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王者-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初始,两人不太明白,待杨宪直白告诉二人,他要两人作弊!
对这个要求,两人着实吃了一惊,两人虽没怎么读书,但考场作弊被抓会是什么样的下场,两人却是心知肚明,当今陛下自建国以来,提倡严刑峻法,一旦发现有违国法之事,从来不轻饶,科考作弊,是大案子,两人实在没这个胆量。
可杨宪让两人只管放心去科举便是,一切有他从中调度,说只需他二人进了考场,一定会高中,二人不知杨宪会如何作弊,可杨宪是什么人,二人心知肚明,想到金榜题名的可能,两人咬了咬牙答应了,本以为不会害怕,到了这儿,望着前方森严的贡院,数百人的侍卫,以及道道盘查,两人心头还是忍不住打起鼓来。直到这一刻,两人抬头望了一眼前方的贡院,心头竟再也没有半分的恐惧,杨宪既能调度,那一切就听他的吧?
两人相识一望,各自进了贡院的大门,入了号舍。秦淮河畔,一条小船停靠了在一棵柳树下,船上四人,三男一女,为首一人,一身黄色长袍,龙行虎步之间,自有一股威严,紧跟其后的是一个年轻人,一身白色儒服穿在他的身上,映衬这男子丰神俊朗,他嘴角挂着一抹笑意,四处张望,见两侧酒肆里的姑娘招手,这男子大为兴奋,丝毫不顾及旁边只还站着一个皇帝,一个公主,笑呵呵的挥手,引起一片惊叫声,一时更是丝巾满天飞。
走在第三位的是一个少女,模样水灵无比,眉目如画,艳若桃花,身着一袭翠衣,河风吹过,衣炔飞舞,宛若天上的仙子,此时的她正气呼呼的嘟着小嘴,一双眼眸子看了几眼前方的男子,低声骂了声:“色鬼!“迅速从前方男子身旁风一般的闪过,翠衣飘飘,看的那年轻男子双眼一亮,嘀咕了声:”白菜,水灵灵的白菜……?“
走在最末的汉子,身材欣长,手中捏着一把单刀,双眼警觉的扫向四周时,听了前方的汉子的话儿,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嘴里嘀咕道:“大哥就是牛啊,到哪儿都那么受女孩子欢迎啊?“
这四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萧云、临安公主、毛骧四人,四周随意而动的,自然是一路追随的锦衣卫了。
四人刚一上岸,一个站在天桥上卖鸭梨的老头,迅速了扫了几眼,转身就走,便是放在天桥上的那一篮子鸭梨都不曾拿走。
贡院左侧的一座小楼上里,一张木桌上端坐着三个人,为首一人斜靠着一张太师椅上,从他这个角落,居高临下,正好看到贡院前后的一切,当他看到杨曦,刘武二人进了贡院,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一双三角眼半开半阖,不时的闪耀着狡猾的光芒。
skbshge
第1749章永世不得翻身()
另外两人则是端坐在一旁,左侧的一个神态悠闲的喝着茶,右侧的一个则显得有些急躁,不时的看了一眼贡院,目光同样落在了杨曦、刘武的身上,神色为之一变,急切的道:“大人,他们进去了——?”
听得声响,斜靠在太师椅上的男子,睁开双眼淡然一笑,道:“不进去,本官还不好施展呢?打蛇要打在七寸上,杨宪敢于我对着干,这一次,我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一直端坐着喝茶的男子,这会儿才放下了茶杯,慢悠悠的瞥了一眼太师椅上那男子,犹豫了一下,道;“胡大人,那杨宪也不善良之辈,可不好对付,他既有把握让自己的侄儿进了科举考场,自然有把握让两人高中,若没有证据,就算是皇帝来了也无可奈何啊,而大人现在是中书省参政,以下犯上,按照当今皇帝定下的国法,可是罪加一等啊,若被杨宪反咬一口,那就不好办了?”
听了这话,斜靠在太师椅上的那男子嘿嘿一笑,道:“放心,杨宪他翻不了身,这一次贡院就是他的死期!”
