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选美小姐-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新文开预收,宝宝们给个收藏,爱你们呦~香港七零日常。宋青桐有个秘密,她身上有一汪清泉,清泉用处不大只能让她变白变美变漂亮外加长高高。凭借着美貌她一路过关斩将杀进选美大赛前三强,成为了第一届选美小?
 ://145615

第一章() 
上海的胡同巷子里住着一户人家;这家的老爷姓宋;听说早年间是中了举的。可惜大清覆灭;眼看当官无望;宋老爷便拿出全副身价下海经商。

    刚好赶上了好时机;宋老爷托人从海外带了几台蒸汽纺纱机;找了几个工人;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

    早年间有这种意识的人不多,宋老爷的纺纱机在扬州算得上是独一份。因为效率高,纺出来的布质量好;花纹多,卖的还比手工纺的要便宜,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生意最好的时候;宋老爷一个人管着五六百人的大厂子。生活富足以后宋老爷将乡下的妻子接了过来;很快他又在扬州城娶了两个小妾。温饱思,大老婆是在他年轻时父母给他相看的;两人算得上是盲婚哑嫁。

    大老婆人长的四平八稳;不出一点错也不出一点彩;大字不识一个就一点好;以夫为天听话。

    二老婆就不一样了;是城里秀才的女儿;上过学堂,懂文识字。当年在街上他一眼就相中了满身书卷气的二老婆,第二天就去提了亲;找了顶轿子便迎进门来。

    二老婆的爹虽说是个秀才;可也是个穷酸秀才,看见聘礼多尽管是去当妾也认了。只当自己的女儿是去享福的。

    两人恩爱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会宋老爷的年纪也老大不小,一心想生个儿子来继承他这份家业。很快两位太太便相继怀孕,十月怀胎呱呱落地结果却让人失望。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是个闺女。”接生婆满脸的喜气,宋老爷却难掩失望。

    “老爷,给起个名字吧。”

    这会扬州正在下雨,宋老爷抬头看看天感叹道,“银床淅沥青桐老,就叫宋青桐吧。”

    “孩子抱过来我看看。”宋老爷第一次有了孩子,内心十分柔软。

    接生婆抱过去给他看,“你看,这小脸长得多俊啊。”

    宋老爷一愣,孩子其实长得像她娘,一样的规规矩矩四平八稳。

    “姨太太,夫人生了。”

    程依依此刻正大着肚子躺在床上养胎,她有着南方姑娘特有的白皮肤,水润润的眼睛,身材纤细。说话的声音也是柔柔的,“是男是女啊?”

    “姨太太,是个女孩。”丫鬟的声音里透着喜气。

    “只盼我这胎是个男孩,走,扶我过去。咱们去看看太太。”

    男人不能进产房,宋老爷看了眼孩子就接着去处理生意了。

    程依依挺着大肚子坐在夫人的床前。

    夫人此刻并不好看,脸色惨白,头发凌乱。

    “夫人,我来看看你。”

    “你这还大着肚子,怎么还来看我,好好养胎才是正事。”

    “我这一胎是个女儿,只盼你的肚子争点气给老爷生个男孩。”

    “如烟,把孩子抱来给我看看。”

    “太太,孩子正饿的哭呢,先给她喂点奶吧。”

    孙茵茵抱着孩子,转过身去掀开衣服,一把将塞进女儿的嘴里。

    宋青桐刚从黑暗的洞里爬出来,这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人强塞了一口奶,母乳带着点腥味。她尝试着说话,却只能发出伊伊啊啊的哭声。

    “太太,不是准备了奶妈吗?您怎么还亲自喂啊?”

    “我在乡下的时候孩子都是母亲亲自喂的,奶妈就留给姨太太的孩子吧。”

    宋茵茵坐了两个月的月子,等她出了月子,程依依生了。

    “恭喜宋老爷,贺喜宋老爷是个闺女。”

    宋老爷叹了口气,怎么又是个闺女。

    孙茵茵走上前给了接生婆十个大洋,“老爷,你看看姐儿长得多俊啊。”

    她抱着孩子给宋老爷看,这个孩子确实比大女儿好看不少,汲取了两人的优点。

    “老爷,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她的姐姐叫青桐,那她就叫青然。”

