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线-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我想起来了,等下有欢迎宴,不如让你姐她们也来凑个热闹好了,相逢就是缘分吗!”

    黎主任看卫司长若有所思,他连忙发挥自己的主动xing,说完不待毛哲反应过来,当先向那边走了过去。

    “黎主任,您好您好,我弟弟还得多亏您照顾,什么?晚上一起吃个饭?”

    听了黎主任邀请,毛慧愣住,她下意识就去看尹子净,这位可不喜欢应酬,看对方轻轻点头才一喜答应了下来。

    对面那位卫超学可是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听说对方挺欣赏毛哲的工作态度,能联络下感情当然不错。

    路扬在一旁淡然,他当然没什么兴趣和一帮陌生人去吃饭,此时却也只得随意。

    火车站附近一个酒店,早早有黎主任安排好的宴席,还有几个北都从事计算机行业的老总作陪。

    席上杯盏交错,卫司长被几个老总请去隔壁临时应酬,黎主任端着酒杯搞气氛,他看看一边默不作声的那个尹子净,就笑笑请对方走一个。

    “这吃饭不干杯有什么意思,就这一杯嘛,我先干为敬!”

    没想到对方却只拿起杯子沾了沾唇,黎主任看了就先笑笑做了表率,随后举着空杯子。

    这位尹子净听说在重山教委工作,来北都也不知道什么事,此时当陪客表情比较冷淡,话也很少说,远不如毛慧能说会道那么积极。

    可既然求到毛哲头上,他老黎能做的肯定更多!

    “对不起,黎主任,我酒量不行。”

    尹子净冷然婉拒,她不喜欢这种烟酒场合,就想要不先告辞离开算了。

    “来来来,就一杯,喝了酒工作才好做嘛!”

    黎主任被一众同事和下属笑笑望着,他感觉面子有些挂不住,语气不免就有几分生硬。

    “……”

    尹子净皱眉看了看酒杯,自然没有去拿,毕竟找毛哲主要还是想先打听清楚一些人物情况,她就算要求人也轮不到这个什么黎主任。

    “哎呦,我肚子好痛,姐,我要回去了!”

    路扬一直冷观,他这时候看到尹子净的表情不太舒服,就起来发挥小孩的搅局作用。

    这么一闹,黎主任只能尴尬放下酒杯,尹子净笑笑睨了路扬一眼,歉然说了告辞。

    虽然看到黎主任表情还不太好,毛慧却心知肚明老同学不开心了,连忙也拉着毛哲离开。

    毕竟曾经是省部级,就算尹子净父亲已经退休,在这北都人情关系也不强,可层次不一样,毛慧很清楚尹子净不过是找毛哲打听一些事罢了,可不是真的要来求着办事,自己弟弟哪有这个能耐。

    “子净姐,真是……”

    几人到了外面,毛慧连忙拉着尹子净想要说声对不起。

    尹子净就摇头拉住老同学,冲表情也尴尬的毛哲笑道:“小哲,你知不知道吕部长的私人电话?或者他儿子在哪个单位工作?……不知道啊,那……”

    之前问过一些朋友,尹子净已经收集了国内计算机推进工作相关领导的信息,只是缺乏一把钥匙而已,她眼下就在寻找一个私底下能和对方直接沟通的机会。

    既然深信《因为数字化》和《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尹子净也深信迟早能遇到和自己一样理解这篇文和这本书价值的领导,那样后续工作就好做了。

    尹子净的问题越来越多,毛哲只能目瞪口呆,对方居然很熟悉自己部委各主要领导,当然都是最上层的,她想知道的也是一些私人关系。

    自己怎么可能清楚?

    “都不清楚也没关系。”

    听毛哲只说不知道,尹子净并没失望,她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递了过去,笑道:“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和你的工作也紧密相关,你拿去认真看看,如果可以让你们部里领导也看看,如果有谁很有兴趣,和我联系就是了。”

    “哦,好的。”

    毛哲一头雾水拿过那本全黑se封面的书籍,他有些摸不准尹子净的意思。

    书封面主体是数字一零构成的地球,还有一条通向远端的数字一零公路,上面印刷着几行字,排头行小字印着“《纽约时报》排行榜畅销书”,下面是五个大字《数字化生存》,这应该是书名了,再下面一行写着“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着我们的生存!”,似乎是副标题,然后下面作者是毫无名气的什么尼葛洛庞帝,最下面译者也没什么名气。

    不过后面还有鸣谢名单,居然有尹子净和这个叫路扬的小孩!

