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翻天-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她不过略施小计,将申郡碧包起来的纸给掉了包,烧掉的不过是她早就准备好的纸而已,而申郡碧亲手写的自是要留下来做证据的。

    出了申盛侯府的后门,拐弯上了一条大街,她马上雇了一辆马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八宝庵。

第114章 讨好() 
申郡碧一直等着杏儿回来,听杏儿说八宝师太已经离开了,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吩咐道,“把院子里每个房间每个角落都好好的清扫一遍,尤其是那间房,把里头所有的东西都搬出来清扫,一定要将污气都净掉。”

    那间房自是指的陈妈妈吊死的那间房。

    亲眼看着朱妈妈一一吩咐下去,她这才带了杏儿去芷院回禀。

    素日里除了教习规矩鲜少出门的李嬷嬷与管嬷嬷,从窗子里看到一院子正在忙碌的丫头婆子,不约而同的相识一对,二小姐这真是心虚了。

    管嬷嬷哼了一声,“听闻老侯爷夫人出身小家,果然如此,明目张胆的请个师太进府捉鬼,就不怕咱们将此事禀告上去么?平时瞧着还算懂规矩的,一动起真格来立马见真章。”

    难道她忘了前几年皇上曾经明令禁止过这种事的么?

    李嬷嬷深以为然,自心底漫上些对谭氏的轻视,慢悠悠的道,“这是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呢,也是,人家马上就是与皇室有关系的家族了。”

    管嬷嬷冷笑了笑,“那又如何?说到底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再大能大过皇上去?”

    李嬷嬷略一沉吟,低声道,“此事暂且不往上禀告,且再看看吧,如今,宫里也不太平哇。”

    管嬷嬷想起几位日渐长大且有争夺之势的皇子,顿时噤了声。

    芷院里,一众夫人小姐都在焦急的等待着,见申郡碧进来,纷纷上前询问。

    申郡碧径自走到谭氏跟前,面带喜色,“祖母,师太将陈妈妈的魂魄带走了,也将阴气吸走了。”

    谭氏的面色缓了缓,瞬间又带了些阴沉,“果然是她在作祟。”

    申郡碧心里咯噔一下,忙又不着痕迹的道,“祖母,师太说陈妈妈是因着魂魄无处可去,所以才逗留在府里,如今师太已将她送走了。”

    谭氏眉角挑了挑,看她一眼,“师太是怎么带走的呢?”

    申郡碧故作受了惊吓,面色变了变,声音也有些颤巍巍的,“祖母,说来好生吓人,师太让陈妈妈的魂魄依附在师太的身上,与陈妈妈说了话,这才知道陈妈妈的意图,原来陈妈妈是想让碧儿写几句送她走的好话,这样她才能投胎转世到个好人家,碧儿便依照师太的意思写了些好话,师太在上头贴了符咒又亲手烧了,陈妈妈这才愿意走了。”

    她说这话有很多意思,最大的意思是想让众人知道她乃贵人之身,她说的好话能让鬼魂投胎转世到好人家。

    谭氏果然顺着她的思路想下去,竟然觉得她说的十分有道理,贵为二皇子妃了,还不是最大的贵人了么?

    “碧儿,你有没有吓着?也多亏了你,不然谁能压得住那陈婆子?等你祖父醒了,让你祖父好好的赏你。”

    申郡碧美目流转,盈盈一笑,“祖母,能为祖父做点事是碧儿应该的,还说什么赏不赏。祖母倒是抬举碧儿了,师太说了,您才是真正能压住那陈妈妈的人,只是您近日身子虚弱,若让您来压陈妈妈,怕身体上会受不了,不然哪里有用得上碧儿,您一人便抵得上咱们所有的人了。”

    这种赤…裸裸拍马屁的话让谭氏听了十分受用,纵然你贵为皇妃,说到底也是申盛侯府的小姐,也得尊称她为长辈,最主要的是申郡碧的态度,并没有因为做了皇妃而不把她放在眼里。

    她抬起手极其亲昵的在申郡碧额头上点了点,“小猴子,惯会说哄我老太婆开心的话。”

    原本还在担忧的姚氏这才放下心来,虽然没能如愿,但好歹没碍着碧儿的名声,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瞧老夫人的神情,倒是替碧儿做了一件大好事。

    汪氏立在一旁冷眼旁观祖孙互为吹捧,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遂小心的道,“母亲,今天师太进府,这么大张旗鼓的在碧水阁里捉鬼,想必李嬷嬷与管嬷嬷也都看到了。”

    她没再接着说下去,低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静听老夫人的回答。

    谭氏果然没想到这一层,这时候才想起皇上禁止后宅鬼神阴私的事,心里不禁稍稍慌了慌,“哎呀,我还真忘了这些事,一心只念着老侯爷的病了,这,可如何是好?”

