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下的武林-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蛭不知被绑了多少圈,活脱脱变成一个肉粽子。把水蛭绑好,留下一长串绳头,唐周从水蛭身上跳下来。

    “搞定,收功。”唐周手里攥着绳头,大水蛭一点也吼不出来,只能发出嗡嗡的蝇叫声。

    绑住了大水蛭,南宫琴音拿着火把走过来。“真的能行吗?”

    唐周毫不担心“试试,你先退后几步。我把它扔上去。”

    南宫琴音后退到洞壁的位置。

    唐周身子下蹲,扎上一个标准的马步。唐周把佛手之力夹在绳头之上。

    绳子盘在手臂好几圈,用力把水蛭甩上去。庞大的水蛭,平地而起,遮天蔽日般飞出地洞。

    几秒后,“碰……”的一声,传来水蛭落地的声音。

    唐周不知道上面什么动静。虽然山河意能感知到水蛭的位置,但是水蛭的数量太多,唐周懒得细细察看。

    唐周在洞底等了半柱香的时间。“琴音,给我火把,我上去瞧瞧。”

    茫茫黑夜,南宫琴音不敢独自一人待在洞底,上前抓住唐周的胳膊。“我们一起上去。别留我一人在下面。”

    唐周也不矫情,挽过南宫琴音的腰肢。“好,一起上去。”

    唐周用力一蹬地,起步两三米,踩到地洞内壁,借一把力跳出地洞。之后,唐周在空中打个脚花,换了一个方向,问问落在大水蛭后背。

    大水蛭周围的区域,已经没了聚集的水蛭。唐周借着火光,扫视四方,树上还有水蛭,却没有掉落下来。

    “我下去,你就坐在大笨虫背上。”唐周捡起水蛭背上的绳头,跳到地上。

    南宫琴音骑在水蛭背上,手里拿着火把。“你要小心。”

    “放心吧。”

    唐周把绳头放在肩上,拉车般拉着大水蛭。

    “噗噗噗。噗噗噗。”

    唐周左右两边有东西掉落,水蛭群在两侧拉起两道长帘。

    “唐中尉,它们来了。”

    唐周站在原地不动,“别怕,它们不敢靠近我们。”

    左右两侧重新聚集的水蛭,与大水蛭隔开四五米的距离,丝毫不敢逾越。水蛭聚集的海洋中心开出一条羊肠小道。

    唐周拖着大水蛭,正走在这条羊肠小道上。

    南宫琴音坐在大水蛭后背,借着火光看到,下面的水蛭真的不敢靠近自己,随即心安。

    火光照亮前方唐周的背影,南宫琴音的心头很暖。这样的场景,两旁的水蛭群都是欢呼乐道的男女。水蛭是白马,牵马的人是我的王子。

    正巧他穿着西装,我身披婚纱。

    “咯咯……”南宫琴音骑在水蛭后背,想到美好的事情,忍不住傻笑起来。

    唐周听到南宫琴音的傻笑,回过头。“你不怕吗?还笑得出来?”

    南宫琴音能在火光中,看到唐周转过来的侧脸。微微一笑。“没事,你继续拉。”

    “奥。”唐周继续埋头往前拉大水蛭。女人的心思,真心猜不透。

    走过的路重新被蠕动的水蛭沾满。唐周的背后,左右两边又开始下起水蛭雨。不同的是,上次是被水蛭群围堵,只有一个方向可去。

    这一次,是由唐周决定去往的方向。唐周要去哪?哪里的水蛭便不敢再往下落。

    南宫琴音借机要跟唐周说话,想不到好的话题。只能捡些这个球不歪就进了。诸如此类的废话。“唐中尉你要去哪?”

    唐周也不知道要去哪?“我已经不知道东面是哪了?走到哪算哪吧。”

    身在缅甸的深山老林,举头不见天日。唐周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

    南宫琴音搜索大脑中,关于辨别方向的地理知识,结果发现什么也用不到。“你就往前走吧。我看到周围有些大树被人工砍掉,前面应该有村庄。”

    听说有村落,唐周加快了脚步,一路上可把他饿坏了。“那我快点走。”

    唐周拖着大水蛭,总算是出了水蛭森林。愁的是被牢牢绑住的大水蛭,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琴音,你说大笨虫该怎么处理?”

