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竹书谣-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下发难还好,就怕他明日过关卡的时候在边关守军面前发难,那可就糟了!

    我心里正着急,转头瞧见那传令兵端了一只敞口大碗从院中走了出来,坐在栓马的大树底下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我见状连忙从木墩子上跳了下来,进草棚拎了一只大碗,满满地盛了一碗黍羹。

    “你干什么?”妇人一抬下巴不解道。

    “阿嫂,我给那边的兵哥送碗吃的去。”我端着大碗站到了地上。

    妇人回头看了一眼树底下的传令兵,哈哈笑开了:“妹子是天天瞅着你那两个好看的兄弟瞅厌烦了吧!这尖嘴猴腮的,你也看得上眼?去吧,去吧!”

    “谢阿嫂!”我干笑了两声,捧着一碗黍羹飞快地朝那传令兵跑去。

    树下的传令兵这会儿喝足了水正一手抹着嘴巴,一手端着喝剩的半碗水喂马,见我来了,忙招呼道:“小妹,去,给大哥拎桶水喂喂马!”

    “诶,大哥先吃碗羹。”我接过传令兵手里的水碗,把自己端来的大碗放在了他手上。

    “好妹子,知道大哥我正饿着。”传令兵也不管新煮出来的黍羹烫口,哗哗地就往嘴里倒了两大口,他一边吃一边抹嘴抱怨,“小妹,你们家里宰也忒小气,回回来都只给碗水。今儿,都炖了三釜肉羹也不请哥哥吃一碗。”

    “大哥要是把你这匹喘大气的马牵到院子里给里宰瞧瞧,一准他就给你盛肉羹了。”

    “你这丫头可机灵,以前大哥怎么没见过你啊?”传令兵弯腰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拍了拍上面的泥,一下掰成两段,插进了碗里。

    “奴是跟嫂子来的,平日不在里宰家干活。大哥,你从很远的地方来吧?”我忽闪着眼睛无比向往地看着他,“不会是从都城来的吧?都城里的女娃可都穿丝绢吗?”

    “哈哈哈”那兵哥笑着用两截树枝拨了拨结在碗底的黍羹,“哪里都能穿丝绢,只不过拾掇得比你这丫头干净些罢了!”

    “大哥真是从都城来的啊!这么急着来,可是山里又出匪盗了?还是,又要打仗了?”

    “左相要征兵了,叫你家兄长赶紧着打点行装吧!”他仰头吃下最后一点羹含糊道。

    我听他这么一说,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竹筒里装的东西和我们几个没关系。可陈恒要征兵?他这个时候征兵做什么?难道高、国两家暗中调兵的事被他发现了?

    “小妹,去,再给大哥盛完羹来!”

    “哦。”我心里正琢磨着陈氏征兵令的事,冷不防被那传令兵拽住右手摸了一把。

    “小妹的手滑得很啊,平日不下地啊?大哥今晚在村里歇脚,小妹可愿陪哥一起睡?哥那包袱里可还有两尺细葛布”

    “大哥莫在这里拉拉扯扯。”我笑着把手抽了出来,往后连退了几步,“村东头门口种了杨树的那家,大哥等天黑熄了灯再来。”

    “真的?”那传令兵一听就乐了,他一拍大腿站起身,立马从随身包袱里取出一卷蓝色的细葛布塞在了我手里,“妹子留着做件小衣穿,哥晚上一准来!”

    “谢谢大哥!”我笑着点了点头,端起碗转身就跑,跑了几步不放心又转头补了一句,“记得天黑熄灯了再摸来,进屋千万别出声。”

    “知道了!”那兵哥乐呵呵地朝我点了点头,体贴道,“不用再盛羹了,哥饮马去了!”说完他一解马缰,嘴里不知道哼着哪国的小曲,晃悠悠地牵着他的老马走了。

    是夜,我找了个机会把陈恒征兵的事同无恤说了一遍,没想到无恤对此事却有别的看法。

    “你是说,陈恒的征兵令是早就预备好的?”我坐在村口的大树上,小声地问身边的无恤。

    “嗯,这是诸侯间不成文的规矩。不论是哪一国出了臣子谋逆犯上的事,其他诸国都会兴兵讨伐,以维护君臣之间应有的礼法。高、国两家调兵的事陈恒现在未必知晓,他这么快就下了征兵令,防的恐怕是讨逆的各国联军。”