    询问的目光看着申郡碧,这些事都是发生在她院子里的,宫里的嬷嬷也是为她而来,这主意自然也要她来拿了。

    申郡碧暗恨汪氏多事又多嘴,却又不得不感激汪氏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这个问题,她亦是没想到这些,只被那陈妈妈的魂魄吓坏了,偏偏她又吩咐院子里彻底清扫,岂不是让两位嬷嬷坐实了她的心虚么?

    心下一阵慌乱,可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看着她,她怎能露出心慌来?好不容才与阴气的事撇开关系,岂能前功尽弃?

    她心思一转,黑眸滚动,上前挽了谭氏的胳膊,“祖母放心吧,碧儿早就想到了,咱们一心只为救祖父并无旁的意思,李嬷嬷与管嬷嬷也是通晓情理的人,她们对碧儿还算尊敬,碧儿有法子让她们不提此事,您就不必再担心了。”

    “碧儿,你可真是祖母心尖尖上的肉哦,什么都替祖母想到了,祖母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谭氏的这几句话倒是真心的,如果真被皇上知道了,定会给府里带来危害。

    申郡碧顺势倒在她怀里,嫣然一笑,“能替祖母分忧,碧儿责无旁贷。”

    危机化解,姚氏挑着眉毛挑衅的看了看汪氏,又在申郡姝的脸上扫了扫,甚为得意,她的碧儿越来越了得,就连老夫人都能哄得这么开心。

    她却不知道碧水阁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申郡碧亲笔写下罪状的事更是不知道,许是太过高兴了,她竟是忘记问一问详细的情况。

    待申郡碧回了碧水阁,为了安抚李嬷嬷与管嬷嬷,又费了一番心思。

    李嬷嬷与管嬷嬷本就没打算往上禀告,见申郡碧在她们身上花了大心思,也算是对她们的尊重,遂顺水推舟答应绝不会向上禀告。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清风吹过,阵阵惬意。

    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申郡茹立在院中,乌黑的发丝在阳光底下闪着魅人的亮光,映射在她脸上,蒙上一层清淡的光辉。

    “小姐,那位常公子就住在西边的厢房里,只有他一个人,没有随从跟着。”黄烛抬起头小心的看了看小姐的脸,心里装满了疑惑,小姐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位常公子呢?特地命自己去打听他的住处,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么?

    申郡茹沉吟道,“西边的厢房?怎么会只有他自己呢?连一个侍从都没带么?”

    她声音很低,像是在自言自语。

    黄烛离得虽近,却也未听清楚,但她却不得不往深里多想一层,小姐今年十二岁,及笄还要再过三年的时间,如今便对男子上心,会不会太早了些?况且那位公子只身一人,似乎并无身份背景,虽说长相俊美,若只是个穷苦书生,可配不起申盛侯府的五小姐。

    这事儿要不要同魏妈妈说说呢?

    “黄烛,你在想什么?”申郡茹见她兀自发呆,盯着她问道。

    小姐的目光似乎能把人的心看透,黄烛忙收起胡思乱想,老实的回道,“小姐,奴婢在想您打听的那位常公子是什么人?”

    申郡茹看她一眼,忍俊不禁,怎不知她心里想的什么事,明明很想问却又不敢问,只好这么拐弯抹角的试探一下了。

    见小姐盯着自己笑,黄烛讪讪的摸了摸头,小声的道,“小姐,奴婢……奴婢不问了。”

    申郡茹笑了笑,“无妨,我只是笑你想多了。前几日师太讲经的时候提起过这位常公子,乃是常远侯的孙子,常远侯可是咱们金夏国的英雄人物,如今听说他的子孙来到庵里,不免有些好奇,所以才让你打听一二。”

    黄烛释然一笑,“原来是这么回事。”

    幸好没同魏妈妈说,魏妈妈若当了真,真把小姐当成小小年纪就开始想男人的人了。

    她脸上微微一红,小姐明明没有的想法硬是让自己给编排出来了,可不就是自己在想那些事么?

