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嬉农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您先别说出去,等村长那有了结果再说。”她看着那银簪子有些眼熟,一时间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可这也让她确定确实是村子里的人干的,只是她才在村子里走动,不可能和人结怨,这事情明显是针对她来的,手里有了证据也就有了底气。“王大叔,村子有人偷庄稼,村里人都会怎么看?”“还能怎么看,冲他吐口水都是便宜的了,被人捡走个鸡蛋都恨不得骂的全村人都知道,这要是偷了庄稼还不得闹翻天哪。”王林嘴快的说出以前看过的事儿。“咱有这当证据,去村子里一问就知道是谁的。要是村长没找到人,咱也闹他一回。看是哪个缺德的干的好事儿。”刚说完就被王树墩啪的一声拍了后脑勺,“臭小子,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好好待着,别净出馊主意。”回头对林竹说,“小竹姑娘别听他瞎说啊,这小子就是欠收拾。”
“王大叔,你别怪王二哥,这事儿还是看村长的吧,他肯定会秉公处理的。”林竹知道王家父子都是为她好,他们和她只相处了一天,只是在饭食上善待他们,却换来他们如此为她着想,林竹心里很感动。
林竹拿了昨天让王树墩拿回家的背蒌,发现里面的碗和罐子都被洗干净了,走的时候又嘱咐三人,“王大叔,要是有人过来问,你们就当做不知情,什么话也不要透露,问起村长为什么过来就说是看看你们在这干活的情况,到时告诉我是谁来过就行。”“行,放心吧,我知道事情的轻重,也不会让这两臭小子多话的。”听王树墩的话,林竹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王树墩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自己的想法,也明白自己的意思,与他说话非常的轻松。
林竹走后,王林才把自己的疑惑向王树墩说了出来,“爹,为啥不让说出去啊?要是村里人知道了肯定很快就把那人找出来。”“二哥,这你还看不出来吗?把柄在小竹姑娘手里呢,那人肯定会跳出来的,再说还有村长在呢,村长也会处理这件事儿的,不信你就等着,待会儿肯定有人来和咱搭话的。”王森一脸笃定的说。看着二儿子还是一脸不解的样子,王树墩心里有些生气,这二儿子哪都好就是有些一根筋,脑子不转弯,遇事不会好好想想,现在来看,连个八岁的小姑娘也不如。“小竹姑娘心里已经有数了,这人跑不了,再说这事不好在村子里宣扬,不光村长脸上无光,连这一村子的人都得跟着丢脸,那会儿就算小竹姑娘吃了亏,村里人也得记恨她。谁家在别的村里没个亲戚呀,一出门就让人笑话,回来不埋怨才怪呢。让村长去私下解决,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也有法对付那人。”这下不光王林明白了,连王森也没想林竹这么小一个人会想的这样深远。“爹,您说小竹姑娘也想到这一层了。”“十有**,要不也不会那样嘱咐咱们了。”王树墩观察的很细,能从几句话里就体会到林竹的意思。要是让林竹听到王树墩的话,肯定会吓一跳,自己的心思这么快就被人看破了。看来有人的地方不光有江湖,也有深藏不露的聪明人。
。。。
第四十章 找到了()
林竹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思考到底谁是罪魁祸首。首先银簪的主人就非常可疑,十之**就是她干的。看那银簪的样式是个妇人戴的,林竹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到底招惹了哪路神仙得到如此待遇。自己在村子里走动才一两个月的事儿,平时很少出现不说,也只赶过两次集,才见过几个人哪,想跟人结怨也没机会,再说也没人看她不顺眼啊,打听她的情况的人倒是不少,很多人知道了以前林管事和她的关系。想到林管事,林竹觉得是不是林管事在林家村里人缘太差,给她招来的仇恨,可又一想也不对,林管事在林家村是低调行事的,除了村长家,他不与别人来往。
