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嫁苍狼军妃狂-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2章 视察疫情(三)()
阔端王爷刚刚赐封西凉王,将西夏陪都凉州城收入囊中,他的西凉属地内,军政要务千头万绪,令他应接不暇,几乎招架不住。
所以眼下对付凉州城外各个村镇的时疫爆发,也只有全权托付给忽必烈王爷了。
“阔端乌也放心,我一定不负西凉大王重托,尽快深入疫病灾区,查出发病源头,救民水火,保得乌也的西凉属地百姓安居乐业。”
四王爷也是答应的爽快,在前世,这里正是他创建大白高国的领土,也是时常爆发瘟疫。经历的次数多了,便有了些经验。
眼下西凉王阔端处理时疫灾害也是井井有条,忽必烈只要亲临重灾区,帮助他查明发病源,一切便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这样最好!不过,四弟带人前往时疫重灾区,一定要带着我给你们准备的解毒药丸,以免探查病源,救人之余,不小心也被感染上了。”
西凉王阔端正说着,突然有人来报,呈上时疫重灾区官员飞鸽传书,阔端拆开纸条,凌利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突然嘴角微微上扯,手指上面几行文字,对着四王爷说道:
“老四,好消息!我派去时疫重灾区的扫污清查小组已经开始行动,先前被贪的钱财以及物资均以没收拿回。
接下来,他们的行动会更加地迅速,当地民众已经自发组织起来自救,主动配合他们的行动。
如今水涨船高,我们再加把劲,助他们一臂之力,时疫灾区的民众或许很快就摆脱病疫,平安无事了。”
说罢,他又转头向着主管财政的降官吩咐说道:
“你立即召集城中富甲巨商,既然他们的钱财富可敌国,这次时疫爆发,他们理应慷慨地出手帮助。算上他们这一份,明日一齐赶赴灾区。”
阔端王爷说完,嘴角微微的上扯,狡黠地向四王爷眨了眨眼,后者也是会意,这蒙古统帅,哪一个不喜欢砸大户,早已是掳掠成性。
好在西凉王阔端生平励精图治,愿有益于天下各部族人民,用意甚善,这与忽必烈王爷‘思有为于天下’的毕生追求不谋而合。
故而他听完阔端王爷的话后,对着这位堂哥的杀伐决断,更加的佩服。
那日午后,忽必烈王爷坐在婚嫁马车里,马车行驶在前往时疫重灾区的路上。
他凝视着小王妃那张安静清秀的面庞,他怎么也想不到,娴瑶会随后撵到这里来。
忽爷克制着没有发火,但是面色却沉的犹如黑锅底。怎么说他都不愿意小王妃去到那些个瘟疫盛行的地方,因为实在是太危险了,万一有被传染到怎么办。
“爷就这么不高兴我跟来,我可是随军王妃啊!跟在爷身旁照顾爷,那是随军王妃的责任。”娴瑶态度强硬起来也是振振有词。
“胡闹,爷是去很危险的地方执行公务,不是去游山玩水。”忽爷也是直言不讳,人家担心着呢,小王妃怎么就不明白。
娴瑶从忽爷的眼神看得出,他是即紧张又担心。不由得内心小小感动一番,然后神色郑重地对他说道:
“既然是受阔端乌也所托,我们就要尽快查出病疫源头,我们南宋也曾爆发过瘟疫,当朝太子除疫安民之时,我吵着闹着要跟在太子哥哥左右,太子哥哥最是宠惯着我,不过也把我保护得很好。
所以大家都是过来人,更加了解当地民众现在的心情,战乱、疾病和伤痛,官府的冷漠,饥饿与无助,百姓们正忍受着无尽的折磨,我们必须尽快把他们带离可怕现状,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生活。
此次爆发瘟疫,还没有药到病除的良方可以医治病人,也不清楚那些被瘟疫感染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甚至还没有查到病源。我担心爷一个人应付不过来,所以此行我是必去不可的。爷觉得我说的对吗。”
娴瑶一席话让忽爷对她刮目相看,小王妃巾帼不让须眉,此刻道出心声,无疑让忽爷头脑中刮起风暴,他的心也开始动摇起来。
