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我高贵冷艳-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我受先帝所托,曾立下誓言,此生无论如何都要护大池和陛下的安危,我顾家一门忠烈,皆尽战死沙场,为大池护万里山河,我乃顾家之人,自然也当忠君忠义,陛下如何是陛下的事,我等臣子不可妄言,只需尽忠便好。”
他这一番话下来,语气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只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一般,然而坐在他对面的何大人却睁大了一双眼,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他。
往日里只知七杀将军乃将星难得,为人也称得上仁厚,却从没想过,这天下竟然还有这等愚忠之人,竟也可横扫八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何大人觉得自己又长见识了。
又在马车中坐了一会儿,实在想不出还要说什么话来,何大人告了声罪,便连忙下了马车,观其模样,大概是不会再来找顾照观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顾照观并不介意,他的目标从始至终只有一个罢了,其余之人,并不在他所想之中。
何大人下车之后,马车继续骨碌碌的行驶着,缓缓驶离了街道,回到了将军府中。
第二日。
清晨时分,因着今日是休沐之日,因此赵君安并未上朝,也无需早起,所以在内侍进来将他叫醒,并小声告诉他,七杀将军已经在殿外等他之时,赵君安心中怒火燃得几乎可以成为实质。
除了见君不拜之外,无需递折子就能入宫,甚至能直接到他的寝宫偏殿等候,这也是七杀将军的特权之一,皆源自于先帝之手,甚至赵君安还知道顾照观手里至少有三块免死金牌,都是先帝所赐,其中有一块还是‘如朕亲临’。
所以说,有的时候赵君安想除掉顾照观也是有原因的,他甚至怀疑顾照观是不是先帝的私生子,否则他身为皇帝,怎么还要因为先帝的关系,处处受顾照观的掣肘,连兵权都有一大半是在顾照观手里,而非他手里。
但这一点他着实误会先帝了,先帝只是怕他这种性子,手握军权,会使得天下民不聊生而已,所以才让七杀将军来牵制他,能在他暴戾之时阻止他,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先帝确实非常信任顾照观。
可这份善意,并不能传达到赵君安眼里。
他沉着脸,几乎是满含杀意的从床上爬起来,然后起身洗漱让宫女伺候他穿衣,若是其他人,他大可不理会,但顾照观不行,因为他一旦来宫中找他,就说明他有要事要禀告,若是赵君安不起床洗漱去面见他,顾照观能直接闯进来,于他的床榻之边禀告,这一点,赵君安已经不想再经历了。
于是,一大清早,满身起床气外加对那个人的怒气,导致身边的宫女都是战战兢兢的赵君安,就这样黑着脸色,有洗漱着装完毕,然后走出寝宫,到偏殿去见顾照观。
他大步走进偏殿,大刀阔斧满目杀意的在主座上坐下,目光这才放在他面前黑衣带着面具的人身上。
顾照观并没有介意他的态度,而是端正行礼,这才望向他,开始说他今天要说的话。
“陛下,东深营此月粮饷未到齐全,可否请陛下下令彻查此事?”
东深营乃是七杀将军手下一方兵马,曾跟随他东征二十小国,踏平无数山河,人数也是大池国几个兵营之中最多的,虽然此时没有战争,但粮草无疑还是最重要的,若是有人胆敢苛刻,必定要严惩不贷。
但赵君安却并没有接着他这番话往下说,反而唇边露出一丝不明的笑意,竟有几分刻薄的愉悦。
“哦?粮草未齐?”
他募得嗤笑了一声,似是有些不屑之意。
“不是孤说你,七杀将军,此刻又不是战乱时期,需要那么多粮草做什么?大池之前久经战争,本就国库空虚,此刻又要养着你那一大帮兵,实在是吃不消啊,所以孤便自作了主张,减了些粮草,想必将军不会介意吧?”
“此事是陛下下令?”
顾照观的目光猛然凶狠了几分,一直都平淡无波的眼睛中第一次出现一种名为‘愤怒’的情绪。
“不错,确实是孤下的令,所以将军还是回去吧,孤也是没有办法啊。”
赵君安说着虚情假意的话,做出一副无奈的表情,然而他眼中的情绪却是明晃晃的恶意,还带着那么一分得意。
只要是能让七杀将军愤怒的事情,都是值得他开心的,对于顾照观其人,赵君安心中的厌恶已经到达了顶点,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
“陛下,你可知你在做什么?”
