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王者-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联一出,不仅叶琛大惊失色,就连刘伯温、宋濂、章溢这等当世大贤也面色大变,此联看似单单十四个字,却着实不简单,此联采用了双关、谐音、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短短十四个字,不仅暗嵌了《三国志》中的一个地名和三个人名,还暗喻了诸葛亮名篇《隆中对》,因为“笼中”谐音“隆中”,“隆中”乃孔明的出山之地也。值得称道的是,出句一语双关,既言在此又意在彼,既含蓄微妙,又明朗而不晦涩。生动、幽默、趣味三性兼而有之,如此绝句怎能不让四人大吃一惊呢?
skbshge
第751章一览乌衣()
叶琛眉头紧锁,苦苦思索了一番,终究是不所的,望着萧云微微一叹,便再无声音,好半响一笑道:“看来这一联老夫又对不上了?”
萧云见他模样,生怕他备受打击之下,意志消沉,那可不是自己的目的了,呵呵一笑,道:“叶先生也不必介怀,对对子本为消遣娱乐而已,若因此而耿耿于怀,那就不值得了,况且这对子乃在下家乡流传的千古绝对,咱们华夏上下四千年,能对出此对子的,不过几人而已!”
“几人,这对子也太难吧了!”叶琛吃了一惊,不过经过萧云这么一开解,倒也释然了许多。
刘伯温、宋濂、章溢本担心好友以此而受打击,此时听萧云如此安慰,对他不禁多了几分好感。
众人嘻嘻笑笑一番后,萧云才收回了大手,扭过头对毛骧道:“什么事?”
毛骧装作一副刚进来的模样,听得萧云询问,急忙躬身上前抱拳说道:“回禀大人,船只已经到了秦淮河畔,众位大人也坐了一天一夜的船了,不知是否要出去走走?”
“哦……到秦淮河了……”萧云喃喃了声,连忙拉开舱帘儿向外望去,只见大船停在了秦淮河的中心的渡口上,而船舱的位置不知是毛骧有意为之,正好对着秦淮河的右岸,但见黄昏的余晖下,整个秦淮河畔显得很整洁,两岸的亭、台、楼、阁、殿错落有致,红、黄、蓝、白、黑交上辉映,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一派江南街市的景象,萧云瞧了半响,一拉谢兰兰的手腕,朗声道:“如此景色,岂能错过!”
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单说后世流传的程度来说,秦淮河无疑是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
得了指令,毛骧双手叉腰,扯开嗓门对着船工一阵呼喊,劳累了一天的船工抛锚稳定船只后,放下踏板,萧云一马当先拉着谢兰兰的小手,宛若一对小夫妻,率先下了船只,身后依次是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毛骧,众人早就船上商议好,下船径自去看乌衣巷,所以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望乌衣巷走去。
乌衣巷因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后为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此后历朝历代贵族多居于此,建起高楼大厦,乌衣巷因而天下闻名,成为文人游览秦淮河必经之地。
不过这条巷子抛开王导、谢安、王羲之、谢灵运的传奇之外,其本身本没什么好看的,整条巷子狭小不堪不说,由于周围聚居的多是豪门王族,整条小巷子便显得森严,好在巷子并未有明确禁止百姓游览。
上一次游览秦淮河,萧云还有些懊悔没来乌衣巷走一遭,如今瞧不过是一条江南的普通小巷子而已,并没有特别之处,与他脑海里想象的琼楼玉阁,舞榭歌台,鳞次枳比,达官显臣,豪商巨富,纷至沓来的繁华景象全无半点相似,不禁有些失望道:“这就是流传千古的乌衣巷!”
毛骧见他神色失望,连忙道:“这巷子自王谢败落后,这巷子便一直落败了,不过这里的小吃到还有风味,不知大人如几位先生可有兴致平常一番?”
