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莺妃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犀对着梅婕妤福了福,声音适中的道,“今儿太后娘娘尝了几糕点不错,便惦记着让奴婢给梅婕妤送来了。”

    梅婕妤柔声道,“哪就让你亲自过来了,打好几个小宫女不就好了?”

    灵犀水灵灵的眼睛一转,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梅婕妤,回道,“太后娘娘怕奴才们路上怠慢,所以让奴婢亲自跑一趟。”

    梅婕妤心领神会的点点头,道,“灵儿姑娘回去后代本宫谢太后娘娘,本宫的身子不便,也不好亲自去谢恩。”

    灵犀一屈膝,福道,“太后娘娘口喻,免梅婕妤谢恩。”

    梅婕妤左手扶在后腰之上,右手轻捂樱唇,嚣张的道,“还是太后娘娘疼本宫。”

    说完后转身坐在如意殿中的软椅之上,让芍药把糕点如数接下,又对芍药道,“去请刘医政来。”

    下午时分,崔太后坐在永寿宫前的小花园中的阴凉处吃茶赏菊。

    灵犀立于崔太后的身边,除了安娘娘外其余的宫女都离得远远的。

    灵犀回道,“奴婢领着宫女在御花园中绕了一圈,遇到了带着九公主玩的纯嫔娘娘,还有坐在荷花池子边亭子里的云婕妤,吉美人,竹婕妤。淑嫔在回廊的另一面,见奴婢带着人远远的就避开了。并未见到皇后宫中的人。”

    崔太后用手指轻轻的敲着竹椅,一挑眉道,“梅婕妤是个聪明的,不妄往日哀家疼她一回。”

    灵犀不再接话。

    别的嫔妃接了太后的赏赐都是感恩待德,如梅婕妤这样把太医叫来样样糕点验验的人,恐怕是奇葩中的奇葩了吧。

    崔太后见灵犀不说话,问,“你没看懂?”

    灵犀摇摇头,“奴婢愚钝。”

    崔太后难得好心情,呵呵一笑后解释道,“梅婕妤这样不给哀家这个老太婆的脸面,哀家还会护着她吗?”

    灵犀想了会后否定,“定然不会了。”

    “若哀家还护着呢?”崔太后又问。

    灵犀闹不懂了,崔太后即然让梅婕妤造成这种不知好歹的假像,那定是不再护着她,把她身后那些想害她腹中皇嗣的人全引出来才是。可,又去护着,这不是在做无用功吗?

    “奴婢想不明白。”灵犀的小脸皱成一团。

    “哀家继续护着她,那是哀家的大度。”崔太后轻语道,“以后你要多多去清乐宫走动,自己去便可,三二天走动一次,打个照面就回来。”

    灵犀是彻底懵了,崔太后这玩是哪一个套路?

    安嬷嬷见灵犀皱着小脸不明所以,轻笑着对崔太后道,“终于在这丫头脸上看到孩子的表情了,真真儿的可爱。”

    崔太后一听也乐了,用手轻捏了下灵犀的脸蛋道,“灵儿,这些东西你要慢慢吃到心里去。”

    灵犀第一次为自己的智商着急,只苦着一张脸,耍宝的道,“太后娘娘,恐怕灵儿的胃口小,是吃不进去了。”

    崔太后和安嬷嬷听到这话,笑得更加欢快了。

第二十四章依竹殿() 
有了崔太后的口喻,灵犀成了清乐宫中的长客。

    当宫女丫鬟环绕时,梅婕妤各种嚣张放肆,各种不把灵犀看进眼中。当能有喘息的空隙时,梅婕妤便心疼的拉着灵犀的手,默默不语。

    灵犀知道梅婕妤也是身不由已,心中不怪梅婕妤在人前上不给她脸面。只是心疼梅婕妤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身子却一天比一天瘦弱。

    “灵儿,”一日,梅婕妤趁无人拉着灵犀指着皇宫之上飞过的一排大雁道,“你看它们多自由,想飞就飞,想落便落,不受别人的束缚。”

    灵犀回握梅婕妤的手有些微微发抖。

    永和十八年十月初十,永和帝下旨封二公主月柔为正二品安顺公主,赐婚董侍郎董成武嫡次子董俊。于安顺公主及笄后则吉日成婚。

    惠贵嫔即高兴又失落。

    高兴的是终于不用担心二公主被送往蛮国和亲,失落的是二公主在她身边的日子越来越少。

    王皇后为公主们的事操碎了心,把京城中正四品以上官员家中未成婚的公子全部罗列了一遍,看哪一个能配得上皇家的公主。

    十月二十九,王皇后特请皇上下旨请这些公子入宫赴宴,无非是让三公主,四公主,五公主,六公主细细相看。

    那一日隔着一道纱帐,年纪不大的公主们第一次见到了除了永和帝外的男人。四公主羞红了小脸不敢正眼去瞧,只敢用余光轻瞄。五公主则是满眼的好奇,拉着六公主轻语。

    三公主怡蓉坐在纱帐后的圆凳之上,即不观看,也不打听。生在皇家的女儿一生不缺富贵,唯缺的,是那个对自己一心一意之人。这纱帐之外,哪一位公子的身上背负的不是整个家族的兴衰?这样的男人嫁了有何幸福而言?

