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佬都爱我-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起二儿子赵南,张丽云就想叹气,今年二十七八了,打小过他一块玩的同伴,孩子都已经满地跑,他连成个家的想法都没有,每次说起不是推脱就是沉默。

    早几年他刚当兵,一年到头还能回家住几天,现在虽说军衔高了,想见一面却更加不容易。这次盼了两年才把他盼回来,结果只留了一晚,第二天就赶回部队去了,领导人都没他忙!

    张丽云总觉得再这么下去,恐怕以后臭小子连家都不回了,所以才下了决心,不管儿子愿不愿意,她都必须给他找个媳妇儿,不能再拖。

    至于是哪个姑娘,她倒不是很介意,之前选中杜宝珍,也是想着自家儿子救过人家一命,两个人心中或许有点儿不一样的情愫,现在看来,是她想多了,不但儿子没想法,人家闺女也没想法。

    好在没了杜宝珍,还有个更合她心意的杜宝琴。小姑娘生得白白净净,性情温和乖巧,又不至于胆小怯懦,瞧着也是大大方方的,那模样更是整个大队找不出第二个。

第3章 八零兵哥03() 
六月的天,夜里就算睡在凉席上,还是热得跟蒸锅里的鱼一般。

    杜家院子里静悄悄的,众人都已经睡了。

    张小华挺着肚子,比别人怕热,翻来覆去睡不着,偏偏旁边杜宝强还直打鼾,恼得她一脚踹了过去。

    “唔怎么了?”杜宝强睡得迷谜糊糊,以为她要喝水,眼睛都没睁开,就要下床。

    张小华扯了他一把,“干嘛呢,我睡不着,陪我说说话。”

    “说什么?”杜宝强倒了回去,话音没落,鼾声又响了起来。

    气得张小华要掐他,只是看他实在困极,到底没舍得下手,自己把一把蒲扇打得啪哒啪哒响。

    不知过了多久,半掩的窗户吹进一点凉风,她赶紧趁着这一丝清凉酝酿睡意。正昏昏欲睡,杜宝强忽然一个激灵坐起来,摇醒了她,“媳妇儿,你刚才是不是喊我?”

    好不容易才来的瞌睡一下就跑了,张小华简直要给他气哭,坐起来就是一阵捶。

    杜宝强不敢还手,等她打累了,下床倒了杯茶,殷勤奉上。

    张小华气哼哼喝完茶,见他还一脸摸不着头脑,更是郁闷,“瞧你那傻样儿,幸好是个带把的,要是个女孩,以咱爸妈的偏心劲,早把你卖了供他们宝贝女儿读书去了!”

    “咱们爸妈没有吧”杜宝强挠着头皮。

    “没什么?没偏心?”张小华斜眼看他,哼笑道:“要是没偏心,怎么两个女儿,一个天天苦哈哈在家干活,一个说要读书就读书,说要考大学就考大学?”

    杜宝强看了眼屋外,小声道:“那不是宝琴说自己成绩不好,主动不读么。”

    张小华冷笑不语。杜宝琴成绩不好?这话恐怕只有杜家人自己信。她有个表妹,当年跟杜宝琴是一个班级念书的,回回在她面前夸,说她们班第一名的那个女孩,又斯文又漂亮,成绩又好。后来杜宝琴初中读完,没读高中,她的那些同学哪个不惊讶?

    张小华也是嫁来杜家才知道,杜宝琴那时候之所以不读,是因为杜宝珍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家里一下子拿不出两份学费来,她才主动说自己没有妹妹聪明,成绩不好,不读了。

    要不怎么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去年杜宝珍要读高中,一年得几十块钱的学费,本来凑不出,被她又哭又闹,硬是给挤出来了。

    “就算不说读书的事儿,只说现在每天的那两个鸡蛋。家里那几只兔子,割草、喂食、剪毛、清理兔笼,哪一样不是宝琴做的?结果兔毛换回来的鸡蛋,反倒没她的份。你和爹干活就不说了,我是肚子里有个孩子,不然我也没脸吃的。可宝珍呢?说她读书要补补脑,你看放假的这些日子,她哪一天捧着书看了?你们杜家人个个心瞎眼瞎,我可没瞎。”

    她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别以为没人不知道,杜宝珍天天一个人跑到水库去做什么,还不是为了个野男人!那男人考上大学回城去了,她才要死要活也要读高中、考大学。

    杜宝强挠挠脸颊没说话,张小华又仍下一个,“今天妈让宝琴去赵家了,我看,多半是宝珍不想嫁人,所以想把宝琴推出去。”

    “不至于吧”杜宝强立刻抬起头来。

    “不至于什么?”张小华冷笑不已,“难道你之前真就一点都没感觉?其实这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蒙着一层窗户纸遮羞,不去捅破而已。这是你们杜家的事,我一个姓张的人管不着,我只管我肚子里这个孩子。我告诉你杜宝强,我肚里要是个女儿,你们杜家人如果也敢这么偏心眼,可别怪我跟你没完!”