顾照观忍不住走近了一步,眼中的愤怒越发浓郁起来,甚至可以看到一种‘恨其不争’的情绪。
“大胆!”
赵君安一声轻喝,蹙起眉头,声音变得冰冷起来。
“孤做事还轮不到你来教导,你只是一个臣子罢了,竟然妄论君言!”
“臣并不想对于陛下的命令有何妄言,但是”
顾照观的声音逐渐变得冷漠,虽然看不到表情,但可以想象得出他脸上是何等气愤。
“民乃国之根本,兵乃国之根基,陛下口中的‘减了些粮草’,乃是整整一半的粮食,陛下这一命令下去,便是无数人命,若在战乱饥荒年代还可说得过去,然如今太平盛世,陛下却要让我大池之兵活活饿死,他们乃是昔年征战天下,为大池镇守八方的勇士!陛下此等举动,就不怕将士寒心?今后,还有谁肯为我大池镇守山河?”
顾照观的声音虽然有些嘶哑,语气却异常的激烈,仿佛胸中怒火要破体而出一般,满是对面前之人的不满与悲叹。
可是赵君安只是冷冷的看着他,眼中连丝毫波动都没有,仿佛那无数条将士的性命,在他眼里不过如草芥一般,甚至敌不过他一瞬的愉悦。
他冷冷道:“那又如何,天下都是孤的,他们的性命也是孤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孤既然能赐予他们,也能收回,孤想如何做,轮不到你来多嘴!”
“你简直”
顾照观的目光仿佛一瞬间即将要燃烧起来一般,相比于往日那般平静无波,或偶尔皱眉,他如同此刻才认识赵君安一样,甚至有些不敢置信,不敢相信他竟这般残忍暴戾,那么多条生命,在他眼里,也只是随手可抛的东西。
于赵君安高高在上的目光中,顾照观冷冷道:“你简直丧尽天良!”
赵君安却没有半分愧疚,目光反而更冷了几分,他微微抬着下巴,用带着几分不屑的口吻说道:“那又如何?”
顾照观没有再回答。
他微微闭了闭眼睛,压下心中汹涌的怒火,随即便在赵君安以为他无可奈何之际一脚正中他的胸膛。
封启看着她淡然脸色,愈发感觉到自己追求之路的艰难,世上这等女子,大概也只有顾央央一人了吧。
思及至此,他稍稍有些头痛。
殊不知其实顾央央也很头疼。
第290章 安如风番外 :终归来(四)()
购买比例为50%;未达的小可爱可以隔天再看;支持正版比心么
他的意愿没有人能违背;他的决定便是刀锋所指;稍有不如意之处,轻则打入天牢,重则血溅三尺,久而久之;以至于朝堂之上;甚至没有人敢对他的决定有任何意见。
唯一一个异数;便是七杀将军。
其实七杀将军原本不叫七杀;他姓顾,名为照观,乃是顾家第三子,因大池信仰十四主星;而七杀星是南斗第六星,乃是将星;主杀戮,所以才叫他七杀将军,顾家是一个将军世家;可惜满门忠烈,皆尽都死在战场上;只剩顾照观。
所幸顾照观也没有让人失望;十二岁从军;到如今;已是天下闻名的大将军,手握百万兵马,这也是赵君安之所以将他恨得咬牙切齿却无法动他的原因。
七杀星主杀戮,遇帝为权,有勇有谋,若是哪一天他真的如他人所说,想要揭竿而起,将他斩于剑下,怕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赵君安一直在暗中默默筹划,以期有一天能将这个所谓的七杀将军除掉,只是目前还没有谋划好,因此才忍气吞声。
或许在七杀将军眼里,只是做到忠于其事,可在赵君安眼里,那便是对他的忤逆,不可饶恕。
