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世金身-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运战战兢兢地一口气把话说完,这个想法可能听上去有些幼稚,但凡只要梁广有一丝的硬气,劝降就不会成功,但是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周运也想试一试,梁国此刻已经伤了元气,如果梁广决心鱼死网破,那梁国的元气,恐怕几十年时间也恢复不过来了。
一醉心里迅速地转过几个念头,如果是旁人对他说起劝降的事,他可能已经动怒了,但是周运这么说,却让他不得不权衡其中的得失,按照他内心最深处的想法,是要将梁广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的,但是梁广却拿捏着无数人的性命,也许,父王当年也是如此无力吧,不然的话他不相信梁广的战部能够对付得了长刀营和大戟方士。
哪怕他没有见过大戟方士,但是一醉相信,大戟方士不会差,他们英勇地战到了最后。
现在消化这七分国土,也需要一段时间,那就试一试吧。
一醉心中叹息了一声,没想到自己为了梁国的子民计,会违背自己的本心去做一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但他却不得不试,梁广的性命在他眼里,还比不上十数万边军的性命。
还是那间宫殿,但是梁广却已经不在踱步,他侧着头,疲惫地靠在宽大的龙椅上歇息,没想到这一歇就睡着了,自从自立为王之后,他就没有睡上一天的安稳觉,他原本以为梁王死后,他能够安安稳稳地做一个中兴之君,没想到梁王死后,他还是要为这种那种的问题操心,战部的损失让他每一天都会感到不安,新训练的战部仅只是比普通军队强上一线,比起胡国魏国的战部都大有不如。
他睡得昏昏沉沉,想起了以前的种种,他从出生的那一天,就生活在梁王的阴影之下,不管他表现地如何出色,都超越不了他的兄长,哪怕他没日没夜地修炼,梁王的修为实力都稳压他一头,别人只会称赞老梁王后继有人,却不会正眼看一下他,他受够了那种生活,哪怕梁王从始至终都没有对他有过恶意,甚至在他小时候还经常关怀他,但他就是恨梁王,恨梁王夺走了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所以梁广利用兄长的信任,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力量,终于等到了机会裂土称王,哪怕他活得很累,他也不后悔,就算能够再来一次,他还是会这么做。
他不是大奸大恶的人,如果不是那次叛变让他的声名彻底变坏,他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人。
野心,毁了他的声名,给了他想要的权力。
被叫醒的时候,梁广很是不悦地看了老太监一眼,让老太监战战兢兢的,生怕在这个时候触犯了梁广被砍了头。
“什么事?”
梁广,收束了一下目光,不耐烦地问道。
“君上,周运发来国书,请您过目。”
老太监把身段放得很低,姿态极为谦卑,这是他活了这么久的秘诀。
“周运?他发国书来做什么?劝降吗?”
梁广冷冷地一笑,从老太监手上拿过国书。
“哼!把我当小孩哄吗!”
梁广打开一看,没想到他随口一说的话竟然是真的,这真是一封劝降的国书。
如果是为了富贵生活,他当初就不会裂土称王。
“君上,大事不好了!”
就在梁广将劝降的国书扔到地上的时候,曾亦风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连礼数都不顾了,如丧考妣的模样让梁广越看越气,恨不得就把曾亦风给宰了。
“什么事?局势难道还能更糟吗?”
梁广冷冷地反问了两句,让曾亦风浑身一哆嗦,他可以想到梁广在听他说完之后雷霆震怒的样子,但他却不得不赶紧上报。
“君王,在征粮的时候一开始虽然民众不从,但一开始还很顺利,但是中途跳出来一个叫凌泉卿的人,散布了皇储复国、大半国土已失的消息,更带着北地之民烧粮决死……”
曾亦风已经说不下去,他头上的冷汗,不停地往外冒,浑身冰冷,手脚僵硬,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冲击还是太大了。
梁广还没听到“北地之民烧粮决死”的时候,颓然向后一倒,跌坐在了龙椅之上,失魂落魄,嘴里喃喃自语:“为什么?为什么!”
“我才是梁王!我才是梁国正统!”