    说完,她就背对着侧躺下,再不说话。

    那天去过赵家之后,姜芮仍和平常一样,挖挖兔子草,剪剪兔毛,做做家务。这天她上后山捡柴,见到一颗无主的茶树,就摘了一捧茶叶,用衣服兜着装回来。

    刚进家门,王桐花就把她拉进房里,“丫头,妈跟你说个事。”

    她身上都是汗,刘海粘在额头上不大舒服,随手用袖子擦了擦,“什么事,妈?”

    “前几天你不是去了趟赵家么?刚才你张婶来了,跟妈说很喜欢你,想让你给她做二儿媳妇呢,你觉得怎么样?”

    姜芮早已有所预料,面上作出惊讶的神色,“不是说宝珍”

    王桐花打断她,“你也看到了,宝珍不愿意。再说,你张婶儿明白跟我说,她更喜欢你呢。丫头,这是好事啊,你看你也到年纪了,这一二年经常有人问起,我只跟他们说是舍不得你,想让你多留两年。实际上,妈是怕你没嫁到好人家,跟我一样受罪。你看妈这一辈子,因为穷,因为你爸没本事,吃过多少苦?叫多少人看不起?我什么都不想了,就指望你们兄妹三个,只要你们都好好的,都过上好日子,吃再多苦妈也不怕。”

    她说着,想到伤心事,抹起泪来。

    “妈,您别这样,都过去了。”姜芮轻声劝她。

    “是啊,都过去了。”王桐花擦干眼角,“你看,现在赵家都想娶你做儿媳妇,丫头,你的好日子来了!”

    姜芮为难地说:“我跟赵南都没见过面”

    “没事没事,”王桐花赶紧到抽屉里拿了张照片出来,“你张婶儿刚才也说了,阿南正事忙,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所以拿了个照片给你看看。这是他之前留在家里的,你瞧,多精神啊!”

    照片被塞到姜芮手里,里头人三十不到的年纪,穿着一身整齐的军装,头发理得短短的,满脸肃穆的看向镜头。与前几天姜芮见到的那张十五六岁时的相比,眼前这人更多了一分阳刚与沉稳,少年时那种锋芒毕露则都被包裹在军装之下,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套上了剑鞘。

    王桐花又说:“你张婶的意思,是叫咱们也拍张照片给阿南看看。丫头,你明天就去县城拍照吧。”

    姜芮微微蹙眉,“拍张照得好几块呢。”

    “不怕,妈有钱!”王桐花生怕她不同意似的,拍着胸口说:“你只要今晚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明天去照张漂漂亮亮的相片就行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

    话都到这份上,姜芮哪还有拒绝的余地。

    第二天,她又换上那身的确良的衣服,提着一个布袋,袋里是最近攒下的兔毛,以前都是拿去公社供销社,换点家里要用的物品,今天准备去县城换。路上逢人问起,就只说卖兔毛。

    从朝阳公社到阳安县城,一天只有两趟车,一早一晚。姜芮自西山大队走到公社,怕赶不上,很早就出发了,在站点等了将近半小时才发车,车票两毛五分钱。

    这条路路况不好,黄泥铺成的,路面上坑坑洼洼,车的座椅又硬,等下车时,半边身子都颠麻了。

    姜芮是第一次来阳安县城,好在之前听人说过,整个县城就一条街道最繁华,供销社、国营饭馆、照相馆、新华书店等都在一处。她下车后跟人问了下路,很快就找到了。

    县城比朝阳公社大得多,路面都宽了不少,街上走着的人穿得也更光鲜,不像村里人的衣着,灰扑扑的。供销社也比公社上的大很多,叫阳安百货大楼。一进去,琳琅满目的物品看得人眼花缭乱,玻璃柜台里按分类摆满了布料食品家具,柜台后站着年轻的售货员,穿着白衬衫,扎麻花辫,很是时髦的模样。