依他这种霸道的性子,顾照观这种人的存在,无疑是最为难受的,可偏偏暂时还无法动他,因此他身边伺候的人都知道,皇宫之中不能提起七杀将军,那是一个禁忌。
沿着狭窄的走道走出了这座牢狱,赵君安满脸郁气,走道两旁的囚犯却在他经过之时不敢有半句喊冤之话,生怕触怒他,得到之前那个男人的下场。
赵君安大步往前,走出了这座昏暗的牢狱,而牢狱之外,已是夜幕低垂,繁星满天。
守在牢狱之外的内侍连忙快步上前,低垂着头恭敬道:“陛下,今日是姻缘节。”
赵君安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没有搭话,那内侍却感觉像是有一座大山压在身上一般,令他身体微颤。
他和别的宫人一样,惧怕这位残暴的君王,但又不能不说,否则他日君王临时起意,他便要血溅三尺。
索性赵君安并没有下令将他怎样,而是收起了眉间郁气,淡淡道:“出宫。”
那内侍便恭敬行礼,退下去准备了。
赵君安作为一个有脾气的君主,虽然无论是百姓还是群臣都非常惧怕他,生怕一言不合他便要杀人,但实际上,这位君王却很喜欢在某些时候出宫微服私访,混在平明百姓之中,但凡有不小心触怒他的人,皆没有一个好下场,久而久之,连皇城内的治安都好了许多,因为大家都怕碰上了微服私访的皇帝,最后落得五马分尸、凌迟处死等下场。
而这位皇帝除了厌恶七杀将军、残暴不仁、有勇有谋等等特质之外,还有一点,便是喜欢美丽的东西。
说来奇怪,他的性子分明和美这种词沾不上边,可他却很喜欢,因此朝臣之中,也常常有人献上美丽的东西,而最多的,便是美人,只可惜,赵君安不仅喜欢美丽的东西,而且要求还很高,朝臣献上的美人几乎便没有能合他心意的,多数时候,都是马匹拍到了马腿上,连着美人和朝臣都遭了殃。
久而久之,便也没有人再敢给他献上美人了。
群臣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陛下好美色,然而非天仙不取,可惜,世间哪有天仙般的人物,不过是自视甚高罢了,只是这话,无人敢表达出来而已。
所幸了他这一点,才使得皇城没有出现什么强抢民女的事件,只因皇帝陛下看不上眼。
赵君安身边没有带内侍,而是带了两个侍卫,便堂而皇之的走出了皇宫。
皇城之中有许多人都见过皇帝陛下,只是普通百姓虽然也曾听闻,却无缘得见天颜,所以他倒没有吓到什么人。
一脸沉默的走在宽阔的街道之上,赵君安不知在想些什么,路过他身边的平民百姓甚至都好奇的看了他几眼,想看看这个一身贵气打扮的俊俏公子究竟是谁家少年,毕竟今日乃是一年一度的姻缘节,有许多待嫁闺中的年轻女子都会出门游览,希望遇见自己的真命天子。
赵君安身边的侍卫连大气都不敢喘,一是怕皇帝陛下出了什么意外,二是怕有哪家不长眼的小姐上前来自寻死路,所幸无人上前打扰,即便有,也只是远远的瞟上几眼,眉心脸上春意动人。
只可惜她们面前的不是俏郎君,而是活阎王,这几眼秋波算是抛给瞎子看了。
一路上战战兢兢的来到了一座酒楼旁,便见赵君安随意看了眼牌匾,然后走了进去,两个侍卫亦是跟随。
在窗边找了个位置,赵君安坐下,并命店小二上一壶好酒,其言语之间平和无波,让人想不出他究竟想要如何,那两个侍卫却连头也不敢抬一下,只是默默跟随着。
陛下近来愈发喜怒无常了。
赵君安为自己倒了杯酒,便执着酒杯随意从窗户处俯瞰楼下,脸上依旧平静无比,让人无端端有些心惊。
“你说这天下是孤的天下,还是七杀将军的天下?”