南京小吃名满天下,乃中国四大小吃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种繁多,自六朝时期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多达百十多个品种。名点小吃有荤有素,甜咸俱有,形态各异,其中代表是秦淮河夫子庙地区,夫子庙秦淮小吃手工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除夫子庙外,在湖南路、新街口、朝天宫、长乐路、山西路、中央门、惠民桥、燕子矶等地,也逐渐形成独特的风味。
众人游览了一番乌衣巷,眼看天色也不早,便选择了靠近河畔的一家小店行去,这家小店靠近一颗大柳树,半个身子被柳树照在了树影里,在炎炎夏日里倒多了几分凉爽。
五人以萧云身居官位,叶琛年纪最大,坐了首席,其次是刘伯温、宋濂、章溢、谢兰兰,毛骧。
坐定后,毛骧让店内的小二哥给众人汤了一壶上等的雨花茶,这雨花茶是金陵的特产,产自与金陵的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而得名,茶叶以紧,直,绿,匀为其特色,其形似松针,条索紧直、浑圆,两端略尖,锋苗挺秀,茸毫隐露,色呈墨绿,绿透银光,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沸水冲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犹如翡翠,清香四溢。在金陵一带,豪门巨贾,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都极为喜爱。
得了指令的店小二抓了一把雨花茶丢入了一只白色瓷壶之中,不多时一股清香从茶壶缓缓飘出,毛骧接过茶壶给众人杯中倒水,边倒边笑着道:“金陵自古便是烟花之地,这里出了女人,唯有吃可以与之相比美了,这里的特色小吃多达百余品种。有荤有素,甜咸俱有,形态各异,萧大人与诸位先生,不妨品尝一下?”
“一切就听毛将军的!”眼看毛骧一副很懂的样子,萧云干脆就放权让他去忙乎,倒是省的清净。
毛骧有意想讨好萧云与刘伯温等人,得了指令后,对着店小二一通叽里呱啦,店小二听在耳朵,不时的点头,不时的还用笔在一本子上小心的勾勒什么,众人瞧毛骧搞得那么煞有其事的样子,禁不住有些期待。
不知是不是因为没客人的缘故,还是这些特色小吃制作比较简单,萧云一杯茶尚只喝到一半,店小二一声吆喝,便走马观花似的上了起了菜肴来。
猪油饺饵、鸭子肉包烧卖、鹅油酥、软香糕、五香茶叶蛋、豆腐脑、鸳鸯烧饼、翡翠包、桂花糖山芋、蜜汁藕、小茶馓、回卤干、鸭血汤、汽锅乌鸡、油炸臭干、梅花蒸儿糕、雨花石汤圆……整整摆满了一桌。
众人哪里见过这等吃食啊,惊讶之余,不知该如何下手,况且有些吃食,这帮书呆子连见都没见过,哪里懂得什么吃法,眼看这一桌美食,却不敢贸然伸出筷子。
skbshge
第752章误国误民()
谢兰兰正端坐在萧云对面,见他面色犹豫,立即明白了萧云的难处,她本就是大户人家出来,况且自小就在金陵长大,对于这金陵的吃食最熟悉不过了,只见她对萧云嫣然一笑,率先伸出筷子,夹起一块梅花糕来,随后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玫瑰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卷成一个梅花形,千千素手递到了萧云的面前,嫣然道:“老爷……这是金陵地道的梅花糕,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请老爷品尝一下!”