    程依依知道自己这胎是个女儿,忍不住的直掉眼泪。

    “姨太太快别哭了,落下病根可怎么办。”

    “怎么就是个女孩呢,大夫明明说是个男孩,我费劲千辛万苦生个女孩有什么用。”

    “姨太太还年轻,再生就是了,这话让孩子听见该伤心了。”

    “姐儿生的可好看了,比青桐小姐好看多了,我抱来给姨太太看看。”

    程依依疲倦的点点头。

    宋青桐此时正一个人躺在床上玩,她现在还不会翻身,眼睛也是刚刚能聚光。她醒来的时候不多,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

    她现在只知道自己叫宋青桐,这家的老爷姓宋,除了她母亲之外还有一房小妾。

    宋老爷偶尔也来坐坐,跟她的母亲孙茵茵说说话,可惜都是些家常里短。宋青桐从两人的谈话中知道不少,她来到了民国,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才让她带着记忆出生。

    她在以前也不过是个正在上高中的学生罢了。

    “最近这城里的竞争越发激烈了,赵老板也不知道在哪托了关系也搞来了两台机器。”

    “这机器可不便宜,赵老板他哪里来的钱。”

    “他跟李老板合作也开了纺织厂,两个人的钱和在一起也就差不离了。我打算再换一批新机器,把旧的卖给别人。”

    “老爷,钱够吗?买新机器可不便宜。”

    “够,这几年赚了不少钱,买机器的钱还是有的。”

    “家里的账上还有五千大洋,不够的话老爷就先拿去用。”

    “青铜还在睡吗?”

    “在睡,这孩子除了吃就是睡,一天就没有个清醒的时候。”

    “我去看看她。”

    宋老爷坐在床边,看着女儿白嫩的小脸。宋青桐一睁眼看到时宋老爷,笑眯眯的伸手要他抱。

    宋老爷开心极了,他昨天去看了二女儿,也想抱抱她。可谁知他一抱,青然就哭。吵得他脑仁疼。

    “青铜了胖了不少,也白了。”宋老爷乐呵呵的拿着拨浪鼓逗她玩。

    宋青桐玩了一会,忍不住困意又睡了过去。

    到了冬天的时候宋青桐出生六个月,她现在已经会坐,白天清醒的时候也多。

    外面正在下大雪,屋子里烧着暖炉温暖如春。

    宋老爷回来了,进到屋子里满身的寒气。

    青烟将他的大衣脱掉,倒了杯热茶给宋老爷暖身子。

    “新机器到了,效率比以前快了至少两倍,今天下午张老板要来看纺织机,我打算把旧的卖给他。”

    宋老爷解决了一件大事不由得心情舒畅。

    “天气凉了,你这两天派管家出趟门找个裁缝来家里,给孩子们和你还有依依每人做几件厚衣服穿。”

    “老爷,等裁缝做要花上十天八天的,不如直接买现成的。”

    “还是做吧,定做的穿着合身也舒服。”

    “好,那我等会就让刘管家出趟门。”

    宋老爷喝了口热茶交代完事情,又去了程依依那里。

    程依依生完孩子后身材依旧很纤细,胸部像是再次发育了一般,大了许多,穿上旗袍显得婀娜多姿。

    “老爷,你来了。”

    宋老爷见她抱着孩子坐在椅子上,“青然昨天会翻身了。”

    “是吗?”

    “青然也四个月了,这会能吃能睡,就是夜里爱哭闹总是把我吵醒。”

    “你让奶妈多看着点,夜里要好好休息才行。我还等着你再给我生个儿子呢!”

    程依依脸上一喜,“老爷,这件事光我一人可做不到,老爷也要努力才行。”

    “我这段时间还不够努力,说不定这会你都有了。”宋老爷凑过去,将手放在程依依的肚子上轻轻的抚摸着。

    可惜直到开春两位太太都没有一个人怀上,春节过后宋家又办了一次喜事,三姨太进门了。

第二章() 
三姨太是城里有名的媒婆介绍的;名叫郑四喜;长得讨喜;年纪不大也才刚满十八岁。什么特长都没有;就是母亲能生;她的母亲一共生了六个孩子除了她其余的都是男孩。

    宋老爷就是听说了这个才执意要娶她过门的。

    “我这才嫁进来几年;他便迫不及待的要娶了别人。”程依依看着外面的热闹黯然伤神道。

    “姨太太;这府里上下谁不知道老爷为什么娶她,还不是看中她那能生的肚子。”

