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线-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哥比我勤快!”

    路扬嘻嘻哈哈回应,在张淑芬发飙之前拉住她,又去隔壁叫了刘秋花,来到客厅住在沙发上,随后把之前自己考虑的说了说,当然半真半假暗示是周宏年的想法。

    “小周果然考虑比较多,确实有道理。”

    张淑芬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她想了想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刘秋花问道:“秋花妹子,你对这事有什么想法没有?”

    “我……”一脸茫然的刘秋花慌忙连连摇头摆手,说道:“我不懂的,张姐你决定好了……”

    “等下反正要去选房,”张淑芬是个果断的xing子,很快就拍了板,说道:“那到时候就顺便过去问问,如果租金差不多,可能还是那边合适点。”

    想到去选房,张淑芬就坐不住了,原本打算带魏知秀作伴去看看,她也没叫路扬的意思,小孩以前对这个完全没兴趣。

    不过这次路扬也闹着要去,魏知武也有兴趣跟着去,反而是魏知秀有点晕车不想去,张淑芬只得带着这两人去,不过得先解决吃饭的问题,今天显然不可能自己做饭了,就打发腿快的路扬和魏知武去买饭回来。

    教育局还处在玉灯镇中心街道范围内,街上自然不缺摊店。

    路扬又下楼,那裤兜少年早就不见了踪影,他随便找了家店,买了三个菜用带来的大碗装上,米饭免费随便装,不过这样也花了十几块钱。

    魏知武一手端着回锅肉,一手端着饭盆,脸上惊讶,不停嚷嚷这边东西太贵太贵。

    路扬看着那一大碗后世几十块也买不到的回锅肉,心中感慨,物价真是只吃人不眨眼的老虎。

    吃过饭后,张淑芬又洗了脸,这才带着两人出门。

    这年月自然不要指望公交车,一小时能看到一班就不错了,反正路扬记忆里开始几年都是走路。

    张淑芬来过这里,她领着两人沿着公路向总厂家属区走去。

    从教育局过去很快水泥路面就不见了,不远处的重县中学门口也还是石子路。

    过了重县中学,很快看到一个山南职业中学的牌子,这所学校大门前面的路和三人脚下的路正好形成一个丄字路口。

    职业中学前面的路要比石子路更烂,尤其向着大江江畔的北面,还是坑坑洼洼的泥路,不时能看到一些运输砂石的货车开过。

    重山市区两江环绕,山南区区府玉灯镇位于大江南岸江畔,顺着江畔往上游走几公里就是山南区的开发区。

    既然是开发区自然除了新江总厂之外还有其他企业,除了新江这类大型国企之外,还有一些合资企业也在其中圈了地,当然现在基本都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

    仅仅只是新江总厂未来计划接纳的十几个分厂数万职工和家属,就等于是在原本城镇人口不过几万人的玉灯镇旁边再造一个更大的新城,家属区规模自然也非常大。

    家属区好像一个甲字,从上到下三道横杆分别是规划中的新江滨江路、已经修好的新江北路和新江南路,从左到右三道竖杠分别是新江西路、新江中路、新江东路,新江南路和北路两头分别接驳玉灯镇中心街道和开发区的厂区。

    从甲字上排左面开始是一组团和二组团,下排左面开始是三组团和四组团,更下排右面还有五组团。

    新江中路的南端通向荷花市集,一路上原本就有一些玉灯镇的企业,所以路扬记得,起初几年家属区唯一的公交车就是经过四组团和五组团之间的新江南路,然后从新江中路通向荷花市集。

    而这段路也是现在唯一有水泥路面的,至于其他几个组团,到路扬去读大学,很多公路路面还依然是泥路。

    张淑芬要去的总厂办事处就位于四组团,一路上有不少当地人的平房,靠路一面大都是门面,里面有些餐饮,但更多是桌球台和游戏机,不少看起来懒懒散散的年轻人在里面抽烟玩乐。

    魏知武看到那些新奇玩具,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路扬担心他的注意力被这些玩意拉走,就故意笑话他还是孩子。

    虽然年纪不大,但面相老成的魏知武最烦人说他还没长大,顿时就不服气地反驳,也不再去看那些玩乐的事物。

    很快三人就到了四组团的总厂办事处,此时总厂还是个空架子,这个办事处主要任务是协调分配家属楼。

    进到里面,人头攒动,喊声阵阵,显得乱糟糟的。

    在直接的利益面前,越是衣妆楚楚之人反而越不会礼让。

    这时候还只有领导干部才有可能拿到房子,但仅仅是已经开始搬迁的几个分厂,领导干部就好上千,除了厂领导级别不需要费心,其他分厂的领导干部互相之间是谈不上面子的。

    毕竟大家级别都一样,凭什么好房子给你?

