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伪案疑云-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瑞琪走到了一个女生身边,问她自己可以坐在旁边吗。结果对方想也不想地就摇了摇头,说不可以。班内的同学哄堂大笑,甚至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开始鼓掌。老师终于觉得不对劲儿了,就对着那个女生说,说她是班长,应该友爱同学,新同学既然是第一天来,那就应该多让着她点儿,多多欢迎她,多多帮助她,多多关照她才对。
谁知那个女生,也就是这个班的班长,竟然毫不留情地反驳回去,说刘瑞琪看起来就脏兮兮的,包,鞋子,还有衣服,也都是土土的,说怕她会“传染”到自己,最后使得她的品位也开始下降了。还说什么穷沟沟里出来的人,指不定有什么不好的习性呢。
班长当众的这一番话让刘瑞琪很是下不来台。班主任也有些生气了,想要斥责班长两句,结果正好这时校长找她有点儿事儿,就只好先出去了。刘瑞琪觉得站在原地怪尴尬的,看到最后面一排也有座位空着,就走了过去坐下了。
正在她整理东西的时候,前排的两个女生忽然转过头,对着刘瑞琪说:“你别生气。我们班长就是这么个脾气,但她其实人也没有特别坏的,所以刚刚事儿,你也别放心上了。”
刘瑞琪当时受宠若惊地点了点头,惊喜地以为这个学校,这个班级里还是有好人在的。没想到那两个女生接下来就开始拿着刘瑞琪的铅笔袋开始肆意地翻看了。
“这个铅笔袋是你自己做的吗?”其中一个女生拿着刘瑞琪的铅笔袋,一边摆弄,一边问她,看起来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刘瑞琪连忙点了点头,说:“不是的。这个铅笔袋是俺妈给俺缝的,为了庆祝俺来这儿上学了。要是你们也喜欢的话,那改天,俺就让俺妈再帮你们每个人都缝一个。”
刘瑞琪才说了这么两句话,前排的那两个女生就已经笑得不行了。其中一个女生的眼泪都笑出来了,说:“这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人说话有乡音,还俺,俺的,别扭不别扭。还有这个什么铅笔袋。什么嘛,我爸妈当年庆祝我考上高中,送的可是一套全球限量的漫画书。”
“是啊是啊,”旁边的女生也笑着附和,“竟然还自己缝铅笔袋,这么便宜的东西,文具店里买买不就好了嘛,真是笑死个人了。还要送给我们?这种破烂玩意儿,谁要啊!”
刘瑞琪终于明白,原来这两个同学也不是充满了善意的,只是自己自作多情,误会了而已。一时间,刘瑞琪就觉得有些尴尬,拿着自己的笔袋,也勉强地笑了两声,没再说话了。
第147章 师妹()
刘瑞琪在她们班里面,就像是一只误闯入鹤群的小鸡。她身上的一切,都与周围人那样的格格不入。鹤群里的每一只鹤,在她看来,都是高贵又优雅的。而她呢?她粗鄙,又土里土气。她浑身上下的气质,令她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刘瑞琪班上的同学们把刘瑞琪当成是一个异类来看待,因为她的衣服上有缝补的痕迹,因为她穿的鞋子不是阿迪达斯,也不是匡威,因为她开口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点儿乡音。他们就像是在动物园里观赏动物那样,对刘瑞琪感到好奇。可这种好奇,并不是善意的。
刘瑞琪显然意识到了这些。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好了。她努力地学习普通话——多好笑,她一个都已经上了高中的人了,却还要像个小孩子一样地学习普通话,只为了把乡音改掉,不再让人笑话——还从衣柜里翻找出了新一点儿的,没有任何缝补痕迹的衣服,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和班上的其他人没什么不同。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刘瑞琪从前最喜欢上英语课,因为原来的英语老师是一个很年轻的女老师。她性格很好,也能够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又温柔,又善良,就像是一个天使一般。因此,每次英语课,大家都特别地积极,也特别乐意听。
可自从转到了六中以后,刘瑞琪就再也不喜欢英语课了。现在的英语老师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太太。她讨厌任何扰乱课堂秩序,以及不尊重老师,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她觉得既然是英语课,那就应该用全英文的方式上课。可是刘瑞琪一开口,班级里的其他人就会开始笑。原因无它,只因为刘瑞琪的发音不标准。