    南宫琴音对身后的水蛭群,可是胆颤至极。“先别放它。万一前面还有水蛭群,可就糟了。”

    唐周仔细一想也是,缅甸的深林处处危险,前方不知道还会遇到什么。“也是,咱们有大笨虫在身边,倒也可以保我们一路平安。”

    再往前走,高大的树木变得稀少。周围被砍的树变得多起来,很多粗木桩坐落一片,形成天然的板凳。

    伐木区再往前走,是上下几层的水稻田。每亩水稻田中间隔着一条不太宽的小道。

    唐周拖着大水蛭,刚好这条小道被这条小道装下。

    华夏国的这个季节,植物已经凋零,万物休矣。可缅甸这边确实另外一番景象,大树常青,夜晚并不寒冷,依旧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模样。

    以前在山上的时候,师父常说十里一天气,百里新气象。

    现在走到缅甸,果然如此。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到了村庄,南宫琴音从大水蛭背上下去,与唐周并肩走。“唐中尉,你懂缅甸语吗?”

    唐周看着南宫琴音摇摇头。“不懂。”

    “咯咯。”南宫琴音捂嘴娇笑,“中尉你不懂缅甸语,还敢一直往别人家走?”

    “厄。”唐周挠头,只顾着肚饿,忘记华夏与缅甸两国语言不通的事情。

    不过,唐周再一看南宫琴音脸上一副古灵精怪表情,心里有了答案。“但我知道,琴音你一定懂得缅甸语。”

    “哦?”南宫琴音之前的驻地在云南某部,距离缅甸不远。时常跟缅甸人打交道,部队里专门有缅甸语这一课。

    但是南宫琴音不懂,唐周怎么知道她会缅甸语的事情?她从未告诉过唐周,她会缅甸语。“唐中尉,你是怎么知道的。?”

    “哈哈。”唐周嘿嘿一笑。“琴音姑娘,你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啊……”女人最怕的是容貌污浊。南宫琴音急忙去擦嘴角的口水,结果什么也没摸到。想通了南宫琴音,哪里还不懂,唐中尉是在捉弄她。“好啊,唐中尉你敢骗我。”

    南宫琴音挥舞着小拳头,砸在唐周身上。

    唐周一只手攥着绳头,另一只手抓住南宫琴音的小拳头。“好啦。走吧,我快饿死了。”

    每次与唐周发生肢体接触的时候,南宫琴音的身子都会一软。被唐周握住拳头,南宫琴音多了几分温柔模样。“好”

    唐周与南宫琴音到达的村庄,并不太大。里面约有几十户人家,房子是用木头和稻草搭建起来的。在如此偏远的地区,根本没有通电。

    村民们屋内点着煤油灯和蜡烛。大部门的房子都没有火光,唯有几户人家依然亮着烛火。偶尔传来几声羞人的呻丨吟声。

    村里来了生人,村民里养的土狗此起彼伏的汪汪叫起来。午夜安静的小村庄,开始热闹起来。

    小狗们这一叫,睡觉轻的村民们点起屋内的蜡烛,从窗户往外看,是什么东西。

    有些腿脚快的,拿出床头唯一的家用电器往外赶。在缅甸要想活得久,必须小心再小心。显然,缅甸的村民,完全领悟了这一道理。

    一束强烈的灯光,照的唐周和南宫琴音睁不开眼。

    拿着手电筒的缅甸人注意到唐周身后绑着的东西。他西里咕噜大喊缅甸话。

    唐周听不懂什么意思。但是他的山河意能感知到,房屋里面的人们正在爬起来,拿起身旁的锄头,叉子什么的。村民们凶神恶煞状,朝自己的方向赶来。

    唐周捂着眼睛躲避手电筒发出的强光,询问南宫琴音“琴音,他们在喊什么?”

    南宫琴音背对着,手电筒光芒射来的方向。“他说,我们是偷牛贼。”

第九十六章 神灵() 
“偷牛贼?什么牛?”