    制度表面上很公平,同级别的领导干部都以工龄为准排号,然后有了能分配的房子会公示,按排号顺序挑选,如果不满意那只能等明天的了。

    但要争一套楼层好位置佳的的房子也不那么容易,毕竟本身建筑进度就慢,进度还不透明,除了关系特别厉害的,谁也不知道哪天会有哪些房子挂出来,也不是谁家都能派人天天在这里盯住。

    眼看几个厂的大规模搬迁都要开始,房子会越来越紧张,没选好房的人显然都有些急了。

    新江总厂原计划有十几个分厂搬迁过来,理论上各家分厂都平等,但那些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分厂,自然有自己的小算盘,分厂领导也会用各种手段为本厂干部职工谋求福利,收买人心,使出各种手段争取先修好的房子就是很有效果的手段。

    好比红船厂这种规模小点的,经济效益又很糟的厂子,自然就没什么底气去争,所以就会出现三大分厂的职工和其他分厂的干部一起选房子的事。

    当然路江安这类中层领导,是和干部老技工一起挑选,张淑芬走到人群少点的那边,路扬也很紧张的跟了过去,魏知武嫌里面闷干脆站在外面。

    这一次路江安的工作没有变动,路扬家里自然也不会那么悲惨了,但是挑一栋好房子还是非常必要的。

    毕竟就路扬所知,厂里治安未来不会太好,好的组团在这方面很有优势。

    这年月的国企还不敢明目张胆的搞贫富分区,所以在表面上,各个组团都有各种类型的房子,从职工的点式单元楼到领导干部的板式单元楼,当然厂领导级别的公寓楼由于数量有限只在四组团有。

    而五个组团里四组团也是最好的,这个组团不但是最先修好的,各种基础设施也都已经齐备,不过其中的普通点式单元楼基本都被很强势的三大厂提前瓜分了,它们本身就先下来,所以就连不少职工也都选好了房子。

    张淑芬踮着脚看着墙上的公示牌,那里有今天可以挑选的房子,如果有看中的就能拿证明去取钥匙看房,如果看中了可以回来交钱把对应钥匙拿走,看不中就只能下次了。

    由于是下午才来,已经被挑过了不少,张淑芬看着墙上为数不多的房子发了愁,东看西看也不知道选什么合适。

    她上次来本来选中了一套很好的房子,去交钱的时候结果钱不够,只好放弃,现在心情就很忐忑,生怕比上次的差了心里不舒服。

    路扬也静静看着公示牌,这时候还没什么售楼沙盘,只有代表房子的代码,比如就是一零一栋一单元一号,就代表是一组团第一栋一楼的房子。

    当然这里面是有讲究的,房子的朝向和布局,都可能因为一个号码的变动而有不同。

    领导干部才有资格挑选板式单元楼,当然想少花钱也可以选点式单元楼。

    张淑芬生怕落了路江安的面子,自然不会去选点式单元楼,只在仅有的十几套板式里看来看去,不知道选什么合适。

    “妈,”路扬就指了指角落里的一个排号,在张淑芬耳边道:“我们看看那个!”

    “哪个?”张淑芬一头雾水,随着路扬的手指看清楚了那个号牌,顿时就惊讶反问道:“五组团的?”

    这时候前面一个老头似乎听到,就回头看了看母子两人,脸上满满都是鄙夷的表情。

    “哪个哈了才选五组团,买个菜还要走到下面的北转盘!”