    “也罢,这也怪我自己不争气;都快一年了我这肚子一点消息也没有。”

    两人站在亭子这吹冷风,青烟着急地走过来喊到,“姨太太;赶快过去吧;新太太要给您敬茶呢。”

    “我这就过去。”

    孙茵茵跟宋老爷坐在主宾席上,因为是纳妾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现在到了要敬茶的环节。

    “太太请喝茶。”郑四喜的声音脆生生的。

    孙茵茵吃了口茶道;“好;你既然已经进了我宋家的门;以后记着要恪守本分;好好服侍老爷;早日为咱们宋家开枝散叶。”

    “记住了。”

    程依依坐在椅子上,等着三姨太太给她敬茶。

    “二姨太太请喝茶。”

    郑四喜端着茶捧到她面前。

    程依依接过茶抿了一口,“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我比你早来两年;略长你几岁,希望你记住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夜里,孙茵茵怎么也睡不着,几年前的晚上她也是这样将程依依迎进了门,那天夜里她也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出嫁前,她的母亲教她要以夫为天,戒骄戒妒,早日生个儿子才是正理。这些年来她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可她的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宋青桐已经一岁了,她夜里很少哭闹,今天府里办喜事,吹吹打打的一整天,到了夜里才消停。

    她张开嘴喊了两声,宋茵茵听见她在哭叫,穿好鞋子便来哄她。

    宋青桐知道母亲今天难过,便抓住她不放,孙茵茵没办法只能把她抱在床上一起睡。

    “今天这是怎么了?往常咱们的小青桐可不这样哭闹。”

    宋青桐朝她笑笑,伸手要她抱,孙茵茵抱着女儿心中也就没有那么伤心了。

    “青桐要快点长大,到时候娘送你到新学堂去念书。”孙茵茵自己不认识几个字,不想女儿也跟她一样,自从新总统上台后出来念书的女孩越发多了,城里还办了新式学堂,可以男女一起读书。

    孙茵茵轻轻的拍着她的背,给她唱摇篮曲听,没一会两人便睡着了。

    三姨太年纪虽小,性格却耿直又泼辣,以往她没进门时宋老爷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宿在二姨太房里。她一来,三番五次的去二姨太那里截胡,宋老爷图个新鲜,去她房里的次数就渐渐多了起来。

    二姨太气不过便跑到太太这里来抹眼泪,她一个读过书的人实在是做不出泼妇骂街的事。

    “好了,好了,快别哭了。老爷去谁那我也管不了,三姨太年纪还小,你就让让她吧。”

    “太太,不是我不让,这都好几次了,昨天老爷都要睡了三姨太太说她脑袋疼硬让丫鬟把老爷给拉走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敲打敲打她,你先回去吧,这个点也该给孩子喂奶了。”

    宋青桐已经断了奶,她躺在母亲怀里听着两人的对话,看来这个三姨太太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这天晚上宋老爷睡在了孙茵茵这,他先是抱了会孩子,然后两人熄了灯睡觉。

    “老爷,今天二姨太太来了。”

    “她来干嘛?”

    “什么也不说,只是哭。老爷,你没事时也多去她那坐坐。”

    “知道了,睡吧。”

    夜里两人各睡各的,孙茵茵今年二十六岁,她是比不上十六七的小姑娘。两人已经很久没有房事了。

    宋青桐两岁时,三姨太有了身孕,宋老爷高兴极了就盼着她能一举的男。

    到了冬天,郑四喜果然不负众望生了个男孩。

    “好好好,我宋逸之总算是有了后人了。”

    这时的宋青桐已经两岁了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她的牙齿依旧没有长齐,一说话就漏风。宋青桐长了双丹凤眼,鼻子有些塌,嘴巴的形状也不算好看,头发泛黄,母亲在头顶给她扎了两个小啾啾。还好孙茵茵每天都拿牛乳给她泡澡,把她的皮肤养的白白嫩嫩的。

    “娘,爹高兴。”

    孙茵茵拉着女儿的手道,“你爹高兴,娘也高兴。”

    程依依抱着女儿,宋青然一直闹着要吃糖,不给吃就哭。

    “娘,要糖糖。”

    程依依怕她的牙被虫给吃了,有段时间没给她吃糖了。

    “不行,不能吃,咱们吃别的,娘给你剥橘子吃好不好?”