    可是不嫁,又能如何?看着透明的纱帐,三公主心中生出一丝恍惚。

    宴会散后,未央宫的寝殿之中。王皇后坐在凤床之上,三公主坐在床边的矮椅上。

    王皇后拉着三公主的手悄声细问,“怡蓉可有中意之人?”

    三公主摇摇头,头上的珠翠叮当做响,柔声道,“母后,蓉儿年纪还小。”

    王皇后把三公主搂入怀中,摸着三公主的满头珠翠道,“母后怎会不知怡蓉年纪还小?可眼下边关不稳,母后怕啊……”

    三公主在王皇后身边生活了十年,这是她第一次在王皇后的语气中听出担忧。

    “母后,”三公主轻声安慰道,“怡蓉是公主,边关自有朝中将军……”

    “我的怡蓉啊,”王皇后打断三公主的话,紧紧的抱着三公主道,“皇家的女儿婚事向来都是筹码,母后怕你父皇……”

    三公主把头靠在王皇后的肩膀上,小手拉着王皇后的大手。心中有些了然的轻声道,“母后可有相中的人家?”

    王皇后回握三公主的小手,“母后的娘家有一房远亲,算起来是母后的侄子,今年一十四岁,相貌堂堂,文武又全……”

    三公主每听王皇后说一个字,心便凉一分,待到王皇后把话讲完,心中已无一丝暖意。

    王皇后并没发现三公主心里的变化,把三公主的头捧起来,看着三公主如花似玉的小脸又道,“不过母后并不打算让你嫁与他。”

    三公主心中一愣。

    王皇后轻叹一声,又把三公主搂入怀中,“明年便是每三年一次的恩科,若能有一个如安然驸马那样的状元郎,母后想让你嫁与他。若边关紧张等不到那个时候,母后便向你父皇请旨,赐婚于母后的侄子可好?”

    三公主此时方才了解王皇后的苦心,把头埋在王皇后的怀中轻泣了起来。

    王皇后抱着三公主的肩膀轻拍她的后背,语气里全是宠爱,“傻孩子。”

    三公主哭得更厉害了。王皇后真心待她,她却在心中猜疑王皇后,此时她的心就如刀割一般难受。

    十一月初五,落雪了,整个皇宫里一遍银装素裹。

    此时的知秋已经能担当起崔太后茶水上的事,所以灵犀的差事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时候是站在崔太后的身后,看着王皇后带领着众妃嫔如小丑一样在眼前粉墨登场,再粉墨退下。

    入了冬后崔太后变得比往年懒怠,灵犀和安嬷嬷在她的跟前想尽办法的逗她笑,尽量让她少睡会。

    就是这样,崔太后歪在暖炕之上也会时不时的眯过去。

    一日,灵犀去看梅婕妤,见清乐宫的偏殿之中居然有新雪压着翠竹,纯白翠绿交相呼应,煞是好看。

    一抬头,见那殿名便叫依竹殿。

    灵犀没有听说过依竹殿中住着什么主子,不敢轻易进去,便直奔了梅婕妤的寝殿。

    梅婕妤穿着寻常服饰,挽着简单的发髻,正坐在暖炕上给腹中的孩儿绣肚兜。见灵犀来了,便把殿内的稳婆奶娘都打发出去后,只留了平日近身侍候的芍药。

    芍药给灵犀搬了个小矮凳,又给灵犀端了杯热茶。

    灵犀请过安后才坐下把茶接过来,冬日里太冷了,她的手已经冻僵了。

    梅婕妤入冬后气色变好许多,面上也红润了。看着灵犀这样小心谨慎,心中满意,嘴上却道,“看把你小心的,来,坐到炕上来。”

    灵犀连连摇头,头上簪得珠花轻晃,“断不能坏了规矩。”

    梅婕妤是从宫女走过来的,自知道灵犀的顾忌,便也不再劝她。把手中正在绣的如意肚兜递与灵犀道,“看看,漂亮吗?”

