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闺云烟-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就躺在那里。

    那个曾经,我厌极了的人,当年他不顾我的死活,射了我一箭,如今他自己,中箭身亡。

    他最喜欢和四哥作对,我因着自己的怨,因着与四哥的情分,处处也在与他作对,而他在临死前,救了我一命!

    是啊,到底是自家兄妹,何苦如此,争斗不休。

    “大哥,好走。”我看到五哥蹲在他身前,抱起了他的身子,却被一个宽厚的怀抱接过。

    我才发现,居然父亲也在。

    父亲抱着大哥,双手一直在抖,大哥的眼睛尚未阖上,直勾勾的,朝着父亲的方向,无辜,又哀伤。

    我伸过手去,将他的眼睛阖上,“大哥,一路好走。”

    此次大战,皆因李朔人马突然调动,我方军队尚未补足,叫对方寻了可趁之机。

    四哥,倒下了。

    便是我才走,他便倒下了。

    他被敌方细作暗算,解药,却是由大哥所赠。

    起因是三哥中毒而亡,父亲怀疑是大哥所害,大哥寻到了父亲,承认了全部。

    三哥通敌,大哥是知情的,还曾经想要为之掩护,所以,也帮着三哥做事。

    阿丁,阿元,都是经他的手安插,另有他身边的小厮阿术,是陷害三哥致死的真凶,都是南姜的谍者。

    那夜,他去搜我的房……

    为了三哥,他做了许多坏事,如今三哥已死,他愿意说出真相。

    听闻,四哥中了南姜细作的毒,边关危矣,他带着自阿术处搜来的解药,随父亲至此,葬身于此了。

    四哥还没醒,雪关之事,还得父亲亲自操劳,大哥的尸身,已经由五哥运回广临,丧事交由母亲操持。

    四哥就躺在床上,没日没夜的冒冷汗,大夫回回都说,快醒了,快醒了,可那人,就是不肯睁开眼睛。

    公主日日都在垂泪,悉心照顾,喂药,擦身,事事亲力亲为。

    四哥那么疼他媳妇儿,如何,舍得四嫂,这般为他操劳!

    某日夜里,我劝着四嫂去休息,好不容易才劝的她到我帐里一睡,换我守着,四哥却在此时醒了,吵着要见公主。

    我也是喜极,叫人取通报给父亲,公主得了信儿,又连忙赶了来。

第202章 进京() 
原来,即便哄她去睡,她也是睡不着的,不过是应付着罢了。

    爹爹来了,见着人家小两口儿温情款款的,带着我急忙走出了帐子。

    出了帐子,倒是板着脸吼我:“醒就醒了,有什么值得禀告的,扰了我的清梦!”

    哼!明明是人家不想理你,被你这么一说,倒成了你嫌弃人家了,真会自己找台阶儿下。

    四哥既然醒了,人也没睡傻,父亲教训了他一番后,便带着我回广临,接手大哥的丧事儿。

    我得回去送他一程的,只因,他最后的那点儿兄妹之情。

    连丧两子,两子一并发丧,连姨娘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大嫂和三嫂个个儿哭得没了精神,爹爹叫她们自己选,或是在靖南王府终老,或是拿些银子,住到别苑去,另行婚嫁,江家不会干涉。

    这是个新鲜的主意,从来女子,都是要从一而终的,要不就是回娘家再嫁,爹爹如此安排,是见她二人年纪尚轻,不想耽误她们一辈子。

    有时候,我也不知道,爹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时而古板,时而开明,时而胆小,时而又是天地不怕,我,看不懂他。

    但我知道,他是一个好人。

    顶好的人。

    嫂嫂们选择离开靖南王府,大嫂还提出要求,要连姨娘跟她同去。

    这是什么道理!

    连姨娘是父亲的妾室,怎可跟她离府!她却说,她不想改嫁,她就想一生陪着连姨娘,替大哥照顾好她。

    父亲,也准了。

    家中兄弟所剩不多了,父亲还是难过的,就是不知道母亲如何。

    她这一生,到了这把年纪,才终于可以,独享自己的夫君……

    母亲对大哥他们向来极好,如今,大哥三哥死了,她一定不会开心,可是,到了此刻,父亲才成为她一个人的。

    我可怜母亲,她这一生,不易。

    丧事办完,已经快至年下,京里一道圣旨传来,宣我进京去。

    “只有我吗?”我拿着圣旨左瞧右瞧,当真只有我。

    皇帝又在打什么主意,不会还没有放弃赐婚一事吧!