萧云会意,冲着她眨巴眨巴眼神,跟着嘻嘻一笑,伸手接过梅花糕,放入了嘴里。
但这样一来,谢兰兰的用意众人可是看的明明白白,宋濂、刘伯温等人忙装作没看见,可越是这样,这让谢兰兰脸红起来,眼看萧云一副受知坦然的模样,眼帘一转,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萧云正吃梅花糕吃的正欢,陡然被一道充满窦娥冤的眼神一望,一个呜咽,登时咳嗽起来。
“慢点……慢点……没人和你抢……”见他如此,谢兰兰“噗嗤”一声嬉笑起来,笑容宛若桃花,看的众人一怒。
宋濂叹道:“常言道,温柔乡,英雄冢,果然大有道理啊!”这话原本是宋濂一时感叹而已,谁知谢兰兰听在耳里,却以为是宋濂在绕着弯字骂她,不禁俏脸一寒,满脸怒色。
宋濂瞧在眼里吃了一惊,急忙地下了头,伸手抓了一块梅花糕,四人本就是绝顶聪颖之人,方才谢兰兰的一番展示,此刻早已牢记在心,捏着梅花糕照葫芦画瓢也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谁知谢兰兰平日里性子里就有些大家闺秀的风范,倔脾气一上来,倒也不依不饶起来,她心系萧云才变得温柔体贴,对于宋濂这么一个糟老头可没什么好脸色,尤其听他说什么“温柔乡,英雄冢……”她自小熟读诗书,岂能不知这句话的含义。
萧云正吃着梅花糕,见谢兰兰如此模样,连忙抢过滑头道:“说道吃,我倒想起了一个小小的故事,现在想来还颇为好笑,不知诸位有没有兴趣听一听啊?”
刘伯温何等人物,老早就看出了谢兰兰的不快,他生怕老友被这么一个女子喝骂,那这张老脸就不知如何自处了,听萧云岔开话题,忙呵呵一笑,道:“难得萧兄弟有如此雅兴,我等正觉无趣呢?”
谢兰兰本想发作听萧云如此说来,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却默默不做声了。
萧云与刘伯温同时吐了口气,二人相识一望,听得刘伯温道:“不知萧兄弟有何妙事?眼下无事,不放说将出来,也好让我等一乐啊?”
萧云回了谢兰兰一个暧昧的笑意,随口吃了手中的梅花糕,略一思索便道:“这事说将起来,倒有些好笑,今日权当说与众人一娱而已!”
众人均吃的差不多,一听萧云有故事要说,纷纷忙喝茶漱口,静待萧云的故事。
眼看酝酿的差不多了,萧云便道:“要说这故事,与一位名人有关!昔日大宋变法大家王安石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妾,王安石平日读书极为认真,就对告诉自己的小妾说,每天门外树上乌鸦叫时,说明天就要亮了,要喊他上早朝了。”
在坐之人,虽说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但这些人平日里放浪形骸贯了,聊起风流韵事来也比普通人好不了多少,虽说四人都是浙江四先生,重视礼教,但多半更加向往唐朝的风流才子的风流韵事,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乃是一等一的风流韵事无损私德,他们自然不加顾忌,一听萧云说的与风流韵事有关,众人除了谢兰兰一个女儿家皱了皱眉头外,其余众人倒是一脸的乐哈哈的模样。
“不久,他的小妾和一个家丁想好上了。于是小妾为了催促王安石早点上朝,与家丁幽会,就用竹竿捅乌鸦窝,使乌鸦发出惊叫声。
三番五次之后,王安石发现有蹊跷,一天,起床后走了不远悄悄地返回,听见他的卧室内传来一男一女的对话:你的皮肤好美呀,像面筋儿一般。你的皮肤好嫩呀,像香瓜一般。相爷的皮肤像什么呀?像干姜。
转眼间,八月十五仲秋夜到了,王安石让小妾准备了几个下酒小菜,又叫上家丁,三人坐定,推杯换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安石说:今天咱们仨人喝酒行酒令,每人都做一首诗,否则罚酒三碗。
于是先吟道:“八月十五月正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香瓜搂着面筋睡,干姜就在外面听。”
两人一听吓坏了,家丁老半天才说,八月十五月正南,你说这事有年半,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小妾听后,把脸一沉,说道:八月十五月正西,老汉别娶年少妻,老汉若娶年少妻,早晚都是别人里。
王安石听后想了一会儿,抬头看到他们年龄又是相当的一对男女,便给了一笔钱让他们比翼双飞了。“谢兰兰原本皱着眉头,这时听得丫头与家丁夫妻团员,一同比翼双飞的情境,不由得笑道:这王大人虽说变法误国误民,但还真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风范!
萧云本随口一说,忽听得这么一句,惊道:“王安石变法不是富国强兵之道么?怎么误国误民了?”
