿已然是哭成了泪人,心疼的霍弋一阵一阵的后悔,虽说月儿比霍弋大上三岁,可是在霍弋面前,月儿永远都似长不大的女孩,那么爱撒娇。

    霍弋走了,当那具父亲送给自己的皂色铠甲套上身时,仿佛一切的儿女情长便被隔绝开来,冷肃的面目上写满了刚毅,可是回荡在霍弋心里的永远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