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轩辕剑之汉之云-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他不忠不孝的骂名,他也别无选择,只能默默承担

    世事轮回终有报应,谁种下的因,便由谁来承受结出的果。

    他杀死了将自己抚养长大的父亲,自然也需要去替父亲完成生前的遗愿。

    如此,方能了解因果。

    最重要的是,他能得到心安。

    数日之后。

    官道上,六道长长的身影被余晖拉得极长。白衣徐暮云朝紫衣等人抱了抱拳,然后便拉过缰绳,一跃跨上马背,抬手一抽马鞭,疾驰离去。

    他不用飞剑,是不想让自己的行踪被飞羽之人察觉,从而误以为他是为刺杀诸葛亮而来,平添许多麻烦。

    马蹄声远去,白色的身影被余晖越拉越长,最后终于变成一个看不清楚的点,消失在了天涯尽头。

    黄衣叹了口气,乌衣摇了摇头,青衣凝视着远方,赤衣脸上的笑意已经不见,至于紫衣早已没有再戴着面具,他看向远方的眼神里,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哀愁。

    别时容易见时难,他日再相逢,是何光景,没有谁能够知晓

    原本赤衣要帮他卜上一卦,看看日后再与白衣相见时,是红眼相对的敌人,还是把酒言欢的好友。但是他拒绝了

    他相信自己与白衣的友谊和兄弟之情,断然不会随着阵营的改变而变得不同于往日。

    他们是一生的同路人,更会是一辈子的兄弟。

    兄弟之情,岂能以一卦而随意定论之?

    数日之后。

    一名白衣男子出现在成都丞相府外,他看了一眼门前两名目露精光的护卫,又抬头看了眼门匾上的丞相府三字,心中沉吟道:“看来,应该就是此地了也就是‘那家伙’所在的府衙”

    那家伙自然是指诸葛亮。

    虽说答应了父亲前来贴身对他进行保护,但是心中却仍旧没有将他当做亲近之人,他来此只不过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而已,称呼上也就不需要再去做刻意的改变了。

    他从怀内掏出一份卷轴来,那是徐庶与诸葛亮之间的信物,他看着卷轴轻声说道:“爹,孩儿已依您之意,千里迢迢来此要来保护您昔日的挚友,却也是我们大魏的敌人——诸葛亮!”

    徐暮云凝眉寻思道:“不过再怎么说,他也不会接纳一介敌人所来保护吧?如今大摇大摆进去显然是没有可能,也罢,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此时天已是夜间三更时分。

    徐暮云一步踏出,整个人的身形便已隐没在黑暗之中,悄悄进入到了丞相府内。

    然而当他进来之后,却发现沿路之上,竟然横七竖八躺着多名士兵。这些士兵要么被割破了喉咙,已然死去,要么被打晕在地,一时半会难以醒来。

第171章 螳螂捕蝉() 
徐暮云颇为诧异:“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守卫全都倒在了地上?”他立即快步上前一探,又有新的发现,“还有不少似是被迷药所迷昏,显然事不寻常难不成”

    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徐暮云眼中精光爆闪,立刻便闪身离开了原地。

    与此同时,书房之中。

    诸葛亮正不眠不休地批阅着大量的奏章,姜维在旁边伺候着,眼看已经到了三更时分,他不由启齿道:“丞相,您实在该去歇息了夜已三更,而您仍如此操劳长此以往,您的身子势必无法负荷!”

    诸葛亮抬头看着他说:“不,尚有许多奏呈文卷仍尚未批阅,怎可去歇息?”

    姜维急切道:“但如今军国重任,全系于您一身您如此案牍劳形,万一不幸倒下,朝野顿失栋梁,大汉今后又该如何?”

    诸葛亮笑了笑:“伯约啊,本府自会斟酌,你毋需担心先帝临终之际,将大汉命运皆托付予我本府岂能不戮力以赴,达成所托?”

    “属下明白,但”

    “伯约,本府明白你的意思倘若天意仍站在我们大汉这一方,那北伐大业必能顺利待那一日来临,本府方能宽心归隐故里,怡然安老!”

    “丞相”姜维对诸葛亮的心志更加佩服,但依旧很担心他的身子,还想再劝,却见一名卫兵走进来禀报,“禀告丞相!有一自由陛下派遣前来的徐泯将军,说有要事求见!”