    “是吗?”我转头看着无恤,嗤笑道,“你说的话要是放在一百年前兴许我还能信。现在,宋公和自己执掌兵权的司马打起来了,晋国朝中智瑶和你卿父又斗得厉害,楚国和吴国这两年小战不断,卫国的君主眼见着自己老爹就要回国夺位了,人人忙着灭自家的火,谁还有心思管别人家的事。”

    无恤笑着拧了一下我的鼻子:“过了山脊上那道城墙就是鲁国的地界了,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那里的人向来将礼法看得比别国的人重一些。鲁大夫孔丘一向主张君臣有序、臣不可犯君的礼法制度。此事,他若能说动鲁公牵头,兴许其他几国也会派兵支持。届时,联军可在战场上牵制陈氏之兵,高、国两家则出兵将齐侯迎回临淄城。到那时,我们齐晋结盟计划就算是大成了。”

    “难怪你把四儿送去了鲁国,你是早打算好了要去说服鲁公伐齐讨逆了呀?”

    “说服鲁公的事,自有那孔丘去做,我可不掺和了。那鲁地‘三桓’(1)都不是易与的,一个陈恒就累得我疲于奔命,三个我可吃不消。”无恤笑着缩了缩脖子。

    “那你说,你为什么把四儿送去了鲁国?”

    “你不是一直想拜访那位孔大夫吗?我们先坐船从沂水南下,到蒙山一带再往东去海边住上几日。等你玩累了,就转道曲阜去听孔大夫讲学。”

    “那联军的事怎么办?”

    “孔大夫若真能说动鲁公出兵齐国,到时自会有人给晋侯送去公函。至于出不出兵就要看卿父的考量了,你我就不用多费这个心思了。”无恤揽过我在我头顶轻吻了一下,柔声叹道,“本来打算让你来齐国散散心,结果弄得你人也瘦了,脸也青了,晚上睡觉还握着拳头一个劲发抖。不管这结盟的事最后能不能成,我们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的日子,你只管安心好好玩,玩上半月我们再回新绛。”

    “我睡觉攥拳头了?可我这几日连梦也没做啊?”

    “你是太累了。走吧,我带你回去睡觉!明天一早就出关了。”无恤半抱着我从树上跳了下来。

    睡了一夜,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准备出关的人就都被叫了起来。搬粮食,扛行囊,套牛车,一通忙碌之后大家伙儿就蹲在院门外的墙根底下吃早食。

    “兄弟,你多吃点。”无恤手上的碗还没空,就有人又给他盛了满满两大勺的粟米粥,末了还在粥上添了几根烫好的茼蒿。

    “阿嫂,怎么就他有菜啊?”蹲在无恤身旁的大胡子猎户用食箸敲了敲自己的碗沿嚷了一句。

    “阿嫂,给我这儿也添一勺啊!”

    “我这里也还要!”

    “别吵,别吵——”拎着木桶给我们盛早食的正是昨日那个圆脸高胸脯的妇人,她给无恤添了菜之后也不管旁边几个猎户叫得有多凶,一拎裙摆就在无恤面前蹲了下来,“兄弟,昨儿晚上也没问,你这回送里宰到了宋国还回来不?”

    无恤不知道这妇人为什么要同他搭话,笑着摇了摇头,低头继续喝粥。

    “阿嫂——”我怕这妇人说漏了嘴,连忙放下饭碗把她往旁边拉了拉,“昨儿不是跟你说了嘛,我大哥面皮儿薄,家里又还有嫂子”

    “妹子,我听了你的话,昨晚上可连句哼哼都没有啊!我今天就是想问问他叫啥,如果我这次真有了,将来也好同娃娃说说他爹是谁。”

    “这个”我听了妇人的话一下窒住了。

    备注(1):鲁国三桓,指的是鲁国三大世家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他们三家同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世称鲁国三桓。

第213章 征兵密令(三)() 
昨天,我牵线搭桥让这妇人和传令兵过了一夜。今天早上听说那传令兵半夜里就骑马走了,我还以为他们两个都已经知道了实情。现在看来,那兵哥许是知道自己上错了床,可妇人却还被蒙在鼓里。

    看着妇人期待的眼神,我心里多少有些愧疚。阿娘去世这么多年,我依旧不知道我爹叫什么,若她这回有了孩子,那孩子总该有一个可以用来想象,用来思念的名字。

    但晋国赵氏无恤这几个字我万万不能说,传令兵叫什么我也不知道,最后我只能摸出传令兵送给我的两尺细葛布塞到妇人手上,小声道:“阿嫂,我大哥叫阿鱼,这是他让我给你的。若真有了娃,阿嫂留着给娃做个襁褓。”

