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肆夜红楼-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勾勒走笔临描出的世界,与任何一个外在世界都不相同的,想有一日只与她执手一处相伴拾取、静心细数的,专属于他与她两个人的,琉璃世界……

第八十五章 三遭请愿迎神皇() 
新一年的金秋拂过了唐宫盛世的每一个角落,放眼望去便见满目都是金灿灿的颜色,光波迂回漫溯、溶溶的恍若在天地间开出一朵又一朵透明的优昙婆罗花。

    岁月就在这样的静谧安详中坦缓不惊的走,持着极好的性子把那命中的注定、神迹的化现逐一落实。带走一些旧人旧物的同时,自然也会如影随形的带来一些新人新物。

    生命的奥妙与时光的漫溯以及世事的无常,你永远都不会能够堪破、明白透彻……

    武后终究会顺应她斗数之主的天命,她将狭长的柳眉画到发鬓里去、将睛光凌厉的丹凤眸以金粉勾了上挑的趋势,就这样以一个孤傲独绝的姿态,兜兜转转、几经浮沉起落,终于将那一席绣龙并凤、章纹平铺、金灿晃眼的龙袍驾驭在身。

    她不慌不乱,立于神迹般的高高莲台之上转眸顾盼惊鸿的一瞥,便于这天地间留下这最后一抹尚能算是一个女人的剪影。往后她便是帝王,是天子,而再也不能够只是一个女人。

    她带着这个身影,不浮不燥、一步一步的冶步逶迤,就这样于坎坷崎岖间徐徐而进、在阳关大道上静心思量,一点点的渐趋走了下去,在不经意间铸就出一场波澜壮阔、澎湃恢宏的史诗传奇!

    随着往后不可避免的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交叠,平生事迹、正史野史、建树功过、香艳情事与绝秘权谋……一切一切全都留待后人评说!

    。

    载初元年九月十三日,历经了数年沉淀、铺陈了弥深心计并付诸缜密行动之后,终于,大规模的请愿活动便这样陆续又顺势的爆发了。

    表象看来何其顺应天意民心,但帏幕之下看不见的那片阴暗处、一切一切其实都在按照一早便拟定好的议事日程一步一步的走的稳妥……

    来俊臣着了正装朝服,系就着一缕缕漫溯过身的洒沓秋风,领头跪落在一队请愿之人最前边儿、也最显眼的地方。

    上官婉儿早对他有所交代,她将武后那些嘱咐逐一不落的告知了精明利落的来俊臣。故而之后该怎样做、该如何举措、又该在怎样一个适当的地方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添油加火的举动,来俊臣自然心里有数。

    风势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忽然来的猛烈,倏地一下刮落了他肩头一件墨宇披袄、也撩的广袖疏袍飘然然合着舞动。几许碎发顺着面目轻轻的扑打下来,凛冽的秋寒顺势而至。

    也不知是怎么了,来俊臣的心里总有一股郁郁的闷堵感。其实眼下这样的情势他委实不该有这种感觉,他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行好他的筹谋、尽好他合该所尽的那一份责任!所以当这凛冽的风儿毫不温柔的刮向他的时候,其实还好,因为这料峭的寒意让他猛地起了一嗦、也刚好将他紊乱的心绪打了个激灵!

    他收收心,但一双眼睛还是忍不住四下环顾,意欲穿透重重的人墙去寻去觅那一道熟悉的身影。这样的场合也不知道太平公主她会不会来,不过即便她来为武后助阵,这样多的人他也是不大能够看到她的吧!又假使他即便可以看到她,又如何能有机会跟她说上一句话?

    呵……很快俊臣便又为自己这样的想法感到可笑了,他为何还这么心心念念的想着看到她、想着跟她说话?还有意义么?

    目若点漆、面似堆琼,风姿卓越的冠绝男子笑叹着摇了摇头,将宽硕的广袖在地上展摆的铺陈好。明澈的浮光便浩荡的流转在其上,迂迂回回,风流倜傥。

    在他身后,鳞次栉比规整举措着的,是朝野一干文武官员、并着民间亲自挑选出的学士与百姓。

    “请圣母神皇顺应天意民心,不负所归众望,登基为帝!”俊臣在远方高台上看到了上官婉儿向他点头,心下便有了会意,拿捏着这个时机扬声启口、带头将呼声喊出,“请将皇帝易姓为‘武’,日后延续圣母神皇千秋事业!”再一启口,尚且没来得及轮换一下逼仄的气息,此刻的来俊臣干练僵硬的俨若机械偶人。