林竹仔细回想在村子里走动时遇到的人,除了上次赶集时那个叫文山娘的因为她回到集合地点晚了,说话也些不好听以外,没有别人再有过过结,可是上次她道歉了,她一大人还会把这点子小事儿记在心里不成。
想了半天也没头绪的林竹只顾闷头走路,突然啪的一声被人从后面拍了一直肩膀,吓了一跳的林竹转头一看,如玉正笑嘻嘻的看着她,“在想什么呢,连我到你跟前,你都没看见我。”“小玉,你吓了我一跳,你要上哪去呀?”因为被如玉这一拍打断了思路,林竹也只好放下心思。“哪也不去,看你过我家门口,就出来跟你打个招呼。”“哦,你今天不去地里吗?”林竹放下背蒌,和如玉一起站在路边上说话。“中午再过去,我不想碰见二婶娘,她家的地挨着我家的,一过去总是听她唠唠叨叨,我不爱听,她总想让她闺女小丽跟我一起玩,我不爱和她玩。”林竹笑着听如玉说小丽如何缠人,如何刁蛮,如何跟她娘一样爱占便宜,总之一句话她不喜欢这个小丽堂妹。“不是你家和我家的地挨着吗?她家的地怎么也挨着你家呀?”林竹脑子里恍过一些灵感,只是太快了没抓住,“你的地正好在我们两的中间,有些地方我家和二婶家是连着的,所以也算我们两家挨着。”如玉的话,让林竹刚才一闪而逝的灵感找到了一些方向,还没来的及想清楚其中的关联,又听如玉说道:“以前听爹和娘说,她想要换你那块地,不知道怎的最后没换成,爹和娘也没多说,这是我偷听到的,你可别往外说呀,我爹娘不让我在外面乱说话,让他们知道了,要打我屁股的。”林竹笑了笑,“放心吧,我肯定不会说的。”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如玉的话,不仅让林竹找到了谁是小偷,也得知为何村长欲语还休的为难,她倒是不怪村长没说出来,毕竟他也没有证据,再说发现自己堂弟妹有可能是小偷,这说出来也不光彩。不要说林竹现在有拿捏如玉嘴里的二婶,也就是林长生的婆娘文山娘的把柄,就算没有,她也相信村长会秉公处理的。
让林竹没想到的是还有这样的事情,文山娘想跟林管事换地,肯定是不合理才没换成的,听如玉说她是个爱占便宜的人,说不定是出的价钱太少了才被林管事拒绝的。不得不说林竹真相了。
辞别了如玉,林竹回到自己的家里。一早在地里的坏心情也变好了,便心情愉快的准备起午饭来。
而此时在自家地里干活的文山娘可就郁闷了,昨天晚上趁着地里没人从林竹家地里抱了些稻子,一是知道林竹只是一个孤身小孩儿,就算吃了亏肯定也不敢声张,二是她想趁林竹没人撑腰的现在将她的两亩换过去。可没想到,早上起来发现自己一支上好的银簪就丢了,可能就是掉在林竹家的地里了,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倒霉透了。一早到了地里,有心想去林竹的地里找找吧,可她家的帮工王树墩父子早就到了,村长林长青还过去和他们说话,虽听不清说的是什么,但她心虚,怕他们发现了丢失稻子的事,不敢上前,一会儿林竹也到了,五人说了一阵儿,好不容易等到林竹和村长都走了,也没见几人声张丢了稻子的事,以为她们还没有发现。心下也放松了不少。想着等待会儿找借口去地里找找。
她没想到不光是村长就连林竹都知道了有人偷盗的事,还把目标锁定在她身上,要是知道的话她肯定不敢想着要去地里找寻银簪,因为王树墩父子也在地里守株待兔呢。
还以为自己掩饰的很好的文山娘,找到王树墩说要借口水喝,喝水的时候,眼睛不住在地上扫来扫去,见她这样,不光王树墩,就连王林王森兄弟二人都看出她的异样来。在王家父子三人故做不解的眼光下,她只好讪讪的走了。
王家父子在她走后,互换了眼神,王林还是没忍住,“爹,是她吧?”王树墩扫了他一眼,“不要瞎猜,等小竹姑娘过来自有定夺。”这等于承认了王林的猜测,但没等他高兴就被自己的弟弟打击了,“二哥,这点事儿还看不出来,你当我和爹跟你一样啊。”自家弟弟怜悯的眼神让王林很生气,可自己确实没有弟弟聪明,“二哥,现在可不能露,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什么草什么蛇的,”“是打草惊蛇。”王树墩在一旁提醒小儿子,“对,就是打草惊蛇,你这会儿子说出来,”王森冲文山娘的方向呶呶嘴,“让她知道了,到时候她反咬一口就坏事儿了。”
