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漂亮总裁老婆-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周正光今天玩的猫腻,本来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越解释越抹黑,还被人抓了把柄,让这些所谓的消费者欺负了。放着大爷不当,谁当孙子去。
当上百个顾客悻悻的结账买单走人后,真的很奇怪,反而谁也不去在追究那一个蟑螂的问题了。民众都是这样,如果对自己一点损失都没有,杀人放火的热闹都愿意凑;一旦有了威胁,全都夹起了尾巴,毕竟下午还要上班过自己的生活。
而客人走后,周正光带来闹事的这班朋友也都哎哎呦呦东倒西歪躺在楼梯上。
“都结账了没有?”沈浪追问姜敏。
“嗯……还有一位客人没结账。”
沈浪眉头一皱,“谁?”
“她,她还没吃完饭。”姜敏结巴道,也真服了靠窗户角落的那个大姐了,餐厅打得稀里哗啦,她一人自顾自的吃饭喝茶。
沈浪往那边瞅了一眼,当是谁这么大心脏呢,如果是她的话,还真就不足为奇了。
“金总,善后的事就交给你了,回头你跟安琪儿商量一下,具体该怎么处理,我还真有个客人。”
说着,沈浪抄着兜下楼,走到角落的那一张桌子前,坐在她对面,笑道:“就不怕我们家饭菜里有蟑螂?”
“高蛋白钙质含量也不错,蟑螂的话只要做熟了吃,也未尝不可,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慕容嬅边吃边查看股市行情,“倒是你沈大老板,好大的威风。”
第231章 安土重迁()
“挺漂亮的姑娘,可我每次见你,都感觉见了死神似的,心塞的很。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沈浪笑道。
“沈总的话严重了,我今天还真的只是吃个饭,顺便瞧个热闹。今儿早上听说,有个人把铃木集团的安本熊健打成了傻子,我暗想,这么无法无天的事,不会是沈浪干的吧,结果还真是。”
沈浪哼笑说:“如果哪天我扛不住了,就说我是你们家指使的。”
“巧了,江陵银行和铃木东南区的执行官刚刚达成合作意向,所以你想讹诈到我们头上,亏你想的出来呵呵。”
“总裁?”
“这种事你就别问了,不过今天我终于算是见识你的手段了,呵呵。”
如同满月所说,铃木华夏分公司即将在江陵成立国内最大的汽车生产车间,定名就是江陵铃木。动辄上千亿美元的投资,形成日资控股,日资技术、华夏制造的品牌。
这种跨国方式合作,必定会对国产轿车产生巨大的冲击,倭国汽车本来就卖的便宜,那还是因为有进出口巨额百分之几百的关税调控,才维系在这个价格水准。而成立铃木华夏公司后,关税壁垒的屏障对民族汽车行业的保护荡然无存,是一把双刃剑。
铃木华夏总公司江陵分部,厂房用地、员工都是国人,拉动了就业率,同时也降低了轿车市场的行价。而和铃木华夏公司合作的,正式江陵招商银行,百亿千亿资金的流通运转,对江陵商行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天赐良机。前日正直海堂湾招标在即,江行存贷款利率上涨,不能说不是为这一步做出的策略。
“对了,关于这次合作,我们家的几个堂哥叔伯也会回到江陵,刚好有个家族聚会,届时也会谈到关于燕沙和江都酒店的事宜。我知道,叶姿可能不听我这个阿姨的话,跟你站在一起。没办法,你也一起去吧,到时候通知你。”
慕容嬅款款的收起笔记本电脑,不偏不倚,外面秘书开着一辆沃尔沃轿车也停在门口。慕容嬅就是那种人,掉地下一万块钱不会捡,因为在她弯腰的过程中,可能少赚了上百万。
慕容嬅走后,城中区分局的人也来了。
“沈浪!”沈玲玲一眼瞅见沈浪。
沈浪心事重重没有理会她,转头对金香玉说:“警方的人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大不了就先停业整顿接受调查。海堂湾那边我还有事,晚上回来再说。”
金香玉点头称是,也只好这样了,沈浪刚才的举动,无疑将这家餐饮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今之计只能停业整顿再做打算了。
姜敏瞅着餐厅门口,沈浪站在台阶上和那个叫慕容嬅的女人交谈。
“那女的谁啊?没见过呢。”
“你当然没见过
。”金香玉淡淡的说:“江行的总行长,我都没说过话,别提是你了。”
“哇塞,我哥哥是怎么泡上的。”