    新江总厂家属区的甲字布局,中间那个十字路就是所谓北转盘,下面这个十字路自然就是南转盘了。

    目前菜市场和一些小店都是围绕北转盘而修建,从居家方便角度来说,五组团是最不合适的。

    路扬只笑笑不以为意,看着张淑芬还在犹豫,连忙继续说服道:“妈,反正没多少选的了,我们先去看看,不合适明天再来呗。”

    “那……”张淑芬看看时间差不多,也点了点头道:“好嘛。”

    路扬松了口气,看到张淑芬转身去了办事处拿钥匙,突然一脸惊喜走到一边。

第55章 区位优势() 
路扬看清了那张年轻依然,jing神依旧的脸庞,心里也激动起来,连忙走了过去。

    “李阿姨!”路扬饱含着神情,喊完之后轻轻挽起了女士的胳膊。

    路扬旁边这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名叫李玉真,是张淑芬在红船厂最好的朋友,她是红船厂财务科老科员,丈夫是岳东强是红船厂物资科的科长,由于是双职工,又是老资格的领导干部,李玉真自然早早就安排下来了,房子也早就选好了。

    当然路扬心情这么激动,不仅仅是因为张淑芬的关系。

    如果说曾经路扬在那段yin霾的ri子,还能看到阳光,那就是这位妈妈的好友了。

    前世路江安出事,路扬找不到去处,李玉真顶着丈夫岳东强的不同意,硬是让路扬借住在自己家里。

    后来路扬因为自己的叛逆去社会上混,但在李玉真家里,从来也没有放弃过他,依然还是做好了饭菜等他回去,还苦口婆心的劝慰他。

    只不过那个叛逆时代的路扬,听不下去这份好心。

    想起自己曾经用冷漠去面对这位妈妈好友的善心,路扬心里就很难受,很难受,于是他挽着李玉真的胳膊就更紧了些。

    “哟,淑芬啊,”李玉真看到路扬如此亲近,表情很惊讶,她摸了摸路扬的脑袋,说道:“你们家扬扬什么时候这么黏人了哦?”

    以往的路扬是很傲气的,虽然聪明伶俐,但是不喜欢叫人,也从来没有这么亲近人的时候。

    “玉真,”张淑芬在好友面前也笑得开心,她看着路扬,眼中满是骄傲说道:“我家扬扬现在长大了嘛。”

    “李阿姨,”看到李玉真笑眯眯看着自己,路扬也笑着问道:“子川呢?”

    李玉真的儿子岳子川在老厂也是路扬的跟班之一,只不过那时候他并没有很看重这个朋友,

    到了新江总厂,岳子川开始专心读书,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未来会考上重点大学,成为厂里小有名气的才子。

    在路扬老厂那帮所谓哥们里,岳子川是到了新江总厂对他依然真诚的极少数。

    在李玉真家里,两人同住一屋,虽然路扬由于叛逆不太搭理岳子川,但岳子川一直都把路扬当朋友。

    路扬由于自己的原因,两人后来也只是很淡的朋友关系,不过他一直也没有忘掉这个名字。

    “他呀,在他爷爷那边玩,上周我回去还念你了呢!”

    李玉真说完,皱眉冲着张淑芬,语气带着一些责备问道:“淑芬你房子还没选好啊?上次就说借你钱,你不肯,现在后悔了?”

    张淑芬脸上顿时有些尴尬,她好面子,上次拒绝了朋友的主动伸手,其实也有点后悔。

    连忙转移话题,张淑芬看了看李玉真周围,奇怪问道:“玉真你来这里做什么?你房子都住了一年了。”

    “哎,还不是我那妹……”

    李玉真很头疼的样子,不过很快被身后走来的一个年轻一点,脸型很像的女子打断。

    “姐!”女子拍了拍李玉真的肩头,嘿嘿一笑道:“来晚了,对不起啊!”

    “你个大忙人还肯来啊?”李玉真回头,鼻子翘了翘,很不满意地道:“是不是嫌我们厂的房子不行嘛?要不然你干脆不要算了!”

    “姐,真是太忙了!”女子一脸歉意,随后看向路扬和张淑芬。

    “我来介绍一下,”李玉真带着笑意道:“我妹妹玉美,她一直在重山百货工作,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跑去做什么销售,一天忙得见不到人,她男人是刘宏,淑芬你知道不?”

    “是不是新来的企管科刘科长哦?”张淑芬脸上笑容更柔和了些。

    “嗯,就是那个小刘,”李玉真点点头,随后又向李玉美介绍了张淑芬和路扬,才又问自己的妹妹道:“你到底选不选房子嘛?”