    姜芮提着布袋在商店里逛了一圈,才在角落找到收购站。已有许多人排队,都是像她这样从下头公社、大队来的农村人,卖点禽蛋或是废旧物资,也有草药和动物皮毛。

    队伍前进得很慢,轮到的时候,每个人都盯紧了收购员手中的秤,换来的钱,更是一毛一分来回数上好几遍。

    兔毛是按两算的,一两四毛钱,她们家四只兔子,攒了三个月,总共攒下一斤一两多一点,卖了四块五毛钱。以往还有兔崽卖,这次一窝生了六只,其中四只跟同大队的人家换了鸡蛋,还有两只回礼给了赵家,就只剩兔毛了。

    她将钱数过一遍,小心收在贴身的衣兜里,出了百货大楼的门,往前走了一段,找到照相馆。

    拍照是件既洋气又奢侈的事情,杜宝琴长到这么大,连照相馆的门都没进过。这次一进一出,花了姜芮将近三块钱。相片不能马上拿到,她留下了家里的地址,等洗出来,再由照相馆的人寄给她。

    今天出门前,王桐花给她准备了三块钱防身,那三块她没去动,另外留出回程的车票,手头还余有一块一毛四分钱。

    她又回到百货大楼,买了一封火柴,里边十小盒,两毛钱,两斤粗盐,五毛钱。她还看见白糖和肥皂,但是这两样都是紧缺物资,需要凭票购买,没有票,有钱也买不了。最后她只买了几个蛋,还花八分买了一包便宜的香烟,给她爸杜有福的。

    中午的时候,来了一群少年人,用粮票买面包和饼干,看他们的年纪也不过十五六岁,应该还是学生,一起出来游玩的。

    姜芮在旁好奇地看了一会儿,直到他们走了,才从包里掏出一张饼果腹。

    她在百货大楼里呆到下午,才有一趟车回朝阳公社。

    一到家,杜宝珍就冲过来扒拉她的布袋,看了几眼,失望道:“姐,妈说你去县城卖兔毛,我以为县城里能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

    她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两天王桐花不跟她提嫁人的事,她也就不赌气了。

    王桐花挥挥手将她赶走,“就想着吃,饿死鬼投胎!”

    杜宝珍吐吐舌头,回了自己房间。

    边上没人,姜芮把剩下的钱交给王桐花,又把今天的事大致和她说了。

    “你这丫头就是心眼太实,一笔一笔算那么清楚干什么?去了县里,给自己买两颗糖吃也好啊。”

    姜芮只是笑笑。

    那张照片好几天后才寄到家里,姜芮只看了一眼,便被王桐花收起来,也不知她什么时候给张丽云送去。

    大约又过了一个月,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某军区,赵南正在办公桌后看一份作战训练计划。

    办公室外传来一串脚步,来人在门上扣了两下,推门而入,“老赵,有你的信。”

    赵南眼睛仍盯着手上的文件,伸手去接。

    郑彬却不给他,将信夹在两个指头里,在他面前晃了一晃,一脸幸灾乐祸,“看地址是从你老家寄来的,而且看手感,里头应该有一张照片。老赵呀,看来伯母终于憋不住,要向你催婚了!”

    赵南不接他的招,又将手收回来。

    “怎么?不拆开看看?让我瞧瞧那姑娘长什么模样嘛。难不成是你上次回家探亲遇上的桃花?行啊你,回来这么久都不声不响的,难道一个晚上就把终身大事解决了?那姑娘漂亮不?多大年纪了?嗯?老赵你快说啊。”郑斌心痒难耐,围在旁边骚扰个不停。

    赵南不堪其扰,皱着眉头把信拿过来,刚撕开封口,里头滑出一张照片,他还没拿起来看,就被旁边一只手抢去了。

    “我给你把把关!”郑彬笑嘻嘻道,将照片对着窗边的光线细看。

第4章 八零兵哥04() 
郑彬拿着照片轻吸了一口气,意外道:“老赵,伯母上哪儿给你找来这么漂亮的姑娘?可不比文工团那几个台柱差呀!”