    毛哲工科背景出身,对计算机当然很熟悉,只是看了那故弄玄虚的副标题,他很有些不以为然。

    计算机当然功能很强大,可是cao作也非常复杂,普通人有几个学得会?

    说得上生存不生存那么严重?

    此时毛哲没心思遐想,黎主任xing格不大气,尹子净这么不给面子,最近指不定怎么埋汰自己呢,他得赶紧回去多喝几杯赔罪。

    “喂……”

    毛慧没想到弟弟又急忙告辞跑了回去,她看着老同学感觉非常尴尬。

    之前还说这事包在弟弟身上……

    “小慧,那我们就先走了,以后多联系。”

    尹子净微笑和同学告辞,虽然毛哲态度不热衷,她也并不觉得失望,毕竟此时身边有了这个男孩。

    接下来几ri,尹子净和路扬讨论过如何深化推广《数字化生存》这本书,她也有了许多新想法,开始频频出去外面跑。

    尹子净见的人很多,一些外人不适合把路扬带上,尹立虽然退休了也很忙,经常一两天看不到人,至于狄恒巍更是据说忙着什么重要工作,根本没回家。

    路扬一个人住在尹立家里,享受着生活阿姨照顾,他暂时没有外出。

    北都这边上网拨号速度不错,路扬除了通过电子邮件和朋友联络,他就打算把金泉刚玉等几个网站搭好。

    周五晚上,尹子净去见了某人,尹立也没回来。

    路扬闷在书房,也是他的临时住处,一时间都忘了今天有什么重大活动,晚上八点正在笔记本前忙和,门外客厅里进来几个爽朗的大嗓门。

第359章 巨大力量() 
从ibmthinkpad750cs上抬起头来,路扬凝神一听,发现客厅几个嗓门声音有男有女,生活阿姨好像也从厨房里迎了出来。

    换以前那宅男,路扬铁定呆书房里踌躇,眼下他却赶紧起身迎了出去。

    尹子净有时候嘴很紧,路扬之前并不清楚尹立家里的底细,只知道其父亲,尹子净叫伯伯的老人是位了不起的首长。

    当然如今就在尹立这里住着,无论是家里不难寻找的蛛丝马迹,还是路扬嘴甜从生活阿姨那里套出的小道,都让他能猜出尹立家的底细。

    知道尹立父亲是能挂着‘开国’前缀的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路扬很是惊讶,他没想到尹立家在北都的奥援如此有来头,更为自己误打误撞居然能沾着这个圈子边上,很感慨人生无常。

    当然路扬也只能感慨下,毕竟那位老革命本身就以刚直不阿闻名,膝下更只有尹立一女,他前些年过世后在国内最高层面影响力很快就谈不上了。

    虽然尹立本身位置就不低,十几年前就是副部级领导,如今从原单位退休也享受正部级待遇,更在全国妇联人大都有工作安排,而尹立丈夫狄恒巍不但本身是他那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如今当领导更比尹立更上层楼,可两人的位置和尹家老人比起来差得就太远。

    何况狄恒巍已经到了年龄,生活阿姨说下半年就退休了,尹立和他在美国的独生女狄霏对仕途完全没兴趣,出国留学后在美国工作定居,两老以前又都没有在地方和部委任职,人际关系比较单纯。

    权力本来就极现实,尹立父亲故旧门生虽然众多,可他素来淡泊不拉帮结派,自然国内政坛也谈不上北都尹家这一门势力。

    重山尹家以前山高皇帝远,曾经靠着自己努力,还有这听听名字就足以震撼许多地方势力的北都奥援,可以拉大旗在地方发展,而今却都已经借助不上,路扬自然也没想依靠和两位老人搞好关系来谋求什么。

    再说尹子净都千叮万嘱了,说尹立两老都深受其父亲影响,讨厌借着人情来跑关系办事,让自己千万不要犯这个忌讳。

    路扬心里坦然,他走到外面打了招呼,主动礼貌介绍了自己,就开始好奇打量屋里的几位。

    客厅亲自去开电视机那位老人最为显眼,一头有些花白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路扬看过照片,知道他就是尹立的丈夫狄恒巍老先生,一位值得敬佩的科学家,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

    其他几位年纪也都不小,看起来都过了半百,男的和狄恒巍一样都穿着很正式的短袖衬衫和深se西裤,显然之前在工作,只有一位年纪看起来四十多岁略胖的笑吟吟女士,穿着一身常服似乎不是一起过来。

    “狄伯伯好,米伯伯好,……刘伯伯好,舒阿姨好,我叫路扬,路途遥远的路,扬眉吐气的扬,诸位伯伯阿姨叫我小扬就好了,大家坐呀,我去给你们倒水去!”