    她发窘的站在原地,扭扭捏捏的不知要说什么好,眼角正好瞥见八宝师太走过来,忙迎了上去,“师太,您来了。”

    八宝师太扬了扬手,走到申郡茹跟前,面色稍稍有些激动,从袖里拿出那团纸,“小姐,请您看看这个。”

    申郡茹接过来,一层层的打开,展开看时,不禁笑弯了眉毛,尤其看到最后给自己下毒的那一段,申郡碧将蓝如姬如何生气如何让她毁容之事写的极其详尽。

    八宝师太并未看纸上的内容,见她眉目含笑,心里咯噔一下,“五小姐,写的不对么?”

    申郡茹呵呵笑起来,“很对,写的太对了,师太,您是怎么拿到这东西的?这可是我二姐姐的亲笔字迹。”

    八宝师太这才放下心来,将去申盛侯府的事说了一遍,“但愿这东西能帮得上五小姐的忙,至于怎么处置,就看五小姐的了。”

第115章 初遇() 
如果说之前申郡茹对八宝师太还持保留意见,对她有所怀疑,而现在对她已是十分的相信了,能如此煞费心思的为她寻来这些,可见她对自己是真心的,不管是为了报答出主意一事的恩情还是另有隐情,申郡茹都能确定一点,八宝师太对自己并无敌意。

    “师太,谢谢您。”

    “五小姐不必客气,您在八宝庵里出事,理应贫尼还您一个公道。”八宝师太略一犹豫,斟酌着问道,“五小姐,二小姐这般对您,您不生气不伤心么?”

    申郡茹淡淡的笑了笑,眉角眼梢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生气伤心又如何?外人只道姐妹情深,冷暖却只有自己知道,今日若不是有这样的证据,谁人又会相信她狠毒至此呢?”

    豪门无真情,尤其像五小姐这样不受待见的小庶女,处境有时候比奴婢还不如,八宝师太重重的叹息一声,“五小姐还请放宽心,世间自有真情在,莫要因为这些事对人情寒心。”

    申郡茹展颜一笑,收起那抹失落,“多谢师太劝慰,我早就想开了,有些事强求是得不来的,一切皆随缘。”

    八宝师太禁不住露出一抹赞赏来,“小姐小小年纪便能如此豁达,令人佩服。五小姐,不知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办呢?”

    申郡茹挑挑眉,“师太,这件事还请您暂时保密,现在,我还不想对二姐姐怎么样,或许,还可以再给她一次机会。”

    “阿弥陀佛,五小姐菩萨心肠,二小姐若能真心悔改,才不枉费五小姐的一片良苦用心。您放心吧,贫尼只当没发生过这些事。”

    申郡茹转了目光望向窗外,这几张申郡碧亲笔写的纸实在太重要了,她怎能现在就拿出来呢?她要在最恰当的时候让它化作一柄利剑,狠狠的插向申郡碧,最好能连着段南晨一起串进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低沉清淡的声音娓娓道来,明明艰涩难懂的语句,自他嘴中吐出来,仿若化作一篇乐章,令人遐思无边回味无穷。

    他手上执一本书,长身玉立,细碎的阳光透过树叶子洒在月牙白的长衫上,落在他犹如精雕细琢般的脸庞上,倾了一地的温暖。

    申郡茹安静的站在原地,不愿上前惊扰这一刻的安宁,远远的望着他,眼角微微湿润,她终于等来了他。

    而他是否还识的她?

    许是感受到身后异常的目光,他蓦然回过头望向她,迎上她脉脉含情的眼。

    四目相对,万物皆静止。

    申郡茹紧紧的握了握手里的帕子,细长的指甲摁在手心里,丝毫不觉得疼,反而有一种隐忍的甜蜜,如丝如缕,沁入心脾。

    当年,他也是这么看着她,淡淡的轻轻的,像是怕吓着她一般。

    她低了头,眼角的泪落下来,滴在衣襟上,目光划过平坦的腹部,无穷无尽的痛楚翻涌上来。

    她很想上前问一句,羽,你知道么?咱们的孩儿在她肚子里动的很欢。你知道么?咱们的孩儿死的好惨。

    羽,后来发生的那些事,你知道么?