    “哦想来,又是陛下遣人询问北伐之事吧请他入帐!”吩咐完毕后,诸葛亮端正坐好,不一会儿就见一名身文衫的中年人带着四名护卫一起进帐,他出前一步,躬身行礼道:“徐泯拜见诸葛丞相!”

    诸葛亮点点头,问道:“不知如此之晚,陛下还有何要事要与老臣说明?”

    徐泯道:“如此深夜前来,实在不胜惶恐!”

    诸葛亮道:“无妨有何要事?”

    徐泯道:“丞相,因陛下希望您能停止北伐,暂且与民休息然而,因您遣人带兵进驻剑阁,使朝中流言盛传,您将再次发动北伐!故陛下得知之后,连夜差末将前来,冀能明白丞相之意!”

    诸葛亮点点头,道:“本府自然明白陛下所忧虑之事但北伐讨贼,乃先帝所嘱托之千古大业!如今与民休息已有一年,倘若继续懈怠,唯恐民气军心一旦松弛,将再难凝聚!此次我令人出兵剑阁,是为了刺探敌情,做好准备。”

    然而诸葛亮一说完,那徐泯突然间直起身来,冷哼一声道:“果不出所料,当真又要北伐了!”

    诸葛亮和姜维见他态度忽改,也是一怔,只见徐泯愤然道:“北伐北伐说得冠冕堂皇,阁下不过只是想把重兵握在手上罢了!”

    诸葛亮不由疑惑起来:“呃你此话何意?”

    徐泯冷笑一声,愤怒道:“诸葛亮,你的春秋大梦就到今日为止!动手!”话音一落,就见他身后的四名护卫一同拔剑相向,突然闪烁到诸葛亮面前。

    姜维大惊失色,当即按剑道:“好啊,你们想谋反?来人哪!”他喝声一起,便又有两名士兵从帐外冲了进来,皆手持利剑。可是姜维一见这些士兵,脸上立刻出现一抹疑惑,“且慢你们又是什么人,为何全是生面孔?”

    徐泯上前一步,哈哈一笑道:“姜将军好眼力!营外所有警卫,事前早被我们收拾了!”

    姜维怒道:“你说什么?”

    徐泯冷笑一声:“所以,你不必期待会有援兵驰援!我们策划此事,已有一段时日!就算其他卫士察觉有异,赶来援救,这段时间也够我们收拾你们二人!”

    姜维反倒不急切了,不愧是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人,紧张的心态立刻平复下来,他试着问道:“这么说你们是冒充陛下名义前来的?还是,行刺一事也是陛下的意思?”

    徐泯冷哼一声,说道:“反正你快死了,就告诉你真相吧!这当然不是陛下的意思,我们不过找个名义,好闯入丞相府内!杀了你二人后,接下来自然就轮到那个阿斗陛下!”

    诸葛亮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捻着胡须道:“原来如此本府大致明白了!”他站起来,环视一圈几人,“听你们口音,应是昔日那些被本府所整顿的益州权豪吧本府可说对了?”

    徐泯眯眼一笑:“聪明,不愧是诸葛丞相!昔日你们荆州人诈骗刘璋大人,夺取了益州土地,还将我们的土地宅子也一并夺去!今日我不过要夺回益州,取回原本属于我们的利益罢了!”

    诸葛亮说道:“益州也是大汉疆土,如今汉室倾颓,只余益州一隅。先帝以益州为复兴据地,倘若未来能顺利夺回大汉江山,光复汉室,此乃益州之千古荣耀!”

    “哼!”徐泯冷哼一声,森然道,“只怕那时,益州早已被你们给先搾干了,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要那荣耀何用?不必再多废话,上!直接斩杀老贼,看他还能神气多久!”

    姜维当即拔剑,暴喝道:“休想得逞!别忘了,还有我姜某在此!”旋即一剑刺去,那剑刃之上竟然出现一抹橙色剑气,直直刺向冲在最前面的二人。

    “剑道第二境界!”徐泯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蜀营中随意一人,都能有如此实力

    “逆贼,拿命来!”姜维怒喝一声,又是一剑扫去,这次直接杀死两人,随后他翻身而起,迅速冲到剩下四人中间,然后扫出一道剑光,将几人拦腰斩杀。

    徐泯同党纷纷倒毙,而他也已经被姜维的剑刺穿要害,鲜血狂流,徐泯恼恨交织,不甘心道:“可恶你没料到你本事竟如此之强”

    “你们也未免太小看我姜某人了!”姜维扫视一圈,按下剑来,“丞相执法严正,大力整顿土豪权贵,因此才会屡遭刺客侵扰!为了提防你们这些鼠辈,我才会在丞相的身边寸步不离,护其安危!”