受到后世电视剧影响,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推动改革变法,一系列变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虽说最后只因为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才导致了变法的失败,但其忠心为国的心却是应该值得褒扬的,怎么说也该是一等一的大功臣才是,怎么一说出来便成了误国误民之人!
见萧云有些惊讶,刘伯温似乎看穿了他的疑虑,呵呵一笑,道:王荆公,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锐行变法,但因性格、运气、旧党及富豪反对和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所促成的党争更加速了北宋亡国,此后不久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以靖康元年以来士大夫们便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加上绍兴四年,宋高宗诏命重修《神宗实录》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这一来,那些想为王安石说话的人,也不敢在为王安石言语了,经过世间凡夫俗子的一番言传,昔年的锐意变法,富国强兵的王荆公便作为宋朝误国误民的奸臣了!如今虽过了百年,但百姓被鞑子蹂躏,这帐多多少少算在王荆公的头上了,所以百余年来,百姓说到王荆公,多半都是骂其奸臣!误国害民之人了!”
skbshge
第753章翩翩佳公子1()
萧云没想到王安石好端端的一番变法,竟有这么多说法,记得后世史书上记载,说什么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这等功绩,仅仅因为碰上了一通没脑子的书呆子,便说成了误国误民之人!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宋濂似有所感,粘着长须眯着双眼,道:“宋朝南渡以后,元祐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党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其实徽钦之祸,由于蔡京。蔡京之用,由于温公。而龟山之用,又由于蔡京,波澜相推,全与荆公无涉。王荆公背上误国误民的罪名实有些冤枉!”
四人均是这般心思,一时各自想着心事,便在这时,门外一阵脚步声响起,跌跌撞撞中,走进来三个人来,三人高矮各异,一身渔民打扮,想来是这秦淮河畔的渔民,三人靠着窗口大模大样的坐定,不待呼喝,店小二便抓了一把雨花茶放入了白色瓷壶里,不多时便泡好了一壶茶水,三人为首一人,约莫三旬左右,身高马大,一身渔民打扮,粗糙的大手一把接过店小二的瓷壶,麻溜的给两个同伴杯中倒满了茶水。
吸溜了一阵后,为首那人瞟了一眼左右,突然压低声音道:“哎,老五、老六你们听说了么?”
萧云等人与三人座位并不远,加上一身武功,那人虽有意压低声响,却还是听得清清楚楚,听这人说话怪异,忍不住瞟了一眼,这才看清楚三人相貌。
为首之人看似是三人的老大,身材高大,一双圆眼,国字脸,人中上的两撇乌黑的胡须,很是威武。
第二人同样身材高大,浓眉大眼,一张圆脸大的出奇,高高的鼻梁上微微留有一丝殷红。
第三人长得白白的,虽是一身渔民打扮,却长得颇有些秀才摸样。两人听为首之人询问,各自放下了手中的茶碗。
第二人低声道:“听说了,要说这陈友谅还真有些能耐啊?”
一听陈友谅,萧云登时耳朵竖了起来。
只听的为首那人又道:“听说天完国的兵马大元帅好像攻下了池州,采石呢?”
“是啊,池州、采石乃金陵的屏障,看来要不了多久,这人要就要对金陵动手了!”
“谁说不是呢?要说这一切都怪吴国公的常遇春!若非此人胡乱杀人,哪儿引来陈友谅啊!”
萧云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心道:“历史上不是说,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决战,是等到军师刘伯温到来才动手的么,怎么?大战已经开始了?怎么又与常大哥有关呢?”
所幸,这三人并没有停下来,继续说了下去。萧云才听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朱元璋鉴于池州对金陵的重要性,加上徐寿辉、陈友谅一路攻占了西至中兴、归州。南至湖南的宝庆、道州,江西的袁州、建昌。东至江州、饶州、信州、徽州。甚至浙江的杭州、湖州。江苏的常州、江阴。福建的邵武、福安、宁德都被陈友谅的大军攻了下,其实力严重威胁到了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决定先从陈友谅手中拿下池州作为金陵的一道屏障!