金香玉一阵头疼,亏得姜敏还是个部门经理,难道就看不出来,沈浪和那个慕容嬅很合不来吗。同时金香玉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沈浪的生意越做越大,注意力都放在了海堂湾上面,而俏南国餐厅的前景也只能托付在他身上。
俏南国存在超过七八年之久,这都是金香玉的心血。她不信沈浪就这么放弃了餐厅,这里同样也是沈浪起步的地方。
沈浪驱车来到海堂湾,总部高层显然忙不过来。前期报建还在继续,马学军一天从头忙到叫无暇顾及任何事,国土出来去民政,民政出来又得去环保局,规划承建部门一天都要跑断了腿。
几个部门中,只有沈浪钱锦秀难得轻生,不过钱育森也不得不启用更多的管理人才,而大事项方面还需高层解决。
今天钱育森去建设部门搞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王友良的工程部忙于施工前沿,以及工程用水、工程用电、各种报批材料的周转流通。
就连一向淡泊的白公梓都被分配协理部分工作,工程一旦动起来,处处都是事,市政排水、各种基坑建筑的放线图上批下传达。
钱锦秀的电影上映在即,他老子也没让他闲着,特意分配了一些外联工作,尤其是物业移交和管理等工作。
每人监理几项工作,最后派给沈浪一份略显清闲的工作,就是海堂湾一线,地皮范围内的渔村拆迁。
在海棠湾的远角,坐落着一个总面积不到二十亩地的渔村,几十家渔民都聚集在这里,进行海产品养殖业。这部分用地在标书的范畴之内,但是如何协调拆迁,也要一个强人亲自协管这方面的工作。
按照蓝图设计,这个渔村未来将会成为江陵海堂湾足球俱乐部的选址,足球场地可以拖到总工程最后,但如今拆迁也陷入了一个尴尬两难的境地。
沈浪一下车,冯蕊便将材料递送过来,大概扫了几眼。
“按照土地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我们已经对那些渔民做足了让步,房屋产权会有补偿,按照各家各户的建筑面积,在未来海堂湾经济适用房建成后,每家可分得相应面积的住房,除此之外每平米拆迁房屋补偿五百元。二十亩地补偿了近七百万,还能帮他们搬进新家,这些钉子户……”
“遇到这种大事,谁都想敲一笔。”一个拆迁负责人说。
沈浪冯蕊和两个拆迁负责人戴着安全帽,徒步朝礁石沿岸另一边的渔村走去。
沈浪回头问:“最多给渔村拆迁批了多少钱?”
“三千万,其中按照占地面积,给他们补偿了经济适用房的户型,这些房子就占了两千万。我们这边又补偿了近七百万现款,实在是没有退让的余地了。”拆迁部办公室主任杨炫说。
“再多补一百块?”副主任郭海涛问。
沈浪摇头说:“再穷,谁家还在乎多一百块钱,一百平的土地房产才一万块,最后搞得你们部门的资金还紧巴巴的。”
职责上,沈浪是创意部总监,但是临时情况临时调命,何况他也是五个股东之一,拆迁这块的麻烦比起海堂湾现在的琐事来,要轻松的多
。
董事会和管理层也是知道沈浪缺乏房地产建造经验,才把工程报批水电网络公路选址等等方面,交由其他高层负责。
而工程部下辖的拆迁办公室从财务批了三千万资金,两千万用在补偿渔民住房上,七百万用来现金补助,而剩余三百万拆迁动工的时候,哪一块不需要,所以这三百万也不能动了。
说话间,几人站在了渔村最高的丘陵上,附身望下去,环海的小渔村房屋破陋,不是铁皮房就是石棉瓦临时搭建的,相比于即将给他们的海堂湾高档次住宅楼比起来,这里连厕所都算不上。
可是,放眼望去,海面上漂浮的渔船、以及各式渔网水漂,海滩上挂着网似乎在晾晒刚采摘的紫菜、海带。
“现在人都会精打细算,我们补贴他们一作金山,没了渔民的工作和生计,也早晚有花完的那天。”
“沈总,其实也并非如此。海水养殖和沙滩都是国有土地,用渔民的话来说,属于自留地,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细追究下来,他们的房子是否有产权许可证还是另一回事呢。”郭海涛副主任提醒沈浪。
“你要争议这个,以产权当突破口,别说是这个渔村,追究起来谁家的地有产权,还不是老一代渔民给子孙留下的基业。或者是安土重迁,对这片海域有感情;或者是为失去土地海岸后生计所担心,从这方面多替渔民考虑一下。”
沈浪说着话要掏烟,摸了半天没带打火机,又放了下来,倒是冯蕊很贴心,从包里翻出一个zippo打火机递给沈浪。
“沈总所说安土重迁是可以理解,但海堂湾和新城区建造,也是政策批准。二来,除了住房外,每家每户都分得最低二十万,最高五十万的补偿金,完全可以利用这些钱做些小生意。所以渔民赖着不拆迁,还是想多敲诈一笔补偿金。”
沈浪冷笑道:“二十万或许够他们一代人的花销,后代呢?更何况,每行每业做了一辈子,临时让他们改行。不打渔撒网,难道叫他们去上网?我给杨主任二十万,你转行不转行?”