    将皇帝易姓,也是一早便与婉儿商榷好的。

    轮番请愿不过是武后亲手策划尔尔,但武后不会心急。即便此刻朝臣文武、并着看起来可以代表民间的学士与百姓已经这般将她拥戴,但她最是能够沉得住气,早在她心中有了一个稳妥的计划,她会沿袭那一条不成文的古法,“若逢禅让,便是三让而受之。”

    高台那边儿没见有武后露面儿,倒是看见上官婉儿行步于前、微颔首示意诸人稍安勿躁。

    因为距离相隔的不是很近,故而瞧不出婉儿面上是怎样的神色、也不确定婉儿说了什么话没有。她抬手伸展臂弯向两边儿一挥,暂且止了台下这鼎沸的声浪。旋即便又回身折步,像是对侍奉其里的宫人有了交代、要那宫人前去将这里的状况报之于武后。

    又是须臾的等待,武后自然是将这所谓民心好意从容推却,做足了谦虚和气。

    但这本就是既定好的请愿、这造出的声势自然不会因为武后一次回绝便当真的就此收束住。

    这般文武诸人没有离去,而是以不多的沉淀来收整这心绪,很快的,接连那第二轮早有安排的请愿活动便开始按部就班的加入进来。

    犹如洪流奔腾汇集于大海,有了这全新的人流充斥于队伍之中,其阵容、其造势较之方才自然是更胜一筹!

    这次全新汇集而来的人流不再只有文武百官、少许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学士等,而是加入了更多唐国臣民、且那请愿人群的位置也发生了流于暗处的变化,队伍的层次最前被不动声色的轮换成了布衣百姓,掺杂着些许同样具有代表性的和尚道士、甚至亦有番人胡客。

    这收整之后的第二次请愿,阵仗自然已经铺陈的浩大蓬勃。粗略的估量一下,第二次请愿时这在场诸人当有一万两千有余。有了更厚重的人气,自然就有了更高的呼声,一切皆被有条不紊的推至一个轮番的高。潮,无论是表象看到的造势出的人流阵仗、亦或内在赋予的性质,比之第一次皆是更浓一筹了!

    即便如此,也如是不出意外的,武后再次回绝了这请愿,在谦和之余便又添了一层如水样的客气。

    很自然的,第三次规模更为浩大、人流更为繁复、性质更为丰富的请愿,跟着便接踵而至……

    这再度来袭的第三次殿前请愿,人数已达六万之多!且最前排的各类代表性人物皆是做好了长驻不走的打算,他们守阙固请,持着殷殷的期盼与满腔的至浓情谊,直待武皇登基!

    就在这纵横周匝的密麻人流之中,俊臣依旧立于首位,且很顺势的被推为请愿诸人的代表。

    他又向前跨出一步,将心念放空、微颔首沉目,朗声高呼之时当空举袖:“今,‘天’命陛下以主,人以陛下为母!陛下‘不应天,不顺人’,独高谦让之道,这般无所宪法,臣等何所仰则!”他特意强调了“天”之一字,又在这之中刻意强调应天顺人,且在话音一落时做了着重的一沉淀。

    并着这听来看来皆是沉淀了满腔热忱、便是真挚的一语落下,请愿人群皆发附和。

    说来也巧,彼刻那天空之中忽有一鸟飞过,便不知从哪一处有机变的人儿爆发了一声惊呼:“看呐,凤凰!”

    这关乎“凤凰”的语声才落,又有群鸟紧跟其后飞还而过;人群之内便又接连着附和而去:“百鸟朝凤!”

    只此瞬息一个增温添火,宏伟场面一下子便炸了锅般更为欢呼沸腾开来……

    值此一个吉庆时刻,且观天上百鸟朝凤、地下万民齐呼,所谓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在这时段猝然一下伏贴的淋漓尽致、真个就如神迹化现于世一般动容浓郁!

    诚然的,此时此刻一切已被推至一个至高的点位,且请愿的巅峰眼看就要呼之而出。

    立于莲形高台之上守心敛性,持着一丛睿智眸波冷眼默看、同时心生忖量的上官婉儿,此时此刻心里有了一个大抵的估量。她明白的,现下阵仗可谓是彻底的铺陈了开,且这请愿已经达到三次,武后便没有道理继续回绝。

    而武后若想真正“顺应”天命、民心登基为皇,没有一个人的出面促成,只怕还是全不了那一个面子的。

    所以皇帝李旦,此刻合该是到了出场的时刻……

    念及此,婉儿纤心一疼,一时又情潮似瀑。此时此刻她这心这念真可谓是百感交集、而无有一个排解的法门的!