    “选啊,”李玉美就挑了挑眉,又皱了皱眉,道:“你们厂里弄得这个选房政策太坏了,都选不到合适的。”

    “知道你要求高,”李玉真不屑地道:“要不今天不选了嘛,陪我朋友一起去看看。”

    “好,晚上我请吃饭!”李玉美马上答应了,看来也是xing格爽快的人。

    “淑芬,”李玉真就问张淑芬道:“你选好了没?”

    “我去拿钥匙。”张淑芬连忙回道,随后挤进人群,换到了钥匙。

    几人出来,魏知武也走了过来,李玉美看到面相憨厚老成的他,倒是取笑了几句成熟之类,把他闹了个脸红。

    李玉美自己开车来的,虽然只是一辆奥拓,不过这年月能有私家车开的比如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其实五组团距离四组团的总厂办事处很近,就在新江南路对面,走路也就几分钟而已。

    李玉真的房子在三组团靠新江中路这头,离五组团也不远。

    原本知道张淑芬来看五组团的房子,李玉真撇撇嘴不是很赞同的样子,她印象里这边还是一年前来的时候那么荒,虽然不久就开始修房子,不过按家属区的进度没有两三年是折腾不好的。

    等到一行人进了五组团里面,李玉真脸上显出惊讶的神se,没想到几个月没留意,这里的房子进度已经差不多可以交房了,难怪会挂牌出来。

    路扬也不清楚其中缘由,不过他知道这五组团在新江总厂非常特殊,一是这个组团只有几栋板式单元楼,和其他组团动辄几十栋,什么房子都有完全不同,二是最晚建设,不过修建进度很快。

    此时楼房本身已经修好了,沿途有一些工人在做最后的绿化。

    张淑芬原本只是想来随便看看,钥匙是随手拿的五零一栋二单元二号。

    一行人走到了板式单元楼里面,这种楼是一梯两户的设计,在后世商业小区房盛行的年代,这种设计是真正的豪宅标志。

    当然九五年新江总厂家属区的板式单元楼面积不大,由于国企强化计划生育,厂里几乎都是两三人的小家庭,所以除了厂领导级别的房子,其他的都是两室一厅设计,只不过板式面积大一点。

    室内设计是标准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双阳台,只不过很多人这时候还习惯把这种设计称为小三室,以便和厂领导的真正三室一厅能靠得更近些,叫起来也好听些。

    房内自然是没装修的清水房,不过相比后世商品房那些层出不穷的裂缝、渗水之类小毛病,房屋质量至少表面上很看得过去。

    张淑芬在里里外外看来看去,感觉房子质量比以前看那些都要好。

    虽然这一楼不卫生张淑芬不会要,可五组团这边现在没多少人在意,今后几天选一套楼层朝向都合适的房子应该不难。

    不过张淑芬脸上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这边太冷门了点,目前基本没住户。

    “妈,你来看。”

    此时几人都在客厅,路扬拉着张淑芬到了阳台,指着对面三组团和四组团之间的新江中路,其两侧都是巨大的工地。

    “那是什么?”张淑芬看着那边,左面已经修了一层面积很大的房屋,右面还在修地基,她没弄明白路扬的意思。

    “你看那地基面积很大,肯定是修的新市场或者商业楼,”路扬的语气肯定,说道:“重山是大城市,我听说现在综合市场和超市挺流行的,北转盘那小农贸市场肯定会被淘汰,如果我们家住这边,等这些修好去购物会很方便。”

    实际上路扬对家属区的变化太熟悉了,他不用看都能说出一大堆来。

    半年之后先是靠南转盘这头新江中路西侧的综合市场落成,无论规模还是环境都远比北转盘露天小农贸市场强多了,导致北转盘农贸市场迅速萧条下去,沦为游戏机、赌博机和卡拉ok的地盘,一群黑社会xing质的团体会在其中诞生,那里也成为家属区治安最乱的地方。

    一年之后,新江中路东侧那栋还在修的商业楼会落成,重山市最大的重山百货超市随后会入住其中,在几年内会垄断家属区大部分职工的钱包。

    “可是……”张淑芬还是很难下决心,毕竟房子在她看来可是一辈子的事。

    “淑芬姐,你家这小家伙说得挺有道理的,”李玉美突然出声了,此时她靠在阳台门上,冲着路扬一笑,说道:“路扬你继续说。”