压抑了一阵,梁广暴怒地站了起来,歇斯底里地怒吼,整座王宫都在他的怒火下颤抖。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第112章 跪地北叩()
凌泉卿出自凌家名门,世代忠烈,在梁国亡国之后,由于凌家根在北地,并未迁离,梁广顾忌到凌家在梁地的声望,而且凌家并没有做出出格的举动,所以他仅只是将凌家上下贬为下民。
昔日留下的隐患成了今日的祸根,凌泉卿在面对边军的横征暴敛的时候,向着凌家上上下下千余人大问三声:“生不能奋先出命,死如何重于泰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凌泉卿慷慨陈词,振聋发聩,一个人的声音竟是盖过了千千万万的声音,凌家不乏苟且偷生之辈,也有忍辱负重之人,面对暴怒的凌泉卿,有资格说话的不说话,没资格说话的不敢说话,眼睁睁地看着凌泉卿将家里的粮食烧得干干净净。
凌家世代名门,在北地影响深厚,由凌家做出表率,再加上边军在征粮之际生出了许多是非,北地之民与边军的冲突在短短时间里爆发开来,一发不可收拾。
修者都有骨气,匹夫一怒血溅三尺,把粮草烧了,跟边军拼命,当下民的日子,也受够了。
尤其是凌泉卿得到了周运通过文臣脉络传达的战事消息,印证之前的血召之令,皇储王者归来已经是确凿之事,大丈夫在此时此刻还不用命?
凌泉卿的父亲凌老侯爷,在冲突爆发之后,支撑着年老体衰的身躯,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他目光扫过凌家上下的时候,所有人只有信服。
凌老侯爷壮怀激烈地说了一句话,让凌家上下坚定了不遗余力反抗的决心:“时机已到,今日起兵!”
以凌家私军为主力的反抗力量,在短短时间里席卷北地,分散征粮的边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似乎举目四望,遍地是敌。
鲜血染红了北地,奋起反抗的北地之民与边军战得如火如荼,反正粮食都已经烧了,与其饿死,不如战死。
绝对的权力引发的是绝对的反抗,梁广想要实施战时军管,组织反扑,终于让饱受压迫的子民在沉默中爆发。
周运跪倒在一醉的脚边,泪如雨下,昔日的白衣卿相哭得像个小孩。
他已经得到了北地的消息,边军乱了,代价却是成千上万条鲜活的生命。
如果周运没有发劝降的国书,而是建议一醉即刻发兵,这些人就用不着死了,他本以为梁广良心未泯,梁广却用横征粮草的行径回绝了可笑的劝降,纵然本是圣人,在有了野心之后,做的事也只会千错万错,自己那心中的希冀,铸成了大错,。
“臣决断失误,酿成大错,百死莫赎……”
周运甚至想要请死,却发觉自己真的是百死莫赎,北地千千万万人的性命,就贻误在他一个小小的决断之下。
一醉心里骇浪滔天,他不明白,是怎么样的一种精神,让北地的民众敢于和边军烧粮决死,而这仅只是在听说了他归国的消息,他们是想断了边军的粮草,再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更大的复国希望。
舍生取义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是一醉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见证一个国家的伟大,北地之民用他们的行动,感动了一醉,这份情,值得他铭记终生。
依稀还记得,梁王在他幼时,给他讲过国家存在的意义:国家是给子民提供庇护的力量,让修者可以吃饱,可以穿暖,国家有修炼的功法提供给子民,让所有人都能修炼,受灾受难的时候,国家就会伸出救援的手,所以,国家是所有子民共同的家,值得付出一切守护的家。
他这个时候,有些明白了国家的意义,守护自己的家,是每个人都愿意自觉出力的事。
一醉缓缓跪下,向着北地的方向,叩下了他的额头,庄重而真诚。
北地今日的付出,他,记下了。
“错的是孤,孤对不起北地之民。”
一醉一口回绝了周运的忏悔,他在这个时候,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力量,让他正视起了自己的身份,他是梁曦,今日的梁王,北地之民的死,为的只是他的正统之名。
周运没有感受到心中的解脱,一个劲地磕头,现在看来,他真的太天真了,梁广的疯狂,就注定了悲剧的收场,他唯有用力地叩头,才能减轻内心的伤痛。
“挥兵北向,与梁广决死于都城之巅!”