此话一落,喝茶的男子与站着男子相识一望,两人各自的眼里涌出了笑意。
咚咚咚——咚咚咚——?一阵急促的上楼声音迅速传来,太师椅上的那男子一直眯着的双眼,猛然睁开了,端坐了起来。
“大人,皇上来了——?“一个老者走了上来,赫然是天桥卖鸭梨的那老头。
“好,一切按原计划进行——?“从长椅上站起来的男子,思索了一下,沉声道。
“是!“刚刚走上来的老头应了声,又转身跑了下去,动作之快,丝毫不亚于年轻人。
“杨宪,这一次我胡惟庸一定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贡院的不远处,朱元璋一干人进了贡院的范围内,此时已经过了检查学子的身份,夹带的时辰,所以四人没看大人头涌动的人潮,但贡院外依旧热闹非凡,要说这个还得感谢朝廷,自宋建立江南贡院作为科举考试的场所,没到会试之时,全国各地的学子涌入京师,涌入贡院,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了商机,不说其他,便是每次科举涌入京师的数十万学子,吃喝拉撒睡都是一笔不小的生意,鞑子科举次数极少,江南贡院一带,一直沉寂了下来,这一次,洪武皇帝开恩科,修建江南贡院,增设房舍,京师一些商贾闻风而动,在贡院的四周出售吃、喝、拉、撒、睡,还有不少干脆出售四书五经教义,各种抢手,一时贡院的四周可谓是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络绎不绝。
朱元璋一行人刚入了贡院,一个叫卖鸭梨的老头,就开始与一旁的几个老头开始嘀咕起来:“喂,老钱你平日里见多识广,你给我说说,当今陛下开恩科,以八股取仕,你说好不好?“
“好什么,还不是弄虚作假的勾当?“那买鸭梨的老头,扫了一眼已经进入了贡院范围的萧云四人大声道。
另一个人,道:“不能吧,当今陛下特开恩科,可是言明弄虚作假,以八股取仕,取的可是真才实学,满朝文武还敢胆大妄为弄虚作假不成?“
两人声音极大,很快引起了不少人注意,一些热围了过来,一个道:“老梨头,你可别胡说八道啊,当年陛下开的恩科,可是以宋濂宋老学士为主考官,我可听说了,那宋濂可是廉洁的好官,就是那副考官詹同也是一等一的好官,岂能弄虚作假?“
“是啊,老梨头——你可别胡说冤枉好人啊?“一人群人大声吆喝起来。
朱元璋四人一路走来,恰好听到了这一幕,朱元璋眉头皱了皱,走了过去。
老梨头斜眼瞧了一眼,见为首的朱元璋走来,声音故意大了几分,道:“宋濂宋老学士德高望重,才学兼优,自不会弄虚作假了,可那个杨宪可就不好说了,人家可是当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可听说了,皇帝还做了监督主考官的人选呢?”
“人家宰相怎么了,宰相就能弄虚作假,糊弄皇帝不成,自秦皇来,每一朝每一代,哪一代没有丞相,坏人虽也不少,可好的不也有听多的,狄仁杰狄公、寇相国、还有鞑子皇帝的脱脱,哪一个不是好官啊?”人群里有人反驳道。
朱元璋暗暗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一笑。
那老梨头扫了一眼,眼里一丝冷笑闪过,道:“狄公、寇相国他们效忠皇帝,自然是好官了,可不是每一个相国都是狄公哦,南朝的那秦桧可就是一个害人的么?”
如今大宋朝虽灭亡已经一百多年了,但当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陷害忠良,如今听到这个名字,人群里还是有不少人咬牙切齿。
“你提这个金人的走狗做什么?“人群里有人咬牙切齿的道。
梨子老叹了声,道;“这秦桧是最会骗皇帝的,若不然,朝廷也不会让他杀了岳王爷啊?”