如同随意提起一般,他突然开口,身后两个侍卫惊了一瞬,随即没有丝毫迟疑道:“陛下乃是天下共主,七杀将军只是一个臣子,如何能与陛下相提并论。”
这两个侍卫能伴随在赵君安左右,自然也是极为受信任的,其中一点,无疑便是他们的态度,所谓伴君如伴虎,有些时候,会说话则是非常重要的。
这番话毫无疑问使得赵君安心满意足。
他七杀将军顾照观只是一个区区臣子,有什么资格能受百姓爱戴,能有如此声望?这天下是他的,百姓即便爱戴,也应是他,而不是区区一个将军。
他眼眸暗沉,想起自己谋划的事情,又将那抹杀意压下。
快了,只要他布置完成,这个碍眼的所谓七杀将军,便会很快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大池是他的大池,是他的天下。
眼底的情绪彻底被压下,赵君安随意的将目光投向窗外。
窗外此刻热闹非凡,无数文人公子和娇羞女子穿行于人群之中,房屋的檐角上也都挂着大红的灯笼,将街道映照得一片火红,街边的小贩此刻正卖力哟呼,偶尔有人停驻于前,便喜笑颜开的说道一番。
即便是当今天子残暴不仁,但大池却依旧是富饶的,这些平民百姓的生活似乎也没有受朝堂多大的影响,依旧简单而美满,特别是在这样特殊的节日里,显得温情极了。
赵君安将目光随意投下,一双看不清情绪的眼从那些平民百姓身上掠过,这些热闹非凡的景象似乎一点也没有打破他脸上的冷漠,他只是随意的看着,如同往常一样,巡视着他的天下。
突然,他似乎看到了什么特别的东西,将目光停在了某一处。
顺着赵君安的目光望去,可以看见的是一个女子。
乌黑的发柔顺垂在背后,用淡青色的玉簪挽了一个松松的髻,她的耳朵上带了一对白玉的耳坠,耳坠光滑而圆润,和她的耳垂一样小巧可爱。
赵君安注意到她的并不是容貌,而是那种说不出的气质,此刻她是微微背着身子的,他并不能看到她的脸,只感觉于那热闹至极的人群中,她周身气质仿佛水波般温和而融洽,似乎连带着周边的东西都是柔和的,可想而知,这一定是个美人,且是一个极为温和的美人。
赵君安见过许多的美人,但他并不喜欢,因为她们美丽的只是皮囊罢了,那种感觉是浑浊不堪的,她们的目光中无不是欲…望,恐惧,或者算计,他喜欢美人,但不喜欢这种有杂质的东西。
那种圆融如意的美人,才是上佳的,那样的东西,摧毁起来才会异常美丽。
赵君安于唇边勾起一丝笑意,竟令人有几分毛骨悚然的感觉,他徒然起身,顺着酒楼的楼梯往下。
而就在他转身下楼的刹那间,赵君安没有看到的是,被他认定为圆融如意的美人却朝这个方面缓缓回头,确实是美丽的脸庞,眉宇间的温柔足以融化这世间一切男人的心,只是她突然于唇角浮起一抹笑意,目光扫过赵君安之前的那个窗口位置,眼里的温柔一瞬间变得不明起来。
她提步而起,不过一瞬,便消失在人群之中。
待赵君安赶来之时,那里已经失去了美人踪迹,环顾四周,却找不到她究竟是从那个方向离开的。
第291章 安如风番外 :终归来(五)()
购买比例为50%;未达的小可爱可以隔天再看;支持正版比心么但绝对不会有人因此而小看封启。
他在边关八年镇守,虽远离皇都,其威名却传遍整个寒水皇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幸得当今圣上乃圣明之帝,又兼之有千古一帝的姿态,这才没有人敢提起封启会功高震主。
但实际上,封启和当今圣上的关系远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当今圣上和封启虽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因他们两人都是幼年丧母;从年幼之时便相依而行,共斩荆棘,即便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恐怕也没有他们这么亲密无间。
之后;圣上登基为帝,而封启统领兵马,为他镇守边关,一去便是八年之久。
封启对于皇位本就没有什么执念,相比于坐镇皇都;治理天下,他更想征战八方,驰骋沙场。
八年前;圣上初登皇位之时;可谓是内忧外患;不仅朝中动乱;连边关之地也是蠢蠢欲动,西面蛮族,东面十八小国,南面蛮夷之地,虽然都是依附于寒水皇朝而活,可真正到了这一步,没有人不想颠覆寒山水皇朝的统治,那将是一笔无尽的财富。
