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莺妃传-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犀一听这话明白了,踢她的人就是秦嬷嬷。秦嬷嬷根本就没想替她讨公道,完全是想借自己挨这一下子打出收拾上官烟儿。
第十章球菊(5)()
上官烟儿生性再嚣张也知道秦嬷嬷这几句话会要了自己的命,当即跪下对崔太后一个劲儿的磕头,“奴婢知罪了,奴婢真的知罪了,奴婢是一时心急,怕她伤了雪球……”
灵犀听到这话只把脸压在地上一个劲儿的哆嗦。
屋子里瞬间鸦雀无声,连香钟落下的香灰都能听见。
崔太后面无表情,看了眼弱小的灵犀问,“你怎么不说话?”
灵犀脸压在地上,不知道这话是对谁说的。直到碧玉吆喝一声,“拿笼衣的宫女,太后娘娘问你话呢。”
灵犀这才把脸抬起来又磕了一个头,略有木纳的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太后娘娘没问奴婢,奴婢不敢回话。不然嬷嬷回去会罚奴婢的……”
秦嬷嬷听后到心中先是一震,随后磕了个头伏在地上道,“启禀太后娘娘,奴婢不敢让她们越了规矩。”
崔太后眼眉一挑,吃了口茶后慢悠悠的对秦嬷嬷道,“你倒是个能耐的,调教出来的宫女也懂规矩。”
上官烟儿听到这话,身子已经抖如筛糠。虽然灵犀和秦嬷嬷的话里都没有说她不懂规矩,可事实就在那里,她刚才的确是越轨了。
李辰风吃了口食碟里的菜品,略有玩味的看了几眼秦嬷嬷和灵犀。这两个人一唱一喝,无形中就把一个人的生死推到了崔太后的面前。
那个嬷嬷年长,在宫中数十年自然有这样的道行。可那小宫女看着才十岁左右,却能在怕极了的情况下却依然能把话说到点子上,这是巧合还是有心?
崔太后把手中的茶放下,拍着胸口回身对碧玉道,“去,把窗户打开一扇,这屋子里人一多就有些气闷。”又指着灵犀对秦嬷嬷道,“让她把头抬起来,再顾着规矩也不能让哀家看着她的后脑勺说话不是。”
秦嬷嬷心里喜滋滋的用手碰碰灵犀,道,“灵儿,太后娘娘准你抬头回话。”
灵犀听到这话把脸从地上抬起来,可也没敢真的抬头去看崔太后,只把眼光定在了崔太后用紫红色为底,用金线勾边,绣了大图牡丹图案的罗裙上。
“你叫灵儿?抬起头来。”
灵犀闻言把头微抬,眼睛不敢直视崔太后,心脏嘭嘭之跳。
崔太后看了两眼灵犀,回头对开了窗子回来的碧玉道,“这孩子,哀家看着怎么眼熟呢?”
碧玉一福,轻声道,“回禀太后娘娘,这是国舅府送过来的。她训了一只鹩哥……”
经碧玉一提点,崔太后马上想起了灵犀是谁,眼皮向下一垂,没有任何表情的说,“你倒是个伶俐的……说说吧,打人的人已经把话说完了,你这被打的也应该为自己分辨几句。”
灵犀一个头磕在地上,声音发抖的回道,“回禀太后娘娘,奴婢不知这猫是太后娘娘养的。请娘娘责罚!”