“哦,莫非这秦桧也以科考欺骗了皇帝?”人群里不知谁问了声。
一旁的朱元璋心头一动,眉头拧了拧,嘴唇动了动,却没说话。
梨子老头嘿嘿一笑,道:“算你小子聪明,我听说啊,当年秦桧杀岳王爷后,做了相国,也让皇帝开了恩科!南朝皇帝多半昏庸,对秦桧言听计从,听他说要开恩科,你便开了恩科了,恰好他家中有一个亲戚的小子秦暄也要应试。临考前几日,中书舍人程子山被急召入秦相府,可吃了半天,左等右等不见秦桧。程子山独自一人闷死,便翻看桌上标有“进士秦暄呈”的札文——《圣人以日星为纪赋》,看得烂熟,几乎会背。
几天后,程子山就被任命为主考兼命题,并得知秦暄参加考试。程老师恍然大悟,立刻领会了相国的意图,遂以此赋为题出卷,几个改卷的老师索性马屁拍到底,让秦暄中了第一。老狐狸秦桧一看,中个状元有点过,所以临发榜的时候,被他改为榜眼第二名。因为他知道秦暄的底子,那篇满分作文还是他找人代的笔,秦暄背好了默的!秦桧这样作弊干了好多回,直到他死后倒台,秦家徇私舞弊案才被清算。你说这秦桧坏不坏啊?“
skbshge
第1750章朱元璋的对子()
朱元璋没读书,在别人看来他或许是个粗人,但你不得不说,他的诗词歌赋还是挺有霸气的,就是一手书法,也能让人眼前一亮。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怪才,而在后人看来,他的诗要好过他的字,而对子则好过他的诗词,趁着这个机会,找了一些趣事的对子,给诸位看看,当然了这不是凑字,因为是书友们的要求!
朱元璋一生酷爱对联,并以此为乐。他登基的那年除夕,即传下圣旨,要求公卿士庶人家,必须张贴春联,并微服私访,亲自察看。当他看到金陵(现南京)城到处红联张贴时,非常高兴。忽然,发现一家没有贴春联,心中大为诧异,便进去问原因。当他得知这是一劁猪户,自己不会写又请不起人写,便叫随从拿出文房四宝,亲自为其书了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写完,二话没说,转身就走了。当他回来又路经此处时,见劁猪户仍未将他书的春联贴出来,便进去责问,劁猪户解释道:“您走后我们才知道是当今天子亲临,为我们小小百姓亲写春联,真是感激不尽,现把御笔圣迹悬于正屋,焚香敬祝起来了,这是皇上为我家送来的幸福和吉祥啊!”朱元璋听后大乐,立赐劁猪户白银300两。
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是朱元璋的常事。有一次,他私访到江南某地一个小镇上,见街上人流如梭,络绎不绝,甚是繁华,正在兴头上,信步走进一个蔬菜市场,到了一个卖莲藕的商贩跟前,他拿起一根藕看了看,问了问价钱,然后笑着说道:
一弯西子臂
意思是把莲藕比作白生生、鲜嫩嫩的西施美女的手臂,以此称赞藕非常之好。卖藕人当然高兴,他随之看看藕节,又瞅瞅藕眼,也笑对道:
七窍比干心
比干是商朝时殷纣王之叔,官至少师,纣王荒淫无度,国势衰微,比干以死力谏,劝纣王远妲己,行仁义,遭到妲己的恼恨,唆使纣王将比干杀死,剖腹验看,见比干之心乃七窍玲珑之心。卖藕人意思是,你真有眼力,心眼也像比干一样正直无私,不说一点亏心话。因此一对,卖藕人被朱元璋封官为“祭酒”。
陶安是明朝有名的大学士,也是朱元璋非常器重的大臣之一。
有一天,朱元璋来到陶安家,见陶安以书作枕,便戏出半联道: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陶安慌乱中一时无言以对,稍一停神,见朱元璋手握一把折扇,上绘一幅山河图,便脱口而出: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洪武九年,也就是1376年的一个早朝,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呈了一份长达17000字的奏章,朱元璋命中书郎王敏读给他听。王敏读到6370字时,尚未听到具体内容,全是一些绕弯子的空话。朱元璋大为恼怒,命人将茹太素叫来,狠狠打了一顿。到了晚上,朱元璋躺在床上,又叫王敏接着往下读,读到奏章的16500字以后,才涉及正题,茹太素建议了五件事,其中四件是可取、可行的。于是,朱元璋拿过奏章,在首页上批了两句话,正好是一副对联:
冗文赘句即乏味
直言快语斯有为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茹太素一份五件事的奏章,本可500字说清,可他却罗罗嗦嗦写了17000字。朕厌听繁文,打了他一顿,这似有不妥。至于茹太素敢于直陈胸臆,勇提建议,应予表扬,说明他是忠臣。