    上好的红色绸缎上绣着九个石榴一个桃子,红的果子绿的叶,煞是好看。就是肚兜的后面有微微有些凸起的针脚,恐怕会磨到小孩细嫩的皮肤。

    灵犀说完自己的顾虑,梅婕妤柔柔的笑道,“不碍事的。肚兜绣完,还要在后面挂上一层绸缎的里子,那样就不磨了。”

    灵犀一拍额头,恍然大悟,“奴婢真笨!”

    梅婕妤捂嘴轻笑。

    灵犀见梅婕妤心情好,便道,“挂上绸缎的里子不如挂成棉布的,棉布吸汗,省着小皇子起湿热。”

    芍药一点头,道,“主子,灵儿姑娘说的有理。”

    大顺皇宫中只有从三品以上的嫔位才能称为娘娘。梅婕妤还未封嫔,却又身怀龙子,芍药怕在称呼上若来不必要的麻烦,便只称她为主子。

    梅婕妤点点头,对芍药道,“那你回头去找些纯棉的布料出来。”

    芍药点头称是。

    三个人又聊了会,灵犀把话题扯到了依竹殿上。

    梅婕妤拿着绣针的手顿了一顿,随后对芍药道,“胃里空得慌,你去看看有可吃的糕点没有,不要甜的,弄些清口的……”

    芍药明白梅婕妤是有话对灵犀说,便福了福下去了。打发了人去取糕点后,自己守在了殿门外。

    灵犀见梅婕妤这样小心谨慎,便知道关于依竹殿的事肯定是见不得人的。于是便道,“奴婢就是随口问问,不说也罢。”

    梅婕妤却摇摇头,道,“早些说与你听,你也便打消了一丝好奇之心。这事若和别人去问,就算你是太后娘娘面前得脸面的宫女也定乱棍打死。”

    灵犀被梅婕妤吓得一哆嗦,小脸白了一层“奴婢也不是很好奇,就是见那依竹殿里有几株竹子长得不错,想折几枝回去插到崔太后的寝殿中去。”

    梅婕妤捂嘴轻笑,“看把你吓得,我逗你玩呢。”

    灵犀听后一声娇嗔,“姐姐,你就会吓我。”

    因为和梅婕妤之间的关系,私下里灵犀还是会时不时的叫梅婕妤姐姐。

    “不过我也不是危言耸听。”梅婕妤把针线放下,用手拢了拢发髻,道,“依竹殿中住着一位公主。”

    “公主?”灵犀糊涂了,宫中的八位公主她都见过,也都知道住处,怎么不知道有住在依竹殿中的?

    “嗯。”梅婕妤颔首道,“不过,这位公主却是不被承认的,今年六岁。”

    “呀!”灵犀轻叫,“公主是生下来便定下的,怎么还有不被承认的?”

    “你听我慢慢和你说……”梅婕妤把芍药叫起来,给俩人换了一杯热茶后又让芍药出去守着,自己和灵犀说起了这件往事,也是件荒唐事。

    永和十年,安然公主大婚嫁与当届状元郎。永和帝为显皇家宽和,特许状元郎的贫寒亲眷参加。

    状元浪生在江南,姓杨名杨有为。家中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不是破落之家。

    杨有为有一堂兄名叫杨建业,乃是江南有名的商人,娶有一妻名叫柳莲儿。

    在安然公主的婚礼上,永和帝被柳莲儿的美貌迷得神昏颠倒,那种江南小女儿的柔情简直让永和帝酥到了骨子里头。

    于是永和帝不顾柳莲儿已为人妻,不顾朝中大臣反对,不顾崔太后高声斥责,不顾王皇后带着皇宫妃嫔跪地请求,执意把柳莲儿接入皇宫之中封了从四品的莲美人。

    莲美人和杨建业伉俪情深,自然是不愿意入宫为妃。可无奈皇意不可违,自打入宫之后便再未笑过。

    永和帝迷恋莲美人的美色只本就是图一时新鲜,再加上莲美人天天摆脸色,渐渐的便也对莲美人失去了兴趣。

    入宫两月,莲美人被太医诊出怀有身孕。

    永和帝自是高兴,可一想二月前莲美人还在宫外杨家,她腹中的孩儿不能确定是谁的,心中的气便不打一处来。

    从此后便把莲美人扔在了依竹殿中不闻不问。

    “后来莲美人生下个女儿。”梅婕抬起手,指着依竹殿的方向道,“就住在那殿中。”

    灵犀用小手捂着自己的嘴,面露惊恐的轻声道,“那,莲美人呢?”