    “诶,记下了!阿鱼”妇人接过我给的葛布难得露出了一丝羞涩,她瞅了一眼墙根下的无恤,小声道,“昨晚热,今早冷。一个猎户,取个名却叫鱼。你这兄弟,还真是个怪人。”

    “呵,我大哥是有些奇怪。”我脸一热,胡乱应了一句,心想,阿鱼要是知道我在齐国给他弄了一个挂名的阿爹做,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阿拾,走了——”这时,无恤吃完了早食在背后叫了我一声。

    “来了!”我答应了一声,转头对妇人道,“阿嫂,我们要走了,你保重!”

    “嗯。大兄弟,有空来看阿姐啊!记得还是昨晚那个门!”那妇人点了点头扬着两尺葛布冲无恤喊了一嗓子。

    这一下,无恤身边的男人们都笑了。

    “哦——原来大兄弟昨晚上串门去啦!”猎户中有人扯开嗓门鬼叫了一声。

    我低着头跑到无恤旁边,无恤冷着脸瞪着我道:“你又搞了什么鬼?”

    “呃,我做了件好事,不能告诉你。”

    待里宰牵着小孙儿的手上了牛车后,车队很快就出发了。

    里宰是一个年过七旬的高寿老人,他雪白的胡子长得都快挂到了腰上,两条眉毛却黝黑发亮。初看到他时,觉得他黑眉白须的样子有些奇怪,看久了又觉得有些喜气。

    老里宰是宋国人,这回说是要带孙子回宋国探亲。内乱之时探亲,我倒是头一回听说,不过宋国之事与我们无干,我便也没有多想。

    车队出了村,沿着山坡慢慢地往山上走去。这出关必经的山路比我想象的要宽敞许多,在半山腰时我们曾遇到过一支从鲁国入齐的商队,两辆牛车在山道上居然还能并排通过。

    半个时辰后,推着牛车的我们终于到了关口。

    和我之前入齐时所见的高大雄伟的青石关相比,这里只是齐长城上一座用黄土夯建起来的两层泥堡。泥堡的一层可以过人过车,二层则是边关守军护卫放哨的地方。

    “红云儿,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在离我不远的关卡上,几个庶民打扮的人正在接受守卫的检查。他们中,男的几乎已经被扒光了衣服,女的也脱得只剩下了一件小衣。站在我身边的几个猎户看看那女人,又回头瞧瞧我,笑得格外暧昧。

    “来的时候可没让脱衣服啊?怎么出去了还得脱光了走?”无邪这时也凑了上来。

    无恤拍了拍我的肩,小声安抚道:“放心,他们查的是往外贩卖私盐的人,我们跟着里宰走应该没什么关系。”

    齐人会在出关的地方稽查私盐我是听说过的,可没想到会这么严。

    齐桓公在位时,管仲为充实国库便将海盐的买卖收归公有,私人只可在农闲时间煮盐,所制海盐也只能卖给国家。天下有一半多的人吃的都是齐国的海盐,齐国在控制了海盐的产量后,就派官商用高出以往四十倍的价格把盐卖给了其他国家。可以说,齐桓公当年的霸业和齐国现如今的富庶都是用这白花花的海盐堆出来的。

    “来人啊——把这妇人给我带下去!”我正想得出神,关卡上突然传来一道响亮的呵斥声,紧接着便是一阵女子的哭嚎。

    我一抬头,见守军中有一领头模样的兵卒手里拎着一个手掌大小的白色口袋正高声叫骂着,而瘫坐在他脚下的妇人,一头如云的高髻已经被拆成了散发。

    “爷爷,贩卖私盐是重罪,那女子难道不知道吗?”坐在牛车里的小孙子好奇地问身边的里宰。

    老里宰抬起耷拉的眼皮看了一眼,摸着小孙子的头徐徐道:“她知道娃娃记得爷爷说过的话,一个人如果活不下去了,那再重的刑法都不能使他畏惧。齐人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别去数官道上的马车有多少,看看这道卡查得严不严,就知道了。”