说完一个头又磕在了地上,一句也没提被上官烟儿打的事。
“脸都打红了……”李辰风伸手接了绿玉端上来的热茶,问绿玉,“如果本王没记错,宫女犯错不能打脸吧。”
绿玉福了福,“回王爷的话,是有这规矩。”
李辰风嘴角擒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眼睛在灵犀的身上一带而过,低头吃茶不再说话。
绿玉退到李辰风的身后,用余光看着地上跪着的几个人,只见灵犀的身子虽然在抖,一双小手按在枣红的毯子上却稳得很,没有丝毫的惧意。
“可不是,真红了。可怜见儿的,上前来让哀家看看。”崔太后用眼睛瞄了下李辰风,然后对灵犀招手道。
灵犀手心里全是汗,听到崔太后的话后先原地磕了个头,跪行到了崔太后的面前,把挨打的半边脸对着崔太后。
崔太后伸出保养得宜的左手,垫着一方素白的帕子端起灵犀的下巴仔细端详了会,嘴里淡淡的道,“细皮嫩肉的。”
说完后把灵犀的下巴放下,回手把那方素白的帕子交给了在一边侍候的一个小宫女,慢悠悠,一字一顿的道,“宫女也是人,先祖仁慈,订下了这条不许打脸的宫规,断没有破了的道理。”
崔太后并没让灵犀退后,灵犀只能跪在崔太后的脚下,眼睛一丝一毫都不敢乱瞄。
上官烟儿吓得脸都青了,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却不敢再说一句求饶的话。
“念你年纪小进宫也没几日,董贵妃又是你的堂姐……你就去个僻静的地方训猫吧。”崔太后闭着眼,修长的手指在桌面上微敲,“没事就别来殿前晃了……”
上官烟儿哽咽出声,被后面的紫玉指使两个小太监拉了出去。紫玉走到灵犀旁边对着崔太后福了福,把灵犀手中装着猫的笼衣拎起来退下了。
上官烟儿被小太监一直拖出长乐殿,扔在了拱门之外。紫玉把手中的笼衣扔到上官烟儿的怀里,道,“太后娘娘看睿王的面子没有重罚,你快些抱着猫去找僻静的地方吧。”
“紫玉姐姐……”上官烟儿没了原来的嚣张,对紫玉哭道,“我,我能去哪儿啊?”
崔太后只说让上官烟儿去找个僻静的地方训猫,却没有特指去什么地方。这种话紫玉不好说,只能道,“你还是快去吧。”
上官烟儿抽噎着想把猫放出来。可谁知一撒开蓝色笼衣,一只肚子上带着大片黑毛的白猫撒了欢似的夺路而去!
上官烟儿大惊,“这,这不是雪球!”
紫玉见过雪球,知道雪球是一只浑身上下没有任何杂毛的纯白小猫,当下便知这猫是认错了。
“紫玉姐姐,这,这不是雪球。那球菊不是雪球糟蹋的,我要见太后娘娘,这不是雪球……”
紫玉眼睛一立,甩掉上官烟儿抓在自己袖子上的手,一指头点在上官烟儿的额头上,“是不是你养的猫你都认不出来,你还有何用?!”
见上官烟儿又要喊冤,紫玉又狠狠的说道,“不管这猫是不是雪球太后娘娘都不会见你。你打了那宫女一巴掌是错不了的,如若不是睿王事先说了软话,你现在早被送去暴室了,捡了一条小命你还不知足,若再在这里不知死活,就怪不得别人了!”
上官烟儿被紫玉几句话吓得哆嗦,只能揉着眼睛离开了。
紫玉见她走了,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她早就看不惯上官烟儿的嚣张,可无奈是董贵妃送到永寿宫来的,不得不对她高看一眼。如今被太后打发出去,紫玉虽说没有在心中幸灾乐祸,可也着实觉得眼下清净了不少。
长乐殿中,崔太后继续道,“绿儿看护球菊不力,罚三个月的月利。这个叫灵儿的,被打了一下可怜见儿,一会碧玉拿瓶上好的膏药给她擦擦……这事就这样,”说完回头问笑眯眯的李辰风,“风儿觉得这么处置怎么样?”
李辰风笑着对崔太后道,“皇祖母仁慈。”
崔太后心情大好,对跪在地上的众人道,“都下去吧~”
灵犀听到这话,连忙退回到秦嬷嬷的身边。在秦嬷嬷的带领下,和绿儿几人对崔太后又磕了个头,然后倒退着向殿外走。
“对了……”崔太后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对已经走到殿门口的灵犀道,“那只鹩哥,许久不见哀家倒是想了。明个儿拎过来哀家瞧瞧,哀家记得那嗓子特别响亮。”
灵犀忙跪下道,“奴婢遵旨!”