一句话说的拆迁办公室主任脸色通红,实指望沈浪这个高管进来,能给拆迁工作开个好头,反倒责怪起自己人了。
冯蕊知道沈浪的性情,给两位负责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先别争论,把二十一户渔民的房屋、土地等相关资料呈给沈浪看。
沈浪坐在山头,一边翻看一边说。
“不要因小失大,普通老百姓能有多大能量,你们强拆也好,政策施压也罢,明争暗斗又陷害。本来海堂湾是个民意工程,到头来搞得乌烟瘴气民声载道就不合算了。”
冯蕊也笑着迎合沈浪:“这倒是,海堂湾城区这么大的工程,假如老总们今天午饭都不吃了,省下的钱,就能够这些渔民过生的。”
“还是冯秘书通达哈哈,哪还挤不出这两毛钱来,非要在拆迁户上做文章,小门小户的禁得起你们折腾?”
杨炫主任一听这话,笑问:“沈总这次亲管拆迁办,不会是从总部给咱们又批下资金了吧?”
“一分钱没有。”沈浪实话实说。
第232章 中饱私囊()
两个拆迁负责人,以为沈浪这个高层下来协管拆迁,肯定批下来新的资金,结果两手空空,又不能反驳这个总监的意思。(s。 )小说
“沈总,恕我直言,这些钉子户都是些难缠的角色。土地是国家的,结果给他们分了房,拿了钱,连部分老人的养老金都承担补交一部分,只怕是再给他们一倍的好处,也会耍无赖。”
沈浪笑道:“杨主任知道这个道理还要继续争取资金,来填这个无底洞?虽然我不是搞房地产的,但也知道,开发商和拆迁户的矛盾多么尖锐,不亚于敌我关系吧。补助的钱越多,老百姓心里就越没底,越是狮子大开口。工程马上要动,这段时间,你们就一点头绪都没有?”
副主任郭海涛听沈浪这么说,在几份资料中拿出两份,一边往沈浪坐着的石头上爬,一边说:
“二十一户人家其实大部分是同意拆迁的,毕竟他们也不富裕,得了房子,得了钱都偷着乐呢。唯独有几家海产品养殖的个体户不愿意迁移。”
拆迁办公室的这两位负责人的组成也比较蹊跷,杨炫主任来自盛大地产,而郭海涛则是市建设局城市规划拆迁办公室派来的监督领导。
现如今拆迁矛盾多么尖锐,拆迁办的跟城管一样,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所以市建设局也表达了意思,一定要让群众满意。群众满意直接表现就是上访率上。
海岸渔村虽然只有几十亩地,但是近海滩涂的面积可是很广。事关上百户人口的生计,有牵连到海堂湾沿海岸线观光旅游带以及海堂湾足球俱乐部选址,工程还在准备中,不能因为拆迁而受阻。
“这户人家怎么回事?”沈浪问。
登记资料中,有一户人家的户主上画了一个红色的圆圈标记。
“这个啊,户主是个妇女,她是坚决拒绝拆迁谈判。别的人家只是经济利益纠纷,这老女人既不要房也不要钱,死活就是不搬家。我和郭主任还在讨论,实在不行,只能通过相关部门解决了。”
“家里都什么人口?”