    “嗯,谢爷爷教诲,孙儿明白了。”小家伙听完在牛车上给里宰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齐国缺钱就涨盐价,涨盐价这关卡就查得严;齐国庶民穷,穷得活不下去就贩盐,贩私盐的人多了,这关卡查得就更严。老人教导孙儿的一句话,已道尽了齐国华丽的外表下,渐渐腐朽的内里。我看着身旁闭眼假寐的里宰,不禁暗道,一个形如槁木的乡间小吏居然能有这样的见识,看来,他也不是寻常之人。

    里宰虽是齐国治政的小官,但我们此次出关的地方正好在他的管辖地域之内,因此守军们对我们倒也客气,随意问了几句,简单检查了一番便放了车队通行。

    齐国、鲁国、宋国,此三国由东北往西南方向依次排开。我与无恤、无邪欲走沂水往东去,而里宰一行过了齐长城便要往西,到博地,再坐船沿汶水、过大野泽经水路穿过鲁国直入宋境。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尽快寻一个合适的机会离开车队。

    这一夜,车队在沂山山脚的一处村舍歇脚住宿。

    村子里冷冷清清的,太阳下了山,路上便一个人影也瞧不见了。

    我们借宿的人家,屋子比其他村户的要宽敞些,但四壁空空,可做床榻的也只有满地的苇杆。

    入了夜,这户人家没有灯油,男主人在村中东借西凑才给里宰的屋里点了一盏小灯。天热,随行的众人也不愿生火取光,于是吃过晚食后,大家便早早地都回屋就着芦苇杆子睡了。

    不久,院中鼾声四起。

    我与无恤、无邪收拾好包袱,蹑手蹑脚地出了门。就在这时,倒霉的事情发生了。里宰和孙儿所宿的主屋门口居然趴了六个鬼鬼祟祟探头探脑的蒙面人。我们发现了他们,他们也发现了我们。几个人二话不说拿着木棍、石镰冲上来朝着我们就是一通乱挥。

    若是要杀了这几人,对无恤和无邪来说易如反掌。可偏偏这些人看起来不像是匪盗,倒更像是普通的农夫。所以,无恤二人也没有下杀手,只是出招打落了他们手里的武器。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屋里的猎户们全都醒了,他们拿着弓箭、拎着斧子全都跑了出来。

    很快,这六个人就被扭送进了主屋。老里宰拿油灯一照,还在里面发现了这间屋舍的男主人。经过大家的一番询问才知道,原来这六人均是村中农户,因为交了今夏公田和私田的赋税后,交不起季孙氏征收的用田赋这才打起了我们牛车上几袋粮食的主意。

    “什么是用田赋?”我小声地问身旁的无恤。据我所知,各国之间虽都有不同的田赋制度,但不管细则如何规定,只要农人耕种了公室贵族的土地,就必须缴纳公田的税粮。至于私田之说,则是源于一百多年前鲁国颁布的一种叫做“初税亩”的田税制度,即承认农户垦荒所得的私田,但必须按一定的收成比例向国家缴纳赋税。这几个人显然是公地、私地都种了,但所得余粮却不够交这个额外的“用田赋”。

    无恤凑到我耳边小声道:“国人要服兵役,野人没有资格从军,就要服些劳役。这个用田赋是两年前‘三桓’之首的季孙氏首先提出来的,就是不要野人服劳役,而要他们用粮食实物直接缴赋。”

    “怎么还有这样的赋税?”农人起早摸黑辛勤耕种所得的余粮也只够糊口活命的,像这些额外的赋税,若是遇上丰年兴许还能勉强应付,若是灾年哪里还缴得出来。

    我和无恤说话间,猎户们都在吵着要把这六人当做强盗送官严惩,但老里宰却叫仆从给六人一人分了一小袋黍米后就放他们走了。

    里宰这一举动叫猎户们忿忿不平,但我心里却不由对他又多了几分敬意。

    “三位深夜背着行囊要去哪里啊?”里宰遣退了所有人之后只把我们三个留了下来。

    无恤将两只小袋放在里宰身前,抬手一礼:“这是鄙与幼弟前日在里宰处领到的十枚刀币,现下悉数奉还。我兄妹三人不能随侍里宰去宋国,还请里宰见谅!”

    “你们不去宋国,这是要去哪里啊?”昏暗的灯光下,老人半眯起眼睛轻捋着长须看着我们。

    “鄙想带着弟妹二人去鲁都曲阜拜见孔大夫。”无恤看了我一眼,低头恭声回道。

    “哦!”里宰闻言一抬双眉喜笑道,“你说,你要带这两个小儿去曲阜听孔大夫讲学?”