第172章 黄雀在后() 
徐泯口吐鲜血道:“可可恨”旋即噗通一声栽倒在地,再无生气。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道冰冷的女声:“如此说来,今晚再多加我一个敌人,阁下应也无所谓了?”

    姜维当即一怔,扭头循声望去,喝道:“又是何人?”

    只见一名身穿黑色皮甲、手持短刃的女子缓缓走了进来,她冷冷地说:“失礼了,姜将军!今日来此,马蕴只是想替父亲讨一个公道回来!”

    “马蕴?幼常之女马蕴”诸葛亮

    “什么?!”姜维大吃一惊,旋即怒道,“你竟敢行刺丞相,莫非忘了当年,丞相对你们马家之恩情了吗?!”

    “恩情?笑话!自从他诸葛孔明让父亲为他北伐之失承担罪责,那时候诸葛孔明于我马家而言,便再也无恩情可言了”女子冷冷说罢,忽然一个闪身来到姜维身前,一记手刀下去,便将姜维击晕过去。

    随后,她踏着坚实的步子,缓缓来到了诸葛亮面前。

    “飞羽之端蒙?!”

    恰在这时,徐暮云也已寻到了诸葛亮书房之外,看到地上横躺着七八具尸体,再看向诸葛亮案前站着的女子,顿时明白了过来,诸葛亮这是遇到刺杀了。

    但令他惊讶不解的是,那手持短刃站在诸葛亮身前,看似想要行刺诸葛亮之人,竟是飞羽十杰中排于第二位的端蒙!

    短刃女子惊见有人闯入,连忙回身喝道:“什么人?”

    徐暮云没有认错人,眼前女子正是飞羽部队中飞之部的首领——端蒙!

    端蒙见徐暮云默不作声,便再次喝道:“你来此何干?回话!莫非——是想阻止我行刺?”

    徐暮云一听,豁然明朗道:“原来当真是行刺”为何端蒙会意图行刺诸葛亮,他已顾不上,而是喃喃自语道,“父亲,我来得还真巧!莫非,这是您在冥冥之中的引导吗?”

    端蒙见他还是不正面回答自己,便又道:“你是何人,你来此地究竟为何——不敢回答吗?”

    徐暮云收回思绪,冷声应道:“笑话!有何不敢?我来此地,正是为了保护你想刺杀之人!”旋即,他伸手将蒙在头上的白色盖头拿了下来,露出一张俊冷无比的脸庞,以及那一头引人注目的白发。

    端蒙见此,双眸圆睁:“铜雀白衣?!”

    徐暮云没有再说话,端蒙话音一落,他整个人就已化成一团白影,直掠端蒙身前。

    端蒙已来不及思考为何徐暮云会突然出现在此,并且还是为了保护诸葛亮而来,当即便运起短刀,转动如风,划向徐暮云。

    然而下一刻,那一道白影突然在端蒙眼前消失,端蒙的攻击完全落空,等她再反应过来时,徐暮云已经到了她的头顶,同时一挥虚空剑,直刺端蒙头盖!

    端蒙急忙举刀向上一挡,硬接徐暮云一剑。然而徐暮云早已突破至剑道第四境,这一剑下来,虽未使用全力,但是却也将端蒙打得浑身一颤,一口鲜血喷燃洒出。

    “你你怎会变得如此之强?”端蒙无比震惊。

    “哼!”徐暮云冷哼一声,不作回答。

    这一次他没有再使用剑气,而是利用武道第四境独有的缩地成寸之术,一步来到端蒙身后,运力一掌击打在他后脖颈之处,直接以灵气将端蒙经脉四处封锁,使得她浑身都无法动弹。

    “快放开我!”端蒙咬牙切齿道。

    “聒噪!”白衣冷眸一瞥,随手又是一记手刀砍在端蒙背后,下一刻,端蒙整个人便瘫软在地,晕厥了过去。

    徐暮云看了她一眼,然后径直走到案前,诸葛亮连忙致意道:“感谢仗义相救不知义士是?”

    徐暮云没有回答,将虚空剑收起,然后取出一份卷轴,递到诸葛亮面前道:“你,可识得此物?”

    “此物”诸葛亮定眼细看了一会儿,忽然激动道,“这是数十年前,挚友徐元直前往洛阳投效曹家时,我在饯别时所赠予他之管子卷册啊!当时他忧心娘亲仍在北方,唯恐曹家会对她不利,因而离开荆州所幸,后来听闻他母子相安无事!但你怎会有这卷册?莫非元直他怎么了?”