后来,朱元璋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成文告予以公布,并规定了谏言的格式。经过这番整顿后,百官在写奏章时便只陈事实,尽量删掉繁文了。朱元璋批阅奏章就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他深恨自己年轻时因为贫穷没有机会上学,因此,对儿孙们的教育特别重视,特意在宫中建造“大本堂”,储藏珍贵书籍,征聘四方名儒为太子、诸王轮流讲课,挑选才华出众的青年侍读,并时常赐宴赋诗,谈古论今,讨论文章,出句联对。为了解子孙们的才学,他常到大本堂抽查、面试,并和儿孙们对联取乐。
一次,朱元璋来到大本堂,要试试皇太孙朱允炆的才思和学问,令其赋诗一首。朱允炆很快就赋了一首,最后两句是:
虽然隐落江湖里,
也有青光照九州。
朱元璋看了这首诗,觉得缺乏气度,很不满意。
他叫上四子朱棣和皇太孙朱允炆一起去看赛马。见飞马如离弦之箭,马尾在奔跑时被风吹起,四散飞舞,非常壮美好看,一时联兴大发,口占上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这句上联,一来描写所见所闻之实景,二来想再次试探和启发皇太孙。朱允炆当时年纪尚小,虽聪明好学,可还不理解天子爷爷,便信口答对。
雨打羊毛一片毡
对句虽工整,但软弱无力,毫无气度,也缺乏意境,缺乏美感,完全是小顽童游戏之言。朱元璋听后紧锁双眉,脸色阴沉。朱棣看出了父皇的心思,忙对朱允炆附耳低言一番,朱允炆才看着皇爷身上的龙袍重新对了下联:
日照龙鳞万点金
闻听此句,朱元璋立即转怒为喜,连声说:“对得好,对得好!”从此,也对四子朱棣更加心中有数了。离开赛马场时,朱元璋还再三嘱咐朱允炆,无论是作诗对对写文章,都要有气度。如果将来朕把江山托付于你,这样软弱无力,岂能保证皇权?
朱元璋的原配马氏,是大明第一位皇后,历史上被称为孝慈高皇后。马皇后长相平常,小时候也没上过学,后随朱元璋东征西战。但此人贤惠不说,还十分好学。一有空闲,就求教认字。做了皇后之后,继续要求女官每天教她读书,记下了许多历史上有名妇女的故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马皇后不仅能读书,而且能写文章、赋诗、作对联,还能帮朱元璋整理公文。这里,记下她与朱元璋几个吟对的逸事。
一天晚上,朱元璋退朝回到内宫,拿着一把描着白龙的黑色折扇,来回踱着方步,思考当朝时还没有处理的一些事情。马皇后看朱元璋这样操劳国是,不辞劳苦,顿时心生疼爱。为了照顾好朱元璋的身体,使他尽快从思考朝事的倦意中解脱出来,便以朱元璋所持的那把黑折扇为题,吟了一比上联:
扇描玉龙,呼风不能唤雨
朱元璋一听这比精妙的联句,顿时倦意全消,扭转头望着这位爱妻,坦然一笑,高兴之余,他品味着马皇后的出句。当他看见马皇后穿着一双绣有金风的绿色缎面鞋时,当即吟对下联:
鞋绣金凤,着地那堪登天
一副奇联妙对就这样完成了,夫妻二人爽朗地大笑起来。
民间关于朱元璋诗词对联还很多,日后有机会,继续整理后,风险给大家!
skbshge
第1751章昏庸无道()
人群里多半对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岳飞的事情,还记忆犹新,梨子老头话音一落,人群里登时一片骂声。
朱元璋面色阴沉,显得有些骇人。
但人群里谁也没注意他,一个人道:“秦桧是大奸臣,当然会糊弄皇帝了,再说了那南朝皇帝,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不辨忠奸,若不是他们听信了奸臣秦桧的甜言蜜语,又怎么会杀了岳王爷呢?”
“是啊,南朝皇帝个个都昏庸无道,要不然这天下还能让鞑子给占了?“
人群里一阵附和声,另一个人道:“当今的陛下可不是南朝皇帝,你看他这些年,诛陈友谅,杀张士诚、收了方国珍,一统南方,如今北伐鞑子,攻下鞑子大都,硬生生的将鞑子赶出了中原,我汉人百姓才有了好日子过,这等功勋堪比唐宗宋祖,岂能是昏庸之君。杨宪想要糊弄皇帝,只怕也没那么好糊弄的?“
梨子老头嘿嘿一笑,道:“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吧?你可知刚才进去的哪两个士子是什么人?”
