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绿茵锋狂-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藤讯队3:0中能队。
托马兹这次没有任何怒骂,他只是呆呆的瘫坐在教练的位置上,一脸的呆愣。
中能的助教李应发看到斯洛文尼亚这幅失魂落魄样也是不仅叹了口气,主力阵容被对手的替补阵容,甚至还是群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踢成这个样,换做哪个教练都会愣住。
但是曹禺对于这样的比分,这样的一边倒却显得很理所当然。
甚至许亮事后还贱贱的补刀:“老曹还嫌你们进得太少呢,最少也得打他们个7:0。”
叶伟超进球后,曹禺便大手一挥,完成了5次换人。
换人名额是托马兹比赛前提议的,这场比赛为了达到练兵磨合阵容的目的,建议双方各有7个换人名额,曹禺自然是呵呵笑纳了。
这五次换人也让托马兹更加受伤了。
左后卫刘宇下,许亮上!
右后卫朱聪明下,朱廷上!
防守型中场季文杰下,阿曼达上!
中场王楚下,李薇上!
中后卫赵铭下,马里奇上!
藤讯队全主力阵容!
替补阵容都已经把中能队踢成这样了,全主力阵容那又更不用说了。
曹禺甚至直接离开教练席回到临时搭建的技术席里看机器分析出来的数据。
全主力阵容一共在场上维持了15分钟,这15分钟里,藤讯队的控球率达到了91%,传球成功率更是达到了97%。
中能队的球员们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藤讯队的球员们互相传球。
第68分钟,尹洪波接阿曼达的传球后连续突破,在大禁区右侧外围被邹正放倒,邹正也因此领到了一张黄牌,这也是他全场比赛唯一的收获。任意球的机会许亮自然不会放过,禁区外任意球直接攻门,刘震理见势,做出了高难度的扑救,甚至指尖也已经触碰到了球,但这都是无济于事,球还是维持着完美的“许氏弧线”直入网窝。
藤讯队4:0中能队。
第75分钟,两翼齐飞卷土重来,李薇中场骗过中场卡斯蒂略的围堵后,果断长传分球给右路毛建清,毛建清胸部一顶,轻松的卸下李薇的长传球后,冷静晃过邹正。面对迅速围堵上来的粟鹏,毛建清没有丝毫停顿,双腿如发动机一般启动,加速强吃粟鹏。杀入在禁区内,毛建清右路横传,叶伟超见没有机会,于是脚后跟将球一做,清楚分析出球路的李玉明从左路侧翼内插入,不停球的一脚爆射,刘震理再次成为了背景
球进,藤讯队5:0中能队。
在藤讯队打进第5球时,托马兹也放弃继续磨合阵容的想法了,再这么打下去,球员们的信心估计会被打没了,于是,托马兹随意的点了7名青年球员,让他们上去打打找感觉,也可以理解为,斯洛文尼亚人已经认输了。
比赛进行到第80分钟,藤讯双翼李玉明和毛建清双双被换下,代替他们的是梅栋和林创意,在李玉明和毛建清下场时,场下的球员们也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这么恐怖的双翼,冲超!还有什么问题!