第113章 视察疫情(四)()
“好吧!王妃,你可以跟我一起去,但是你要小心照顾好自己。”忽爷已经无话可说,只能多安排人手护佑她周全,守护在她左右。
其后,忽必烈王爷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由于小王妃的到来,增添了一些温馨和美在里面,令得这趟苦差立时变轻松许多。
不久,婚嫁马车来到了瘟疫重灾区的周边警戒线位置。这里已有重兵把守,近旁的林间空地点缀十几个马架毡房,簇拥着专门为忽爷搭建的临时营帐。
稍后,人马安顿下来。突然,有飞鸽传信,忽爷接过侍卫呈上信条,打开看上面的内容。原来是西凉王阔端先前派出查找时疫病源的一队人马送来消息。
说是传染源已经找到,真的如忽必烈王爷所想,是水源出了问题,但却是被某个“东西”污染了。
“王妃,离爷再远一些,爷刚刚查看过河里那具尸体。”
忽爷等不得第二日天光大亮,已是在晨光熹微之时,带着娴瑶来到那条浸泡一具腐尸的河水岸边。
那时,他仔细观察过尸体,不由得面色大变,挥手示意娴瑶不要靠近,然后吩咐侍卫。飞快将它从河里捞出,就地焚烧处理掉了。
翌日,忽爷等不得天光大亮,已是在晨光熹微之时,带着娴瑶来到那条浸泡一具腐尸的河水岸边。
那时,他仔细观察过尸体,然后吩咐侍卫将它从河里捞出,尽快焚烧处理掉。
“王妃,离爷再远一些,爷刚刚查看过河里那具尸体,身上不干净。”
忽爷等不得第二日天光大亮,已是在晨光熹微之时,带着娴瑶来到那条浸泡一具腐尸的河水岸边。
那时,他仔细观察过尸体,然后吩咐侍卫将它从河里捞出,尽快焚烧处理掉,同时挥手示意小王妃离得再远一些,他摘掉蒙在口鼻上的巾帕,远远的朝着娴瑶大喊说道。
“爷,这具尸体浸泡在河水里这么久无人问津,想必不是本地人吧!”因为离忽爷太远,娴瑶不得不抬高嗓门大声喊道。
“王妃提醒的好,这一点我还真没想到。这尸体上穿的是宣化府那边的衣物,看样子是从甘州城内逃出,来到这儿不知为何溺水而亡。”
忽爷循着那具死尸衣物得出结论,心内暗叹小王妃才思敏捷,料事如神。
他哪里知道,娴瑶前世,穿越之前,最爱看悬疑探案类型的电影电视剧,长此以往,也是积累下一些这方面经验,解疑揭秘,思路之敏锐,也是远超古代人。
“爷,这样就很好理解了。”娴瑶见忽必烈王爷收拾干净了,方才放心走到自己面前,待他走近说道。
“哦!怎么说?”忽爷闻听精神一振,深邃星眸锁定小王妃,急切问道。
“爷不记得吗?前一段时间甘州城告破,大军屠城,尸横遍地,后来城内也是爆发大瘟疫。这个人必定是那时候逃离甘州城来到这里,不治而亡,感染时疫的尸身污染河水。
大群牛羊饮用又携带病毒回到村镇,经牲畜变异之后的病毒更加凶猛,以至于在人群中爆发大范围的瘟疫。”
“什么!你是说这里还有牛和羊的事。”忽爷诧异到瞪大双眼,大声说道。
“当然了!爷请看,这河岸边到处都是牛羊踩踏留下的纷乱足蹄印迹。唯独没有人的脚印,可见是散放牲畜经常来饮水的地方。
先前曾有人提到过,这场大瘟疫爆发之前,村镇里都有大批牲畜死亡,村民不知原因,又舍不得掩埋丢弃,大多煮肉吃了。
随后便是爆发时疫,由此推断出这时疫病源,便是这具浸泡在河水里的腐尸,而饮用被污染河水病死的牲畜,又是另一个更可怕的病源。”
第114章 视察疫情(五)()
“哦,原来是这样的!这具在甘州城感染瘟疫的尸体污染了这里的河水。导致这里爆发时疫。
我已让随行郎中采集病样,三天之内拿出除疫良方,那时,时疫灾区百姓就能重见天日了。”
“爷,欲觅除疫良方,何须三日,爷只要飞鸽传书甘州城统帅,让他传来城内消除瘟疫的方子,这座城池爆发瘟疫日子久了,肯定已经找到除疫良方。
再将方子交由我们的郎中参考抓药,不出一日,爷要的良方也就有了,到那时,百姓才能尽快重见天日啊!”娴瑶不失时机,提醒忽爷说道。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王妃,这次为凉州百姓除疫,你立下大功,很快找到良方之后,爷要奖励你,好好想一想,王妃想要爷奖励什么?”