    她竭力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却还是免不了激动起来,双肩微微颤抖着,泪流满面。

    第一次面对他,她不想的,可她却实在忍不住。

    常嵇羽双目微微缩了缩,这双眼似曾相识,似乎含满了柔情又带着些凄楚的痛苦,在哪里见过么?

    她似在拼命克制,犹如秋风中的落叶瑟瑟发抖。

    她在哭么?

    他的心禁不住抖了抖,仿佛被什么揪扯了一下,他情不自禁的缓步上前,甚至按耐不住内心一股异样的冲动。

    他走近她,站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阳光从他头上照下来,斜着射到她白玉般的侧脸上。

    他小心的低声问道,“小姐,您还好么?”

    申郡茹颤了颤,低垂着的头动了动,紧紧的咬住嘴唇,拼命的在心底告诉自己,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且不可惊吓了他,自己必须保持冷静。

    她迅速的转过身去,捏着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泪,清了清嗓子,淡淡的道,“刚刚听到公子在念《老子》,不由想起一些往事,情不自禁流了泪,公子见笑了。”

    常嵇羽微微一愣,《老子》的这几句足以让人流泪么?他怎么从来都没感觉到?莫不是女子心细如发,与男子的感受也有所不同?

    一时间,他竟有些不知应作何答,怔怔的站在原地望着那个纤细柔弱的背影。

    申郡茹吊着的一颗心瞬间坠落而下,他不认得自己,这说明常嵇羽还是前世的常嵇羽,他并未跟着重生。

    满满的失望弥漫开来,说不出的酸痛凄苦,她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她多想同他说一说心里话,多想同他说一说他们的孩儿,然而一切都不存在了。

    所有的一切,都只成为她一个人的回忆,深埋心底。

    她背对着他,悲伤不已。

    他望着她颤抖的身影,情不自禁涌上一股心酸,她有过怎样的遭遇才会发出这样的感触。

    良久,他终于忍不住了,上前一步道,“小姐若有什么心事,在下愿闻其详。”

    申郡茹定了定心神,长吐口气,轻声道,“公子可曾听过一个故事?相传一对恩爱夫妻,因为遭了磨难而被迫分开,后来丈夫被害,妻子被杀,临死前还一心念着丈夫,上天感念她的真情,赐予她再一次生命,然而当她再见前世丈夫时,丈夫却已不认得她,自此咫尺天涯,相见不相识,妻子悲痛欲绝,却也无可奈何。”

    这故事与刚刚念的《老子》有什么关系呢?怎会听之触情呢?常嵇羽觉得很奇怪,可不知为什么却觉得她说的是真的,情不自禁的也被故事中的那位妻子所感动了,“既然夫妻相爱,纵使初见相对不相识,总有一天还是会走到一起的。”

    申郡茹蓦地抬起头来,压抑不住的惊喜,“公子相信真有这样的故事么?”

    常嵇羽微微一震,这种只有书中才会出现的故事真的会在现实里发生么?如果在以往他听人说起断然不会相信的,但此时此刻,他却深信不疑,甚至有一种眼前的女子便是故事中那位妻子的错觉。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样的故事许是真会发生的。”他声音低低的轻轻的,夹杂了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温柔,“世间自有真情,那对夫妻一定会在一起的,小姐不必为此悲伤,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情人终成眷属,多么美好的愿望,也包括他们这一对有情人么?

    申郡茹忽的有些释然了,前世经历的种种磨难与痛苦只她一个人承担就够了,何必两个人一起痛苦呢?

    他还能抱着这么美好的愿望生活着,这不是很好么?

    她吸了吸鼻子,浓密的哀愁里开出淡淡的花来,带着些微欣喜。

    终于,他们又面对面的说话了。

    她低了头悄悄的擦了擦眼角的泪,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让公子见笑了,小女子失礼了。”

    “在下岂会笑小姐,小姐为真情感动乃真性情,比起那些矫揉造作的女子,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申郡茹掩了嘴微微一笑,果然是读了百卷书的常嵇羽呵,说出来的话总是这么动听。

    她缓缓的转过身来,屈膝行个礼,“小女子申郡茹见过公子。”

    她主动自报姓名,常嵇羽倒有些吃惊,一般女子很少有这么率直的,他忙躬身道,“在下常嵇羽,见过申小姐。”

    他心里打个突,申郡茹?是申盛侯府的小姐么?好像京城里只有申盛侯府一家姓申的。

    他只在心里想了想,却并未问出口,她刚刚只报了姓名却没说家世,许是不想说,那他又何必多问?