    路扬也冲李玉美笑一笑,继续说道:“选房子和做生意差不多,关键还是找准区位优势,一组团是最先修的,但是最偏僻,听说现在很多路都没修好,二组团虽然也靠近四组团,但是那里也很偏,去子弟校最远,三组团当然很好,靠近四组团,子弟校就在里面,不过合适的房子难找,除非愿意选点式楼,至于四组团就不用说了,只有这五组团虽然是最后修的,但是紧邻四组团,总厂办事处就在对面,那里还有现在家属区唯一的银行,公交车也经过这边,什么都很方便。”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路扬没说,那就是五组团离派出所最近,这年月的派出所虽然不靠谱,但一般社会上混的人,通常还是不愿意在派出所周围闹事,治安也因此会相对好一点。

    “区位优势?”

第56章 一块钱五个() 
李玉美老家就位于重山市,不过是山南区对面的大梁山区。

    和一直在工厂的李玉真不同,她读书成绩好一点,中专毕业之后进了大梁山区的重山百货公司,从底层售货员做起,后来转为行政管理。

    只不过前年李玉美做了一个让全家人都吃惊的决定,去竞聘了新成立的批发业务公司销售副经理,经过努力现在总算也洗脱了当时‘发疯’的评价,她的收入比自己的丈夫刘宏要高好几倍,在如今的重山算得上高收入阶层。

    一年前,原本在大梁山区一家大型国企的刘宏工作调动,去了山沟里的红船厂当企管科科长,夫妻二人从此分居。

    李玉美自然是不乐意的,不过红船厂即将搬迁回重山,对于原本只是资深科员的丈夫也算是一个好机会,她也不好说太多。

    刘宏现在还在药泉,房子自然由李玉美来选,不过她在大梁山区有套房子,那边离重山市中心区也就三十分钟路程,她对来玉灯镇这么偏僻的地方住没兴趣,这房子主要是给未来刘宏住的。

    新江总厂搞了那么一个制度,李玉美又没多少时间,来了两次都没选到合适的,原本是很烦躁的。

    但路扬这么一说,李玉美也觉得这五组团的房子可以选,她是开车来的,走下面的路太烂,这边要好得多。

    “淑芬姐,”李玉美笑吟吟向着张淑芬,眼睛盯着路扬,口中称赞道:“你家路扬真是聪明哦,今年上高几?”

    “调皮得很,今年上初三了。”张淑芬说完,看到李玉美脸上惊讶更多了,心里自然很开心。

    “淑芬,”李玉真也满脸惊讶,在一旁发问道:“你家扬扬从哪里知道这些的哦?”

    “我也不晓得……”张淑芬摇摇头,不过有前一段时间路扬的那些表现,她身为妈妈唯一的想法就是儿子长大懂事了。

    “李阿姨,”路扬谦虚着,说道:“我来之前问过不多人啊,这些想法也是总结别人的。”

    张淑芬就一脸了然神se,还以为是路扬问过徐卫呢。

    李玉美是大忙人,不但有车,包里还带着手机,一同电话把她召唤走了,走之前很不好意思的说饭先欠着。

    几人从房子里出来后,李玉美先问了张淑芬这几天安置在哪里,得知在玉灯镇那边的教育局家属楼很惊讶,听说是是周宏年找的房子,租金还那么便宜,就啧啧称奇。

    不过李玉美随后还很是不满的嗔怪张淑芬不应该去租房子,直接住她家里就是。

    张淑芬好面子,自然是微笑着拒绝了,李玉美知道她的xing子,笑笑也不勉强。

    这时候离饭点还早了点,张淑芬就说去看看五组团对面的平房有没有出租的。

    李玉美问做什么,得知路江安的车间打算搞个托儿所,需要租个房子,顿时就来了劲头,撺掇着快去看看。

    大江中路南面就是荷花市集,荷花派出所就位于五组团和荷花市集之间,由于当地城镇人口不少,前几年风闻新江总厂搬迁,一些有头脑的当地人早就修好了不少楼房,在五组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