    唐周把南宫琴音抱在怀里,两人旋转着互换位置。变为唐周背对着手电筒光芒射来的方向。

    射向南宫琴音的光芒,被唐周高大的身躯挡住。“他们误会我们了,我跟他们解释清楚。”

    唐周伸出手指,挡在南宫琴音小嘴前。“先不着急解释,看看他们是敌是友?”身在异国他乡,不可不防啊。

    匆忙爬起来的缅甸村民,身着单薄。手里举着火把,手电筒等照明工具。

    “激励股哇。”“狐狸虎娃”“挖四五了”缅甸村民相互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唐周与南宫琴音被村民用扒地用的锄头,差粮草用的叉子团团围住。

    唐周转过身子与手拿农具的缅甸村民针锋相对。任凭村民们步步紧逼,唐周一步也不退。

    “华丽补补,库利亚与。”缅甸村民说着唐周听不懂的话。

    唐周护着南宫琴音,照向他的手电筒已照向了别处。“琴音,他们在说什么?”

    唐周背后传来南宫琴音的声音。“他们说,找两个人去看看,我们拉的什么东西?”

    唐周脸上的表情古怪,傻笑道“嘿嘿,让他们去看吧。吓不死他们。”

    有几个缅甸人从唐周身旁绕过去,蹑手蹑脚的靠近大笨虫。

    缅甸村民借着火光,打量被牢牢绑住的大水蛭。大水蛭的凶狠被绳索掩盖大半,加上大水蛭被唐周拖了一路。路上坑坑洼洼,大水蛭跌得不轻。

    如今有人靠近大水蛭,大水蛭懒得再折腾。缅甸村民不知道绑的是什么东西,凑近了睁大眼睛瞧。

    “嘿嘿。”唐周攥紧绳子,暗使佛手之力加在绳索之上。佛手之力沿着绳索向远处传播。

    巍巍古佛陡然一动,佛手之力是车,绳子便是路。佛手之力达到大水蛭身上的绳结。绳结抖落四下,碎成粉末。

    大水蛭明显感觉身躯一松,没了绳索的束缚。压抑一整天的火气,顿时喷发。

    “吼………”大水蛭张开血盆大口,扑向就近的几名缅甸村民。

    大水蛭的凶狠模样,显露无疑。

    被大水蛭扑向的缅甸村民,吓了一大跳。一失足摔进脚下的稻田里。还好他摔进了稻田,不然小命不保啊。

    大水蛭发起飙来,仰天大吼,无奈体重犹如泰山,再不能挪动半分。

    大水蛭没了后招,不停的在原地蠕动,却无法再伤人。其余几名缅甸村民,见了怪物的模样,不敢继续呆在原地。慌忙退到稻田里,远远躲开大水蛭,回到人群中。

    “嘿嘿,吓坏了吧。”唐周一记得逞,心里万分悠哉。

    南宫琴音知道是唐周干的好事。“你怎么放开了?”

    “嘿嘿,让他们知道咱们也是有帮手的。大笨虫就是咱们的帮手。”

    大水蛭依旧在小道上对着人群张牙大吼。

    被吓坏的缅甸村民们四五成群,叽里咕噜不知在商量些什么东西。

    不一会,人群中走出一个年老的人。倒不是年纪有多大,是他身上的衣服补丁最多。加上黝黑的面孔,显得特别沧桑。“你们从哪里来?”

    唐周闪开身躯,南宫琴音从他身后走出来。“他问我们从哪里来?”

    “告诉他,我们从后面的树林里来。”唐周下山几月,学会不要跟陌生人吐露太多个人信息。暗地里留个心眼,不向对方说太多话。

    南宫琴音把唐周要说的话转述给缅甸老者。

    缅甸长者听到南宫琴音的话甚是惊奇。老者转过身把消息传给身后的村民。村民们同样表示惊奇。

    唐周与南宫琴音走出来的森林,被当地称为死亡森林。从来没有人,能从里面走出来。走进去的人,也从来没回来过。

    村里的人从来不敢踏足里面。早些年,村庄里有几个调皮的孩童跑进去。几天几夜没有回来,村里的大人们着急的去死亡森林里寻找他们。

    先前走失的小孩,以及同去寻找他们的大人,到现在都没有再回来。

    自那以后,村里的老人立下规矩。不得踏进死亡森林一步。

    没想到,今天有人从死亡森林走了出来。

    唐周跟南宫琴音不知道村落里的传说。唐周最关心的是吃饭的问题。“告诉他们,我饿了。”

    南宫琴音白了唐周一眼。关键的时候,怎么能说如此粗俗的东西。南宫琴音没有重复唐周的话,虔诚的超老者鞠上一躬“后面的大水蛭,就是我们在森林里遇到的。森林里的水蛭很多,你们以后也不要踏进里面。”

    老者心领南宫琴音的忠告,原来死亡森林里的水蛭奇多。怕是以前进去的人,都被吸完了血,没了小命。“后面的大水蛭是你们制服的?”