刚开始,英语老师会纠正刘瑞琪的发音,一遍又一遍地把正确的读法念给她听,争取能够把刘瑞琪的发音给纠正回来。可是刘瑞琪在听到了众人不友好的嘲笑后,哪里还敢再开口,嗫嚅着说了几句,就打算糊弄过去。
可是英语老师的固执和古板却不允许刘瑞琪就这么敷衍了事。她觉得刘瑞琪不仅基础比人家差,态度还不端正,这在她看来,几乎就是死罪了。于是,英语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地呵斥了刘瑞琪,说她明明错了,还不肯改,令老师失望。
很多年前,英国的一所高校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最后调查结果显示,穷人的自尊心,比富人要高得多。因为贫穷,所以自卑,但是内心的好强却又令他们不敢直视,更不敢承认这份自卑。于是他们会变得敏感,变得当开不起玩笑。当他们发现别人有看不起他们的意思的时候,哪怕只是错觉,他们也会奋力反击。
刘瑞琪也是如此。可是面对老师,面对班上抱团在一起,看不起她的同学,她做不到反击。委屈也好,不甘也好,她只能都憋在心里,一直憋着。
刘瑞琪的心里很明白,父母当初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自己送进六中来的。可是刘瑞琪真的不想在这个班,在这所学校,再继续待下去了。她想念原来的学校,想念越来的班级,想念原来的老师,想念原来的学校。疯狂想念。
她想回去了。因为在这里,她就像是一个怪物,是异类。可是在原来的学校里,她就是个正常人。她和大家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
刘瑞琪一开始并不敢和父母提,但后来实在没忍住,就在吃饭的时候提了一嘴儿。然而刘瑞琪父母的反应,比刘瑞琪原先设想的还要强烈。
刘瑞琪老家不论是教育质量,还是教学水平,和六中,都是没法儿比的。即使六中已经是全市最差最差的高中了,但和刘瑞琪原来就读的学校相比,还是好了太多。刘瑞琪的父母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了半辈子了,还是一无所成,没房子没车子,连存款都没有。他们深深的明白,学历的重要性,所以他们迫切地希望刘瑞琪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不求光宗耀祖,只求不要再步他们的老路。
如果刘瑞琪在原来的高中继续就读,别说是考上大学了,能考上个大专都算不错了。可是如果待在六中的话,至少三本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刘瑞琪的父母坚决不同意自己的女儿转学回到原来的学校去。在他们看来,只有疯了才会想要这么做。
刘瑞琪的母亲苦口婆心地劝着刘瑞琪,问她到底是哪里觉得不开心,所以才想执意回去。刘瑞琪当然不会说是因为自己的自卑让自己觉得不自在,所以才想要回去。她只能避重就轻地说是自己觉得这里的功课都太难了,不管她怎么努力,都跟不上班上同学的节奏。尤其是英语,大家的发音都很好,语法和语感也都比她好,她根本就没法儿跟人家比。这话也不算假话,刘瑞琪的成绩在班里,的确是中下游水平,偶尔也会掉到下游去。
刘瑞琪的父亲听了刘瑞琪的话后,以为女儿就只是因为这些原因,才想要换学校的,就觉得很生气,说她不够用功,不够刻苦。还说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既然人家能学好,人家又不是特别聪明的神童,刘瑞琪有什么理由学不好。
说刘瑞琪不够努力,不够刻苦,那真的是冤枉她了。刘瑞琪每天都独立完成所有的作业,上课也是认真听讲,从来不开小差,也不放空发呆,一直都很努力。刘瑞琪心里这么想着,就出声反驳了回去。
刘瑞琪的父亲那天刚好在工地上被包工头给骂了,没想到回了家,女儿的事情还要让他烦心,当下就有些火了,怒瞪着女儿,说:“那既然人家都学得好,怎么就你学得不好呢?你说你作业都做了,上课也听了,既然你都做到了,那怎么成绩就是不见上去呢?别总是就想着给自己找借口,要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因为班里的同学都出过国,他们去过国外,和外国人交谈过,有的甚至和外国人一起住过。而我呢?我什么都没有!我从小到大见到的,不是猪棚里的猪,就是被牵着的牛,我的英语怎么可能会好!我不想再读下去了,你们让我转回去吧!我就是搬一辈子砖,扫一辈子大街,我也愿意!我不想在这个学校再待下去了!”刘瑞琪说到后来,声音里染上了哭腔。
刘瑞琪的父亲很久都没有说话。半晌,他才叹了口气,说:“说到底,你就是怨俺们呗。你怨俺们没让你出过国,怨俺们没有钱,不能让你过上好的生活。可是小琪,俺们真的尽力了。就当是俺们对不住你,你就把书念完吧。好不好?”