剩下的10分钟就完全沦落为垃圾时间了。
裁判看了看表,吹响了终场哨。
这场热身赛也定格在了5:0。
在海埂磨合了一个多月的藤讯队展现出了恐怖的进球能力,甚至赛后托马兹还向曹禺表示:如果藤讯每场比赛都有这样的状态,那么中甲30连胜(中甲一个赛季一共30轮)估计都没问题。
曹禺则是谦虚的表示,中能队的球员只是状态不佳,如果调整好状态,那么藤讯队最多只能和他们打成势均力敌而已。
“哼!一场噩梦般的比赛。”斯洛文尼亚人在更衣室里怒气冲冲的吐出一句话便离开了,丢下一班被打得信心全无的中能球员。
“耶”藤讯队的更衣室则是各种欢呼,这群前日之泉球员还是第一次把中甲老冤家中能队虐得这么爽呢。
“开心个锤子!不这么打怎么冲超?”曹禺则是笑骂着,尽管如此,也不能掩盖住他脸上的兴奋。
尽管曹禺是有信心击败中能的,毕竟队伍今年加入的内援水平都是极高的,两名外援现在尽管还没有展现出与他们身价相符的实力,但人是曹禺找来的,曹禺自然知道这两名老外到底是不是来混水摸鱼的。
外援实力的发挥不仅要看他们自身的能力,还得看他们是否能够融入当地的生活。就像当时还叫上海申花联盛的申花绿地,当年的九城大老板朱骏同时引入切尔西双煞德罗巴+阿内尔卡,这两位既然能够在英超证明自己,实力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来到中超后,他们却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未能融入队伍,经常在场上一打几的情况。这样的大牌自然还不如广州恒大当年的联赛最佳射手埃尔克森了,小熊来到中国后一直是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对待,无论是训练是比赛,都展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的球员给队伍带来的帮助绝对比盲目邀请大牌加入强得多。
为了不给这群小伙子信心膨胀,老曹没有给他们极高的褒奖,只是简单的补充了一句:“嗯,打得还行。”就背着手离开了更衣室。
当天回到家里后,李玉明简单的冲洗完身上的汗渍,便累摊在床上。
李玉明睁着眼,头枕着手臂,直勾勾的望着天花板,回想着下午的比赛。
正式的打比赛,却是与队内训练赛不同,无论是对抗强度还是比赛节奏,都让李玉明有了更深的了解。
本来自认为体能已经是拔尖的李玉明,这80分钟比赛下来,却是双腿如同灌铅般的沉重,有一种双腿已经不属于自己了的感觉。
平时打的队内训练赛里,李玉明并没有像今天那般谨慎的大幅度回防,也就是教练口中所谓的“偷懒”。一上正式比赛,尽管这场比赛的性质还只是热身赛,但是李玉明却是绷紧了神经的踢,毕竟他也想检验自己这半年多的训练成果
。队内训练的时候队友下脚不会狠,首先是怕伤了队友,第二是因为队内训练丢球并不是像正式比赛丢球那般输了比赛,所以队内训练的防守强度就不强。
在正式比赛里,对手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防守的机会,哪怕是倒地飞铲这些危险动作也是家常便饭。
队内训练赛里,队友对于李玉明的速度那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李玉明一触球,队友就迅速扑上来不给李玉明突破的空间。而今天李玉明能打得如此之顺利,很大的情况是因为对手并不了解他,甚至在球员资料库里,李玉明这个名字还是搜无结果的。
就像宋文杰在防守李玉明第一粒进球前,他完全有机会扑上来挡住李玉明前进的空间,但是就因为轻敌,也可以说是不把李玉明放在眼里,这才给了李玉明带球突破的空间。李玉明这种速度型球员,得有突破空间才能发挥出自身的速度。
如果,宋文杰知道李玉明这名球员的恐怖速度,那么,宋文杰肯定不会首先考虑阻拦李玉明的传球空间的,而是会第一时间扑上去展开牛皮藓式的防守。在面对宋文杰这种混迹职业联赛多年而锻炼出来的防守,李玉明肯定是无法这么潇洒,这么从容的突破过去的。
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李玉明一直辗转反侧,苦苦睡不下。
联赛刚开始还不怕,但是联赛进行一段时间后,李玉明那种速度优势肯定会被人针对上的。被人针对后,他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令他失眠的原因了。
不对!这个问题得向毛哥请教请教!
毕竟毛建清这种年少成名的边路球员,解决牛皮藓式防守的办法肯定是有的。
好吧!睡觉!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精神太疲惫了,李玉明这一觉醒来后,竟然把想准备向毛建清请教的问题给忘了。
第40章 论中后场防守体系(上)()
第二天,他又是精神抖擞的前往黄埔体育场。
一进到体育场内,李玉明便看到了5张陌生的面孔,从他们的身材(火柴)和稚嫩的面孔(明哥,你也才18岁好吧!),李玉明便可以断定出这几名球员是青年队刚上调的。
赛季初从青年队上调人手入一线队,这是每个教练必做的是,正所谓未雨绸缪,哪怕他们没机会上场比赛,也能感受到一线队的气氛,能够接受到一线队的训练强度,这对于他们调整自己的训练态度是非常有帮助的。
每个青年球员都渴望所谓的“一球成名”,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他们被上调到一线队后那种拼劲会给球队带来青春活力。
尽管藤讯队现在的阵容可以说是中甲的“童子军”,但由于在球队转让前,转走了鲁琳,李建,廖军这7名年轻球员,球队现在的板凳力量并不充足,这5名青年球员正是曹禺专门从u19梯队里挑选上来的,目的就是要补充球队的板凳。
本来在做着传接球训练的许亮一看到李玉明,马上“热情”的扑了上来:“玉明,过来过来。”
李玉明疑惑的走了过去。
许亮嘿嘿一笑:“玉明,穿上这个。”
“这是什么?”