    他知道赵南是农村人,虽没有歧视的意思,可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农村姑娘要在农场里干活,不都是黑黑瘦瘦的么?猛一见到这样白皙秀气的,便颇有几分惊艳之意。

    “你瞧你瞧,”他把照片塞到赵南眼前,“要都是这么漂亮的姑娘,你还抗拒个啥?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赵南接住照片看了一眼,拿起一同寄来的信细读。

    那信是张丽云口述,赵茜茜代笔写的。大意是说家里替他相看了个很好的姑娘,要他无论如何,近期或者年底请个探亲假回家,跟人姑娘见个面,解决一下人生大事。末尾放下狠话,若他不照办,张丽云就要找上部队领导,让领导关心关心下属了。

    信读完,赵南眉间皱起了个浅浅的川字。

    上次他回家探亲,从水库救起一名女子,张丽云得知后,就有意无意地试探。他以为这次是他…妈不死心,将那姑娘的照片寄来,没想到却是姑娘姐姐的。也不知这短短一段时日,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竟有这样的转折。

    他将照片和信装回信封里,黄色的封壳渐渐遮盖了照片上的人,那画面似乎是慢动作一般,从翘起的唇角,到旋开的梨涡,再到含笑的眉眼,直至全都不见。

    郑彬一直在旁边,等着他的反应,可他收好信,却又拿起文件继续看了。

    “老赵,你就一点感觉都没有?一点都不动心?别害羞嘛,跟老哥哥说说,哥可是过来人,你看这里,都是经验!”郑彬边说边拍胸口。

    “三营训练计划部署完毕了?这次演练有不垫底的决心?”过了半天,赵南慢吞吞从文件中抬起头来。

    郑彬给他噎得直捂胸口,颤着手指他,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老赵!这话过分了啊!什么叫不垫底的决心?难道我三营就整天垫底了?你二营的兵能耐,我们三营也不熊!就等着瞧吧,早晚把你们干得屁滚尿流!”

    赵南听了,放下手中的文件,很是郑重地看着他,“我一直等着刮目相看。”

    郑彬更加憋屈了,在地板上重重踏了两步,回头来猛地指他,又重重踏了两步,最后什么话都没说出来,捂着胸口出去了。

    最热的两个月暑假慢慢过去,学校即将开学。

    这两天,王桐花又在盘算着杜宝珍的学费,算来算去还差几块钱,家里一时没有进账,也不准备和人借,只能等开学时去一趟公社高中,请老师宽限一段日子。好在这种事在农村还算常见,学校也都较为宽容。

    开学前一晚,杜宝珍翻来覆去睡不着。如今高中只需读两年,也就是说,再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要高考了。她迫不及待在心中设想将要去的城市,将要考入的大学,和将要重逢的人,一时兴奋得无法停止。

    她忽然侧过身,面向姜芮的床,小声问:“姐,你睡了吗?”

    “还没。”黑暗里,姜芮的声音轻轻传来,“你怎么还不睡?明天得早起了。”

    “我知道,可是就是睡不着嘛,姐,你跟我说说话吧。”

    暗中传来悉悉簌簌的声音,姜芮也翻过来侧身躺着,脑袋枕在手臂上,“要说什么?”

    “就说说将来吧!姐,你有没有想过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以后啊”姜芮睁眼看着黑夜,如果真正的杜宝琴还活着,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或许会嫁给一个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坏的人,生两个不聪明,也不笨的孩子,过着不富裕也,不至于困窘的生活,就这样到老,平平凡凡,儿孙满堂。

    但杜宝琴已经没了。

    她微微摇头,“想不出来。”

    杜宝珍嬉笑一声,雀跃道:“我都想好了,我要考上大学,留在大城市里,跟我喜欢的人在一起!”

    姜芮点了点头,“这样挺好,要好好努力。”

    “我会的!”杜宝珍高高兴兴应下,“姐,等我以后在城里安排了工作,就接你去玩一玩!听说大城市比阳安县城大多了,马路上可以同时跑四辆小车,还有高达十几层的大楼呢!”