    诸葛亮无比着急。

    徐暮云徐徐说道:“我正是他的儿子!我乃衔父之命,特来护你安危!”

    “什么?你是元直之子?你那一头头发怎会如此?”诸葛亮无比惊讶。。

    “此乃天生,请勿介怀。”说完,徐暮云又将之前的白色盖头戴上,接着说道,“总而言之,希望你能接受我贴身保护,让我成全父亲遗命!”

    “遗命?莫非,元直他”

    “是的家父已过世了”

    诸葛亮闻言,先是一呆,继而伤感道:“他他当真过世了?”

    徐暮云点了点头,说道:“因此,我才依照他遗言,前来保护你安全!”

    诸葛亮闻言,问道:“这么说,莫非你早已得知今日刺客前来行刺之事?”

    徐暮云摇了摇头:“不,我并不知会发生此事!我停留于府衙附近观察了数日情势,今日才决定前来看看。巧遇方才之事,想来,必是父亲在冥冥之中的引导吧”

    诸葛亮叹了口气,又问道:“你既是元直之子,名叫什么?”

    徐暮云略一犹豫,诸葛亮说道:“不便透露吗?”

    徐暮云想了想,答道:“我名叫徐暮云!”

    “徐暮云暮云记得他当年离开先帝与我之时,正是暮云当空啊,没想到如今他却先于老夫而过世了,何其哀哉!”诸葛亮闭上双目,伤感许久,才又问道,“不知贤侄可否告知老夫,元直他是如何过世的?”

    “这”徐暮云听到问及此事,顿时脸色一变,犹豫不语。

    诸葛亮急忙道:“贤侄,你何以露出如此神色?莫非是曹家对他做了什么”

    “不朝廷正大光明,从未对爹做什么。”徐暮云忍着痛苦道,“但有一些缘故父亲之事如今暂不便说!”

第173章 怀旧() 
“唉,也罢!待你何时愿意告知老夫了,再说也不迟。”诸葛亮又叹了口气,对于徐庶的逝世,他内心深处之痛苦,又有几人能够理解?

    当年庞统命丧落凤坡,如今另外一位挚友徐庶也已逝去,三人当今便只剩下了他念及至此,一股伤感之意便油然而生,两行老泪不由溢出了眼角。

    徐暮云见此,叹了口气,接着道:“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之前在木门道射杀张郃老将军的人,是你吗?”

    “张郃?”诸葛亮收起思绪,想了想道,“就本府所知,他乃是闯入我军断后部队所设下的埋伏圈里,因而被射杀”

    徐暮云问道:“但你既身为统帅,想来也必是你亲自下令射杀的吧?”

    诸葛亮摇头道:“本府当时正统率大军南撤,如何会回头指挥断后部队?”

    徐暮云闻听此言,登时一愣,半信半疑起来。

    诸葛亮继续说道:“说起来,张郃此人英勇善战,极善谋略,可谓当今老一辈诸将中之第一人也!本府北伐,内心最为忌惮的,便是此人!听闻他中箭而亡,内心虽深感庆幸,但也十分惋惜惆怅。”

    徐暮云又觉意外:“他既然是你所最忌惮之敌人,你又惋惜惆怅什么?”

    诸葛亮诚挚道:“他虽是敌人,却也是可敬之敌手!天底下唯有英雄,方能惺惺相惜!”

    徐暮云眼眸微闪:“你这可是肺腑之言?”

    “自然!”诸葛亮来回踱步,忽而又伤感道,“但真要说起来本府昔日最倚重的一位属下,便是败于他之手,因而断送了大好前途,甚至枉送可贵性命!”

    徐暮云眯眼道:“既如此你不怨恨他吗?”

    “怨恨?”诸葛亮摇头一笑,“战场无情,生死本无常,又何来怨恨?虽说他效命曹贼,但也不必因此抹杀对方人格!本府虽对他忌惮万分,但内心却始终推崇这位敌军老将!”

    徐暮云听他道来,颇感错愕,不免喃喃道:“还真没料到我所听到的,竟会是如此一番回答”

    诸葛亮见他喃喃自语,便回头唤了句:“徐贤侄?”

    徐暮云忙道:“嗯那你知道,是谁下令射杀了他吗?”