待到秦嬷嬷领着绿儿,灵犀等人退下,碧玉带着绿玉和几个小宫女把茶水都换上新的。安嬷嬷则指挥着几个小宫女把桌子上的菜品一一撤下,换上了几样精巧的点心。
崔太后拿了块莲子蜜糖糕递给李辰风,道,“风儿,尝尝这莲子蜜糖糕,看看你喜不喜欢。”
李辰风把手中的茶放下,恭敬的接过莲子蜜糖糕咬了一小口。糖糕入口即化,莲子的清香,混着蜜糖甜而不腻的味道马上在口腔中散开。李辰风细细品了会,咽下后道,“这蜜糖是梅花蜜,定是皇祖母冬日里让人酿下的。”
崔太后慈笑着点点头,“这是前几日崔国舅打发人送进来的。说是一共也没酿几多少。给了哀家一坛子,你父皇一坛子,崔贵妃一坛子。”
李辰风听后把莲子蜜糖糕放下,心中一声冷笑,面上却笑意不减,道,“那倒真是珍贵了,如果不是到皇祖母这里来风儿还吃不到呢。”
崔太后笑道,“哪就那么珍贵了,祖母早让人备下了,一会就让你带回去。”
李长风马上撒娇道,“还是皇祖母疼风儿,知道风儿就爱吃这甜的。”
崔太后详装生气,隔着小桌子用手指点了下李辰风的额头,“都这么大了还没个男孩子样儿,都怪哀家从小把你当个公主养着。”
李辰风站起来,对着崔太后道,“孙儿才不是公主,孙儿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是是是,哀家的风儿是男子汉!”崔太后拉着李辰风重新坐下,笑着道“男子汉,这吃也吃了,喝也喝了,你来求什么恩典总要说说了吧。”
第十一章睿王()
李辰风重新坐下吃茶,除了碧玉和安嬷嬷外,收拾大殿的粗使宫女被绿玉都领了出去。
见李辰风不言语,崔太后用手整理了下自己绣了牡丹的裙摆,“难开口?”
李辰风把茶盅放下,咧嘴爽朗的一笑,“不难,皇祖母必定会依我。”
崔太后叹口气,回身对安嬷嬷摆摆手,“去哀家的匣子里把那支八宝凤钗拿来。”
李辰风连忙道,“皇祖母,使不得!那支凤钗是当年您入宫时太祖母给您戴上的!”
“有什么使不得的。”崔太后眉毛一挑,站起来走到窗前,道,“祖母年纪大了,那凤钗太过华丽,不如年轻人戴着喜庆。”
“她哪配得起这样的物件,”李辰风闷闷的道,“您随便挑件不常用的东西赏了就算了。”
崔太后听到这话轻笑出声,“她不配这样的物件,却配你到祖母这里来求恩典?”
“哼!”李辰风嘴硬道,“一个乡野丫头,我愿意遵从母妃的遗愿娶她入王府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李辰风的生母李贵妃在闺阁之中时曾经有一位闺中好友叫周梅儿,在未出嫁时两个怀春的少女便私下给还没有影儿的孩子定下了娃娃亲。若都是男孩,那就结为兄弟,都为女孩,就为姐妹。若是一男一女,年纪又合适,那就成为夫妻,白头到老。
这本就是一句闺中戏言,后来李贵妃入宫为妃,和周梅儿也就没了联系。
李贵妃在弥留之际,很怀念年少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便在年弱的李辰风也提了这一桩趣事。李辰风生为皇子,根本不可能娶一位小户人家的女儿。李贵妃只对李辰风道,“风儿,到底是母妃失了信。若有一天你能见到那位和母妃一起长大的好友,便替母妃问候一下她。”
李辰风当时虽然年小,却也把这话记在了心上。后来李辰风出宫建府,辗转找到了李贵妃曾经的那位闺中好友。
原来在李贵妃入宫不久后,周梅儿便嫁给了当地开绣房的关家二少爷。周梅儿过门三年无所出,关二少爷先后立了三房姨娘。第四年周梅儿生下一女难产离世,关二少爷便把大姨娘扶了正。
周梅儿离世不久,关家便改落了,除了扶了正的大姨娘外,别的姨娘跑得跑休得休,只留下了四个嗷嗷待哺的幼儿。关二少爷气得吐血,只能带着妻儿回乡下务农,勉强维持生计。
周梅儿死了,李辰风也就不用替李贵妃问候了。可当听说周梅儿真的生下一个女儿后,李辰风倒是很感兴趣这个本应该嫁给自己为妻的少女长成什么样。
李辰风还记得当他领着伴成小厮的侍卫迈进关家院子时是怎样一副场景。
关家只有五间简陋的茅草房,房前用干树枝夹成的栅栏简单围成一个院子。院子里鸡鸭乱跑,臭气熏天,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坐在院中的地上玩耍,一个年纪要小些的女孩站在了个小凳子上浆洗衣服。
李辰风看得心中一惊,关家的贫穷是他长到这么大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这根本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他本已经找好了说辞说是过路讨口水喝,可这样的环境让他怎么喝得下去。
李辰风刚想转身离去便被在院中玩耍的男童发现了,男童边向屋子里跑边喊,“娘,娘,来外人了!”