    我看向爹爹,爹爹道:“叫你五哥陪你去。”

    四哥走不开,如今也只有五哥陪我了,真是可悲。

    我一脸垂头丧气,五哥敲了我一个暴栗,转头就跟父亲说,“那可不行,我舍不得我媳妇儿。”

    “许你带着一起,可还行?”父亲鄙夷道。

    “那敢情好,就这么定了,正好带我媳妇儿进京看一看。”

    还好五嫂当时不在场,否则一定会瞪他的。

    我家五嫂,难道就这么没见识!

    回房收拾东西,百倩也吵着一块儿去,“郡主,您说过的,不能再丢下奴婢,可是您都出尔反尔多少次了!奴婢不管,定是要跟去的。”

    “百倩,那个皇帝阴晴不定的,鬼主意不少,心狠手辣,自个儿亲儿子都不肯放过,京里,很可怕的。”

    “可怕也罢,郡主若是遇着危险,奴婢可要挡在前头的。”

    死心眼儿的丫头,我是没辙了,“快去收拾行囊,不许拖拖拉拉。”

第203章 京里出事() 
“才回来几天,这又要走。”过去给爹娘辞行时,母亲一直在絮叨。

    “行了,她也不愿意,又不是她能决定的。”爹爹估计是被絮叨得烦了,终于决定替我说话。

    “我的贞儿啊,你怎么这么命苦。”

    “娘,我不苦的。”我甜甜一笑,“说不定是叫我领赏去,贞儿回来时,给娘带点儿京里的吃食,娘就等着贞儿孝敬吧。”

    “娘,我才命苦。”五哥不满道,“我是无辜受累啊。”

    五嫂果然瞪他,拧他耳朵,“好歹你是当哥哥的,还有个哥哥的样儿没!”

    五哥连连告饶,众人一阵哄笑。

    “这个老五,你媳妇儿可比你懂事。”母亲道。

    “是是是,娘跟媳妇儿,说得都对。”

    五哥故作乖巧。

    离别的气氛被他这么一搅,突然便没有那么感伤。

    我们几人是一早赶得路,我安慰自己,这样也好,至少,娘不用忙着,赶我去嫁人了。

    年节当日正好赶到边阳,我奉旨进京,不可耽搁的,事实上,我们还是决定,在镇上歇上一日。

    “没想到,今年要在这里过节。”我站在客栈窗前,心里想着这几年,似乎没怎么安定过。

    “离家远了点儿,但是氛围还是好的。”百倩安慰我,“五公子和五少奶奶放下行李便出了门儿去,咱们也该出去走走的。”

    是啊,边阳的年味儿很重,街上张灯结彩的,只是夜色未至,灯还没亮,据小二说,昨儿夜里除夕,可是亮了一宿的,今早爆竹声一响,各家将灯火熄了,只等着今夜热闹。

    “横竖明儿才赶路,晚间灯火亮了,咱们再去。”我道,“赶了这么久的路,咱呢,就好好歇一歇,待会儿弄点儿好酒好菜,就叫五哥他们疯去。”

    “是。”百倩欢喜道,这丫头这段时日,该是累坏了。

    午时图个热闹,去到楼下用饭,五哥他们尚未归来,也就我和百倩,挑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菜品。

    “百倩,多吃点儿。”我给百倩布菜,百倩美滋滋的接下,“多谢郡主。”

    我才饮了口酒,便听得边儿上有人议论。

    “不会吧,那两位都是皇子啊!”

    “呵,皇子,皇子又如何,这掉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失了宠的皇子,该死照样儿死!”

    死?

    失了宠的皇子?两位?

    是李朔,还是李朗!

    他们出事了?

    “哎,勿谈国事,小店勿谈国事!”老板小心翼翼地提醒,众人这才住了嘴。

    我还没弄清原委,他们倒是住了嘴了,小二路过我边儿上,被我扯着问:“敢问小哥,方才那几位所言之事……”

    我还没问完,小二慌忙道:“不知道,小的什么都不知道。”

    我瞧着我是问不出来什么了,将他放了去,吃饭的兴致也没了,恰巧五哥这会子回来,急匆匆的,似是遇着什么可怕的事。

    “小妹,京里出事儿了。”五哥急道,“建璋王,二皇子都被下狱,朝堂里争得不可开交,咱们这会子进京,真不是时候。”

第204章 面圣() 
边阳晚间的灯火,是与我无缘了,听到这种消息,我哪里还能呆得住!

