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碧玉小娘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修文点了点头没说话,隔了半响,才道:“明儿,我想去西林,给孩子她娘上柱香。”

    柳氏的骨灰被韩修文带回了家乡安葬,葬在西林边上,还立了石碑。石碑上的字,是韩修文亲自写的,然后专门找石匠刻上去的。

    万秀秀犹豫一下:“那我和你一起去。”

    韩修文默默点头。

    其实,在万秀秀嫁过来之前,韩修文曾经去过亡妻的墓前跟她道歉。而这一次,他还是要和她道歉,因为自己那执拗又不知变通的脾气,没能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万秀秀看着他跪下,自己也跟着跪了下来,还过去上了三炷香。

    韩玉娘想去镇上谋事,只过了父亲那关还不行,还有玉环和玉郎。他们平时都很粘她,若是知道她要离家去外面住,肯定少不了要哭闹一番。

    韩玉娘最见不得他们哭,于是特意去了一趟镇上,买了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给他们。

    两个小人儿都高兴得很,但听说姐姐要走,顿时就变了脸,哇哇大哭起来。

    万秀秀闻声过来,忙着安抚他们。

    韩玉娘花了足足半个时辰,才把他们哄好,还做下保证,每三天就回来一次。

    韩玉环和韩玉郎哭累之后,很快就睡着了。

    万秀秀轻轻地拍着他们,小声道:“玉娘啊,要不你再想想,孩子们都舍不得你,你爹也舍不得你。”

    韩玉娘低了低头:“二娘,我都想好了。您就让我试试吧。如今家里家外,有您照顾着,我这心里踏实得很。只是,往后免不了要辛苦您,让您多受累了。”

    万秀秀微微红了眼眶:“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家里的事,不用担心,倒是你一个人在外面,可千万要照顾好自己。”

    韩玉娘点头“嗯”了一声。

    “你准备什么时候去找活儿?”

    “明天。我今儿去看了看,城西的醉仙楼和城南的常乐饭馆都招人。”

    万秀秀一面给孩子们盖好被子,一面道:“行,明儿我和你一起去。”

    待到天蒙蒙亮的时候,韩玉娘就起来收拾东西。

    她没带太多行李,就是一些衣物鞋袜和一本手抄的菜谱,还有半吊铜钱。

    万秀秀怕她在外面睡得不舒服,便给她带了床被子。被子是她亲自缝补好的,里面还蓄了新买的棉花。

    母女二人临出门的时候,韩修文过来送她,他原本想说些体贴女儿的话,可就是张不开嘴,犹豫片刻才道:“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马上回来。”

    韩玉娘含泪点头:“知道了。”

    万秀秀叮嘱道:“相公,等孩子们醒了,你好好和他们说,别让他们哭得太凶。”

    为了不让韩玉环和韩玉郎看见,韩玉娘只能趁着他们起床之前离开。

    韩修文点了下头,心中有数。

    一路上,韩玉娘一直偷偷地抹着眼泪,万秀秀看得真切,忍不住心疼道:“你也是真能忍。”

    韩玉娘抹了一把脸,轻声道:“我要是哭哭啼啼的,父亲见了该伤心了。”

    万秀秀闻言,忙安抚似的拍拍她的肩膀:“没事的,没事的。”

    醉仙楼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大酒楼,东家是一位南方商人,行事低调,平时鲜少露面。店里做主的掌柜的,姓沈,是一位年近三旬的美娇娘,因为长得太过漂亮,所以人送外号“沈仙姑”。醉仙楼的酒菜价格不菲,客人却是从来不少。镇上但凡是有头有脸的人,平时请客吃饭谈生意,首选的地方就是这里。

    韩玉娘按着门上张贴的告示进去应事,负责接待她们的人是个面相和善的老妇。

    她是在后厨做杂事的仆妇,张婆子。

    张婆子抬眸打量了一番韩玉娘,只觉看着不错,干干净净,清清秀秀的。

    “这姑娘长得可真俊儿啊。”张婆子忍不住夸了一句,跟着走过去,望着韩玉娘道:“来,把手伸出来让我看看。”

    在厨房做事的人,必须得有一双巧手。

    韩玉娘伸出自己的双手,还不忘摊开手掌。

    张婆子仔细检查了一番,点头道:“恩,这手相看着也贵气,平时不怎么干活吧。”

    韩玉娘忙道:“一般的家事我都会做,而且,我还会做饭,也会几样拿手的菜。”

    万秀秀也附和道:“是的,我家玉娘做饭可好吃了。”

    张婆子闻言仍是点头:“姑娘坐吧。我看你倒是不错,只是咱们这儿招的都是在灶上做工的活计和帮厨。每天卯时就要起来,一直要到亥时才能休息,很是辛苦,姑娘你能吃得消吗?”