须臾间,关家二少爷的媳妇郑氏便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关家本就是开绣房的,郑氏自然认得出李辰风身上的料子都不是俗物,有礼的盈盈一福后问李辰风有什么事。
李辰风本来想好的说辞不好说出口,他身后的侍卫便道,“我渴了,进来讨口水喝。”
郑氏见李辰风并不说话,便让那个年纪小些的女孩带侍卫去喝水。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年纪十三四岁的女孩背着一个有她一半身高的竹篓进了院子。
郑氏一见那女孩,原来带笑的脸马上变了,待看了竹篓里只有少许的野菜和蘑菇时,捡起地上带着鸡鸭粪便的竹条便打。边打边骂,“你这小娼妇,出去这半日只摘回这些吃食,让一家子中午吃什么?看你爹回来怎么收拾你!”
女孩绕着竹篓躲郑氏的抽打,嘴里只叫,‘母亲,母亲……’却并不求饶。
郑氏见打不到那女孩,便对着她大喝一声,道,“跪下!”
女孩双膝落地,竹条随后如雨滴一样落在女孩的背上,腿上。
李辰风看不下去,便让侍卫走上前去抓住郑氏拿着竹条的胳膊。郑氏回头怒视李辰风,喝道,“这是我们家的家事,就算你是位有钱的爷轮不到你插手!”
李辰风当然知道这是人家的家事他插不了手,只想着让人把郑氏拦下了,那个女孩好趁机快跑。
可谁知道那个女孩就那样跪在那里,不哭不笑,先前的责打就像没有打在她身上一样。
“哟~您这是心疼这小娼妇了?”郑氏见李辰风的眼睛看着那女孩,不怒反笑,“您要是看上了,二两银子领走。”
李辰风轻蔑的冷哼,“爷府上不缺丫头。”
郑氏一听这话,手上的竹条又对着女孩的后背打了下去,“赔钱的货,连二两银子都不值,和你那瘟死的娘一样,都是扫把星!”
本来纹丝不动的少女有了反映,只见她回头如头狼一样看着郑氏,恶狠狠的说,“我娘不是扫把星!”
“死丫头你还嘴硬!你娘不是扫把星她死后关家就败了!你不是扫把星连二两银子都不值。”郑氏手中的竹条一下接一下打在女孩的背上。
女孩没有躲,只如狼一样看着郑氏说,“我娘不是扫把星!不是!”
郑氏被女孩的眼神吓得一哆嗦,嘴上不再多提一个字,只是手上的竹条抽得更密了。
女孩见郑氏不再提她娘是扫把星,眼睛一闭,再睁开时眼里已经没有了任何色彩。无喜无悲无哀无怒,空洞得如一口深井,看不到任何生的色彩。
只这一眼,李辰风便陷进去了。
“嘴硬!”崔太后一点李辰风的额头,随即叹了口气,“虽说哀家和你父皇说过不许插手你的婚事,可这次也真是胡闹了!堂堂的皇十三子怎么能娶一个乡野村姑?这还不让大臣们笑死吗?”
李辰风端起桌子上的热茶,眼睛不再看崔太后,道,“我已经去过父皇那里了,三日后圣旨便会下来,我娶右尚书葛仲秋的嫡次女葛玉荷为王妃。”
永和帝生性中庸,在治理朝政上也是中庸之道。虽然此举得到大批文人墨客的追捧,可弊端却层出不穷。葛仲秋和朱弦文身为大顺朝左右尚书,帮着永和帝挑起了大半的江山,在朝中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平日里这两人在朝堂上有说有笑,私底下却结党营私各成一营,水火不容。
太子李辰逸在永和十二年便奉旨娶了朱弦文的嫡长女朱婉儿做了太子妃。而葛仲秋的嫡长女则在永和十三年嫁给了崔国舅在朝堂上位居从四品官职的崔文轩。
皇帝虽然中庸,却十分痴迷手中的权利。太子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在朝中的势力也一日比一日稳健,这已经在无形中给还在壮年的皇帝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如今皇帝要把葛仲秋的嫡次女的指婚给十三皇子,这其中的意味,不能不让人多想。
崔太后听后心中一紧,面上依然笑道,“甚好,哀家早听说葛家那小女儿长得如天仙一般,十分招人疼儿。”
“长什么样,和我有什么关系。”李辰风把茶盅里的茶都倒入口中,对崔太后道,“反正父皇让我娶我就娶,无非就是在府中加两副碗筷,再多加些下人好好侍候着,还能怎么样。”
“唉……”崔太后一叹,“你这孩子,居然能为那个乡下女子做这种让步,也真是难为你了。可这葛家的女儿是不可能做侧妃的,你……”
“我当然知道。”李辰风道,“所以我来祖母这里求恩典来了。有了您的赏赐,即便葛家的女儿霸道到天上,也不能欺负她到哪儿去。”
崔太后点头,接过安嬷嬷手中的盒子,却没有递给李辰风,“那这凤钗哀家不能现在给你,要等你大喜的日子赐给你的平民侧妃,这样她在王府里才能不受委屈。”
李辰风听后高兴,扶着崔太后重新坐下,讨好的道,“还是祖母疼孙儿,为孙儿想得周到。”
崔太后溺爱的戳了下李辰风的额头,笑道,“你这孩子,什么时候把她带给祖母瞧瞧?”