“好了,我知道了,我是那不知轻重的人吗,”王林这时也明白过来了。于是三人还是加紧低头干活。快到中午的时候地里的稻子差不多都捆好了,就剩下被动过手脚的那部分,被王家父子不经意的留了下来。看干的差不多了,王树墩带着三个儿子到地头上喝口水,顺便歇会儿,“今天这块地就差不多干完了,待会儿问问小竹姑娘,要不给弄回家去得了。”“爹,那打谷的时候怎么办,大家伙儿都在打谷场上干的,她家有那么大的地方吗?”王森在一旁问道。
。。。
第四十一章 村长上门了(加更)()
(书友投了催更票,因为每天现码没有存货,只能慢慢加更出来,谢谢书友的关注,还有不要着急)
王家父子正在商量要将捆好的稻子放在哪里的时候,林竹来送饭了,还是烙的油饼,一共九张码的整整齐齐,用肉炖了些豆角茄子,满满两大碗,分量十足,尤其林竹放的肉跟菜一样多,油汪汪的,很是诱人。
“小竹姑娘啊,吃了你做的饭,你让大叔以后怎么吃得下你婶子做的饭哪!”王树墩边吃边感叹,“王大叔,你们干活可是很累的,吃点好的应该的。”林竹微笑了一下。
不光是王树墩,连着他两个儿子也都吃的满嘴是油,非常满足,连过年的时候都不一定吃的这么好,一家子人,每人能分到的肉有限,哪像现在吃肉吃那个心里乐开了花。
等三人吃完了,王树墩把今天文山娘来过的事情跟她说了,可又见她并不惊讶,反而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他不由的对林竹佩服起来,都不能以看八岁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她,她所表现出来的倒像是个大人。
“王大叔,这事我已经知道了,你们不要声张,有些人想占个大便宜,可能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咱们先等等看吧。”林竹心里冷笑了一下,真以为没人撑腰就可以随便欺负。“好吧,”王树墩点了点头,停了会儿又说,“现在就剩被动过手脚的那块地没捆了,刚才我和老二老三商量,是不是今天把这些稻子给你拉回家去?”林竹想了想,问道:“王大叔,这些稻子得什么时候能脱粒?怎么脱粒?”
“稻子还得晾一段时间,不过这段时间不方便放在地里,村子里有块打谷场,各家都把稻子堆放在那。”王树墩把往常村里人的惯例讲给林竹听。林竹想了想,虽然自己种了不少菜,还养了些鸡,可院子里的地方还大着呢,看他们捆完的这些稻子,院子里肯定能放得下,而村里的打谷场,自己没和村里人打过招呼,贸然前去,陡惹人不快。而且放在家里也方便她将其收入空间。
“这里离家远,怎么才能全运回去呢?”林竹看着王家父子三人,心说你不会想自己背回去吧。“要是能借到牛车最好,借不到我们就背回去。”对王树墩来说,冲林竹每次都送来这么美味的饭菜,自己出些力气也是应该的。
“那就借车吧,是不是得给他们钱哪?”自己地里的这些稻子,用牛车很快就能拉回去,要是让他们一点点背回去的话,不光用的时间长,还特别累,肯定影响后续的劳作。与其让他们累到第二天降低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还不如直接借个牛车,方便自己也轻松他们。“这会大家都割稻子呢,还没到用牛车的时候,咱们去找不光好找还能便宜点,林大柱那牛车就能借过来。”王树墩很了解这些。
“那就麻烦王大叔出面去借了,他要钱就给,不用担心。”林竹拍板定案了。
等林竹走后,王树墩语重心长的跟两个儿子说:“你们看着吧,小竹姑娘将来肯定不凡,才八岁呀,不光有心计更难得心性沉稳,你们两得多跟着她学学呀。”王森有些理解自己父亲的话,可王林却虽然还是有些懵懂,但也明白不能小看林竹。
王树墩带着两个儿子先去林大柱那里借牛车,本来林大柱出借牛车是一天三十文,林竹地里的稻子不用半天的工夫就能全拉完,于是说好十五文,不到半天按半天算。就这样来回几趟,就把林竹地里的稻子都拉回她家了。