第二十五章朝然() 
莲美人,自然是过世了,下葬之时寒酸到连个美人位份应有的礼制都没达到。

    灵犀站在如意殿的回廊之上,看着依竹殿的方向默默不语。她的心情沉重的无以复加,冻木了的胸腔深吸了几口气才把冰冷的空气吸到肺里。

    灵犀轻捂着胸口,闭上了双眼。她对无名公主没有太多的想法,她只不过是一名小小的宫女,哪里管得了皇帝的家事?她更多的,是为宫中的这些女人默哀,为自己默哀。

    “灵儿姑娘!”远远的,一个小太监在一片雪白中向灵儿跑了过来。纷纷落雪下,灵犀看不清那人是谁,仿佛这天地之中的一切都是恍惚的。

    “灵儿姑娘。”那小太监走进,对着灵犀一弯腰道,“灵儿姑娘,安嬷嬷请你回去。”

    来人身上落着星星点点的雪花,一说话,呼出一团团白雾。

    “周公公,安嬷嬷可曾说过是什么事?”灵犀看清来人是谁后,轻声问道。

    周公公不是别人,正是灵犀初入宫时被崔太后责罚拿着戒尺打灵犀的人,名叫周安。

    灵犀那日虽然晕了过去,可醒来后也记得周安曾经在她耳边说下的种种。所以她中不曾记恨过周安,待自己站稳后便和钱为石通融了下把周安调到了前殿当差。

    周安没想到灵犀小小年纪如此大度,自然对灵犀百般讨好,成了灵犀在永寿宫中除去春儿外的第二个眼睛。

    周安看了眼四周,见如意殿中的粗使小宫女来来去去,便没再说话。

    灵犀深呼出口气,把身上的披风往紧系了系,道,“那就快回吧。”

    在回永寿宫的路上,周安悄声对灵犀说了她出来后的种种。

    灵犀离开长乐殿不到一刻钟,永和帝旁边的大太监李公公便来了。把知秋知夏知冬这些二宫女打发了出来后单独和崔太后说了几句话,说了什么也没人知道。

    李公公离开的时候,小宫女们见崔太后的气色还挺好,满脸笑意的。可谁知当李公公前脚迈出永寿宫的宫门,崔太后后脚便晕了过去。

    灵犀心中一震,目露惊恐的问,“太后娘娘怎么样了?”

    周安一脸愧色,小声回道,“我是第一个被安嬷嬷叫进殿里的,嬷嬷打发我出来找你时太后还没醒,别的我不知道。”

    灵犀的一口气提在胸口,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周安在一边焦急的催到,“灵儿姑娘别急,您快走几步。”

    灵犀刚想提起裙角急走,可一想到周安说的种种便又慢了下来。

    崔太后提着一口气待李公公走出永寿宫才晕,那就是说崔太后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听到一些内容后的强烈反应。而安嬷嬷第一时间打发周安出来找她,也定是怕宫女的小宫女嘴杂说出去什么。灵犀年纪是不大,可在永寿宫中杀伐果断的处置了几个宫女太监后,在宫人中的威望却是极高。

    灵犀努力把心沉在肚子里,几次想张嘴说话都怕声音是抖得而没说。

    现在多少双眼睛都盯着永寿宫,如果此时露了怯,别人也便知道了些什么。

    周安如热锅上的蚂蚁,见灵犀还气定神闲的慢步,便忍不住再次催促。

    灵犀回头一立眼睛,头上珠花上落的雪被轻轻的震落下来,看着比自己高一头的周安高声厉喝道,“催甚!我都没闲冷,你偷哪门子懒?”

    周安被灵犀一瞪,立马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灵犀见一衣角从长信宫的宫门内闪过,悄声对周安道,“沉住气,多少只眼睛盯着咱们呢。”

    周安心中打了个颤,不敢多说什么,只跟在灵犀旁边缓缓慢步。

    过了长信宫,便是永寿宫。

    灵犀进永寿宫的大门就如进了家一样,心中虽然焦急却松了一口暗气。待到进了长乐殿,脸上的镇定便再也挂不住了。

    周安身份低进不了长乐殿,站在了殿外回廊的避风处,一是看着不让别人接近长乐殿,二是等着殿内的吩咐。

    负责打帘子的小宫女知书见灵犀进来,连忙掀起了绣着松柏的棉帘子,让灵犀眼睛一瞪又放下了。灵犀接过知兰递过来的红樱鸡毛单子把身上的雪单了单,又把披风脱下来交给知兰,才进了内殿。

    此时崔太后的寝殿中除了昏睡着的崔太后外,便是安嬷嬷。

    安嬷嬷见灵犀进来,连忙上前抓住了灵犀冰凉的小手,道,“怎么这样晚才回来?”