    南宫琴音瞧了一眼什么也不懂的唐周,“咯咯”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作怪道。“是啊,是我老公制服的。他可厉害了。”

    那水蛭不知存活了多少年,体积如此巨大,怕是早已成精。能降服它的人,必定是天上的大能。

    缅甸人向来崇拜牛鬼蛇神,不由的把唐周当做神灵般的人。“你的老公,一定是上天派下来的神灵。”

    唐周在一旁,听两人啰嗦了一阵,肚里无食,实在饥饿难耐,催促道“好了没,你有没有跟他说吃饭的事。”

    南宫琴音一本正经的忽悠唐周,拍胸脯保证“放心吧,我已经告诉他了。我们正在商议吃什么?”

    对于吃什么,唐周并不介意。“你告诉他,无论是什么?能吃就行。”

    南宫琴音并没有把唐周的话传达给老人。她对村里的习俗很好奇。“什么是神灵?”

    “神灵就是……”老人刚想回答,被大水蛭的叫声打断。“吼………吼……”

    空旷的深夜,响彻大水蛭的吼声,变得十分诡异。缅甸村民更是害怕的不得了。

    “这位小姐,能不能请你的老公,先把怪物绑了。”大水蛭太多吓人,老者生怕它扑过来,伤害村民。

    “好的。”

    南宫琴音凑到唐周耳边。“他说了,你把怪物给绑了。就给我们饭吃。”

    “小事一桩。”

    大笨虫虽然身躯大,面相狠。但是行动极为迟缓。唐周接过村民拿来的粗绳。这些粗绳很重,要三五个村民才能抱动。唐周一只胳膊就能揣起来。

    唐周拿好粗绳,走到大水蛭面前。

    “吼………吼……”大水蛭恨极了唐周,张开血盆大口要吃了他。

    唐周站在原地不为所动,被大水蛭喷了一脸口水。“好了,大笨虫。老实点,一会就好。”

    唐周面对怪物屹立不动,与刚刚狼狈的缅甸村民,形成强烈对比。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崇拜强者。当强者在自己身边的时候,人们会不由自主的得到安全感。

    与南宫琴音对话的长者,口中直呼“神灵,神灵啊,果然是上天派来的神灵。”

    唐周的本事,南宫琴音不足为怪。一路上,他留下的痕迹太深刻了。所以对唐周面对大水蛭的淡然,完全没往心里去。

    在众人的关注中,唐周没有像上一次,用绳套系住大水蛭的脑袋。

    唐周把绳子放在脚底,伸出右手牢实抓住水蛭没有五官的脑袋。五指深深陷入水蛭的皮肉内,枯坐千年的古佛微微一动,力气全在手掌之上。

    唐周手下的巨大水蛭,拼命的蠕动身躯,却怎么也动不了。水蛭并不是人,只是体积大点,力气跟一般的习武之人差不多。

    唐周只使出吊儿郎当的半佛手,已经牢牢制服它。

    缅甸村民看到的是,水蛭似乎在唐周手里静止了。

    唐周牢牢抓住水蛭,以自身为中心点,静止的水蛭为轨道,原地转圈。静止的水蛭,像是电风扇的扇叶,快速转动。

    唐周转到极限的时候,把水蛭向天空高高抛出。

    庞大的水蛭,遮天蔽日般在众人眼里飞向高空。

    “哇………”庞大的水蛭飘在空中,显得更加巨大,真的挡住了星光。

    唐周在众人难以相信的目光中,将绳子的一头也抛向天空。飞向天空的绳子,宛如一条长蛇,由地面蜿蜒向上。

    当绳子接触到空中的巨无霸水蛭时,真的变成一条蛇,一条受唐周控制的蛇。

    地底的唐周向左移动,空中的绳子也向左,攀上水蛭的身子。有灵性的绳子,一圈一圈牢实绑住大水蛭。

    “吼……吼……呜……呜”大水蛭的吼声越来越弱。随即,重重的掉下来,落到水田里。激起一阵水花。

    唐周展现出来的本事,太过骇人听闻。加上缅甸的这个村庄,与外界隔绝。没有通电,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新奇。村民们理所当然的,把唐周当成上天派来的神灵。

    村民们见识了唐周本事,纷纷跪在地山。上半身的手与脑袋同时贴在地上。“神灵啊,神灵。”

    唐周搞不懂,为什么全都跪下了?不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唐周最在乎的还是吃饭的事。“可以吃饭了吗?”