彼时圣上登基,以无与伦比的大魄力将寒水皇朝八方兵马尽皆交付于当时还只有十八岁的封启手中,那时没有人可以想到,仅仅才十八岁的封启,能以微末之姿横扫十八方小国,将蛮夷之地和蛮族都赶出寒水皇朝的领地,并俯首称臣,每年献上宝物贡品。
封启无敌之姿传遍整个皇朝,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今八年已过,寒水皇朝的统治早已稳如磐石,再无人敢挑衅,因此封启才被当今圣上召回,从此便不再时刻镇守边关寒苦之地。
而当今圣上也可称得上是一位千古之帝,有大魄力,大手腕,运筹于千里之外亦不在话下,寒水皇朝在他这一任几乎达到了巅峰。
他与封启亦是许久不见,所以才设下盛大的宴会,欢迎他回归,但其实昨日回来之时,封启已经先一步入宫见过他了,他与当今圣上亲如兄弟,心中亦是有许多话想说。
如果没有昨日的梦境,封启心中应是愉悦的,可那个梦使他心中始终含着一丝遗憾,连兴致也失了些,原本的宴会在他看来已是索然无味,只是终归是那位兄长的心意,他也不好推辞。
午后,在宫中又与兄长交谈了许久,直至天色有些沉沉,显出一片夜幕昏暗之色,之后才是宴会开始。
封启含着几分遗憾几分索然之情,坐于圣上坐下,看着底下朝臣恭贺欢迎,面上一派笑意,实则心中却没有多大的起伏,他素来不喜这些宴会,因此才成为了将军,而非留在皇都谋弄权势。
虽然宴会之上也有众多舞姬跳着精致绝伦的舞曲,但这只能让封启心中更为惆怅,自昨夜起,那个破碎的梦境之后,他想他再也看不进别的女子跳舞了,只因全然没有他梦中女子那般灵动与风姿。
可惜,那只是个梦。
沉坐席上许久,酒宴已过大半,封启终于是忍不住这席上靡靡之音,便起身向自己的兄长封爵告罪。
“启不胜酒意,有些头晕脑胀,还望陛下准许我出殿散散酒气。”
“你呀”
封爵忍不住轻轻笑了笑,倒是没有再为难他,而是叹道:“去吧。”
他也知自己这个弟弟不喜这种宴会,因此便轻易答应他的请求,原本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封启不喜,但却必不可少,这便是上位者的无奈之处。
夜幕沉沉,有几点繁星悄然点缀在夜空之上,今日的月光不太明亮,好在宫中皆是灯火通明,昏黄的宫灯随处可见,摇曳着一盏盏灯火。
有微风轻轻吹过,封启便觉得头脑清醒了些,那些微的酒气也随着微风散去。
他信步而走,穿过婆娑的树影,有些微的香气扑鼻而来,寻香而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盛开的莲花。
其实说盛开有些牵强,因为是在晚上,所以许多花瓣都合拢了,但封启鼻尖依旧能嗅到淡淡的莲花香,那种清淡的感觉让人心头舒缓。
他索性便沿着这池莲花缓步而行,一边欣赏着寂寞夜色,说来他也有许久未曾有过如此宁静的时光了,军中生活总是不会如此悠闲惬意。
封启觉得自己心中莫名宽慰许多,便将目光往远处而去,不再看着眼前的一朵朵莲花。
他刚刚才将目光远眺,便有一纤细人影映入眼帘,由于相隔有些远,天色又昏暗,他只能看到那人模糊身影,看到她伸出手去折湖里的莲花。
封启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征兆,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的特殊感觉,于是他稍稍顿了顿,便加快了脚步往那个纤细身影处而去。
越靠近越激烈,他心中产生了一种巨大的窥探感,仿佛有什么巨大的秘密即将被他解开一般,甚至生出几分紧张。
而这时,那纤细的身影已经折下最近的一朵莲花,直起身子,只是她背对着封启,而身影间隐隐给人一种窈窕之感。
封启望着她的背影,定了定心神,带着几分恍惚般开口询问:“敢问姑娘”
他的话还没说完,却正逢那女子转身过来。
一刹那间,举目四望,他呆在了原地。
封启有些呆愣,那女子却没有丝毫感觉,她的表情淡淡的,眉宇之间几分冷艳,几分空灵,而手中还握着那一只莲花。
明明今日封启着的乃是朝服,深蓝色绘着银色腾云纹的衣服,让人一看便知他的身份,可这女子却恍若没见着一样,她平静的看着面前的封启,声音既清脆又平静,与那一夜封启在梦中所听的完全不一样。
她看着他,淡淡开口:“有事?”
不止声音,连语句也不多。
但封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