看着堆放在院子里的稻子,林竹非常满足,这是她今后一年的粮食啊,她肯定是吃不完的。不过这是她在这个时代的第一年,总得给自己留些储备,所以她准备留下一半,剩下一半找机会再卖掉,看如何交税,也从这剩下的一半里出。
王家父子三人拉稻子的时候发现,文山娘不住的往他们这里看,见他们走了好像放心了似的。更让他们瞧不起了,你一大人欺负一孩子,还用这种不入流的手段,真是丢人。不理文山娘如何,三人将稻子都拉回林竹家后,还了牛车,把林竹让他们付给林大柱的钱也给了,又到林竹家后面的旱地里干活了,旱里种的是高粱和黄豆,相对于水稻来讲比较好收,所以三人干的很快,不一会半亩地的活计就干完了。林竹比照昨天晚饭给王家父子准备好了,又切了一盘猪肝,放入调味料,一起让他们拿回家了。等他们一回家,看到这些,一家人对林竹的感激自是不提。
单说村长林长青干完了一天活之后,在家里稍稍吃了些饭,就带着李大娘一起去了堂弟林长生家。见林长青和李大娘一起过来,而且林长青的脸色明显不好,林长生一时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好将夫妻二人请进堂屋慢慢说。
等他听了村长的话之后,心里也有些嘀咕,昨天自家婆娘是出去了一会儿,但他没多想,以为她是出去串门了,并没在意。可现在堂哥找到家来,于是他将文山娘叫进屋来,仔细询问到底有没有偷林竹家的稻子。
文山娘见村长和李大娘一起过来,心里就有些发虚,毕竟心中有鬼,等林长生一叫她,她的一颗心马上提到嗓子眼,深怕自己做的事被人知道。可她又一想,肯定没有证据,便佯装镇定的进了堂屋。
“孩子她娘,你有事跟我说吗?”林长生见妻子进来,脸上很平静,他很希望堂哥说的事情与她无关。“当家的,你想让我说什么呀?”文山娘肯定不会简简单单就将事出来,作为一个资深占便宜的老手,推脱抵赖更是拿手好戏。
“真没有吗?昨天晚上吃完饭,你去哪了?”自己丈夫一副问犯人的口气,让文山娘火气直冒,但又不好发作,心里不住的埋怨他,希望他将村长二人马上赶出去,只是现实让她希望落空了。“昨天挨着咱两家地的林竹家的地里少了不少稻子,看的出来是让人不小心给“拿错”了,就离咱两家近,我们就先过来你这里问问,如何你看见了就跟我们说说,没看见的话就算了。”李大娘特意加重了口气在拿错二字上。
。。。
第四十二章 肉痛的文山娘()
林长生发觉李大娘的口气有些不对,好像已经认定自家婆娘就是偷稻子的人,不像只是问问的口气,而且李大娘明显的话里有话,这让林长生心里有些不快,“嫂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文山他娘怎么会干这种事?”“长生,你也别着急,你嫂子也只是问问,说起来今天我到地里的时候,很是吓了一跳,咱们村子虽说不富裕,可从未出现这偷庄稼的事儿,刚才在家吃晚饭的时候,问了个遍,可我家人昨天晚上没人出过门,这不来你家问问,再说出了这种事儿也不好声张。”听了林长青的解释,林长生也能理解他的想法,这种事儿要在村子里传了出来,就会闹翻天的,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周围有个贼。可在林长生看来,自家婆娘就算平时爱占点小便宜,可偷庄稼的事儿肯定不会沾的,这点子分寸应该能把握的住,说不定是哪个泼皮无赖干的。
文山娘听李大娘特意说是拿错的时候,就有些心虚,不敢看她。又见自己丈夫如此袒护,心里像是有了底气似的,坚持不认。她不想在李大娘面前出丑,本来就没想到村长会给一个小孤女出头,这种事又没人看见,认了可就一辈子抬不起头了。再说今天下午的时候她在地里见林竹家的稻子都拉走了,就是想偷偷送回去都不行了,现在只能死不认账,谁拿她也没办法。
林长青和李大娘看在她家问不出什么来,也就回家了。可等他们出了门,林长生把自家婆娘叫进了里屋。“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林长生的脸色很阴沉,他觉得这种事既使不是她干的,她肯定也知情。自从前两天从镇上回来,就在家里一直说林竹的坏话,再加上她以前就想着用不好的旱地换人家上好的两亩水田,林长青他们怀疑她也不是无的放矢。“什么怎么回事儿?我怎么知道?这事又不是我干的。”文山娘矢口否认。“真不是你干的?那你昨天晚上晚回来,是干什么去了?”林长生很了解自己的妻子,她不是一个勤快的,在地里干活只会早回来,不会晚的。可她昨天比其他人晚了一会儿,就不太正常。