    诸葛亮捻着胡须道:“是何人本府不清楚只确知乃是断后部队所立下的大功!”

    徐暮云冷言道:“好个大功一件,听起来真刺耳!”

    诸葛亮闻听此言,疑惑道:“莫非那位张郃与你有什么关系?你原是他属下?”

    “非也他是”徐暮云语气一转,“他是我心目中,一位真正的英雄!”

    “哦”诸葛亮听徐暮云的语气似有颇多感慨,便知趣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老夫也不多问了。那么徐贤侄,你是奉了父命,前来效命我们大汉阵营吗?”

    徐暮云想也没想便说道:“我从小生在大魏,以尽忠大魏为荣,怎会背叛国家?”

    诸葛亮讶然道:“那你又如何愿意来此?”

    徐暮云缓缓道:“我说过了,我只是奉父命,前来保护你性命。身为堂堂大魏子民,我最多也只能让步至此。”

    诸葛亮越发不解,“此话奇怪了元直既知你不会投效大汉,怎会又刻意派你前来?”

    徐暮云道:“那是因为——他害怕我的力量,会灭了你们蜀寇甚至——亲手杀了你!”

    “你说什么?杀了我?”

    “不错,因此父亲才故意提出如此要求,想以亲情来限制我的行动!这一切,全是父亲所对我施展的谋略!”

    “元直的谋略?不明白本府全然不懂你这番话的意思。”

    二人正说着,忽然听见昏倒在地的姜维闷哼一声,徐徐醒来,诸葛亮赶紧唤道:“伯约”

    姜维迷迷模模,却仍旧关心诸葛亮安危,一醒来便连忙说道:“丞丞相刺客刺客”

    诸葛亮将他扶到椅子上坐下,“伯约放心,刺客已经伏法了。”

    姜维闻言,木讷地点了点头:“伏法了就好”忽然他眼睛又瞥见满头白发的徐暮云,“这位是”

    徐暮云见此,直接转过身去,一边往外走去,一边说道:“也罢,今日便到此为止了。”

    诸葛亮连忙问道:“你要去哪里,徐贤侄?”

    徐暮云头也不回道:“我会遵守父亲遗言,在隐密处尽力护守你的安全。至于这一名女刺客,便交你们自行发落告辞!”说完,便大步走出书房。

    姜维清醒过来,疑惑不已:“丞相,此人是”

    诸葛亮叹了口气,悠悠道:“此人乃是我一位故人之子,故人已逝,而今只余我孤身一人,面对这大汉残缺的天下了”

    出了丞相府,徐暮云并未离开。

    他循着僻静之地,一路来到丞相府后院之中,飞跃而起,越过房屋头顶,最后在一棵粗壮的古树顶端枝丫上潜伏了下来。

    他要保护诸葛亮,又不能让自己的存在为外人所知,这样一来,就不能随意在府中活动,只能探找隐秘且又能方便与诸葛亮接近之地留下。

    靠在古树枝干上,他的思绪仿佛又飘回到了多年之前。

    那时候兰茵还在,皓兄还在他们立志要帮助大魏一统天下,还天下太平,而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回想眼前发生的所有,还真是充满了讽刺

    ——他堂堂徐暮云,铜雀白衣尊者,如今却要前来保护屡次入寇大魏的敌人!后世史书若知此事,又该会如何书写于他?

    只是,有件事还算给了他一丝安慰,下令杀死张郃之人,并非诸葛亮。而且他也没有想到诸葛亮,竟对自己的义父评价如此之高!

    若义父在九泉下若听闻此事,是会高兴,还是不悦呢?

    他不知道。

    张郃一代名将,最后却被万箭穿心而死。这万箭穿心之痛,天底下又有几人能够承受?以壮烈之死换来敌人的承认,这代价太过高昂了。

    若让他来选择,便宁愿不要这威名,也要换回义父之命。

    可惜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了。

    “但是不管怎样爹,孩儿总算遵守了对您的承诺,踏出这最艰辛的第一步!唉这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发生了太多太多事!先是兰茵,后来是皓兄与义父如今竟连父亲您,也都不在我身边了只不过短短两年而已,我便彷彿失去了几乎所有一切!

    “剑气我的剑气啊!我曾以为拥有你,就可替兄长一举统一天下,缔造千秋辉煌之功业!我曾以为拥有你,能让父亲、义父、让皓兄、让兰茵都因你而以我为傲!怎知你带给我的,却是一连串的灾难,一连串的厄运”

    他不由回想起当日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