    姜芮并不问她是听谁说的,只笑着轻声说:“那我等你。”

    “咱们说定啦!”杜宝珍美滋滋道,仿佛眼前已经出现了那副场景。

    头一晚半夜才睡,第二天她仍早早起了去学校,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温习功课,这学期她申请住宿,只有周末才回家。

    房间里书本衣物搬走不少,一下子空旷许多,也显得有些杂乱。姜芮干完家务,便顺手整理了下屋子,却从书桌抽屉里打扫出一封信,信封上的落款人是韩文柯。

    这个人在杜宝琴的记忆中,有着很深刻的印记,仅次于家人。

    韩文柯是大城市来的插队知青,和公社里的青年很不一样。他长得白瘦斯文,衣着干净整洁,戴着一副细框眼镜,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还会吹口琴、拉手风琴,甚至会唱俄文歌。

    可以说,当年的他风靡了整个朝阳公社,公社中至少一半的姑娘倾心于他,其中就包括杜家两个女儿。

    杜宝琴对韩文柯的喜爱,没让任何人发觉,当初放弃学业,她就知道那人已经成了奢想。等去年韩文柯考上大学回城,她便彻底把这件往事埋在心底。

    杜宝珍也喜欢韩文柯,甚至为了他要考大学的事,杜宝琴一清二楚。她看着妹妹踏上那一条自己当初没能走完的路,与路的尽头那个人越来越近。

    而她,则永远地留在原地。

第5章 八零兵哥05() 
杜家屋后有一小块自留地,原本种着南瓜,如今季节将过,南瓜藤开始发黄发枯。

    姜芮从层层叠叠的叶子下,找出最后一个南瓜收进竹篮,里头一共已经装了三四个,个头都不大,只有两个巴掌多一点儿,瓜皮微黄,有点老了。

    她提着竹篮进屋,王桐花接过看了眼,挑出里边儿品相最好的一个。刚要说让她给赵家送去,想了想,又将这话咽下。

    照片拿给张丽云已有不短的时间,赵家一直没有个准话,虽然说赵南离得远,信件一来一回,得不少时间,可王桐花还是等的有点心焦。

    因为这事还没有眉目,两家都默契的不曾声张。特别是杜家,只有姜芮和王桐花夫妇知晓,王桐花就是想找个人说道说道也不能。

    她看着大女儿平静的神色,心里直摇头,她是真的有点儿忧心。

    按理说,赵家和杜家私下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那两家就该来往得比从前频繁些,她也想让女儿多在张丽云面前走动走动,留个好印象,以后如果真的成了一家人,在婆家才能少受点为难,可是又怕这样太过于上赶着,反倒叫人看轻。说来说去,还是自家家境太差,底气不足,才有这么许多顾虑。

    姜芮将南瓜在屋外墙根下排成一排,抬头对她说:“妈,南瓜已经不长了,我想明天把那块地整一整,您说之后要种什么好?”

    “那地你别管,等你爸和你哥下工,让他们两个男人去干。丫头,你以后尽量不要大中午干活,咱们家就你最白,别给晒黑了。”

    姜芮笑了一笑,又说:“明天宝珍回来,要不要去换几个鸡蛋,给她带上?”

    王桐花眉心拧了一会儿,又往屋内看了看,叹气道:“再说吧,你嫂子快生了。”

    生完孩子得坐月子,若是条件好的人家,三五天就杀一只鸡,用鸡汤给产妇补身体。杜家没有那样的条件,王桐花又不是苛刻的人,做不出要儿媳干熬的事,只能想方设法囤一些蛋,再托人买些红糖,也算聊胜于无。

    在这样紧急的事情面前,她只能先把女儿杜宝珍往后挪一挪,等张小华坐完月子,再考虑她了。

    家里四只成年的兔子,食量不小,姜芮每隔一两天就要上一次山挖兔子草。这天挖完草准备下山,迎面走来两个人,是赵大丘和他大儿子赵东。

    赵家人会养蜂,几个蜂箱就在山上一颗大树下,每日干完农场里的活,或者是农闲时,赵大丘就会带着儿子上山看看蜂巢的情况。

    这是姜芮第一次在山上遇见他们,山路狭窄,她避让到一旁,小声喊了句赵叔。

    赵大丘忙应下,等走远了,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问赵东:“刚才那是?”

    “是杜家大女儿,”赵东看了看周围,接着说:“妈不是说给阿南相看了个姑娘吗?就是她。”

    等赵大丘回到家,就对张丽云说:“杜家那姑娘不错。”

    张丽云给他打了洗脸水,奇怪地问:“没头没尾的,哪来这么一句?”

    “早上我跟阿东上山,遇见那姑娘了,她还跟我打了声招呼,我都没认出来。”赵大丘擦了把脸,将毛巾丢回脸盆里,又撩起手水来洗手,“大早上,山上一个人没有,她就已经干完活要下山了,比咱们家几个都勤快。”

    张丽云说:“我老早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