    即便她在一早的时候就已经与李旦做了商榷,但当这等关乎他让出皇位、退居待守的局面眼看着就堆叠至眼前时,她那心绪还是起的繁复如海,她还是太高估了自己所谓的无情……但时局如斯,已容不得她多有思量!

    婉儿微微阖了一下双眸,旋又睁开,猛地一下似下了很大决心般的转身,向身后暗处侍立着的宫人交代了几句,便折步往李旦处一路急急的走。

第八十六章 女皇登基、武周建立() 
缠绵的金秋落叶在空中跃然了一支胡旋舞,但并没有合着风的势头飘向远方,而是在飘曳了一阵之后,在李旦肩头落了下去。

    旦抬目看向自院落那边儿圆形的拱门里行来的婉儿,见她冰俏却难掩一份秀美的面孔被流光镀了层金。他的心念一舒,即便明白婉儿此次的来意,但他并没有感觉出有着怎样的压力。

    当前的大唐是个什么样的时局,李旦一向以洞若观火的智慧冷静处之。此刻正殿门前那接连几番浩浩荡荡的请愿,他也自然闻了风声。

    “走吧。”随着婉儿足步及近,旦抬步亦向她迎上去,在与她咫尺相对处停定了步子、颔首含笑,“我们所等待的,不就是这一刻么?就不要再耽搁了。”如是补充。

    婉儿一阵心慌。李旦这样从容的反应虽然在她的意料之中,但当她面对着他还是会有一种类似负罪、类似无用的恍惚感!她心头时而充盈时而又芜杂,横竖是素乱非常、也无法在他面前及时的定神:“请相信我。”繁重的思潮在心湖中晃荡晃荡的,终于倏然一下子就图腾了!婉儿心念一动,动容时启口似有许多话想对李旦说,她迫切的想要李旦知道自己此时的心之所想、明白自己的心境,但最终只有这四个字。

    可是足够了,虽然只有四个字,于之李旦来说委实是够了!旦眉目一展,在流云打下的一片微光中,他落在婉儿身上这含笑的目光便平添了许多柔和,显得分外好看:“我一直都是相信你的,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话呢!”不是疑问的语气,他把声音一落。

    问句就变成了感叹,反倒让人觉的有一湾心事被积蓄在胸腔间、堵塞在喉咙里,心口闷闷的难受。

    诚然李旦当真没有在乎什么,当真明白婉儿付诸在他、付诸在母亲身上的一片真心,可婉儿却陷入了自己思绪的囹圄里迟迟走不出来。心浪辗转,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想对旦说一句“对不起”,可是她又说不出口、又似乎也无从说出口。只好颔首沉目,抿了嘴唇默然无语。

    “还等什么呢。”旦云淡风轻的动了动唇角,“诸人请愿、承天景命这好一出大戏,没有我这个皇帝的出场,又如何能继续唱下去?”分明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可是被李旦言出了玩味的调子、不起波澜的无所谓态度。

    婉儿的神绪跟着牵了回来,她也不知道该怎样继续同他言语,便颔首应了一应。

    旦侧目向她一笑,转身从容的行出了殿院。

    其实不需要她多言多做,他可以领会到她的心境,当然也明白自己此时此刻该怎样举措、该怎样配合着武后一早的筹谋将这场让位的大戏继续唱下去。

    情势已经堆叠到这里,不管那些精心铺陈出的人为的一连串筹谋,那些请愿也好、祥瑞也罢、引经据典还休,横竖武后登基为皇都是势在必得的事情,始至如今怎么看也都是顺应天意的宿命感!就算这一切的水到渠成都是刻意为之,不也正是冥冥之中一道不可违逆的天命么?

    在这样一个极端*的热烈场面之下,李旦这个皇帝此时此刻自然是再也坐不住的。就算他事先并没有听取上官婉儿的意见,此时此刻他也都得站出来交接皇权、让出帝位于母亲!