梁曦站了起来,他抛去了“一醉”这个法号的枷锁,这个时候,他才是真正的梁王,梁广,必须受千刀万剐!
“君上,边军已乱,而且边军大多出自南地,只是在窃据梁地之后才北上戍边,如今南地尽在掌控,若能利用,边军不战自溃。”
周运抹去眼中的泪,他还不能死,他还要看大梁重新崛起在大明界,在梁曦决定挥兵北向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想法,梁广手中的数十万兵力大都出自南地,而长刀营和墨色铁旅的意外突破,让这些军队失去了他们的大后方,也许,他们的家人就在老兵们的刀锋之下。
“你知道的,他们也知道,不说出来,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大梁之内,从没有蠢人。”
梁曦的话,让周运感到无地自容,他甚至感觉自己就是那唯一的蠢人,他知道,梁曦不是在生他的气,而是因为北地之民烧粮决死的动荡让梁曦心情不佳,说话就直了一些。
皇储殿下大智若愚,他周运能够想到边军的家人在他们的威胁之下,那些边军自然更加能够想到,恐怕这个时候边军更加人心惶惶了吧?
凌泉卿公布南面的战况,并不仅仅是坚定了北地之民的决心,更重要的,还是让这个消息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扎进了边军的心里。
长刀营扛起了重担,赶在了墨色铁旅的前方,他们,才是梁兵,他们的家人,也许此时,正烧了粮食在跟边军拼命,他们同样归心似箭。
南地之内,原本蠢蠢欲动的梁广势力最能感受到其中的变化,之前,战部横扫,确实侵略如火,但是攻城拔寨之后,没有过多地杀戮,然而,当数股分兵的战部扭成一股,老兵组成的临时军团开始接受周运的指挥,南地竟是出人意料地开始了铁血的清洗。
梁国的都城,梁王死后,给梁广留下的便是一座空城,但是,都城的城墙、建筑大体保存还算完好,梁曦挥兵北上的时候,就知道,如果真的决战的话,梁广肯定会选择都城作为开战之地,到时候就能依靠高大的城墙来抹平战力上的差距。
梁曦提着长刀,奔跑在何长青的旁边,背后,就是长刀营的三千战兵,墨色铁旅在马背上歇息,作为骑兵,要随时能够保存体力,还要学会体恤马力,保持战斗力,作为骑兵中的精锐,墨色铁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周运在劝降失败之后,内心受了很大的打击,所以跟在墨色铁旅后面,统筹着梁地内的大小事端,由马王爷带着他,关键时刻,马王爷也能保护他。
马王爷在随长刀营出征梁地的过程中,一直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表现,混在人堆里一点都不出众,甚至都没有向梁曦说过什么,这很奇怪,但是梁曦相信,马王爷不会背叛他,所以没有深究,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还是到战后解决好了。
一路上,失去了最高指挥的梁兵,对长刀营都是退避三舍,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来为自己的退缩解释,梁广也不会指望他们一点人能够阻挡长刀营的脚步。
在沉默中前进,长刀营仿佛在积蓄力量,北面,已经在沉默中爆发,他们,只有在沉默中等待,前方,还有不止一场的战斗在等着他们,边军并不是最大威胁,胡国、魏国、顾国、齐国随时可能出现的援兵才是他们心中的顾忌。
何长青眼角的余光瞥见面容渐渐显得成熟的梁曦,心中又轻松了许多,有君上在,他只要勇往直前,就像梁王在时那样!
他的眼中,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就好像梁王复生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的心,累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松一松了,他自认长刀营在他的带领下,不仅没有变弱,反而一步步地加强了,否则也不能像今时今日一样,将普通军队视若无物。
直到都城遥遥在望的时候,周运才驱马上前,赶上了梁曦,北地的动乱,结束了。
“君上,北地传来消息,梁广收缩边军,进驻都城,凌泉卿战死,北地之民死伤无算。”
周运报告结果的时候,心情很沉重,边军固然大受打击,但是北地却更加凄惨,甚至比起亡国那日,还要来得惨烈,这复国的第一站路,就走得如此艰难。
“孤知晓了,凌泉卿追谥国泰,赐世袭千户侯,周相认为如何?”