    “正是。”

    “善,大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老人看着无恤不住地点头,而后弯腰又将两袋钱币重新放到了无恤身边,“老朽当年也曾有幸拜在夫子门下求学。夫子收徒不论贵贱,不问出身,你狩猎山林,贫苦度日,却有这份求学问道之心,实属难得。这钱,算是老朽送你们的路资。他年,你若能对儒门之学有所体悟,定能有一番作为。”

    “谢里宰!”无恤没有推辞俯身一礼。

    “去吧,路上小心些。”

    备注(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出自论语,大意为“君子吃不求饱足,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会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第214章 东临甘渊(一)() 
我们拜别了里宰出了小院,看着黑暗中那扇亮着橘黄色灯光的小窗,我在心中不由寻思,这样的见识,这样的气度,便是孔门子弟吗?那“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夫子又会是怎样一个人?

    我们离开了村子,沿着田泥堆出来的小道继续往东面走去。小道两边是洒满银色月光的禾田。田间,那些不愿入睡的青蛙还在齐声高唱着专属于夏夜的歌谣。

    “红云儿,你当年游历列国,可也见过孔夫子?”

    无恤拎过我背上的行囊,笑道:“孔丘当年在卫时,我在他弟子子路家中见过他一面。”

    “你认识子路?那你可趁机向那孔夫子求学问政了?”我一听便来了兴致。

    “我那时还是个毛头小儿,求什么学?问什么政?况且,这孔夫子对卿父的言行一向颇有微词。当年卿父铸刑鼎,他说晋要亡国;卿父收阳虎为臣,他说赵要亡族。就连后来卿父派董安于修建晋阳城都遭过他的骂。我那时年少气盛,也不愿和他说话,与子路比完剑就走了。”

    “原来,你也有这样小儿心性的时候。”我轻笑了一声,看着无恤道,“卿相当年铸刑鼎是叫黎庶识法,筑晋阳城是为了自守,这两样我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不过,收阳虎这样的豺狼之辈作家臣,还授予高位,我就真有些不懂了。”

    阳虎其人,原来是鲁国季孙氏的家臣。他当年趁新宗主年幼,设计从季孙氏手中夺取了鲁国的军政大权。如今,被鲁公和孔夫子视为洪水猛兽的鲁国“三桓”,当初都被他一人捏在手心里。

    后来,他在鲁国发动了政变,失败后转奔至齐,由于出众的能力又很快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他趁机在齐国朝中拉拢大臣几次三番怂恿景公攻鲁,才叫景公惊觉此人原是个忘恩负义、野心勃勃之徒。于是,下令逮捕他。

    可狡猾的阳虎听到风声便逃了,他这一逃就逃到了晋国,逃进了赵家。最后,赵鞅居然还让这个天下闻名的乱臣贼子作了赵氏的首辅。

    “这有什么奇怪的,阳虎此人大才,谋略武功样样卓绝,虽说品德修为离君子相去甚远,但也并非不能用。阳虎酒后曾言,他侍主,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弑之。卿父乃强主,自然可以降伏他这只豺狼。赵家这几十年来若说有所成就,那其中定也有阳虎之功。”

    “我在你们府里见过此人一回,阴郁、凶狠,看那张脸就知道了。卿相怎知他这些年背地里没对赵家做过什么手脚?”

    “阳虎入赵府不久就在暗地里网罗家臣,侵吞库金,欲取赵氏而代之。不过卿父当时只派人给他送了一方书帛,他就俯首了。”无恤转头神秘兮兮地看着我。

    “什么书帛?写了什么?”

    “据说,这书帛上记录了阳虎入府以来暗地里做的每一件事,见的每一个人,而且还有他侵吞库金的数额明细。”

    “卿相都知道!那为什么不杀了他?”

    “卿父连问罪都没有,阳虎依旧是赵氏首辅。其实,如今的陈恒就像当年的阳虎,他行政治国确有几分能耐,只可惜齐侯不是强主,驾驭不了他。驾驭不了,便想除去,无奈连除贼的能力也没有。比起齐侯,唯唯诺诺的鲁公倒还识趣些。”

    “啧啧啧,好你个大逆不道的赵无恤,听听你说的话。我怎么瞧着,你也长了一副乱臣贼子的模样?”

    “你说我是乱臣贼子?”无恤把包袱往背上一甩,奸笑着朝我伸出了手,“我既然算不得良臣,那就干脆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