    婉儿跟着李旦亦步亦趋的重又回至莲花形的威严高台,一路无话、思绪如瀑。

    这个时候一身盛妆华服的天后也不失时的逶迤而来。

    李旦浅浅天青色的衣袍被风吹的汩汩乱舞,这样的颜色之中似乎沉淀着藏不住的忧郁、甚至凄清。可是他的面目却平静安详如素:“请母亲顺应天意民心,做您所合该去做的事情!”他对着凤颜威整的武后掀袍一跪落,声音稳稳沉沉的,听不出半点儿不甘心不情愿。于此又甫然抬目,对武后做了一揖,“请将儿臣降为皇嗣,易姓……为武。”跪在地上的双膝兀被石砾擱的一疼!旦即而浅浅的低下了头,看不清墨眉明目间存着的游丝神情。

    聪颖如他,心知审时度势的大玄机不在于硬争、而在于容让。与此同时他更加知道的是,什么唤作——大势所趋!

    在这片被遁逃不得的政治权势覆盖的阴霾天地里,一个渺渺的自己从来都不算什么。不管高兴不高兴、乐意不乐意,他都从来没有选择的权利。除却顶礼膜拜、安然臣服于命运的安排之外,他其实什么都做不了。又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

    一旁侍立的上官婉儿已恢复了素来的心境,冷颜静看着李旦如此,心中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偏又夹杂了浅浅的悲凉感。

    须臾后,武后那一道蜜色的唇线已经缓缓的氲开。她没有急着言语,上前亲自把李旦扶了起来。

    随着这将当朝皇帝轻轻的一扶,这一个微小却至关重要的举动,在场诸人无不看出一个寓意,即是时至眼下,“三让而受”这好一通过场仪式,终于算是尘埃落定、一步不落不错的顺利完成了!

    这个时候,有了“三让三回绝”、最后亦有了皇帝的亲自请命,可谓正是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这神圣肃穆得着天命的圣母神皇终于敛眸颔首、轻微却含义郑重的点了点头:“愈哉,此亦天授也!”

    随着颔首微微、声息落定,在场诸人顿然齐齐高呼、且须臾又落身跪地,对着这位大唐的新皇、历史车辙辗转至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行了觐见大礼,高高将那殊胜无比的“万岁”之音呼了个彻天响地!

    ……

    这时的武后,已经六十七岁。

    则天门上,她轻轻的摆了摆手;正是这轻缓无澜的历史性的一摆手,就此于倏然间定格、凝炼成了永恒的史册镌刻。

    泱泱华夏五千余年历史长河之间、沧风劲雨之中,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就此炼成。

    自此之后,她多了一个横亘万古、流芳千世的名讳——武则天。

    此刻,浩浩历史的雄奇与沧桑交织在一起,在场诸人无一不是躬身验证了这充满神契的史诗传奇的缔造,也无一不在为此心潮澎湃、激动非常!

    清风过处,着了艳红滚金宽纹络的太平公主聘婷稳妥的立着,借着萧萧垂柳倒映的暗色将身形隐隐显显,把这一场精心构画的局就此逐一无落的居高临下、尽收在眼底。这样至关重要的场合,身为李唐的公主、武后的女儿,她都必定是不会缺席的。

    她怀着莫名崇敬与动容的心境堪堪转目,以一种曾经从未有过的目光望向那咫尺身畔、注定会明堂高坐的高高在上的人儿,她的母亲。

    母亲就要成为大唐的皇帝……

    但如果退了盛妆华服、除去皇帝名头的母亲,不也就是一个女人?一个与这世上任何一个女人没有任何差别的、普通无奇的女人。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的纤纤玉骨里究竟生就着、承载着款款的怎样的沉淀,以至她可以一路登临至这样一个常人连企及的心思都不敢有的、至高无上的帝位高点?

    太平水润的眸波潋滟着,轻滑过母亲那张姣好的脸,纵然风霜染就、纵然沧桑沉淀,却血色淡氲、活色生光……只是母亲啊,走了这么远的路、跨了这样多的坎儿,您当真不累么?真的从来都没有想要停下来好好儿、好好儿的歇一歇?

    太平心里铮地一下,骤又觉的那个已经达成所愿、登临高位的女人其实何其可悲!但转念,她自己呢?

    终究是逃不过的,生在这样的时局之中、系就了这样一重不可抹杀的身份,母亲昔日并着时今所走的路,注定会是太平日后所要踏上的一道漫漫征程!

    母亲呵,权势的荼毒亲手埋葬的终究不过须臾这一辈子,而到头那一身、难逃那一日,那一日涉水漫溯、如期而至的时候你又能真正得到些什么呢?

    人啊,有些时候想想真是觉的很是可悲!