    韩玉娘郑重应是:“我可以的。”

    张婆子见她一双眼睛亮亮的,透着股精气神儿,心里满意道:“好,既然姑娘这么说了,那咱们就谈谈工钱吧。”

    后厨的等级分明,只要是刚进门的新人,一律都算是学徒,只管砍柴烧火,洗洗涮涮。虽然店里包吃包住,但学徒的工钱不多,每个月只有二百文。等三个月之后,学徒之间要相互比试,得胜者可以晋升为帮厨,不但可以正式上灶台学手艺,每月的工钱也会增加至五百文。

    这条件不算优厚,但也算是合情合理。一个月二百文钱,虽说是少了点,但韩玉娘对自己有信心,估计用不了三个月,她就能成为帮厨的。

第五十回() 
醉仙楼的后厨房连通着一个半大的院子,院子分为前后两进,每一进各有四间大房,前院是做饭和储存食物的地方,而后院就是个可以住人的大杂院。

    韩玉娘被安置到了大杂院的西屋,屋子地方不大,砌了一床通铺的大土炕,还外加一张木头床,看着有点拥挤。

    万秀秀将屋子打量个遍,不觉蹙眉道:“这也太挤了,你能住得惯吗?”

    韩玉娘看了看四周,觉得还挺干净的,便点头道:“二娘,我觉得挺好的,人多住着也热闹些。”

    说话间,打从外间进来一个青衣丫头,梳着双丫髻,柳眉细眼,皮肤黝黑,看着年纪不大。

    “呦?你们是新来的吧。”那丫头脆生生地开口,倒不认生。

    韩玉娘微微而笑:“是,我是刚过来做事的,我叫韩玉娘。”

    那丫头闻言回给她一笑:“我叫小春。张婆子让我来带你去干活,你把东西放好了,就去前院找我。”

    “嗳,知道了。”

    打过招呼过后,小春就出去了。

    万秀秀把包袱给交给韩玉娘,不放心道:“玉娘,出门在外,你可得多留个心眼儿才行,别轻易心软。”

    韩玉娘连连点头,半哄半劝地把她给送走了。

    回了西屋之后,她把自己的包袱搁在土炕的一角,然后就去前院找小春。

    院子里飘着一股子肉香味儿,闻着很香。

    这会儿快到饭点儿了,也是大家最忙的时候。

    有人吆喝着报菜名,有人小跑着去上菜,还有人在院中劈柴火。韩玉娘的耳中充斥着各种声音,煎炒声,剁肉声,还有锅碗瓢盆发出的声响。

    韩玉娘还未找到小春,她就已经从水房探头出来,“这里这里。”

    韩玉娘跟了过去,一进门就发现里面热气腾腾,十几口的灶台上都烧着热水,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小春垫着麻布,提起一壶热水道:“咱们这儿有个规矩,进门先洗澡。”

    韩玉娘微怔,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规矩。

    小春笑笑:“你跟我来就是了。我提热水,你提凉水。”

    洗澡的地方在后院,小春帮着她兑好水后就去木屋外面守着道:“你好好洗,我在这里替你把风。”

    韩玉娘一时还有些闹不清楚状况,这是间用木板搭成的房子,十分简易。

    洗过澡后,韩玉娘推开木门,看见小春果然等在外面。“院子里人多,所以,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有人把风。下次我洗的时候,你也要帮我啊。”

    韩玉娘点头微笑:“当然。”

    新环境,新规矩,看来要适应的事情还有很多。

    头三天,韩玉娘一直都在后院忙活,不是挑水就是砍柴,做得都是些粗笨的活儿。

    她知道自己是新人,没资格挑剔,只把事情都做得整整齐齐,不让人挑出错儿来。和她同屋的那些人,除了小春之外,其余人对她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抵触。

    韩玉娘不明为何,小春便偷偷提醒她道:“她们那是嫉妒你呢。因为你长得好看,穿得也好看。”

    来这里做工学徒的女孩儿,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家里没钱没地,只差要卖儿卖女的过生活了。她们都是被父母硬送过来的,每天在厨房里做最苦的杂事。

    韩玉娘听了小春的话,有些哭笑不得。

    “我也是穷人家的女儿啊。”

    小春瞪着她笑:“瞎说,你看你长得多白,一看就是享过福的人。”说完,她又低头抓过她的手,继续道:“再瞧瞧这手,摸起来软乎乎的,不像我们一个个粗得像树皮。”

    说着说着,她的眼神中多了几分羡慕。

    韩玉娘忙岔开话题,问道:“小春,我什么时候能去前院拜师傅啊?”