    不希望他们死,就算不能在一起,好歹交好一场,皇帝对李朗,从来都只是一味地宽纵,如何就会拿他下狱。

    还有李朔,他是帮过我的人,知恩图报的道理,我不是不懂。若说素来得宠的李朗还有一线生机,那李朔呢,估摸着是死路一条了。

    交好一场,总得想点儿法子帮上一帮,总不能等他们死了再回去罢。

    五哥不解我的举动,他虽一再劝阻,劝我待风头过了再入京中,可我执意先行,他便随我一起,做着他眼中的傻事。

    回到京中正是初七一早,敲开京中府邸的门,管家惊得合不拢嘴,“郡主,怎么这会子回来了,不是先前递的信儿说,约摸在初十嘛!”

    “五哥,一会儿进宫,你尽快备着点儿。”

    “你先去安顿五公子和五奶奶。”我着急忙慌地去到自己的院落,“百倩,跟上。”

    雯秀今儿起了个大早,见我风风火火的来,吓了一大跳,“郡主?”

    “准备一下,我要进宫去。”

    雯秀脑子倒比管家好使,“郡主可是为着王爷一事?”

    她这是知情?

    见我顿下来盯着她瞧,她连忙转了话头,“是为,二皇子?”

    “雯秀,出什么事了?”

    “奴婢也是听外头说起,陛下近来宠幸了一名姓林的宫女,册为了昭仪,一日那林昭仪突然横死于漪澜殿寝宫,被人发现时,衣衫褴褛,手中抓着二皇子的贴身玉佩!”

    皇帝怀疑李朗与林昭仪强行有染?李朗的品行,不至于如此啊!

    “那关建璋王什么事?”这事儿,摆明了没李朔的事儿!

    “皇上叫夜大人查明此事原委,夜大人查明,此事是建璋王有意构陷……”

    “夜大人?夜南枫啊!”

    “嗯。”雯秀点了点头。

    不是……

    荒谬!

    夜南枫说的话,皇帝也敢信!

    我就不信他不知道,夜家与李朔的关系!

    我还正想着进宫,却有圣旨传来,宣我即刻进宫。

    得,倒是合了我的心思。

    五哥与我一同进宫,皇帝在御书房接见我们,彼时于三喜将我二人领了进去,皇帝按着太阳穴揉弄,眼睛微闭,一句话也不说。

    “臣女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

    “平身。”请安的礼尚未全了,皇帝便制止道,“来得到挺快。”

    “回皇上,臣女不敢有负皇恩,接到旨意,便是一刻也不敢耽误。”

    “出息了。”皇帝似笑非笑,“听说你杀了宋明寿?满朝文武,都叫朕赏你呢!呵,这事儿上他们倒是心齐。”

    大臣们心齐,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我是一阵胆寒呀。

    听说,为着李朗与李朔之事,大臣们可是吵得不可开交。

    五哥道:“臣等都是为皇上效命,妹子灭敌,本是分内之事,受不得赏。”

    “你是,老五?”皇帝这才注意到五哥。

    “微臣行五。”

    “嗯,你都这么大了。”皇帝感叹道。

第205章 大昭寺丞() 
“贞儿,留在京里,做朕的大昭寺丞。”

    “大昭寺?”大昭寺是审理皇亲贵戚之所在,正职为大昭寺卿,副职为丞,以作辅助。

    “臣女年纪尚浅,又是女流之辈,恐怕担不起事来。”我赶忙推辞,没准儿这便要引火烧了身!

    爹爹素来不结党,不涉朝中倾轧,为的不过是明哲保身,安稳度日,我若应了此官,恐怕家门清净不保。

    莫非是此次,太多朝臣为我说话,皇帝对我江家,生了忌讳?

    良久,皇帝才道:“这是圣旨,抗旨不遵是死罪,你担不起事来,这个道理,可能晓得?”