“怎么?你以为是我干的?”文山娘尖声叫道,“昨天是我簪子掉了,我在地里找了一会儿,可怎么也没找到,那可值二两银子哪!”文山娘很是肉痛,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那些稻子才值几个钱,怕让人看出来,她只少少的拿了一点,打出米来连二十斤都不到,可自己的簪子却是实打实的银子做的,这会子文山娘后悔的要命。更别提今天回家的时候她特意从林竹的地里穿过,根本没发现簪子的影子。
“行了,不是你就不是你,告诉别打那地的主意了,人家一孩子,就指着那点地活命,别做让人背后戳脊梁骨的事儿。”林长生说完就走了,留下文山娘一个人在屋里生闷气。她越想越觉得簪子是被人捡走了,说不定就是王家父子干的,他们一直在地里干活,林竹那丫头根本不在地里,今天下午,他们在地里装稻子最有可能看见簪子的,说不定就是他们捡到了,偷偷藏起来了。文山娘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恨不得马上出门去王家问个清楚。可又没有由头,很是让她着急上火。只是她也不想想,王家父子是最先知道林竹的地里丢了庄稼的,她要是上门去问簪子的事儿,那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王家,一家人正围坐桌子上吃晚饭,主角依然是林竹给王家父子的晚饭,米饭和菜,菜和昨天晚上的一样,只是多了卤猪心切片的冷盘,林竹已经把调味料放进去了,所以他们可以直接吃。王老爷子先尝了尝猪心,吃完后,马上让王树墩将自己留着过节时候喝的酒拿了出来,有了好的下酒小菜,王老爷子也不小气了,给家里的男人们每人倒了一小杯。一家人吃了个酒足饭饱。“没想到啊,老了老了,口福还不小。”王老爷子满足抹了抹嘴,放下碗筷。“这次你是遇上个好东家呀。”“爹,小竹姑娘不仅人不错,这心性也是一等一的。比咱家这几个都强啊。”王树墩想起今天的事不无感叹的说。“哦,说说。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王老爷子对林竹很好奇。
王树墩想了想,捡了些不要紧的同王老爷子说了,只说是丢了些稻子,林竹请村长帮忙,且很识大体的没有声张此事。王老爷子听了连连点头,这庄稼是农村人的命根儿,谁家被偷的都会着急,可是林家村从未出过这事儿,要是猛的在村子里传出去,肯定闹的人心惶惶,让别的村的人知道了也是很丢人,说不定一村子的人都抬不起头来。“这是谁这么缺德干出这种事儿?”王老爷子很气愤,“这种人就得好好教训一下。”“爹,这事儿不能传出去,等村长有了说法后再说吧。”王树墩又对家里其他人说,“你们也要管住嘴,别在外面瞎说。”大家都点头称是。
文山娘如何肉痛,王家一家人如何气愤,林竹一概不知,现在的她正拿着那根银簪逗黑豆儿玩呢。她对于稻子被偷这件事已经完全不放在心上了。如果那人承认了还了稻子,她就把银簪还了,要是不承认,那对不起了,银簪归她了,这银簪可比丢的那些稻子值钱多了。
其实林竹心里明白,那人无非是见她孤单一人,无依无靠,还是个小孩,肯定认为她不会发现,就算发现了也会吃这哑巴亏,不敢声张。如果声张出去不仅没人信她的话,反而会招来林家村人的排斥。所以林竹一点也不想把这事闹大,只要村长知道就行了,当然这事是他和王树墩一起发现的,等于打了他的脸,发生这种事,最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就是村长的,闹大了等于跟人说他这个村长多不称职,就算最后找到罪魁祸首,他也跟着一起丢脸。说不定在别的村长面前更是抬不起头。
所以林竹并不着急,着急的是村长和那个丢银簪的人。
。。。
第四十三章 气愤()
林长青和李大娘从堂弟林长生家出来,一路上两人也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