    “你急什么?我都来三个月了,还一直都在水房烧水呢。”

    韩玉娘顺着话茬,多问了几句。

    小春便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告诉给了她。

    原来,醉仙楼的厨房里有两位主事的大师傅,一男一女,一位姓王,一位姓沈,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北方人。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厨房有了两位大师傅,那些跟着他们的人,自然而然地分成南北两派。

    沈师傅因为是女师傅,所以手下的帮厨和学徒也都是女子,而王师傅的手下则是清一色的小伙子,两帮人视同水火,常常在厨房里面斗得不可开交。

    韩玉娘听了只觉新鲜,心里不禁对那位尚未谋面的沈师傅多了几分敬佩之情。一个可以在大酒楼的后厨房独挡一面,站住脚跟的女子,必定厨艺过人,有一套自己的看家本领。

    “这么说,如果咱们想要学厨,那就只能跟着沈师傅了。”

    小春点点头:“恩,王师傅那个人脾气太大,而且,他最看不起女人。”

    又过了两日,韩玉娘也跟着小春一起去水房烧水。

    水房,顾名思义就是负责热水的地方,沏茶的热水,煲汤的热水,还有用来处理食材的热水。

    醉仙楼一天差不多要杀五十只鸡,只因酒楼的菜单上有一道名菜,叫做醉鸡。很多食客慕名而来都是为了品尝这道菜。

    据说,醉鸡是沈师傅的拿手绝活儿,韩玉娘很感兴趣,也想有机会可以学会这道菜。

    韩玉娘正准备去前院送水,却见有人正双手叉腰,站在前院教训人,不,准确的说,他在骂人。“一群没脑子的东西,整天就知道傻吃傻睡,连洗菜洗米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全都是废物!”

    韩玉娘见那人气势汹汹,不觉后退一步,身边经过的人,忙小声提醒她道:“你别过去,王师傅又要开口骂人了!赶紧躲躲吧。”

    韩玉娘提着水桶,正要转身,却听背后响起一声怒吼:“送热水的丫头,你是没长眼睛,还是没长耳朵!赶紧去厨房添水!”

第五十一回() 
那个双手叉腰的中年男人,正是大厨王师傅。他面前站着的人,都是他的徒弟,一个个全都被他骂得灰头土脸。

    韩玉娘见他如此气势汹汹,连忙提着水桶去了厨房。她是生面孔,厨房的姑娘们瞥了她一眼之后,便开始互相窃窃私语。

    韩玉娘站在一边等着空桶,顺便抬头扫视了一圈厨房,心中暗暗惊叹。

    这是她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厨房。

    韩玉娘微微而笑,只觉自己没有来错,这里一定是个可以学到东西的地方。纵使辛苦了些也值得。

    每天卯时一到,韩玉娘就要去到水井边挑水,看着只是小事一桩,其实却很需要技巧。

    水桶抛下去之后,必须要甩出一个弧度,才能挑起一桶水,而不是小半桶。

    韩玉娘打了足足十桶水,累得肩膀都酸了。

    等到吃饭的时候,她拿筷子的手微微有点发抖。小春见状,忙替她盛了粥,又给她拿了个馒头。

    韩玉娘忙对她说了声“谢谢”,谁知,同桌的秋玲却是冷冷一笑,“读书人家的女儿就有能耐。这才几天的功夫,就给自己找了个丫鬟。啧啧啧……”

    小春闻言咬了咬唇没说话,她平时听惯了这些冷嘲热讽,早就习以为常了。

    韩玉娘却是开了口:“大家住在一起,互相照应是应该的,我和小春是朋友,你不用把话说得这么难听。”