    “不,不,要糖糖。”宋青然大哭。

    程依依烦了,朝她的屁股上轻轻打了两下,可谁知她哭的更凶了。

    宋青然长得好看,即使她哭的撕心裂肺的。宋青然用水雾雾的大眼睛委屈的望着程依依,程依依顿时没了火气。

    “真真是前世的冤家。”程依依没好气的把她抱在怀里哄她。

    宋老爷这会正忙着给儿子取名字,忙着给他上族谱。

    “叫什么好呢?”这会太阳刚刚突破天际,宋老爷望着忽然百感交集。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就叫宋之恒!”

    这一年发生了不少大事,外面战火峰飞,军阀割据的现象越发严重了。

    宋之恒一岁时,宋家举办了盛大的周岁宴,宋之恒被养的白白胖胖的,光乳母就有两个人。

    宋青桐跟宋青然三岁了,孙茵茵想要给女儿请个先生启蒙。

    “老爷,青桐跟青然都已经三岁了,我琢磨着给她们两请个先生识点字,你看怎么样?”

    “是该请个先生了,我当年就是三岁识的字,我的女儿也不能差。”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宋老爷有钱,花了重金请了城里的老先生来教书。

    老先生留着一把胡子,上课时手里总拿着戒尺,满口的之乎者也,教书方法很是死板。

    这对三岁的小孩来时一点也不好玩,宋青然总是哭闹着不念书,宋青桐倒是听得很认真。没办法,这会汉字还是繁体字,她一夜之间变成了文盲。

    还好她并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学的足够专注,不到一个月就能背诵千字文跟百家姓了。

    至于宋青然,她连话都说不利索,更别提背书了。这段时间她的小手总是通红,都是不好好背书被打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先生一看她哭就摇摇头说“朽木不可雕也”。

    先生老师在孙茵茵面前夸宋青桐聪明,一点就通。孙茵茵高兴极了,在她看来这能把书念好的人都是了不得的。

    “青桐真给娘长脸,想吃点什么?娘让她们去给你做。”

    “吃鱼,要吃鱼。”宋青桐自打出生就没吃过几回肉,嘴里都快淡成鸟了。

    “不行,鱼有刺,你还不能吃。”

    “那吃鸡,吃鸡。”

    “好,娘让她们给你熬鸡汤喝。”孙茵茵这段时间很高兴,她现在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自己的女儿。

    “青桐,你可一定要争气才行,好好念书,你能读到哪娘就供你到哪。”

    宋青桐点点头,这会不好好念书那到了年纪就得嫁人,她当然选择读书了,知识改变命运。

    宋老爷知道宋青桐书念得好,专门从国外托人给她带了一支派克钢笔,鼓励她好好读书。

    程依依知道了只怪自己的女儿不争气,不过书读的再好又有什么用,这以后又不去考状元,读的好也不如嫁的好。

    她望着女儿如花似玉的笑脸,顿时开心的笑了。

第三章() 
春节将至;府里忙的不可开交。

    宋老爷的布成功打开了市场;现在在附近城镇的成衣铺里都卖的火热。

    “今年算是双喜临门;快过年了;我有许多生意场上的朋友都要来。你采办年货时多备点好茶跟好酒。”

    “知道了;我已经吩咐管家去做。老爷;现在咱们宋家有了后我们是不是挑一天回趟老家祭祖;顺便给孩子们上族谱。”

    “是这个理,那就等过完年咱们就起身。扬州城也早都了火车,来去还算方便。”

    “孩子们事都带上还是。。。”

    “都带上吧;回去了也好给祖宗磕个头。”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老小坐在一个桌子上吃团圆饭。宋青桐的头上扎了两个小辫子,她的牙齿依旧没有长齐;一说话就会漏风。

    “我跟太太商量好了;等过完年就带着孩子们回趟老家,今天过年希望新的一年能顺顺利利。”