刘瑞琪的父亲用哀求的眼神看着她。刘瑞琪叹了口气,说:“爸,我不是这个意思,爸,你别”
刘瑞琪的母亲连忙上前打圆场,拉住了刘瑞琪的手,说“既然你自己也说了,你不是这个意思,那你就别惹你爸生气了,好不好?咱们明儿还是乖乖回去读书,咱们好好儿的,好不好?”
刘瑞琪看着自己的母亲,很久都没有说话。就当刘瑞琪的母亲都以为她要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时,后者却轻轻地点了点头,说:“好。我回去。我去读书。我不回老家。我就是死,也会死在这里。”
刘瑞琪的父母当时天真地以为,刘瑞琪说最后那句话,只是为了表决心,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放心。谁知,竟一语成谶。
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时候,都是早有预兆,只是当时没有放在心上罢了。
六中麻雀虽小,但也五脏俱全。学校怕学生们因为高考的关系,心理压力过大,就请了几个心理医生来学校里,为全校的每个学生都做了一遍心理咨询,问题不大的,能疏通的尽量即时疏通掉。
也就是这时候,其中一个心理医生发现刘瑞琪有抑郁症的征兆。抑郁症可不是什么小事情,学校立刻给刘瑞琪的父母打了电话,和他们说明了这一情况。
刘瑞琪的父母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也有些慌了,就问电话那头的刘瑞琪的班主任,说该怎么办班主任和刘瑞琪的父母说,还是尽快带着孩子去看看专业的,资深的心理医生吧。这种病,拖不得的。
刚好当时给刘瑞琪的诊断的那个心理医生就是夏医生的师妹,当然就给刘瑞琪的父母推荐了自己的师姐,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虽然夏医生的诊疗费极高,但是为了孩子,刘瑞琪的父母咬了咬牙,最后还是决定花这钱。
第148章 失踪的夏医生()
也就是说,刘瑞琪的主治心理医生,也是夏医生。张启东想了想,问刘瑞琪的父母,说:“死者她当时在夏医生那儿治疗期间,她的病情,也就是她的忧郁症,是在一点儿一点儿地被治好,还是越来越严重?”