    秋玲是屋子里年纪最大的,比韩玉娘还要年长一岁,平时没人敢和她顶嘴。

    她把筷子撂下,瞪了一眼韩玉娘道:“嘴长在我身上,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用不着你管!你才来几天,连屁股下面的板凳还没坐热乎呢,就想要翘尾巴了。”

    韩玉娘听了这话,眉心微蹙,也放下了自己手里的筷子。

    小春直觉不好,忙在桌子底下轻扯韩玉娘的衣摆,小声道:“玉娘算了。”

    韩玉娘也知道她是个刺头儿,时常没事找事,故意刺别人两句。韩玉娘原本也想忍一忍就算了,可这不是长久之计。难不成,往后每天都要看着她摆脸色。

    “秋玲姐,你是屋里年纪最大的,我原本该对你客气些。可是,我不喜欢无事生非的人,只有畜生才有尾巴,人没有。这么简单的常识,你也不知道吗?”

    秋玲见她还敢来劲,登时瞪起眼睛道:“嘿,臭丫头你还来劲了,是不是?我就骂你是翘尾巴的畜生了,怎么着?有本事你打我啊!”

    她的话音刚落,韩玉娘便毫不客气地甩了一巴掌过去。

    这一下子,让所有人都怔住了。

    秋玲缓了片刻,便张牙舞爪地朝着韩玉娘扑过去,摆出一副要和她大打一架的架势。

    韩玉娘也很机灵的,一个闪身就躲了过去。

    “臭丫头,你敢打我!我今儿非撕破了你的脸不可!”

    秋玲哪里肯轻易罢休,叫嚣着开骂。

    小春忙把韩玉娘推到外面,“她打人可狠了,你赶紧躲躲。”

    韩玉娘站着没动,只道:“躲有什么用?怎么也得想个办法治治她!”

    她可是连牛婶儿和黄富贵都不怕的人,还能畏惧一个如此不识好歹的笨丫头。

    韩玉娘不跟她比蛮力,只是看准时机伸出一脚,便把她给绊倒了。

    秋玲摔了大前趴子,下巴直接嗑在地上,差点咬到舌头。

    她疼得倒地大哭,惹得旁人都凑过来看热闹。

    许是,她的人缘太差,大家见她哭了,连个过去劝着扶着的人都没有。

    动静闹得太大,惊动了前院管事的张婆子,她神情不悦地走过来瞧,沉声问道:“这都什么时辰了?你们还有闲工夫在这儿瞎胡闹!”

    张婆子哄走了那些看热闹的人,只把当事人叫到一边训话。

    秋玲收住哭声,一脸委屈地对张婆子告状,说韩玉娘欺负她打她。

    张婆子闻言板着脸,看向韩玉娘道:“你才刚来几天就惹事啊?”

    其实,从第一次见她开始,她对这孩子的印象就不错。再说,听说她是读书人家的闺女,肯定是懂规矩的人。

    韩玉娘也是实话实说,把秋玲故意挑茬儿的事,说得仔仔细细,一清二楚。

    秋玲说不过她,便只剩下哭了。

    张婆子一脸嫌弃地瞪着她:“你这辈子早晚得毁在你这张臭嘴上!哭,还有脸哭呢?能挑事儿不能扛事儿的窝囊废。”

    她一点不留情面,三言两语间就把秋玲骂得没了动静。

    至于韩玉娘,她倒是一句重话都没说,只是警告道:“今儿的事,我先不和你追究。若是再有下次,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韩玉娘有些意外,不知她是真的明事理,还是故意偏袒自己。

    秋玲闹了个没脸,只低头捂着脸,跑回屋里去哭。

    韩玉娘的反应稍微慢了半拍,便又被张婆子叫住:“听说你会认字写字?”

    韩玉娘忙应了声:“是的。”

    “那算盘会不会用?”

    韩玉娘点头道:“我会用。”

    小时候,娘亲教过她用算盘算账,说是为了让她嫁人之后,可以管理家用。

    张婆子闻言一笑:“那正好,今儿后院的活儿,你就别干了,过去前院帮忙算算账。”

    今天是月中,也是醉仙楼采买食材的日子,所以,会有很多人来送货结钱。掌柜的今儿有事不在,账房先生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韩玉娘觉得这是个表现的好机会,忙跟过去帮忙。

    那账房先生是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头发花白,看着还算和气。

    见张婆子领来一个姑娘家,他微微蹙眉道:“这孩子能行吗?”