李玉明接过许亮递过来的一件紧身背心,左瞧右瞧,前摸后摸的,都没发现这件背心有啥特殊的地方。
“亮哥,这不就件普通的背心嘛。”
许亮兴奋道:“你懂毛,穿上穿上,等会你就知道了。”
李玉明一瞧,周围的小伙伴们竟然好几个都在换衣服,穿上这件同个款式的紧身背心,只是每个球员的紧身背心左胸口都有自己的号码,李玉明这件自然是他的20号。
带着心中的疑惑,李玉明还是跟着小伙伴们一样换上这件背心。穿上之后,李玉明明显感觉到这件普通的背心带来的不同,一穿上,整个身子变得非常的暖和,这种感觉比做完热身运动后还强烈。
李玉明惊喜的问道:“亮哥,好暖和啊这衣服。”
许亮又是神秘的笑了笑:“这只是功效之一而已,待会儿你就知道他的神奇了。”
“呃”
李玉明无奈的摇了摇头,许亮这人啥都好,就喜欢卖关子。
对于许亮这种卖关子的性格,尹洪波可谓是“受益非常浅”啊。
在尹洪波拜师许亮学任意球时,总有这些奇葩的情况发生:
“小尹,你猜猜我这球是要直接攻门还是送助攻?”
“小尹,你猜猜我这次是送前点还是后点。”
“小尹,你这白痴,难道看不出我这次要踢落叶球嘛!!!”
这位老大哥的“神秘感”搞得尹洪波好几次想放弃拜师,但是为了把“许氏弧线”变成自己的“尹氏弧线”,尹洪波还是无奈的坚持。
由于有了这件神秘的背心,李玉明在许亮的提示下,就没有进行热身训练,毕竟每天的训练课也就5,6个小时,这种冷天气,热个身大概就要用掉近一个小时。
这一个小时里,李玉明选择继续加练跑圈,毕竟昨天的热身赛里,李玉明明显的感受到体能不足,足球比赛的跑动比篮球比赛多得实在太多了。
自从海埂回来后,曹禺便不再要求球员们练体能,在海埂的高原效应下,球员们的体能已经得到迅速的补充,现在的首要任务自然还是继续磨合阵容,这样才能打出曹禺所希望看到的整体足球。
今天的训练课里,前场球员们由钟伟明带着做带球训练,而曹禺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给后卫线和中场线的球员“开小灶”,磨合中后场的默契。在曹禺“开小灶”时,最忙的就是来自加纳的外援,后腰位置上的阿曼达,曹禺不断给阿曼达比划着战术,辛亏阿曼达在英国长大懂英语,不然通过加纳翻译来转述,那么曹禺的战术灌输估计到达阿曼达耳朵时,保守估计也就只能剩个三四成了。(这里抨击一下那些很不职业的翻译。)
曹禺昨晚对比赛进行了分析,发现,现在球队的中后场磨合的情况很不理想。
例如第一粒进球,王楚前插至禁区内抢点破门,这看似是王楚积极的跑动而为自己创造出的机会,但事实上,这是王楚的一次失位。
在格拉茨风暴的时候,王楚多次被安排在前腰位置,格拉茨风暴的主教练希望王楚能够在前腰的位置上打出攻击型中场的进球效率,这慢慢的,王楚也就形成了不断前插的习惯。正所谓养成习惯容易,改习惯难,曹禺很头疼王楚这一点,前插虽然能够增加禁区内的多个破门点,增加进球效率,但是如果传中被对手堵截下来,却也会因为中场少一人而让对手的防守反击成功率增多,这是曹禺所不希望看到的。
对于王楚喜欢不断前插的习惯,曹禺自己也很清楚,这也是王楚更多时候坐在替补席上的原因。面对国内后腰球员屡屡失位这样头疼的问题,曹禺找到了弥补的方法,那就是选择了使用一个外援名额,引进防守型后腰,也就是阿曼达。
曹禺需要这样一个强硬的防守型后腰为后防线做屏障,说句难听的就是帮前场的球员失去的位置擦屁股,这样才能保证这条暂时还未磨合成型的后防线不会面对太多的挑战。
立足防守,再加强进攻,这是现代足球最基础的战术理论。
无论是切尔西的穆里尼奥,还是马竞的西蒙尼,欧洲,南美洲成功的教练员们都能把中后场的防守体系锻造得非常完美,这也让他们的前场球员可以放开手去进攻。
马竞在2012…2014年里,不断给球迷们带来“**丝逆袭的奇迹”,卡尔德隆球场屡屡称为豪门的梦魇,这正是因为西蒙尼把“胡安弗兰+米兰达+戈丁+费利佩”打造成一个整体,他们每个人的个人能力放在欧洲都不是最顶尖的,但是他们4个人站在后防线上,却能做到世界最顶尖的防守,而这,就是整体足球的实力所在。