…………
人群里一阵摇头。
梨子老头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朱元璋,见主角还在,暗暗吐了口气,提高了声音道:“不怕告诉你们,那两个人一个是杨宪的侄儿,一个是他手下的刘炳的弟弟,这两人在京城不曾读书,不知圣人之人,如今莫不是大摇大摆的走进了贡院,嘿嘿,他杨宪可不是堂堂相国?“
“真的假的?“人群里有人问道。
“对,他们我认识,前些时日还一起喝酒呢?他们当时与我说,这一届的科举,他们定会高中,当时我还纳闷呢?感情他们有杨宪帮忙啊?”人群里一个声音吆喝道。
“这杨宪胆子也太大了,太不像话了?”人群里一些听得气愤不已的群众,开始大声喝骂起来。
“你说他们难道就不怕皇帝发现么,科场作弊,那可是杀头的?“
梨子老头嘿嘿一笑,道:“那杨宪有监督科举之权,又是当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得罪他,再说了,则样的事情,找一个抢手,让人先前把考题弄到手,做好了试题,学那秦桧也不是不可能啊,我听说了,在前朝就有一个大才子温庭筠。此人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文思超捷,少年驰名,但他为人喜爱青楼,行为浪荡,常把青楼中与妓女欢爱的感受写成“花间艳词”,比起前朝另一个大才子李商隐还要过分,引起众人的厌恶,所以所以他每次应试,都因人品低下而被踢出。可此人极有才华,你能科举,他便别出心裁,开始给当朝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子弟作“枪手”,来报复众人的偏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会试,主考官听过了这位大才子声名,为了防止他来破坏科举,特地安排他坐在主考办门口。“
“这一下总不能做坏吧?“人群里听得有趣,早已忘记了刚才的愤怒,这会儿被老梨头的故事所吸引,纷纷出言询问。
……
老梨头嘿嘿一笑,故作神秘的道:“哪有这么容易,这大才的大名冠绝大堂,他一进科场,刷刷下笔写了千把字后,早早就退了场,主考官长舒了一口气。但事后让考官大跌眼镜的是,恰恰是这最不可能的一次,这位大才子,竟在主考官的眼皮底下,神鬼不知地帮八个人完成了考卷!“
“这,这太神了吧?一个人做了八个?“人群里被老梨头的传奇人物糊弄一惊一乍的人群,纷纷张大着嘴巴。
老梨头嘿嘿一阵暗笑:“这帮每见识愚民,骗不死你!“
“萧兄弟,我们去一趟贡院!“朱元璋阴沉着脸,对着萧云喊了声。大步流星的走向了贡院。
萧云正与临安公主说这话儿,手中刚刚买下的冰糖葫芦,刚送给了临安公主,听得朱元璋这么一声喊,急忙应了声,捏着冰糖葫芦一路跟了上去。
小楼里,胡惟庸眯着双眼看着这一切,嘴角涌出了一丝笑意:“杨宪这一次你完了!“
“大人真是神人也?“涂节与陈宁各自走了上前,望着阴沉着脸,大步流星的走进了贡院的朱元璋,脸上都是笑意。
“这一次,杨宪是完了?”三人相视一望,各自心头嘀咕了声,扬起脸来哈哈大笑起来。
“大胆,这里是贡院,你们是何人——?”两个侍卫按住刀柄走上前,见朱元璋走上前,急忙喝道。
毛骧一马当先,亮出锦衣卫指挥使的腰牌,同样喝道:“大胆,见了当今圣上,还不下跪?”
两个侍卫见朱元璋气度不凡,本就有些吃惊,这会儿见了锦衣卫,心中更加害怕,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呼万岁。
朱元璋冷哼了声,摆手了摆手,两人急忙爬起,退了开来。
“还不开门?”毛骧喝道。
两人又惊恐的掏出钥匙,打开了门锁,听得咿呀一声,贡院的大门被打了开来。
朱元璋率先走入大门,萧云、毛骧、临安公主三人尾随其后,大摇大摆的进入了贡院。
江南贡院极大,加上这一次参加科举的学子有两万多人,所以一进入贡院大门,看见的就是差不两万多间的号舍,学子已经进入了各自的号舍,开始科考。
科举考试设有一般规程,既入夜后才开始写文章。考试的人白天排队,晚上进入考场,中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