    张婆子推了一把韩玉娘,让她进屋说话:“她会写会算的,正好能帮你。”

    账房先生眯着眼睛打量了韩玉娘一番,便道:“行啊,过来给我念几行账目,我看看。”

    韩玉娘双手接过账本,照着顺序,念了几行。

    账房先生听了发现一个错字都没有,便又让她打算盘,

    韩玉娘眼明手快,按着吩咐,把账目算得明明白白。

    账房先生很是满意,只道:“你这女娃,还真是不错。你既然会写会算的,干嘛非要去后厨做事,做那么累的活儿。”

    韩玉娘微微而笑:“我是来学手艺。”

    账房先生了然点头:“行,回头我会替你说几句好话,让沈师傅早点收下你。”

    韩玉娘闻言忙起身道了声“多谢先生”。

    账房的桌面上放着差不多有二十两的碎银子,这些都是要付给菜贩肉贩的。他们每天按时送货,领取票子,然后在月中和月尾的时候,过来按着票子的数目结账领钱。

    醉仙楼的声誉一向很好,从不亏欠工钱和货钱。

    每家领过银子之后,韩玉娘都要用沾了朱砂的笔,轻轻划上一横,然后在本子后面标注付了多少钱,几两几文都要写个清楚。

    忙了一上午,等到了午饭的时候,账房先生留她一起吃饭。

    厨房送来的都是好菜好饭,韩玉娘不好意思留下。

    “你也一起尝尝吧,这都是沈师傅做的菜。”

    账房先生的一句话,让韩玉娘变了主意。

    他给她单独拨了一碗饭菜,让她拿回去吃。

    韩玉娘把饭菜端回去,想和小春一起分着吃。

    大家也正在吃饭,见她回来了,忙有些不自然地笑笑。

    秋玲的脸颊上还隐约可见一个红红的巴掌印,神情不善。可不知为什么,她没有再找茬,只是扔下碗筷就离开桌子。

    韩玉娘理也没理她,只把饭菜放到桌上,让大伙一起吃。

    小春满脸笑意:“玉娘,这是账房先生给你的。”

    韩玉娘“嗯”了一声,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先去洗了手。

    大家原本想动筷子来着,见她走了,又忙缩回了手。

    韩玉娘洗过手后,重新回到桌边坐好,她先夹了一块肉,给了小春。

    小春一脸满足,吃得津津有味。

    虽说,大家都是在厨房做事,后院的伙食并没有前院的伙食好。所以,平时很难吃上肉,就算有剩菜可分,也只剩下油腻腻的菜汤了。

    韩玉娘把每样小菜都尝了一遍,果然是肉嫩菜鲜,味道香浓。

    小春望了望她,忍不住道:“你这样吃饭,要是在我家的话,就得饿肚子了。”

    她家孩子多,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吃饭的时候就像是在打架一样,要是手慢了,那就什么也吃不到了。

    韩玉娘见旁人都走了,便道:“早上的时候,是我连累你了。秋玲她们没再找你麻烦吧。”

    小春抿起嘴角:“她才不敢呢。早上你把她教训了,张婆子一点都没向着她说话,她就知道自己没戏了。哼,让她没事找事,人缘都臭了,亏得你这次教训了她,往后我看她还怎么得瑟!”

    韩玉娘闻言只是淡淡一笑。

    她不喜欢给自己惹麻烦,但她也不怕别人找麻烦。

    因着她会写会算,张婆子便时常让她去前院帮忙,一来二区间,她也算是把厨房的人认得差不多了。

    一晃小半个月过去了,韩玉娘有点想家,便向张婆子请假半天,想要回家看看。

    张婆子还算是好说话,只扣了她五文钱的工钱,还让她明儿卯时回来就行。

    韩玉娘喜滋滋地收拾了一下,便出了门。虽然工钱还没发,但她还是买了不少东西,大包小绺地背在身上。她寻思着自己快点走,天黑之前一定能到家。

    正当她辛苦赶路的时候,身后突然响起一声惊呼:“韩姑娘!”

    韩玉娘循声转头,只见几步之外的马车里,探出一张惊喜异常的脸,正是许久不见的六福。

    韩玉娘怔了一怔,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六福跳下马车,朝她跑过来。

    他一脸大喜道:“韩姑娘,您今儿进城来了?”

    韩玉娘点了点头,心情稍微有点尴尬。上次他们不辞而别,也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