刘瑞琪的父母仔细地回忆了一下,说:“一开始,小琪好像是有变得阳光一点儿,但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小琪的病情开始变得越来越糟糕了。关于这点儿,俺也去问过夏医生,她说她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还说问过小琪是不是在学校里又受谁的欺负,或者是歧视了,结果小琪也是啥都不肯说。”
张启东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现在看来,有必要再去夏医生的诊所走一趟了。张启东让张可可和马一留下来,继续待在现场,其他人则跟着自己去夏医生的诊所找夏医生。
张启东在门卫那儿做登记的时候,刚好旁边开出去了一辆白色的轿车。张启东回头看了一眼,总觉得那辆车子有点儿眼熟,但又实在想不起来到底是在哪儿看见过。时间紧急,他想了想,还是把手头上的登记工作给先完成了,然后开车,前往夏医生的诊所去了。
张启东一行人到了夏医生的诊所的时候,发现大门竟然大开着。张启东的心里咯噔一声,当时就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二话不说,就冲了进去。一进院子,就发现院子里,车库里的车子早已不翼而飞了。
难怪自己当时觉得那辆车子眼熟,因为那车子,就是夏医生放置在车库里的车子啊!张启东懊恼地捶了一拳,手捶到了旁边坚硬的墙壁上,磨破了皮,还流了点儿血,但当事人却是恍然未觉。
张启东掏出自己上衣口袋里的手机,拨通了警局里一个警员的电话,说:“大约是五分钟前,有一辆白色的轿车从唐府里开出去了,你帮我查一下,那辆白色轿车是开往哪儿了。越快越好,查到了马上给我打电话。”
说完,张启东就挂断了电话。他走到了房子的大门处,发现大门也没有关,就抬手推了进去。和他之前所料想的一样,客厅内空空荡荡,什么人都没有。张启东朝着身后的小徐和吕一两个人打了个手势,然后三个人兵分三路,朝着不同的地方,一路小跑过去。
张启东上了楼,楼上是夏医生居住的地方。只见房间被人翻得很乱,打开衣橱一看,衣橱里的衣服少了很多,也是被翻得乱七八糟。张启东看着衣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现在是深秋时节,所以就算夏医生要走,也该是带着厚衣服走,可张启东却看见夏季的连衣裙被翻得乱七八糟,反而是冬天的厚外套,诸如羽绒服,还有棉袄这一类的,却好好儿地被挂在架子上,高龄毛衣也在下面。这太反常了。
多年做警察的敏锐和直觉,让张启东一瞬间反应出了两个可能。要么是夏医生着急逃离这里,心慌意乱加上手忙脚乱,就一阵乱翻,于是房间就变成了现在的这幅样子。要么,就是夏医生说被人挟持了,她现在很有可能有危险。凶手在挟持走她的时候,把房间故意弄乱,来扰乱警方的视线,以为是夏医生走得着急,才会这样的。
夏医生说专业的心理医生,所以按理说她的心理素质不应该这么差的。所以这么揽下来的话,倒是第二种可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凶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弄巧成拙了。本想要营造出夏医生畏罪仓皇出逃,没想到却无意间暴露了自己。
如果这一推想成立的话,那就更加证明了夏医生的无辜。凶手另有其人,而这个“人”,应该就是陈奕霖不错了。
张启东恨恨地下了楼,正好小徐和吕一也到了楼下客厅。两人都是摇头,说什么也没发现,估计夏医生说跑了。张启东摇了摇头,说夏医生估计不是跑了
话才说到一半,张启东的电话就响了。他只好先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接了起来,问:“喂,怎么了?”
“局长,你让我查的那辆车我已经查到了。现在那辆车正在顺着319国道跑,估计是要去机场。”电话那头的警员着急地说着。
张启东点了点头,应了一声,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就挂断了电话。张启东对着身后的小徐和吕一说:“查到夏医生的踪迹了。走,去机场。”
张启东说完,就急急朝外走去。小徐和吕一两个人快步跟上,三个人上了车,朝着机场的方向去了。
快要临近机场的那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张启东果然见到了夏医生的那辆白色的车。估计是不走运,路上吃到了几个红灯,所以才会这么巧,即使双方之间之前相差了那么多,可最后还是正好在这里遇见了。
张启东快踩油门,然后猛打方向盘,一个转弯漂移,车子就挡在了夏医生的那辆白车前面,拦得死死的,根本不让后者再有前进的机会。
夏医生的车子果然停了下来。张启东打开车门,走了出去,在驾驶座的车门旁站定,然后敲了敲车窗,说:“行了,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你还不准备下车吗?”
夏医生的车窗上是贴了挡紫外线的膜的,所以张启东根本就看不出来坐在驾驶座上的人是谁。也因此,车门被打开的瞬间,张启东狠狠地愣住了。因为走下那辆车的人,不是夏医生,也不是陈奕霖,而是一个戴着墨镜和口罩的,全然陌生的男人。
之所以即使这个男人带着口罩和墨镜还说他是陌生男人,是因为他的气质和陈奕霖完全不像。身形也不像。
那个男人不耐烦地看了张启东一眼,然后没好气儿地说:“怎么了?干什么呀?找我有什么事儿吗?有事儿就快点说,没事儿的话,别耽误我赶路。”说着,男人就要转身,又回到车上去。
开口之后才发现,连声音都不像。不过毕竟他出现在这里,出现在这辆车上,那就绝对不能轻易放松警惕。张启东一把拉住了那个男人,后者见自己被人拉住了,当下就又有些不快了,正要发作,张启东掏出了自己口袋里的警官证,给男子看了一眼。男子当时就懵了,态度也变了,结结巴巴地说:“警,警察,警察同志?”