“一切由君上做主。”
周运躬身,不做反对,忠贞者必有回报,国乱中这份情更加难得,凌家可能有人为利益着想,就连那位凌老侯爷也可能只是为了凌家的未来才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但是周运觉得,凌泉卿这个人,是一个真正的忠臣,他没有依据,仅只是他心中的直觉。
第113章 都城中的意外凶杀()
红艳的夕阳,犹如一个走到了生命尽头的老人,迟疑着,缓缓放慢脚步。
迟暮的帝国,在血与泪的婉转中轻吟,似是在哭诉二十年内战的悲伤。
旌旗在晚风中拍打,战鼓与号角低沉而苍凉,在夕阳的映照下,万里的山河全都沉浸在血色之中。
铁蹄放缓了速度,在高低的道路间前行。
这个时候的大明界,没有仙气氤氲的风采,倒是更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粗犷风情。
梁曦褪去了花莲山的枷锁,一肩扛起了梁国的天空,但是短短时间内发生的种种的事情已经让他变得沉默寡言了许多,人生的深沉仿佛要把这段记忆刻骨般让他牢记。
那血召令换来了梁国最后的老兵,没有亲眼看到老兵们奔赴战场的决然,就看不到真正的爱国情怀。。。
而梁广的边军,也是这样的一批人,如今,却不得不战。
梁曦抬起右手遮了一下眼睛,夕阳的余辉遮挡了他的视线,离都城,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一路上,一条条空落落的村子刺痛了他的心,这一场国乱,又不知造成了多少的伤害。
何长青大概也能猜到梁曦此时大概的心情,但他领着长刀营前进的时候,远没有梁曦来得从容轻松,他的神识,确认着最终的行进路线,时不时又要呼喝几声,他是行军主将,调度的事全都要由他负责,他的心中转过一声叹息,皇储殿下分担了他的压力,让他心理负担轻了许多,但是看着梁曦日趋成熟的面庞,他不知道自己该为之庆幸还是哀叹,心中的滋味他自己也说不清。
长刀营只有三面旌旗,仅仅是绣着一柄长刀,已经一个银钩铁画般的梁字,比起墨色铁旅旌旗招展,显得低调许多,一路上的行进,这三面旗远远地接受了一些零散的朝拜,长刀营的旌旗不倒,梁国的希望永存。
“报!都城突发大乱,边军四散!”
梁曦扫见急匆匆驱马赶来的哨兵,并没有太过在意,没想到这个哨兵却给他带来了如此惊人的消息。
哨兵并没有向周运回报,而是直接报告了梁曦,这其中固然有周运的授意,但是也能在其间看出,梁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声望,军旅中的人,不会提起他,连是谁都不知道。
“速速查明缘由。”
梁曦神色不变,交待哨兵继续回报消息,长刀营此去都城,就算边军死守,也能够拿下,所以此刻最见不得的就是未明的变故,毕竟大明界中也是藏龙卧虎,出了大的纰漏可能会影响复国的大事。
长刀营顿时加速了行进,梁国已经经不起多余的变故了,他们要赶在变故之前,一锤定音,梁广死了,梁国才是真正的一统。
夕阳彻底落下,月色倾洒而下,为这支行进在人烟稀少处的战部披上一层银辉,而都城终于有了回音。
梁曦的目光,在月色中已经遥遥望见都城的轮廓,哪怕梁国衰弱,这座都城,依然高大,伫立在这里,年复一年地接受风雨的洗礼,修葺过、重建过,都城一直没有迁移过,这个象征着王权的所在,哪怕只是一座空城,也有令人膜拜的气势。
“报!”