    我是您的女儿,我亦不得不延续着您所淌过的河、行过的路,延续着您烙刻下的足印容不得我有半点儿迟疑的行走下去。

    这宿命是天给的,除了应顺,我们别无选择。逆天行事,我们会灰飞烟灭、死无葬身之地……

    骤地一下,心口有若被猛抡了一锤!太平醒神回念,下意识抬手死死的捂住了跳跃擂鼓的心房,只觉连同呼吸都似染了铅华般的沉重!

    。

    武皇其人,回首历数这若许年来走过的路,恍若忽觉已然铸成了一阕缠绵幽暧、回肠荡气的史诗长歌……

    这个女人她果敢英瑞不输须眉男子、内慧娴雅又不失贤惠风范。她委实有着惊世的才能、练达且可海纳百川的敞阔心怀;但同时她亦是傲慢且自负的。

    长长一条来时的路上,她不断在一场关乎伦常、关乎男女、关乎中庸礼教等等等等错综复杂的盘根迷丛里更替交叠,这委实是一场绵长而持久的战争,其中免不了有胜利、有挫败、有坚持、亦有妥协……但有一点,她始终披坚执锐、不曾退却。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呢?

    她十四岁进宫为太宗才人;二十五岁为高宗昭仪;三十二岁为高宗皇后;四十岁与高宗并称二圣;五十岁晋升天后;六十岁成为太后;千难万险耗尽磨尽大半辈子、将这幽幽岁月尽数献于心计明暗的权势争夺之后,终于在六十七岁的时候攀临到了人生、权势最为辉煌膨胀的顶点,登基称帝!

    自此以后,“神皇”、“圣母”合二为一,君临天下。

    ……

    武皇自称为周王朝之后裔,故而虽暂时仍沿用“唐”为国号,却变更法度实行周历(即以每年十一月作为岁首)。

    她正式的登基大典,选在了次年九月初九这样一个双数为阳的日子。

    李唐气数就此告一段落,而巍巍浩浩的武家王朝就此初露锋芒、于宿命的废墟之上以其不可遏的鼎盛势头熠熠挺立!

第八十七章 不谋合·隆基动情劝太平() 
时光总喜欢于坦缓的行程间卖弄着它的智慧,时而沉稳不惊、时而轻巧狡黠,眉间心上无计留住的过的从来极快。

    转眼间,这已是武皇登基为帝之后,头年的早春了。

    算来也不过须臾两年的光景,太初宫间宫廊殿阁、景致园林还是一切照旧的模样,但步入其中时,一股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还是呼之欲出。

    这感觉令太平心觉逼仄,渐渐的她便不愿再多进宫去了。即便那里是她的家,即便她是李家的公主。

    亘古的风儿杂着那些缪缪的沙粒,扑在面上便糙糙的带着薄疼。太平颔首,将玉指间擒着的夜光盏凑近唇畔、对着正前相对而坐的李隆基做了个承让的姿态,便兀自将那酒盏一扬、再盈盈的仰了脖颈饮了盏中果酒。

    纯酣的紫玉葡萄酿成的甘醇,浓厚的韵味儿中带着一股绵甜,顺着喉咙滚玉般的滑下去,倏而便沁了心脾。

    就在这岁月波澜不惊的坦缓流逝间,心中不觉已修筑了一座隐秘的坟冢,那里边儿悄无声息的埋葬了昔时的人和事。那些故人与旧事就这样在岁月的长河里缝缝补补、逐一细数那些回也回不去的最初时光,蓦然发现整个世界,竟只剩下隆基这么一个可以这么陪着自己说说话、遣遣绪的人了!

    太平忽而觉的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但并着又觉的这也未尝不是她的欣慰之事。她好歹还可以同三郎聊天谈心,好歹目前她尚不曾失去了三郎。

    几瓣桃花合着早春的微风当空而舞,曳曳的顺着窗子飘忽进来,又呈落在几上的夜光酒盏间。眼前忽而带起一阵清美的颜色,又觉的有些薄凉。

    隆基皱了一下眉头,心道今年怎么就连桃花都开的这般不合时宜的早?可见也是不祥的吧!他又极快的收住思绪,安然取了身前另外一盏斟满酒的酒盏,将那盏中的葡萄美酒品饮了一口,没有言语。

    他在等她的言语,心知她会跟自己念叨些什么的。不然就这样把自己约出来,为的又是什么?

    其实他是感到何其荣幸,荣幸自己可以得到她的信任。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