    路扬看到几位都含笑好奇打量自己,他没有一丝慌乱,笑着上前朗声依次打招呼,随后狄恒巍也介绍了几位都是他同事,他笑嘻嘻一一点头,就去帮生活阿姨倒茶。

    “这小家伙还挺jing神。”

    狄恒巍看着小男孩的挺拔背影,对方一身短裤短袖衫,肌肉清晰,双眼明澈,给人感觉颇为舒服,他就笑着点点头。

    小孩就应该这么jing神才好!

    尹立已经给狄恒巍说了一声,他也知道家里多了两个住客,重山尹家那个丫头倒是熟悉,最近也经常提水果来看两人,尤其那重山出产的小西瓜口感很好,说是托来北都的朋友乘飞机带来,老伴嘴馋吃完了还想,没想到这客厅都堆着不少了,不知道是不是专门空运的,有时候必须问问。

    至于这个路扬,听说只是普通人家孩子,救了尹家一位小辈,好像很得尹子净喜欢,据老伴说两人年纪差了十几岁却以朋友相称,所以叫老伴嬢嬢,当然也就喊自己伯伯了。

    这孩子倒是大大方方的,父母教育得挺好。

    狄恒巍心里暗暗想着,他在自己家里也不会讲客气,和几位同事介绍了孩子来历,和大家一起在客厅坐下,聊着会上不好说的议题。

    同事米吉定的老婆,也是邻居舒英云就笑呵呵站起身,说自己去搭个手,老嫂子回来就能吃上热饭。

    “舒阿姨小心点!”

    路扬等生活阿姨沏好茶,他用托盘端着茶壶茶杯出来,差点撞上那位笑得灿烂的中年女士,连忙提醒对方。

    “哟,小心小心,我来就是。”

    舒英云很喜欢这个勤快小男孩,她眼看对方退开歪歪扭扭,就要过来接手。

    “不用不用,舒阿姨……你帮我拿茶壶就行。”

    路扬先下意识拒绝,随后发现自己确实没这技术,他就笑着指挥对方。

    “哈,行啊,你舒阿姨就给你打下手。”

    舒英云哈哈一笑,提着茶壶护着路扬到了客厅,她帮着小孩和生活秘书给几位倒好茶,又去厨房忙活。

    丈夫之前打电话过来,说他们晚上在狄主任家里谈事,让今天提前回家休息的舒英云过来帮手,都是邻居,xing格又相投,两家关系本来就不错。

    没想到那个小孩还来凑热闹,舒英云原本想要赶对方出去玩,没想到路扬嘻嘻哈哈说自己做菜很棒,她惊讶看了看生活阿姨,对方笑着点头称是。

    舒英云自然不太信,没想到这个小孩动作很麻利从角落纸箱里翻出几包软包装。

    “这是什么笋?”

    舒英云好奇拿过软包装的袋子,她是北方人,从小就没吃几次竹笋,后来在北都工作,吃的也基本都是竹笋干,像这种包装的鲜竹笋也不多见,往往就一些竹笋铁皮罐头。

    心里好奇,舒英云干脆去看了看纸箱,原来是看着颇有档次的绿se纸盒,上面还jing心设计了绳提手方便携带,纸盒侧面很显眼写着‘金像山方竹笋’几个大字,细看居然是小竹笋组成的,下面有一行小字,写着‘两千米海边高山恩赐的天然绿se食品!’,侧面有一个表格,写着什么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之类成分,除了没有英文,别的给人感觉都很高档。

    舒英云就暗暗好奇,尹立一家都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平时生活很是艰苦朴素,这玩意看起来好像不便宜,应该不是她们家里常有的食物。

    “舒阿姨,这个方竹笋可是好东西哦,它是我们金像山特产,金像山不知道?是西川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过山里农民好穷啊,我五哥和当地食品厂合作开发了这个方竹笋礼盒,都是找当地农民去山上挖来的,又是拿来当礼物送人的自然就贵点,不过这一袋其实也就一包红塔山的钱,可这方竹笋没任何坏处,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高,没脂肪,可是纯天然绿se食品,能促进消化减肥美容呢!”