但这个消息不知怎么被陈友谅得知了,双方与池州展开大战。面对陈友谅,朱元璋命常遇春、徐达采用伏击方式作战,徐达侦悉陈友谅的行动,令常遇春率精兵万人,设伏于六泉口,迎战陈友谅,陈友谅不知有埋伏,挥兵十万前来,全力猛攻池州城,徐达率领守军开城出击,常遇春伏兵掩其后,大破陈友谅军,斩首万余,擒捉三千,一举攻下池州。
原本倒也没什么,一次小的胜仗而已,谁知身为主帅的常遇春觉得对敌军太多,竟想学秦国时战神白起坑杀这三千天完国将士,这事遭到了徐达的反对,但常遇春的胆子大的惊人,竟不顾徐达坚决反对,连夜将这三千人全部活埋了!
原本杀了这三千人也没事,谁知常遇春胆子实在不是一般的大,还留下了三个活口,让他们回去给陈友谅报告了这一幕。
士可杀不可辱!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陈友谅,一举攻克了池州,在此地集结了数十万,大有一举攻下金陵的气势,但不知处于什么原因,这一丈迟迟没动手。
萧云没想到自己仅仅离开了五天的光景,应天竟发生了这等大事,吃惊常遇春的大胆之余,也对朱元璋的军事才能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个昔日的皇觉寺的小和尚,经过战场的磨练,打起仗来更加得心应手了,要说这个时代唯一能与他抗衡的,恐怕除了自己请来的刘伯温,还真没人是他的敌手。
三个渔民长年在金陵一带打鱼,自从朱元璋攻占应天后,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将应天治理得井井有条,应天的百姓日子也比其他的地方的百姓要好过些,这三人正是感受到朱元璋的好处,实在不愿再打仗,这会儿除了大骂常遇春之外,倒也无可奈何。
三人骂了一阵,为首那人突然一叹,道:“听说就在前天,陈友谅率领其手中大军三十万,携带战船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百余艘,向应天进发。我听船上兄弟说,他的舰队大得吓人,都是外饰红漆,舰高数丈,上下三层,每层都设置有上下相通的走马棚,下层设板房作掩护。有橹几十只,橹身裹以铁皮。上下层住人,互相听不见说话,船上各种火炮齐备,很是厉害!”
“可不是么?若不然岂能轻易攻占采石啊?”
“什么,陈友谅攻下了采石?这……”萧云大吃一惊,众人见他脸色大变,均知事情不妙,纷纷皱起了眉头,唯有刘伯温一副气定神闲的神色,粘着长须心中暗暗道:“若不如此,怎能显示我刘伯温的手段呢?”
“吴国公本也是个英明神武的人物……只可惜啊?如今采石一破,应天最重要的屏障,恐怕是就是太平了……”为首那人似乎很为朱元璋担心,说着说着连番叹了好几声之后,对常遇春破口大骂起来。
萧云见这人长得五大三粗,倒颇有些孩子性情,不免感到好笑,只是他有心想探听应天的情况如何,见三人闭口不言,不免有些心急起来。
应天最重要的屏障就是太平了,一旦太平被陈友谅大军攻破,那金陵无疑像一个没穿衣服的女子一般,赤的屹立在陈友谅数十万大军面前。这对于应天的百姓来,无疑是致命的伤害。
skbshge
第754章翩翩佳公子2()
三人一阵长叹短叹,对于眼前的局势,甚是灰心,但对于陈友谅的战船、百万大军甚是吹捧。
萧云知晓后来的结果,所以对于这三人的鼠目寸光倒也没多大的反感,在这个强者为王的时代,谁不喜欢强者,谁不愿意追随一个真正的强者呢?陈友谅无疑是个强者。
宋濂、叶琛、章溢、刘伯温因为初来应天,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况且对于眼前的局势也也了解不多,虽听这三人说的玄乎,但四人全然没当一回事,一副听故事的神情,让萧云哭笑不得。
三人赞扬之余骂骂咧咧,不知是说了不解气,还是对于朱元璋太没信心,三人说到后来,干脆就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