    接下来就是发压岁钱;宋青桐零零散散的得到了十个大洋;她吵着要母亲给她存起来。过了年她就又大了一岁;现在的生活挺好;除了外貌上的不足其他的已经不能再好。

    她常劝戒自己容貌天注定;不要太计较;但是看见宋青然漂亮的小脸蛋心里总是有些遗憾。

    宋之恒也快一岁了,他精力旺盛,吃的白白胖胖。这会本来因该给他断奶;可惜郑四喜见他哭的可怜;就想让他在吃一段时间。

    “青桐,到娘着来。”孙茵茵对她招招手。

    宋青桐走过去坐在她腿上。

    “青桐,钢笔字写的如何?”宋老爷问道。

    “先生说好看。”

    宋老爷笑笑,那支钢笔值不少大洋,孩子喜欢读书是好事有时候是要适当的给些奖励。

    “咱们清然也要好好努力才行。”

    宋青然将筷子摔到桌子上,“我不要读书,先生总是打我,不打姐姐。”

    程依依将筷子捡起来打她的小手,“你念的不好,先生才打你。”

    宋青然哭闹着不要读书,程依依把她抱到屋子里去哄她。

    吃完年夜饭,宋老爷歇在了孙茵茵的屋里。

    “茵茵,你把青桐教的很好,这孩子跟别的孩子比乖巧多了,也不哭闹就喜欢读书,女孩子就该文静点才好。”

    “她这一点是随了老爷。”

    大年初一,孙茵茵给府里的人都包了红包。

    中午时,府里来了客人。

    “张老板,快请坐。”

    “宋老板,督军晚上要大摆宴席,请城里的商户们吃饭,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张老板愁容满面。

    “督军的面子咱们不能不给,晚上还是要去。”

    “这根本就是一场鸿门宴,拐着弯的要钱,每年交的税已经够多了,怎么还不知满足。”

    张老板叹了口气。

    “张老板,先喝口茶消消气,人家毕竟有枪,你不给钱生意怎么办?就当作消财免灾吧。”

    张老板的儿子这次也跟着一起来了,孩子还小才五岁,孙茵茵把他带到屋子里跟宋青桐宋青然一起玩。

    他见宋青桐长的丑便端着一张脸,一句话一不肯说。

    过了一会宋青然来了,他一见到宋青然眼睛都亮了,总是跑过去啾啾她的头发扯扯她的裙子。

    宋青然被欺负的烦了,伸出手来打他,他委屈的不得了。

    宋青桐看着只想笑。

    “裙子是娘新买的,你不能碰。”

    “那你怎么不理我。”

    “你碰我的裙子,还拽头发,我不要理你。”

    小正在委屈的直想哭,领走前还依依不舍的望着她。

    张老板走后,宋老爷也有些发愁,这要钱不可怕就怕他要的太多把人逼到绝路。

    夜里宋老爷去了督军府,孙茵茵在家等的焦急就跑到小祠堂去求菩萨,这些当兵的个个凶神恶煞手里还有枪可是不好惹。

    宋老爷回来了,孙茵茵忙前忙后的给他准备热茶跟吃食。

    “老爷,怎么样啊,督军可有为难你。”

    “没事,督军说马上要打仗了,军饷不够,就是要捐钱。”

    “那要捐多少啊?”

    “每户都有定额,咱们家是三千大洋。”

    孙茵茵不说话了,花钱买平安,这钱怎么样都得给。

    交了钱,一过十五宋老爷便带着孙茵茵跟孩子回乡下祭祖。

    宋青然哭闹着不想走,最后没办法孙茵茵买了一盒太妃糖她才不再哭闹。

    他们是坐火车回的,宋老爷专门订了个大包厢,里面有两张床,还有沙发。只是这车票也不便宜,回去的路途遥远就算是坐火车也要三天才能到。

    宋青桐唯一的感觉就是慢,现在的火车时速很慢,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欣赏沿途的风景。

    “青桐,饿不饿呀。”

    “娘,我不饿。”

    他们这次出行还带了两个丫鬟,专门照顾饮食勤居。

    两天后他们下了火车,宋氏的宗祠在村子里,宋老爷在县城雇了两辆马车,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回到村里。

    族长也是这个村的村长,他们这算是衣锦还乡,到了村口就听到鞭炮的声音。

    “族长,这是我的妻子跟我的三个孩子。”

    “大家先进屋,有什么事进了屋里再说。”

    宋青桐本来不明白他爹这一回来村里怎么又是放鞭炮又是欢迎的,搞了半天她爹给村子里捐了钱。

    “逸之,你家的宅子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