    灵犀面露焦急,不答反问,“娘娘怎么样了?嬷嬷……”

    安嬷嬷摸着灵犀如玉的小脸道,“太后娘娘不碍事,休息会便好了。”

    灵犀又问,“太医怎么说?”

    安嬷嬷摇摇头,“不能请太医。太后娘娘已经醒了,是又睡下了。”

    灵犀听到崔太后已经醒过一次,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

    安嬷嬷又问,“我让小周子去叫你,你怎么这样晚才回来?”

    “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的,奴婢怕让别人看出什么来……”灵犀悄声回道,“奴婢回来时见长信宫的拐角处有人偷看,便故意气定神闲的走得慢些。”

    “好孩子!”安嬷嬷宽慰的笑了,对灵犀道,“灵儿,太后娘娘晕倒的事不能传出永寿宫。这几日你便不要再去梅婕妤那里去了,我日日陪在太后娘娘面前不好出面,你要把那些来请安的妃嫔都打发出去。”

    灵犀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让安嬷嬷这样如临大敌,却也知道定不能这样行事。灵犀现在是崔太后身边极受重视的大宫女,去清乐宫看望梅婕妤又是太后的口喻,如果在这个时候不去,那不等于告诉宫中众嫔崔太后身体不适吗?

    心思转了几转后,灵犀小心翼翼的对安嬷嬷笑道,“睿王爷可有些日子没来看望太后娘娘了。”

    安嬷嬷眼睛一亮,指着灵犀的额头道,“你这鬼机灵。”

    灵犀俏皮的吐了吐舌头,随即又抓住安嬷嬷的手道,“嬷嬷,奴婢想看看太后。”

    得到安嬷嬷的首肯后,灵犀悄声走到崔太后的身边。

    因是白日,纱帐并未放下,崔太后躺在床上胸口一沉一浮睡得正沉。

    灵犀跪在地上,对着崔太后恭恭敬敬,无声的磕了三个头,再抬脸时已经是满脸的泪水。

    安嬷嬷惊讶,却见灵犀已经站起身来把小脸埋到了自己的怀里。未得安嬷嬷出声问,灵犀便声音闷闷的道,“让嬷嬷见笑了,奴婢心疼娘娘,娘娘的头发都花白了。”

    安嬷嬷左手搂着灵犀的肩膀,右手想摸摸灵犀的头发,却颤抖着怎么也下不去手。

    灵犀的肩膀在安嬷嬷的怀里抖了几抖,待到平稳后抬头,眼中已经没了泪花。对着安嬷嬷不好意思的福了一福后,灵犀道,“嬷嬷,奴婢去给睿王传话了。”

    说着便跑出了长乐殿。

    安嬷嬷拿出帕子,轻轻沾了沾胸口上留下的泪渍,心中感慨良多。

    崔太后翻身坐起,靠在床头上,摸着自己花白的头发问安嬷嬷,“哀家的头发,真白了许多?”

    安嬷嬷连忙倒了盏热茶递给了崔太后,往崔太后的背后垫了个团枕后问,“太后娘娘几时醒的?”

    崔太后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把茶盏递还给安嬷嬷,道,“灵儿一进长乐殿哀家便醒了……”

    安嬷嬷把茶盏放回原处,问道,“太后娘娘觉得把睿王请进宫来,可好?”

    崔太后颔首道,“灵儿是个机灵的,睿王平日里不喜那些妃嫔,哀家疼睿王不见妃嫔也不为过。”

    说完指着安嬷嬷胸口被润湿了的衣料问,“这?”

    “灵儿那丫头的。”安嬷嬷叹了口气道,“心疼的一张小脸都揪到一起了,给娘娘磕了三个响头,趴在奴婢的怀里哭了好一会子。不敢出声,抖得和什么似的……”

    崔太后一听眼泪却掉了下来,接过安嬷嬷递过来的帖子按着眼角,“哀家的茹儿,在哀家的身边时也是这样疼哀家的。”

    安嬷嬷见崔太后哭,连忙劝道,“太后娘娘节哀。朝然公主在天有灵,见您伤心也定心中不安。”

    朝然公主乃是崔太后最小的女儿,闺名茹儿,是永和帝一母同胞的妹妹。因是崔太后年过三十所出,所以崔太后格外疼爱。

    永和元年,永和帝封小公主为正一品朝然公主,和亲大月国为后。

    虽是为后,却也是个苦命的。大月国的皇帝驾崩,按大月国祖制朝然公主要嫁与下一任的皇帝。

    大月国的下一任皇帝虽然不是朝然公主所生,却是朝然公主亲手带大的。朝然公主无法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