忽爷一拍脑门,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即笑咪咪的问娴瑶要什么样礼物。
“娴瑶这次不要爷的一块黑土地,娴瑶只想爷永远不攻打剿灭南宋,爷,可以吗?”娴瑶先时神色郑重,随后又赔笑讨好着说道。
“这个,以后再说吧!巴图,给爷准备笔墨,爷要给甘州守备写一封信。”忽爷突然面色一沉,岔开这个话题转身离去,只留下娴瑶笑容僵在脸上,呆立在那里。
暗想自己是得意忘形,操之过急了,忽爷眼下身份,只是个战场观察员,这个时候提这种问题,也是为时过早了。
几个时辰之后,忽爷带来的郎中们便即研制出,用来医治时疫的药汤以及药剂配方。
忽爷立即命令各村镇官员,将它传播开来,同时发放药材等救济物资,那些感染时疫的患者很快得到药物治疗,以及食物的帮助,病情逐渐好转。
凉州城和济桑小城之间爆发的这场瘟疫,也很快得到了药物的控制。
在这期间,瘟疫重灾区流出很多传言。
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有一位容貌清丽的天朝公主,如菩萨仙女般出现在濒临死亡的时疫患者身边,送给他们袪病药材和救命的食物,,还鼓励他们勇敢战胜病魔,重获健康身体。
她的善举挽留很多人生命,就连那些自暴自弃的病人,也重新拾回生存下来的希望。
娴瑶听到这些传言,往往付之一笑,忽爷却感念小王妃对自己的帮助,牢记对她许下承诺,一回到凉州城,便即送她一份礼物。
那时,忽爷为小王妃,向祖父和也遂皇后请假三日,让贴身侍卫巴图替换下娴瑶,留在殿帐里斗地主。
忽爷则陪着欣喜若狂的小王妃,看遍凉州城外八景。
那时,但见海藏寺前矗立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木构牌楼,古朴玲珑,巧夺天工。
走马板上有“海藏禅林”四个大字,牌楼一缕青烟飘浮而升,盘旋缭绕于白杨、垂柳之间,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给海藏寺增添了一种神奇美妙的景象,俗称“海藏烟柳”或者“日出寒烟”,二人观之,大有身临仙境之感。
而那凉州八景之一的“天梯古雪”,则是坐落祁连山系之中的天梯山,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而得此美名。
天梯山巅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山间泉水叮咚,草木丛生,风光绮丽。令得娴瑶留恋忘返。
且不提其余那几道诸如平沙夜月,镇西晓角,狄台烟草,金塔晴霞,黄羊秋牧,莲花壶天的美景。
单是凉州八景之一的“绿野春耕”,娴瑶已是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那时,但见凉州城外一片开阔的田野,朝霞初升,在清晨温暖的阳光下,农夫正赶着牛从地平线的远处徐徐迎面走来。
大地好象还未苏醒,空气中充满着朝露的水气,扬尘和还没有散尽的晨雾,在阳光中融合在一起。
衬托着牛群的身影,几道霞光,将大树的背影投射在地下,土地被描绘的感情丰富,使人感到亲切。
娴瑶嚷着要在这里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忽爷笑而不答。
但这里的确也是他向往地方,没有权势倾压,没有战争的喧嚣,摒弃一切高雅的庸俗,采菊南山下,悠然自得,还原人本来的面目,做个逐草而居的逍遥王爷。
若不是三天假期很快结束,也遂皇后派人催促二人返回,忽爷和娴瑶真的就想永远的留在那里了。
://153523 。
手机阅读请点击://15352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