之前回报都城大乱消息的哨兵,满是疲惫地通过特殊的联络方式找到了行进中的长刀营,来回地奔波让他身心俱疲,身下的坐骑也已经吃不消了,若是再多跑一些,可能就要累趴下了。
但是这个哨兵两只眼睛之中,却带着难掩的兴奋之情,连回报的时候,中气也足了许多。
梁曦很好地捕捉到了哨兵眼中的闪光,在结合一路上遇见为数不少的急匆匆向南地逃回的边军,都城之中必然是发生了重大的变故,而且,这个变故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有利的。
难道是梁广的军中也有人叛变了?还是被天谴给电死了?
当然,这也只是梁曦心中随便这么一想,只有心里出现一些奇思妙想的时候,他才能感受到自己那颗依旧年轻的心,如果老得太快了,那岂不是太无趣了,人生还很精彩呐。
“说!”
梁曦目光灼灼,让哨兵把都城中的变故说出来,此举也能鼓舞长刀营的士气,毕竟这是梁国此时最大的依仗。
“报告君上,都城之内,梁广据说死在了宫廷之中,死相极为凄惨,被千刀万剐了!这是今日午时,梁广近臣入殿上报军情时被发现的,梁广被杀之时,宫殿外的侍卫没有一个发觉异样。”
说到梁广被千刀万剐的时候,哨兵的情绪尤为激烈,仿佛梁广被千刀万剐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梁曦的脸上闪过一抹疑惑的神色,现在这个时候,他难以想象谁会杀死梁广,而且手段如此激烈,他若不是因为北地之民的惨烈,他不会生出想要将梁广千刀万剐的恶毒来。
而且,其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消息,梁广元婴境界的修为竟然被杀了,而且还是千刀万剐的酷刑,竟然没有一个侍卫发觉,也就是说,梁广不仅没有能够做出反抗,甚至连惨叫都无法发出,这等实力,恐怕大乘期的修士都绝无可能办到。
莫非是封禁了梁广的咽喉,让梁广无法发声?
是尨做的还是一多方丈做的?
但是梁曦感觉他们都没有这个可能,因为这不像他们的行事风格。
除此之外,在大明界中,似乎也没有其他人是和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了,梁曦仿佛思量,但是在他印象中,能够做到这件事的也就只有尨和一多方丈了,所以梁曦一时之间有些吃不准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是,梁广的死,对于其余人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梁广一死,梁地之内短时间内就不可能出现其余反抗力量了,就好像是就要打仗了,结果对面不战自溃了。
对于战争来说,如何赢的并不重要,成王败寇是始终不变的道理。
。阅读。
第114章 血气的能力挖掘()
曾经繁华的都城,成了一片死气沉沉的废墟,城墙与道路之上,满是纷乱的杂物,木屑木片散了一地,瓦片又碎了一地。
边军在暴乱之后逃离,同时也卷走了这座都城中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连墙壁上一些建材都被拆了下来,梁广死了,家人又在屠刀的威胁之下,最终囤积在都城之中的十数万边军归心似箭。
长刀营从大开的城门走进都城的时候,恍惚间失神其中,他们中,有不少人来自这座都城,人去城空的破败景象让他们心里很是难受,自己的家人失去了音信,只能等到梁国稳定之后,才能请求君上一纸诏书告诉他们的家人,自己在都城等着他们,届时希望能够见到自己的家人吧。
所幸,梁广死了,一场兵戈消止于无形,他们看着满眼的断壁残垣,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想要收拾旧山河重建新家园的想法,这是他们在苦难中坚强之后唯一的想法,哪怕他们并没有经历坚固卓绝的战斗,但是从梁国灭国直到如今,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和自己的心作战,没有人能够体会他们心中的苦涩与担忧,如果不是心中还有信念,他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崩溃了。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梁曦下达了命令,让长刀营接管都城,大乱消弭,却留下了无数的隐患,长刀营接管都城,也能很好地将都城排查一遍,以防万一。
梁广的死十分的离奇,无论是时机还是死法,全都大大地出乎意料,他要去看一看梁广的尸体,尝试从中找到一点线索。
秦天跟在梁曦的身边,他也想去看看梁广究竟是怎么死的,根据哨兵打探出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