李辰风听后一愣,想起那倔强的身影,不倔神情,空洞的眼神,叹口气道,“还是算了吧,她这样的人是不会招您老人家喜欢的,我还自己藏起来算了吧。”
崔太后哈哈大笑,“这还没过门呢,你就护上短了。打明哀家非让人把她绑到宫里陪哀家几日才行,让你藏着……”
李辰风马上撒娇,“祖母……”
一时间,长乐殿中欢声笑语。
第十二章鹩哥()
回到落梅轩中,秦嬷嬷把绿儿打发了回去,独独留下了灵犀。
秦嬷嬷先由让宫人打水净了面,又换下了贴身被冷汗浸洗的衣服,才端了杯花茶如主子一般坐在梨木小凳上。
灵犀眼睛不敢多看,低头只听见秦嬷嬷喝茶的声音。
良久后,秦嬷嬷对灵犀道,“下去吧,好好喂那只鹩哥。”
灵犀道了声是退下了,心里却不明白秦嬷嬷这是唱的哪儿一出。即然对她没话说,又为什么独独把她留下了?
秦嬷嬷看灵犀规规矩矩的退下,心里越发觉得这个才九岁的孩子不一般。
如若是别的宫人被她叫住这么久,再一句话也不说的打发回去早就吱声问什么了。一个九岁的孩子怎么就这么沉稳,规矩到让人挑不出错来?
傍晚时分,碧玉拿着一盒消肿膏药亲自送到了灵犀的手上。
其实上官烟儿打的那一下巴掌并不重,灵犀的脸上早就没了痕迹。可这是太后娘娘的赏赐,灵犀只能千恩万谢的接了。
碧玉在临走时道,“明儿个巳时把鹩哥带到前殿去,可千万不要错了时候。”
灵犀福了一福,道,“谢姐姐提点,灵儿知道了。”
待到送走碧玉,落梅轩的匠人把暖阁的门窗小心的关上,便都回去休息了。
夜半子时,春儿装做起夜出恭在门外看了一圈,见月光下的院子里没有任何动静,回到房里对已经起身了的灵犀小声道,“没人,快,看看还活着不。”
灵犀闻言连忙下炕,在耳房角落里一只放冬衣的柜子里拿出一个用笼衣遮得严严实实的鸟笼子。小心的把笼衣拿下,鸟笼子里赫然装着一只浑身上下雪白的小猫,正是雪球。
原来昨日灵犀在西暖阁里遍撒兔毛的时候,在几株月季的苗圃里发现了几棵被啃食过的小苗。灵犀把那小苗的叶子摘下来一闻,当下神情一震。
灵犀上一世虽然是杀手,却极其喜欢猫。而这小苗不是别的,正是猫薄荷。怪不得雪球会到西暖阁里来,原来是被猫薄荷的味道吸引过来的。
于是灵犀便用那猫薄荷和鸟笼子做了一个套,先一步把雪球抓了起来。本想着第二日趁人多没有注意的时候放出去给春儿她们结围,却没想猫薄荷引来了另一只猫。
春儿自然是知道这些的,见紫玉把秦嬷嬷和灵犀几人带走,连忙回到屋子里把雪球藏了起来,怕被别人发现。
笼子里的雪球瞪着雪亮的眼睛看着灵犀和春儿,由于嘴里绑着布条只能发出呼噜声。
灵犀怕雪球挣扎,在笼衣拿下的那一刻便往雪球的鼻子下扔了一小棵猫薄荷。雪球闻了闻味道,很享受的眯上了双眼,老实的很。
春儿把手伸到笼子里,摸着雪球纯白的毛发,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姐姐,这是太后娘娘的猫,别说咱们不许养,就是许养也不能养它。”灵犀也是喜欢雪球,可雪球要比她们金贵多了,她们养不起也养不得。
春儿把手收回,道,“快些送出去吧。”
灵犀点点头,趁着夜色把鸟笼子拎到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