    路扬提起方竹笋礼盒,自然就倍感自豪,他话匣子打开就说了许多。

    在路扬提醒下,魏知武很早就想到要开发金像山的方竹笋资源,这玩意吃过的都说好,可真去做才发现不容易。

    方竹笋非常容易变质,以前金像山的农民采了要不自己吃要不就做成笋干,可那样附加值就很低。

    魏知武把难处说给路扬,他随口提出做真空软包装的鲜竹笋,可这就涉及技术工艺和投资。

    药泉新工业园成立后,魏知武拉了不少朋友投资,其中也有个小食品厂,目前主要是加工当地优势的茶叶,那老板也没资本duli投资几十万上真空生产线。

    魏知武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入股和食品厂老板合资搞方竹笋开发,可这个远不如小西瓜顺利,两个月都没折腾出来。

    正好南隆市食品厂眼下连年亏损,工资都发不起,食品厂老板找了几个赋闲在家的食品技术老专家,高额奖励刺激下,对方一番折腾总算找出一个合适的工艺路线。

    一个年产一百吨的真空包装鲜方竹笋车间目前刚刚开始试生产,而且产量和品质都不稳定,主打礼盒路线售价自然很高。

    魏知武也不笨,不需要路扬提醒,他的礼盒每周都会送到尹家一部分,尤其方竹笋这类新品更是打着试吃口号送了不少,倒不是说求着办事,就希望这层关系别断了,关键时候能防坏人。

    “呵呵,是吗,你那五哥很有心,这个笋看起来不错。”

    舒英云发现这小男孩还挺敏感,她哈哈一笑也没在意,颇有兴致看路扬做排骨烧方竹笋。

    没想到还挺像那么一回事,舒英云端着一大盆烧得香喷喷的排骨烧方竹笋去饭桌上,得到几个男的尖起鼻子称赞,她只能感慨这小孩和自己两个儿子可完全不一样。

    暑假妇联工作反而不少,尹立到了饭点才回来,路扬连忙勤快去扶老人过来,给她夹了好几块方竹笋。

    这个不像笋干那么废牙齿,一桌子大都有些年纪,和尹立一样都笑着吃得很是满意。

    路扬笑呵呵接受称赞,他吃过也没进去屋里摆弄网站,而是留在外面客厅,饭后狄恒巍带着几个同事进了他那间书房聊事情,他和舒英云帮忙收拾桌子,随后在沙发上尹立身边坐下。

    老人的要求其实不多,孩子愿意听她们说话就很满足了。

    尹立和舒英云拉着家常,又笑着问路扬住得惯不惯,想去哪里玩之类,他就笑笑说自己暑假也没什么要忙,本来就是散心,这样挺好。

    舒英云两个儿子都不太粘她,当下就很羡慕尹立有这个可以说话的干儿子,虽然年纪小了点,可就那么暖心。

    九点,狄恒巍和几位同事从书房出来,路扬也连忙起来跟着送客,随后和两位老人在沙发坐下,微笑听他们询问家乡变化,就随口说一些。

    狄恒巍虽然不是重山人,却对尹立的家乡很有兴趣,听有一些变化,不过还不大,就感慨说等他退休了,和老伴一起去重山看看,到时候让路扬过来陪他们,可别嫌两人啰嗦。

    路扬当然笑着说随时欢迎,九点半尹子净才回来,看到他和两位老人聊得投机,脸上却也惊讶,这小子本来就有这个能耐,前几天晚上也和尹立聊得热闹,自己倒只能在边上闷坐。

    第二天一早,路扬和狄恒巍一起去晨泳,他讶然发现老人家别看都六十多了,身体还是非常棒。

    听了路扬的称赞,狄恒巍就哈哈一笑,说他晨泳好多年了,冬夏都不会错过。

    一起晨泳的还有狄恒巍同事和老朋友,不过只有路扬一个小男孩,大家都对他挺好奇,东问西问,他自然笑笑一一应答。

    八点,狄恒巍已经准时坐在了电视机面前,他可是铁杆体育迷。

    北都时间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ri八点半,美国时间举行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开始了。