    “臣女,遵旨。”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皇帝的意思已经显然,我不接,就得把命儿搭上。

    这么死,可就太冤了,还不如做几天寺丞,作威作福一番。

    “丑事闹得满城风雨,想必你二人也早有耳闻。”皇帝突然提及李家兄弟之事,倒是提醒了我今日的目的。

    我正欲说话,五哥却抢在了我的前头,“臣与妹子,不敢揣测圣意。”

    对啊,不敢。

    我将到了嘴边的话,生生地咽回肚子里,还好五哥陪我进宫……

    “装糊涂了?”皇帝眼睛一眯,“你爹倒不是这样的人。”

    “回皇上,臣女是真糊涂。”我急忙道。

    “真糊涂是吧?”皇帝微微冷笑,“糊涂就滚吧,都给朕退下,明儿你给朕走马上任。”

    “是,臣等告退。”五哥如获大赦,我却走了几步,又踌躇了起来。

    思量一下,有些话,还是得说一说,“皇上,臣女觉得,两位殿下冤枉!”

    “哦?冤枉?”皇帝玩味地看着我,“朕没听错的话,你是觉得,他二人,都冤枉?”

    “是,的确如此。”我逼迫自己勇敢。

    “满朝文武,多是保一打一,你这个说法倒是新鲜。”皇帝讽刺一笑,“依据在何处?”

    “臣女与两位殿下都是旧识,臣女相信,两位殿下的人品。”

    “人品?什么东西?”皇帝道,“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你与太尉,还有大昭寺卿,需得在半月之后,给朕一个交代!”

    “是。”我稀里糊涂得应着。

    出了御书房大门,我满脑子都在寻思此事。

    他儿子的人品,倒叫我们来交代!

    他信了夜南枫的话,还会相信李朔的人品?

    回到府上,雯秀已经将百倩安置好了,百倩迎了过来,“郡主回来了?怎么样?咱们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我无奈道,“百倩姑娘,咱们得在京里住一阵儿了。”

    “啊?”百倩有些失望,“还真出事了?”

    “皇帝也不知那根筋儿搭错了,竟给了我个大昭寺丞的官位,还叫我与杨太尉一道儿,调查林昭仪一案。”

    雯秀面色一紧,“郡主,不可以这样说皇上。”

    好嘛,她胆小,我素来是知道的。我刚才的话,的确有些不妥。

    “方大人如今任大昭寺卿,问题倒是不大,就是这位杨大人,平素软硬不吃,很难打交道的。”雯秀给我介绍情况。

第206章 官服() 
方正微这是高升了?雯秀知道这么多,想必二人常有来往?他任大昭寺卿,我倒是舒了口气的,毕竟,他不会刁难与我。

    太尉杨邵君,我还是接触过的,那次在凝芳殿,他在皇帝面前参了李朔一本,还拉了我下水,罚了我的俸。

    能够连夜进宫告状,要不就是存心扳倒李朔,要不就是过于刚正,眼里容不得沙子。

    听人说起此人时,他貌似是后者。

    若真是如此,我倒不必担心了。

    只怕众人看走了眼。

    我的官服,是于三喜亲自送来的,他竟亲自来送。

    “怎么会是于公公来?”我急急得迎出去,“这种小事,派个底下人便是,怎能劳动您跑这一趟!”

    “郡主,奴才是奉旨前来,皇上看重郡主,相信郡主定会公正无私,助方大人,杨大人查清眼下的案子。”

    听得出来,于三喜这话,话里有话,难道有些话,皇帝不便说,便叫他来暗示?

    “还望公公指点一二。”我直接求教。

    “指点不敢当,说些掏心窝子的话罢了,奴才跟在皇上身边这么久,皇上子嗣单薄,与两位皇子终究是父子,奴才就觉得,皇上,挺不容易的。”

    于三喜掩面而叹,“皇上不喜底下人多舌,瞧奴才这张嘴。”

    说罢,朝自己嘴巴扇了过去,我赶快拦了,好言劝慰,“公公不必如此,您也是一片忠心呐!贞儿懂,贞儿都懂。”

    于三喜苦笑,“那奴才,告退了?”

    “贞儿送您出府。”

    “不敢,不敢……”

    他虽如此说,我怎能真的不送。送他离了府,百倩拿着官服比划了一番,之后非要逼我一试。

    “郡主,您就试一试嘛!”百倩道,雯秀也被她鼓弄得没有之前乖顺,跟她一唱一和的,“郡主生的好看,穿这么一身儿,绝对不输男子的气势。”

    俩丫头看着还挺开心的,我忍不住道:“笨丫头们,穿这么一身儿,不定就损了阳寿去。”

    二人果然静默,雯秀将官服收起,百倩忧心忡忡的,站在我身边。

    于三喜是什么意思?或者说,皇帝是什么意思?