    “厄”南宫琴音心想,如果跪下的缅甸人听的懂华夏语。不知道,还会不会对唐周如此热情。

第九十七章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别让他们跪了,我不会把功夫交给他们的。”唐周以为跪在地上的村民,要拜自己为师。

    什么跟什么啊?南宫琴音白了唐周一眼。“人家是崇拜你,没有想要拜你为师。”

    唐周最烦自己饿的时候,遭到别人的崇拜。“你快让他们起来,我饿了。”

    “厄”唐周不耐烦地情绪,被南宫琴音认为是在矫情。南宫琴音索性把唐周直白的话,不加修剪直接讲给村民们听。“神灵说,他饿了。”

    “神灵饿了?”神灵能为村民带来丰收,保护村落的安全。听说神灵饿了,每家每户更加欢呼跳跃。

    村民们纷纷赶回家,拿出家里可口的食材,希望能为神灵尽一份力。

    村民们对神灵的恭敬,不仅仅体验在言语和行动上上。

    在仪式上同样隆重,村民零散着跪在两边。为唐周和南宫琴音留下一条专门的道路。

    唐周和南宫琴音走过的时候,会有人在他们头顶洒下一把稻米。

    南宫琴音脸上洋溢着笑容,白色的稻米落下的时候,像白色玫瑰花瓣一样美丽。她听到跪在地上的人们,不单单是在叫神灵的名字。同样也称呼她为‘神女’。

    神灵和神女肯定是一对啊。南宫琴音挽着唐周的胳膊,一脸幸福的模样。

    再看唐周,伸出舌头去丨舔嘴角不熟的稻米。典型的一副饿坏了的模样。

    南宫琴音责怪唐周破坏了,两人之间的浪漫情景。“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恶心?”

    唐周一脸无辜的表情。“缅甸人真是可恶。宁愿把大米丢到地上,都不给我们吃。”

    南宫琴音还没接过话,缅甸的长者开口了。“神女大人,神灵大人在说什么?是对我们不满意吗?”

    如此庄严的时刻,南宫琴音可不敢把唐周埋怨村民给他吃大米的事说出来。“神灵大人说,一定会降下福泽给你们村庄。”

    “原来是这样啊。”不得不说这个村庄的人单纯至极。南宫琴音胡乱说些什么,村民都会相信。

    唐周和南宫琴音被接引到最高处的房子。最高的房子不是说,它所处的地形有多高。

    而是它的地基很高,也不能说是地基。在缅甸,这样的房子叫做高脚屋。

    高架屋的由来要从华夏国说起,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这里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

    土家先人们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

    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人们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

    后来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

    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后来就发展成现在的高脚屋。

    高脚屋最先是华夏人发明的,后来因为战乱,土家祖辈向南迁徙。建造高脚屋的技艺,也被带到缅甸。

    不知发展了多久,缅甸人把高脚屋当做神灵居住的地方。每个村落都要建一处高脚屋,为的是方便神灵居住,为村落带来和平。

    唐周和南宫琴音走上高脚屋,上面只有一间房,属于一间屋子一间房的那种。房间里除了几根柱子,再没有其他的东西。

    虽然屋子内的装饰简单,但是非常干净整洁。看得出,房间里时常有人打扫。

    南宫琴音了解到,一直跟她说话的长者,是这个村的村长。

    村子叫做北光村,北光的意义是,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太阳一天会经过东方,南方,西方三个方向。

    一天之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唯有北方没有太阳经过。所以北光村的老人取名北光。在缅甸,太阳意味着希望,所以北光的含义是,在生命的长河中总会有希望。

    唐周对北光村的名字很感兴趣。“有意思,总会有希望。”

    自从上了高脚屋,南宫琴音难得没有从唐周口中听到关于食物的话。她解释道“像北光村一样,每个人的名字也是有意义的。”

    “哦?”唐周来了兴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