    “原来是常公子,公子怎会在这里读书呢?”

    庵堂乃是拜佛的地方,她如此一问也属正常。

    常嵇羽微微抬头,目光在前方的人儿面上扫了扫,顿觉心头一跳,粉面桃腮,双目滢滢,因着刚刚哭过的原因,眉下微红,却更显得她娇弱如梨花带雨,风中弱柳,惹人怜惜。

    他目光一顿,忍不住又扫了一眼,转瞬移开,竟有些没来由的慌乱,却还故作平静的回道,“在下自槐荫而来,蒙八宝师太收留,暂时在庵里住几日。”

    申郡茹眼眸一转,红唇轻启,“槐荫常家?请问可是常远侯府里的公子?”

    常嵇羽惊讶的看了看她,“常远侯正是家父,小姐何以得知?”

    申郡茹呵呵一笑,目中盈盈水光夹着丝丝笑意,“前几日师太才与我提起老常远侯的事,常远侯举世无双,真乃金夏国的英雄,师太还盼着常家的英雄们再上战场呢。”

    常嵇羽面色微微一变,透着些苍白的面上却又挂了一丝羞红,“常家有负师太期盼,怕是再也派不出那样的人了。”

    他一脸的沮丧,哪里还有当初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

第116章 扑火() 
申郡茹暗暗吃惊,站在面前的常嵇羽分明是个书生,丝毫没有半点英雄之气,难道他也改变了么?

    她试探着问道,“常远侯武功盖世,难道后辈们竟无人继承么?”

    她这么直白的询问令常嵇羽有些无地自容,但他很快调整好了情绪,低声道,“往事已矣,如今的常家与普通人家一般,申小姐切莫对常家抱有太大希望,如今常家的后辈们大都熟读诗书,对武艺之类早就生疏了。”

    申郡茹疑惑不已,“为什么呢?这是老常远侯的意思么?”

    她想起常家忽然搬离京城的事,难道都是因为同一件事?

    常嵇羽并不想多提那些事,遂淡淡的道,“祖父只希望我们平安渡日,别的并无所求。”

    他嘴上说的似乎毫不在意,申郡茹却从他眼里看到一抹竭力压抑的隐忍,事情绝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

    但她不能再往下问了,“我问的有些多了,请公子不要介意,只是有感于老侯爷的英勇事迹,我相信,即使常家不再精于武艺,勤读诗书一样是国家的栋梁。”

    常嵇羽嘴角微撇,若有若无的笑了笑,“在下还有事,先告辞了。”

    申郡茹福福身,“多谢常公子刚刚安慰我,公子请自便。”

    常嵇羽转身离去,温暖的阳光洒在他身上,再也没了方才的流光溢彩,反倒给他增添了一抹繁华之下的落寞。

    到底是哪里不对了呢?前世的常嵇羽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性情好爽率直,从不曾有过现在的忧郁,到底是哪里改变了呢?

    其实她不知道,前世的常嵇羽同样受了老常远侯常鹰不准习武的教导,常嵇羽身上的武功都是偷偷学来的,而今生常嵇羽在偷学的时候出了点小岔子,彻底变为文弱小书生。

    回到房中,她百思不得其解,苦恼不已。

    黄烛与魏妈妈都不知道她去见了常嵇羽的事,见她闷闷不乐,还只道她想家了,遂不住的安慰她,“小姐不必忧心,师太不是说了么?再过几日老侯爷便会醒过来的,只要侯爷醒来,且不说腿能不能治好,性命定是无忧了,老侯爷自会派人来接您回去的。”

    申郡茹也不多做解释,嗯嗯着算是回答了。

    魏妈妈见她不想多说话,索性也不打扰,朝黄烛和映泉递个眼色。

    三人一起出门,将一室的安静留给申郡茹深思。

    再去大殿听经的时候,申郡茹向八宝师太借了一把古琴,不顾映泉的反对,爬到八宝庵的后山上,寻了一处极高的石头,端坐其上,拔弄琴弦。

    琴音点点,如水声淙淙,又似女子低声唱吟,呜呜咽咽,缠缠绵绵,忽而又高声阵阵,如马蹄踩过,又似人声鼎沸,乐声嘹亮,哀婉低回。

    这一首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