张启东点了点头,说:“没错,我们说警察。现在,请你配合调查,把你脸上的口罩和墨镜都给摘下来。”
男子点了点头,然后听话地把口罩和墨镜都摘下来了。口罩和墨镜下的脸,是一张平凡又普通的脸。张启东看着他许久,确认没有见过。接着,张启东又看了看这辆车的车牌照,发现的的确确就是夏医生的车没错啊。可是这男的又是谁啊?他犹豫了下,然后问眼前的这个男人,说:“请问,这是你的车子吗?”
男人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极力撇清自己的嫌疑,说:“不不不,这不是我的车。我没有车的。”说着,男子还不停地摆手,示意自己和这辆车真的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张启东听了他的话,反而更不解了,说:“既然你自己都说了这辆车不是你的,那你怎么会在这辆车上?还是驾驶座?你没车钥匙,你怎么开这一大段路的?”合着今天凶手是没抓着,倒是误打误撞的抓着了一个偷车贼?
男子看张启东满脸的怀疑,显然也意识到了张启东把他当成是偷车贼了,就有些急了,说:“警官,你可千万别误会,我可不是什么偷车贼。虽然这不是我的车,但也绝对不可能是我偷来的呀!这这这我这我警官,我人可好,可老实,可善良了呢!警官你可一定要相信我啊!不然我真是,跳进黄河我也洗不清了我呀!”
男子言辞恳切,的确不像是在撒谎。张启东虽然心里已经断定了男子和这事儿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表面上依然是绷着一张脸,说:“你说你不是偷车贼,你就不是偷车贼啊?你都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你自己说说,你让我怎么相信你一定是清白的呢?”
男子叹了口气,只好老老实实地说:“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刚刚我在咖啡厅里一个人好好儿地喝着下午茶呢,一个男人来找我,说是和朋友打了个赌,让我开着这辆车到机场去,要是能在三十分钟内赶到,他朋友会输给他一千块钱。他说自己看不爽那个朋友很久了,仗着自己家里有几个臭钱,就到处瞎显摆。他还说如果我能做到,就把那一千块钱全都给我,但前提是我得带上他的口罩和墨镜,不然让他朋友发现开车的人不是他,那就不好了。有钱干嘛不赚,又不是什么很为难的事情,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就答应了呗。谁想到谁想到”谁想到能和警方的人扯上关系啊。
第149章 调虎离山()
就在大约十多分钟前,这个男人正一个人坐在咖啡厅里喝着下午茶。特特意意跟公司请了一天的假出来,谁知却被朋友放了鸽子,心里郁闷得不行。这时,一个带着口罩和墨镜的男人朝着他走了过来。
那个带着口罩和墨镜的男人径直在他的面前坐了下来。后者看他这么自然地就坐下了,就有些不爽,正要发作,那个带着口罩和墨镜的男人却先他一步开口了,说:“是这样的。我想请你帮我个忙,如果你愿意的话,事成之后,我会给你一千块钱。”
“一一千块钱?”喝下午茶的那个男人愣住了。一千块钱可不算是一笔小数目了,虽然本市是一线城市,整体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是算高的,可一千块钱也不少了。要知道,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七千块钱,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帮个忙,就能轻轻松松拿一千?
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那个带着口罩和墨镜的男人既然能给他一千那么多,那么要他帮的忙,肯定也不会是什么小忙了。再看眼前的这个人,明明是公共场所,大庭广众的,他却偏偏要带着口罩和墨镜,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又不是什么明星,怕引起轰动,难道,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吗?
想到这儿,喝下午茶的那个男人看向那个带着口罩和墨镜的男人的眼神也变得戒备了不少,说:“这样吧,你先说说,到底是想要让我帮你什么忙。等你说完了,我再考虑到底要不要帮你。”
那个带着口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