事实也证明了“胡安弗兰+米兰达+戈丁+费利佩”的组合拆开后马上就失去效力,巴西世界杯上,戈丁坐镇的后防线不仅屡屡失位,戈丁自己甚至还出现低级失误,这让当时的央视解说嘉宾朱广沪老先生大呼:“哎呀哎呀,对对对,好球好球。”(事实上,朱广沪却是也就只会这三句台词。)
而西班牙队更是没戏了,胡安弗兰尽管在场上努力得上蹿下跑的做防守,送助攻,但是还是无济于事,最后用助攻比利亚打进一球的精彩画面草草结束了自己的巴西之旅。
米兰达,费利佩甚至被斯科拉里看不起,这爷们说:“我要打造五星级的巴西队。”于是有了弟媳(蒂亚戈席尔瓦),斯科拉里觉得后防没问题了。呵呵了吧,弟媳早早的伤退,如果带上米兰达+费利佩,最少能够保证在弟媳伤后左翼不倒(右翼就只能老天爷保佑了),但斯科老大爷偏偏要让自己受罪,用他心爱的马塞洛+丹特被德国人从边路爆出翔来,真是晚节不保。
相信斯科老爷们这辈子最后悔的事,肯定是巴西世界杯没带上米兰达+费利佩了,这点从巴西世界杯后,米兰达和已经转会切尔西的费利佩屡屡入选集训名单中可以看出。
说到后卫线,现在曹禺手中的“朱廷+黎志海+马里奇+许亮”组合,在中甲肯定问题不大,但是随着足协杯和联赛杯更进一步后,藤讯队将面对的就不再只是中乙中甲的球队了,如果运气不好,甚至还有可能在前期就抽中打亚冠的四支队伍,这样的话,这条还未磨合成型的后防线确实是不得不让人担忧了。
这四人,除了黎志海没什么名气外,马里奇在克罗地亚时屡屡入选克罗地亚的青年队,这是后来转会了安德莱赫特后出场机会骤减,才没有引起成年国家队主教练的注意,不然以他的实力是具备入选成年国家队的。朱廷,许亮,那更不用说了。一个是前国脚,还是唯一一位以前锋,后卫两个身份入选国家队23名大名单的国脚,许亮甚至还是现役国脚,夺过亚冠冠军的成员。
他们三个的实力不容置疑,而黎志海在曹禺的“数据流”分析下,也是个潜力无限的年轻小牛。这样的四个人,要如何把他们锻炼成一块密不透风的钢板呢?曹禺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案。
当然,阿曼达在后腰上的作用不止是用在后卫线身前做堵截那么简单。
第41章 论中后场防守体系(中)()
随着各队中场防守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球队采取组织核心后撤的战术体系,这也就是所谓的拖后型组织核心,哈维、皮尔洛、阿隆索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而他们的出色发挥,也让对手更难防范。
乔纳森…威尔逊关于足球战术历史的大作倒转金字塔中教会大家最重要的一点:足球战术最重要的部分永远是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不断的变化和不断的进化才能带给球队胜利。如果一套战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全世界也会出现许多种战胜这一战术的新办法。对于任何一名主教练来说,寻找一种近乎于完美的战术体系是他们的任务。当然了,战术体系永远是接近完美,不可能真的完美。
后腰位置同样如此,没有完美的战术,只有不断的进步。
从以前的纯防守型,纯拦截型的后腰,直到现在的组织型后腰,后腰位置所执行的战术在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变化。