    他是想叫我还他儿子清白?两个儿子都是清白的?皇帝信吗?

    我一度以为,皇帝故意纵着夜南枫诬陷李朔,只为了保李朗一命,如今看来,是我猜错了?

    午后得去拜访杨太尉,探一探他的态度,正微的性子我知道,杨太尉却是传闻中的刚正人,皇帝挑了这么两个人,在添上一个我,莫不是,只要一个真真正正的真相?

    五嫂听说我去杨府拜访,匆匆带了个巾子来,给我系在脖子上,嘱咐我道:“万事小心,尤其是说起话来。”

    “为什么非得给我系上这巾子?”我很好奇,这巾子好看归好看,上头的翠竹绣的极好,可是与我一身女儿装扮不搭,这分明是,男子的物件儿。

    “好看。”五嫂有些心不在焉,却突然集中精神,警告我,“不许摘下来,否则我就休了你五哥!”

第207章 皇上慧眼() 
诶呦,还好五哥出去闲逛不在府中,若叫他听了这句,他没准儿会把这巾子钉在我颈上。

    杨府离得挺远,乘着马车都走了好久,才看到了杨府之匾。

    递上拜帖,杨太尉亲自出来相迎,我倒是没想到,他会如此礼遇。

    “杨伯父,奉家父之命,特备薄礼,给您拜年来了。”我欠身道。

    杨太尉看着我,像是出了神儿,发着呆,我只得唤他几句,提醒他,“杨伯父?伯父?”

    他这才回过神儿来,“郡主客气了,多谢王爷美意,郡主,里边儿请。”

    莫名其妙,他的那副神色,像是见了鬼一般,哪里还有上回见了得精气神儿。

    莫不是,上了年纪?老了?

    我便与他并行,进到厅里就坐。

    “贞儿斩杀宋明寿,立了大功,皇上对你是赞不绝口啊。”太尉笑道,“小辈儿都长起来了,就没我们老家伙儿什么事喽。”

    “伯父谬赞,贞儿惭愧。”这家伙今天反应真大,以往我以为,他就是个不苟言笑的糟老头儿而已,今儿居然一直在笑,几乎“和蔼可亲”了!

    “此次进京,预备呆多久?”太尉问道。

    “还未知呢,实不相瞒,贞儿今儿已经面见圣上,圣上给了贞儿大昭寺丞之职,叫贞儿协助您与方大人,调查林昭仪之事。”

    “这样啊。”他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看着终于正常了些,“任用女官,圣上不拘一格,是圣明之举。”

    任用女官是不拘一格,这个死老头儿!

    心里在骂他,面儿上还得笑,“伯父,贞儿才至,尚不清明原委,还望伯父指点一二。”

    “贞儿,你这功,立得可真不是时候。”他感叹道,“你我,都被架在火坑上了。”

    “伯父此言何意?”他也这么认为?

    “夜大人本来审理此事,散朝归家路上为刺客所袭,这会子还在床上养着,这才落到咱们头上。”

    刺客?

    这么狠?

    谁干的?是李朔?

    “刺客可有下落?”万一这要是李朔的人,李朔就完了。

    杨太尉摇摇头,“没有,没有一丝破绽,就那么消失了。”

    还好,还好……

    “那贞儿可得,多些守卫,保护好自己,再也不敢随便出门儿了。”

    “贞儿真会说笑。”杨太尉指了指我,端起茶来细品,“不过,究竟是什么人,最想叫他死,倒是可以一探的。”

    “他害了建璋王入狱,他得罪最狠的,便是建璋王了。”我试探着猜。

    太尉却摇头,“朝中许多人都这么以为,所以事发之后,建璋王的处境,更为不妙了。”

    “所以,您的意思是,受益之人是二皇子?”

    “建璋王应当不会蠢到以为直接将人弄死,他就能脱罪,更不会仅仅泄愤,但二皇子也不应该啊。”

    “说到底,夜大人是惠妃娘娘母家亲眷,若说是二皇子如此行事,的确没有道理。”我补充道。

    太尉赞同道,“正是。”

    他笑了笑,“郡主与二皇子素来交好,说不定,是皇上慧眼啊。”

第208章 方正微的态度() 
见过了杨太尉,我这心里,还是没底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