“老太太,还有个女儿和姑爷,听说是有个儿子,来了好几趟也没见着。起舞电子书户主老太太赶上犯病,现在住在第一医院呢。我们去这几次,姑爷女儿都推说她妈不在家,做不了主。”
沈浪点了点头,抬头看天色,太阳已经要落下西山,西边的云彩一片火红,橙黄黄的洒在海面上,海风袭来,美丽异常。
沈浪笑说:“物业注册这块给哪家公司了?”
“迅腾地产的物业部。”冯蕊说。
“回头跟你们家马老大说一下,渔村拆迁的移民散户,可行的话就安排在物业。”
“物业?”冯蕊不解的问。
沈浪笑道:“整个海堂湾容积率多低,大部分被绿化带占据了,以后还要开发沿海、近海领域观光。绿化、园艺、环保,等方面工作完全可以交给这些渔民承包。”
冯蕊也被沈浪活泛的思想所带动,这主意不错
。“前些日子还听马总提到,物业管理方面得设置一个绿化园艺部门,碰巧两好合一好了,要论经营海棠湾的环境,估计没人比他们更擅长了,咯咯。”
“你这么说我还真想起一码子事来,未来的海岸观光,其实也可以设置一个渔村。就像度假村一样,海鲜海产品养殖、打捞、加工、烹饪,这不都是旅游业的范畴吗。让渔民承包一片海塘,给我们发展旅游业,他们还有工资,除此之外,海产品方面依然给渔民,公司不参与分成,这样的好事,我觉得应该不会拒绝。”
“妙啊沈总,到底您是创意总监,谁承想拆迁也能用到创意,该我们反思了。”
郭杨两位主任一通马屁奉承。
沈浪暗哼了一声,笑道:“今天先这样,回头麻烦两位主任起草一个拆迁移民就业的草案。郭主任送到市建设部门审核,杨主任递交给马学军和王友良,看看他们批不批,咱们说了也是干听热闹。”
“沈总您还要坐一会儿?”郭海涛问。
倒是杨炫很有眼力见,悄悄捅了他一下,两人会意,这么美的渔村夕阳风光,沈浪和冯蕊秘书兴许是想在这儿浪漫一把,何苦当这个电灯泡。
按照沈浪刚才的意思,两位主任回去整理草案自然不用多说。
冯蕊见他们走后,才坐在沈浪旁边,拿出一瓶自己喝了一小口的矿泉水递给沈浪,也呆呆的看着炊烟袅袅、落日夕阳的渔村海滩。
“沈总,您是特意赶走那俩人的吧。”
“王八蛋!真以为我最近不在公司,不了解这里的情况呢!”沈浪破口大骂。
海堂湾的油水是多,多到小鱼小虾都想捞一把。
“拆迁材料批备的渔村占地中,本就应该包含沿海滩涂以及海产品养殖的水域。这两个王八蛋,是把这部分土地吃了吗!”
“沈总别生气,这件事……杨炫是盛大地产的,还是王友良的亲外甥。”
“就是亲爹也不行!”沈浪说,“我不管就罢了,只要管的话,拆迁款一分钱也别想进他们私人腰包。”
冯蕊也笑了,只好无奈的说:“如果不细看报批的资料,还真被他们混过去了。一片大海,和近海滩涂,全部按照统一标准补偿,这本身就有猫腻。”
事实上,沈浪接受拆迁工作的时候,马学军已经把部分资料给了自己。当然,哪个大公司都有以公谋私的现象,这个不可避免,只有肥了下面办事的人,才会真正为公司办事。更何况海堂湾总工程本就是来源于五家公司,一家一个心思。
冯蕊是怕沈浪得罪人,所以刚才没有指出资料中的漏洞。
“我帮沈总算了笔账,滩涂和海域面积补偿中,捞了一笔差价补偿;而海滩总面积丈量方面,恐怕他们也做了手脚;此外,经济适用房补贴渔民移民乔迁事项中,分配的房子和外购住房怎么可能是一个价位,不说别人,沈总就是第一个给渔民住房让利的。除此之外,财务报税等方面,也钻了很多空子……”
“一会儿给钱育森打电话,猜不错的话,这三千万拆迁款只是头期,两个杂碎居然还腆着脸跟我拉投资
。”
拆迁矛盾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百姓不信任拆迁办,而后者还真不辜负骂名,顶风作案,既能混淆视听中饱私囊,还能伪造拆迁名单浑水摸鱼。总部明明批了一大笔款项,结果经过层层克扣,到渔民手里的少之又少。