在后腰位置战术进化中迈出关键一步的毫无疑问是切尔西主帅穆里尼奥,他在第一次执教切尔西的时候将马克莱莱放在了球队的中后卫前面。事实上,此前每一支英超球队都有防守型后腰,但是之前都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像切尔西这样,会让一名球员专职防守,完全作为球队的第三名中卫补充防线。
马克莱莱在球队的任务非常简单,他就是坐镇后场,切断对方进攻和传球,用简单的传球将球交给前面的队友去进攻。
马克莱莱的存在,让切尔西的前场攻击手们有着更大的自由度。
马克莱莱在后腰上的那一脚长传,很有可能就是对手的噩梦,前场球员接球后迅速的防守反击,这样的战术堪称是“那些年,豪门一起走过的噩梦”。
马克莱莱在那支切尔西的重要程度不能被忽视,穆里尼奥也坦言,马克莱莱就是他的赛季最佳球员。要知道,在当时皇马卖掉马克莱莱的时候,齐达内就表示球队失去了一名重要的球员。
“我们为了在宾利车上再镀一层金,结果把引擎给丢掉了。”齐达内当时这么说。
在马克莱莱的帮助下,切尔西创造了英超联赛最少失球数:15球,最多场次零封对手:25场,赛季最多胜场:29场,以及联赛最高积分纪录:95分。这些纪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打破。
在那个赛季,马克莱莱38场英超联赛36次首发出场,在切尔西队内仅次于兰帕德。可以说,马克莱莱的优秀表现也让他为足球定义了一个全新的位置和角色:马克莱莱位置。毫无疑问,马克莱莱在球场上给队友们的保护是无价之宝,专职防守的他不仅是中卫前面的屏障,也能保护边后卫助攻后的空当。他的存在,让中前场球员可以自由活动,更好的投入进攻。随着马克莱莱位置的闪光发亮,以后腰做出核心的队伍也越来越多,不少球队都开始减少前腰类型球员的使用。
战术研究专家乔纳森…威尔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坚信里克尔梅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古典型前腰球员。
尽管在巴西,还是不断的涌现出各种各样出色的古典型前腰,比如广州恒大曾经的外援孔卡,年轻时与内马尔齐名的甘索,他们都能在前腰的位置担当起球队的四灵塔工作,但是这样,也会导致球队在禁区里少了一个进攻点。
毕竟现在的球队在中路堆积防守型中场,进攻更多的延伸到了边路,边锋甚至也肩负着组织的责任。这样的发展,使得前腰的存在越发的鸡肋。要知道,就算是罗纳尔迪尼奥这样的天才组织者,他也更喜欢从边路发起进攻。包括c罗、里贝里、罗本、乃至于梅西,这些豪强中的“发动机”,他们的位置和传统前腰都相去甚远,特别是里贝里和罗本组成的拜仁双“老”(长得老),他们都会更多时候游弋在边路寻找机会,但他们都是现在球队的进攻核心。
有了马克莱莱式后腰的出现,面对着这种疯狂的绞肉机式逼抢,睿智的教练们灵机一动,如果把组织的球员往后一推,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典型的前腰摇身一变,转型成攻击型中场,球队的司令塔后撤,用长传,直传球有效的分到边路球员的脚下,让前场的边路球员有更大的空间进行进攻组织,甚至是直塞到前锋脚下,让他们完成直接破门。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维、皮尔洛、阿隆索这样的新式后腰出现了,他们也被安上了一个专有的名次:拖后型组织核心。
他们这样的球员虽然出现在后腰的位置上,但他们更多的是参与进攻组织,而不是专注于防守,他们也被称作球队的“后场司令塔”。在球队的攻击手都囤积在边路的时候,任何球队仍然需要一名中场指挥官完成攻防转换、以及分配球权的任务。
皮尔洛、哈维、阿隆索他们在球场上的职责并不是非常明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