    路扬陪着兴致勃勃的狄恒巍一起看,他的眼睛已经被北都奥运会洗礼过,自然只是看个不以为然。

    开幕式结束后,狄恒巍拿了眼镜打算翻报纸,他平时工作很忙,难得这个周末能看看比赛,足球当然不能错过。

    路扬就笑笑说不用麻烦,他去尹立书房拿出厚厚一叠纸,这是去国外网站找的亚特兰大奥运会详细赛程表,要远比报纸上的详细太多,美国和国内差了十二个小时,只要把时间加十二个小时就是国内直播时间,仈jiu不离十。

    “小扬,这是哪来的?比报纸全好多啊。”

    狄恒巍看着厚厚一叠纸,他的表情难掩惊讶,这个肯定不是报纸上弄得到的。

    “网上找来的。”

    路扬就嘿嘿一笑,虽然尹子净说过让他暂时不要把《因为数字化》和《数字化生存》直接告诉二老,怕他们多心。

第360章 招数还没用老() 
八十年代国家科学院就开始通过pac和国外学术界发送电子邮件,许多人认为那是国内互联网的肇始。

    不过九四年四月国家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用世行贷款、计委拨款和自筹资金七千万完成国家计算与网络工程,通过一条64k数据专线连入inte才应该是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世界的ri子。

    如今不过九六年,虽然国内互联网发展很快,这两年先后由国家科学院、邮电部、国家教委、电子部建成了四大基础网络,可起点实在太低,根据当时一家美国网络科技公司的统计数据,九六年七月全中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不过一万一千多点,就算考虑共享拨号,实际网民数量也还没超过十万。

    路扬穿越时间,如今在这小十万刚刚触网的网民中,他对互联网的了解领先太多,却也不可能超越国内互联网硬件环境去做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个暑假有了空闲,路扬开始在互联网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奠基,他只是做了些普通网民都能做的事。

    路扬半年前就让尹子净帮忙注册和去国外域名炒家那里买了。等几个域名,开始筹备制作网站,当然现在他还没搞定自己的服务器,更别说找托管机房了。

    暑假总算有了时间,路扬除了制作网站,还在惠多网和互联网都更活跃起来,希望能找寻一些可以帮助自己的同好,只是难处超过他的想象。

    路扬毕竟只是个十六岁的孩子,那些由于《因为数字化》结识的科学家工程师大都有了正经工作,他做不到散发王霸之气忽悠对方帮自己做事,失败几次后只能把目标对准一些还在读书的大学生。

    可在惠多网站台的权限太低,路扬发在其他信区的讨论邮件很难吸引足够注意,更别说从中招徕人才了。

    即便如今路扬在尹立家里可以通过她家电话拨号上互联网,在曙光站和土木站之类国内最早的bbs逛逛,他的招徕依然没太多成效。

    无奈下,路扬只好先去刷些知名度,好在这年月美国雅虎已经有了初步架构,大大方便了他收集资料的工作。

    正好碰到这届奥运会召开,在许多惠多站台也好,还是国内少数几个bbs上面,亚特兰大奥运会都是大热点。

    路扬在美国网站上收集了不少奥运会资料,开始在长城站等几个热门惠多站台和曙光站土木站等互联网bbs的体育版发篮球和足球这两大热门运动系列前瞻。

    后世体育社区很常见的热门比赛前瞻帖子,这年月国内互联网却还是破天荒,路扬的刷声望活动大获成功,如今‘路不远’这个id已经不仅仅只是《因为数字化》作者,还是国内网络界声名鹊起的体育评论家,尤其有每个队详细名单和简略介绍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女足前瞻系列更是吸引了大量眼球。

    当然对‘路不远’判断美国女足将击败中国女足夺冠,许多热心球迷都持不同见解,至于男足非洲球队可能创造奇迹的想法更是引发了不少球迷激烈争论。

    路扬由此不但吸引了大量注意,邮箱一下子爆满,居然还有专业体育媒体发来邮件邀请投稿,当然那不是他的初衷。

    甲a足球‘职业’联赛创立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