冯蕊见沈浪心事重重,不确信他是再想拆迁的事还是别的,又跟他聊了会娜娜出国考察的事情。
说话间,天色将晚,身后的几里地外的海堂湾灯火通明,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工程承建之处,水电网公路等设施都要先打通,大机械工作的声音隐约还能分辨。而另一侧的小渔村只是星星点点的亮光,笼罩在雾气里若隐若现。
“沈总天儿不早了,先回办公室吧,别一会儿着凉。”
沈浪说:“你先回去吧,来都来了,我去渔村里走一趟。”
冯蕊听这话也笑了:“我可算终于知道为什么沈总年少多金了,古诗里说只争朝夕,您连这个晚上都不放过啊。”
冯蕊虽然假意抱怨,也想和沈浪单独在一起共事,借着夜色,两人摸下礁石岗子的小山丘,找到一条小路,朝着渔村走去。
拆迁规划图中,这个渔村叫观塘村。从远处看渔村不大,走近了也不小。渔村靠西侧的礁涯边上有一户人家,正是杨主任所说的钉子户,户主是个四十六岁的寡妇姓王,碰巧和她丈夫同姓,生得一儿一女。
院子里亮着一盏昏黄的照明灯,渔网和各种农具堆的到处都是,几个大盆里晾晒着咸鱼和紫菜。
两人还没进屋,就听见房子里有人说话。
“和你个老不死的妈一样,办什么事磨磨唧唧。”一个男人骂道。
“我都没在医院站脚,伺候完妈,我就坐车回来。往海堂湾这边来又没公交车,电瓶车都没电……”女人唯唯诺诺的说。
“你那个妈啥样,啥时候死?”男人不屑的说。
“你积点嘴德,她这么多年对你啥样你不清楚,当你是亲儿子了。”
“哼?亲儿子,她亲儿子倒是在外面挣钱。反倒让我这个姑爷养着。”
女人怯声说:“你这几年也没干啥。”
“你他吗说啥呢!我是没干啥,那是因为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海堂湾搞拆迁,一次性分咱们家两套房子,还有四十万块钱。有了这些钱,干啥不成。偏偏你那个死妈死心眼,就是不拆迁。”男人张口就骂。
沈浪和冯蕊也很无奈。
“咳咳……”沈浪干咳两声提醒屋里的人。
“谁呀?”男人提着嗓子问。
“先生您好,我们是海堂湾总公司的,方便的话,可不可以商谈一下拆迁事宜。”
“快进快进!”男人催他老婆,“赶紧招呼客人,窝心脚踹死你个娘们儿算了,没眼力见的玩意!”
骂着,男人趿拉一双拖鞋,笑嘻嘻的迎了出来。
第233章 夜宿渔村()
开门的是个二十多岁的男人,穿着背心短裤,身后是媳妇,生得倒还俊俏,皮肤有些发黑,不过确实健康的黑色,肚子有些发福,看样子是身怀有孕。txt全集下载
把沈浪和冯蕊让进里屋,厨房里还在炖鱼,倒是挺香的,饭桌上放着几瓶空啤酒瓶子,一碟子花生米。
“家里脏,老板对付着坐哈。”男人说着,让他老婆去烹饪做饭,再去小卖店买啤酒
。
相互介绍了一番,方才知道,这家钉子户的主人王寡妇患有乳腺癌住在江陵第一医院,儿子在外打工回不来,家里全凭这个叫薛二子的姑爷照顾。
不过看她老婆王晓梅的神色,两人也猜个差不多。这个薛二子典型的窝里横没出息的男人,王晓梅每天来往医院照顾母亲,还要回家给她做饭,而男人确实油瓶倒了都不扶的角儿。
薛二子不是渔民,更不住在海堂湾,虽然能耐没有,但管媳妇有一套,王晓梅不敢和老公反驳。刚好母亲住院的时候,赶上海堂湾拆迁,薛二子便看中了这个好处,才搬到岳母家来住,企图弄一套海堂湾的房子,手头还有钱花了。
可是王寡妇任是谁劝,都拒绝拆迁,薛二子更加生气了,把脾气都发泄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